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四) 物理实验6.14 Word版含答案(1)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十一)第一篇专
课时稳固过关练 ( 十一 )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45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小题 , 每题 8 分 , 共 64 分。
第 1~ 5 题只有一项切合题目要求, 第 6~8 题有多项切合题目要求)1.电源和一个水平搁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三个电阻构成如下图的电路。
当开关 S 闭合后 , 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恰巧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开关S 断开 ,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液滴仍保持静止状态B.液滴将向下运动C.电容器上的带电荷量将减为零D.电容器将有一个瞬时的充电过程【分析】选 D。
当开关S 闭合时 , 电容器所在支路为断路, 所以电阻R0相当于导线 , 电容器两头电压为R1两端电压 , 当开关 S 断开后 , 电路中没有电流经过, 电容器两头电压变成电源电动势, 所以电容器两头电压增大, 电容器充电 , 电容器带电荷量增添, 同时液滴所受的电场力增大, 液滴向上运动 , 选项 D对。
【加固训练】为锻炼身体 , 小明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 如图是原理图。
轻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 固定在一同 ( 弹簧的电阻不计,P 与 R1间的摩擦不计), 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cm。
定值电阻R0=5 Ω ,ab 是一根长为5cm的平均电阻丝, 阻值 R1=25Ω , 电源输出电压恒为U=3V,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0~ 0.6A 。
当拉环不受力时, 滑片 P 处于 a 端。
以下对于这个电路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小明在电路中连入R0的目的是保护电路B. 当拉环不受拉力时,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为0.1AC. 当拉力为400N 时 , 电流表指针指在0.3A 处D. 当拉力为400N 时 , 电流表指针指在0.5A 处所以 A 正确。
当拉环不受拉力时 , 滑片 P 在 a 端 ,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 =0.1A, 故 B 正确。
拉力为 400N 时 , 由 F=k x, 则x=4cm, 对应的电阻为R =20 Ω ,R1 节余部分接入电路的电阻R =5Ω ,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aP Pb= =0.3A, 故 D错 ,C 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专题8 物理实验 专题分层突破练16 力学实验 (3)
专题分层突破练16 力学实验A组1.(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1)某同学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动车减震弹簧的减震效果不好。
该同学将减震弹簧卸下,然后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他将刻度尺零刻度对准弹簧一端,另一端位置如图甲所示,读数为cm。
甲(2)该同学想测量减震弹簧的劲度系数。
他先把弹簧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上端压上一只10 kg的哑铃,每增加一只哑铃均记下此时哑铃的个数和对应的弹簧的长度L,如下表所示。
请你在图乙坐标图中描点,作出F-L图线,并通过图线确定该弹簧劲度系数为k= N/m(g取10 m/s2)。
乙2.(山西太原高三一模)在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完成步骤中的填空:甲乙(1)安装器材时,将长木板的右侧适度垫高, (选填“挂上”或“不挂”)砂桶,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匀速运动;(2)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不改变砂及砂桶质量,在小车上增减砝码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重复步骤(2),测得多组数据描绘出1-m图像。
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b,a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两根一样的轻弹簧P和Q、装有水总质量m=0.55 kg的矿泉水瓶、刻度尺、量角器和细绳等器材,设计如下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其操作如下:a.将弹簧P上端固定,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l0=12.50 cm;b.将矿泉水瓶通过细绳连接在弹簧P下端,待矿泉水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l1,如图甲所示;c.在细绳和弹簧Q的挂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细绳搭在挂钩上,缓慢地拉起弹簧Q,使弹簧P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74°,测出弹簧Q的长度l2及其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乙所示。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教案(14个专题)上
专题1“双基”篇所谓“双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就是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双基”,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才谈得上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不难看出,虽然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每年的试卷中总有一定数量的试题是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面的,试卷中多数试题是针对大多数考生设计的,其内容仍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内涵及外延的判断和应用为主.只要考生知道有关的物理知识,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以2003年我省高考物理试卷为例,属于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考查的试题,就有15题,共90分,占满分的60%.如果考生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得好,把这90分拿到手,就已大大超过了省平均分.许多考生解题能力差,得分低,很大程度上与考生忽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关,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或不全面,就会在解题时难以下手,使应得的分白白丢失. 如果说,我们要求学生高考时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那么,就要先从打好基础做起,抓好物理基本知识和规律的复习.复习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概念、规律的“内涵”(例如内容、条件、结论等),做到“理科文学”,对概念、规律的内容,该记该背的,还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其次,要掌握概念和规律的“外延”,例如,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条件不满足,即重力或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了功,系统的机械能将如何变化?等等.有一些情况我的感受特别深,一是有些试题看似综合性问题,而学生出错的原因实质是概念问题.二是老师以为很简单的一些概念问题,学生就是搞不清,要反复讲练.下面,就高中物理复习中常遇到的一些基本概念问题,谈谈我的看法.我想按照高中物理知识的五大板块来讲述.一些共同性的概念和规律:1.不能简单地从数学观点来理解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成正比或反比的说法).2.图线切线的斜率.3.变加速运动中,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或最小.一、力学●物体是否一定能大小不变地传力?