上海外滩公共雕塑的发展
景观雕塑案例
景观雕塑案例
景观雕塑作为一种融合艺术与自然的形式,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中心广场、公园、商业区等公共场所,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景观雕塑。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景观雕塑案例。
首先是上海外滩的“世纪之吻”。
这座雕塑由巴西雕塑家保罗·利比拉设计,高度达到18米,造型为一个巨大的夫妻亲吻的姿态。
这座雕塑成为了游客们的必拍景点,也成为了上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
其次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立方”雕塑。
这座雕塑是以奥林匹克水立方为原型,将其变形后制成。
整座雕塑由数百个不同大小的球体组成,形似一个半透明的膜。
夜晚,内部的灯光将整座雕塑照亮,呈现出璀璨夺目的效果。
还有一座位于深圳的“健康之路”雕塑。
这座雕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人体器官,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象征大脑,下部象征人体下肢。
雕塑采用了立体化的设计,使人们在其中穿过时仿佛置身于人体内部。
以上这些案例,都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了景观雕塑的独特魅力。
景观雕塑既可以为城市注入文化艺术气息,又可以成为人们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场所。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城市景观雕塑,为城市增添美丽和灵魂。
- 1 -。
追溯外滩文化的纪念地——上海外滩纪念碑广场
追溯外滩文化的纪念地——上海外滩纪念碑广场上海外滩,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在国内外游客心中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这里不仅是上海财富的象征,也是集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于一体的地方。
而在外滩的尽头,有一个宏伟而庄重的纪念碑广场,它作为外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上海百年变迁的历史。
上海外滩纪念碑广场位于外滩的南端,占地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是上海市区内最大的广场之一。
广场上矗立着两座纪念碑,分别是中法战争碑和五洲银行纪念碑,它们象征着外滩文化不同阶段的历史记忆。
中法战争碑是纪念中国人民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文化遗迹之一。
它始建于1901年,为纪念中国人民与法国的中法战争中阵亡的烈士。
碑上镌刻着中文、法文和英文的铭文,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这座纪念碑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抗争历程,也反映了上海与西方国家的历史联系和文化交流。
除了中法战争碑,还有一个备受瞩目的纪念碑是五洲银行纪念碑。
五洲银行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民族资本的银行,在上海外滩的碑文中,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座纪念碑建于1913年,为了纪念五洲银行创立二十五周年。
铜质的纪念碑上有精美的浮雕,展示了当时的商业和金融发展,见证了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地位。
上海外滩纪念碑广场不仅是上海重要的历史遗迹,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
广场地面铺设着大理石石块,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亮丽如新。
在广场中央,有一个大型的喷泉,水流造型优美,在炎炎夏日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乘凉。
而广场四周还有舒适的长椅和花坛,供人休息欣赏外滩美景。
走进外滩纪念碑广场,人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百年前的上海。
这里保留着外滩最初的建筑风格,楼宇高耸,宛如上世纪初的建筑群。
我们可以看到汇丰银行大楼、外滩十八号、外滩五号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它们作为保留至今的建筑物,见证了外滩的繁荣与兴衰。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仿佛走进了一座百年的历史博物馆。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外滩纪念碑广场还是一个受欢迎的文化活动场所。
上海外滩的历史与风貌
上海外滩的历史与风貌上海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江畔,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也是一座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的景区。
上海外滩以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欧洲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并成为了国内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
上海外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上海正处于中国近代史重要阶段的起点。
外滩最早是一个渔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忙的港口。
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中国面向外界的窗口,外滩也逐渐成为了上海的商业中心。
19世纪末,随着外商投资的大量涌入,外滩逐渐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和金融中心。
在外滩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外国建筑师和设计师纷纷展现才华,营造出了外滩独特的欧洲风情。
外滩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义等,形成了一道别样的建筑风景线。
这些建筑的主体都以黄色砖石和白色立柱为主要颜色,延续了欧洲建筑的经典元素。
外滩的主要建筑包括“半岛酒店”、“南京东路20号”、“英国总领事馆”等。
其中,“半岛酒店”是外滩最有名的建筑之一,建于1929年,虽经过多次翻新,但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它是一座属于当时最高级别的豪华酒店,内部装饰奢华,服务一流,吸引了众多名人和政要入住。
“南京东路20号”作为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923年,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建筑,曾作为外滩的旅游宣传中心和商业街。
除了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外,外滩还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标志性雕塑和纪念碑。
最著名的是外滩的“各国领事馆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旗广场”,它由各国领事馆的国旗组成,彰显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都市的地位。
如今,外滩已经成为一座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旅游胜地。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和拍照。
外滩的夜景尤为壮观,当夜幕降临时,整个外滩灯火辉煌,霓虹灯的闪烁与建筑的瑰丽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除了欣赏外滩的建筑和夜景外,游客们还可以参观外滩的相关博物馆和展览。
城市雕塑的进展与建构状况
城市雕塑的进展与建构状况提纲:1.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2.城市雕塑的作用和意义3.城市雕塑的设计与建造特点4.城市雕塑的选择和布局5.城市雕塑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城市雕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雕塑就作为一种城市建筑装饰之一出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雕塑也逐渐进入了现代城市。
