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沉漆
六朝髹漆工艺研究(上)
播,使得不少 手 工 业 者 能 够 较 自 由 地 进 行 生 产 和 技 术改造。在 各 类 工 艺 美 术 门 类 中,具 有 突 出 成 就 的 是瓷器、雕 刻、金 工。 漆 器 工 艺 则 随 波 变 动,与 时 俱 进,它执著于人类爱美的天性,浸淫于上流社会的奢 华之中,也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不乏创 新。密陀僧、绿沉漆等工艺的出现,就是这一时代漆 器艺术发展 的 杰 出 成 就,而 最 能 代 表 时 代 特 征 的 则 是夹纻造像 技 术 的 兴 起,它 迎 合 了 佛 教 在 中 国 蓬 勃 兴起的时代风貌。
2 绿沉漆发明
绿沉漆始 于 三 国,相 传 三 国 曹 操 使 用 的 漆 器 就 是绿沉漆漆器。“绿沉漆”之由来因石绿( 有一说是 漆枯草汁) 入漆后颜色灰暗而起,它是一种暗绿色 漆,如物沉在水中,其色深沉静穆,故名“绿沉”。《南 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载: “武帝闻问,方食西 苑绿沉瓜,投之于盘,悲不自胜。”可见绿沉色即西瓜 皮之色。《髹饰录·坤集·质色第三》一章所载“绿 髹”工艺即为绿沉漆: “绿髹,一名绿沉漆,即绿漆也。 其色有浅深,总欲沉。揩光者忌见金星,用合粉者甚 卑。”关于漆姑汁,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论 画工用拓写》中记载: “漆姑汁炼煎,并为重采,郁而 用之。”注曰: “古画皆用漆姑汁,若炼煎谓之郁色,于 绿色上重用之。”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一《采绘 法》涉及调合服饰器用颜色时,多次用漆绿调色: 如 “柏枝绿,用 枝 条 绿 入 漆 绿 合。 黑 绿,用 漆 绿 入 螺 青 合”; “鸭头绿,用枝条绿入高漆绿合”; “茶褐,用土黄 为主,入漆绿、烟墨、槐花合”; “鮀色,用 粉 漆 绿 标、 墨,入少土黄合[2]。”
3课 漆器工艺
漆器设计一、漆器简况漆器从新石器时代起,历经商周直至明清,漆器工艺不断发展。
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1、漆器: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漆器具有防腐蚀耐酸碱的性能,轻巧美观,适用于各种器具,如生活用具、家具、武器、乐器等。
2、髹漆:用漆作装饰的工艺,叫髹(髹xiū,指把漆涂在器物上)漆。
3、漆器的发展历程:1)六、七千年前河姆渡时期的木胎朱漆碗(1978年在浙江省出土)是现知最早的漆器。
2)商周时代已用色漆和雕刻来装饰器物,并以松石、螺钿、蚌泡等作镶嵌花纹。
西周时期流行用蚌泡作为镶嵌。
蚌泡镶嵌:木质或编织物为胎,外涂漆液,再镶蚌(bang)泡,是今天螺钿的前身。
颜色反映了礼仪制度。
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青色)3)战国时期:全面发展时期,一部分生活器皿代替了青铜器。
漆树的种植与管理有专人,《史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尝为漆园吏。
”4)汉代时期:鼎盛期。
产地、数量、造型、装饰。
5)魏晋南北朝:夹纻(zhù,指用苎麻织成的粗布)像漆器。
6)唐代:金银平脱、剔红、犀皮,工艺华美,漆器从实用开始走向装饰。
7)宋代:色漆器制作精良,堆漆与镶嵌、戗金与填漆相结合。
8)元代:剔红、剔犀、戗金,漆工名匠辈出。
9)明代:我国漆工史上又一次有重大发展和革新的时代,髹饰工艺可谓至此而大备。
《髹漆录》黄成著。
10)清代:精工细巧趋于纤密繁琐。
4、漆器的用途:1)装饰性:以髹涂、描绘为主的工艺性漆器,棺椁、家具、车具、漆雕、建筑彩绘。
2)实用性:以木、卷木、皮、竹、藤、铜、夹纻等材料为胎骨的实用性容器。
如盒、碗、盘、豆等。
二、漆器的发展:奁(lian)1、战国楚国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漆器产地,如河南信阳、湖南长沙、湖北江陵等地的漆器工艺发达。
还有四川成都、山西长治,河北平山,山东淄博。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汇总
1、彩/仰韶:绘黑红色装饰。
装饰法则:适应使用条件,注意视线接触面最佳效果,根据部位和曲率装饰;对比分割双关多效法。
彩造型纹饰手法风格作品半坡卷唇盆、圜底盆。
人面鱼纹彩盆单体鱼纹、复体鱼纹]人面纹。
早期写实,后抽象为鱼体分割或重新组合。
多直线,多直边三角形。
质朴东郊半坡村。
庙底沟鼓腹小平底钵。
大口鼓腹小平底钵。
鸟纹、花瓣纹、回旋钩连纹。
曲边三角形。
虚实相衬、黑白对比、色彩双关。
规律半坡型为基础,关中中心。
马家窑罐杯豆勺,小口。
舞蹈纹彩盆。
波纹、螺旋纹有动感。
点使装饰面有定点和核心效果。
彩。
繁彩。
旋动流畅源于庙底沟型,。
半山短颈广肩鼓腹罐。
锯齿、旋涡、葫芦纹。
形体双关、黑彩红彩合用。
多效。
最早开光。
富丽精巧半山地区。
马厂型小口双腹耳罐、有提梁罐。
造型丰富,增加更实用盖流提梁纽。
人型纹/蛙纹/谷神纹从繁到简,四大圈纹、回纹。
多用直线,重整体效果。
盛行衣,浮雕发达。
装饰趋简。
刚健粗放马厂沿。
黑/龙山文化:1、新石器晚期。
早期龙山:粗灰,蓝纹绳纹;龙山:绳纹,多单把鬲;龙山:鬲绳纹罐;良渚文化:圈足镂孔;典型龙山文化以中心,采用轮制,弓玄纹划纹或素面磨光。
大而光的蛋壳黑。
、鬼脸式腿的鼎。
2、轮、封窑技术。
坚实耐用,灰色或黑色。
黑薄光纽。
以造型见长,、、鬲、豆、杯、鼎。
纹样发展:1、原始-彩几何纹生产编织,商周至六朝-动物纹天神观念,隋唐后-植物纹思想解脱生产发展。
2、商饕餮,周窃曲,战蟠螭,汉四神云气,六朝莲花,唐牡丹,元松竹梅,明串枝莲。
明式家具:1、硬木家具。
花梨、紫松、楠木优质硬木。
椅凳、几案、箱柜、床榻、台架、屏座6类。
2、造型洗练,庄重敦厚,精工巧作,典雅大方。
古代家具典。
3、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适用耐用,色调深沉,质感坚实,情趣高尚);材料美(优质木材,本身色纹,不用油漆,自然之美);结构美(榫卯构成,结实精细,构架合理,不用钉胶,攒边做法使面不变形,增加美观);工巧美(面的处理,优美比例,恰当尺度,线流畅自然,牙子、卷口形成曲线,曲直对比。
名词解释部分
名词解释部分第一部分:有关瓷器1、白陶:(1)归奴隶主所有(2)造型与装饰与青铜器相仿(3)用高岭土制成。
釉陶用高岭土制胎,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亦较硬,呈灰白,学术界把这种釉陶,又称为原始瓷器。
2、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胚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
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又称砑花陶3 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4、釉里红:以红铜料在胎上画花一次烧成,它和青花一样同属釉下彩。
只是红、蓝色调不同5 斗彩明以来的一种彩绘瓷器。
装饰以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组成。
创始不晚于宣德年间。
成化斗彩最负盛名,产品多为秀雅的小型器。
6 影青宋元称“青白瓷”,釉色白中泛青。
