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教育旨在培养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年级下册的教科版科学课本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全册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阳光、空气和水本单元主要介绍太阳的作用、阳光的变化、空气的存在以及水的重要性。

1. 太阳的作用:太阳是地球的能源之源,提供光和热能。

太阳还能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2. 阳光的变化:太阳光可以照射到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和不同时间。

这使得我们在一天中能感受到阳光的变化,例如早晨的阳光较为柔和而晚上的阳光则较为强烈。

3. 空气的存在:空气是无形的物质,由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空气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才能生存。

4.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水来满足身体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利用水进行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第二单元:天地万物本单元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

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圆形的球体,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个重要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的变化,而公转则使得我们能感受到四季的交替。

3. 天空中的星星:夜晚,我们可以看见星星点点的天空。

星星是遥远的太阳,它们会发出光亮。

4. 月亮: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公转。

月亮的形状在一个月内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月相变化。

第三单元:春夏秋冬本单元主要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还有与四季相关的活动。

1. 春天:春天是四季中温暖而有希望的季节。

春天气温逐渐回暖,百花争艳。

2. 夏天: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气温较高。

夏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也是游泳和野餐的好时机。

3. 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作物成熟,天空湛蓝,气温适宜。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第一单元:水的重要性和水的变化-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自然界都非常重要。

- 水可以存在于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固态是冰,液态是水,气态是水蒸气。

- 水可以通过加热或减压发生相变。

第二单元:碗里的“南极洲”- 冰可以保持食物的新鲜,因为它可以吸收热量。

- 冰可以用来制作饮料和食物。

- 冰块可以融化成水,然后再重新变成冰块。

第三单元:食物中的水分- 食物中含有水分,它能够维持食物的形状和口感。

- 食物中的水分可以通过加热变成水蒸气。

第四单元:物体的浮沉性和流动性- 浮力是物体浮起的原因,与物体的密度和受到的浸没液体的位移有关。

- 每种物体在液体中都有一个特定的浸没位置。

- 流体的流动性: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流动,但固体不可以。

第五单元: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磁铁具有吸引和排斥的性质。

- 磁性物体可以被磁铁吸引,非磁性物体不能。

- 磁铁的吸引力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第六单元:适应环境的动物- 动物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征和性。

- 动物可以通过行为和某些特征适应不同的环境。

第七单元: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来保护环境。

第八单元:探索陌生星球- 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

- 地球是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

- 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都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第九单元: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了解自然现象。

- 科学实验需要严格的实施步骤和正确的记录方法。

第十单元:科学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 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等。

- 人类需要正确使用科学技术,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以上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的核心知识整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培训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培训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答根向下生长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答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一、概念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科学是一门引导我们探索自然和世界的学科。

在三年级的科学下册中,我们将学习许多有趣且有用的知识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点吧!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和变化本章主要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一些变化。

我们学习到植物的种子是如何发芽生长的,通过观察豌豆的生长,我们了解到植物的幼体和成体的变化。

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了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光合作用和水分的吸收等。

第二章:生活中的物体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周围生活中的物体,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我们了解到物体都有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并能从中学习到力的作用。

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在这一章中,我们了解到能量是如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转化的。

比如,太阳能是如何转化为热能的,而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光能的。

我们还学习到了一些简单的电路知识。

第四章:生活中的物质变化本章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我们还学习到了物质的溶解和挥发的概念。

第五章:身体的维持和卫生保健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人体的健康和卫生保健。

我们了解到了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同时,我们还学习到了一些简单的卫生保健知识。

第六章:地球和环境保护在这一章中,我们了解到了地球的构造和一些地球上的现象,比如地震和火山喷发等。

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第七章:人类历史和科学的发展本章中,我们学习了人类的历史和科学的发展。

我们了解到了古代文明的一些成就,并学习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

第八章:科学实验和观察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基本方法。

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以上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和世界,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希望大家在科学学习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并积极参与到实验和观察中来,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教科版三年级下科学知识清单(全)

教科版三年级下科学知识清单(全)

教科版三年级下科学知识清单(全)小学科学,我们采用初中师资进行模块化教学,3-5课时为一个模块,以实验为主要抓手,激发兴趣,锻炼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教学内容,在小学科学基础上,并参考采用美国的,德国的科学教材,以及渗透初中知识和方法。

知识清单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3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 发芽→ 生长→ 出现花蕾→开花→ 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以下是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1.化学家探秘:了解化学家的工作内容和实验室的常见设备。

2.种子的生活:介绍种子的形态和功能,以及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3.植株的生命之源,树叶:介绍树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光合作用和气孔的作用。

