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及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含答案
2021年⼈教版七年级语⽂下册学案含答案⽬录第⼀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 爸爸的花⼉落了 (4)3 丑⼩鸭 (7)4 诗两⾸ (9)5 伤仲永 (11)写作训练:成长的烦恼 (13)单元⾃我过关检测(⼀) (16)第⼆单元6 黄河颂 (21)7 最后⼀课 (23)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6)9 ⼟地的誓⾔ (28)10 ⽊兰诗 (30)写作训练:黄河,母亲河 (32)单元⾃我过关检测(⼆) (35)第三单元11 邓稼先 (40)12 闻⼀多先⽣的说和做 (43)13 ⾳乐巨⼈贝多芬 (46)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50)15 孙权劝学 (52)写作训练:我也追“星” (55)单元⾃我过关检测(三) (58)第四单元16 社戏 (63)17 安塞腰⿎ (66)18 ⽵影 (69)19 观舞记 (71)20 ⼝技 (73)写作训练:戏曲⼤舞台 (76)单元⾃我过关检测(四) (78)第五单元21 伟⼤的悲剧 (83)22 荒岛余⽣ (86)23 登上地球之巅 (90)24 真正的英雄 (93)25 短⽂两篇 (95)写作训练:漫话探险 (98)单元⾃我过关检测(五) (100)第六单元26 猫 (104)27 斑羚飞渡 (106)28 华南虎 (109)29 马 (111)30 狼 (112)写作训练:马的世界 (115)单元⾃我过关检测(六) (117)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标】1.品味学习⽂章⽣动、准确传神的语⾔,丰富⾃⼰的语汇,提⾼⾃⼰的语⾔表达能⼒。
2.把握本⽂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1.品味学习⽂章⽣动、准确传神的语⾔,丰富⾃⼰的语汇,提⾼⾃⼰的语⾔表达能⼒。
【学习难点】把握本⽂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课时⼀、课前⾃学(⼀)了解作者及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字豫才,伟⼤的⽂学家,思想家,⾰命家。
作品有⼩说集《彷徨》、《呐喊》,散⽂集《朝花⼣拾》,散⽂诗集《野草》。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1.选出下面黑体字注音、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迹罕至(hǎn稀少)人声鼎沸(fèi水开)B.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起)高枕而卧(ɡāo垫高)C.敛在盒里(lǎn放)拗过去(ǎo用力弯曲)D.无处觅食(mì寻找)总而言之(yán说)2.结合语境解释黑体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秘密)B.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把枕头垫高睡)C.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正派)D.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后,真是人声鼎沸。
(人声喧闹)3.下面句中加黑词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4.先选词填空,再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_______(A.现 B.晾 C.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_______(A.架 B.支 C.撑)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A.洒 B.放 C.撒)些秕谷,棒上_______(A.栓 B.系 C.扎)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A.牵 B.拉 C.拽)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A.收 B.拉 C.抽),便_______(A.捉 B.逮 C.罩)住了。
5.仿照例句,用一组排比句向朋友们简介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朋友,百草园真是我童年的“乐园”呀!春天,你看那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草长莺飞,二、提高训练阅读下面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七年级语文册《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七年级语文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新人教版学生信息:班级姓名学号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预习):1、本文作者,原名(1881-1936),人,家、、家、家。
2、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多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意思是。
3、给加点字注音。
确凿.()菜畦.()蟋蟀.()缠.络()觅.食()竹筛.()宿.儒()渊.博()鼎.沸()珊.瑚()锡箔.()倜傥..()()脑髓.()蝉蜕.()攒.()盔.甲()东方朔.()收敛.()二、批注阅读,整体把握: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段落和中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完成批注阅读。
具体要求:分别在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中各批注三处以上(精妙的词句、生动的描写、有疑问之处------)。
4、结合批注,根据课后第一大题的第3小题,讨论文章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练习:选做《知与能》练习第二课时一、学习“百草园”部分:1、朗读此部分课文,思考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再试着各用一句话概括各层的内容大意(或者标小标题)。
2、学习课后第二大题的第1小题,组织口头仿写。
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节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3、学习课后第三大题,组织口头仿写。
二、结合课后第二大题的第2小题,学习过渡段。
三、练习:1、背诵第2段;2、完成两个仿写练习。
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讲评仿写作业:二、学习“三味书屋”部分,作者留恋百草园,害怕三味书屋,三味书屋真的那么可怕吗?1、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主要写了哪几个片段?请你用简洁的话语概括。
2、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3、你怎么看待先生,为什么?4、进行对对子练习。
青花瓷金陵十三钗漠漠水田飞白鹭3.易于发生联想、想象的片段4.易于产生哲理性思索处5. 鲜明的写作特色6.精妙的开头和结尾 7.有疑惑处提示:三味书屋的环境和入学时的礼节;先生不愿回答我们的古怪问题;我们趁先生不注意偷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含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一.预习课文,整体理解1.填空①鲁迅原名,浙江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②本文选自《》,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
2.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大致分为两部分:百草园、三味书屋。
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百草园:过渡段:三味书屋:3. “百草园”一段,又可分为以下4个层次:①②③④4.在课本上划出生字词并注音释义。
5.提出你的问题。
二,阅读百草园部分朗读: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这一段有一个词,不但是全段的中心,还是前半部分的中心——整个关于“百草园”的文字,全部围绕这个词来写。
这个词是:。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你发现问题了吗?——“似乎”和“确凿”是矛盾的(不过这个问题可以留待最后探究)。