例1:两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 B )A .112m F m m + B .212m F m m + C .F D .21m F m 拓展:如图,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质量分别为m A =6kg ,m B =2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水平拉力F =10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D )A .只有当拉力F <12N 时,两物体才没有相对滑动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 时,开始相对滑动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关系——拓展至与机械能的关系例2: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伸长时恰好到达O 点.将质量为m (视为质点)的物体P 与弹簧连接,并将弹簧压缩到A 由静止释放物体后,物体将沿水平面运动并能到达B 点.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则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从A 到O 速度不断增大,从O 到B 速度不断减小B .从A 到O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从O 到B 速度不断减小C .从A 到O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 到B 加速度不断增大D .从A 到O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 到B 加速度不断增大拓展1:(1991年)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物体从A 下降到B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C .物体从A 下降到B ,以及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D .物体在B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矢量的合成或分解 1.认真画平行四边形例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C )A .必定是OAB .必定是OBC .必定是OCD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A2.最小值问题例4:有一小船位于60m 宽的河边,从这里起在下游80m 处河流变成瀑布.假设河水流速为5m/s ,为了使小船能安全渡河,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不能小于多少?3.速度的分解——孰合孰分?例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A 通过定滑轮用细线与玩具汽车B 相连,汽车向右以速度v 作匀速运动,当细线OA 、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时,物体A 移动的速度为 ( D )A .v sin αcos βB .v cos αcos βC .v cos α/cos βD .v cos β/cos α●同向运动的物体,距离最大(或最小)或恰好追上时,速度相等(但不一定为零). 例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长为L 的长木板C ,在C 上左端和距左端s 处各放有小物块A 和B ,A 、B 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A 、B 与长木板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 、B 、C 的质量均为m ,开始时,B 、C 静止,A 以某一初速度v 0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B 与板C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A OBAB(1)物体A 运动过程中,物块B 和木板C 间的摩擦力.(2)要使物块A 、B 相碰,物块A 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及其推论的应用——注意条件例7: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5s 末的速度为10m/s ,则该物体 ( BD )A .加速度一定为2m/s 2B .前5s 内位移可能为25mC .前10s 内位移一定为100mD .前10s 内位移不一定为100m●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注意公式2r GMm F =①和r mv F 2=②中r 的含义. 例8:今年10月15日9时,中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航天发射场升空,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沿椭圆轨道Ⅰ运行,如图.(1)当飞船进入第5圈后,在轨道Ⅰ上A 点加速,加速后进入半径为r 2的圆形轨道Ⅱ.已知飞船近地点B 距地心距离为r 1,飞船在该点速率为v 1,求:轨道Ⅱ处重力加速度大小.(2)飞船绕地球运行14圈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返回舱开始返回.当返回舱竖直向下接近距离地球表面高度h 时,返回舱速度约为9m/s ,为实现软着落(着地时速度不超过3m/s ),飞船向下喷出气体减速,该宇航员安全抗荷能力(对座位压力)为其体重的4倍,则飞船至少应从多高处开始竖直向下喷气?(g =10m/s 2)●惯性、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例9: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 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从A 运动到B ,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 A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例10:卫星轨道速度的大小及变轨问题.●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或功例11: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B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C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一定为零●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涵——条件及结论2.对表达式的理解3.外延例12:对于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达为Δp 1=-Δp 2.对此表达式,沈飞同学的理解是: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时,一个物体增加了多少动量,另一AB个物体就减少了多少动量.你同意沈飞同学的说法吗?说说你的判断和理由(可以举例说明).例13:总质量为M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现同时向前后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相等,则小车的速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涵——条件及结论2.外延——重力(若涉及弹性势能,还包括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例14: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车静止在悬空固定的水平轨道上,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在小车底Array部O点拴一根长L=0.4m的细绳,细绳另一端系一质量m=4kg的金属球,把小球拉到与悬点O在同一高度、细绳与轨道平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位置时,突然撤去右边的挡板P,取g=10m/s2,求:(1)挡板P在撤去以前对小车的冲量;(2)小球释放后上升的最高点距悬点O的竖直高度;(3)撤去右边的挡板P后,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的关系1.合外力的功=动能的变化2.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的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变化的负值3.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功=机械能的变化4.合外力的冲量=动量的变化5.合外力=动量的变化率例15: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C )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物体动能的增量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重力所做的功例16: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AC)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C.