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一些新兴的艺术运动,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等,对城市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时,城市雕塑不再是一种装饰性物品,它们开始承担起多种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成为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雕塑的作用和意义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多种作用和意义。
首先,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特点,塑造城市的形象和品牌。
其次,城市雕塑也是一种增强城市氛围的手段,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观赏、娱乐和交流的场所。
此外,城市雕塑还可以起到引导城市交通和活动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和人流状况。
三、城市雕塑的设计与建造特点城市雕塑的设计与建造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雕塑的风格和主题要与城市的特点相符合,以突出城市的文化和特色。
其次,雕塑的形状和布局要符合公共空间的使用和安全要求,避免影响城市交通和活动。
同时,在材料的选择和制作过程中也需要考虑雕塑的故障率、养护成本和环保性等因素。
四、城市雕塑的选择和布局城市雕塑的选择和布局需要根据城市的规划和人文特色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选择上,可以结合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点进行设计,比如在老城区选择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的雕塑。
在现代城市的新区,则可以选择当代艺术风格的雕塑,以体现时代特色。
在布局上,可以结合城市道路、广场和公园等公共空间的实际需要进行布置,实现从细节到总体的有机协调。
五、城市雕塑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城市雕塑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未来的城市雕塑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物,而应该更多地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
公共艺术设计案例
公共艺术设计案例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城市、社区、公共场所等公共空间中,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布置,为公众提供美的享受和文化的陶冶。
公共艺术设计旨在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激发人们对美的热爱和文化的认同感。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成功的公共艺术设计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首先,北京798艺术区是一个集艺术创作、展览、交流于一体的公共艺术空间。
这里以原有的工业建筑为基础,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和设计,将这些建筑改造成了具有现代艺术气息的艺术区。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作品,感受到艺术与现代城市的完美结合,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其次,上海外滩的城市雕塑也是一道靓丽的公共艺术设计案例。
在外滩这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不仅有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还有着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雕塑。
这些雕塑以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展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底蕴,成为了外滩的一道独特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另外,广州珠江新城的城市雕塑群也是一处令人赞叹的公共艺术设计案例。
在这里,不仅有着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还有着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城市雕塑。
这些雕塑以不同的材质和形式,展现了广州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为城市增添了一份艺术的气息,成为了广州的一张名片。
最后,伦敦的街头涂鸦艺术也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设计案例。
在伦敦的街头,你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涂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还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气息。
这些涂鸦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欣赏,成为了伦敦的一处文化景观。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布置,可以为城市增添一份艺术的气息,丰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激发人们对美的热爱和文化的认同感。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公共艺术设计案例出现,为城市增添更多的文化魅力。
上海外滩美术馆历史故事
上海外滩美术馆历史故事前言上海外滩美术馆,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地区,是一座集艺术展览、教育、研究于一体的博物馆。
建筑外观独特,属于193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深受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下面,我将为您讲述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历史故事。
1. 建筑背景上海外滩美术馆建筑开始于1914年,原本是一座建于1849年的银行大楼。
该银行大楼于1888年被中国首家金融机构之一的汇丰银行收购。
然而,在1914年一次意外的大火中,银行大楼几乎被毁。
2. 重建与转型在大火后,原建筑被购买,并立即开始了重建工作。
经过两年的修复,原有的银行大楼逐渐恢复了旧貌,并于1915年重新开放。
然而,由于汇丰银行于1922年迁出上海,建筑再次闲置。
3. 美术馆的诞生1930年代的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文化艺术蓬勃发展。
于是,有一群热爱艺术的人决定将这座空置的建筑改造成一座美术馆,为上海的艺术家和观众提供一个展示和欣赏艺术的场所。
于是,上海外滩美术馆应运而生。
4. 美术馆的辉煌时期上海外滩美术馆成立初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凭借管理者的努力和艺术家的支持,它逐渐发展成为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
在辉煌的时期,馆内举办了许多重要的艺术展览、教育活动和国际艺术交流会议,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和观众的关注。
5. 战火与荒废然而,1949年的中国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上海外滩美术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美术馆的建筑在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的藏品也因战乱而流散。
战后,上海外滩美术馆成为一片废墟,荒废多年。
6. 重生与复兴然而,上海外滩美术馆并没有就此消亡。