3.朗读第二自然段,注音:斑蝥攒成4.第二自然段描写事物又生动又形象。
请按课文填空,体会这一点。
不必说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这里,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蟋蟀们在这里,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班蟊,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更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5.“窜”字改成“飞”可以吗?为什么?6.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题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题答案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1.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1.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从“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第一种说法的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的罪恶。
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
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
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题答案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1.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练精析(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确凿.(zuó) 秕.谷(bǐ) 绣.像(xiù) 桑椹.(shèn)B.菜畦.(wā) 鼎沸.(fèi) 蝉蜕.(tuì) 竹筛.(shāi)C.锡箔.(bó) 博.学(bó) 脑髓.(suí) 鉴.赏(jiàn)D.觅.食(mì) 宿.儒(sù) 缠络.(luò) 渊.博(yuān)2.下面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熟里去了。
B.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C.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D.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急等它走到中间去。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4.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同学们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读课文,拟对联】“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这是鲁迅先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情景。
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拟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下联:(2)【赏美景,仿句子】课文在写百草园时运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对百草园的景物做了有层次的描述,洋溢着作者喜悦的心情,也让我们欣赏到了百草园的美景。
请你也用这种句式描写一段景物。
答: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5~9题。
5.请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及答案【基础积累】1.根据拼音和意思写出相应的汉字。
(1)kuījiǎ: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的战衣。
()(2)chán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
()(3)bānmáo :一种昆虫。
()2.文学常识填空。
(1)本课选自《》,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内容都是。
(2)“先生常充左翼先锋,呐喊欲驱长夜黑”这是一副纪念联的上联,联中纪念的名人是,他的原名叫。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秘密)B.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把枕头垫高睡)C.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正派)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人声喧闹)4.依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A.和蔼 B.随和)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A.带 B.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A.崇敬 B.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课文探究】5.文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6.怎样理解三味书屋里的先生?鲁迅对先生持什么态度?【文段精读】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7.这段文字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详写的是,略写的是。
8.这段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上看,先写,后写,再写;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再写;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
9.“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0.少年时代的作者,为什么把百草园看成是“我的乐园”?11.根据文段内容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12.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1.(1)盔甲(2)蝉蜕(3)斑蝥2.(1)朝花夕拾回忆早年的生活(2)鲁迅周树人3.B 4.A B B5.作用有三:增添文章的神秘色彩;更能说明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也能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导学案成品(附答案)123
A.确凿(záo)斑蝥(máo)菜畦(qí)B.皂荚(jiá)桑(sèn)油蛉(líng)
C.珊(shān)瑚秕(bǐ )谷蝉蜕(duì) D.盔(kuī)甲骨髓(shuǐ)倜(tì)傥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作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整体感知:
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③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低写动物;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
④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3.①同窗们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自寻乐趣
②“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4.对比
总结升华:
1.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2.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注意动词的使用。(100字左右)(任选一个来展示你的写作才华吧!)
