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煤炭工业经济的战略与政策
煤炭行业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
煤炭行业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了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在推进低碳经济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是指在煤炭的生产、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提高煤炭生产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降低煤炭污染:采用先进的煤炭洗选技术,减少煤炭中硫分的含量,降低燃煤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通过煤炭气化、液化等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带来的污染。
4.推广清洁能源替代: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逐步替代煤炭。
低碳经济的推进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推进低碳经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费,优化能源结构。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发展低碳技术:通过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降低产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
4.建立碳排放市场:通过碳排放交易市场,实现碳排放权的有序交易,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推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的目标。
政策与法规的支持在推进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进程中,政策与法规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
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法规,以引导和规范煤炭行业的发展。
1.煤炭产业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煤炭产业政策,引导煤炭产业向绿色、高效、低碳方向转型。
2.环保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保政策,加大对煤炭行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
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措施
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来源,煤炭在国家工业和民生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压力。
如何有效地破解煤炭经济发展中的困境,成为当前煤炭行业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一、煤炭经济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面临着众多问题,如煤炭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等。
同时,随着非化石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煤炭能源的地位和影响也在逐渐下降。
在煤炭供需形势上,由于2016年国家出台的去产能政策,我国煤炭供应过剩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并开始出现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态势。
在环保方面,煤炭行业的环保问题十分突出。
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污染物,严重影响到大气环境和健康。
同时,煤炭运输和开采也会对土地资源和水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
二、煤炭经济发展对策措施面对煤炭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难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以下是一些应对煤炭经济发展中的对策措施:1、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推进去产能和优化产能布局,缓解煤炭供应过剩的局面,实现需求和供应的平衡。
2、加强煤炭行业环保治理。
通过制定和完善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控制煤炭燃烧和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提高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通过推广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加快煤炭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绿色能源的替代。
4、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加强煤炭行业的产业链衔接和协同发展,推进煤炭行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三、总结煤炭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困境。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有效应对煤炭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只有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协同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煤炭行业的政策与法规解读了解相关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煤炭行业的政策与法规解读了解相关政策对行业的影响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促进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
本文将对煤炭行业相关的政策与法规进行解读,并分析这些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一、煤炭行业的政策与法规1.《煤炭产业政策》《煤炭产业政策》是我国煤炭行业的基本政策文件,旨在调整和优化我国煤炭产能布局,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该政策提出了限制煤炭产能过剩、推进煤炭集中整合、实施产能置换等措施,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煤炭资源税法》《煤炭资源税法》是我国煤炭资源税收的基本法律规定,旨在调整和规范煤炭资源税的征收。
该法规定了煤炭资源税的税率及征收依据,鼓励煤炭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并对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炭企业加大税收负担,以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
3.《煤炭安全生产法》《煤炭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规定,旨在保障煤炭生产安全,减少矿井事故发生。
该法规定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加强了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了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二、政策与法规对煤炭行业的影响1. 促进煤炭产能调整《煤炭产业政策》提出了限制煤炭产能过剩、推进煤炭集中整合等措施,帮助煤炭行业优化产能布局。
这使得那些无法满足环保要求或生产效益不高的小煤矿倒闭,而那些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煤矿得以扩大产能。
通过调整煤炭产能结构,促使煤炭行业向高效、低耗、环保的方向发展。
2. 加强煤炭资源税收征收《煤炭资源税法》的实施,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通过提高煤炭资源税的税率,鼓励煤炭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加大税收负担,推动煤炭企业向清洁高效方向转型。
3. 提升煤炭安全生产水平《煤炭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加强了对煤矿企业的监管,推动了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浅析“黄金十年,煤炭盛宴;寒冬四年,哀鸿遍野。
”其中乐与苦,唯有期间身处其中者,才能深切感受。
痛定思痛,企业唯有适应环境,才能在周期低谷中生存下来,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煤炭企业需要深入思考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行业特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前产业发展总体特点:“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科技密集型产业少”。
这也是企业考虑自身发展战略时的一个重要信息输入。
我国工业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处于煤炭经济向石油经济转化阶段,石油产品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国能源结构。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已经进入油气时代,而我国还是煤炭时代。
我国能源发展趋势。
是从强调能源供应和增长速度,转向注重提高效率、节能、绿色低碳和低排放。
煤炭行业是指以开采煤炭资源为主的一个产业,它是国家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煤炭在我国能源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虽然比重呈现缓慢下降态势,但煤炭在我国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目前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的步伐加快;煤炭需求增长趋势放缓;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迫在眉睫。
我国煤炭产业进入调整阶段。
2002-2013年,我国煤炭产业出入快速增长期,产量逐年提高,2013年煤炭产量达到历年最高值39.74亿吨;2014-2018年,煤炭产业进入调整期,产能过剩、环境困扰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产量整体处于波动下降趋势,期间年产量在35亿吨上下浮动;2018年,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5.50亿吨。
