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件)人体经络穴位图谱-督脉

合集下载

超详细全体男女经络穴位图集

超详细全体男女经络穴位图集

超详细全体男女经络穴位图集正面-男性人体经络穴位图背面-男性人体经络穴位图侧面-男性人体经络穴位图正面-女性人体经络穴位图背面-女性人体经络穴位图侧面-女性头部穴位人体胸部腹部穴位图人体督脉及背部穴位人体壬脉大穴人体左侧穴位图脸部穴位手掌穴位彩图手掌反射区图足底穴位督脉及其别络督脉大穴督脉图谱人体奇经八脉之一。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见图)。

本经脉腧穴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穴。

督脉①奇经八脉之一。

出《素问·骨空论》。

其循行路线,起始于小腹内,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里正中,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头顶,下额,沿前额正中,到鼻柱下方及上齿。

前后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联系心、肾、脑。

该经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孕等。

②经外穴别名。

《备急千金要方》:“卒癫,……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极,穴在直鼻中上入发际。

”即发际穴。

见该条。

督脉穴①督脉所属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长强(少阴所结)、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共28穴。

又交会于足太阳的风门、任脉的会阴。

②指后溪穴。

任督二脉穴位图

任督二脉穴位图

任督二脉穴位图督脉详解人体奇经八脉之一。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见图)。

本经脉腧穴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穴。

file:///C:/DOCUME%7E1/ADMINI%7E1/LOCALS%7E1/Temp/ 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督脉经穴,1名1穴,计28穴,分布于头、面、项、背、腰、骶部之后正中线上。

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督脉穴位:长强穴、腰俞穴、腰阳关穴、命门穴、悬枢穴、脊中穴、中枢穴、筋缩穴、至阳穴、灵台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大椎穴、哑门穴、风府穴、脑户穴、强间穴、后顶穴、百会穴、前顶穴、囟会穴、上星穴、神庭穴、素髎穴、水沟穴、兑端穴、龈交穴(1) 长强穴DU1 Cháng qiáng[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之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及肛门神经。

[主治]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配伍]配二白、阴陵泉、上巨虚、三阴交治痔疮(湿热下注型) ;配精官、二白、百会(灸) 治脱肛、痔疮。

[刺灸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

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不灸。

(2) 腰俞穴DU2 Yāo shū[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解剖]在骶后韧带、腰背筋膜中;有骶中动、静脉后支,棘间静脉丛;布有尾神经分支。

经络学-督脉PPT课件

经络学-督脉PPT课件

-
20
➢ 【主治 Indications】
• 1.腰脊强痛。 • 2.泄泻,脱肛,痔疮,便血;黄疸,小儿疳疾。 • 3.癫痫。 • 【刺法 Method】 • 向上斜刺 0.5~1.0寸。
-
21
7. 中枢Zhōngshū(DU 7)
【定位 Location】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胸椎
棘突下凹陷中 。
【定位 Location】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
下凹陷中 。
● 腰阳关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 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四腰神
腰阳关 ●
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
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四
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四腰动、静脉的
-
29
11. 神道 Shéndào (DU 11)
【定位 Location】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
棘突下凹陷中 。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
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五胸神经后 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神道
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
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痫。 (《脉经》)
(三)督脉络脉
➢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 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灵枢·经脉》)
-
5
二、督脉穴位 Points of Governor vessel
-
6
➢ (一)督脉腧穴概要
➢ 1.腧穴特点:本经一名一穴共28穴,起于长强,止于龈 交。

高清穴位 督脉

高清穴位 督脉

循行路径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长强: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悬枢: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脊中: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枢: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筋缩: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至阳: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灵台: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神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陶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哑门: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风府: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强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后顶: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前顶: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6寸(百会前0.5寸、。

