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指导学生记笔记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听课记录教案

初中物理听课记录教案

初中物理听课记录教案课题:光的折射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上课时间:2021年10月10日教师姓名:张老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

2.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验证折射定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张老师通过展示一张彩虹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彩虹的形成原因,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光的折射。

2. 新课导入:张老师简要介绍了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学习折射定律。

3. 课堂讲解:张老师详细讲解了光的折射定律,并通过示例图帮助学生理解折射定律的内容。

4. 实验环节: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验证折射定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并用折射定律进行计算。

5. 案例分析:张老师出示了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折射定律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课堂小结:张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张老师布置了几个与光的折射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和解答。

五、教学反思1. 张老师的课堂导入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张老师讲解清晰,实验环节安排得当,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3. 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张老师在课堂小结中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重要性,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学生反馈1. 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学生对实验环节感兴趣,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如何指导初中学生记好物理课课堂笔记

如何指导初中学生记好物理课课堂笔记

如何指导初中学生记好物理课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听讲、观察和思考而记录的内容,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

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而有的放矢地记好物理课堂笔记,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课后复习,有利于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很好地记笔记,许多学生常常顾了记就顾不了听,而听课对学习来说是第一位的。

本文就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如何做好物理课堂课堂笔记做些探讨。

一、做好课堂笔记的重要性1.课堂笔记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课堂笔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记课堂笔记可以发挥多种器官的协同作用,眼、耳、脑、手并举,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

它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节奏,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记课堂笔记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方法。

记笔记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而这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3.课堂笔记为日后复习留下依据。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知识总要有所遗忘,而课堂笔记则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稍加整理,就可以使知识系统化,便于日后复习巩固。

二、学生记物理课堂笔记的现状分析学生对物理课堂笔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少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记物理课堂笔记的方法不妥。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笔记的方法,不知道记哪些内容,怎样记,记在哪里好。

而只是跟在老师的后面,黑板上写什么,他就盲目被动地记什么,变成一个机械的记录员。

三、初中生物理课堂笔记应该怎么记学生的课堂笔记应体现注重内容、不拘形式、发展能力的原则,使学生的课堂笔记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真正起到拓宽知识、加深理解、训练思维、提高效率的作用。

主要记录老师上课补充的一些重要的方法和规律,我一直建议学生在物理课本上记笔记,好处之一是复习时重点突出,就一本课本减轻了学生心理负担,好处之二是多数笔记内容可以用画线和标序号方法记录,多了听课和探究的时间。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

能用速度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识结构】运动图像:有两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2米/秒、4米/秒,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一、热身训练: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 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参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4. 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二、典型例题: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运动路程 S/m 汽车A 0.1 0.2 0.3 0.4汽彻B 0.2 0.4 0.8 1.2运动时间t/s 汽车A 1 2 3 4汽车B 0.5 1 2 3(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5-1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汽车B的快慢程度.(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出两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长三、课堂巩固: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________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四章_物态变化(学生版)-新人教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四章_物态变化(学生版)-新人教

第四章 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计1. 温度:我们把物体的 叫做温度。

2.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 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见下图)。

常见量程 分度值 原理 所用液体 特殊构造 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用温度计 -21℃~110℃1℃水银或煤油 使用时不能甩(其他见下) 寒暑表 -30℃~50℃ 1℃ 酒精体温计35℃~42℃0.1℃ 水银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① 使用之前用力甩② 可离开人体读数● 温度计内液体:酒精、水银或煤油。

● 温度计的使用:首先要看清 ,然后看清它的 。

如果使用温度计时超过它的量程,后果:① 玻璃泡胀破;② 测不出温度。

●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准确的方法如下:(1) 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 或 。

(2)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 ,待 后再读数。

(3) 读数时温度计的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 。

● 读数时视线不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的后果(见右上图)。

● 摄氏度:“℃”表示摄氏温度。

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

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 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1.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 物质的三态: 、 、 。

3.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做熔化,从 变成 的过程叫做凝固。

4. 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即使 ,但是温度 ,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形成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海波、冰、金属、萘、盐等物质是晶体。

● 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 ,温度就 ,这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松香、玻璃、沥青、蜡等物质是非晶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5篇)物理学在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过程中,启发了人类对于数学的发展和探索,丰富了数学知识和应用领域。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单元)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单元)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单元)一、引入本教案旨在教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第1至第3单元内容。

