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
小学一年级课堂常规培养
小学一年级课堂常规培养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还很单纯,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做小动作,干扰其他同学。
因此,一年级的任课老师都非常重视课堂常规训练,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儿歌来规范课堂常规。
儿歌既好听又容易记忆,孩子们很喜欢。
在课前,老师可以让学生一起朗诵儿歌,比如“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
书本文具放桌角,身正肩平静坐好。
”这样可以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让他们进入研究状态。
在写字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背诵“大哥二哥对齐捏,三哥在下来托起。
四哥五哥往___,笔杆离开虎口处。
”并纠正他们的姿势,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惯。
如果学生抢答,老师可以利用儿歌提示学生“要发言,先举手”,这样学生就会安静地等待老师的点名。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来启迪课堂常规。
一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典型,例如“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以此来带动整体,促进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
榜样可以选择班级中比较适合的同学,因为伙伴之间的榜样效应要比老师的说教更有效。
例如,班上的___同学写字很好,可以成为其他同学研究的榜样。
最后,教师要扎实训练,落实课堂常规。
学生良好的行为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老师要针对学生在课堂常规训练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
只有不断地训练和反复抓,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惯,老师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
首先,老师要教学生正确的阅读姿势,例如坐直、眼睛距离书本适当、不要低头等。
其次,老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注意发音、语调和停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同时,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研究和行为规范非常重要。
老师需要在课堂上营造积极向上、互相尊重、团结合作的氛围。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等方式,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小学一年级老师课堂随笔5篇
小学一年级老师课堂随笔5篇小学一年级老师课堂随笔篇1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而在期初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学生要学习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
从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还是比较有效的。
一、创设故事情境学习汉语拼音。
如ü在j q x后面要省去两点,这个拼写规则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个“老大难”,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小ü是个特别爱哭的孩子,这不,今天就他一个人在家,多没意思啊,他越想越伤心,哭得眼泪吧嗒吧嗒地直掉(师用彩色粉笔点出两点),这时候,正好jqx走过他家,听见哭声就去敲门,jqx知道原因后对小ü说,你别哭,把眼泪擦干净了我们就陪你一起玩。
小ü听了,连忙把眼泪擦掉(师擦去两点),然后和jqx手拉手(板书:ju qu xu)一起玩。
(教读ju qu xu)再用顺口溜“小ü碰到jqx,擦干眼泪再拉手”。
再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的时候,我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星期天,小i小u和小ü到公园去玩,来到公园门口,他们碰到了Y和W,Y拉着小i的手做好朋友,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w拉着小u的手做好朋友成了整体认读音节wu,剩下小ü一个人站在公园门口,它又伤心得哭起来,看看,眼泪又流出来了(同样用彩色粉笔点出两点),这时候y听见了,回到门口对小ü说:“我也喜欢和你做好朋友,不过你得把眼泪擦干,我再和你拉手。
”小ü听了马上擦干了眼泪和大y拉手,他们也成了好朋友,变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
到后面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e的时候,我还是用了相似的故事,不过后面让学生自己猜猜:大y说üe必须答应它一个条件它们才能做朋友,你知道y的条件是什么吗?有了前面的基础,很多学生都能说出y后面的ü也要把两点去掉。
一年级诵读教案范文
教案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推动学生学习发展而制定的计划和指导方案。
以下是一个一年级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诵读出一些简单的短文、诗歌和儿歌。
2.学生能流利地朗读出句子和段落。
3.学生能够理解一些简单课文和句子的意思。
4.学生能通过诵读来培养对汉字和拼音的认知。
教学内容:1.简单的短文、诗歌和儿歌2.基本的汉字和拼音教学步骤:第一课:认识汉字和拼音1.打印出一些常用的汉字和对应的拼音,让学生熟悉汉字和拼音的形状和发音。
2.教师示范正确的发音方式,让学生模仿跟读。
第二课:朗读句子和段落1.准备一些简单的句子和段落,例如:“我是一年级的学生。
”、“我喜欢画画。
”等。
2.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模仿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之间评价和指导。
第三课:诵读儿歌和诗歌1.准备一些简单的儿歌和诗歌,例如《小兔子乖乖》、《春天在哪里》等。
2.教师先诵读,然后让学生模仿跟读。
3.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注意配合动作和节奏。
第四课:诵读短文1.准备一些简短的故事和寓言,例如《小狐狸和小猪》、《小红帽》等。
2.教师朗读,让学生仔细倾听,然后回答问题。
3.学生分组进行朗读表演,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第五课:巩固综合训练1.将之前学过的汉字、拼音、句子和段落、儿歌和诗歌、短文进行复习和巩固。
2.分组进行朗读比赛,鼓励学生拓展表演技巧和展示个人特色。
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和模仿:教师通过身体语言和语音模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发音和表达方式。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自信心。
3.情境化教学:教师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更好地进行诵读。