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

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
生殖器,肾,脊,脑,心,目(睛明,承泣),喉,唇
三、腧穴 本经穴:28 交会穴:会阴,风门,会阳(膀胱经,原属督脉),
另:后溪通督脉
被交会穴:龈交
任脉
水沟
手阳明
神庭
足阳明、足太阳
百会、脑户
足太阳
风府、哑门
阳维
大椎
手足三阳
陶道
足太阳

长强
足少阴
四、作用
1五.、统病率候、督领诸阳经脉气 “六、总用督药诸阳”,“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 2. 督领经脉之海 3鹿.角调胶补脑脊 4鹿.角调霜节脏腑功能 皆通通过阳膀胱经生精背补俞髓穴,养血益阳,强筋健骨
第十三章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 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 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第一节 督 脉
督,本义为观察、审察,《说文》:“督,察也”。 引伸为总督、统率、正中。 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 按十四经流注与足厥阴肝经衔接,交于任脉。 联系的脏腑器官主要有:胞中、心、脑、喉、目等。 其络脉从长强上背、项、头。
灵台
【主治】 ● 热病,疟疾,骨蒸盗汗,咳嗽,气喘
至阳
● 癫痫,小儿惊风 9【 【.定操1【 1至23位作定. .阳】 】位身陶* 】柱道(在斜●D背刺在STU感há部0背ēo9.冒nd),5部zà~,ho当,ù1畏(后.当(0寒D正寸后DU,U中。正1风l3线中2)疹)上线,,上督头第,脉项七第、强胸三足痛椎胸太棘椎阳突棘经下突交凹下会陷凹穴中陷。中。 大椎、椎足。【 按三临语主【里床治定等上本】位穴,穴】可无为●取●●提论退法在高黄咳胃实热:背网疸嗽痛热要两部状,,,、穴肩,内胸气 脊虚。胛当皮胁喘 背热《骨后系胀强皆素下正统痛痛问可角中的,·取连线骨吞身之线上空噬热。的,论功现中第》能代点一“。研处胸灸究。椎寒报棘热道突法,下”针凹,刺陷首中大选。

