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借物喻人
群文阅读教学设 计中的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 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 能力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 能力和审美水平
群文阅读教学中借物喻人的应用策略
选取合适的文本组合:选择具有共同主 题或相似表达方式的文本,以便更好地 引导学生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群文阅读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群文阅读教学将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借物喻人的教学方法将更加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将更加注重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以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是一种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阅读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培养其阅读理解 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的特点包括:注重整体性、强化比较性、突出探究性、关注开放性。
群文阅读通过多文本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主题,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等,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有 效性和针对性。
群文阅读教学中借物喻人的实施步骤
确定教学目标: 明确借物喻人 的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技 能和情感等方
面的目标。
选择群文篇目: 根据教学目标, 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群文篇目, 这些篇目应包 含借物喻人的
典型案例。
设计教学活动: 设计丰富多样的 教学活动,如小 组讨论、角色扮 演、写作练习等, 以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借物喻人的
丰富作品内涵: 借物喻人手法 能够赋予物象 深刻的寓意, 使作品内涵更
加丰富。
借物喻人说课
说课流程
1
2 3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4
5
说教材
说目标
说教法与 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群文阅读之借物喻人》是选取了3篇以借
物喻人相同表达方式的文章。分别是《苦瓜》
《葵花之最》、《一颗核桃》,作者对事物进
行详尽的描写以此来比喻人物所具有的高尚品
质。群文阅读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拓展
小组合作、探 究法
比较阅读法
说教材
说目标
说教法与 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圈点批注法
自主合作探标
说教学过 说教学过程 程
说活动反思 说板书设计
5.布置作业、加强巩固
4.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3.深究课题、突破重点 2.读议悟法,举一反三 1.设疑导入、整体感知
说教材
说学情
5.自选作业、加强巩固
1. 仿写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2. 推荐关于借物喻人的课外阅读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借物喻人
篇目 《葵花之最》 《梅花》 《落花生》
借物 葵花 梅花 花生
喻人 边防战士 建筑工人
共同点 不屈不饶 默默无闻
不讲体面的人 对别人有用处
谢谢聆听
说目标
说教学过 说教学过程 程
说活动反思 说板书设计
1.设疑导入、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点地梅》的最后一个自 然段 2、把点地梅比喻成什么?这种表达 方式是什么?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 说教学过程 程
说活动反思 说板书设计
2.读议悟法、举一反三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借物喻人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借物喻人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借物喻人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法,通过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或场景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类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学作品的内涵。
本文将介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借物喻人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分析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阅读技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借物喻人在群文阅读中的应用方法1.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教师可以选取代表性强、形象生动的事物作为喻象,如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
通过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这些事物进行类比,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明确喻象的特点:在选择喻象后,需要明确喻象事物的特点和象征意义,确保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事物的习性、外貌、行为特点等来帮助学生建立对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
3.进行比较和解读:教师需要将文学作品与喻象事物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
通过分析比较的结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内在品质和情感体验。
4.启发思考和探究:在借物喻人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与人物形象相关的深层次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借物喻人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的作用1.拓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借物喻人可以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联想与想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借物喻人将抽象的人物形象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事物的形象和特点来感知文学作品中的美感和情感。
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3.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解读:借物喻人能够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从而加深对作品的整体理解和解读。
通过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喻象事物相联系,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借物喻人阅读教学设计
借物喻人阅01读教学的意
义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借物喻人阅读 教学方法能够 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文本主 题和深层含义