4.激励评价: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和肯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诵读中的表现,包括发音准确性、语音语调、节奏感等方面。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反馈,对朗读表演进行评分和点评。
如何教学生朗读
如何教学生朗读朗读是一件既有意义而又愉快的事情,在教学中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段。
尤其是在讲求积累、感悟的语文教学阶段,更是不可或缺的形式。
对学生来说,一个人朗读水平的高低,能看出他的语文表现力如何,同时朗读能力标志着他的文学修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
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在上课指导朗读时,只注重学生的朗读次数,缺乏具体指导的用语屡见不鲜,使朗读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也读来无趣,像念经似的,这是不能达到语文新课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指导朗读的:一、从生活经验入手,确定初读课文的感情基调。
唱歌会根据内容先定调子。
朗读也不例外,每次学课文之前,我都要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确定读课文的感情基调。
如,《海上日出》一课,我问:谁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象?用简洁的话语来概括看到的景象(对于没有见过海上日出景象的同学来说,进一步启发结合风景图上或影视作品唤起海上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出:高兴、愉快、激动、兴奋……这时,我会说:好,就请大家带着愉快激动的心情,带着兴奋的表情朗读全文。
这样,一入课文,读课文的基调就定准了,使朗读有了初步的效果。
二、在学生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感受不断读好。
注重朗读细节指导环节,给学生反复朗读语句的机会,一遍一遍地指导,每次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新要求,直至进步为止,使朗读达到最佳效果。
比如,《草原》一课,有这么一句话:“突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学生体会出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并不困难,但当我要求他们带着感受朗读时,却全是慢慢腾腾的一个调子,使句子感情不能充分流露出来。
我问:“这样的读和理解没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如果你是客人,你听了朗读会觉得热情吗?再试一试。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又开始认真地练习。
为了淋漓尽致地表达这样的热情,我让学生在桌上模拟骏马奔驰的节奏,老师带动,范读引路,使朗读达到高潮。
一年级朗读技巧教研发言稿
一年级朗读技巧教研发言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年级朗读技巧的教研发言。
作为一名一年级教师,我深知朗读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和总结朗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希望通过这次教研发言,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提高朗读教学水平。
首先,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开始。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不能过分注重学生的朗读技巧,而忽视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朗读中来。
其次,我将朗读教学贯穿于语言和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注重教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通过模仿和操练,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通过对文章情节和情感的把握,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我不强求学生一次性朗读完整篇章,而是通过分段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提高朗读的自信心,增强表达能力。
此外,我也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朗诵比赛,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最后,我认为要提高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与家长共同合作。
家庭是学生语言和情感的温床,家长的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介绍朗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号召家长在家中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激励,达到家校合作的目的。
总之,朗读教学是一年级语言和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言表达和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朗读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为他们的语言和阅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成长!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所准备的一年级朗读教研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总结模版(3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总结模版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担任了一年级四班的语文教师。
期间,我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任务,积极向同行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我致力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时代同步。
为了增强教学能力,我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听课与评课活动,主动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并虚心向他人求教,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依旧秉持着对教材深入研究的态度,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我坚持独立备课,这为我养成良好的教学常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上,我注重规范教学流程,并以学生为中心,有目的地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获取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已经能够带着问题进行语文合作学习,并能够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