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大量烧造于宋元时南方,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
7、青花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坯体上绘画图案,上釉后,入窑烧制的瓷器。
器物呈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
因蒙古族尚白、尚蓝,在元后期成熟,并从此成为中国陶瓷的代表。
7.1、青花瓷: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
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
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花瓷,虽只用一种颜色,但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层次,呈现及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8、秘色器:以青瓷为主。
它的烧造地点在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
因为是贡物,瓷器制作,极尽装饰之能事。
一般均用刻花、划花印花的方法,装饰题材十分广泛。
线条洗练,图案活泼,反映出五代陶瓷装饰艺术的较高水平。
9 、宣德炉明宣德年间官府铸造的一批香炉等精妙铜器。
铜料经多次熔炼,有时,加入金银做装饰,色泽美观,造型古雅、器形丰富。
仿制品很多。
10、珐琅彩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
基本为御用器,一般先在景德镇烧成白瓷,运到北京后,由宫廷画师以珐琅料绘制图案,再入窑第二次焙烧。
【学术资源】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
【学术资源】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在人类历史上,发现和使用天然漆是中国人的独创。
《韩非子·十过》中曾说四千多年前舜禹在位时,因使用髹漆木器,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
殷商时代,漆液中不仅已开始搀合各色颜料,并且出现在漆器上粘贴金箔和镶嵌松石的工艺,开汉唐“金银平脱”技艺之滥觞。
历西周春秋,漆器制作工艺日精。
河南浚县辛村西周晚期墓中发现的漆器上“蚌组花纹”可作为漆器上纹饰的开始。
漆画是指古代彩绘漆器上的装饰画,而并非泛指一般的漆器上的“髹漆”工艺。
在漆画艺术中,应用油漆的方法虽然很重要,但也不同于西方的“油画”。
另外它也有着与壁画、帛画不同的表现技法。
漆器是中国最早发明而独有的艺术品,漆画是漆器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绘画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中国漆画历史悠久,最早可以推溯到商代。
商代许多漆器器表髹有红漆或黑漆的装饰纹样,纹饰装饰技法有写实与变形夸张两种,且有单色或多色描绘。
在器物上绘出包括雷纹、蕉叶纹、夔纹、龙纹、虎纹、饕餮纹、弦纹、圆点纹等复杂纹样,有的还在器物部分花纹上镶嵌有刻着涡纹的蚌泡和不同形状的松石。
春秋战国是中国漆艺发展的重要阶段。
漆器之优良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掌握并逐渐取代青铜器,髹漆材料和漆器制作工艺的进步,使其器型之精巧和纹饰之美都远胜前代。
漆器纹饰精美生动,色彩艳丽,黑地为主,配以红色彩绘,朴素而又华美,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湖北荆门包山大冢战国楚墓出土的《迎宾出行图》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幅漆画,是当今世界上最早、而且保存最完好的一幅漆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汉代是我国漆器制造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中央在少监府专设“东园匠”专门监督官吏漆器制作,并在蜀汉、广汉郡置工官负责监造各种精美的涂有纹饰的精美漆器,西汉辞赋家杨雄在《蜀都赋》中描绘蜀汉、广汉郡生产的雕填、螺钿、金银扣等名贵漆器制作的盛况时写道:“雕镌钿器,万技千工。
三参带器,金银文华,无一不妙”。
与此同时,民间作坊也分布于山东、河南、广东、广西、陕西、江苏等地。
中国工艺美术师
旧石器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
我国古代工艺第一次器物飞跃:(陶器)的发明与使用,青铜器堪称工艺美术第二次飞跃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审美特征:1.功能之美2.造型之美3.装饰之美 4.材料之美5.工艺之美6.鉴赏之美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在形式方面比较注重:1.比例与尺度2.对比与和谐3.多样与统一4.对称与均衡5.节奏与韵律【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韵律感追求是通过那几个方面实现的。
】答:1.由通过造型形体或线性的起伏产生。
2.通过造型形体或线性的连续产生而产生。
3.通过物品造型的形体大小呈现有规律的逐渐增减变化而产生和实现。
4.在设计物品的造型和装饰中,通过有意识的运用相同或相识的形体、纹样作有规律的穿插错位形成韵律感。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一种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根据时间、艺术风格分为:半坡、庙地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釉下彩】:是指在未施釉而烧成的湿胎制品上,或者在未烧成的胚体上,用色料彩绘后,再罩盖一层透明釉入窑烧成,彩色呈现于釉下,用这种工艺制成瓷器。
【唐三彩】:唐三彩作为一种低温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锰等元素的矿作釉料的着色剂,在釉里加入大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助熔剂,经过800°C的温度烧制而成。
我国最早的建筑陶器是属于商代早期的陶水管。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长足发展的时期,称为“南青北白“北方地区邢窑以白瓷著名有“类银似雪”之称,南方地区则以烧制青瓷出名。
【磁州窑】 1.是宋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谣体系 2..白釉,黑釉。
3.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装饰多取于当时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景,富有生活易趣与幽默感。
【景德镇窑】:今江西景德镇地区烧纸瓷器的历史至少追溯到唐代,但形成独特风格是在宋代成功地烧制白瓷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