2000年,经过长达近50年的停用和修复工作,美术馆重新开放,并展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藏品。
如今,上海外滩美术馆已成为重要的艺术交流中心,定期举办各种主题艺术展览和活动,为艺术家和观众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结语上海外滩美术馆是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它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也承载了许多艺术家的梦想与希望。
上海外滩建筑群近代与现代交融
上海外滩建筑群近代与现代交融上海外滩建筑群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它集中展示了近代与现代建筑风格的交融和演变。
这个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风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建筑爱好者。
一、近代建筑风格的展示1930年代之前,外滩建筑群主要以欧洲的建筑风格为主。
这些建筑受到西方殖民地影响,采用了浓厚的外国建筑元素,如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和哥特式等。
例如,外滩利通大楼(Gutzlaff Signal Tower)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它的尖塔和窗户装饰都体现了这一风格。
另外一个代表性建筑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大楼,它是一座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建造于1925年。
这座建筑通过其宏伟的圆顶和大理石柱廊,展示了当时外滩建筑的豪华与庄重。
二、现代建筑风格的融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变化,外滩的建筑风格逐渐向现代风格转变。
这一时期的建筑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融入了一些当时的建筑理念和技术。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外滩建筑群中的有一支柱的建筑,如上海大楼(Shanghai Building)和浦发银行大楼(Bank of China Tower)。
这些建筑都采用了现代主义的风格,以简洁和直线为特点。
它们的外立面常常使用镜面玻璃和金属材料来创造现代感。
此外,外滩建筑群还有一些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
比如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和东方明珠电视塔(Oriental Pearl Tower)。
这些建筑在设计上更加大胆和创新,结合了多种建筑元素和形式。
三、交融与演变近代与现代建筑风格的交融和演变使上海外滩建筑群呈现出了独特的景观。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建筑相互融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和历史的感觉。
这种交融和演变反映了上海作为一个开放和发展的城市的历史进程。
同时,这种交融也体现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都市的形象。
上海外滩建筑群吸引了众多的国际知名建筑师和设计师,在这里创造了许多独特的作品。
上海九龙柱故事
上海九龙柱故事上海是一座充满着历史和传奇的城市,而九龙柱更是上海的一大标志性建筑。
九龙柱位于上海外滩的南端,是一组由8根花岗岩石柱组成的雕塑,它们被誉为“上海之父”陈毅元帅的八个孩子。
九龙柱的背后有着一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
据说,在20世纪初,陈毅元帅的妻子李慕贞女士怀有身孕,但在生产时不幸难产,为了保住母子平安,医生只能选择剖腹产。
在手术成功后,李慕贞女士和新生儿都平安无事,但她却因手术并发症而不幸去世。
陈毅元帅深感悲痛,他将妻子生前的照片放在床头,每天都会亲自给孩子们讲述妻子的故事,他告诉孩子们,他们的母亲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的爱永远都在。
为了纪念妻子,陈毅元帅决定在上海外滩修建一组石柱雕塑,每根石柱都代表着他的一个孩子。
石柱上镌刻着每个孩子的名字,象征着他们永远的纪念和母爱的关怀。
这就是九龙柱的由来,它见证了陈毅元帅对妻子的深深眷恋和对孩子们的深厚爱意。
九龙柱不仅是一处景点,更是一段感人的家庭故事。
每天,无数游客都会来到这里,聆听着这个家庭的故事,感受着那份深情厚谊。
九龙柱所在的地方也成为了新人拍婚纱照的热门场所,因为这里不仅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更有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九龙柱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是永恒的,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永远存在于我们心中。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家庭的温暖和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支撑我们走过人生的艰难险阻,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在上海的这片土地上,九龙柱见证了一个家庭的爱与坚韧,也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它不仅是一组雕塑,更是一段家庭的故事,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
走进九龙柱,就像走进了一个家庭的温馨和爱的海洋。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也让我们明白了爱的力量。
愿九龙柱的故事能够永远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深情厚谊,让爱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为什么会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为什么会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作者:解梦泽来源:《记者观察》2010年第17期对于那块曾悬挂在上海外滩公园入口、上书“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我想绝大多数国人是不会感到陌生的。
它曾经深深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带给国人无尽的耻辱,以至于后来人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这块牌子就经常被拿出来作为教材。
但是,当我们真正地冷静下来,认真地回顾一下这块牌子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围绕这块牌子发生的系列故事,也许就能从中体悟出一些不同的滋味来。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这种特殊的滋味不仅会给你强烈的刺激,还可能会让你猛然地警醒。
华人不得入内上海外滩公园建成于19世纪60年代末期。
在建成之前,当时的上海行政机构——上海工部局负责筹备修建款项,募捐范围涉及租界内的华人。
当时华人虽然并不十分有钱,但是人数众多。
据资料统计:上海工部局每年所拿到的税收,有一半以上来自华人。
那么,建设公园所用的捐款,当然少不了华人。
然而,当时英国驻沪领事温斯达给上海道台的一封信中的内容,写道:“这块地方(公共花园)是给在上海的外国社区的居民作为娱乐场所或公园之用。
”根据这信中所说,公园建成之初,就把华人排除在入园之外。
而当时的上海道台并没有表示异议。
上海外滩公园建成后的最初10多年中,上海工部局授令巡捕,禁止衣冠不整的下等华人入园。
1878年,《申报》就发表要求开放园禁的文章,内称“香港之公家花园,先前不准华人出入,但自港督易任后,以此事殊属不公,遂裁去此令,中西人互游于园。
上海与香港事同一律,弛于彼而禁于此,这是什么道理?”“该花园创建时,皆动用工部局所捐中西人之银,今乃禁华人而不令一游,窃愿工部局三思。
”1881年4月5日,虹口医院的华人医生恽凯英等8人欲进入外滩公园游玩,被门卫拒之门外。
气愤之下,他们给上海工部局的“总董”韬朋(Thorburn)写了一封英文信:“先生:我们都是租界的居民,而且是纳税人,想请问你有什么条文规定中国人不可以进入公共花园?”4月20日,韬朋的回信称:“工部局并不认为中国人有进入花园的权利。
浅析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