5.空气的“重要布置员”:认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6.白首之交,水和空气:了解水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水和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7.色彩之变,物质的溶解: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常见物质的溶解实验。

8.楼房物语:了解楼房的结构和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9.不透明之迷:认识不透明和透明的物体,了解物体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10.电的起源:了解电的起源和历史,认识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11.磁场的魅力:了解磁铁的构造和磁性物质的特点,学习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12.随身伴读,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认识声音的完整和不完整。

13.繁星之谜,星座:了解星座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常见的星座和星
座故事。

14.小太阳,火花:认识火花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学习安全用火知识。

15.多媒体身影:认识多媒体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多媒体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16.领略黑科技,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种类,学习机器人的
原理和应用。

17.科技脚步,通信: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学习手机和电脑的使用
方法。

18.软软的智慧,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运动和位置》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我们称其为运动;位置未变化时,我们称其为静止。

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也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和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当运动距离相同时,用时短的运动速度快,用时长的运动速度慢。

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我们要进行多次实验。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当运动时间相同时,距离长的运动速度快,距离短的运动速度慢。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有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

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材料做、减少曲线轨道、增加直线轨道可以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速度。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这个过程称为孵化。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重点1 .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 .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 .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 .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 .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 .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 .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 .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 .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 .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 .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1.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植物、动物、天气、四季的变化等。

2. 学习用准确的词语来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特征。

二、认识和保护环境1. 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会如何保护环境。

2. 学习垃圾分类和减少浪费。

三、物体的性质1. 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性质,以及常见物体的材质。

2. 探索物体的可拉伸性、可压缩性、可溶解性等性质。

四、生活中的力1. 了解推力、拉力、摩擦力等力的作用,并能够观察并描述力对物体的影响。

2. 学习合理运用力,例如:使用简单机械来减轻力的大小。

五、生活中的能量1. 了解光能、热能、声能、电能等能量的来源和传递方式。

2. 学习如何节约能源,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六、天文地理知识1. 了解太阳、地球、月亮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

七、生活中的健康与安全1. 学习正确的饮食、锻炼和休息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2. 学习安全知识,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八、科学实验与探究1. 培养对事物进行实验和观察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2. 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九、学习与合作1.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 学习与同学合作,互相尊重、帮助、合作。

综上所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内容涵盖了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物体的性质、生活中的力和能量、天文地理知识、生活中的健康与安全、科学实验与探究以及学习与合作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增强对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的意识,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终身学习者。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1.植物的生长:植物需要阳光、水、土壤和空气才能生长。

它们从土壤中吸
收水分和营养,从阳光中获取能量,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2.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经历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的生命周期。

有些动
物需要特定的环境才能生存,而有些动物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3.地球的构造: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
层,主要由岩石构成;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熔岩构成;地核位于地球的最深处,由金属和岩石构成。

4.地球的能源:地球的能源来自太阳。

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
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动物。

此外,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也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5.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从地面、河流、湖泊等水源蒸发到大气中,然后通
过降水返回地面的过程。

这个循环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6.天气和气候: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而气候则是指一个
地区长时间内天气状况的平均值。

天气是由多种因素(如温度、湿度、风和降水)决定的,而气候则是由一个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平均值决定的。

7.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其周围的八大行星、数百颗卫星以及一些小天
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提供了太阳系内所有天体所需的能量。

8.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对地球的引力产生了潮汐现象。

月球表面有
许多特征,如月海、月陆和撞击坑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书知识点归纳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书知识点归纳植物1.绿色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3.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4.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等多项工作。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6.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些养料是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8.植物中的叶绿素能够利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放出(氧气)。

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9.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11.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果实具有(雌蕊)发育而来的,果实里面有(种子)。

12.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生长旺盛期、开花结果期。

13.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4.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的特征。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生长在节上的。

15.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直径。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第一单元复1.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时,我们称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它们之间的位置不随时间而改变,那么此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2.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概念,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如,对于地球来说,一栋楼房或一棵树是静止的;但对于太阳来说,它们却在运动中。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说这列火车相对于车站在运动。

但对于在火车上的旅客来说,他们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相反的方向相对于火车运动。

3.要描述物体是否在运动,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根据运动的轨迹,物体的运动方式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根据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6.物体运动的路径被称为运动轨迹。

如果物体在直线上运动,那么它的运动轨迹就是一条直线。

7.如果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那么它的运动方式就是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8.典型的曲线运动包括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9.要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它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运动的时间越短,说明它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有两种方式。

例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可以使用测量的方法来准确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单元1.绝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的生命的。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径、叶繁殖后代。