督脉穴位图及督脉的作用

督脉穴位图及督脉的作用

督脉穴位图及督脉(de)作用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具有调节阳经气血(de)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掌管着人体二十八味灵药,这些灵药治疗范围广泛,疗效独特,不仅能治疗与腧穴部位相应(de)内脏病、头面、颈项和腰背部(de)病变,还能够治疗热病、神志病等疾患.督脉管理着众多穴位1、人体(de)大力丸——命门我们在影视上,常常看到有人推销大力丸骗钱(de)场景,现实生活中也有人称卖假药之人为卖大力丸(de).但频繁有人上当受骗,这说明大力丸是人们所需求(de).其实,大力丸不用从外界获得,人体自身就拥有,如人体奇经八脉之一(de)督脉,就掌管着人体真正(de)大力丸——命门.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与两侧肾俞穴相平.两肾之间(de)命门穴,乃生命之门户,肾气为一身之本,命门穴有培元补肾(de)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可用于治五劳七伤、肾虚、头晕、耳鸣以及肾阳亏虚所致(de)手足逆冷等病症.另外,因命门穴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肾藏精、主生殖、司二便,点按命门穴还可培元补肾,治疗虚损腰痛以及肾阳亏虚所引起(de)生殖、泌尿系统疾病.2、大椎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即诸阳经交会穴,故本穴为纯阳主表之穴位.阳主表,取之通阳解表以清热,为解表退热(de)常用穴.此穴对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有退热作用,如在大椎穴拔罐或刮痧对外感引起(de)热度高,病程短(de)患者,退热效果特别好.因其位于项部,下邻心肺,故也是治疗项强、咳喘、气逆(de)常用穴.3、风府风府在颈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风”指风邪,“府”指聚会之处,故“风府”意指穴处为风邪侵袭(de)部位.风府穴主治一切因风而引起(de)病症,因而得名.本穴为祛风要穴之一,内中风疾外中风所致病均可通过按摩此穴而得到缓解.4、至阳和身柱至阳穴在背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至”指到达,“阳”指阴阳之阳.本穴与横隔持平,经气至此从隔下(de)阳中之阴到达隔上(de)阳中之阳.就如蛇有七寸一样,至阳穴就是人(de)七寸.该穴下(de)体腔内,上为肺,下为胃.肺主呼吸、脾主运化、四肢.根据腧穴(de)局部相邻近主治作用,故至阳穴为治疗消化和呼吸系统病症(de)常用穴.肢体沉重、身体羸弱、少气懒言、胃酸过多、胸肋痞满、咳喘因水湿内停等引起(de)疾病都可通过按摩至阳穴得到缓解.平常多按摩至阳穴,按摩至阳穴时可用5分硬币1枚,将其边缘横放在至阳穴上,适当用力按压.在日本,身柱穴为普通小孩子必灸之穴,他们多在出生后75天施灸,俗称“身柱之灸”.在身柱穴麦粒大(de)艾柱3粒左右,施行2-3日或数日不等,可用于小儿惊风、疳疾、痨瘵等.日本针灸家代田文志在长野县40多所学校对学龄儿童进行保健报告时说:“灸过身柱穴后不伤风了,食欲增加了,发育也好了.”总之,多按摩身柱穴可使孩子(de)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故体质虚弱儿童(de)家长应格外注意给自己(de)孩子灸身柱穴.5、上星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上星穴在黄帝内经中指人之七窍,因上星穴居面部七窍上方,善于治疗五官孔窍之疾病,因而得名.6、水沟水沟穴位于口鼻之间人中沟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de)人中穴.它沟通任督阴阳经气来协调阴阳.同时,督脉入于脑,其分支和心相联系,善开窍启闭,宁心安神,所以揉掐水沟穴可治疗昏迷、晕厥、抽搐、中暑、癫狂、急慢性惊风等疾患.督脉(de)作用1、督脉是阳气(de)掌握者“人活一口气”,阳气决定了人(de)生命力.督脉循行与背部正中线,它(de)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于大椎穴;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维交会于督脉之风府穴、哑门穴.所以督脉之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督就是“总督”(de)意思,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调节着一身(de)阳经气血.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所以有督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de)说法,在机体生命中具有举足轻重(de)地位.史上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因为认识到背部和人(de)五脏六腑以及人(de)生命密切相关,为了减少刑罚伤人命(de)情况,而改背部杖击之刑为臀部行刑.通过观察督脉上(de)一些穴位可以判断生命力(de)强弱,例如水沟穴所在(de)人中沟越长越深,说明督脉经气越旺盛,生命力也就越强.2、督脉决定着人(de)精气神背部是人体一个及其重要(de)部位,尤其脊柱,为人体(de)中线.脊背是督脉循行(de)部位,督脉“行于脊里正中,上至风府,入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关系,大脑通过脊髓指挥全身(de)活动.人(de)气质,形体也与脊柱关系密切.“坐如钟、站如松”是古人对一个人综合修养(de)基本要求,保持良好坐姿,会避免形体扭曲,保护腰椎、脊椎,使其不受到损伤;脊柱无病,督脉畅通,站时直立如松,头脑清晰,运动灵活,人体充满着精气神,那么就会使人看上去精神抖擞,充满灵气.如果一个人不注意形象,坐立无形,长久下去,势必会引起脊柱发生生理性弯曲(de)改变,甚至造成脊椎骨质增生,这些都会刺激或损伤经脉,那么这条经脉所循行经过(de)部位及其所联系(de)区域就会发生疼痛和病变,同时会使人走路或站立时出现佝偻着腰背(de)情况,因疼痛还会呲牙咧嘴甚至跛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按揉、叩击、推擦督脉,或者再督脉位于背部(de)穴位上拔罐、刮痧,来宣散气血、通经活络、祛瘀止痛.近些年来,整脊医学治疗日渐兴盛,这种治疗方法其实就是调整督脉.整脊医学(de)发展也为在督脉循行路线上施行按摩手法(de)疗效提供了证据.3、多访督脉,调气血促循环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体腔内(de)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部(de)俞穴受督脉经气(de)支配,因此,脏腑(de)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通过按揉督脉经穴或刺激经脉通络,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力.打通任、督二脉可调理全身气血,促进气血循环,保证身体(de)阴阳平衡.日本医学界(de)研究发现:人体后背有大量免疫细胞,这些细胞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如果常刮拭、提捏或推擦后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提高人体免疫力.督脉按摩以后背脊柱为着力点,以调畅五脏六腑之经气为基础,疏通心肾经络为轴心,平衡身体阳气,激发人(de)自愈能力,达到强体保健、提高免疫力、治疗疾病(de)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de)保健方法.4、督脉和膀胱经(de)按摩保健前面我们提到位于人体背部(de)膀胱经和督脉与生命健康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就应该多“拜访”督脉和膀胱经这两大经络.如何“拜访”呢拿什么做敲门砖呢其实很简单,方法也很多,不过都需要请人来帮忙.(1)捏脊法俯卧,让对方将拇指、食指相捏,分别沿脊柱或膀胱经背部(de)两条循行线从上向下推,可推5-10次,然后用拇指和食指相并从上到下夹捏脊柱2次.(2)按揉法用掌根从颈椎一直揉到尾骨,或双掌重叠按揉,对于肉太厚者还可用肘来揉,用力由轻渐重.(3)搓法按摩膀胱经腿上(de)经络可以采用搓法.两手分别置于同侧腿上,又腿到踝,边搓边下移,由轻渐重,各按摩3-5遍.(4)叩击法以两虚拳交替叩击背腰、臀腿3遍,也可采用裹物之木棍或按摩专用击打棒来进行叩击,并辅以牵抖下肢.(5)刮痧法用刮痧板沿脊柱或膀胱经背部和四肢(de)循行路线进行刮擦,刮前应涂适量刮痧油,不可过于用力,也不可时间过长,应以有红晕或血点出现为度.(6)拔罐法在特效穴位拔罐或在督脉和膀胱经循行路线上施行走罐法,走罐宜选取肌肉丰厚之处,走罐前应涂少量润滑油.。