通过引导学生 分析文本中的 比喻和象征, 提高学生的阅 读分析能力
借物喻人的阅 读教学方式能 够激发学生的 阅读兴趣,培 养阅读习惯
通过借物喻人 的阅读训练, 学生能够更好 地掌握阅读技 巧,提高阅读 效率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鼓励 相互学习和借鉴
借物喻人阅04读教学的评
价与反思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评估学生对文本 主题的理解程度
检测学生是否能 够分析文本中的 象征评估学生能否将 文本中的信息与 实际生活联系起 来
反思教学设计和实施效果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借物喻人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否明确,是否有效实现。
借物喻人阅读教学 能够帮助学生培养 创新思维和批判性 思维,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借物喻人阅读教学 能够激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培养良好 的阅读习惯和思维 方式。
借物喻人阅02读教学的原
则
精选阅读材料
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 内容有趣、生动,能引起学生兴趣 语言优美、规范,具有文学性 蕴含深刻寓意,能启迪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 验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 神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 应能力
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力
借物喻人阅读教学 能够引导学生通过 观察和思考,拓展 思维和想象力。
借物喻人阅读教学 中,学生通过分析 比喻和象征,能够 更好地理解文本内 涵。
选择恰当的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注重案例分析:在讲解案例时,应注重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案例中所蕴含的深刻 意义和价值。
_群文阅读_借物喻人_教学实录及点评_陈泓宇
案例展示2014-02一、借用旧知,导入议题师:(出示《烂漫的点地梅》最后一段)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这段文字,这是上学期学过的课文,能想起它出自哪篇文章吗?回忆一下,这篇文章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表达方式是什么?生:这篇文章用了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师板书:借物喻人)师:具体地说一说,课文借的物是什么?喻的人是谁?生:借的物是点地梅,喻的人是高原筑路兵。
(在大屏幕的重点段中突显“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师:是啊,作者借点地梅的顽强美丽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坚忍顽强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的写法巧妙而自然,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
今天我们再来阅读一组这样的文章。
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这节课要阅读的三篇文章的题目:《葵花之最》《一棵核桃》《苦瓜》。
)点评:从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点地梅》的表达方式入手,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知识储备,从关注语言形式上提出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可见教师在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积极探究的精神。
开课自然简练,目标明确。
二、重点阅读,感悟读法师:用浏览的方式,快速阅读《葵花之最》。
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借的物是什么?喻的人是什么人?(出示辅助阅读的表格,学生自读3分钟。
)篇目借物喻人共通点《葵花之最》师: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来说说这篇文章借的物是什么?喻的人是什么人?生:文章借的物是葵花,喻的人是昆仑山上驻守边疆的战士。
师:请把葵花和战士填写到黑板的相应的地方。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借葵花来比喻昆仑山上的战士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读文章,边读边思考。
有想法了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会儿全班交流。
(屏幕出示小组讨论学习提示。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开展讨论,老师参与到各组讨论,并随机指导。
)师:下面我们来分享大家的智慧。
哪个组先来汇报?生1:我们这组认为,葵花和昆仑山上的战士一样,无论环境多么的恶劣,他们都顽强不屈,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绽放出明艳的花。
生2:我们组发现,葵花和战士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他们面对险境不屈不挠。
借物喻人阅读教学设计
借物喻人阅读教学设计Title: "Learning through Metaphors: A Reading Instructional Design"Introduction:Metaphors are powerful linguistic tools that can enhance understanding and deepen engageme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By comparing known objects or concepts to unfamiliar or abstract ideas, metaphors provide a bridge between what students already know and what they need to comprehend. In this instructional design, we will explore how to implement a metaphor-based approach in reading instruction,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strategy of "Borrowing Objects to Portray Characters." This approach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s by relating them to familiar objects, resulting in improved comprehension and analytical skills.Section 1: Engaging Students through Metaphorical ThinkingIn this section,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will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activating students' metaphorical thinking skills.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make connections between concrete objects and abstract concepts prepares them for comprehending characters in texts.Section 2: Introducing the "Borrowing Objects to Portray Characters" StrategyThis section will introduce the core strategy of "Borrowing Objects to Portray Characters." 