本学期的三个单元分别是《物体的长、宽、高》、《力的合成与分解》和《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在引入这一教案之前,可以通过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并与他们分享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或实验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物体的长、宽、高- 了解物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掌握使用标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理解长、宽、高的量纲和单位,能够进行相互换算- 进行简单的测量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2. 力的合成与分解- 了解力的概念及其在物体上的表现形式- 掌握多个力作用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与方法- 运用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应用探究3. 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了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形式- 掌握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计算方法- 理解机械能转化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 进行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实验和探究三、教学内容安排1. 物体的长、宽、高- 概念解释和讲解- 测量方法和工具介绍- 测量实验指导- 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概念和特点介绍- 合力与分力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实际问题解决演示和练- 应用探究实验和讨论3. 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机械能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计算方法- 机械能转化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实验和探究活动指导四、教学方法与研究资源教学方法:-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及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维能力-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研究资源:- 教科书: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工具:标尺、游标卡尺等- 实验装置和材料:物体、斜面、弹簧等五、教学评估为了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书面测试: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的测试- 实验报告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和实验过程评估其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组织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思考和表达能力六、教学反思与调整通过教学评估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初中物理名师笔记教案

初中物理名师笔记教案

初中物理名师笔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真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 掌握惯性及惯性的应用和防止。

3. 回顾亚里斯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及牛顿等物理学家的科研过程,领悟大师们特别是伽利略和牛顿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4. 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学生了解物理规律认识的过程,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 教学难点:a) 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

b) 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实验: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木块的运动需要推力来维持。

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这种观点是否就一定正确呢?2. 演示: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后,木块仍然能够继续向前运动,说明木块的运动不仅仅需要推力来维持,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3. 探讨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它会怎样运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木块会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4. 讲解惯性及惯性的应用和防止:讲解惯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惯性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举例说明惯性的应用和防止,如汽车行驶中的碰撞、运动员比赛中的技巧等。

5. 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课堂练习与拓展1. 课堂练习: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回答以下问题:a) 物体受到力时,一定会改变运动状态吗?b) 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如何判断其运动状态?2. 拓展:探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分析这些现象是否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一章声现象(学生版)-新人教,强列推荐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一章声现象(学生版)-新人教,强列推荐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

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

2.音调:声音的叫音调。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到。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

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

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初中物理精美笔记整理教案

初中物理精美笔记整理教案

初中物理精美笔记整理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2. 培养学生整理笔记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的整理方法。

2. 团队合作整理笔记的过程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物理概念、原理和公式的PPT或黑板。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物理现象或问题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物理学习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

二、学习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4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笔记,挑选出重要的概念、原理和公式。

3. 学生将这些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注意分类和归纳。

三、团队合作整理笔记(2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3-4人。

2. 每组学生共同讨论并整理出一个主题的笔记,如力学、热学、电学等。

3. 学生将整理好的笔记展示给其他组学生,并互相交流和提问。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二、学习新的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4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笔记,挑选出重要的概念、原理和公式。

3. 学生将这些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注意分类和归纳。

三、团队合作整理笔记(2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3-4人。

2. 每组学生共同讨论并整理出一个主题的笔记,如光学、声音、力等。

3. 学生将整理好的笔记展示给其他组学生,并互相交流和提问。

教学评价:1. 学生整理笔记的质量和对物理概念、原理和公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走进初中物理笔记整理教案

走进初中物理笔记整理教案

教案名称:走进初中物理笔记整理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和特点,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培养学生整理笔记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 引导学生掌握整理笔记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和特点2. 笔记整理的方法和技巧3. 实践操作:学生自主整理笔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和特点,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些物理知识?对初中物理有什么期待?二、讲解笔记整理的方法和技巧(40分钟)1. 老师讲解笔记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包括:a. 选择合适的笔记本,最好是活页笔记本,方便更换和整理。

b. 按照课程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分类,每个知识点占据一页或一段。

c.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重点,避免冗长和杂乱。

d. 利用图表、公式、示意图等辅助工具,帮助理解和记忆。

e. 定期回顾和修改笔记,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实践操作,尝试整理笔记。

三、课堂小结(10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笔记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整理笔记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老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笔记整理的方法和技巧,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2. 学生回顾和分享自己在整理笔记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学生自主整理笔记(40分钟)1. 老师给出一些物理知识点和题目,要求学生自主整理笔记。

2.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笔记整理,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整理的笔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 老师对学生的笔记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的建议。

3.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笔记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笔记整理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笔记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笔记

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知道情绪对人的影响;情绪的丰富多样性。

3、知识目标:了解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情绪的作用。

教学重点:情绪的基本形式及情绪的作用。

教学难点:情绪的含义。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情境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四位同学的不同情绪的漫画视频,并让学生观察后回答:画中同学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各自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回答后,师过度总结: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有情绪存在,人们就是在这五彩缤纷的情绪世界里,体味人生百味。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丰富多样的情绪。

