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腾岩与道教文化的传播

合集下载

鹤伴山景点介绍

鹤伴山景点介绍

鹤伴山景点介绍鹤伴山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是一座以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它是诸暨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是浙江省内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之一。

鹤伴山的山势雄奇,景色秀美,是一处以鹤为主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旅游胜地。

鹤伴山的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唐代就已经成为道教的圣地。

相传唐朝时期,一位名叫韩湘子的道士在此修道,曾在山上建造了一座道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处著名的道教胜地。

明代时期,鹤伴山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抗倭据点,曾经历了多次战乱。

清代时期,这里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鹤伴山的自然风光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山上有着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壮丽的瀑布,景色秀美。

山上的植被非常丰富,有着许多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

此外,鹤伴山还以鹤为主题,山上有着许多鹤的雕塑和鹤的标志,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自然风光。

鹤伴山的主要景点包括鹤伴山景区、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鹤伴山风景区等。

其中,鹤伴山景区是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它由鹤伴山、南湖、天鹅湖、龙头山等组成,是一处以山水风光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胜地。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则是一处以生态环境为主要特色的景点,这里有着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壮丽的瀑布,是一处让人感受到大自然魅力的好地方。

鹤伴山风景区则是一处以文化遗产为主要特色的景点,这里有着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是一处让人感受到历史文化魅力的好地方。

总体来说,鹤伴山是一处以山水风光、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景点,它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魅力,是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如果你想要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了解历史文化的魅力,那么不妨来鹤伴山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这座山的独特魅力。

武夷山:两岸道教文化交流窗口

武夷山:两岸道教文化交流窗口

武夷山:两岸道教文化交流窗口作者:杨瑞荣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4年第01期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

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达1200多万人,台胞中80%祖籍福建。

武夷山是福建著名侨乡,又是台胞出入频繁的地区,台湾知名人士谢东闵在畅谈台湾茶叶史时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从武夷山跨海移植到台湾的。

长期以来,两岸茶人对大红袍与冻顶乌龙这两种同宗同源的茶叶有着特殊的情感,并籍此在武夷山展开了频繁的交流活动。

武夷山是一座养生名山,它的真山真水是天然的瑰宝,近千年来有许多名道前来此处修身悟道,孕育了武夷山独一无二的养生文化。

道家在武夷山修真的场所遍布全山,最为有名且影响最大的是一曲溪畔的止止庵,它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止止庵清净古雅,背倚大王峰水光石,侧临铁嶂峰,傍水一方,是清修的好去处。

福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夷山道教协会会长、武夷山桃源洞道观、武夷山天上宫主持林青道长说,武夷山的养生文化就是道教文化,止止庵作为武夷山的道教文化发源地,可以说武夷山的养生文化也是从止止庵开始的。

为加强武夷山道教宫观与台湾的交流往来,几年前,林青道长参加福建省道教考察团赴台考察,拜访了台湾所有的道教宫观,并与高雄和台南道教宫观进行交流。

随着两岸宗教交流的日益频繁,武夷山与台湾的道教文化交流也更加热络。

林青道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把武夷山建成两岸道教文化交流的窗口。

重振桃源洞道观的辉煌“远寻瑶草到仙家,冲破云间一片霞;道士不知兴废事,又来溪上种桃花。

”这是宋代诗人詹复描写武夷山桃源洞道观的诗。

桃源洞位于武夷山六曲溪畔内,四面环山,碧翠清幽,平阔水面,鱼鸟翻跃,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桃源观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其武夷山仙灵之说,吸引大批高道前往隐居修炼。

宋代,桃源洞已开发成一方避世隐居的乐土,桃树成林。

明朝,桃源观已远近闻名,是武夷山主要道观之一,扩建了三清殿、三皇元君殿、真武殿、娘娘殿、功德祠等殿堂,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修真高道多选此地居之。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先秦时期,原始的道家信仰和传说已在武夷山盛行。

武夷山神话传云:受尧帝封为彭城侯的长寿之神?铿率子彭武、彭夷来山中垦荒浚河、驱兽植茗,山遂以两子之名"武夷"称之。

又据古代《武夷山志》记载:相传秦时有神仙降山中,自称武夷君,受玉帝命,统录诸地仙,于是以"武夷"名山。

并传云:武夷是地仙之宅,各路地仙会聚武夷山。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平定闽越王馀善叛乱后,摧毁武夷山闽越王城,并听从越巫勇之奏言,在朝廷的郊祀盛典中,把山民奉之为神的武夷君列在黄帝、天乙、地乙、泰乙……诸神之后。

于是,"武夷君"第一次出现在《史记》中。

武夷君享受朝廷郊祀的殊荣延续79年之久,至汉成帝二年(前31)才停祀。

此后,汉朝廷还派遣使者在武夷山幔亭峰腰的巨石上祭祀武夷君,留下汉祀坛遗址。

汉朝之后,历代朝廷对武夷君也屡祀不辍。

随着道家信仰和神仙传说的盛行,秦时刘少公和魏王子骞等十三道人及潘遇等相继在武夷山选择崖壁洞穴修炼。

东汉时期,中国道教初建,进山修炼的道士渐多。

唐宋时,由于官府倡导,道教盛行,宫观、道士活动增多。

北宋道教名篇《云笈七谶》记载:武夷山荣列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称"第十六洞天",名曰"升真元化之洞"。

武夷山目前有留下的道教遗迹有:止止庵建于晋代,位于大王峰下水光石后。

晋、唐、宋都有名道在此修炼。

南宋名道白玉蟾曾任止止庵住持。

名相李纲曾到此访道。

宋明清代多有修葺、扩建,并屡有道众驻足。

民国3 0年曾改庵为“墨三(顾祝同)图书馆”。

现保存完整的石砌墙基和石刻“止止壶天”。

为研究武夷山道教文化兴衰史提供资料。

三清殿三清殿,建于唐代,位于大王峰下,原属万年宫古建筑群体中之组成部分。

民国时将其改为他用,称“中山堂”。

景区开发后重修并恢复旧观。

为研究武夷山道教文化兴衰史提供资料。

投龙洞建于宋代,位于大王峰顶,实为峰顶约1m宽的石罅,深不可测。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彭祖,秦汉时起,武夷山已成为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播地,有关的神话传说非常生动。