浅析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艺术起源于西方,依托城市环境,能够引领现代化、创新化的文化生产,加强人与城市的互动,增强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本文旨在浅析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状况,并探讨其在城市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的公共艺术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逐渐兴起,主要依托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支持。
此后,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城市化建设中嵌入公共艺术元素,希望能够通过艺术创造更加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文化软实力。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城市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公共艺术成为城市特色元素之一,大量的大型公共艺术品呈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和公共场所。
这些艺术品不仅优美、引人注目,更起到了美化城市、增强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
公共艺术的创作形式与展示方式丰富多彩公共艺术形式多样,包括雕塑、壁画、装置艺术、音乐广场、夜景照明等。
其中,雕塑作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常用于公园、花园、广场等公共场所。
例如,北京市中轴线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上海外滩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等震撼人心的雕塑作品成为了城市重要的标志物。
此外,一些抽象的公共艺术也在中国逐渐兴起。
不同于传统艺术,公共艺术更加注重作品与环境的融合,强调艺术与公共空间的互动。
其中,艺术装置颇受欢迎,因其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多样性的材料和创意特性,成为了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一环。
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杆”,以及上海外滩的“外白渡桥艺术装置”等抽象公共艺术作品大获成功。
公共艺术在城市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公共艺术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共艺术与城市的融合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文化的品位,还能够提升城市软实力,服务于城市的创新创业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公共艺术还能够加强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加深城市与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强城市的文化认同感。
那些消失的外滩雕像
那些消失的外滩雕像作者:华一民来源:《检察风云》2016年第07期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纪念性建筑物绝大部分都毁于抗日战争期间。
现在我们也只能从旧照片、旧画册、老电影中看到这些纪念物的原貌。
外滩曾是寓居上海西方僑民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西方侨民社团在滨江大道和公共绿地中留下了不少纪念碑和纪念铜像。
这些碑和像都由外国人设计,多为殖民者的先驱,它们留有明显的殖民地烙印,同样也记录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纪念性建筑物绝大部分都毁于抗日战争期间。
现在我们也只能从旧照片、旧画册、老电影中看到这些纪念物的原貌。
和平女神像欧战纪念碑,又称“和平女神像”,是外滩最大的纪念碑,堪称“上海第一碑”,位于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东端黄浦滩边,面朝西,1924年2月16日落成,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而建,由上海的英美法侨民团体建立的。
以巨大的花岗岩为基础和基座,四周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向同盟国宣战各国的国徽或国旗,在碑基上镌刻了所有从上海出发而在欧战中阵亡者的名字。
两旁装饰铜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战争用具。
顶部则是一组青铜铸像,主体人物为和平女神,她左手抚一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儿童,以使他不再遭受伤害,右手正欲放于一位失去儿子母亲的头顶上,以抚慰她心灵中深深的创伤。
作者没有宣扬胜利者的骄傲和失败者的悲哀,而是将一种祈望和平,反映人类普遍情感的涵义赋予这组雕像,因而很快被旅居上海所有国籍的人所接受,无论原协约国还是同盟国的人士无一例外地都献上了鲜花。
这尊女神像在黄浦江边勾画出了一个庄严而生动的轮廓,为圆弧形的外滩建筑带增添了一道别致的新风景。
可惜这件优秀的艺术品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久,1937年爆发八一三事变,战火中,劫运也降临到了这座和平女神像的头上。
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公共租界的中心区。
作为敌对国标志性的建筑物,1943年该像被野蛮地拆下,两边铜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战争用具被毁掉,至于碑面的文字则被全部磨去。
外滩景观提升方案策划书3篇
外滩景观提升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外滩景观提升方案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外滩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景观之一,也是国内外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滩的景观设施逐渐老化,游客体验也有待提升。
为了更好地展示上海的城市形象,提高外滩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我们制定了本景观提升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外滩的整体景观品质,打造更加美丽、舒适、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2. 优化外滩的交通组织,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
3. 增强外滩的文化内涵,展示上海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
4. 提高外滩的商业价值,促进周边商业的发展。
三、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包括外滩的核心区域,即从外白渡桥到十六铺码头的沿江地段,以及周边的街道和广场。
四、项目内容1. 景观设施提升:绿化景观:增加绿化面积,种植更多的花卉和树木,打造更加美丽的花园景观。
灯光夜景:优化灯光设计,打造更加璀璨的夜景效果,增加外滩的夜间吸引力。
公共设施:更新和完善公共设施,如座椅、垃圾桶、指示牌等,提高游客的使用便利性。
2. 交通组织优化:行人通道:拓宽行人通道,增加行人过街设施,提高行人的出行安全性和便利性。
交通疏导: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加强交通疏导,减少交通拥堵。
停车场:合理规划停车场,增加停车位数量,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
3. 文化内涵增强:历史建筑保护: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展示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
文化活动: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等,增加外滩的文化氛围。
文化标识:设置文化标识牌,介绍外滩的历史文化和景点信息,提高游客的文化认知度。
4. 商业价值提升:商业业态调整:优化商业业态布局,引入更多的高端商业品牌和特色餐饮,提高商业品质。
商业氛围营造:加强商业氛围营造,如举办商业促销活动、打造商业步行街等,增加商业吸引力。
商业服务提升:提高商业服务质量,加强对商家的管理和监督,保障游客的消费权益。