一、督脉 ppt课件

一、督脉 ppt课件
曳不定等证。
(三)主治概要 神志病:不寐,痫证,癫狂,昏迷,惊风。 热 病:中暑,高热,疟疾,感冒。 外经病:脱肛,腰骶痛,项背痛,鼻渊。
(四)腧穴
本经共28穴:长强、 腰俞、腰阳关、命门、悬 枢、脊中、中枢、筋缩、 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陶道、大椎、哑门、风府、 脑户、强间、后顶、百会、 前顶、囟会、上星、神庭、 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命门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与前脐中(神阙穴)相对。 作用:益肾固精,调经止带。 主治:阳萎,遗精,遗尿,尿频,带下,月
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手足厥冷。
•命门DU4
按摩方法:
(1)取正坐、自然站立或自然走动三种 姿势均可。双手握拳,用桡侧交替、适量 捶打命门穴位。每曰早、晚各做一次,每 次捶打八十一下。
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疾患:腰背强痛,闪挫腰痛。急性 腰扭伤。
按摩手法:用指甲按切;不灸。
Thanks for Attention
谢谢大家
•水沟DU26(督脉、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 位:仰靠坐位。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 上1/3与中1/3交点处。
功 用:醒神开窍、 通经活络
•水沟DU26(督脉、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主 治:神志疾患:休克,昏厥,癔病,精神分裂 症,抽搐,小儿惊风。
头面疾患:中风口噤,口眼歪斜,面肿唇动,鼻塞鼻 衄。鼻炎,龋齿痛,面神经炎,面神经痉 挛。
(重点掌握11穴)
•长强DU1(络穴)
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 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处。
作用:通腑消痔,宁神止痛。 主治:泄泻,便血,便秘,
痔疾,癫狂, 痫证, 腰脊、 尾骶部疼痛。 按摩手法:用一手中指指端 按揉尾骨端长强穴
•腰阳关DU3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 中线上,第4腰椎棘 突下凹陷中。约与髂 嵴相平。