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o identify key attributes or qualities of a character and then associate them with suitable objects. Byexamining these borrowed objects, students gain a tangibl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aracter's traits.Section 3: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Three key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the "Borrowing Objects to Portray Characters" approach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section: pre-reading activities, during-reading activities, and post-reading activities.3.1 Pre-reading activities:Teachers can show students objects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s they will encounter in the text. Through a brainstorming session, students can predict and discuss the possible qualities 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rs based on these objects. This pre-reading activity generates curiosity and activates prior knowledge.3.2 During-reading activities:During the reading process, 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o track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 traits by revisiting the borrowed objects. Students can document their observations in graphic organizers or journals. Through group discussions or individual reflections, students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s by connecting their observations to the text.3.3 Post-reading activities:After completing the reading, students can engage in activities that promote critical thinking and reflection. For example, they can create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r concept maps that depict the character and the associatedobjects. Additionally, students can write short essays analyzing how the borrowed objects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character's attributes.Section 4: 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This section focuses on different ways to assess students' comprehension and analytical skills based on the "Borrowing Objects to Portray Characters" approach. Teachers can utilize rubrics, self-assessment checklists, or informal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o evaluate students'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explain character traits using metaphorical objects.Conclusion:The use of metaphors in reading instruction provides a creative and engaging approach to foster students'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By implementing the "Borrowing Objects to Portray Characters" strategy, teachers can facilitate deeper connec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the characters they encounter in different texts. Through this instructional design, students will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analytical skills, and a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literature.。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借物喻人》部编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借物喻人》这篇课文,学生能够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通过描写一种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够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这些景物,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课文是通过描写哪种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物的品质和特点的?2. 课文中的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和特点?三、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自然景物,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描写出该组成员的品质和特点。
四、分享与展示(5分钟)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借物喻人自然景物人物品质特点作业设计: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描写出自己的品质和特点。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更多的例子和练习,帮助他们掌握这一写作手法。
同时,我还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组合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自然景物,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描写出该组成员的品质和特点。
小学五年级语文《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含选文)
小学语文《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材料:高粱情高梁在我的心里有着神圣的地位。
一想到高梁,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性。
我的家乡在雁门关脚下,土地灰茫茫的,十分贫瘠,能够种麦子的地极少,只有耐得住大自然折磨的强悍的高梁好种。
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我是吃高粱米张大的。
在我离开故乡之前,一年四季,顿顿饭离不开高粱。
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
高粱的全身没有一处不具有鲜明的个性。
它那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给人以自信和力量。
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底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我问父亲,为什么高粱下边张了这么多“爪子”?父亲告诉我,不要以为草木、庄稼都不如人,都没有知觉。