•中国煤炭产业不断“西迁”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中国煤炭开发布局也做出了规划: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即逐步压缩东部生产规模、从严控制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接续煤矿建设、西部地区结合煤电和煤炭深加工项目用煤需要建设一体化煤矿。
煤炭行业的政策与法规环境分析
煤炭行业的政策与法规环境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传统能源的代表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各国政策和法规的严格约束与监管。
本文将针对煤炭行业的政策与法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
一、国际政策与法规环境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各国对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煤炭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在国际政策与法规环境下,煤炭行业面临以下挑战和变化。
1.1 《巴黎协定》的制定与落实2015年,《巴黎协定》的通过标志着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篇章。
各国纷纷制定国家自主贡献(NDCs),并承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煤炭行业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面临着减排压力。
各国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与法规,推动煤炭行业向低碳、清洁化方向发展。
减少煤炭产能、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广绿色技术成为主要举措。
1.2 北京宣言与《美丽中国行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国,其政策与法规环境对煤炭行业有着重要影响。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加快了环境保护与煤炭产业优化升级的进程。
通过减少焦化厂、燃煤电厂的数量和提高环境标准,严格限制煤炭行业的发展。
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与煤炭替代成为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内政策与法规环境在国内政策与法规环境下,煤炭行业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和监管。
以下是国内政策与法规环境的主要特点。
2.1 煤炭产能调控与减量化改造中国政府通过煤炭产能调控计划,限制煤炭产能过剩。
在《煤炭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整体效益。
此外,积极推进煤炭行业的减量化改造,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2 煤矿安全与环境保护煤炭行业一直以来存在着安全与环境问题。
政府加强了对煤矿安全事故的监管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对煤矿生产活动的监督和控制。
同时,加强了对煤炭行业的环境保护要求。
煤炭技术政策
煤炭技术政策引言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煤炭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为了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政策,以促进煤炭产业的现代化和生态化发展。
煤炭技术政策的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
长期以来,依赖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采掘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政策,以促进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政策1. 燃用低硫、低灰、低氮煤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中国政府鼓励采用低硫、低灰、低氮的优质煤进行发电和供暖。
通过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可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2. 发展煤制天然气技术煤制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替代品,能够降低对天然气进口的依赖,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政府支持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发展,通过提高煤转化率和降低能耗来实现清洁高效利用。
3. 推广超低排放技术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中国政府要求燃煤电厂采用超低排放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脱硫、脱硝、除尘等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4. 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中国政府鼓励采用先进的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如煤电联产、余热发电、深加工等。
这些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生态化发展技术政策1. 推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采掘、通风、监测等技术手段,提高煤矿的安全性能和事故应急能力。
2. 实施矿山环境保护技术政策为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中国政府要求煤矿企业采取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这些措施包括土地复垦、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处理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
3. 发展清洁高效的矸石回收利用技术在传统采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尾砂,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和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际能源转型的趋势,煤炭产业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为了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
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建设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煤炭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产业竞争力。
加强新能源、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精、尖方向转型。
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加大对高质量煤炭的开发力度,减少低端化煤炭资源的开采,避免过度开采造成环境破坏。
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煤炭资源配置,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三、推进煤炭企业改革。
通过深化国有煤炭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煤矿企业股权制度改革等,推动煤炭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管理,实施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方式,提高企业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建立完善的煤炭市场体系。
推进煤炭产业市场化改革,打破煤炭销售市场垄断,拓展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领域。
发展内外贸两个市场,推动煤炭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增加企业的发展空间。
五、推进煤炭工业生态化建设。
深入推进煤炭绿色化、环保化、节能化、减排化,改善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实现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监管,严格落实煤炭安全生产措施,切实保障矿工工作安全。
在构建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的推进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加强煤炭产业和环保的融合。
对于环保问题,应该倡导绿色生产,减少污染排放,并为环保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金。
同时,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注重煤炭与其他能源之间的平衡发展。
在能源总量中,煤炭产业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而其他能源如天然气、风电等比例逐渐增加。
因此,在产业发展中要把握好与其他能源的平衡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煤炭资源。
煤炭行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
煤炭行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煤炭行业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煤炭资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提供能源的主要来源,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持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节能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煤炭行业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产量居世界前列,发展潜力巨大。
上世纪40年代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经济落后,缺少能源资源,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能源需求,煤炭产业得到了不断发展。
这个行业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煤炭是国内能源资源的主要来源。
煤炭的使用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煤炭行业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很多的就业岗位。