我重视利用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鉴于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我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特别注重字音、语速、语调和语感的准确性。
我反复练习每篇课文,力求用声音准确传达课文内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示范。
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比赛,如小组朗读、男女分组朗读、指定学生朗读、教师领读以及分角色朗读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表达个人的感受,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示范作用。
我重视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总结模版(二)一、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二、重视习惯养成一年级学生具有极高的可塑性,他们常被比喻为“一张白纸”,教师如何在这张白纸上作画,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轨迹。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
1、课前准备方面,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文具,避免上课时慌乱翻找书包。
铅笔需提前削好,并将铅笔屑丢弃至垃圾桶,以此培养学生的准备意识和卫生习惯。
2、上课起立时,学生应整齐站立,听从指挥;坐下后,应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避免分心或私下交谈,从而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习惯的方法
一、听要专心,仔细以往,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一年级学生往往不是很明确。
我是这样对学生说的: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
当然,在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那就是表扬鼓励。
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学生的每个进步,让他们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
二、说要清楚,完整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语言表达能力差,大多数学生没有说完整的话的习惯,回答问题喜欢用一两个词简单回答。
也有一部分学生心里明白,嘴上却讲不清楚,弄得自己十分紧张,别人也听得吃力。
老师在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的时候,可以利用课文中学到过的句式,如一年级的六种基本句式: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说简洁而完整的句子。
当然,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做到说话完整、清楚、有条理,才能起示范作用。
三、读要正确,入情我认为读的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的姿势正确:二是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
读的入情就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由于低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学生读书总是特别拖拉,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先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然后从老师示范,学生跟读开始,慢慢的学生读得入情、读得入境,初步养成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习惯。
四、写要规范,工整在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首先应该教给他们的是正确的写字姿势。
有了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写好字,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
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
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出脚,这些基本笔画要人人过关,才能帮助学生把字写得规范、工整。
小学生朗读技巧范文
小学生朗读是提高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阶段,朗读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还是日常生活中交流的一种方式。
而朗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的良好发展。
因此,针对小学生的朗读技巧进行规范、教育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事情。
小学生朗读技巧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语调、语速和停顿在朗读时,语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语音要准确、抑扬顿挫要清晰,才能让人听起来舒服。
如果语调不准确,则会影响到表达的意思。
语速也非常重要,过快过慢都不好,要根据文本的情况来调整速度,适当停顿可以让文本有更好的表现力和效果。
2.发音正确的发音是朗读的关键,尤其是对于一些拼音和多音字等词语,更需要注意。
如果有不会发音的词语,可以在家里加强练习,通过不断的朗读练习来掌握正确的发音。
3.情感表达朗读不仅仅只是读文字,还需要表达出情感和表情。
要切实做到情感和声音的配合,通过变化音调、节奏和速度等来表现出文本的情感、氛围和意图,让别人通过朗读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小学生朗读技巧的提高途径1.增加阅读量朗读前,要先读一遍整篇文章,通过阅读的方式熟悉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便于清晰、准确地朗读。
所以我们需要多读好的文章和好的书籍,提高我们的阅读素质和水平,同时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
2.模仿和练习模仿是学习朗读技巧的好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演讲稿,根据其朗读风格和表现手法来模仿。
同时,在模仿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朗读技巧,这对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非常有帮助。
不要忘记在模仿之后进行自己的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3.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不仅仅关乎技巧,更关乎兴趣。
只有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才会愿意去持之以恒地进行朗读训练。