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D.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例17: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去,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这个力,又经过4倍的时间又返回斜面的底端,且具有250J的动能,则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J, 撤去F时物体具有J的动能.若该物体在撤去F后受摩擦力作用,当它的动能减少100J时,机械能损失了40J,则物体再从最高点返回到斜面底端时具有J的动能.例18:如图所示,分别用两个恒力F1和F2先后两次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同一个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推到顶端,第一次力F 1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第二次F 2的方向沿水平向右,两次所用时间相同.在这两个过程中 ( BD )A .F 1和F 2所做功相同B .物体的机械能变化相同C .F 1和F 2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相同D .物体的加速度相同例19: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去,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这个力,又经过4倍的时间又返回斜面的底端,且具有250J 的动能,则恒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J, 撤去F 时物体具有 J 的动能。
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二) 力与直线运动1.2 含答案
课时巩固过关练(二)力与物体的平衡(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的四角支架经常使用在架设高压线路、通信的基站塔台等领域。
现有一质量为m的四角支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四根铁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θ角,重力加速度为g,则每根支架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 )A. B. C.mgtanθ D.mg【解析】选B。
设每根支架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可得4Fcosθ=mg,解得F=,选项B正确。
2.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
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解析】选A。
电线受到自身重力和两端电线杆的拉力作用,如图所示,根据对称性,两端拉力F大小相等,根据平衡条件,两个拉力F的合力竖直向上,大小等于重力,设拉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有2Fcosθ=mg,拉力F=,夏天电线拉长,θ小,拉力F小,根据相互作用,夏天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小,冬季拉力较大,选项A对,B、C错;把电线和电线杆看作一个整体,无论冬夏,它们的重力不变,所以地面支持力不变,杆对地面压力不变,选项D错。
【加固训练】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
已知容器半径为R,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B.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C.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D.弹簧原长为R+【解析】选D。
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五) 曲线运动2.5 含答案
课时巩固过关练(五)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5·张家界一模)“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
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月球半径约为1.74×103km。
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 A.8.1×1010kg B.7.4×1013kgC.5.4×1019kgD.7.4×1022kg【解析】选D。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嫦娥一号”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mr()2,得中心天体月球的质量M=,代入轨道半径r=R+h=1.74×103km+200km=1.94×106m,周期T=127min=127×60s=7620s,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可得月球质量M=7.4×1022kg,选项D正确。
2.(2015·西工大附中一模)“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现A、B两颗均匀球形天体,两天体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飞行的卫星,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天体A、B的质量一定不相等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C.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D.天体A、B的密度一定不相等【解析】选C。
设A、B中任意球形天体的半径为R,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周期为T,则由题意,卫星靠近天体表面飞行,卫星的轨道半径约等于天体的半径,则有G=m R,得M=,T相等,R不一定相等,所以天体A、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天体的密度为ρ==,联立得ρ=,可见,ρ与天体的半径无关,由于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则天体A、B的密度一定相等,故D错误;卫星的线速度为v=,T相等,而R不一定相等,线速度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即g=a=,可见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故C正确。
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专题通关课时巩固过关练(三)力与直线运动1.3含答案
课时巩固过关练(三)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加速上坡时,盘腿坐在座椅上的一位乘客( )A.处于失重状态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所受力的合力竖直向上【解析】选C.将车和人当作整体进行分析,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所以人所受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上,选项D错误;将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进行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因为人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则人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向前),选项C正确、B错误;竖直方向加速度是向上的,人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错误.2.(2015·怀化一模)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段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绳子,绳子在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绳子上某一点到绳子右端的距离为x,设该处的张力为T,则能正确描述T与x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解析】选A.研究整段绳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研究该点右端的绳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a,由以上两式可得:T=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F,所以选项A正确.3.