二、煤炭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挑战尽管煤炭行业在我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但是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这些挑战主要归结于当前的环保要求和能源政策。
1.对环境的污染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烟雾、灰尘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和自然环境都具有极其负面的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煤炭行业必须在人与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2.对能源政策的影响随着非化石能源比重的不断提高,煤炭的市场需求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政府财政对其支持力度也随之降低。
煤炭行业面临着未来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此时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调整改进自身的煤炭利用技术和煤炭的生产模式。
三、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煤炭资源已经被广泛使用了数十年。
决定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保护环境及其生态环境,同时满足广大民众对能源的需求。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科技创新为了改善煤炭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关键是需要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强管理,注重环保意识和加强科技创新,推广新型的清洁能源技术。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一、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征,煤炭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能源。
实现 “双碳”目标的前提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大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煤炭消费逐步下降,煤炭行业发展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1. “双碳”政策成为主导,引领从高碳到低碳系统性变革。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既关系气候环境、能源供应以及技术变革问题,也意味着产业变革、社会生活方式甚至社会思潮等深层次发展变化,总体呈现出“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从高碳产业转向低碳产业、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从高碳社会转向低碳社会”特征。
2.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煤炭定位由主体、基础能源到支撑、调峰能源。
预计2025年前后,煤炭作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峰值,所占比重将至50%左右;2030年前后,仍处于煤炭消费总量峰值平台期并逐渐回落;2035年以后,非化石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煤炭开始转为支撑性能源;2050年以后,煤炭逐渐转为应急与调峰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将超过60%;206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80%左右。
我国煤炭将由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最终向应急与调峰能源转变,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定位变化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3.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依靠规模扩张、产量增加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不能再走 “双高”经济依赖、高碳路径锁定老路,必须坚持产业升级与转型并重,促进传统能源安全保障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走资源利用效率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安全智能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4.生产方式创新驱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核能、储能、氢能等一大批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加快迭代,成为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煤炭企业的融资困境和策略浅析
关键词:煤炭企业;融资;策略建议1煤炭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煤炭作为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行业,是我国动力能源的重要原料。
根据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行业发展报告,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9亿t,同比增长了1.4%。
随着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其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
供需方面,我国煤炭行业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很明显。
宏观经济的发展会推动能源需求,电煤需求量预期会上升;由于国内外经济政策的不确定因素,非化石能源会进一步取代煤炭的重要角色,使煤炭消费增幅逐渐下降。
随着煤炭企业的升级完善,煤炭的有效供给会有所增加。
从政策方面来看,我国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供给侧改革力度,缓解前期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的状况。
从能源结构变化来看,全球经济正不断向低碳未来过渡,这是未来煤炭行业最大的不确定因素[1]。
在“黄金十年”期间,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借助充足的现金流,企业利用贷款快速扩张产能,企业负债率过高。
煤炭企业在行业不景气期间经营亏损严重,企业自有资金难以维持生产,企业无法可持续发展,只能利用外部融资保证正常生产经营。
根据统计,2020年煤炭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66.1%。
受到金融信贷政策的影响,大多数煤炭企业出现了压贷、限贷的情况,煤炭企业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其他行业,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融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2煤炭企业主要融资渠道分析2.1内源融资渠道内源融资是指将企业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
煤炭企业通过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做好应收应付款项管理等方式,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损失,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新项目,不仅发掘了企业内部的资金潜能,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所需的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需要还本付息,还能够在降低股权稀释可能性的同时节约成本,这种有效且低廉的融资渠道已成为煤炭企业融资的首选途径。
但内源融资的发展空间较小,难以满足煤炭企业的融资需求。
我国煤炭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考及应对措施
我国煤炭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考及应对措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但是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加强,煤炭行业正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性时期。
这种转变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新时期,煤炭行业必须加快步伐,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但它的资源储量有限,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煤炭行业也面临严峻的生产安全压力。
因此,为了推进绿色低碳能源的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新能源替代煤炭,高效节能利用煤炭”的战略。
而这一战略的实现离不开煤炭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1. 挑战(1)煤炭行业传统生产方式和设备落后;(2)过剩产能严重,市场供需矛盾尖锐;(3)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煤炭行业治理压力大;(4)煤企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三废治理、农民工再就业等巨大的社会压力。
2. 机遇(1)煤基清洁利用技术的发展使得煤炭行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2)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为煤炭企业提供了转型的突破口;(3)成熟的区块规划和挖掘技术可提高采矿效率和采选率;(4)政府对环保产业和新能源领域的支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将为煤炭企业转型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1. 推进煤基清洁利用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基清洁利用可有效地降低煤炭产业的环境压力。
近年来,煤基低氮、低硫、低品位清洁利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应加大煤基清洁技术研发力度,推广煤基清洁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建设新能源和新材料生产基地随着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突破口。