因此,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喜好,并准备更多的好书籍,尽量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
小学生朗读技巧对学习和成长的影响通过朗读的训练,小学生不仅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能力,还能够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朗读与背诵实施方案
一年级朗读与背诵实施方案一、实施目的朗读与背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通过朗读与背诵,可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因此,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一年级学生的朗读与背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实施内容1. 朗读课每周安排一次朗读课,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散文或小说进行朗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的文学作品。
在朗读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背诵活动每月安排一次背诵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或段落进行背诵。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背诵方法,培养他们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朗读比赛每学期举行一次朗读比赛,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
比赛内容可以包括诗歌、散文或小说的朗读,评选出优秀的朗读者,并给予奖励。
通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背诵展示每学期举行一次背诵展示活动,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
在展示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或段落进行背诵,并进行现场展示。
通过背诵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背诵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施方法1. 制定详细的朗读与背诵计划,包括具体的课程安排、活动安排和评选标准等内容。
2.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背诵方法,培养他们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朗读与背诵环境,包括图书馆、朗读室等场所,为学生的朗读与背诵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4.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朗读与背诵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朗读与背诵机会。
四、实施效果通过朗读与背诵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
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指导小学生朗读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教师有效指导小学生的朗读。
1.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材料: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读物,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的思考。
这些材料可以是图画书、童话故事、诗歌等,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行挑选。
2.设定明确的目标: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明确朗读的目标。
可以是流利地朗读出来,理解文本的意义,或者是注意语音语调等。
将目标与学生共享,并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个目标对他们的发展很重要。
3.模仿和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进行朗读的模仿和示范。
可以朗读一段文字,然后要求学生跟读。
或者使用录音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听到正确的朗读方式,然后再进行跟读。
4.强调语音语调:语音语调是朗读的重要要素之一、教师可以通过练习一些基本的语音和语调规则,如停顿的方式、声调的起伏以及强调的部分等,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5.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与学生讨论文中的情境和人物。
通过了解故事情节、角色感受等,学生能够从情感上更好地理解并朗读出来。
6.练习和反馈:反复练习是提高朗读技巧的关键。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反复朗读练习,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多积极参与,提问、回答问题,以及进行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朗读练习。
7.保持兴趣和参与度: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活动形式,如角色扮演、游戏等,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角色和声音,让他们在朗读中寻找乐趣。
8.积极鼓励和奖励: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肯定和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小目标,并在达成后给予奖励,如表扬、奖品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之,指导小学生朗读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指导。
适合学生的材料、明确的目标、示范和模仿、强调语音语调、创设情境、练习和反馈、保持兴趣和参与度以及积极鼓励和奖励都是有效的指导方法。
怎样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
怎样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我们的教育教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作为从教者我们清楚地知道,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兴趣”和“会读”上。
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要注意: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和感受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以及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出发,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本人多年在小学低年级教学,有一些初浅的认识,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我肤浅的看法,供教育同仁参考,让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去摸索探讨吧。