【宋代5大名窑】官窑、定窑、哥窑、汝窑、钧窑。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六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六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汉代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混战的时代,社会经济、文化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我们把这一时期简称为"六朝"战乱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各地人民的交流,使得不少手工业者能够较自由地进行生产和技术改造。
在各工艺美术品种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雕刻、金工、漆器也有一定的发展。
佛教的勃兴使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独特的时代特色。
六朝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已进入瓷器时代。
自六朝以后,陶瓷制品成为人们生活器皿中一个主要的品种。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一是原料不同,陶器用陶土,瓷器用瓷土。
二是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约800°c左右,瓷器较高,约1200°c左右。
三是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最早的瓷器为青瓷。
以浙江地区为中心。
越窑最具代表性。
鸡头壶、莲花尊、魂瓶等为代表器型。
莲花纹和忍冬纹为代表装饰纹样。
另外,河南邓县的画像砖也享有盛名。
三国两晋时期,四川生产的蜀锦最著名。
至南朝时,江南地区的染织工艺已经普遍发展起来。
六朝时期的丝织纹样,改变了汉代云气纹高低起伏的不规则变化的格式,构成了有规则的波状骨架,而更加样式化,形成几何分割线。
铜器中日用器皿的生产开始衰落,而用于佛教铸造铜像。
六朝时期的金银器出土较多,工艺水平也有所提高。
六朝时期的漆器工艺,较为突出的有夹纻造像、斑漆和绿沉漆几种。
这一时期,石雕工艺成为宗教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成就。
佛教,在公元前6至前5世纪,产生于印度。
它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释加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
参悟"苦、集(因)、灭、道"四圣谛而成佛。
在公元1世纪中叶,贵霸文化自身所形成的融汇古印度、伊朗、希腊文化的多文化特点,使佛教艺术在这个阶段呈现出以希腊神像为范本的过渡阶段特征,称之为"犍陀罗"艺术,并主要体现在雕塑方面。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题目答案总结
简答:种类,代表作品,风格作品论述:基本概念,风格特点,为什么会形成特点(结合政治经济手工业背景)魏晋南北朝1.瓷器时代2.南方青瓷特点(简答)有著名的瓷窑及满足生活需要的多种产品,率先发展起来的是浙江地区的越窑,紧接着是江苏宜兴的均山窑,浙江温州一带的瓯窑,他们都各具特色。
最具代表性的是越窑,它是南方瓷窑中发展最快、窑场分布最广、瓷器质量最高的窑a主要瓷窑:越窑、均山窑、瓯窑3.南方青瓷:南方青瓷的生产分布很广,除有代表性的江浙地区外,还有湘(湖南)、鄂(湖北)、蜀(四川)、赣(江西)、闽(福建)、粤(广东)等地区。
4.南方青瓷常见器物:碗、蝶、壶、罐、洗、盆、盘、盒、钵、耳杯、香炉、唾壶、虎子、瓷羊、鸡笼、瓷灯、谷仓、莲花尊、盘口壶、薰炉。
5.南方青瓷装饰方法:堆塑、贴花、点彩、刻画6.谈魏晋南北朝的瓷器艺术(论述)种类,造型,装饰方法,特点,内容,纹样取材,风格,代表作品7.魂瓶:是一种冥器,是专为封建地主、上层统治者陪葬而生产的器物。
上有亭台、楼阁、佛像、各色人物及欢悦的禽兽,器形复杂,为防止有人打扰墓主人,故有小洞以便主人的灵魂躲藏,瓶内有植物种子,又谓谷仓。
8.莲花尊: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种以莲花装饰主题、并与造型融为一体的青釉瓷器。
其器体为一仰一覆,形似碗钵的莲花构成尊的主体。
器物造型优美,端庄俊秀。
代表作有出土于河北省景县的莲花尊,体现了北方青瓷的特色。
9.虎子:一种卫生用瓷,是一种男用夜壶,一般做成卧兽状,有提梁。
10.寨里窑:山东省淄博寨里窑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产地之一,生产莲花尊。
11.画像砖:在汉代比较流行,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川汉砖。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墓室用砖上进行装饰,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苏南京和甘肃嘉峪关及河南邓县。
12.江苏南京砖印画像:是由多块砖组成一个完整画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竹林七贤与荣戚期》13.甘肃嘉峪关画像砖:小幅画最多,即一砖一画,多表现劳动场景,如:采桑、扬场、牧马、井饮、进食、宴饮、奏乐等。
中史名词解释
1白瓷:以邢窑所烧白瓷质量最高。
邢窑时与浙江越窑齐名。
邢瓷特点:类银类雪,釉白而微闪淡黄或淡青。
胎质厚而细腻。
瓷质坚硬。
器内满釉,外釉往往不到足。
器型多样,光素大方,不施纹饰。
器底多如璧形的宽圆圈,称“玉璧底”。
1、唐三彩,一种低温铅釉陶器。
因为它经常彩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彩色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唐三彩。
制作方法:用经过精练的白粘土为胎,分两次烧而成。
先将陶坯入窑素烧至1100℃左右,然后在陶坯上施彩釉烧至约800℃即成。
唐三彩只是一种俗称,其实它的釉色有深绿、浅绿、蓝、黄、白、赭、褐等多色。
唐三彩主要用于做随葬用的明器。
内容包罗万象,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要可分为器皿、人物、动物三大类。
2、五代时的柴窑:其器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绝,被目为古代瓷器之冠。
3、宋五大名窑:汝、钧、哥、官、定。
(也有宋代十大名窑之说_即北方的定窑、汝窑、官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以及南方的哥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
4、釉里红:是指以铜的氧化物作颜料,在白色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
5、。
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
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