其实庄稼很聪明,她她们对大自然的感觉,甚至比人类还要敏锐。
她们有的爬蔓,紧紧贴着大地,有的像树一样站着,都是为了生存,为了争取阳光和空间。
对于高粱,气根是不可缺少的。
夏天暴风雨来临前,它就迅速地生出起根,深深地扎进土里。
风暴无法撼动它,就像一个摔跤手,脚跟稳稳地定在地上,等着对手向他扑来。
父亲说:“高梁的根最苦,所有的虫子都不敢咬它,根是它的命。
”说着,父亲掐了一小截,让我用舌头舔舔,啊呀,那个苦劲儿到现在我还记得。
麦子、豆秧能用手连根拔起,但是再有力气的庄稼人也很难拔动高梁。
我小时练摔跤时,教我的伯伯说:“站得像高梁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子上生出来。
”他还说:“摔跤时脚定在地上,觉得自个儿不是有两只脚,而是有几十只!”高梁就有几十只脚,而且每一只脚都深深地扎到地底下。
我虽然练不出高梁的鹰爪般的脚,但它那坚韧不拔的品格却始终激励我顽强地生活着,跋涉着。
桃花心木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石庙小学付会兰篇目:《桃花心木》《白杨礼赞》《山中的老杏树》《松树的风格》教学任务:1.掌握借物喻人文章的阅读方法。
2.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3.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阅读策略:浏览阅读与品析重点句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初识群文阅读1、指导学生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什么是“群文阅读”,再PPT出示群文阅读的概念。
2、明确本次群文阅读的主题是借物喻人。
二、借用旧知,谈话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本学期所学的关于借物喻人的文章——《桃花心木》2、请同学再读种树人所说的话,思考:种树人为什么会很奇怪?3、生反馈:种树人的奇怪行为是希望桃花心木能够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茁壮成长。
4、师追问:本篇文章以《桃花心木》为题,仅仅是在写树吗?5、生举手回答:半篇文章除了写种树,更是在写育人,种树人更希望人能在不确定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培养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6、师总结:在不确定中经受考验,茁壮成长,正是树和人的相似点,也是借物和喻人的灵魂。
7、请学生回忆我们所学的关于借物喻人这一类的文章,并说说这些文章分别是用什么样的物比喻什么样的人?物和人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8、生反馈:《落花生》借外表不好看但是很有用的落花生比喻朴实有用的人。
他们的共通点是朴实有用。
《白杨》借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的白杨比喻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
他们的共通点是不畏艰难、无私奉献。
《梅花魂》借有灵魂、有骨气的梅花比喻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中华儿女。
他们的共通点是有灵魂、有骨气。
9、师总结:(1)明确借物喻人的概念(2)找准借物喻人写法的特点(3)归纳借物喻人文章的读写方法。
找准描写事物特点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品读语句;通过品读语句思考作者借什么物喻什么人?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三、重点阅读,感悟读法1、PPT出示阅读要求:(1)快速浏览文章,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描写事物特点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品读语句。
(2)填写阅读记录卡(3).组内分享:作者借什么物喻什么人?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2、按照阅读要求读《白杨礼赞》3、交流反馈:(1)指名读描写事物特点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注意读出反问的语气)(2)指名全班分享作者借什么物喻什么人?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3)全班齐读描写事物特点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4、按要求阅读《山中的老杏树》和《松树的风格》四、展开想象,仿创练习PPT出示图片,用“我从()的(),想到了()的(人)”的句式练习说话。
群文阅读:《借物喻人》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借物喻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比较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的兴趣。
2.找出各篇文章相关联的地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描写的事物所具有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以阅读为平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感悟“借物喻人”表达方式的特点,尝试仿创“借物喻人”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感悟散文中“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描写的事物所具有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落花生》《白杨》《桃花心木》《高粱情》的阅读资料。
3.阅读记录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1.出示图片,谈论已学课文《梅花魂》。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这是我们才学过的哪篇课文的插图啊?(梅花魂)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物?(梅花)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梅花吗?2.揭示主题。
师:这篇文章借梅花来赞誉中华儿女的品格,借梅花来表达外祖父对中华儿女以及祖国深深的爱意。
在文章中,像这样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借物喻人。
(板书:借物喻人)二、阅读《落花生》,循文解物1.请大家打开手中的阅读材料,我们先来阅读本学期教材中第三组课文里的《落花生》。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看看许地山先生写的是什么事物呢?(板书:落花生)3.学生反馈。
(归纳得真好)那这篇散文只是在介绍落花生吗?请大家再次快速默读文章,这一次,可以选择性地阅读,勾画出写落花生特点的语句,在旁边批注下你的感受,或者写下你的疑问。
4.循文解物,全班交流: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特点?父亲又是怎样议花生的?引导学生归纳出落花生的特点。
(板书:果实埋在地里,可以榨油)小结: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常常被人忽视的、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花生虽然没有像桃子、石榴、苹果惹人喜爱的外表,但它一样结果,而且将成熟的果实埋在土里,一点不张扬,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指导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指导“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适用五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学习提取文本主要信息。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文章写法的特点。
设计思路:在中高年段的课文中,学生已接触过不少“借物喻人”的文章,但对于这种写法可能了解不是很多,因此,我们对《借物喻人》群文阅读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确定议题:借物喻人(写作方法)确定形式:一篇带多篇确定选文:《落花生》《摘心》《荔枝蜜》《白杨礼赞》教学过程:一、读成语,初悟“借物喻人”1、出示成语:笼中之鸟、井底之蛙、过街老鼠、河东狮子、闲云野鹤、门墙桃李、寒蝉僵鸟、城狐社鼠、狐群狗党、禽兽不如、如花似玉、狼心狗肺、铁石心肠、对牛弹琴、画蛇添足、螳螂捕蝉(1)读了成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小结:这些成语表面上是写一种事物,实际是写人的,这种“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的写作手法叫做“借物喻人”,这种手法形象生动,让人很容易理解和领悟。