3.植物的叶分为完全叶和不完全叶。

4.种子是由胚、种皮、胚乳、三部分构成。

5.种子最先长出来的是根、在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生长的速度快。

6.凤仙花最先长出来的是茎。

7.植物的叶是由叶柄、叶片构成。

8.不同植物的种子,他们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个不相同。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及运输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10.植物的根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11.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2.植物的叶具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释放氧气。

13.种子萌发生长的外界条件有温度、水分、氧气。

1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5.植物的茎和叶向光生长的特性,叫做向光性。

16.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鄂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

17.四部分都具备的叫做完全花,这些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都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18.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组成,其中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

19.根据形态结构果实可分为三大类,即单果、聚合果和复果。

第二单元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小蚕的主要食物是桑叶。

3.蚕卵的颜色是黑灰色的,形状是小颗粒状椭圆形的。

4.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脱皮。

5.蚕由头部、胸部、足组成。

6.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7.蚕属于昆虫类。

8.蚕的一生分为蚕卵、蚕、蛹、蚕蛾四种形态。

9.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是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因素。

10.蚕的生命大约为 56 天.11.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12.有些昆虫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自然界与社会生活
- 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水体的特点和作用。

- 认识一些常见的自然资源,如水、空气、阳光等,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 了解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以及它们对人类的作用。

动物和人类的生活
- 了解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等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性。

- 认识一些常见的昆虫,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 描述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并了解其中的生态平衡。

植物和人类的生活
- 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及其特征,如树木、花草等,并了解它
们的生长过程。

- 认识常见的蔬菜和水果,并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食用方式。

- 描述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的传播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 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以及它
们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

- 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并了解如何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科学实践
- 进行简单的科学观察和实验,如观察天气变化、测量物体的
长宽高等。

- 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条件、分辨材
料的可溶性等。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全册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全册第一单元植物生长和变化知识点的排列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a、选择饱满、未受损的种子种子选择B。

种子埋藏深度约为1厘米。

c、倒适量的水。

4.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在书的第8页,在研究根系功能的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到空气中。

试管中的水位下降,表明水分被根部吸收。

6.根系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把植物固定在土壤里。

(因此很难将植物从土壤中拔出)7.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生长较晚的叶子叫做真叶,是凤仙花的真叶。

它们呈椭圆形,锯齿状,浅绿色,有明显的纹理。

9.植物的叶子是平的,交叉生长,以利用更多的阳光。

10.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光合作用。

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所需的大部分水分被根系吸收。

二氧化碳被树叶吸收。

11.茎的功能: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运输方向:从下到上,将根系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从上到下,叶片产生的营养物质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12.阀杆高度变化图:绘制点线图,先找到点,然后连接。

凤仙花越来越高。

13.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叶腋处(茎和叶柄之间)。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4长速度较快。

56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二、简答;13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1771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一、概念1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蚕生长到一定阶段蚕一生要蜕几次皮。

456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78、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根据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大类。

9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

10、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常见都是不完全变态的。

11期长二、简答;12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以育的重要条件。

3会影响蚕的生存。

44000的绸缎和各种丝制品。

第三章温度和水的变化一、概念12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45、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678、液态的水降到00℃。

910温度的变化。

11、大约在1593温度计。

12、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一般在35℃- 4237℃。

二、简答;120℃时会融化成水。

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融化的速度。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

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运动和位置1 .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相比较的物体作为参考。

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 .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 .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 .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 .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的物体,然后确定物体相对于这个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7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 .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 .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平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平动©φ滚动振动摆动(1)平动(又称平移、移动):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物体的朝向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书知识点归纳1、绿色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2、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3、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等多项工作。

5、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6、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些养料是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8、植物中的叶绿素能够利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放出氧气。

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9、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1、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果实具有雌蕊发育而来的,果实里面有种子。

12、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生长旺盛期、开花结果期。

13、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陆续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4、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的特征。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生长在节上的。

16、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直径。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它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17、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小生命。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18、蚂蚁、蜻蜓、蚕、蛾的身体一样都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觉。

胸部有三对足和翅膀,所以它们都是昆虫。

19、蚕的一生经历乐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20、蜻蜓、青蛙、蝴蝶、蚕等一生都要经过变态,而人、羊、狗、猫等则不经过变态,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21、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22、人和各种动物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23、人的一生根据年龄分组,还可以分成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等。

24、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的最快,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1岁,第二个周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岁到20岁间。

25、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身高和体重增长很快身体的各部分都有明显变化,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度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合理膳食,足够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26、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根据发育过程孩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绝大多数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大类,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和以及各种甲虫都是完全变态。