如唐代陆羽的《武夷山记》里也有一则记载:秦始皇二年,有一位驾紫云、骑白马的神仙飘落在山中,号为“武夷君”,自称奉天帝之命,驻节此山,统领地仙。

在《武夷古记》里也有一则记载:秦时皇太姥母子二人如武夷山修炼,他们结庐于大王峰麓,居住于太姥岩上,后修炼成仙,升真而去。

随后而来的还有魏王子骞等十三人,也都修炼得道,飞升而去。

宋代祝穆《武夷山记》记载: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十三仙在幔亭峰顶大摆宴席,会见乡人——这就是著名的“曼亭招宴”的传说。

武夷山和道教文化密切关联,在正史中也有记载。

最早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就明确写着汉武帝令祠官“祀武夷君,用干鱼”。

从那以后,历代的帝王都崇祀武夷君,到了宋代乾兴至熙宁年间,皇帝先后20次派使节投送“金龙玉简”。

武夷山最大的道院宫观是“武夷君”。

它坐落在大王峰南麓,紧邻九曲溪水,从创建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历来收到朝廷的重视。

南唐保大二年,元宗李璟为其弟弟李良佐辞荣入道而将屋宇移建今址,改称“会仙观”。

宋代朝廷在观内社“提举”一职,直接派来官员管理宫观事务。

武夷山水奇幻百出,许多景点都深深渗透着道家文化的影响,1962年,郭沫若在雨中泛游九曲溪,欣然命笔题诗,其中“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武夷山水与道教文化的关系。

“六六”指武夷山的三十六峰,“三三”指九曲溪,在“六六”、“三三”的峰岩和水域之中,许多景点就是以道教文化的特定词汇命名的,而且,每一景点都有一个魅力的神话传说,如“大王和玉女”、“幔亭招宴”、“铁拐李与天柱峰”、“金鸡洞”、“樵子观弈”等传说故事都体现着到家文化的精神。

福建鸣鹤拳源流考

福建鸣鹤拳源流考
,
所 以 鸣 鹤拳
,
虽富 有 刚 阳 之 美
又 潜藏 许多暗 手 杀 机
,
但 因 极 少炫 耀 于 外
故迟迟不 为 外人
麻 伙病故 于 一 九 七 五 年九月 乡阮 传 水 贤
。 ,
享年八十 一岁
,
,
所传弟 子有一 好 门 系福 州 鼓 山 公社 前 屿

但传 水 中年犯 胃癌
,
,
病 故 于 一 九 四 九年十月
游 春踏 青 至 福 州 乌龙 江 附 近竹 林寺
, ,

潘二 精勤 不懈
, ,
功 力深 厚
一 日
见 寺 门 虽 设而 常关 苍 苔 润 滑 不 似 有人 出入者

,
后 院 虽 高墙 屹立
,
而 墙头 光滑
,

知 此 寺 和 尚 多是 由此 墙 头进 出
,
定是 功夫 不 浅
, ,

次 日以赠
,
二 百 光洋修 整 寺 门 为 由

夔 攀
, 又
曰 粪 )竣蒸 )麟娜 } )娜冬 冬 毅 巍 鬓 彝{ 龚 著 翎 曰哪那 那戮 教瘾 鑫 暴撇撇豁 豁麦 鬓 } 翼 藐 鬓 翼 豁熬 薰黝 {l 翼 珊 黔 龚 蟹夔 夔 掇瘾 轰 i藕 巍
服公 阴浴 公 交 绍 妞 胜 芝 强 定 活 娜 朋
劳畔举
凝 粥蕊 娜解 瑞 解 双舀 ; 努 丛袄努
,
法 又 自成 风格 曾获 在 泰 国 举 行 的 由几 个 国 家联合 举 办 的 武术 比 赛 中
蝉 联 三 届 冠军
。 。

解 放后
阮 东 曾 多次 参加省 武术 比 赛 及 表演

太行山千层石真的假的

太行山千层石真的假的

太行山千层石真的假的太行山千层石真的假的:一、千层石是真的还是假的?1、千层石是真实存在的:太行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座山,山中有一处很美丽的景观就叫做千层石,据说是千层阶梯状的大型岩石群,像是一个个悬在天上的梯子,实际上它也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岩石。

2、千层石有传说:太行山千层石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景观,每一层都不同,有的起伏、拱形、突起,犹如一个神的迷宫。

它的传说也被写进了古典文学中。

传说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有关于美丽的神仙、妖怪大闹太行山的故事,增添了景观的神秘感和传奇色彩。

3、千层石的仙气扑面而来:登顶太行山,千层石景观就会出现在眼前,仙气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仙境。

登上顶峰,千层石展现出来的景观异常宏伟,层层叠叠,犹如一个个连绵不断的瀑布,壮观而美妙。

二、为什么有千层石的传说?1、古老的传说:据说古代有一个神仙名叫太行,他登上了太行山顶上的一座寺庙,祈祷着神明庇佑下界。

登上寺庙顶峰,看到了千层石,激动地跪地献上了礼,当晚太行庙里便响起了佛曲,太行神仙得到了神明的庇佑,也就有了这个传说。

2、文化传承:古代传说流传到今天,得益于文化传承,所以流传不削。

一些文艺家从古老的传说中汲取灵感,并不使用诗词,而是通过描绘形象大景等方式,把太行山的神奇景观融入古典诗词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文化融合:太行山之所以能够蜚声海内外,也是因为它承载了多个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古人都将太行山与宗教联系在一起,认为它是道家、佛教、道教、祆教等宗教的发源地,从而形成了许多玄妙的传说。