儿童的乐园。
其它:
1.作用: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2.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充分表现了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层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①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②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③,养不过夜的。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hǎn mǐbǐxìB.hàn mìpǐxìC.hǎn mìbǐjìD.hàn mǐpǐjì(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鉴②啄③躁B.①签②啄③燥C.①签②琢③躁D.①鉴②琢③燥【答案】(1) C(2) A【解析】(1) 人迹罕(hǎn)至,觅(mì)食,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
(2)作答时,应根据词义和语境来确定字形。
“鉴赏”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第①空形容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定和欣赏,且没有“签赏”一词,故应选“鉴”。
“啄”指鸟类用嘴取食物;“琢”指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第②空形容鸟雀用嘴取食物,故应选“啄”。
“躁”指性急,不冷静;“燥”指缺少水分,干燥。
第③空形容“张飞鸟”性急,故应用“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那座人迹罕至....的峭壁上,布满了绿色的青苔。
B.每天天蒙蒙亮,老街就人声鼎沸....,吆喝声、打铁声、鸟鸣声让整条老街充满了生气。
C.放学后,我绕操场跑了三圈就淋漓尽致....了。
D.保障粮食安全是个永恒的课题,不能因为粮食连年丰收,就认为今后可以高枕而卧....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小组讨论:组 织小组讨论, 观察学生在讨 论中的表现, 评估他们的沟 通能力和团队
合作精神
口头测试:通 过口头测试了 解学生对课堂 内容的理解和
记忆程度
反馈机制
及时性: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多样性: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反馈,如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 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反馈,进行个性化指导 有效性:确保反馈能够真正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趣和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和自主 学习能力
03
教学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介绍
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童年时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度过了快乐时光 本文通过对比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 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软件:PPT、 电子白板等,辅 助教学和展示
教学道具:用于 模拟课文中的场 景或增强学生的 感官体验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课外活动:组织与课文相关 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
写作比赛等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 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家庭辅
导和支持
07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 察学生在课堂 上的表现,评 估他们的学习 态度、参与度
和理解程度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 业完成情况, 评估他们对课 堂内容的掌握 程度和应用能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 朗读、讨论、 分析等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作者的情
感。
引导学生掌握 阅读方法,提 高阅读能力和
阅读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等方 式,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 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 人教版部编版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从开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通过第⑨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这一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连接起来。
2.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乐园”之“乐”表现在三个方面:乐景(百草园里的美景)、乐闻(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乐事(抓虫子、捕鸟的乐趣)。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三味书屋苦中有乐。
“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无关的问题;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
“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②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③课间休息乐:到小园里折蜡梅花、捉苍蝇喂蚂蚁、寻蝉蜕等都别有情趣;④收获乐: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二、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
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
美女蛇的故事虽然与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关系,作者却由此开始生发出联想。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先由百草园的草联想到草中的赤练蛇,再由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的故事。
很明显,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而这故事让“我”产生了“做人之险”的感受,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所有多年以后“我”还清楚地记得。
这一段看似闲笔,却写出了儿童的心理,写出了童年的“我”的世界中充满了奇特的色彩,是全文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答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1、领悟本文写景的手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教具准备:MP3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了解作者,作品和写作背景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2.写作背景本课选自《朝花夕拾》,这部回忆性散文集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起来”用以比喻自己童年和青少年的往事,到了中年才写成文章。
是鲁迅在生活处于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写成的,作者当时只能借助回忆旧时美好的事物,来排遣眼前的苦闷。