如图,弹簧吊着箱子A,箱内放有物体B,它们的质量均为m,现对箱子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4mg,而使系统静止.撤去F的瞬间,A、B的加速度分别为( )A.a A=a B=gB.a A=g,a B=0C.a A=2g,a B=gD.a A=3g,a B=g【解析】选D.撤去F前:设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根据平衡条件得对整体:F-2mg=f,解得:f=2mg撤去F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来得及变化,大小仍为f=2mg假设A、B之间的弹力突变为零,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箱子A:f+mg=ma A解得:a A=3g对物体B:mg=ma B解得:a B=g所以a A>a B又因物体B处在箱子A的底板之上,因此假设成立,故选D.【总结提升】瞬时性问题的解题技巧(1)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明确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种模型:(2)在求解瞬时性加速度问题时应注意:①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时刻对应的,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②加速度可以随着力的突变而突变,而速度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的积累,不会发生突变.4.(2015·南昌一模)如图,斜面与平面平滑连接,物体与斜面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物体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下列图像中v、a、F f和s 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所受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C.物体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摩擦力F f1= μmgcosθ,加速度a1=g(sinθ-μcosθ),速度v1=a1t1,路程s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专题通关课时巩固过关练(一)力与直线运动1.1含答案
课时巩固过关练(一)匀变速直线运动(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是一个网球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 )A.网球正在上升B.网球正在下降C.网球的加速度向上D.网球的加速度向下【解析】选D。
网球照片间隔上小下大,所以网球可能在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在向上做减速运动,选项A、B错。
无论网球向下加速还是向上减速,加速度的方向都是向下的,选项C错,D对。
2.(2014·海南高考)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运动时间为t1,再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2。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0。
则( )A.t1>t0,t2<t1B.t1<t0,t2>t1C.t1>t0,t2>t1D.t1<t0,t2<t1【解题指南】在上升过程中阻力与重力方向相同,下降过程中阻力与重力方向相反。
所以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同。
【解析】选B。
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位移h相同,但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在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a1>g,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a2<g,根据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t2可知,t1<t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a0=g,根据v=at 可知,t1<t0,故选B。
3.(2015·江西师大附中模拟)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解析】选D。
速度—时间图像只能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选项A错误;前2.5s内速度减小,后1.5s内速度反向增大,选项B错误;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自始至终不变,始终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5m/s-(-3m/s)=8m/s,选项D正确。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攻略课时巩固过关练十五专题七物理实验第15讲力学实验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五力学实验(45分钟100分)1.(16分)(2016·汕头二模)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的实验。
设计实验装置如图,让塑料小球从A点下落,经过B点放置的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d,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mm。
(2)用天平测量小球的质量M,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H。
(3)将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球的挡光时间t,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两空(重力加速度为g)。
(4)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球从A到B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W f=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5.5mm,可动刻度为34.5×0.01 mm=0.345 mm,所以最终读数为5.5 mm+0.345 mm=5.845 mm。
(4)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5)小球从A到B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MgH-W f=Mv2-0解得:W f=MgH-答案:(1)5.845 (4)(5)MgH-2.(16分)(2015·福建高考)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专题通关课时巩固过关练(七)3.7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含答案
课时巩固过关练(七)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B.如果物体的合外力做的功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一定守恒D.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解析】选C.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机械能不守恒,所以选项A、B错误;物体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选项C正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守恒,如自由落体运动;但有时也不守恒,如在水平面上拉着一个物体匀加速运动,此时就不守恒,选项D错误.2.人通过挂在高处的定滑轮,用绳子拉起静止在地面上的重物,使它的高度上升h.如图所示,第一次拉力为F,第二次拉力为2F,则( )A.两次克服重力做的功相等B.两次上升到h处时拉力的功率,第二次是第一次的2倍C.两次上升到h处时的动能,第二次为第一次的2倍D.两次上升到h处时机械能增加量相等【解析】选A.由于两次重物上升高度h相同,所以两次克服重力做的功mgh相等,选项A正确;第二次拉力做功是第一次的2倍,但两次时间不等,所以第二次拉力的功率不等于第一次的2倍,选项B错误;由动能定理,第一次:Fh-mgh=E k1,第二次:2Fh-mgh=E k2=(2Fh-2mgh)+mgh=2E k1+mgh>2E k1,故C错误;由功能关系,除重力以外其他力所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所以两次上升到h处时机械能增加量,第二次为第一次的2倍,选项D错误.3.(2015·贵阳一模)如图所示,在高1.5m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g取10m/s2)( )A.10JB.15JC.20JD.25J【解析】选A.由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攻略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三电磁感应规律及其应用(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甲所示,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除电阻R的阻值外,其余电阻不计,导体棒ab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规定a→b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拉力F的正方向,则在0~2t0时间内,能正确反映流过导体棒ab的电流与时间及拉力F与时间关系的图线是( )【解析】选D。