学习_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

学习_人体经络穴位图谱13督脉
牛、羊、猪脊髓
督脉病多从足少阴、足太阳论治 经”
叶天士称为“直入奇
通阳刚药:多入太阳,如附子、肉桂、干姜、川椒、桂枝、 细辛、蒿本等
通阳柔剂:多肾经药,如牛、羊、猪脊髓、麋角胶、熟地
督脉穴
本经首穴为长强 末穴为龈交
一名一穴 共28穴
1.长强* (DU 1) 络穴,督脉、足少阳、足少阴经交会穴 【定位】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生殖器,肾,脊,脑,心,目(睛明,承泣),喉,唇
三、腧穴
本经穴:28
交会穴:会阴,风门,会阳(膀胱经,原属督脉),
另:后溪通督脉
被交会穴:龈交
任脉
水沟
手阳明
神庭
足阳明、足太阳
百会、脑户
足太阳
风府、哑门
阳维
大椎
手足三阳
陶道
足太阳
长强
足少阴
四、作用
1五.、统病率候、督领诸阳经脉气
“ 六总、督用诸药阳”,“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 2鹿.角督胶领经脉之膀胱经生精背补俞髓穴,养血益阳,强筋 督脉本身有支脉, “并于脊里”
百会
前顶
囟会
上星 神庭
25. 素髎* (DU 25)
【 【 2【6定主定.位治位水】 】 】沟* 【 【操主作治】 】
在●向在●●●(面上面D鼻昏惊口部斜部U塞迷厥口2刺,,,6,呙,当 0当)鼻 晕.昏 ,鼻人3渊 厥~迷 唇尖中督, ,0,肿的沟脉.鼻 中窒 5,正的、寸衄 风息 齿中上手,, ,痛央1足或酒 癫/,。阳点皶 狂3鼻与明刺鼻 痫塞中经出, ,,交1血目 抽/鼻会。痛 搐3衄穴交一,点般牙处不关。灸紧。闭
● 闪挫腰痛,脊膂强痛
● 消渴,黄疸,遍身水肿

经络知识:任脉|督脉穴位图

经络知识:任脉|督脉穴位图

经络知识:任脉|督脉穴位图一、任脉1、穴位图:任脉(共24穴,图1)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图一:任脉穴位图图二:任脉循行示意图2、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

(图2)3、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

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

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

4.常用腧穴:中极RN3 膀胱募穴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下4寸,前正中线上。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腹壁线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分布着髂腹下神经的分支。

关元RN4 小肠募穴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下3寸,前正中线上。

血客和神经分布:血管分布同中极。

分布着12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内部为小肠)。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气海RN6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下1。

5寸,前正中线上。

血管和神经分布:血管、神经分布同石门。

神阙RN8位置:在脐中央。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腹壁下动、静脉。

分布着第10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下脘RN10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上2寸,前正中线上。

血管和神经分布:血管分布同神阙。

分布着第8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中脘RN12 胃募穴腑会穴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上4寸,前正中线上。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腹壁上动、静脉。

分布着第7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上脘RN12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上5寸,前正中线上。

血管和神经分布:血管、神经分布骨中脘天突RN22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血管和神经分布: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往下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搏弓。