三、太行山千层石的含义1、中国神话的另一面:文化中的神话大多都是来源于“神”的传说,神的体现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为了凸显其精神世界的绚烂多彩,以及感受神话本身的高度,以太行山千层石的形式表现出了神的强大宇宙力量。

2、真实世界的方方面面:太行山千层石是中国文化中的珍宝,不仅代表着神秘和传说,还代表着美丽和和谐,象征着真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方面,它不仅代表着古老的文化,也代表着宇宙的大气,激发人们的心灵洞察和意志。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调查与研究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调查与研究

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调查与研究许思琦陈瑞杰耿纪朋本次调研以拍摄当地的实物图像为主,结合调研分析,能够发现文献资料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并加以补充,有利于文献学与图像学的结合。

一方面为宗教学、历史学、艺术史学的研究工作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为川渝地区艺术史学和宗教学研究工作的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提供历史图像资源和艺术史学研究的参照。

结合有纪年题记的造像梳理隋唐时期道教造像,辨别与佛教造像混杂的道教造像作品,综合梳理隋唐时期道教造像的传播途径。

分析梳理四川丹棱县龙鹄山隋唐道教造像风格体系的形成因素、造像内容及题材、造像风格体系的特点、图像内容系统的来源与变化。

由上得出四川丹棱龙鹄山在川渝地区隋唐道教造像以及中国道教造像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

主要采用现场考察、统计与分析、拍照摄像的方法。

调研时间为2018年09月22日至24日。

全面考察四川丹棱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研究其造像内容及题材分析、造像风格体系的特点、造像风格体系的形成因素。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其传播途径研究,研究四川丹棱县龙鹄山唐代道教造像图像内容系统的来源与变化。

丹棱龙鹄山道教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龙鹄村中观山(也称龙鹄山)山腰处,距丹棱县城约7.5公里,造像所处经纬度为北纬30°4’27’’,东经103°27’44’’。

中观山山势整体呈金字塔状,山脚下为中观山水库,造像集中于距山脚大约两百米的山腰处,集中分布在背阴处。

胡文和先生所著《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龙鹄山的记载:“龙鹄山,当地人名称中观山,唐代又名龙鹤山。

杜光庭《道教灵验记》载:‘龙鹤山老君验,眉州丹棱县龙鹤山有观宇,老君像存焉,邑人祈由蚕雨泽,无不立应。

’”同时,也提到了《蜀中名胜记·卷十二》的记载:“《本志》云:县北15里,龙鹄山大字,宋孝宗书也。

有《松柏山碑记》云:山有三宫九观,乃成无为、杨正见,李炼师成道处,唐天宝年建。

斋醮科仪与越南陈朝皇家的困境应对——基于《白鹤通圣观钟记》的考察

斋醮科仪与越南陈朝皇家的困境应对——基于《白鹤通圣观钟记》的考察
由此可见,“在唐时道士的心目中,‘醮’已包含
着 ‘斋’ 的 内 容, 即 ‘以 涓 洁 为 先, 精 神 为 本,
丹心苦志, 以 希 感 通’ 等。 也 就 是 说, ‘斋’ 包
含着 ‘醮祭’,而 ‘醮’也包含了 ‘斋戒’。……
宋代起,斋醮连称指代道教仪式一项,在道教经



书中就十分流行了”
“科”原意为量度,后引申为道法品类等级、
御外侮后, 说: “自 后 数 载, 开 国 王 屡 修 黄 箓,
许宗道主行,数投简于伞圆山顶,进龙璧于白鹤


灵渊,启白道前,经 由 祠 下。”
开国王即陈太宗

第六 子 昭 文 王 陈 日 燏, 钟 记》 曾 称 其 职 衔 为:
“今入 内 检 校 太 尉、 平 章 事、 清 化 府 路 都 元 帅、

10 世纪中后期,越南结束北属中国的郡县时
代,进入相对独立的自主发展时期。南传越南的
道教 亦 随 之 迈 入 越 南 道 教 的 历 史 进 程。 历 经 丁
(
968—980)、黎 (
980—1009)、李 (
1009—1225)

)
三朝的 发 展,至 陈 朝 (
1225 1400 时,越 南 道
宅、谢土、报恩、还愿、生日、本命、修造、修
堰、星斗甲子、川主、后土等科仪法会,几乎可
以应 对 所 有 的 困 境 需 求。 《灵 宝 玉 鉴 · 设 醮
辩》曰:
下元黄箓,星宿错度,日月失昏,雨旸
愆期,寒燠失序,兵戈不息,疫疠盛行,饥
馑荐臻,死亡 无 告, 孤 魂 流 落, 新 鬼 烦 冤,
若能依式 修 崇, 即 可 消 弭 灾 变, 生 灵 蒙 福,

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表格

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表格

第五章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表格内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张陵(鹤鸣山,五斗米道)、张鲁、张角(太平道)穆罕默德耶稣创立地点古印度四川阿拉伯半岛巴勒斯坦北部创始时间公元前6世纪东汉顺帝时(末年)公元126——144年7世纪初 1世纪发展四个时期三个600年1、初创,汉晋以后,五斗米道除向北方地区传播外,又向东南沿海一带传播2、溯源: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黄老思想3、隆盛:隋唐北宋时期,不少帝王崇奉道教4、衰落:明代中叶以后,道教逐渐衰落5、弘扬:唐代以后,道教曾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