6、“清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7、成化窑突出的成就是斗彩。
斗彩又称“逗彩”,其法是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地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
上下斗合,构成全体,故名“斗彩”。
成化斗彩鸡缸杯8、紫砂器在陶器制作方面,明代最突出的成就是紫砂器。
紫砂器是用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紫砂泥制成的无釉细陶器。
呈赤褐、淡黄或紫黑色。
紫砂器不挂釉,充分利用陶泥的本色,以显出质地美。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归纳
一、彩陶/仰韶:绘黑红色装饰。
装饰法那么:适应利用条件,注意视线接触面最正确成效,依照部位和曲率装饰;对照分割双关多效法。
彩陶造型纹饰手法风格作品半坡卷唇盆、圜底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单体鱼纹、复体鱼纹]人面纹。
早期写实,后抽象为鱼体分割或重新组合。
多直线,多直边三角形。
质朴西安东郊半坡村。
庙底沟鼓腹小平底钵。
大口鼓腹小平底钵。
鸟纹、花瓣纹、回旋钩连纹。
曲边三角形。
虚实相衬、黑白对比、色彩双关。
规律半坡型为基础,陕西关中中心。
马家窑罐杯豆勺,小口。
舞蹈纹彩陶盆。
波纹、螺旋纹有动感。
点使装饰面有定点和核心效果。
内彩。
繁彩。
旋动流畅源于庙底沟型,甘肃青海。
半山短颈广肩鼓腹罐。
锯齿、旋涡、葫芦纹。
形体双关、黑彩红彩合用。
多效。
最早开光。
富丽精巧甘肃半山地区。
马厂型小口双腹耳罐、有提梁罐。
造型丰富,增加更实用盖流提梁纽。
人型纹/蛙纹/谷神纹从繁到简,四大圈纹、回纹。
多用直线,重整体效果。
盛行陶衣,浮雕发达。
装饰趋简。
刚健粗放青海马厂沿。
黑陶/龙山文化:一、新石器晚期。
初期龙山:粗灰陶,蓝纹绳纹;河南龙山:绳纹,多单把陶鬲;陕西龙山:鬲绳纹罐;良渚文化:圈足镂孔;典型龙山文化以山东中心,采纳轮制,弓玄纹划纹或素面磨光。
大而光的蛋壳黑陶。
、鬼脸式腿的鼎。
二、陶轮、封窑技术。
坚实耐用,灰色或黑色。
黑薄光纽。
以造型见长,、、鬲、豆、杯、鼎。
纹样进展:一、原始-彩陶几何纹生产编织,商周至六朝-动物纹天神宗教观念,隋唐后-植物纹思想摆脱生产进展。
二、商饕餮,周窃曲,战蟠螭,汉四神云气,六朝莲花,唐牡丹,元松竹梅,明串枝莲。
明式家具:一、硬木家具。
花梨、紫松、楠木优质硬木。
椅凳、几案、箱柜、床榻、台架、屏座6类。
二、造型洗练,庄重敦厚,精工巧作,典雅大方。
古代家具典范。
3、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适用耐用,色调深沉,质感坚实,乐趣高贵);材料美(优质木材,本身色纹,不用油漆,自然之美);结构美(榫卯组成,结实精细,构架合理,不用钉胶,攒边做法使面不变形,增加美观);工巧美(面的处置,优美比例,适当尺度,线流畅自然,牙子、卷口形成曲线,曲直对照。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1.原始玉石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品形成。
2.器物的富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富有审美情趣的装饰,构成了原始工艺美术的主要特征。
3.陶器制作的方法有手制成型、轮制成型和模制成型。
4.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一种手制,用红、黑、白等色绘有花纹的陶器。
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1.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2.制作青铜器,必须经过炼矿、制范、烙铸等几个过程。
3.青铜器的优点:1.熔点比较低2.硬度可以增高3.由于质地原因,铜液膨胀性加大,可减少气孔,得到清晰花纹。
4.失蜡法: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
用蜡制成铸模,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
加热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
5.偶方彝是一件青铜酒器,它高60厘米,长88.2厘米,重71公斤,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6.装饰纹样的象征阐述:1.图腾标记2.神灵崇拜3.驱神辟邪4.装饰作用第三章周代的工艺美术1.《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着作,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2.战国《考工记》所记周代有“六艺”分为32个工种。
3.西周时期的青铜工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继承商代的艺术风格,成康以后形成周代自己的特点。
4.窃曲纹是周代具有标志性的纹饰。
5.周代制作青铜器的目的主要是:A.祭祀祖先的祭器B.歌颂周王的美德C.对贵族的赏赐D.描述交换、婚嫁、诉讼等事情6.六器为:壁、琮、圭、璋、琥、璜。
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1.青铜莲鹤方壶产于春秋战国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中对于动物形象的模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3.春秋战国时的装饰纹样已从西周时期的二方连续发展到了更加复杂的四方连续。
4.曾侯乙墓青铜尊足失蜡法制作的杰作。
5.铜镜的发展演变,曾出现过几次较兴盛的时期,我们称之为战国镜、汉镜、唐镜和宋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工艺美术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概况
一、魏晋南北朝的界定 从公元220年曹魏取代汉朝,到公元589年隋灭陈统 一全国,共369年。先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天下。公元 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全国,史称西晋。公元 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南京建立偏安的晋王朝, 史称东晋。在北方,有几个民族相继建立了十余个国家, 被称为“十六国”。东晋以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 陈 ,统称为南朝。与此同时,鲜卑族拓跋氏的北魏统一 北方,继而分裂为东魏、西魏,再分别演变为北齐、北 周,统称为北朝。最后杨坚建立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 南北分裂的局面。
对鸟菱纹绮花纹摹写图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二、毛纺织工艺 织品有:呢布,组织细密,呈色均匀;罽(ji),薄细 柔软;褐,斜纹或方格,如粗毛呢。同时,毛毯广为 应用。南北朝时,西北民族编制毛毯,用“之”字形 打结,底经底纬斜纹组织,便于采用简易机械代替手 工操作,从而提高产量。