分布着锁骨上神经前支。

廉泉RN23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颈前静脉。

分布着颈皮神经的分支,舌下神经及吞咽神经的分支。

督脉ppt课件

督脉ppt课件

①月经不调、带下、阳萎、遗精、 遗尿、尿频、小便不禁
②腰脊痛 ③下肢痿痹
各治
④泄泻
刺灸
直刺0.5---1寸,可灸。
24
5、悬枢 定位: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6、脊中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
中 7、中枢 定位: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8、筋缩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25
9、至阳 定位: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
51
28、龈交
定位:上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 接处
特性:交会穴 主治: ①齿龈肿痛
齿衄 口臭 口歪 ②腰痛 颈项强痛 刺灸:向上斜刺0.2~0.3寸或点 刺出血,不灸。
52
(五)穴位主治归纳
1 、精神疾病: 癫狂痫,失眠,健忘等; 2 、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月经不调,带下,
遗精,遗尿,小便频数等; 3、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痛:痔疾,腰脊痛,
37
思考题:联系风邪特点试归纳风穴定 位及主治异同?
1、体现在定位、归经上 翳风-手少阳经
风门-足太阳经 风市-足少阳经 风池-足少阳经 风府-督脉
均属阳经穴,除风市位于 下肢外,其余均位于头项等 人体高位。
2、体现在主治上: 均可祛风,但各有侧
重点。 风门-治风寒咳嗽多 风市-治遍身瘙痒多 翳风-治面瘫多 风池、风府-善治内、 外风。
各治 ⑤小儿惊风
⑤热病、疟疾
刺灸 平刺0.5-0.8寸,少灸
46
睡眠倒错:针上星、神门。
47
25、素髎
定位:鼻尖正中央 主治: ①鼻塞 鼻衄 鼻渊 鼻 鼽 鼻痔 酒糟鼻 ②惊厥 昏厥 新生儿窒息 刺灸:向上斜刺0.3~0.5寸,或 点刺出血。不灸
48
26、水沟
定位:人中沟上1/3与下2/3的交 点处

《经络学-督脉》课件

《经络学-督脉》课件

督脉的疾病与治疗
督脉疾病是指与督脉相关的异常症状或疾病。中医学认为通过调理和治疗督脉,可以对相关疾病产生积 极作用。 - 督脉疾病的常见类型 - 督脉治疗方法和技术 - 督脉治疗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推广与发展
经络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中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还能在其他医学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 - 经络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督
《经络学-督脉》PPT课件
经络学介绍
在中医学中,经络学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学科。它包括研究经络的构容 - 经络学的应用领域
督脉概述
督脉,又称任脉,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条主要经脉。它起源于膻中穴,沿 着脊柱向上延伸,将前后躯干连接起来。 - 督脉的基本概念 - 督脉的路径和主要穴位 - 督脉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奇经八脉(2)-督脉

奇经八脉(2)-督脉

奇经八脉(2)-督脉督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

本经穴计28穴,分布于头、面、项、背、腰、骶部之后正中线上。

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督脉不通时: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

一、督脉循行线路图二、督脉经穴歌诀督脉行于脊中央,二十八穴始长强。

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防。

筋缩至阳上灵台,神道身柱陶道乡。

大椎哑门进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扬。

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量。

水沟兑端唇沟点,龈交上牙唇缝藏。

三、督脉各穴位介绍督脉穴计有:长强穴、腰俞穴、腰阳关穴、命门穴、悬枢穴、脊中穴、中枢穴、筋缩穴、至阳穴、灵台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大椎穴、哑门穴、风府穴、脑户穴、强间穴、后顶穴、百会穴、前顶穴、囟会穴、上星穴、神庭穴、素髎穴、水沟穴、兑端穴、龈交穴,共28穴。

又交会于足太阳的风门穴、任脉的会阴穴。

1、长强定位:在尾骨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取法:仰卧屈膝,在尾骨端下,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

2、腰俞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取法:俯卧,后正中线上,顺着嵴柱向下,正对骶管裂孔处。