原始道教原始基督教中世纪近代世界传播北传、南传、藏传路路、海路中国传播北传、南传、藏传传入、流行、中国化1.唐朝的景教(一传)2.元朝也里可温教(二传)3.明清三大教派相继传入(三传)4.鸦片战争后(1840年后)5.当代教派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一道全真道逊尼派什叶派东正教、天主教、新教1.中国主要宗教内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标志万字符号、法轮八卦太极图新月十字架供奉对象佛:1、三方佛:阿弥陀佛(左)、释迦摩尼佛、药师佛2、东方三圣:月光菩萨(左)、药师佛、日光菩萨3、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左)、阿弥陀佛、观音菩萨、4、三世佛:未来世弥勒佛、现在世释迦弥勒佛、过去世燃灯佛5、华严三圣:普贤菩萨(左)、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菩萨:“四大菩萨”文殊大智、普贤大行、观音大悲地藏大愿十八罗汉、护法天神:1、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2、韦陀:手持金刚杵,被安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3、天龙八部: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尊神1、三清: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2、四御:玉皇大帝(传为总持天道之神)、中天紫薇北极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之神)、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人间兵戈之事之神)后土皇地祇(传为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之女神)3、三官大帝:天官赐福、水官解厄、安拉信奉上帝或神三位一体教义四谛:苦、集、灭、道三学:戒、定、慧1、“道”是“万物之母”2、众生均可修道成仙,长生不老3、无为:是道教对待神会与人生的处事态度和基本法则。

道国仙都,石刻文化惊世人

道国仙都,石刻文化惊世人

道国仙都,石刻文化惊世人作者:卢勇军来源:《中国西部》2015年第12期鹤鸣山位于剑阁古城之东,山势险峻,风景秀丽,从山麓起有石级数千,拾级而上直达山巅。

清代修筑的文峰塔矗立其顶,山脊苍松掩映,山间翠柏葱茏。

它以初唐重建的“重阳亭”为中心,把众多的文物古迹连成一线,历来为“登高览胜”之地。

鹤鸣山又名塔子山,相传古代常有飞鹤栖鸣于此,道教创始人张陵在此驾鹤仙去而得名。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张陵开创五斗米教的发祥地,是道教胜地中的魁首,被称为“道国仙都”。

鹤鸣山山顶北端的文峰白塔,高21.7米,六层八面。

第一层外围的塔柱上雕有蟠龙图案,塔心中央有一块青石,石上雕有太极八卦图案,是川北唯一与道教有关的砖石混建塔。

山顶处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刻数10处,较有名的有道教造像石刻、《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和《大唐中兴颂》石刻,被公认为鹤鸣山石刻“三绝”。

全国孤例的道教造像鹤鸣山重阳亭右侧石崖上的唐代道教造像,是我国最大最好的道教摩崖造像。

它有两大特点:一是题材独特,二是被用作修炼的场所,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祈福功效,其“长生保命天尊”造像系全国道教造像中的孤例;早期的道教修炼图也堪称罕见。

从艺术上看,它又与位居蜀中腹地的安岳玄妙观唐代道教造像一样,跟随了北齐北周以来石窟造像形态向大型化发展的总趋势,具备圆润、丰满、华丽的基本特征。

现存的五龛造像,完整者二龛,均为“长生保命天尊”造像。

“天尊”是道教最尊贵的天神之称。

其中,一尊造像高1.8米,戴莲花冠,着纳托,持法器站莲台上,肌肤丰腴,庄重面善,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雕刻家以概括而又简练的线条刻就身形衣饰,形象逼真,以工整精巧的刀法刻就头、手、眉、眼,体现了“寿比南山”“长生不老”的意境与教义。

龛两边各有浅浮雕两组,为文臣、武士、护法神、妖魔、供养人等。

不论是手持象笏者、披甲戴盔者、腰束战裙者、足踏妖魔者,都各执剑、叉、索链、宝瓶、法器,怒目睹眼,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中国鹤文化

中国鹤文化

中国鹤文化作者:宋胜利来源:《森林与人类》2015年第06期鹤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贯象征着真善美,有着强烈的美学和道德意义,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经久不衰的讴歌题材。

中国的鹤文化约始于先秦,兴于汉,盛于唐宋,明清继而不衰,进入现代更加发扬光大。

在近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由自然物到人格化、神化、艺术化、贵族化、大众化及科学化的既互相区别、又相互渗透的过程。

鹤文化现象的浩瀚、多元、久远,是任何一个以现实自然物为依托的文化现象所无可比拟的。

中国传统鹤文化蕴涵着人们对明君、清官和太平盛世的希冀,悲愤之情的寄托,对清幽境界的追求,而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鹤乃吉祥、幸福、长寿的象征。

中国鹤文化的演化中国的鹤文化约萌芽于3000多年前,始见于《诗》、《易》等经书,并产生了鹤文化由自然物向人格化的第一次飞跃。

鹤与先民所选择的图腾动物截然不同,原先它只作为一般自然物,逐渐以其形态淡雅天然的健美及善鸣、喜舞、迁飞等生态特性,为人所重视,被人格化,与文化结缘,并形成了形神美的统一和美学价值的多元性。

中国最早的鹤诗,为《诗经》中产生于西周的《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赞美隐于九皋而声远扬的鹤,似在野的贤人,劝告最高统治者启用他们。

《毛诗》曰:“鹤鸣,诲宣王也”。

由此可知,鹤的艺术形象第一次在古文献中出现时,就被赋予高尚的品质而人格化了。

“莲鹤方壶”,是春秋时青铜器时代转型期的代表作,是中国以鹤为造型的最早的青铜工艺品。

有趣的是,那鹤竟立于中国人心目中圣洁、高雅的莲花之中——这是后来观世音菩萨的位置。

鹤在设计者眼中的品格,已不言而喻。

战国早期的青铜器鹿角立鹤和帛画《人物御龙》,取材于真实的自然界,并从现实的土壤中升华,赋作品以浪漫主义气息,表现出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作为先秦时期的艺术作品,皆显示出初级阶段的古朴,未能完全脱离鹤作为自然物的范畴。

汉代,景帝(即刘启)时的路乔如在《鹤赋》中赞美鹤的姿容“白鸟朱冠”,落脚于“赖吾主之广爱,虽禽鸟兮抱恩。

仙鹤,为何加个“仙”字?与道教有何渊源?