二、读课文,理解“借物喻人”1、理解《落花生》的写作目的(1)许地山写《落花生》,是要借落花生,告诉我们什么呢?(预设1:希望我们要像花生,他们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预设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小结:这个“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以下这个表:(3)小组汇报(4)小结。
三、读群文,剖析“借物喻人”(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白杨礼赞》《合欢树》《常春藤》后完成表格填写:(2)读了这组文章,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规律?看看谁有发现?预设1:通过写物来写人。
预设2:所写的“物”与人都有一些相同之处。
(预设3:作者要说明的道理都会用一句重点的句子概括。
预设4:借物讲故事。
预设5:提示道理的重点句一般都是放在文章后面。
(3)小结“借物喻人”在写法上的规律编。
四、学选材,运用“借物喻人”1、拓展思维:生活中,我们常会用物来比喻人:雪洁白无暇、纯洁高尚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老牛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小草生生不息、顽强不屈2、生活中的这些人,你会什么来比喻他们呢?(幻灯播放)3、总结。
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意义与目的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人们对于群众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逐渐下降。
为了提高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借物喻人的教学设计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本文将从如何选择适合的物品、如何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如何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等方面来探讨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二、选择适合的物品:生动引入群文阅读借物喻人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来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群文作品的内涵。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物品。
这些物品可以是与群文作品主题相关的象征性物品,也可以是具有类比意义的日常用品。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选择玛瑙作为代表物品,因为玛瑙有着红色的外观,与小说中红楼的主题相契合。
三、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群文的理解1. 物品介绍与探究: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所选择的物品,并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
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玛瑙的颜色、质地等特点,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与红楼梦所表达的情感互通。
2. 引入群文作品:借助所选择的物品作为切入点,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具体的群文作品。
通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介绍玛瑙的特点后,教师可以引入《红楼梦》中与玛瑙相关的情节,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 群文作品阅读与讨论:在学生对群文作品有了初步理解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和小组讨论。
通过分析和解读文本,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群文作品的能力。
四、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细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中,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群文作品的理解,更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 作品阅读笔记: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作品阅读笔记,记录自己对群文作品的思考和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来评价其对群文作品的理解深度。
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创意写作:学生根据借物喻 人的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培养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点评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总结课程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学习经验 布置作业和安排后续学习计划
05
教学评价与反思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思维活跃度: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和见解 表达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习成果: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和特点
分析文本中物与人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加深对借物喻人群文阅读的理解和 掌握
设计教学流程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 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 题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 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借物喻人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 达自己的情感,促进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借物喻人的手法需要学生运用联想和想 象,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改进措施和建议
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实际 情况,调整教 学方法和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课堂互动: 增加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环节, 提高学生的参 与度和积极性。
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 科学化的评价 体系,全面评 价学生的学习 成果和教师的 教学效果。
反思与总结: 对教学过程进 行反思和总结, 找出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措施, 不断提高教学 质量。
06
《借物喻人的秘密》群文阅读教案
《借物喻人的秘密》群文阅读教案一、教案概述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群文阅读技巧,借物喻人。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我们可以揭示人们的性格、思想、价值观等内在特点。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借物喻人的秘密》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质疑现实世界。