一、情绪万花筒1、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由于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情绪的分类的方法一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为四大类。

媒体展示:四种基本情绪的图片(婴儿情绪图片)。

活动(一):分别由四名同学用肢体语言表演喜、怒、哀、惧。

再由其他同学大声说出是哪一种情绪。

活动(二):分辨四种情绪:三军过后尽开颜------喜怒发冲冠------怒哀民生之多艰------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惧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同的事物,处于不同的情境中,自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

那什么是情绪呢?2、情绪的含义情绪是和外部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不同的情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好体验,即使同一类情绪各人的表现也有不同的表现。

为了进一步认识它,我们看图片漫画。

活动三:(漫画图片):中午时分,天突然阴沉了下来,不一会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学生小华忧伤地对妈妈说“倒霉的老天,这时候怎么会下雨啊,太让人失望了。

”爸爸笑呵呵地说:“真是及时雨啊,老天爷睁眼了,咱家的庄稼有就了,真让人高兴啊。

”同样是下雨为什么会引起了不同的情绪?(分组讨论回答)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看到,情绪通常是由一定事物引起的,当我们的内心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悦心情;反之,就会产生失望、不满的情绪。

初中物理的教案记录内容

初中物理的教案记录内容

初中物理的教案记录内容课程名称:初中物理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章节:第四章《力》课题:4.2 力的作用效果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让学生学会使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和应用。

2.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力的定义。

2. 提问:力有什么作用效果?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利用实物模型和实验器材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3. 讲解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绘制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2. 强调力的作用效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一道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难易程度的把握,既要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最新-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4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篇一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说明与建议想想做做本节可以直接通过想想做做引入新课。

课本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小灯泡和玩具电风扇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电动玩具中都有。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怎样连接,可以控制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这样的问题提出以后,学生想动手试一试的欲望会很强烈。

这节课应该在实验室上,两人一套实验器材。

学生开始实验前,务必阅读课本中的实验警钟!实验警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目前不必深入说明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的原因,只需简要说明其危害,并要严格遵守。

电流和电路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同时,在学生完成三次闭合电路的连接后,启发学生思考三次电路的共同特征。

学生会发现,导线将电池、开关、灯泡(或电动机、音乐门铃)逐次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就会亮。

他会说这是由于电池中的电有了可以流淌的路径。

教师在这里要强调电路的闭合性。

小学阶段的电路学习,仅仅限于实物的连接;初中阶段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在研究一些具体问题时,为了方便,往往是要把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使其简洁明了,电路图便是其中的一例。

也可以说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课本中的几个常用元件及其符号不必在此让学生多练,认识就行,可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使用来逐渐掌握。

想想议议作为电路知识的巩固,教材设置了栏目中的问题。

物理初中笔记分享教案模板

物理初中笔记分享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整理和归纳物理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物理笔记的整理方法。

2. 物理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复杂的物理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化和记忆。

2. 如何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实物教具、课堂练习题。

2. 学生准备:各自的物理笔记、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物理笔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如何解决?二、讲解物理笔记的整理方法1. 教师演示如何将物理笔记分为基础知识、难点解析、例题解析、实验记录等部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整理自己的物理笔记。

三、物理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1. 教师讲解如何将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力学、热学、电学等。

2.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整理自己的物理笔记。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思路。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理笔记整理和知识点归纳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上节课中学习了哪些内容?如何整理物理笔记?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讲解物理概念和公式的简化与记忆1.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将复杂的物理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化和记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简化物理概念和公式。

三、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1.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思路。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初三物理教案笔记整理

初三物理教案笔记整理

初三物理教案笔记整理教案标题:初三物理教案笔记整理教案目标:1. 确保学生对初三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3. 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物理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实验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知识讲解与概念解析(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2.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

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

四、解决问题与思维训练(15分钟)1. 提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和梳理。

2.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何?3. 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初中物理手写备课教案

初中物理手写备课教案

初中物理手写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振动与声音的关系,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空气、液体、固体中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

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及其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特性。

2. 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规律。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采用讲解法,系统地传授声音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实验演示:(1)振动产生声音:让 students 用手拍桌子,观察桌子的振动以及产生的声音。

(2)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让学生用不同的物体(如尺子、橡皮筋等)进行振动,观察产生的声音。

(3)声音的传播:让学生站在教室的不同位置,敲击教室的墙壁,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