五、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启动阶段:[具体时间],完成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经典外滩,何时重现经典雕塑(上)
2 万 国 建 筑 ,少 了 “ 国雕 厅 内 、庭 前 和 附 近 的马 路 、绿地 万 塑 ” 的 陪衬 中 .有 着 同样 精 彩 纷 呈 且 数量 庞
大 的 ,出 自各 国雕 塑 艺 术 家之 手
首次设置了平台广场和舒缓坡道 ,满足
不 同游客观 景 、漫步 休 憩 、谈心 等 多
喊 市
Ho C n t e C a sc l u d w a l s ia n h B
Go W i u he C a sc lS u p u e ? t ho tt l s ia c l t r s
经 典 外 滩 ,何 时 重现 经 典雕 塑 ( )l 洪恩 上 嚣 崇
1全 新 改 造 留 遗憾 :
“ 经典外滩 ”尚缺 “ 经典 ”雕 塑
业 已开 局 的上 海 十二 五 规 划 中 ,把 黄 浦江两 岸滨
水 区的改造 ,列作 了未 来上海城 市建 设 的一 个 突出亮点 。
黄 浦江 滨 水 区 最 重要 的地 段 莫 过 于 外 滩 。从 前 世 纪
六十 年 代 开 始 的 一 百 六 十 来 年 中 . 中外 人 士 不 断地 开
发 建设 、改 造 、经 营 外 滩 .一 直 希 望 能 将 它建 成 世 界
上景 观最 美 、经济最 具活 力 辐射 力最强 的都 市水 岸 。 最 新 的 一 次 大 规 模 改 造 是 从 2 0 0 7年 开 始 .围 绕 2 1 年 上海 世博 会 开 展 的 。本 次 改造 的重 点 ,是 改 善 了外 滩 南 、北 西 三个 出 口的 交通 拥 挤状 况 :简化 了外 00 区 域 交通 、 重 塑 外 滩 功 能 、 ” 重现 经典 风 貌 ” ,
外 滩 之所 以 国际 闻名 ,最 吸 引
浅析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
浅析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1. 引言1.1 中国公共艺术的定义中国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空间中展示、创作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形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展览,更多地融入到城市的建筑、街道、广场等公共领域,成为市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共艺术的目的不仅在于美化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品位,激发市民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公共艺术也可以通过展示社会主题、引发社会思考,起到教育、启发人们的作用。
中国公共艺术的定义是以公共空间为展示平台,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传达文化内涵、引发社会共鸣,并与城市环境相互融合,提升城市品位和文化氛围。
1.2 中国公共艺术的重要性中国公共艺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公共艺术可以为城市增添文化氛围,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在城市空间中布置雕塑、壁画等作品,可以为城市景观增色,使城市更具艺术感和人文气息。
公共艺术可以传递文化和历史的信息,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
公共艺术作品通常融合了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元素,能够引导市民对文化传统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公共艺术也可以激发市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文化艺术的热爱。
公共艺术作品的存在可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艺术和美的存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和发展。
中国公共艺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公共艺术事业的发展。
1.3 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的丰富文化传统。
公共艺术起初以宗教、朝廷建筑和宫殿装饰为主,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信仰。
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公共艺术逐渐扩展到城市街道、园林、雕塑和绘画等领域。
在20世纪初,中国公共艺术开始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公共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公共艺术逐渐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项目。
公共雕塑知识点总结归纳
公共雕塑知识点总结归纳公共雕塑是指安放在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其目的是为了装饰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传递文化艺术信息、丰富人们的生活。
公共雕塑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
如埃及的金字塔、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花园、印度的斯巴鲁图尼骑士像、中国的太庙礼乐彩塑等。
公共雕塑的材料多样,可以是石头、木头、铜、铁、不锈钢、玻璃钢等。
其风格也多种多样,可以是写实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民族风格、现代主义等。
公共雕塑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文化内涵、技术水平。
同时,其位置选择也很重要,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既能够突出雕塑的特色、也能融入到城市的整体风貌中。
公共雕塑的设计、制作、安装、维护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下面就对公共雕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一、公共雕塑的设计1. 设计原则:在进行公共雕塑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并且应符合公共艺术的基本原则。
2. 设计流程:公共雕塑的设计流程包括方案确定、设计构思、设计方案、技术设计、概算、工艺设计等环节。
3. 设计要素:公共雕塑的设计要素包括线条、色彩、形状、立体感、协调性、比例关系等。
4. 设计内容:公共雕塑的设计内容要能够反映当地的文化历史、人文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5. 设计技巧:公共雕塑设计要善于运用概念化、符号化、抽象化的手法,能够将复杂的构思转换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6. 设计标准:公共雕塑的设计需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安全标准、美观标准、工艺标准等。
二、公共雕塑的制作1. 材料选用:公共雕塑的材料选用需要考虑其环保性、耐久性、装饰性、可塑性等因素,可选用的材料有石头、金属、玻璃钢等。
2. 制作工艺:公共雕塑的制作工艺包括原型制作、浇铸、锻造、雕刻、焊接、喷涂等,各种工艺需要选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
3. 制作技巧:公共雕塑的制作需掌握雕刻技术、铸造技术、焊接技术、喷涂技术等,能够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体作品。
4. 制作要求:公共雕塑制作需要符合相关的制作要求,如尺寸精确、外观平整、表面光滑、内部结实等。
上海外滩现代力与历史风情的交汇
上海外滩现代力与历史风情的交汇上海外滩,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同时也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象征之一。
这里汇聚了现代力与历史风情的交汇,展现了上海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文化遗产和夜晚景色三个方面来探究上海外滩的魅力所在。
建筑风格上海外滩的建筑风格集中展示了20世纪初的国际风情和现代高楼大厦的建筑风格。
一排排具有欧式风情的历史建筑,包括如建于1937年的和平大厦、建于1921年的兴业银行大楼等,它们曾是当时外滩金融中心的代表性建筑。