《中国工艺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漆画,在这一时期有较大发 展,主要涂画在棺椁(guo音 果)、屏风等木魏墓木板漆绘,有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椁 等内容。另有神话故事、生 活图像,也有描绘墓主人形 象的。
漆色较多,鲜艳明快,勾画 细致认真。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一、漆器 三国尚承汉制。晋代以豪华奇巧著称。皇家婚 礼所用漆器应有尽有,品种有漆杯、漆碗、漆盘香 奁,镜匣、熏笼、衣簏等。纹样有蟠螭、文虎、鸾 凤、华虫、花鸟、山林、云气、忠孝、四神等。 晋代漆器,生产管理有法令规定:“欲作漆器 卖者,各注主吏者名乃得作家。当用淳漆着布,器 成,以朱漆题年、月、姓名。”要求艺人保证商品 质量。晋代漆器有漆盘、漆碟、漆耳杯、漆勺、漆 镜奁、漆剑鞘、贴金铜顶漆盒等,漆色纹饰清晰, 明显具有新的时代特色。
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三
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三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三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XXX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三1、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三个类型:半坡型、庙底沟形、马家窑型2、宋代漆器最说究的装饰手法是雕漆3、四神(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4、六朝阶段作为佛教的象征的:莲花纹、忍冬纹成为这一阶段的要紧装饰5、魏晋南北朝阶段的瓷器要紧以六朝:青瓷为代表6、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红山文化遗址,要紧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西北部7、秦汉陶塑首推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8、邢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内邱县,盛于唐时代,常见的装饰手法白底黑花9、司母戊鼎是商阶段的青铜器10、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要紧彩陶类型:半坡型、半山型、庙底沟形、马厂型11、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12、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满城县,它以青铜鎏金工艺制成13、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它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纹样14、蛋壳陶是黑陶的不称15、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浮现长篇铭文16、汉代砖瓦最有特XXX的是:画像石、画像砖17、我国已知的最早漆器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觉的木胎漆碗和漆筒,有6、7千年历史。
11、景泰蓝的制作工艺:1、制胎。
用红铜板制作各种器形。
2、掐丝。
是把铜丝压成扁丝,依照装饰花纹,用白芨制成浆糊,将铜丝粘在铜胎上。
3、烧焊。
在胎上喷水润湿,普遍撒一层焊药,举行烧焊,使铜丝铜胎牢结。
焊结后入稀硫酸液中浸泡,洗净胎上杂质。
4、点蓝。
依照装饰花纹的群彩要求,用小铁铲或玻璃管将各群秞料填在花纹轮廓里,先点地,后点化。
最终一次点蓝完后加上亮白。
5、烧蓝。
点完蓝后举行烧制,点一次烧一次,精品约点蓝和烧蓝反复三次以上。
6、磨光用粗沙石,细沙石、黄石及木炭等逐次打磨,使蓝料和铜丝平坦。
7、镀金。
为了增加光泽幸免生锈,最终加以镀金。
12、描述长信宫灯及其设计思想:是中国汉代青铜器。
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
宫灯灯体为青铜鎏金。
绿色油漆技术方法
绿色油漆技术方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油漆技术方法在建筑和装饰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不仅能够提供美观的装饰效果,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绿色油漆技术方法。
首先,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油漆是绿色油漆技术的基础。
传统的油漆中含有大量的VOC,这些物质会在涂刷过程中释放出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而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油漆采用了新型的涂料配方,能够大大减少VOC的含量,从而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
其次,水性油漆也是一种常见的绿色油漆技术方法。
与传统的溶剂型油漆相比,水性油漆使用水作为稀释剂,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
水性油漆不仅环保,而且干燥时间短,气味较轻,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另外,采用无铅油漆也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油漆技术方法。
传统的油漆中含有大量的铅,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非常危害。
无铅油漆采用了不含铅的颜料和溶剂,能够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
此外,使用可再生材料制作油漆也是绿色油漆技术的一种方法。
传统的油漆大多使用石油为原料,而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并且难以再生。
可再生材料油漆使用了可再生的植物原料,如大豆油、葵花籽油等,不仅可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还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油漆的施工方法也是绿色油漆技术的重要环节。
采用喷涂、滚涂等无毒无害的施工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提高施工效率。
总之,绿色油漆技术方法的应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