3.检查预习情况(1)、给下列字词的注音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攒(cuán)珊瑚(shān hú)豁(huò)敛(liǎn)脑髓(suǐ)陌生(mò)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竹筛(shāi)秕谷(bǐ)系(jǐ)传授(shòu)书塾(shú)学法指导:小组长交换检查,教师抽查(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
鉴赏:倜傥:轻捷:轻快。
高枕而卧:安然而卧,意思是无所顾虑。
高枕,枕着高枕头。
出自《战国策-齐策》相宜:适宜。
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
确凿.záo菜畦qí蟋蟀shuaì缠络luo 竹筛shāi觅食mì鼎沸dǐng锡箔bó 鉴赏jiàn脑髓suǐ 盔甲kuī蝉蜕tuì秕谷bǐ锡箔bó倜傥tìtǎng拗ǎo(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及作品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2、写作背景本文的发表、结集和写作背景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副题:《旧事重提之六》,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从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看,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
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
无论是在1924年的女师大事件中,还是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X 和珍君》、《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
当然,这也就更加触怒了封建军阀,而被诬陷,被通缉。
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在许寿裳等友人的敦促和帮助下,先是暂避在西城锦什坊的莽原社里,后又辗转住进几家外国医院,最后于9月初到达某某,经林语堂推荐,在某某大学国文系任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及答案全册集体备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设计人:李因娥教师寄语: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好的时期,那时的小孩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伶俐,一种永久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巴尔扎克学习目标:⑴学习本文写景擅长抓住景物特点,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
⑵体味作者精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⑶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学习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若是说,人一辈子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节;若是说,人一辈子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若是说,人一辈子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若是说人一辈子能够从头来过,那么童年是人们的首选光阴。
鲁迅先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调,回忆似水流年,取得些许温馨,咱们一起窗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自主探讨、整体感知1、放声朗诵课文,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说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刚才为什么认为百草园是“漂亮的”(或其他),三味书屋是“单调的”(或其他)。
并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3、作者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这对作者的成长有什么影响?三、研读与赏析“百草园”4、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作用是什么?五、你以为描述的最出色的部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六、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季捕鸟的情节,你更喜爱哪个?什么缘故呢?7、如何明白得“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和“确凿”?八、百草园中的景物很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作者写景有哪些高妙的地方?九、百草园是乐园,从哪些地址能够看出来?10、课文什么缘故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四、研读与赏析“三味书屋”11、课文两部份内容是如何衔接的?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情感?12、第二部份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13、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内容上有哪些联系?14、、阅读课文第七段,挑选你以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片段等,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教师寄语: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巴尔扎克学习目标:⑴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
⑵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⑶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节;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可以重新来过,那么童年是人们的首选时光。
鲁迅先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调,回忆似水流年,获得些许温馨,我们共同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1、放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说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刚才为什么认为百草园是“美丽的”(或其他),三味书屋是“单调的”(或其他)。
并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3、作者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这对作者的成长有什么影响?三、研读与赏析“百草园”4、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作用是什么?5、你认为描写的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有什么特点?6、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捕鸟的情节,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呢?7、如何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和“确凿”?8、百草园中的景物很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作者写景有哪些高妙之处?9、百草园是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0、课文为什么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四、研读与赏析“三味书屋”11、课文两部分内容是怎样衔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13、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内容上有哪些联系?14、、阅读课文第七段,挑选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片段等,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五、拓展延伸:15、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造一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