这些建筑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元素,精美细致的浮雕、雕塑和建筑艺术装饰,彰显出上海外滩独特的历史风貌。
而在这些历史建筑的背后,又拔地而起了一座座现代的摩天大楼。
上海外滩的现代高楼大厦,如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将外滩打造成了一个现代都市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上海的发展和繁荣。
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与历史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体现出了上海这个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文化遗产上海外滩不仅是建筑的聚集地,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外滩沿街的碑文铭牌,记录了历史上一段段的故事,如“怀念五卅运动革命先烈”的铭牌、第一次全国工商业者代表会议会址的碑文等,都让人回忆起那段浴血奋斗的历史。
而且,外滩的一些历史建筑也曾是上海的文化场所,如大世界、皇家俱乐部等,这些地方见证了上海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夜晚景色白天的外滩是人们品味历史、感受文化的好去处,而夜晚的外滩则展现出一幅华丽夺目的城市画卷。
在夜晚的外滩,许多摩天大楼会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灯光秀,将整个外滩装点得五彩斑斓。
这些灯光秀不仅给外滩增添了时尚的氛围,更让人们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而夜晚的外滩还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浦江对岸的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高楼大厦的灯光。
这些高楼大厦如环球金融中心、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闪烁着各种绚丽多彩的灯光,与外滩的灯光秀相映成趣,构成了上海夜晚最迷人的景色之一。
总之,上海外滩是一个汇聚了现代力与历史风情的地方。
上海外滩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
上海外滩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上海外滩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地标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这里既是上海繁华的现代都市,又寄托着悠久的历史记忆,完美展现了现代与历史的融合。
本文将探讨上海外滩所展现的现代和历史元素,并折射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现代建筑的壮丽景观走在上海外滩,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排排高楼大厦,它们是现代建筑技术与设计的杰作。
外滩地带的建筑拥有各种各样的风格,包括中西合璧的复古风格,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以及未来主义的创意设计。
这些摩天大楼矗立在黄浦江畔,与浩渺的江水和蓝天白云形成了壮丽的景观。
这些现代建筑巧妙地运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如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展现出惊人的建筑创新和艺术美感。
比如著名的外滩十八号,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经过修复后成为一家高端酒店和艺术展览馆,通过开放式露台和玻璃幕墙,让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外滩的壮丽景色。
二、历史建筑的深厚文化尽管现代建筑给人以震撼和惊叹,但外滩的历史建筑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这些古老的建筑物见证了上海作为天津河出海口的历史地位,承载着城市发展和变迁的记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外滩的洋楼群,这些洋楼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展示了西方殖民地风格和欧洲历史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毓秀楼,这座建筑曾是外国领事馆、银行和豪华住宅,如今已成为一家博物馆,通过展览和文物陈列,向游客呈现了外滩的历史。
除了洋楼,外滩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如中国银行大厦、外滩邮局和沪报大楼等等。
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饱满的历史韵味,向人们展示了上海在近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三、历史与现代的对比与融合在上海外滩,历史与现代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互相影响。
无论是历史建筑还是现代摩天大楼,它们都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存,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这种融合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旧金山大厦。
这栋建于1930年代的洋房高楼,在现代建筑的环绕下,显得非常古老而与众不同。
上海外滩感受近代历史的繁华与变迁
上海外滩感受近代历史的繁华与变迁上海外滩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景点之一,它位于黄浦江畔,与陆家嘴金融中心隔江相望。
走在外滩上,我仿佛能够感受到近代历史繁华与变迁的脉络。
外滩的建筑风格丰富多样,既有西方建筑的痕迹,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这里有工部局纪念碑、外滩炮台等历史遗迹,也有外滩十一号、外滩十八号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自19世纪末开始的近代化历程。
首先,外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海开埠初期。
1843年,上海成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口岸,外滩成为最早的商业区之一。
当时的外滩是一片繁忙的码头,各国商人和船工在这里来往穿梭,带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文化。
外滩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滩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商业金融中心。
在20世纪初,众多欧洲列强在上海设立了租界,外滩成为各国商会的聚集地。
这些商会在外滩上修建了壮丽的建筑,如不列颠罗马柱式大厦、外滩公园草坪等。
这些建筑的风格融合了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等多种西方建筑风格,形成了外滩独特的景观。
然而,外滩的繁荣不仅仅是商业和金融的发展,也与上海的近代历史变迁密切相关。
20世纪初,上海爆发了多次抗议和运动,外滩成为了抗议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人们纷纷静坐、示威,呼唤着民主和自由。
外滩见证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浪潮。
二战之后,外滩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中重新焕发活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滩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造和更新,变成了一个时尚、高端的商业区。
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入驻,外滩的商业繁荣再度迎来了新的机遇。
如今的外滩不仅是旅游景点,也是上海城市形象的象征。
每天都有无数的游客和市民聚集在这里,欣赏外滩的美丽景色,感受着近代历史的繁华与变迁。
夜晚,外滩的灯光闪烁,金融中心的高楼大厦在黄浦江边熠熠生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城市夜景。
总的来说,上海外滩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现代气息的地方。