在选择油漆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水性、无铅和可再生材料油漆。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也要选择无毒无害的施工方法。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建设更加美丽和健康的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有何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有何特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凳、扶手椅等原本是少数游牧民族或者是西亚、古印度的高式坐具于此时传入中原地区。
但席地而坐的传统生活方式尚未完全改变,但垂足坐的生活方式毕竟很方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此时期是高式家具和矮式家具并存的时期。
这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
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反映了垂足坐已逐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从此期壁画中可见床明显增高,可以跋床垂足,并有床顶、床罩、床帐。
家具的脚型有直脚、弯脚。
须弥座的造型结构被引入家具之中,成为新式家具的支撑构件。
因为其形状像宫廷中巷弄之门,依形称为壶门结构。
这种结构坚固,富有装饰性,是六朝以来至隋唐时期家具的一大特漆家具仍是高档家具的主流,并出现了斑漆、绿沉漆、漆画和金银参镂带等新装饰技艺。
斑漆现在称斑纹变涂,是用几种颜色交混使用而产生的斑纹或单色漆显示出浅色不同的斑纹。
绿沉漆是一种色调沉深净穆的绿色;金银参镂带是带状的薄金银片,经过加工雕刻成纹样,再嵌在家具上,使其装饰更加富丽堂皇。
南朝梁简文帝写一篇《书案铭》,称赞一张书案的做工:“刻
香镂采,纤银卷足,漆花曜紫,画制舒绿
……”可知这张书案已经运用了七宝镶嵌、金银镶嵌、绿沉漆髹饰等多种结合的工艺。
漆画是在红色漆面上用黑色线条描绘人物故事,人物的面部服饰分别用颜色漆涂染。
在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漆画屏风中可以看到。
中国古代漆器
中国古代漆器一、新石器时代古朴的漆器艺术新石器时代的漆工艺,从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二千年,经过了长达三千年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漆器,目前已发现两处:1974年发现的距今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和1973年发现的距约五千五百年的江苏常州圩墩马家滨文化遗址。
河姆渡遗址出土两件漆器:朱漆瓜稜碗和緾藤篾朱漆筒形器。
这是目前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漆器。
但是,这两件漆器,已经使用了朱漆,而从本色漆(褐黑色)到色漆(朱色漆)的使用,中间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说明河姆渡遗址的漆器,只是中国漆器的流,还不是源。
常州圩墩遗址出土了漆筒形罐和喇叭形器,这些漆器使用了红黑两色漆,说明漆工艺进步了,但时间上比河姆渡晚了二千五百年,漆工艺在早期的进展是多么缓慢和多么不容易!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漆器发现增多了,主要有江苏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的黑漆陶罐、棕红色漆陶杯,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遗址的嵌玉高柄朱漆杯等,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遗址的彩绘漆鼓、案、豆、俎等。
根据上述考古资料,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很可能是漆工艺的摇篮,此后,逐渐扩展到黄河流域等地。
新石器时代的漆工艺,时间虽然长达三千年,但由于生产力低下,进展缓慢。
这个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简单,主要是用石器作工具,将木料砍制或挖制成胎,再涂漆而成。
胎骨比较厚重。
前期只有木胎一种,后期出现了陶胎漆器。
这个时期漆器艺术的表现手法,无论是造型艺术,还是装饰艺术,均处于古朴的阶段,其特点是朴素、单纯,像天真的儿童,像大树初生只有两片叶子一样,给人以纯真和朴素的美感。
如饰带纹、回纹、云纹等简单的几何纹饰;绘红、黑等并不复杂的色彩;器形则注重实用,几乎没有附加装饰。
值得注意的,是余坑良渚出土的朱漆杯,镶嵌了平平整整一周白玉珠,朱漆与白玉交相辉映,非常美观,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漆器镶嵌工艺,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二、夏商周神秘、威严、庄重的漆器艺术西周漆器突出的成就是蚌泡和蚌片镶嵌技术的广泛采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工艺美术
石雕工艺制品大量表现为石窟雕刻的 石佛,以及陵墓前的各种石兽、石柱 等
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云岗、河南 龙门、河北响堂山、南京栖霞山等。 这些石的造像不仅数量多,而且规 模宏大,这是集体创造的艺术结品,
也是古代雕刻史上的明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佛特征是:顶有肉髻, 花冠珠饰,袒胸、露臂、足、细腰歪身,佩珠挂 璧,立像少而坐像多。石兽多为天禄、辟邪。天 禄有角,立于墓前右方;辟邪有翼而垂舌,立于 墓前左方。石柱以南京肖景墓前的为代表。身有 校,宛如希腊殿柱。柱顶有莲瓣,上立辟邪。
画像砖
1.邓县画像砖
该墓是一座前有甬道的单室券顶砖墓,全长 9.8米。墓室及甬道均用带莲花等纹饰的花纹 砖砌成,并嵌砌模印加彩的画像砖,地面也用莲花图案小砖平铺。
2.南京“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由200 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 人占 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 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相隔。8 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 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 砖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石窟边缘常雕饰卷草花纹, 这是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卷草纹 的枝干成二方连续的卷曲状,主要由叶子 组成,叶子的变化和组织丰富多样,响堂 山石窟的浮雕卷草图案是其代表。这种卷 草花纹还应用在佛光、石碑边侧,并大量 应用在敦煌的藻井图案中