仙鹤,为何加个“仙”字?与道教有何渊源?

仙鹤,为何加个“仙”字?与道教有何渊源?清风徐来,白云轻飘,远山绵远,仙鹤轻飞道家仙学文化盛行时期,把羽人升天的神往倾注到鹤的身上,飘然飞去,产生了飘飘欲仙之感 --- 仙鹤仙鹤,成了道教仙学的“图腾”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

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

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

道教,把仙鹤当作步履上苍的使者,将其由自然转向神灵是鹤文化的重大飞跃中国人,对仙鹤的崇拜,既是超凡的又是兼有人性和人格烙印的如民间传说《鹤仙子》中,讲述仙鹤守护了百鸟王国的和睦与平安;《扎龙湖与丹顶鹤》中,赞颂仙鹤舍羽化千鸟拯救了困龙并解除了人间的久旱之灾。

民间故事《仙鹤斗三魔》、《白鹤与黑龙》、《趵突泉和仙鹤桥》等,都表现了仙鹤驱灾救民,与邪恶势力不懈抗争的品质。

历代民间,都把丹顶鹤视为灵秀之物,可以给人类携来福祉瑞气,是顶礼膜拜的仙物。

在公元25—589年,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期间,道家仙学更是视鹤为神仙的化身而神圣,并渗透了道家仙学的文化之中。

黄老道学是在东汉兴盛起来,黄老道家已演变成偏重养生修仙的学论。

道学逐渐兴盛进而发展为教团组织,由道家发展成为道教,成立教团组织,创始人是1900年前的张道陵(公元34~156年)。

张天师自称学道的地方是鹤鸣山,那里有待鹤轩、听鹤亭等建筑。

道教著作《云笈七签》记:张天师可以乘坐仙鹤任由往来。

道教中另有意喻仙鹤与仙人相伴,且是仙人的坐骑。

《相鹤经》有云:“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

”故有“仙羽”、“仙客”、“仙骥”之谓,传说中的“三乔乘鹤”、“丁令威化鹤”尽与此说相关,而《拾遗记》中“群仙常驾龙乘鹤”的刻画则更为生动。

唐代大诗人崔颢的名篇《黄鹤楼》引入了一个美丽的传说:三国时的费文祎到辛氏的酒馆饮酒,辛氏待他宽厚。

为了回报辛氏,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此后有客人来饮酒,这只黄鹤就从墙上下来舞蹈。

鹤鸣千年云洞岩

鹤鸣千年云洞岩

鹤鸣千年云洞岩明嘉靖年间,翰林院学士、钦点状元丰熙(1468~1538,字原学,浙江鄞县人)因不肯依附宦官刘景,并曾联合多名礼部官员“哭谏”而触怒皇帝,被贬谪福建镇海卫,带着对家国的忠贞眷念与人生的失意感叹,他在57岁年近花甲之际远戍闽南。

在悲苦的谪戍生涯中,丰熙并未沉郁怨艾,而是积极备战演训并寄情山水、诗文言志。

明嘉靖六年(1527)秋十月,他访问好友蔡烈并游历位于漳州东郊的云洞岩(又名歧山,鹤鸣山,素有“闽南第一碑林”之称)。

不妨先对蔡烈作个简介,他生于公元1479年,字文继,漳州龙溪人,无意功名、长年隐居云洞岩讲学,时四方名士访道问业接踵而至,世称“鹤峰先生”。

蔡烈所著甚丰,曾有一诗《初入鹤鸣山作》:性癖林泉入鹤山,入山得趣出山难;云收古洞千峰寂,泉绕元岩万玉寒;半塌草庐幽处结,一篇周易静中看;庙廓济济诸贤聚,也要矶头有钓竿。

蔡死后就葬在云洞岩南麓,起冢鹤丘,明人林达镌碑铭文:鹤峰千仞,龙江数曲,中有一丘,其人如玉。

其诗其碑都可谓蔡公一生人格品行的真实写照。

再说云洞岩,它位于龙文区步文镇,距漳州市区12公里,海拔280米,山上布满花岗岩石,奇形怪状,层层叠叠,洞幽石1/ 7奇,风光无限。

山上有一石洞,天将降雨,云雾从洞中飞出,雨霁天晴,云雾又飘回洞中,这就是云洞岩的来历。

相传隋开皇年间(581-600),曾有潜翁隐居于山上养鹤修道,下山时闻鹤鸣,故又名鹤鸣山,洞仔岩。

丰熙在云洞岩石游历了约十天,结合所见所闻及人生际遇写下《鹤峰云洞续记》(俗称“千字文”),镌刻在云洞岩半山腰东边的石崖上。

字迹清逸,文采飞扬,对云洞岩各处石刻典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成为云洞岩考古稽证的重要依据。

经历五百载风云变幻,云洞岩无疑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与人文厚重,不妨沿着丰熙的足迹,略加补述,以证沧桑。

“洞山为鹤峰,与家对峙,瞻之起敬”。

五百年前,丰熙所见之地势地貌,应与今天相差无几。

要峰款塞、巍峨依然,“北观呈雄狮、南瞻有老君”,晨曦暮霭中老君岩千年百世年都在深情注视着漳州的发展变迁。

佳县白云山道教文化研究

佳县白云山道教文化研究

佳县白云山道教文化研究佳县位于中国陕西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白云山是该县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道教文化圣地。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道教文化扎根深入,成为了当地人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白云山是一座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山岳胜地,它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而闻名于世。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佳县的美景,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这里的山水灵秀,气候宜人,被誉为“仙山福地”。