它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转变,也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外滩导游词沉浸在外滩的历史与现代交融之中
外滩导游词沉浸在外滩的历史与现代交融之中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上海外滩!我将带领大家领略外滩的历史和现代交融之美。
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开始这次精彩的旅程。
一、外滩的历史源远流长外滩作为上海的标志性景观,拥有悠久的历史。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成为国际租界的黄金地段,沿江一侧的建筑群成为了各国租界的风采展示。
如今,外滩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里的建筑风格千变万化,凝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历史。
二、浦江两岸的建筑面貌外滩的建筑再现了近代上海的风貌,并展现了繁荣的商业历史。
穿过浦江,我们可以看到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沪办事处、东方明珠塔等建筑。
这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外滩金融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外滩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魅力。
三、外滩地标建筑的魅力外滩有许多著名的地标建筑,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外滩十八座建筑群。
这些建筑不仅是上海的地标,也是上海现代化进程的见证。
其中,外滩公共租界纪念碑以其壮丽的气势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
此外,外滩的建筑还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如外滩俱乐部、汇丰银行大楼等。
这些建筑展现了上海的风格多样性,彰显了外滩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外滩的名人文化符号在外滩的建筑和雕塑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与名人相关的文化符号。
最著名的当属“目迷五世”——唐绍仪塑像了。
唐绍仪是上海著名的工商业家,他在近代上海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上海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座塑像成为了上海人对外滩历史和名人文化的纪念。
五、外滩的夜景之美白天的外滩已经美不胜收,而夜晚的外滩更是令人陶醉。
外滩的夜景以其璀璨的灯光和绚丽的色彩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在黄浦江上航行的游轮,将外滩的夜景映射得更加美丽绚烂。
这里有亮丽的霓虹灯光、建筑的灯光秀以及浦江两岸的灯光穿梭。
美轮美奂的夜景让人感叹外滩的独特魅力。
六、外滩的美食文化除了历史和建筑,外滩还拥有丰富的美食文化。
这里有各式各样的餐厅和小吃摊,无论是传统的上海菜还是国际化的美食,都能满足您的口味。
上海外滩铜牛简介
上海外滩铜牛简介
上海外滩铜牛,也被称为“外滩金融牛”,是由美籍意大利艺术家阿图罗·迪·莫迪卡创作的一座雕塑,位于上海外滩金融广场。
这座铜牛雕塑高3.2米,长5.2米,重2.5吨,是莫迪卡继1989年纽约华尔街“华尔街铜牛”后的又一力作。
上海外滩铜牛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上海外滩的历史背景。
莫迪卡表示,他希望通过这座铜牛雕塑,展现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这座铜牛雕塑线条流畅,肌肉结实,呈现出一种强大的力量感和动态美。
上海外滩铜牛不仅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雕塑之一,也是上海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它的存在不仅提升了外滩金融广场的景观,也寓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
此外,上海外滩铜牛的造型和装饰也富含中国文化元素。
例如,牛的眼睛更加明亮,头部稍微偏向右边,尾巴呈螺旋状上升,这些特征都是为了体现出中国文化和传统。
在铜牛的身上,还可以看到一些装饰性的元素,如云纹和鱼鳞等,这些元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符号。
总的来说,上海外滩铜牛是一座充满力量和美感的雕塑,
它不仅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活力,也寓意着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和传统与现代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典范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外滩公共雕塑的发展作者:张海平刘兴山来源:《公共艺术》2019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上海外滩公共雕塑形成的历史根源与文化内涵及空间变迁的关系为切入点,研究了外滩公共雕塑的形成原因、公共文化内涵、公共艺术特证以及历史发展变化。
文中结合实际调研与分析,从外滩空间的研究入手,分析公共雕塑形成演变的根源所在,挾讨艺术形式与空间格局、空间形态、空间变迁、空间文化属性之间的关系,希望以此揭示外滩公共艺术演变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上海外滩;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一、外滩公共空间的形成上海外滩位于老上海老城东侧,是上海城东门和小南门区域的一个泥沙堆积的荒野河岸,当时只有一些抄船来往,没有固定的居民和定点的贸易,因为离“上海城”有些距离,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瞩目,地形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比较单一。
外滩空间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永乐二年的“江甜合流”工程。
为进一步充沛黄浦江水量,叶宗行调东江之水浙北冲入黄浦,使吴淞江(今苏州河)之水合在一起。
之后黄浦江不但没有淤塞而且河床越冲越深,且水面越来越开阔,成了不浚自深的自然河道,进而促成了黄浦江与苏州河在此地交汇,形成了外滩空间的基本雏形。
正由于这两大水系的交汇带来了丰富物流、人流,以及商贸发展的重要水路,所以,外滩在“江浦合流”工程中得以奠定其空间的基础。
本文研究外滩公共雕塑的范围是南起延安东路(爰多亚路),北起外白渡桥,间隔在黄浦江与外滩建筑群之间的一个“弯月形”带状空间,其空间总长度为一点五公里,由建筑、道路、绿化带、步道以及水岸组成。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拉开了外滩空间形成的序幕。
1845年11月29日《上海土地章程》签订后,当年就建起了十一幢建筑和二十三所洋行,随着这些建筑空间的形成,老外滩公共空间的雏形和基本空间格局已基本确立。
虽然以后的建筑又不断改建,但基本格局并没有产生大的变化。
当时外滩空间是以水岸延伸线“一字”排列,并以空间中的洋行建筑为空间主体。
这种以水岸的私人码头、卸货区、道路、洋行建筑体为空间的构成格局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且这个空间对所有商户、群众、国内外的贸易伙伴都是以一种敞开式的面貌,从此,外滩也开启了“洋行”公共空间建设的序幕。
1847年夏天,人们已经在黄浦江边看到了一个“西式的城市在魔术般地建立起来”,外滩单一水岸的空间格局被打破,到19世纪末的外滩空间逐渐成为了各国殖民地竟相汇集的商埠,后來国外的银行、商会、总会、报社等大型商业建筑开始云集于这块土地上。
此时的外滩已经成为我国乃至远东地区的重要金融中心。
至1927年汇丰银行的第三次改造完工,随着沙逊大厦、亚细亚大楼等一系列外滩标志建筑的落成,外滩空间的格局进一步扩大并趋向完整。
此时的外濉不但是中国的中心也是东南亚的中心,它已成为世界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它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当时世界“公共空间”中的一个典范,并且拥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和生命气息以及历史的发屣轨迹。
通过1880年的外滩老照片,可以看出这一空间格局中西方文明与东方文化有机交融的盛景。
当时空间中多元文化所促成的“公共文化”现象,也是空间文化及空间人文特征的一种集中体现。