感谢观看
肆 漆器工艺
夹贮
概述:
夹纻又称夹纾、挟纻。是一种古 老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漆 塑像的方法,先用泥塑成胎,后 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 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 胎取空,因此又有“脱空像”之 称,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
绿臣产品介绍
绿臣产品介绍一、无机功能涂料的基本概念?无机涂料这个概念近几年由日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指涂料原料中的纯天然成份不少于95%,达不到这个比例则不能称之为“无机涂料”,本产品原材料纯天然成份已达到98%,而且具备多项健康功能,这是德、日产品所不具备的。
二、无机功能涂料的基本构成物质?无机涂料基本构成物质为:重钙、轻钙、电气石等天然优质矿物质。
三、降解甲醛的基本原理、甲醛的降解率?本产品对甲醛的降解基本原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1、物理吸附:本产品墙面为微孔结构,随着空气流动,漂浮的有害气体如甲醛、TVOC、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部分被吸进在墙休里;2、化学分解:被吸进的有害气体被墙体中的特殊分解为水分子与微量的二氧化碳、如此循环,达到降解与净化效果;3、负离子包裹沉降:本产品以每秒每平方厘米935个负离子释放在室内空气中,形成对各种有害气体(正离子,也称阳离子)的包裹,击破阳离子细胞核,使其消记沉降,最终达到完全净化效果。
在甲醛超标10倍的环境中检测,48小时降解率为80%以上,72小时降解率为90%以上。
四、与传统作料的区别有哪些?1、传统涂料(乳胶漆)简述:传统涂料也称为乳胶漆,属有机化工产品,也称有机涂料。
成膜物质一般有:纯丙乳液、苯丙乳液、醋丙乳液、乙烯基乳液、氟炭乳液等,加上分散剂、消泡剂、防冻剂、PH调节剂、增稠剂等原材料基本是有机成份,所以甲醛及VOC等有害物质成份在所难免。
乳胶漆的化学成份很活跃,易受温度变化、季节变化、光线变化、时间变化影响,易产生黄变或霉变,起皮剥落,使用寿命1至3年。
2、本产品简述:本产品综合指标均优于目前日本、德国及欧盟国家的同类产品。
大宗原料采用天然无机矿物材料,与传统乳胶漆的原材料配方大为不同,更大的区别在于我们拥有的技术将“涂料”赋予了“功能”。
且不受温度、湿度及气候影响,使用寿命15年以上。
技术的唯一性,意味着市场的独占性,本企业独立拥有的自主创新技术,其未来的市场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工艺美术史1
工艺美术史一,填空1.原始社会的黑陶造型优美,其艺术特点可用四个字来概括( 黑,薄,光,纽)2.我国真正的白瓷生产在( 隋朝)3.汉代的染料有(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4.汉代漆器的装饰手法主要以(彩绘)为主,唐代后,漆器的装饰以(雕漆)为主5.《舞蹈纹彩陶盆》是(马家窑)型彩陶文化的代表,是一件杰出的影响的陶彩工品6.商中后期的青铜器通常以(回纹)为作为底纹,以衬托主纹7.在汉代染织工艺中(云气纹)是一种主要的装饰式样,它舒卷起伏,增加了画面的动感8.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是(饕餮纹)9.汉代盛行四神纹,四神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象征东西南北四方位10.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的纹饰组织方式多以(四方连续)为主11.《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手工艺技术的著作,一般被认为是战国初期(齐)国编著的官书二.名词解释1.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仰韶文化,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2.缥瓷:缥瓷晋代浙江温州一带的瓯窑所产青瓷被叫做缥瓷.缥瓷胎体细腻,呈色较白,白中略泛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
3.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是用瓷土和高岭土为制陶原料白陶器具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4.饕餮纹:也称“兽面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型有首无身图案多有变化5.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胚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又称砑花陶6.规矩镜:因镜纹有规则的TLV形装饰格式而得名。
外国学者也称之为TLV镜.在这类铜镜上,一般都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作装饰,所以称为规矩四神镜.这时期在镜缘上有着复杂的装饰,常见的有锯齿纹、卷云纹或卷草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沉
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有“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之句,《隋书·张奫(yūn,形容水深)传》“其后(隋文帝)赐绮罗千匹,绿沉甲、兽文具装。
”《武库赋》云:“绿沉之枪。
”唐·郑概联句有“亭亭孤笋绿沉枪”之句。
这“绿沉”到底是什么呢?⑷⑸
后人对“绿沉”有多种理解。
宋·吴淑《事类赋》云:“绿沉亦复精坚。
”引《广志》曰:“绿沉,古弓名。
”但在杜诗中“绿沉”则不是弓。
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里非常肯定地说:“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这两句,讲的是,把甲抛到雨里,被金光锁住了;把枪放在青苔里面,被绿色沉沉地压住了,意思是将军不喜欢用武。
但南宋周必大否定了周紫芝的看法,他在《二老堂诗话》里说,“金锁甲”怎么可能是“甲被金光锁住”的意思呢?一,以前苻坚让熊邈造金银细铠,拿金线穿起来,金子作的甲不是没有可能啊。
二,三国蔡文姬也说过“金甲耀日光”,三,至今大家还都管精细的铠甲叫锁子甲,是说甲叶之间相互衔接得很紧密的意思。
所以“金锁甲”就是金子作的精细的甲。
但周紫芝认为绿沉就是精铁,宋人薛仓舒也认为绿沉是精铁,他在《杜诗补遗》引车频《秦书》云:“苻坚(使熊邈)造金银绿沉细铠,金为綖(xiàn,同“线”)以缧之。
绿沉,精铁也。
”二人都错了。
南宋赵德麟《侯鲭录》说绿沉为竹,并引唐人陆龟蒙诗“一架三百竿,绿沉森杳冥”作证据。
这显然是错误的。
明人杨慎认为绿沉是画工色之名。
他说,三国魏·刘邵《赵都赋》:“其器用则六弓四弩,绿沉黄间,堂溪鱼肠,了今角端。
”晋人陆翻《邺中记》云:“石虎造象牙桃枝扇,或绿沉色,或木难色,或紫绀色,或郁金色。
”东晋王羲之《笔经》云:“有人以绿沉漆管见遗。
”南朝梁简文帝诗:“吴戈夏服箭,骥马绿沉弓。