而道教文化则是这片土地上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道教文化在佳县白云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史书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白云山就已经成为道教修行者的聚集地。

当时,许多道士选择在这里修炼,寻求长生不老的秘密。

他们在山上建起了道观,开展了一系列的宗教活动,为后来的道教文化奠定了基础。

白云山的道教文化主要体现在道观建筑、祭祀仪式和信仰体系等方面。

道观建筑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装饰艺术吸引了众多游客。

道观内供奉着众多神仙和神灵,信徒们可以前来祈福、烧香拜佛,表达自己的心愿和敬意。

每年的重大节日和仪式也是白云山道教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比如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等,都会有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和祭祀仪式。

这些仪式通常包括舞狮、放烟花、祭祀神灵等环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徒前来观赏和参与。

道教信仰体系是白云山道教文化的核心内容。

道教崇尚自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白云山,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灵魂的净化和超脱。

他们相信通过修行和信仰,可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身体的健康。

因此,白云山成为了众多信徒前来寻求宁静和祝福的圣地。

除了道教文化,白云山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资源值得研究和探索。

比如,山上有许多古老的石刻和碑文,记载着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石刻和碑文是研究佳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当地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佳县白云山道教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话题,它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霍山道士冲古桥故事

霍山道士冲古桥故事

霍山道士冲古桥故事一、霍山道士冲古桥的背景介绍霍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是一座历史悠久、景色秀丽的名山。

山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道士冲古桥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座古桥坐落在霍山脚下,横跨在当地一条名叫道士冲的小溪上,因而得名。

自古以来,道士冲古桥就与霍山道教文化紧密相连,成为了霍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故事情节概述1.道士冲古桥的起源相传,道士冲古桥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当时,道教名士葛洪曾在此山修炼,为方便山民往来,便倡导修建了这座石桥。

后来,这座桥成为连接山内外的重要通道,各地香客和游人络绎不绝。

2.道士冲古桥的传说关于道士冲古桥,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仙鹤送砖”的传说。

相传,在修建古桥时,曾遇到资金和建材短缺的困境。

就在此时,一只仙鹤从天而降,载着一堆砖石,飞到古桥工地。

自此,古桥得以顺利修建,成为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桥梁。

3.道士冲古桥的现状如今,道士冲古桥仍然屹立在道士冲小溪上,成为霍山一道亮丽的风景。

桥身为青石砌成,古朴典雅,两侧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桥头还有一棵古老的松树,与古桥相互映衬,更显古朴神秘。

三、霍山道士冲古桥的文化价值道士冲古桥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霍山道教文化的象征。

它见证了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承载着当地人民的信仰与期盼。

此外,古桥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和道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四、如何传承和弘扬霍山道士冲古桥文化1.加大保护力度,确保古桥安全。

对古桥进行定期维护和修缮,消除安全隐患,使其得以传承千年。

2.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资源。

将道士冲古桥与周边的道教景点串联起来,打造一条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线路。

3.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并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霍山道士冲古桥文化的行列中来。

4.开展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

鼓励专家学者对霍山道士冲古桥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推动文化创新。

道教之源大邑鹤鸣山

道教之源大邑鹤鸣山

道教之源大邑鹤鸣山
佚名
【期刊名称】《西南航空》
【年(卷),期】2006(103)008
【摘要】@@ 从成都出发至鹤鸣山,我们车行约两小时.车行到大邑县内后,因为我们是初次造访不识路,只能询问乡民,然而一路问下来却无有摇头不知者,因此一行倒也顺畅,这也可见鹤鸣山在当地的影响了.
【总页数】5页(P70-7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道教发源地鹤鸣山 [J], 郑守铭
2.不齐皋夔肩,当跨孤飞鹤——论郑思肖《心史》之道教诗歌 [J], 卓洪艳;
3.鹤翔蓝天其志高远—记沅陵县鹤鸣山小学 [J], 陈跃进;谭建雄
4.鹤翔蓝天其志高远——记沅陵县鹤鸣山小学 [J], 陈跃进;谭建雄
5.医以道行道队医显──道教医家之源流与特色 [J], 旷文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教传播在云南

道教传播在云南

道教传播在云南*导读:云南自古是少数民族部落聚集的地区,与道教重要流派五斗米道的发源地四川毗邻。

张陵在四川鹤鸣山把神仙道化成宗教,创立五斗米道……云南自古是少数民族部落聚集的地区,与道教重要流派五斗米道的发源地四川毗邻。

张陵在四川鹤鸣山把神仙道化成宗教,创立五斗米道,置二十四治教化治民,二十四治中的蒙秦治就设在金沙江南和滇东北及滇西的部分地区。

因民俗略与巴蜀同和特殊的地缘关系,道教在东汉末年便传入云南。

最早传入的教派是五斗米道。

魏晋时期,最具传奇色彩而又传播较广的是孟优的记载:孟优,世居巍宝山,与土帅孟获兄弟也。

素怀道念,常往来于澜沧、泸江水间,得异人授长生久视方药诸书。

诸葛亮南征云南时,士兵误饮哑泉,优进仙草,立验,诸葛亮感激不尽,欲赠功名金帛,孟优坚辞不受,依然是高士幽栖独闭关,继续在深山修行。

这一历史传说反映出,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就有道教隐士栖居于滇西巍宝山修道,并行医济世。

南诏和大理国时期,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云南与中原和周边国家、地区交往频繁,佛教信仰在洱海地区逐渐成为宗教信仰主流,但道教崇信依然流行。

唐中叶时,蒙氏强盛,蜀人有以黄白之术售于蒙诏者,蒙人俾即其地设蒙化观,以为修炼之所。

蒙化观即今玄珠观,是南诏王的宗祠,内祀细奴逻的母亲茉莉羌,是南诏最早建盖的祖先崇拜和道教并存的殿宇。

道教炼丹术也在唐中叶传入南诏。

这些外地云游道士进入云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南道教的发展。

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南诏与唐王朝举行苍山会盟,会盟誓文中有上请天、地、水三官的仪式,从中可知,会盟采用的是天师道的三官手书方式,表明南诏统治者深谙道教文化。