一、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从而激发他们产生阅读的兴趣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而且大多书小孩子还沉浸在动画世界中,对带有动画系列的图书可能产生兴趣要浓厚一些。
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
因此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一般采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1、从故事中引发兴趣让生感受书的神奇魅力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
怎样分角色朗读课文
怎样指导小学生分角色朗读李兰英纵观整个小语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只要涉及多角色对话的课文,课后多数做出了“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
可见,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小语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反思我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具有如下特点:一、指导学生明确角色对象每一篇分角色朗读的课文,角色的数量和对象均不同,教师都应先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
我教学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角色,我这样提问指导:“棉花姑娘请了几位动物医生给她治病?他们是一一”几乎全体学生都能答出:“有三位医生,他们是燕子、啄木鸟、青蛙。
”这时相机在黑板上贴出三种动物的图片,让角色在学生眼前明确而鲜活。
教学〈〈落花生》一课,我也清楚提出:“哪些人都谈论了花生的好处?”学生很容易也能找出有哥哥、姐姐和我,教师可及时提醒:“还有父亲,共4个人。
”并进一步点拨:“'我们’是指哪些人?”这样,学生对角色有了整体印象,能更好地分清角色,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从而找准相应的角色语言。
二、指导学生分清角色语言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语言,同一角色在不同地方,语言也不相同。
找出角色后,为了分清角色语言,可用不同符号勾画语言。
如二年级上册〈〈看雪》一文中,只有老师和孩子们两个角色,老师的语言用“一一”勾出,孩子们的语言用“〜〜”勾出,这样,学生区分角色语言就一目了然。
对于有多个角色的课文,如〈〈酸的和甜的》,可以用“——”勾出重点角色小猴子的语言,用" ------ ”勾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狐狸、小松鼠或小兔)的语言,为下面朗读自己喜欢的角色语言做下铺垫。
另外,教者在引导学生勾画角色语言时,遇到人物说话的特殊形式,还要做出重点提示,如三年级上册〈〈灰雀》中的角色语言“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再如〈〈陶罐和铁罐》中的角色语言“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这些说话的人在后面,语言在前面,或说话的人在中间,语言在前后,都应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和勾画。
引导一年级孩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1.选择适合的读物一年级的孩子阅读能力有限,应选择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书籍。
可以挑选一些简单的故事书和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具有鲜明的情节和吸引人的插图,容易引发孩子的兴趣。
2.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可以在孩子的房间或者专门的阅读角落布置一个小书架,摆放一些他们喜欢的书籍。
同时,保持家中的其他娱乐设备(如电视、电子游戏)的干扰,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阅读。
3.互动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与孩子互动起关键作用。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问答和讨论问题,鼓励孩子参与其中。
例如,可以询问孩子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让他们预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或者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培养阅读兴趣为了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喜爱的书籍,并与孩子一起去图书馆或者书店选购书籍。
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参加绘本故事会或者举办家庭阅读时间。
5.逐步提高阅读能力随着孩子的阅读能力提高,可以逐步引导他们挑战难度适中的书籍。
可以选择一些含有词汇和句子结构较复杂的作品。
同时,可以鼓励孩子进行读一读、谁读得更快等游戏,以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帮助孩子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定时挑选一本书进行阅读,培养孩子坚持阅读的习惯。
6.创造绘本阅读的机会绘本是一年级孩子理解故事的绝佳选择。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绘本,鼓励他们讲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观察绘本中的细节。
可以使用手指指向文字,帮助孩子跟踪阅读。
同时,父母可以模仿不同的角色的声音,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7.激励孩子写读书笔记在孩子阅读完书籍后,可以鼓励他们书写读书笔记。
可以要求他们简单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部分,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并加强对故事的记忆和思考能力。
以上是引导一年级孩子阅读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通过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选择适合的读物、使用互动阅读和激发阅读兴趣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生一年级朗读指导
小学生一年级朗读指导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一年级抓起。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朗读指导方法,来供大家学习和参阅!小学语文朗读课文的指导1、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虽然阅读训练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因为学生的直呼能力还不高,识的字又少,所以每次朗读课文困难较大。