27、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通常体型小、没有翅膀。

如蝗虫、螳螂、蜻蜓、蚕、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不完全变态的28、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29、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知识点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温度计分为:水温计、气温计、体温计、数字温度计、寒暑表等。

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温度计由玻璃管、玻璃泡、液柱构成,玻璃管上边有刻度。

3、读取温度计的数值时视线要(平视)温度计的数值,而且靠近温度计时尽量(屏住呼吸)。

4、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5、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6、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

不同点:冰有固定性状,不会流动,坚硬,是固体。

而水无固定性状,会流动,柔软,是液体。

7、在实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时,给杯子外面裹一块干毛巾是为了(保温)。

在碎冰里加入食盐是为了(盐融化时可以吸收周围冰的热量,从而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8、水在温度降到0℃时开始结冰。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9、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1)把冰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

(2)把冰放到阳光下晒。

(3)用手把冰焐化。

(4)把冰放到热水中。

(5)用扇子对着冰扇热风。

10、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11、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快:(1)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2)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快。

(3)有风吹,水蒸发得越快。

12、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13、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第一只温度计。

英国医生(阿尔伯特)发明了体温计。

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14、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完全融化成水。

15、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

16、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

海洋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流不完。

这是什么原因?答:因为水的形态是可以转化的,水能三态循环。

也就是江河、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后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形成雨,雨水又会流回江河中,如此进行循环。

17、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上不一会就回有小水珠,为什么?由于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很凉,会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

这种现象也就是凝结。

18、已知的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19、温度的读写: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 ℃二十摄氏度写作:20 ℃零下十七摄氏度写作:—17℃三十七摄氏度写作:37 ℃—2℃读作:零下二摄氏度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9℃读作:九摄氏度—15℃读作:零下十五摄氏度0℃读作:零摄氏度零摄氏度写作:0℃30、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1、人们是通过温度计测量的方法准确地知道物体冷热程度的。

32、常用的温度计通常由玻璃管,玻璃泡和刻度三部分组成。

33、 25°读作25摄氏度,20摄氏度写成20°,零下-6℃读作零下6摄氏度。

34、为了观察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民规定,在观测温度时,眼必须与温度计中的液面持平。

35、测量水的温度应选择刻度在0℃到100℃之间的温度计,测量水温时①手要拿住温度计的上端。

②把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④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6、体温计的刻度在35℃至42℃之间。

37、对一个物体说:物体热量减少,温度下降,物体热量增加,温度上升。

38、水在0℃以下时,水会结成冰。

39、冰在温度升高到0℃以上时,会融化成水,加热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

40、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给水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41、水在自然界有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

固态的冰受热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受热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固态的冰受热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受冷到0℃以下会凝固成固态的冰,气态的水蒸气受冷会变成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受冷到0℃以下会变成固态的冰晶和雪花。

42、水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变化,与周围的热量有关,由于水的这三种形态的互相转化,所以江河里的水不停地流入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而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

43、一天中,最容易看到露珠和雾的时间是早晨,霜和雪一般出现在深秋的早晨和寒冷的冬天。

44、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593年发明的,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轮海特制出了华氏温度计刻度氏,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制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摄氏温度计温度在0---100度之间,英国医生阿尔伯特发明了体温计,它的刻度一般在35℃到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成10个小格,所以测定的温度更加准确。

45、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磁性,电冰箱门上、柜子门上、磁性文具盒上、磁性白板上都用到磁铁。

46、利用磁铁的磁性能辨认哪些物体是铁,哪些物体不是铁。

47、磁铁隔着看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48、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49、两块磁铁互相靠近时,相同的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也叫做同极相排斥,异极相吸引,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50、一个能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

51、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增大,但磁力不是成倍的增加。

52、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称作司南来指方向,司南静止时,勺柄总是指着南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53、指南针由磁针、支架、方位盘、盒子组成,磁针的红色一端指北,白色一端指南。

54、使用指南针的方法是:一、把指南针盆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二、待磁针停止摆针后,转动指南针盆,使方位盘上表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三、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55、用来辨认磁铁的南北极,可以用磁铁的一个极靠近指南针的南极,如果指南针的南极停止不动,那么靠近指南针南极的磁铁的极就是北极,磁铁的另一极就是南极。

56、制作磁针的方法是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到30次,磁针就做成了,我们可以用指南针来检测磁针的南北极。

57、指南针可以指示方向,航海、野外旅行等要经常用到指南针。

58、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两个磁极分别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附近。

根据磁铁同极相排斥,异极相吸引的性质,在地球北极附近的地磁极应是南极,在地球南极附近的地磁极应是北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