二、教学目标1.了解借物喻人的概念及其作用。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思辨能力。
3.培养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积极思考和质疑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借物喻人的概念及实质。
2.掌握通过常见物品揭示人的内在特点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曾经通过一个物品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吗?请举例说明。
”通过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第二步:讲解借物喻人(15分钟)1.通过示例来解释借物喻人的概念,如“晴天和阴天引发不同的心情,可以用太阳和云来喻示一个人的心情是明朗还是悲观。
”2.解释借物喻人的实质,即通过描写物品的外在特征来揭示人们的内在特性,可侧面反映主题和情感。
第三步:整体阅读《借物喻人的秘密》(30分钟)1.教师给学生分发故事《借物喻人的秘密》,然后整体阅读。
2.学生们思考以下问题:a.故事中通过哪些物品揭示了人物的内在特点?第四步:分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并讨论一位人物的特点,给出理由并列举相应物品。
2.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第五步:合作分享(15分钟)学生进行合作分享,每个小组从其他小组中听取并记录有意思的发言。
第六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提取人物特点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借物喻人的技巧揭示人物内在特征。
2.鼓励学生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观察和揭示身边人的特点,同时提醒他们在实际应用中要注重全面性和客观性。
五、教学评估1.教师通过学生的发言和参与程度来评估他们对借物喻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学生提交文本作业,从实际生活中选择一个物品,通过描写,展示一个人的内在特点。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借物喻人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借物喻人XXX: Teaching Design for Group ReadingName: XXXTopic: XXX Describe PeopleGrade: Sixth GradeXXX and Sources: "XXX Sunflower," "Bitter Gourd," "Umbrella" from the Group Reading n of the November 2013 issue of "Learning Chinese Friends" magazineXXX:1.To percei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s and people through key language and discover their commonalities。
thus realizing the n method of "XXX it.2.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group reading activities based on reading prompts。
share personal reading experiences with others。
XXX' sharing。
and improve analytical。
comprehensive。
summary。
and comparative reading abilities during the reading process.XXX:XXX of objects and people through key language and discover their commonalities。
thus realizing the n method of "XXX it.I。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借物喻人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借物喻人借事喻理感悟生活六年级语文组崔敏阅读内容:丛书1:《胡杨树》、《生命草》、《沙土和水》、《做一粒咖啡豆》、《石榴》、《小河的成功》、《繁星》。
教学目标:1.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阅读相关文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解决文中的问题。
2.品析优美词句、含义深刻的句段。
体会故事中蕴含的哲理3.学习体会借物喻人,借事明理的表达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课堂上学到阅读的方法,自主阅读其他文章。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主题:借物喻人借事明理感悟生活。
二、回顾本单元课文出示表格,指名回顾主要内容和借物喻人、借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三、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诗《竹石》、《石灰吟》学生自由读,说说借()喻()。
可以找诗中关键词来说。
四、回顾学习阅读丛书文章的方法。
1.述内容,说启迪(概括主要内容,说明中心思想或道理)。
2.赏片段,谈理解(朗读美文美段,理解含义深刻、蕴含道理的句段)。
3.学写法,勤练笔(学习写作手法,表达方法,仿写、续写、改写、读后感等)4.记佳句,背诗词。
五、阅读《胡杨树》1.出示阅读要求先独立按照丛书学习的方法阅读批注、完成表格,然后小组准备分工汇报。
2.小组汇报交流a.述内容,说启迪。
b.赏片段,谈理解。
c.学写法。
2.其他同学补充,老师总结。
六、按照上面的方法学习阅读《生命草》、《做一粒咖啡豆》、《石榴》。
1.出示学习要求:先独立按照丛书学习的方法阅读批注、完成表格,然后小组选择一篇准备汇报。
2.小组汇报交流。
3.补充总结。
七、展开想象,仿创练习我从()的()特点,想到了()人。
八、阅读借事明理的文章《小何的成功》、《沙土和水》1. 出示学习要求:先独立按照丛书学习的方法阅读批注、完成表格,然后小组选择一篇准备汇报。
2.小组汇报交流,补充总结。
3.改编《小何的成功》。
九、我的收获:本节课我明白了()道理,学会了()写作方法。
十、朗读诗歌《繁星》(节选)结束本课。
大众阅读优秀教学设计:借物喻人
大众阅读优秀教学设计:借物喻人简介本文讨论了一种大众阅读教学设计方法: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是一种通过类比、比喻或象征的方式,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的物体相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这种教学设计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借物喻人教学设计的例子和应用。
例子1.使用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抽象概念。
例如,讲述关于勤奋的兔子和懒惰的乌龟的寓言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努力与懒惰之间的差异以及努力带来的成功。
2.比喻和象征教师可以使用比喻和象征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抽象概念。
例如,比喻地将一个人形容为“大海般宽广的胸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人的温暖和宽容的品质。
3.视觉辅助工具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图表或其他视觉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例如,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展示与作品相关的图片,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其中的场景和人物。
应用借物喻人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年级和学科领域。