因此,在教学《看菊花》这一课,我在揭示课题后,便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要求他们先看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句子读连贯,给学生充分的初读时间,让他们切切实实地借助拼音自己去练读,教师则是巡视指导学生读正确连贯。
在学生充分练习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汇报读准了哪些生字词,同座相互练习读,开火车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练习巩固,调动学生读准生字词的主动性。
最后再把生字词放到课文中,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导,让学生进一步读准生字字音,而且也结合语境,连带理解了大部分生字词的意思。
因为像早晨、公园、去、边走边看等词,在平时的口语中就经常会说到,这样学生通过充分练读后,基本达到了把课文读正确、连贯的要求。
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指导一年级的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并不容易,但低年级的孩子又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感情也是丰富的。
所以,在教这一课时,我抓住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教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细细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有不懂的地方大胆提出来。
通过看漂亮的菊花图片,让学生感受菊花的色彩美和姿态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好第一、第二句话,教学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这三个词时,我通过数一数,读一读,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一句,因为课前我让学生观察过校园里的菊花,所以这一句在学生的头脑里不难形成画面,学生比较容易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最后,我进行了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朗读体验中来,我开展了男、女生比赛朗读的方法激励全体学生在入情入境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真正读出感情。
一年级朗读技巧教研发言稿
一年级朗读技巧教研发言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非常荣幸可以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年级朗读技巧的教研成果。
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朗读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启发性的故事、有趣的绘本以及生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实地参观、观看视频等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录音等方式,让学生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
我们可以利用课堂资源,如读音软件、录音机等设备,让学生反复听、模仿和纠正。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短剧演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另外,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我们可以通过分级阅读材料,适应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朗读课堂上,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朗读课堂上,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赞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朗读比赛、展示朗读成果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并取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激发他们
的学习动力。
总而言之,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发音与语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谢谢大家!。
浅议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一
用敬 重 的语 气读 ,因为 她是 长辈 ;对 金花 ,用亲 切 的语气 读 ,她是
小字 辈 ;对 大嫂 ,是 同辈 ,就应 用关切 的语 气读 ,就 能体 会 出中文 那敬 重 、关 爱之情 。对 于这 些技 巧 ,学生 难 以掌握 ,老师 就有 必要
一年级朗诵教案
重视基本功训练
在朗诵教学中,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语音、 语调、节奏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 诵技巧。
多样化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练习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充分互动与沟通
在课堂上要充分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 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未来教学改进方向
感谢观看
达情感和意思。
04
朗诵实践训练
个别指导训练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确 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针对性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在朗诵中存在的问题,如发音不准、语调平淡等,进行有 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
鼓励个性化表现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朗诵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 感受,展现个性化表现。
03
主题明确
每个朗诵内容应有一个明 确的主题,如季节、动物 、节日等,有助于学生理 解和记忆。
篇幅适中
选择篇幅适中的朗诵内容 ,避免过于冗长或过于简 短,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和 注意力。
结构清晰
朗诵内容应结构清晰、层 次分明,有助于学生理解 和表达。
朗诵时间安排
合理分配时间
个性化辅导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合理分 配每次朗诵的时间,避免时间过长或 过短。
朗诵反馈与改进建议
及时反馈
在评价后,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朗诵者,以便于其了解自己的 不足之处。
针对性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如加强语音训练、提高语 调自然度等。
鼓励与肯定