正是在这种公共文化影响与作用下,外滩空间才得以成长为一个“公共空间”,它不但是国內比较早出现的“公共空间”,也是一个带有国际性标志的典型。
因为无论从空间形式还是空间内容上,它都具备了鲜明的公共空间属性。
这为外滩空间公共雕塑的产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是后期公共雕塑在外滩蓬勃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外滩公共空间属性的转变1843年到1860年间,外滩空间虽然已有公共交通、公共贸易、公共文化汇集的功能,但整体公共文化还没有形成,对于生成公共艺术的积淀还不够成熟。
1860年后随着商业空间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民众对空间文化需求的提升,包括外滩马路的拓宽、建筑格局的完善、公共娱乐、公共文化需求逐步进入了空间的需求范围,空间功能也逐步具备了集航运、商贸、金融、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空间特征,已进化成了一个水岸边的“都市”而并非单一的“码头”。
繁荣的经贸往来所衍生的空间需求,促成了公共艺术的建立。
19世纪末期,外灘空间已经成为了一个以英、法、美、德、日等各国殖民文化为主体的租界空间。
由于1853年“小刀会起义”导致大量华人涌入,后期印度、越南及其他东方国家移民及其文化也随之涌入,并在这里相互交融。
这些综合因素促使外滩成为当时“公共文化汇集的场所”。
综合的文化积淀是外滩公共艺术产生的基本源泉与文化母体,公共文化的积淀是外滩公共空间产生的原初动力,而公共空间的成熟则是外滩公共艺术出现的土壤。
空间的发展和演变与公共艺术的形式变迁之间的关系始终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使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孕育了外滩雕塑的第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1943年。
1945年日本五条件投降后,汪伪政权曾作为临时的统治主导,但空间文化还是属于“二战”后与内战的影响下的殖民遗留现象,更不可能有公共艺术的出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外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55年上海市政府搬迁到外滩的汇丰银行,外滩彻底摆脱了近百年的殖民文化,从此脱离了动荡的政治格局变迁。
建国后,因我国经历经济危机、大跃进、十年浩劫等原因,外滩空间一直没有公共艺术建设的机会和资金,可以说外滩的公共艺术从1943年到1992年是一个空白的时期。
1992年外滩空间开始改造,完善了外滩袼局和艺术人文建设。
外潍雕塑的第二次繁荣时期始于1992年,到1998年期间逐渐完善、到2008年为筹备上海世博会,外滩功能二次改造时结束了外滩雕塑的第二次繁荣时期。
外滩在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两次公共雕塑的繁荣时期,主要体现为公共雕塑的繁荣.涉及纪念碑雕塑、纪念像雕塑、建筑雕塑、环境雕塑等。
它们以其各自不同的展现形式在外滩空间发展演变,谱写了外滩的艺术传奇。
三、外滩公共雕塑的两个繁荣时期从外潍公共雕塑的整体情况来梳理,可以划分成两个重要的繁荣时期,即1861年至1943年为第一个繁荣时期,1992年至2008年为第二个繁荣时期。
1.第一个繁荣时期滚时期的雕塑主要为建筑雕塑、纪念碑雕塑、人物纪念像雕塑.从造型到材料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其中建筑雕塑分别是华俄道胜银行(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外滩15号)圆雕铸铜女神坐像两座、小天使浮雕三组、人物装饰头像浮雕四块;宇林两报大楼(现友邦大厦,外滩17号)屋檐力士人物装饰雕塑八座、浮雕三块;横滨正金银行佛头雕塑两座;汇丰银行柱头人脸装饰雕塑两个、大门铜像浮雕六块、灯柱装饰人物铸钢雕塑两组(外滩12号)铜狮两座;中国银行(外滩23号)辟邪两座;招商银行(外滩16号)仿制铜狮两座;泰国盘谷银行(外滩7号)着色人物圆雕一座;沙逊大厦(现和平饭店)建筑顶端装饰动物石雕雕塑一块。
纪念碑雕塑在这一时期里曾先后出现过五座,包括外滩英国领事馆院内的《红石纪念碑》(1861—1961):外白渡桥南端苏州河南路的《马嘉里纪念碑》(1880—1941);外滩花园南门的《常胜纪念碑》(1864—1941);外滩德国中心对面靠近外滩北京路的《伊尔底斯纪念碑》(1898—1918);以及爱多亚路外滩路路口的《欧战纪念碑》(1926—1943)。
从《红石纪念碑》的建立到《欧战纪念碑》的最后推倒,这些雕塑不仅丰富了外滩的公共空间文化,也是外滩近八十年历史的缩影,凝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
人物纪念像雕塑有三座,其中《卜罗德像》(1870—1949)位于法国公董局院内(现延安东路路口的中环广场);《巴夏礼像》(1890—1943)位于南京路路口;《赫德像》(1914—1927)初在九江路,1927年移到海关大厦对面。
这些人物纪念雕像全部以写实的表现手法为主,以青铜铸造,集中在外滩南京路以南的地区。
第一个繁荣时期的雕塑和纪念碑,在材料和造型上体现的完全是西方的审美,很多作品也是直接由西方艺术家创作,大部分都是在国外完成,再运到上海安装,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外滩当时的空间权利和文化属性。
2.第二个繁荣时期1992年至2008年為外滩公共雕塑的第二个繁荣时期。
1987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外滩空间也迎来了其公共雕塑的春天。
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导与上海城市经济导向需求,外滩空间于1992年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型改造。
这次改造从外滩的空间格局上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划分,从机动车道、绿化带、人行步道、水岸、休闲空间几个角度对外滩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以提高外滩的防洪功能为主体,对外滩的堤岸做了整体提升,包括水岸高度的提升、绿化带的分割、道路功能的定位、休闲区域的划分等。
这是出于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因为外滩历史中有过多次河水蔓延的经历,为了城市防洪的功能性需求,此次改造对堤岸设计了水箱加固和水岸捉升的设计处理,以保证外滩空间的防洪安全。
这次改造完全打破了外滩空间的审美关注视角,与以往地势平坦的展示空间相比,水岸的地势有了显著的提升,对雕塑的欣赏角度产生了阻碍,无法在江面上对雕塑造型进行直观的、全面的观赏,进而使观看视线被转移到外滩内侧的步道与休闲空间广场一带。
同时,这次外滩改造出现了大面积的水箱墙面空间。
这种立体的空白空间就给浮雕提供了绝佳的表现机会。
另外,在改造过程中,原外滩公园的封闭格局被完全打破,围墙披全部拆除,原有公园空间与外滩改造后的绿地及水岸进行了连接和拓展。
外滩雕塑的第二个繁荣时期中出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1994—),建立于外滩花园的东北角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
由于外滩堤岸水箱系统的整体抬高,使得外滩的堤岸空间从苏州河口开始到西岸地区傲了个整体提升,这在空间结构上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观赏角度的限定,要求此地建立的雕塑造型,一定要符合变化后的空间结构及视觉角度,以此来弥补地面抬升的变化,这也为像《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样的大型公共雕塑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也就是说,空间结构间接限定了纪念碑雕塑的出现。
该时期外滩的公共雕塑主要有:《浦江潮》(1994—),最初坐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后移位于黄浦公园人口处,2008年外滩改造后移位于《陈毅像》后。
《陈毅像》(1992)位于南京里外滩原《巴夏礼像》附近。
大型浮雕《浦江曲》(1992—2008)建立于南京路外滩防水墙体之上。
圆雕《上海女儿》(1992—2008)建立于《浦江曲》雕塑前。
圆雕《顽强》(1992—2008)建立于北京路外滩。
以及位于金陵东路外滩的不锈钢雕塑《浦江之光》(1997—2008)和钢板雕塑《风帆》(1997—2008)。
这一时期的公共雕塑作品如雨后舂笋伫立在外滩的空间里。
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促成了公共雕塑的第二次繁荣,与上一个繁荣时期相比,这个时期雕塑作品形式更为多样,具有材料丰富、造型语言新颖等特征。
2008年,由于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外滩又经历了第二次改造,在改造期间由于岸边水箱系统和道路的改建,除《人民英雄纪念碑》《浦江潮》《陈毅像》之外,其他作品在改造中没有被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