由E==可知,电动势保持不变,则电路中电流不变,由安培力F=B t IL可知,电路中安培力随B的变化而变化,当B为负值时,安培力的方向为负,B为正值时,安培力为正值,故选项D正确。
2.(2016·济宁一模)如图所示,用均匀导线做成边长为0.2m的正方形线框,线框的一半处于垂直线框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中,当磁场以20T/s的变化率增强时,a、b两点间电势差的大小为U,则( )A.φa<φb,U=0.2VB.φa>φb,U=0.2VC.φa<φb,U=0.4VD.φa>φb,U=0.4V【解析】选A。
题中正方形线框的左半部分磁通量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线框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把左半部分线框看成电源,其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画出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即为电源的路端电压,设l是边长,且依题意知=20T/s,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N=1×20×V=0.4V,故U=IR=·=0.2V,由于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故有U ab=-0.2V,选项A正确。
3.(2016·揭阳一模)矩形导线框abcd放在匀强磁场中,在外力控制下静止不动,磁感线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高三物理课时巩固过关练习题11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六)振动和波动光及光的本性(45分钟100分)1.(14分)(1)(多选)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t。
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选项前面的字母)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秒表过早按下D.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数为50次E.实验中误将49.5次全振动数为50次(2)一单色光通过一横截面为半圆柱形的透明物体如图所示,底面AOB 镀银(图中粗线),O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在横截面内从M点入射,经过AB面反射后从N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30°,∠MOA=60°,∠NOB=30°。
求:①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
②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解析】(1)根据T=2π,可得g=,所以g值偏小,可能是因为l测量值较小或T的测量值较大造成的,分析可得选项B、C、D正确。
(2)①如图所示,透明物体内部的光路为折线MPN,Q、M点相对于底面EF对称,Q、P和N三点共线。
设在M点处,光的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OMQ=α,∠PNF=β。
根据题意有α=30°①由几何关系得∠PNO=∠PQO=θ2,所以β+θ2=60°②且α+θ2=β③由①②③式得θ2=15°②根据折射率公式有n=可得n=≈1.932答案:(1)B、C、D (2)①15°②(或1.932)2.(14分)(1)有一列简谐横波在弹性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以速率v=10m/s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把此时刻作为零时刻,质点A 的振动方程为y= m。
(2)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t=0.7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试计算:①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②从t=0时刻起,经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③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解析】(1)由题图读出波长和振幅,由波速公式v=λf求出频率,由ω=2πf得出角速度,由于质点A开始时刻向下振动,故将相关数据代入y=-Asinωt可得答案。
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三) 物理实验6.13 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巩固过关练(十三)力学实验(45分钟100分)1。
(12分)(2015·德州一模)如图甲,一个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
圆盘加速转动时,纸带随圆盘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点。
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用此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A、B、C、D…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1)根据图乙读出圆盘的直径为cm。
(2)根据图丙计算,打D点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rad/s。
(3)由图丙可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解析】(1)整数部分为60mm,小数部分为零,由于精确度为0。
05mm,故需写到0.001cm处,故读数为6.000cm;故直径为6。
000cm。
(2)打下计数点D时,速度为v D===0。
39m/s故ω==rad/s=13rad/s(3)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a===m/s2=0。
60m/s2答案:(1)6.000 (2)13 (3)0。
602.(12分)(2015·全国卷Ⅰ)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
20 m)。
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甲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 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kg。
(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表所示:序号12345m/kg 1.80 1.751。
851。
751。
90(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四)第一篇通关六 物理电学
峙对市爱惜阳光实验学校课时稳固过关练(十四)电学(45分钟100分)1.(12分)半导体压阻传感器已经广泛地用于、化工、航海、动力和医疗部门,它们是根据“压阻效〞:就是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的现象。
现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 x的压阻效,R x 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室中有以下器材:A.电源E(3V,内阻约为1Ω)B.电流表A1(0.6A,内阻r1于5Ω)C.电流表A2(0.6A,内阻r2约为1Ω)D.开关S,值电阻R0(1)为了比拟准确地测量电阻R x的阻值,请根据图中虚线框内电路图的设计,甲表选用,乙表选用。
(均选填“A1”或“A2”)。
(2)在电阻R 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A1的读数为I1,A2的读数为I2,得R x= (用字母表示)。
(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 x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 x值,最后绘成的图像如图b所示。
当F竖直向下(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时,可得R x与所受压力F的数值关系是R x= 。
(各物理量单位均为单位)(4)值电阻R0的阻值该选用。