在反馈中,也要注重鼓励和肯定朗诵者的优点和进步,以增强其自信 心和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读书断断续续不连贯
小学一年级读书断断续续不连贯一年级小学生读书不流利,这很正常的!毕竟他们识字量比较少,尤其是现在幼儿园注重音体美发展,孩子在幼儿园几乎零起点,很少认真识字。
那么一年级开始,需要认真识字,对他们来说不再是囫囵吞枣、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啦!因此需要老师和家长,指导他们逐字逐句教会他们读书,尤其是手指一定要指到字读,这才是培养识字最重要的方式。
学习有个过程,一年级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读书不流利是很自然的,不能操之过急。
首先要让孩子把课文里的字认会,然后让孩子反复读课文,课文较长的分段读。
多读多背诵,渐渐就会读得流利,以后学新课,读起来也比较容易。
年级小学生读书不流利是很自然的,因为刚从幼儿园走进课堂,都有这一过程的。
不能操之过急,家长要耐心的疏导,让他慢慢地度过这一不适应期。
孩子的兴趣和习惯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而且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因此,学生和家长必须树立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概念。
在这样的前奏下,提高学生的兴趣已成为语言学习的关键。
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兴趣?小学语文家教补习学好语文有哪些技巧?首先,尽量确保学习内容的乐趣。
在此基础上,要注意课前每节课的介绍部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开展更多与语言相关的活动,以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言;最后,在情感上,学生通过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感来更有兴趣学习。
兴趣是关键,良好习惯是语言学习的有力保障。
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为学生进入中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般来说,语言学习惯是听、说、读、写。
(1)在培养学生养成习惯的同时,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仅要倾听,还要思考和记忆。
此外,应鼓励学生多说话,注意清楚,流利,礼貌。
(2)、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手段。
(3)、允许学生养成自我评估的习惯,学生应以方法为导向,学生应及时纠正和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小学学习技巧,在谈论复习习惯时,应及时制定、进行复习,然后做好作业。
阅读习惯,不仅要阅读教科书上的文字,老师还应该要求阅读,如每周阅读书籍,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圈、分、评论习惯。
低年级重塑朗读教学的路径
低年级重塑朗读教学的路径关于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特别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老师们认识不可谓不到位。
然而走进低年级课堂,我们依然会发现认识和实践是两回事:多数老师会在识字与写字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对于课文朗读那么是虚晃一枪,点到即止。
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课文都还读不熟的现象,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一是对“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根底,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课标实施建议片面性的解读,主观上以为课堂只有着力凸显识字写字教学过程,教学重点内容和目标才能达成。
二是觉得反正期末也不会考朗读课文,课堂花时间在朗读教学上既费时,效果也不会多好。
三是低年级教师往往会忽略教材选文的语言表达特点,以为这是中高年级的事情,没有将朗读置于学习语用、培养语感的重要地位来考量。
慢慢地,朗读教学被边缘化,课堂变成了无休止的识字写字方法的交流分析,题材丰富、语言典范的语篇反而成了摆设。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
”“语感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的。
”儿童刚进入小学,对母语特点的认识还停留在无意识的状态,需要大量的整体朗读,去感知母语音韵的变化,去体验语言表达的节奏感、顺序感、对应感和准确性。
所以,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天天增加的過程。
通过入情入味的反复朗读,就能整体感知语篇和语境,并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发现语言文字的秘妙,感受到母语学习的无穷乐趣。
当然,这与识字教学目标并不相悖,朗读的过程,同时也是反复复现、熟悉、意义识记生字的过程。
相比单独纠缠某几个字的字形和读音,交流各种识字策略等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
因此,通观部编教材每一篇课文后边的习题设计,第一题都有“朗读课文”的要求〔一年级[下]局部篇目在第二题〕。
这是顺应儿童母语学习天性的刻意安排,却很容易被老师们误以为是一道约定俗成的模式化设计题而被忽略。
其实,一年级测试题中常见的词语搭配、选词填空、造句、乱词排序、短文阅读题根本信息提取等,都需要语感作为支撑。
小学一年级语文朗诵方法
【导语】朗诵不仅可以提⾼阅读能⼒,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读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明⾔⾏,增强理解;⼩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词汇细致⼊微的体味能⼒,以及确⽴⼝语表述形式的⾃我鉴别能⼒。
因此,要想成为⼝语表述与交际的⾼⼿,就不能漠视朗诵。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 ⼀、表演式朗读 (⼀)分⾓⾊表演式朗读。
即先让学⽣读⽂本⾥描述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演⼀演,让他们⾛进⽂本,⽤绘声绘⾊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本中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让⼈产⽣⾝临其境的感觉。
如《狼和⼩⽺》《狐狸和乌鸦》等⽣动有趣的课⽂,都可以采⽤这种朗读⽅式。
《狼和⼩⽺》中虽然只有两个⾓⾊,但这篇课⽂情节⽣动,对话丰富,是⾮常有利于采⽤这种⽅式朗读。
可以三个同学为⼀组,⼀⼈演狼,⼀⼈演⼩⽺,⼀⼈当作者,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再到台上来表演。
分⾓⾊表演式朗读能增添课堂教学情趣,加深学⽣对⽂本情境的体验。
(⼆)动作表演式朗读。
即让学⽣边朗读边做动作,使很多简单易懂的课⽂不需教师过多地讲就能理解;⼀些难理解的课⽂采⽤这种朗读⽅式也变得好理解了。
如《⿅⾓和⿅脚》的第⼆⾃然段,作者连续⽤“撒腿逃命”“飞快地蹬地”“拐弯”“奔跑”等动词,把⼩⿅看见⼀只狼后拼命逃跑的过程描写得⾮常形象。
为了加深学⽣对这⼀段的理解,特别是针对“撒腿”“蹬地”这两个词,我让学⽣⼀边做动作,⼀边朗读。
在做做读渎中,学⽣加深了对⽂本的感悟理解,也很容易就领悟了“撒腿”“蹬地”这两个词。
⼆、竞赛式朗读 学⽣都喜欢参加竞赛,⽽且都希望⾃⼰在竞赛中获胜。
因此,我在班上开展了“谁是朗读⼤王”的⽐赛活动。