3、腰阳关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

取法: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约与髂嵴相平。

4、命门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下凹陷中。

取法:肚脐水平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按压有凹陷处。

5、悬枢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下凹陷中。

取法:从命门穴(肚脐水平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按压有凹陷处即是命门穴)沿后正中线向上推一个椎体,其上缘凹陷处。

督脉穴ppt课件

督脉穴ppt课件
[功能]壮阳益肾。
[主治]主治男女生殖、泌尿系病和督脉病症
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
精,白浊,阳萎,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
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刺灸]直刺0.5- 1寸。
16

命名与肾气相通,为“生命之门”,灸
治具有补肾壮阳之功。命门的位置正好
在脊柱调节肾上腺功能的神经节段范围, 灸治可以温通督脉,调节与改善对肾上 腺的气血供应,肾上腺是人体内分泌的 重要指挥部之一,主宰能量分配与使用 是它的重要工作。灸治可以双向调节肾 上腺的功能,使体内达到阴阳平衡。
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不灸。
13
14
腰阳关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 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主治腰椎、下肢及生殖系病变 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 带下,遗精,阳萎,便血。 [刺灸]直刺0.5-1寸。
15
命 门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
突下凹陷中。(与肚脐对应高度)
(重点掌握11穴)
10
11
12
长 强
(络穴)
【定位】跪伏,或胸膝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 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功用】镇静解痉,调畅通便
【主治】为治疗肛门、阴部、腰椎、神志疾病要穴。
痔疾,便血,洞泻,大小便难,阴部湿痒,尾骶
骨疼痛 ,癫痫(埋线),癔病,腰神经痛。
【刺灸】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 骨空论》) 督之为病,脊强而厥。(《难经· 二十九难》) 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痫。 (《脉经》)
7
主要病侯:主要表现为腰脊、头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5.哑门* (DU 15) 督脉、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 1【6.主风治府】* ●(D暴U 喑l6,)舌强督不脉语、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项癫部狂,痫当后发际正中直上l寸,枕外隆凸直下,
两●侧头斜痛方,肌项之强间,凹中陷风中。 【【主操治作】】 ●伏案头正痛坐,位眩,晕使,头项微强前,倾中,风项不肌语放,松半,身不遂,癫狂痫
灵台
【主治】 ● 热病,疟疾,骨蒸盗汗,咳嗽,气喘
至阳
● 癫痫,小儿惊风 9【【.定操1【1至23位作定. .阳】】位身 陶* 】柱道(在斜●D背刺在STU感há部0背ēo9.冒nd),5部zà~,oh当,ù1畏(后.当(0寒D正寸后UD,U中。正1风3l线中2)疹)上线,,上督头第,脉项七第、强胸三足痛椎胸太棘椎阳突棘经下突交凹下会陷凹穴中陷。中。 大椎、椎足。【按三临主语【里床治定等上本】位穴,穴】可无为●取●●提论退法在高黄咳胃实热:背网疸嗽痛热要两部状,,,、穴肩,内胸气脊虚。胛当皮胁背喘热《骨后系胀强皆素下正统痛痛可问角中的,·取连骨线吞身之线上空噬热。的,论功现中第》能代点一“。研处胸灸究。椎寒报棘热道突法,下”针凹,陷刺首中大选。
取法:胸膝位或侧卧取之。 【主治】 ● 痔疾,脱肛,泄泻,便秘
● 癫狂痫,瘈疭 ● 腰痛,尾骶骨痛 【操作】 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0寸。 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
长强
9