随着元朝的统一,纷呈的道教派别逐渐融合,形成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

元代是云南道教史上的重要时期,云南设立行中书省,政治中心从洱海地区转移到了滇池地区。

此时,大批的汉族移居云南,将他们所信的道教神祇携至云南各地,道教派别先后传入云南。

元末明初,武当道派创始人张三丰一度至滇,吸收江南谪滇富户沈万三翁婿及其外孙女余飞霞等为弟子。

古代文学中化鹤故事的意义及影响

古代文学中化鹤故事的意义及影响

古代文学中化鹤故事的意义及影响如《太平广记》中《徐佐卿》一篇就记载了青城道士徐佐卿化鹤行山中,为唐玄宗飞矢所中的故事,玄宗因射一箭而结此奇缘,故事也颇曲折有趣。

佐卿化鹤,为玄宗之箭所中,一奇;“将及地丈许,欻然矫翼,西南而逝”[2]227,二奇;在道观留箭于壁,谓院中人后年箭主到此,即可付之,慎无坠失,后玄宗果然来之,三奇。

如此,便见佐卿化鹤之奇幻。

《嘉定赤城志》还记载了一则麻姑化鹤的故事,麻姑现身于管供奉面前,管认为是平常人,后来麻姑化鹤而去,管供奉嗟望坠马而死[3]。

此事亦很神异。

同时,仙人还往往借助化鹤来尽快地达成某事。

如有研究者就认为化鹤的主要目的是加快行走速度,并举了王卿的例子[4]。

在这点上,鹤似乎充当着一种“交通工具”的性质。

最后,仙人化鹤还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即通常所说的“鹤吊”,典出《晋书》:“(陶侃)后以母忧去职,尝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时人异之。

”[5]凡人化鹤。

最出名的显然为丁令威化鹤与苏耽化鹤,如果将这两个化鹤故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结构模式:二者均为化鹤归去,后又鹤身归来,或止郡城东北楼,或集于华表之柱,虽然它们表现感慨的方式是不同的(苏耽以爪攫楼板,丁令威则是歌唱),但都表现出了那种“城郭如故人民非”的悲凉。

此外,尚有潘氏兄弟化鹤与书生化鹤的故事,《太平御览》卷四十六:“《宣城图经》曰三鹤山在溧水县东南六十里,昔有潘氏兄弟三人于此山求仙,后道成,化为三白鹤于此冲天。

”[6]《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一:“《隋图经》云鹿泉县有大翮山,昔有二书生得道,化为二鹤冲天,堕二翮于此山,故得名。

”[7]凡人化鹤当然不是人简单地化为物,若如此,则人反不如物矣。

化鹤现象本身的着重点不在于鹤这种物的形式,而是连接着“道”,因此,鹤本身就是道的象征物,人化鹤意味着人得道升天,通过化鹤,凡人与道之间那种不可逾越的鸿沟便消泯了。

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就是夫妻化鹤。

夫妇化鹤的故事更多带有幽怨浪漫的爱情色彩,因此使得道成仙这一意蕴反退居其次,如兰岩山鹤的故事。

继承道教洞天福地文化--黄信阳道长在第二海峡两岸道文化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继承道教洞天福地文化--黄信阳道长在第二海峡两岸道文化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继承道教洞天福地文化--黄信阳道长在第二届海峡两岸道文化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导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道友,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来自海峡两岸的社会各界人士,齐聚道教第一洞天济源王屋山,弘扬道教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时代价值,共论洞天福地思想的深刻影响,解读王屋山洞天在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探寻道教洞天福地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机会难得也很有意义。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和北京市、河北省道教协会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大家都知道,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信仰之一,而洞天福地文化则是神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教的观念中,神仙修炼和居住的地方被称为仙境,在天上有三十六重天境,在地上就有我们所说的洞天福地。

洞天指有山峦合抱中虚,兼采阴阳二气的洞室通达上天,上仙所治,众仙所居,修道之人在此修炼即可成仙。

福地是仅次于洞天的修炼场所,即谓得福之地,多为上天委任的地仙、真人主宰,居此即可受福度世成仙。

而今天我们所在的王屋山,正是十大洞天之首,是上仙治理的仙境,自古以来就有司马承祯、杜光庭、贺兰栖真、马丹阳等高道真人在此修行,继而得道成仙。

也正是在此,司马承祯受唐玄宗敕令册封天宫地府,编纂了《天地宫府图》,系统的提出了道教洞天福地学说,确立了王屋山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总首的地位,可以说王屋山集中代表了洞天福地文化的特征和影响。

洞天福地文化除了在道教神仙信仰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外,在我看来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影响:首先洞天福地文化代表着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道而生,仙境也是由道化气动,结气而成,不仅天上有宫阙,而且地下人间、四海之中亦有洞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洞天福地。

虽然不同的仙境由真气所化,气质清浊相异而上下有别,但它们是纵横交织,可以相互感通。

人在此处修炼,可以通过吸纳灵气,与天地沟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教的洞天福地理论构建的是一个理想的生态国度,不仅名山大川有灵性,洞天福地有神主,就连山上的飞禽走兽、一草一木甚至山石水土都具有灵气,都是仙境的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鹤腾岩与道教文化的传播
作者:刘柱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1期
在陕西省南郑县石科村境内有一座远近闻名的鹤腾岩道观。

道观建在鹤腾岩悬崖绝壁的一个平台上,地势险要,俯瞰下望,烟雾缭绕,往上看时隐时现,神奇缥缈。

殿堂庙宇依山而建,绿树环绕,身临其境具有超凡脱俗之感。

庙宇后由积沙石形成的洞窟离奇百怪,曲径通幽,洞中有洞,奇石嶙峋,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