我先给每个学⽣充分的时间准备好朗读的内容,然后提出要求:声⾳响亮,有感情,加上适当的动作,态度⼤⽅、⾃然。
⽬的是让学⽣⼈⼈参与,做好充分的准备。
⽐赛时,我将学⽣的朗读现场录⾳,然后放给他们听,让全班同学当评委打分,评出“朗读⼤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这样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
一年级学生朗读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唱读,即朗读时一字一顿,不加理解从头读到尾,没有停顿和轻重缓急,更不用说有感情了。
其原因主要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对词、句、段、篇缺乏认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差,仅仅依靠汉字拼音一字一字去读。
同时也与教师的训练有关。
在一年级的朗读训练中,教师一般安排齐读较多,这种整齐化的节奏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了唱读的习惯。
为切实抓好朗读起步训练,一方面采用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另一方面应适当地交给学生朗读方法。
一、范读、领读、同步读
一年级学生向师性强,模仿能力强,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领读,或师生同步读是最重要的方法。
它一方面能将无声的语言转变成富有情感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朗读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朗读中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音的停顿(包括逻辑停顿)使学生真实可感,起到良好的示范引路作用。
一般在感知课文前,我就有声有色地为学生配乐朗读或让学生听录音朗读、欣赏CAI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意境之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在朗读长句、难句或感情色彩较浓的句段时,学生倘若遇到困难,我就根据情况适当进行范读、领读或师生同步读,给学生提
供示范,引导学生朗读好。
二、由字识词,连词成句
一年级学生虽对词、句认识不深,但在平时口语中经常运用,在学习汉语拼音中也接触了一些词句,学习课文时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句中的词做上记号,让学生连成词读,也能较好地避免一字一顿地唱读的现象。
如:“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小树不冷了。
”这个句子由于学生找出了词,朗读时能连字成词,连词成句,效果明显好转。
对有些较为复杂的词组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读时连成词。
指导学生认识了词,能连成词读,教师再加以示范朗读,句中的逻辑停顿学生较容易把握。
如上面例句中教师稍加示范,学生朗读时在“冬天”“小树”的后面就会形成逻辑停顿。
三、掌握标点符号的读法
标点符号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语言。
朗读训练时应指导学生根据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停顿时间和语气。
一年级主要认识逗号、句号、问好和感叹号。
教师应做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地指导学习,把好训练关。
在教材第一册“看图读拼音识字1”教学时,主要训练学生读好逗号、句号的停顿时间和语气,初步认识问号。
在课文学习中巩固逗号、句号的读法。
《比尾巴》是进行问句朗读指导的典型课例,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问句的读法。
在《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猫种鱼》《小山羊》三课的教学中侧重指导学生认识感叹号,并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在第二册教学中,结合课文对这几种标点代表的不同句式的读法进行巩固训练和综合
训练,并注重课题与课文、段与段之间的朗读停顿。
四、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力。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朗读训练,教师就应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1、凭借音像激趣。
教学中除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外,还可凭借音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朗读兴趣。
可采用配乐朗读、录音朗读、多媒体课件演示等音像方式。
如在上《小山羊》《小公鸡和小鸭子》等课时,运用动画再现课文情境,学生边欣赏动画边听故事,愉悦之情溢于言表,读书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
在《我爱祖国》一课教学中,课前我制作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乐风光片,课上随着风光音乐片的播放我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生在美的音乐、风光和美文的熏陶感染下,朗读热情高涨。
学完课文,我再给学生配上风光音乐片,让学生表演诗朗诵,将学生朗读热情推向高潮。
2、引进激励机制。
一年级学生好胜心强,也特别喜欢得到老师同学的夸奖,因此朗读中引进激励机制,激发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和成就感,使学生对朗读产生积极情绪,为朗读训练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如朗读时评选“巧八哥”“小百灵”,开展“挑战某某某”活动或多种形式赛读:同桌赛、小组赛、男女赛、师生赛等活动。
3、创设情境激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教学中宜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和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可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可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幻灯、多媒体课件等再现课文情境,把书面语言变
成生动的画面;可结合生活经验启发学生重视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等,如此引导朗读,学生不仅乐读,而且会读。
4、变换朗读形式激趣。
单一的朗读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根据不同的课文巧妙改变朗读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感情朗读能力。
如《王二小》《司马光》《聪明的华佗》等课文故事性强,就让学生讲故事。
《自己去吧》《两个小狮子》等对话较多的课文,就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小公鸡和小鸭子》《要下雨了》等童话故事宜让学生演课本剧。
采用这些特殊的方式,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然会读出语感。
总之,朗读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帮助学生从小打下良好的朗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