16、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
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
六、当堂达标(一)积累运用、17、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A、觅食、轻捷、质扑、收敛B、乘凉、监赏、啄食、缘由C、书塾、消释、颠倒、鼎沸D、绅士、蜡梅、渊博、恭敬18、对“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句话中“只”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单独,表现“我”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
B、仅仅,表现“我”听老师的话,是一个好学生。
C、单独,表现寿镜吾私塾式的教学方法对“我”的束缚。
D、仅仅,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
19、文学常识填空:鲁迅本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内容都是________________。
鲁迅先生的两本小说集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不必说______的菜畦(),_____的石井栏,_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_______的黄蜂伏在茶花上,__________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
cuàn()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水莲藤缠络着,水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的很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形。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20、按课文要求在横线空处填词;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
21、这段文字对百草园景物描写: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段话写百草园采用了___________顺序。
先是由_______到________;再由________到__________。
23、文中加横线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25、这段文字把百草园描绘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原因,有下列几种分析,请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百草园中的各种景物的确美妙如图。
B、暴露了儿童对封建社会的厌恶和嘲讽。
C、真实地再现了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遭遇。
D、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答案1、可能的说法: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百草园、诱人的百草园、有趣的百草园……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答案可以是多样的,只要大致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完全正确)2、学生可能众说纷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说法3、结合课后练习一,学生分组讨论,不论学生赞成哪一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可以赞成其中一说,如果推翻现成的说法自己重立一说更为可贵。
4、第一部分突出了“乐园”,是百草园生活的总起。
5、最精彩的部分当属景物描写。
其特点是: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动静交替、各具特色、虚实结合、趣味横生、多角度观察、感受。
6、美女蛇的故事为百草园平添了一份神奇的色彩;冬天捕鸟则抓住动物描写,引人入神,使平白无味的百草园也显得生机盎然,令人欢快!7、“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好像是矛盾的,实际上准确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依恋的深情。
因为“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肯定语气。
8、百草园中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百草园中景物如此繁多,作者写景独具匠心。
首先,表现在写景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
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经年累月地使用,多次好奇地触摸;黄蜂“肥胖”,体现儿童独特的视角;叫天子“直窜向云霄”,既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又表现儿童的艳羡心理;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有儿童特有的感受。
其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备。
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鸣蝉“长吟”、蟋蟀“弹琴”是写声音;覆盆子“又酸又甜”是写味道。
同时这些景物又反映了季节的更迭,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叫在秋天,冬日雪景,构成了完整的四季图。
最后,写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
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的句式,勾画园中景色。
两个“不必说”,这撇开的说法已经勾画出了一幅色彩绚丽、情趣盎然的百草园景物图,“单是”一词提起,强调了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
9、百草园是乐园,“乐”体现在“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有吸引人的景物,有神奇的美女蛇故事,有雪地捕鸟的乐趣。
一个“乐”字体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无限热爱之情。
10、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
11、两段内容是通过第9段巧妙过度的,这一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巧妙暗示对三味书屋读书的不情愿。
12、介绍三味书屋的环境和入学的礼仪,着墨不多却令人生畏;写教书先生。
他知识渊博,教学认真,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旁门左道”的问题。
态度严厉,也不乏和蔼,基本不体罚学生;写教学内容,都是一些似懂非懂的文言文,使人感到枯燥;写学生,敬慕先生,好奇多问,又寻机玩耍取乐。
13、这部分与第一部分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形成对比。
14、写得好的片段:“扫开一块雪,……便罩住了”,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
15、示例一:不必说放假的轻松,也不必说周末的一天,三五个好友的促膝长谈,听音乐时的惬意心情和逛街时的悠闲自在。
单是看着书桌上摆满的辅导书,层层叠叠的练习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的草稿纸,一支支用完的油笔芯,就有一种满足的快感。
示例二:不必说那些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当堂达标”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7、C;18、D;19、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回忆早年生活《呐喊》、《彷徨》(二)、阅读题20、略21、详写的是:泥墙根一带,略写的是:整个园景。
22、空间,低,高;高,低23、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24、用宕开一笔的方法,突出下边“单是”句的内容,由一概全,表现出乐趣无穷,反映感受到的特有情趣。
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