鹤腾岩道观的建筑风格颇具浓郁的道教文化的特色,供奉的雷祖爷、药王爷、财神爷、周公桃花等都属于道教的神仙,广生宫更是道姑修炼成仙的场所。

更为称奇的是,洞窟里还供奉有佛教四大菩萨之首的观音菩萨的塑像。

一、鹤腾岩道观的布局
鹤腾岩道观由东西悬崖两部分建筑组成。

西边悬崖集中了主要建筑雷祖殿、广生宫、药王洞,雷祖殿的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石洞。

东边的洞窟里主要是彩绘泥塑。

一条溪流从峡谷中飞溅而下,在谷底汇成一个巨大的深潭。

溪流上有石桥连接东西两岸。

道观有山、有水、有石桥回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

这点非常符合道教文化的理念。

道教哲学对水非常崇拜,“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认为水“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是道教哲学主张以不争而达到争的目的的最有效途径。

道教宫观是祀神、修道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故而往往引水入观,绕其屋舍,道教文化讲究仙人过桥。

因此连接宫观建筑的便是许多石桥。

石桥跨越河流、峡谷、深涧、小溪,因此经常被作为人和神之间的纽带或中介,在民间信仰中,被视为众神来去升降的必经之路。

虽然桥的尺寸要比其他地方的桥小一些,但其布局、形制和其他石桥大体相同。

桥梁不但有助于营造道观殿宇的庄严气氛,还被认为具有改善风水的作用。

这就更使道观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碑刻上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也印证了这一点。

鹤腾岩道观修建于何时?雷祖殿前的石碑上清楚地记载:该庙第三次重修于大清同治十年(1871年)。

另一块石碑则显示性觉(道士)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十月(1782年),故于咸丰八年八月(1858年)。

笔者小时候还见到悬崖峭壁上生长有许多参天古树,数人都合抱不住。

资料显示,鹤腾岩道观始建于东汉末年(《龙岗流韵》170页,西北大学出版社),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南郑县志》记载:“鹤腾岩在合同乡北部,旧因山石奇特,古木参天,风景旖旎,为汉中风景名胜之一”。

鹤腾岩道观的出现是与张鲁在汉中的道教传播有关。

二、道教在汉中的传播
张鲁,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

初平中(公元190—193年),以鲁为督义司马”(《华阳国·汉中志》)。

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群雄并起,军阀混战,东汉朝廷软弱无
力,便以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驻南郑(今汉中)。

后来张鲁便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割据政权五斗米道(教)。

为宣扬五斗米道,汉中境内广建道观寺庙也在情理之中。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出兵汉中。

张鲁率众投降。

曹操为了安抚张鲁,便以之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

唐朝是道教传播的黄金时期。

唐朝皇帝为提高自己的门第出身,便利用道教始祖李聃姓李、皇室也姓李的巧合,附会自己是太上老君李聃的后代,是“神仙之苗裔”。

道教因而也就成为李唐王朝信奉的重要宗教。

据统计,盛唐时,道教有1687座宫观,有数以万计的道士(徐庭云主编:《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出版)。

从宫廷到民间,道教广为流行。

士大夫深受道教影响,李白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听著名道士胡紫阳“高谈混元”。

后来李白登坛受箓,成为道教中人。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581~682年),崇尚老庄,以修炼、行医闻名。

死后遗令薄葬。

宋崇宁二年(1103年)追封为妙应真人。

就是说孙思邈是道士。

在老百姓心目中,他已演化成了保护广大民众身体健康、去病消灾的神灵。

三、道教建筑的特点
道教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道”来统摄自然、社会和人生三大层面,追求三者的自然平衡,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教崇尚自然,追求自然。

道教建筑统称为宫观。

宫观是道教祭神和作法事的场所。

自古以来凡为道者多在山林选择名山洞府,所谓“洞天福地、古迹灵坛”。

环境僻静,才能远离世俗而利于修道。

道教宫观的平面建筑有两种布局,一种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敞开的传统建筑手法;另一种就是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的位置,然后再绕八卦方位放射敞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

这是道教“精气神”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

摩崖石窟是道教建筑中的一种类型。

道教的宫观,非常注重园林绿化。

或以林掩其幽,或以水秀其姿。

形成了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

中国古代的建筑,绘画雕刻装饰是必不可少的。

道观也是一样,这些装饰鲜明地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的思想。

四、道教与佛教、儒教的关系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佛三家,儒道两家是土生土长的,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

佛道二者都算是正宗的宗教。

儒家一般不被认为是一个宗教。

南北朝以来,笼统言之,称之曰三家或者三教。

按照世界宗教史上的一般规律,宗教都是具有排他性的。

原因并不是由于宗教信仰和学说的不同。

关键是经济利益。

打击别人,争取信徒,也就是争取布施,争取庙产。

佛道斗争也不能例外。

(季羡林:《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长河,我们非常清楚的看到,崇佛与灭佛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儒、佛、道三教之间的明争暗斗。

但在长期的斗争中,佛、道两家也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观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普渡众生。

是佛教中的“西方三圣”之一。

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

但是,在鹤腾崖道观中就有观音菩萨的彩绘塑像和神位,在一个道教寺庙里出现佛教的神像,这不能不说明道教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表明中国文化对外来宗教的宽容。

北宋时期关于观音修道成仙的民间传说,更是揉进了儒家的“孝”和道家的神仙思想,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道教与儒家的关系。

儒家的伦理信条君臣父子,这些道教并不违反。

南北朝时,北方元魏道教天师寇谦之(公元365~448年)集道教方术之大成,又兼修儒教。

由此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比较融洽。

同时也说明儒道两家是可以并存共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