3. 知识讲解:(1)声音的产生:振动是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

(2)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可以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及其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规律,总结实验现象。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声音产生与传播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初中物理的教案记录

初中物理的教案记录

初中物理的教案记录课程名称:初中物理年级:八年级课题:光的折射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现象。

2. 让学生掌握折射定律,并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定律。

2. 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1. 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玻璃棒、水、铅笔、白纸、直尺。

2. 教学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

2. 提问:光在传播过程中还会发生什么现象?3.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光的折射。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光的折射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2. 讲解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正弦定理。

3. 讲解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慢。

四、课堂实验1. 实验一:玻璃棒插入水中的现象。

学生观察玻璃棒插入水中的现象,体会光的折射。

2. 实验二:铅笔“折断”的现象。

学生将铅笔斜插入玻璃杯中,观察铅笔“折断”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

五、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放大镜、眼镜等。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2. 提问:光在传播过程中还会发生什么现象?二、课堂讲解1. 讲解全反射现象: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全部反射回原介质。

2. 讲解海市蜃楼现象:由于大气层的折射作用,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像是在高空中漂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学生记物理学习笔记矮富尔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适时、准确的记笔记,也是是否会学习的标志之一。

学习笔记伴随学习的全过程,随着年级的提高,笔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很好的记笔记。

初学物理的学生在这方面暴露的问题更加突出。

针对这一现象,我对学生怎样记笔记和怎样用笔记进行了指导。

1、指导学生逢“疑”即记,编制问题卡片。

发现问题是认识的进步,解决问题是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

物理学习往往是生疑、释疑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怎样生疑、用疑。

学习中有了疑问,很多并不能立即获释,需要经过反复的甚至是长时间的思考、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或查阅资料,个别问题可能要经过一个学习周期才能解决。

这时,教师就应及时指导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随身携带及时记录。

这种笔记的形式可制成便携的卡片,随时可用。

长期坚持下去,就可编制成针对个人具体学情的“问题集”。

在对卡片的编制、翻检的过程中,不断用疑、不断释疑。

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复习有的放矢,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勤学好思的学习习惯,也优化了学习品质。

2、指导学生逢“要”即记,学会眉批点评。

物理不仅概念性强,规律较多,而且叙述精而严谨,关键的字、词隐含者丰富的物理含义,因此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提醒学生把这些隐藏的潜台词挖掘出来解释清楚,并时时加以注意。

为了复习时便于直接查找,可指导学生直接在课本重要处作一些圈点或在空白处作一些注释说明。

这种把课本的眉头和侧边作为“要点笔记”的空间的做法,既可省去在专门笔记上原文的抄写,避免笔记成为课本的重复,节约了时间,又突出了重点。

3、指导学生逢“难”即记,开设笔记专栏。

物理教材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理解困难,有些方法、分类、变化较难以把握,有些物理题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虽然妙趣无穷,但是学生掌握起来难以把握。

对于这些突出的难点,教师可指导学生准备一本专门的笔记逢难即记,勤作小结归纳,使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断充实、提高。

这时可指导学生在笔记本上给这些问题开设一个专栏,留出足够空页,以便在认识提高后做充实补记之用。

这样处理,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自我建构中呈螺旋式提高,适应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专栏或笔记实际上就是一个使用价值很高的“难点解析”。

在记录中对专栏进行开辟和充实,在整理的过程中对难点进行解析和归纳。

事实证明,适当减少作业而改为笔记和整理更为有利,因为在整理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一本有针对性的学习参考资料,更重要的是在整理中提高了能力,让学生在整理过程中高度参与教学活动,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锲而不舍的学习求知精神,也为今后学习铺就了一条可持续学习之路。

4、指导学生逢“知”即记,自办知识小报。

当今社会处于科技信息时代,物理教学应适应时代的要求,走出题海和课堂,走进科技,贴近生产生活,着意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扩大知识面和提高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物理教学应提倡常备一本札记本,随时采撷物理信息,新颖实验,好题以及物理知识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能拓展他们的认知空间,一种妙想,一点联系,一种好方法,都可能迸发灵感的火花,成为妙手偶得。

及时记下这些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能成为能力的则增长点。

这些札记看似闲乱实为珠玑,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大有裨益,教师要激励学生细心观察,勤于记录的积极性,还可利用板报或帮助学生自办物理小报并组织赛评,借次让学生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个人的札记水平,通过举办小报等形式变成开放式的学习资料系统。

这种学习形式有利于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资源中获得较高效益,从而使班级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

总之,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而有的放矢地记好物理学习笔记,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在物理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