骶骨和尾骨
骶管 裂孔
骶角
4.命门* (DU 4)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3.【腰主阳治关】* ●(D腰U 痛3),下肢痿痹
24.神庭 (DU 24) 督脉、足太阳、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后顶
百会
前顶
囟会
上星 神庭
14
25. 素髎* (DU 25) 【定位】 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26主.治水】沟* ●(鼻DU塞26,)鼻渊督,脉鼻、衄手,足酒阳皶明鼻经,交目会痛穴 【定位】 在●面惊部厥,,当昏人迷中,沟窒的息上1/3与中1/3交点处。 【【操 主作 治】 】 向●上昏斜迷刺,0.晕3~ 厥,0.中5寸风,,或癫点狂刺痫出,血抽。搐一般不灸。
【定位】 在●腰部遗,精当,后阳正痿中,线早上泄,,第月四经腰不椎调棘,突赤下白凹带陷下中,。遗尿,尿频
取●法:泄两泻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下方凹陷处。 【【主操治作】】●直腰刺骶0.疼5~痛1,.0下寸肢。痿痹
筋缩 中枢 脊中
● 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
悬枢
命门
腰阳关
腰俞
11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14.大椎* (DU 14) 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 【定位】 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向下目颌痛方,向鼻缓衄慢,刺咽入喉0肿.5痛~1.0寸。 【操作】 伏不案可正向坐内,上使方头深微刺前,倾防,止项刺肌伤放延松髓,。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
0.5~1.0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强间
脑户
风府 哑门
13
20.百会* (DU 20) 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 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 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1
第一节 督 脉
督,本义为观察、审察,《说文》:“督,察也”。 引伸为总督、统率、正中。 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 按十四经流注与足厥阴肝经衔接,交于任脉。 联系的脏腑器官主要有:胞中、心、脑、喉、目等。 其络脉从长强上背、项、头。
生殖器,肾,脊,脑,心,目(睛明,承泣),喉,唇
三、腧穴 本经穴:28 交会穴:会阴,风门,会阳(膀胱经,原属督脉),
另:后溪通督脉
被交会穴:龈交
任脉
水沟
手阳明
神庭
足阳明、足太阳
百会、脑户
足太阳
风府、哑门
阳维
大椎
手足三阳
陶道
足太阳
长强
足少阴
5
四、作用
五1.、统病率候、督领诸阳经脉气 六“、总用督药诸阳”,“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 2. 督领经脉之海 鹿3.角调胶补脑脊 鹿4.角调霜节脏腑功能 皆通通过阳膀胱经生精背补俞髓穴,养血益阳,强筋健骨
2
3
两目之下中央 (承泣)
一、督 脉 循 行 示 意 图
入脑
龈交
起于睛明
⑤与足太阳 沟通
贯 心
任 脉
起 于 ①起源
并 于



线


⑥ (♀) (♂)

溺孔


③ 旁
脉 沟
阴器②本支 茎


会阴 绕臀
长强
风府
沿

胱陶道经第一风门侧
线

身柱



腰中
腰俞



④与足少阴沟通 络
会阳
贯脊属肾 4
二、联系脏腑器官
【主治】 ● 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痫
23.上星* ●(D失U眠23,)健忘
【定位】 在●头脱部肛,,当阴发挺际,正久中泻直上1寸。
【主“治或】针风●,鼻先渊向风,府鼻百衄会,中目”痛— ,—头百痛会,偏眩于晕治,疗癫内狂风(肝风);
● 热病,疟疾
风府偏于治疗外风。
【操作】 平刺0.5~10.08寸。
牛督、脉羊本、身猪有脊支髓 脉, “并于脊里”
督脉病多从足少阴、足太阳论治
叶天士称为“直入奇经”
通阳刚药:多入太阳,如附子、肉桂、干姜、川椒、桂枝、细辛、 蒿本等
通阳柔剂:多肾经药,如牛、羊、猪脊髓、麋角胶、熟地
6
督脉穴
本经首穴为长强 末穴为龈交
一名一穴 共28穴
7
8
1.长强* (DU 1) 络穴,督脉、足少阳、足少阴经交会穴 【定位】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 口口呙,唇肿,齿痛,鼻塞,鼻衄,牙关紧闭 ● 闪挫腰痛,脊膂强痛 ● 消渴,黄疸,遍身水肿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一般不灸。
素髎 水沟 兑端
15
28.龈交 (DU 28) 【定位】 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龈交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