它可以用于教授语言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借物喻人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此外,借物喻人的教学设计方法也可以结合其他教学策略一起使用,例如问题解决、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这样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有趣,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总结借物喻人是一种有助于大众阅读教学的优秀设计方法。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抽象概念,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寓言故事、比喻和象征以及视觉辅助工具等方法来实施借物喻人的教学设计。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个年级和学科,可以结合其他教学策略一起使用,以提供更丰富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借物喻人教案
借物喻人教案教案标题:借物喻人教学目标:1. 通过借物喻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抽象概念。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借物喻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分析和理解借物喻人的例子,并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
3. 创造自己的借物喻人的例子,展示在班级中。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3. 笔、纸和其他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解释借物喻人的概念,即通过借用具体物体的特点和形象来形容或比喻人或事物。
2. 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借物喻人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思考并讨论一些常见的抽象概念,如友谊、爱情、勇气等,然后尝试用具体的物体或生活场景来形容或比喻这些概念。
2.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分享他们的借物喻人的例子,并与全班进行讨论和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每个例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拓展:1. 学生个人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册或工作纸上,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抽象概念,然后用借物喻人的方式进行描述。
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的物体或场景来比喻同一个概念,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多样性。
2. 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在班级中展示他们的借物喻人作品。
可以通过小组展示、个人口头表达或展示海报等形式进行。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强调借物喻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借物喻人的技巧,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和分析借物喻人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比喻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比喻诗或故事的活动,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和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学生的借物喻人作品进行评估,包括创意性、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物喻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石庙小学付会兰
篇目:《桃花心木》《白杨礼赞》《山中的老杏树》《松树的风格》
教学任务:
1.掌握借物喻人文章的阅读方法。
2.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3.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阅读策略:浏览阅读与品析重点句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初识群文阅读
1、指导学生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什么是“群文阅读”,再PPT出示群文阅读的概念。
2、明确本次群文阅读的主题是借物喻人。
二、借用旧知,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本学期所学的关于借物喻人的文章——《桃花心木》
2、请同学再读种树人所说的话,思考:种树人为什么会很奇怪?
3、生反馈:种树人的奇怪行为是希望桃花心木能够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茁壮成长。
4、师追问:本篇文章以《桃花心木》为题,仅仅是在写树吗?
5、生举手回答:半篇文章除了写种树,更是在写育人,种树人更希望人能在不确定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培养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6、师总结:在不确定中经受考验,茁壮成长,正是树和人的相似点,也是借物和喻人的灵魂。
7、请学生回忆我们所学的关于借物喻人这一类的文章,并说说这些文章分别是用什么样的物比喻什么样的人?物和人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8、生反馈:
《落花生》借外表不好看但是很有用的落花生比喻朴实有用的人。
他
们的共通点是朴实有用。
《白杨》借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的白杨比喻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
他们的共通点是不畏艰难、无私奉献。
《梅花魂》借有灵魂、有骨气的梅花比喻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中华儿女。
他们的共通点是有灵魂、有骨气。
9、师总结:(1)明确借物喻人的概念
(2)找准借物喻人写法的特点
(3)归纳借物喻人文章的读写方法。
找准描写事物特点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品读语句;通过品读语句思考作者借什么物喻什么人?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
三、重点阅读,感悟读法
1、PPT出示阅读要求:
(1)快速浏览文章,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描写事物特点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品读语句。
(2)填写阅读记录卡
(3).组内分享:作者借什么物喻什么人?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
2、按照阅读要求读《白杨礼赞》
3、交流反馈:
(1)指名读描写事物特点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注意读出反问的语气)
(2)指名全班分享作者借什么物喻什么人?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
(3)全班齐读描写事物特点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
4、按要求阅读《山中的老杏树》和《松树的风格》
四、展开想象,仿创练习
PPT出示图片,用“我从()的(),想到了()的(人)”的句式练习说话。
五、推荐阅读
杨朔《荔枝蜜》《茶花赋》
毕淑敏《葵花之最》
张晓风《行道树》
冰心《荷叶母亲》
六、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归纳总结了关于借物喻人文章的读法,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学以致用,会阅读相关文章,写作中也能对此加以运用。
板书设计
群文阅读
——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
╲╱
共通点
|
品析重点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