A.1ΩB.5ΩC.10ΩD.20Ω【解析】(1)测电阻阻值需要测出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所给器材没有电压表,可以用内阻的电流表A2与待测电阻并联,测出电阻两端电压,另一个电流表A1串联在电路中测电路电流,故甲表用A1;乙表用A2。
(2)电阻两端电压U=I1r1,通过电阻的电流I=I2-I1,电阻阻值R x=UI=I1r1I2−I1。
(3)由图像可知,图像具有对称性,当正反向压力大小相时,对的电阻阻值相;从图像中可看出,电阻与压力是一次函数关系,设为R x=R0+kF,R0=14Ω,把R x=5Ω,F=N代入关系式解得:k=-2,那么关系式为:R x=14-2F。
(4)电路最小总电阻为:R最小=EI2最大=30.6=5Ω,那么保护电阻阻值约为:R0=R最小-r=5Ω-1Ω=4Ω,应选B。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篇攻略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四 电场和磁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课时稳固过关练十磁场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1·一模)在同一平面内有四根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如下图,四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关系为i1=i2<i3<i4,切断哪一导线中的电流能使O点(O点为四根导线所围矩形的中心)的磁感强度减为最弱( )A.切断i1B.切断i2C.切断i3D.切断i4【解析】选D。
根据安培那么来确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导线i1在O点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向外,导线i2在O点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向里,导线i3在O点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向里,导线i4在O点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向里,由于i1=i2<i3<i4,所以合磁场的方向向里,根据磁场的叠加可知,要使O的磁场的磁感强度减为最弱,切断i4,应选项D正确。
2.(2021·高考)中国宋代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那么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也。
〞进一步研究说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
结合上述材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B.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地球外表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D.地磁场对射向地球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有力的作用【解析】选C。
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存在一个夹角,称为磁偏角,故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A 正确;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B 正确;由于地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沿该点的磁感线切线方向,故只有赤道处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C 错误;在赤道处磁场方向水平,而射线是带电的粒子,运动方向垂直磁场方向,根据左手那么可得射向赤道的带电宇宙射线粒子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D 正确。
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专题通关高效演练6.13物理实验Word版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1.(2015·乐山二模)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获得的一条纸带。
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F点由于不清晰而未画出。
F点的速度v=________m/s,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EG间距为:2.80×10-2mF点的速度为:v==m/s=0.70m/s,纸带的加速度为:a==m/s2=5.0m/s2。
答案:0. 70 5.02.(1)甲、乙和丙三位同学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他们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连接弹簧测力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如图所示,此时细绳都与平板平行,用F1和F2表示拉力的方向和大小。
甲同学实验中的F1和F2的方向互相垂直,F1=2.8N、F2=3.5N;乙同学实验中的F1和F2方向间的夹角约为30°,F1=F2=4.0N;丙同学实验中的F1和F2方向间的夹角约为120°,F1=F2=4.0N。
这三位同学中操作不合适的是哪一位?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若丁同学对本实验进行改进,设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
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改变拉力,重复多次实验时,要求O点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静止在同一位置。
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专题通关 高效演练 6.14物理实验 Word版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1.(·黄冈二模)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 2 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 -U图线。
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电流表A1(0~0.3A,r1=1Ω)B.电流表A2(0~0.6A,r2=0.4Ω)C.电流表A3(0~1.0A,r3=0.2Ω)D.定值电阻R1=19ΩE.定值电阻R2=150ΩF.滑动变阻器(10Ω,2 A)G.滑动变阻器(500Ω,1 A)H.学生电源(直流6V),开关,导线若干(1)如选用图A而不选用图B的电路图来完成实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由于没有电压表,可将电流表A1和定值电阻________串联起来作为电压表,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
(用序号字母表示)(3)闭合开关前,应将图A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________(选填“左端”或“右端”)。
(4)当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0 A时,小灯泡达到额定电压,此时另一只电流表的读数为0.72A,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解析】(1)选用图A的电路图来完成实验,是因为实验要求电流从零开始调,需要多取几组数据所以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2)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V,可知电压表量程应略大于4 V,故应选电阻D与电流表组成电压表,其最大量程为6V;由于采用分压式接法时,变阻器的电阻越小越方便调节,所以变阻器应选F。
(3)闭合开关前,应将图A 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左端,使其短路,起保护电路作用。
(4)P=UI=0.2×20×(0.72-0.2)W=2.08 W。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攻略课时巩固过关练十八专题九震动和波动光和光的本性word版本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八振动和波动光及光的本性(45分钟100分)1.(16分)(2016·潍坊二模)(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实线为t1=0时的波形图,此时P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虚线为t2=0.01s时的波形图。
已知周期T>0.01s。
①波沿x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方向传播。
②求波速。
(2)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