”唐人虞世南诗:“绿沉明月弦。
”唐人杨巨源诗:“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沉枪。
”等等,与杜甫之句同,都以绿沉色为漆饰。
⑶
综合起来看,杨慎的说法最为全面,他所得出的结论也应该是最贴近本意的。
其实,还有一些前人未曾注意的证据。
比如,《隋书·音乐志》中写道:“正一品,铙及节鼓,朱漆画,饰以羽葆。
余鼓吹并朱漆。
四品,铙及工人衣服同三品。
余鼓皆绿沉。
”与“绿沉”对应的是“朱漆”,“绿沉”色作为漆的一种颜色,应该是不错的;再如,唐·薛馧《赠郑女郎》诗中有“堂前锦褥红地炉,绿沉香榼倾屠苏”,榼是酒器,绿沉香榼是指漆作绿色的酒器。
绿色的酒器与红色的地炉相映衬,烘托出吉庆气氛。
另外,上个世纪初,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创作于残唐五代时期的《敦煌曲子词》中,有“手持绿沉枪似铁”句,这里用“似”字,也说明“绿沉枪”并非“铁枪”。
汉代文献有大量关于漆工艺繁荣的记载。
《史记·货殖列传》说:全国各地市场上,都有“木器髹者千枚”、“漆千斗”。
《盐铁论·散不足》说:“今良民文杯画案”、“彩画丹漆”。
漆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汉人崔寔《政论》说:“农夫掇耒而雕镂”。
广大农民丢下农具,纷纷去当漆工。
所以扬雄说,汉代成都的漆器作坊,“雕镂扣器,百伎千工”,生产规模巨大。
《盐铁论·散不足》说,汉代漆器乃“养生送终之具也。
”人们不仅生前大量使用漆器,死后还要用大量漆器随葬。
漆器是汉墓的主要随葬品,一般墓随葬几件、几十件不等,最多的有一墓千余件。
全国汉墓出土的漆器,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根据汉代文献记载,全国最著名的漆器产地有蜀郡、广汉、河内、颍川、南阳、济南、泰山、武都等八个郡、但考古发现,“蕃禺(今广州市)、布山(今广西桂林市)、莒市(今山东省内)、广陵国(今江苏、安徽交界处)等地,也都是全国著名的漆器制造中心。
”
汉代漆工艺有许多划时代的发明和创造。
(一)西汉初期发明了锥画漆器,西汉中期又在锥画的线条里填金彩,这是后代“戗金”的先声。
(二)以前虽然有镶嵌漆器,但嵌料多是单一的,西汉出现了“七宝”、“列宝”、“杂宝”漆器,即是用许多宝贵材料,杂嵌于一器之上,这是后世“百宝嵌”漆器的始祖。
(三)战国晚期刚刚出现的扣器,在汉代大量流行,并且有金扣、银扣、铜扣等许多品种,风行一时。
(四)在战国还处于试制阶段的夹纻胎漆器,汉代不仅大量生产,而且技术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如在麻布外再裱缯帛,或干脆用缯帛制胎。
这样,漆器表面更加光洁,造型更加美观。
(五)虽然商代就发明了金箔贴花,但只有到汉代,金、银箔贴花才大量流行,并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
(六)堆漆是汉代漆器装饰的新创造,它使图像具有浅浮雕的效果。
(七)采用了专业分工很细的流水作业的先进生产方法。
一件漆器,一般要经过素工、髹工、上工、黄涂工、画工、工平、清工、造工等八道工序,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漆器的质量和产量,这是汉代漆工艺空前发达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任何事物的发展不是笔直的,漆工艺的发展也一样,在高峰过去后,必有低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处于长期分裂的战争年代,加之瓷器迅速兴起,漆工艺进入了低谷时期。
但即使如此,漆工艺仍然在发展。
三国漆工艺基本上承袭了汉代的传统,但也不是一成不变。
如安徽马鞍山三国东吴朱然墓的犀皮漆耳杯,是前所未有的新工艺。
过去认为犀皮漆器最早不会超过唐代,现在去提前了约六百年。
犀皮的制作方法,是在漆胎上涂上厚厚的高低不平的色漆,干后,再分层涂上各种对比鲜明的色漆,然后打磨,呈现出片去、团花、松鳞等美丽纹理。
这是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的产物。
这种新工艺,为后代所继承,江苏镇江一座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墓中,发现有犀皮漆器。
戗金在三国也有所发展。
朱然墓出土的戗金黑漆盒,虽然内容和手法,大体是承袭汉代的,但是,汉代初创的戗金漆器,金线稀疏,而朱然墓的戗金漆盒,金线繁密,流光溢彩,灿烂夺目,有巨大的美学魅力。
考古发现两晋南北朝的漆器,主要有江西南昌市晋墓、山西司马金龙墓和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漆器为其代表。
两晋南北朝漆器也有新创造,这主要表现在夹纻胎空心大佛像的制造,用氧化铅倾入油中煮沸,然后作画的所谓“密陀绘”,以及斑漆和绿沉漆等。
夹纻胎空心大佛像是在东汉以后,佛教兴盛的右史条件下出现的。
梁简文帝《为人造丈八夹纻金箔像疏》说:“某甲久发誓愿,遍为六道四生造夹??丈八佛僧一躯”,知当时已能造高及层楼的贴金脱胎大佛像。
这种佛像,比铜佛轻便,比泥佛坚固,便于装在车上游行,称之为“行像”。
晋代漆艺雕塑家戴逵,便是一个制造夹纻漆行像的大师,他为南京瓦官寺制作夹??佛像五躯,被称为“瓦官寺三绝”之一。
六朝时期夹纻空心大佛像的制造,是漆器制造结构上的大突破。
晋以前的漆器,多以朱、黑色为基调。
从晋朝开始,出现了以暗绿为底色的所谓绿沉漆,其色深沉静穆,使漆器一改旧貌,面目一新。
如梁简文帝有绿沉漆书案,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绿沉漆笔管。
斑漆是用两种以上色漆交混髹涂,自成斑纹,或单色漆显出深浅不同的斑纹,这应是后来变涂技法的前身。
以上所说的漆器新工艺,多见于文献记载。
实物则我们寄希望于今后的考古发掘。
战国至南北朝的漆器装饰艺术,从其内容讲,已逐渐从夏商周三代的神秘、威严、庄重的庙堂,走向人间的现实生活,因此,虽然有虚幻飘渺的天堂神仙世界,但也有人间的现实生活,况且,天堂世界也多是人间现实世界的模拟。
云气纹是战国时期兴盛起来的一种漆器装饰题材。
到汉代,云气纹已成为漆器上压倒一切的装饰内容:或作主题纹饰,或作非主题纹饰,完全没有云气纹的漆器是很少的。
有的在云中穿插神仙、神兽、神禽等,汉代称作“云气纹”。
云气纹漆画是人们幻想中的仙境,它被描绘得非常神奇美妙,但幻想中的仙境,只不过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如狩猎、音乐、舞蹈等声面,都充满了人情味,它完全不同夏商周漆画沉重、庄严的艺术风格,而表现出一种轻快的调子,给人以轻盈、飘逸的美感。
漆器云气纹画延续了差不多一千年,直到隋代还有这种漆器装饰画。
《隋书·礼仪志》:“画……(车)牙、箱、轼以云气文,云内画以杂兽”。
文通纹,“云气文”就是云气纹。
从战国时期开始,漆器纹饰表现现实生活的内容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草虫入画,舞蹈、音乐、宴会、狩猎、车骑出行以及人物故事等叙事纹饰,
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漆器上,三国朱然墓漆器、江西南昌火车站东晋墓漆器和山西北魏司马金龙墓的漆屏风是其代表作品。
总的说来,生前追求美好生活,死后进入天堂极乐世界,是这一时期漆器装饰的灵魂和主题,它们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或者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