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射入介质,经OA折射的光线恰平行于OB。
①求介质的折射率。
②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
【解析】(1)①由波动图象可知波长λ=8m,又由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间的关系“上坡抬头,下坡低头”可以判定,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由题意可知经过质点P回到平衡位置,可得周期T=0.08s。
②波速v==m/s=100m/s。
(2)①由题意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可得入射角i=60°,折射角r=30°,由折射定律可得此介质的折射率为n===。
②由题意画出恰好经过M点的折射光线,可得出此时射向M点的入射角为180°-30°-90°-30°=30°全反射的临界角sinC==>sin30°=故不能发生全反射。
答案:(1)①正②100m/s(2)①②不能2.(16分)(2016·珠海二模)(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
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期为4.0sB.振幅为20cmC.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D.传播速度为10m/sE.P点的振动方向向上(2)一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端有一标记P离水面的高度为h1=0.6m,尾部下端Q略高于水面;赛艇正前方离赛艇前端s1=0.8m处有一浮标,示意如图。
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物理专题通关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二) 电路与电磁感应5.12 含答案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二)电磁感应规律及其应用(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用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ρ的硬质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ab为圆环的一条直径。
如图所示,在ab的左侧存在一个匀强磁场,磁场垂直圆环所在平面,方向如图,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k(k<0)。
则( )A.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圆环具有收缩的趋势C.圆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D.图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kπr2|【解析】选D。
磁通量向里减小,由楞次定律“增反减同”可知,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故A错误;由楞次定律的“来拒去留”可知,为了阻碍磁通量的减小,线圈有扩张的趋势,故B错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E===kπr2,感应电流I==,故C 错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kπr2|,故D正确。
2.(2015·山东高考)如图甲,R0为定值电阻,两金属圆环固定在同一绝缘平面内。
左端连接在一周期为T0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经二极管整流后,通过R0的电流i始终向左,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
规定内圆环a端电势高于b端时,a、b间的电压u ab为正,下列u ab-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选C。
从图乙可以看出,圆环中电流周期为0.5T0,则感应电动势的变化周期也是0.5T0,观察四个图像,A、B、D的周期都不是0.5T0,只有C周期是0.5T0,所以A、B、D错误,C正确。
【加固训练】如图甲所示,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在y轴方向足够宽,在x轴方向宽度为a。
一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BC边的长度为a)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图乙中感应电流i、BC两端的电压U BC 与线框移动的距离x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解析】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巩固过关练(十四)电学实验(45分钟100分)1.(12分)半导体压阻传感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航空、化工、航海、动力和医疗等部门,它们是根据“压阻效应”:就是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的现象。
现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 x的压阻效应,已知R x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A.电源E(3V,内阻约为1Ω)B.电流表A1(0.6A,内阻r1等于5Ω)C.电流表A2(0.6A,内阻r2约为1Ω)D.开关S,定值电阻R0(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R x的阻值,请根据图中虚线框内电路图的设计,甲表选用,乙表选用。
(均选填“A1”或“A2”)。
(2)在电阻R 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A1的读数为I1,A2的读数为I2,得R x= (用字母表示)。
(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 x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 x值,最后绘成的图像如图b所示。
当F 竖直向下(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时,可得R x与所受压力F的数值关系是R x= 。
(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4)定值电阻R0的阻值应该选用。
A.1ΩB.5ΩC.10ΩD.20Ω【解析】(1)测电阻阻值需要测出电阻两端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所给实验器材没有电压表,可以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A2与待测电阻并联,测出电阻两端电压,另一个电流表A1串联在电路中测电路电流,故甲表用A1;乙表用A2。
(2)电阻两端电压U=I1r1,通过电阻的电流I=I2-I1,电阻阻值R x==。
(3)由图像可知,图像具有对称性,当正反向压力大小相等时,对应的电阻阻值相等;从图像中可看出,电阻与压力是一次函数关系,设为R x=R0+kF,R0=14Ω,把R x=5Ω,F=4.5N代入关系式解得:k=-2,则关系式为:R x=14-2F。
(4)电路最小总电阻为:R最小===5Ω,则保护电阻阻值约为:R0=R最小-r=5Ω-1Ω=4Ω,故选B。
答案:(1)A1A2(2)(3)14-2F (4)B2.(12分)(2015·浙江高考)图甲是小红同学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连接图。
(1)根据图甲画出实验电路图。
(2)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了两组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中的①、②、③、④所示,电流表量程为0.6 A,电压表量程为3 V。
所示读数为:①、②、③、④。
两组数据得到的电阻分别为和。
【解析】(1)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如图(2)由实物图可知,电流表接的是0.6 A的量程,电压表接的是3 V的量程,因此①的读数为0.02 A×5=0.10 A,②的读数为0.02 A×12=0.24 A,③的读数为0.1 V×20.0=2.00 V,④的读数为0.1 V×2.7=0.27 V。
两组数据得到的电阻R1==Ω=8.3Ω,R2==Ω=2.7Ω。
答案:(1)(2)①0.10 A ②0.24 A ③2.00 V④0.27 V(0.26~0.29)(8.3±0.1)Ω(2.7±0.1)Ω(后两空答案可互换)3.(14分)我校开展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活动。
同学们现要测定电阻R x的阻值(电阻值约为100Ω)以及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阻约为2Ω),除此之外还备有如下器材:A.电压表V:量程为2V、内阻较大B.电阻箱R1:总阻值为9999.9ΩC.开关、导线若干(1)为了较准确地测定R x的电阻值、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王华同学选择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2)王华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后,测定电阻R x时主要进行了两步实验。
第1步:闭合S1和S3,断开S2,记录电压表示数U1;第2步:闭合S1和S2,断开S3,调节R1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1,记录此时R1的阻值r2,则被测电阻R x的电阻值为。
(3)通过改变电路的总电阻,记录外电阻的总电阻值R和对应情况下的电压表示数U,画出随变化的图线为直线,如图所示,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b、斜率为k,则电源电动势为,内阻为;从实验原理来看,实验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较,电动势,内阻(后两空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2)闭合S1和S3,断开S2,R x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量R x两端的电压,闭合S1和S2,断开S3,R1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两次实验电压值相等,则R x的电阻值与R1的阻值相等,即R x=r2,(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r,解得:U=,整理得:=·+,所以-图像的斜率k=,直线与纵轴的截距b=,解得:E=,r=,由于电压表也有内阻,外电路总电阻的实验值比真实值大,所以实验值的电动势不变,但内阻偏大。
答案:(2)r2(3)不变偏大4.(14分)(2015·中山二模)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测试时,磁敏电阻的轴向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
(1)试结合图a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T和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场变化的特点:。
(2)某同学想利用磁敏电阻图a所示特性曲线测试某长直导线产生的磁场,设计电路如图b所示,磁敏电阻与开关、电源和灵敏电流表连接,长直导线与图示电路共面并通以图示方向电流,请指出本实验装置的错误之处:。
若装置调整正确后再进行测量,电路中所用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1.5V,不计电池、电流表的内阻,试写出磁敏电阻所在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从0.4T至1.2T的变化过程中,通过磁敏电阻的电流强度I A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关系式:。
【解析】(1)由题图a可知,B在0~0.2T范围内阻值非线性增大,B在0.4~1.0T范围内阻值线性增大。
(2)装置中磁敏电阻轴向方向与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不相同。
由a可知,在B从0.4T至1.2T的变化过程中,R与B是一次函数关系,设R 与B的关系为R=kB+R0,由图a可知:B=0.8T时,磁敏电阻R=15000Ω,B′=1.2T时,R′=24000Ω,将它们代入R=R0+kB可得:15000=R0+0.8k,24000=R0+1.2k,解得k=22500Ω/T,R0=-3000Ω,则R=22500B-3000,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磁敏电阻的电流强度I A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关系为:I A==。
答案:(1)磁感应强度B在0~0.2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场非线性增大,在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线性增大(2)磁敏电阻的轴向方向与磁场方向不相同I A=5.(16分)(2015·怀化一模)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元件。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某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
图中定值电阻R0=2Ω,电压表、电流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
(2)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闭合开关S,调节可调电阻R的阻值,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 -I曲线a(如图丙所示)。
则由图像可知,当电流小于200mA时,该硅光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3)实验二:减小光照强度,重复实验,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 -I曲线b(如图丙所示)。
当可调电阻R的阻值调到某值时,若该电路的路端电压为 1.5V,由曲线b可知,此时可调电阻R的电功率约为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分析图甲所示实验原理图,根据原理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在硅光电池的U -I图像中,当I=0,U=E,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
由图线a可知E=2.9V,当电流小于200mA的情况下,此电池的内阻r=4.0Ω。
(3)由图线b可知,在实验二中当路端电压为 1.5V时,电路电流I=60mA=0.06A,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外电阻R外===25Ω,可调电阻阻值R=R外-R0=25Ω-2Ω=23Ω,可调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I2R=(0.06A)2×23Ω=0.083W。
答案:(1)见解析图(2)2.9 4.0 (3)0.0836.(16分)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 x的阻值(900~1000Ω):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试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电阻R 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给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3)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 x的公式为R x= 或。
【解析】(1)在实验中测定的电阻R x的阻值(900~1000Ω)接近电压表V1和V2的内阻,属于测定大电阻,所以采用串联分压法,此外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很小,必须采用分压接法,故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2)先连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然后再连接串联分压电路,如图所示(3)在A图中,+=,在B图中U2=U1+R x×化简得R x=或R x=r1答案:(1)(2)见解析(3)r17.(16分)(2015·德阳二模)某班举行了一次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其中一项比赛为用规定的器材设计合理电路,并能较准确地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给定的器材如下:A.电流表G(满偏电流10mA,内阻10Ω)B.电流表A(0~0.6A~3A,内阻未知)C.滑动变阻器R0(0~100Ω,1A)D.定值电阻R(阻值990Ω)E.开关与导线若干(1)请你用以上实验器材设计测量该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图,并画在图丙的虚线框中。
(要求:为了保证器材的安全,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右端,即最大电阻处)(2)图甲为小刘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源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另一位小张同学对另一电源也用上面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初始时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开关后发现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x后电流表A才有读数,于是该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作出了两个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像可知,此电池组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