因此,煤炭企业应针对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把握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市场机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3. 持续提高生产设备水平煤炭行业传统的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这是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瓶颈之一。
煤化工产业政策
煤化工产业政策1. 介绍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生产出各种化学品和能源产品的产业。
煤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其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并且存在能源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煤化工产业政策。
2. 政策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但由于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方式存在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问题,推动清洁高效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因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政策。
3. 主要政策措施3.1 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中国政府发布了《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煤化工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向高效清洁型、低碳循环型发展,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2 技术创新支持为推动煤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中国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并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政府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环境保护要求为解决传统煤化工产业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提出了更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
企业必须符合排放标准,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
3.4 能源结构调整为了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中国政府提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
在煤化工产业中,政府鼓励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清洁能源产品,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4. 政策效果评估中国政府实施的煤化工产业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在技术创新方面,国内企业在煤化工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煤炭工业的转型和升级
煤炭工业的转型和升级煤炭工业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产业之一,为国计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工业结构的调整,煤炭工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需求。
如何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转型的必要性首先,煤炭工业的转型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传统的煤炭企业,尤其是大型煤炭企业,通常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点。
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煤炭工业必须转型升级,改变传统高污染、高消耗的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更好的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二、转型的主要方向如何实现煤炭工业的转型和升级,需要落实好以下几个方向:1、清洁生产。
煤炭企业要全面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控制排放,减少废弃物和固体废物的产生,实现高效、低碳、环保的生产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的绿色生产水平。
2、加快煤炭转化。
在采煤、煤炭运输、煤气化等方面,煤炭企业应尽快拓宽煤的转化应用范围,发展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煤制油、煤制气等多种新型煤炭化学利用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科技创新。
煤炭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合作,开展联合研发,通过联合攻克技术难关,共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4、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供需矛盾和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
对此,煤炭行业要加大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力度,加快发展农业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降低煤炭行业的结构性问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三、转型的阶段性特征总体上,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从过程来看,煤炭工业的转型升级既有决策实施阶段,也有市场推广阶段、成本控制阶段、管理优化阶段等。
在这些不同的阶段,压力、挑战和机遇都有所不同。
煤炭行业历年政策梳理
煤炭行业历年政策梳理
煤炭行业历年政策主要围绕煤炭清洁化、智能化、产能优化和区域协调等方面展开。
以下是煤炭行业历年政策的梳理:
1. "九五"规划:提出重点加速晋陕蒙三大煤矿资源强省的开发工作,提高优质煤的比重。
2. "十一五"规划:提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3. "十二五"规划:要求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4. "十三五"规划:从区域协调方面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做出相关规划,强调优化产能布局,推动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5. "十四五"规划:继续推动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优化煤炭产能结构,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在国家层面,自2005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煤炭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煤炭行业历年的发展目标、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建设、煤炭的清洁与智能化利用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逐渐进入重点发展优质产能,逐渐淘汰劣质产能的阶段。
政策引导煤矿资源富集地区优化产能,推动智能化发展,其他地区重点布局清洁化利用及能源结构转型。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历年政策主要聚焦于清洁化、智能化、产能优化等方面,旨在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策略分析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策略分析一、煤炭产业所面临的困难1.1 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受到了冲击。
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逐渐转向清洁能源。
这使得煤炭市场需求降低,给煤炭产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1.2 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传统的燃煤方式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给环境带来巨大危害。
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各国都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并加大了对高污染企业和项目的整治力度。
这使得许多煤矿被迫关闭或整顿,导致行业利润急剧下降。
1.3 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竞争长期以来,煤炭产能过剩一直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由于过度投资和技术水平不高,许多煤矿企业的产能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导致行业竞争激烈。
价格战使得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并且无法为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二、改善策略分析2.1 转型升级,挖掘附加值面对环保压力和市场需求下降的现实,煤炭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挖掘利用煤炭资源的附加值。
可以通过开发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拓新兴市场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减少对传统能源消耗的依赖。
2.2 发展清洁能源替代品为了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煤炭企业可以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替代品。
例如,在生产中逐步采用低排放装备和环保工艺,并引进先进的除尘、脱硫、脱氮设备等。
此外,可以推动煤炭企业向清洁能源行业转型,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
2.3 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提高煤矿和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改善煤炭产业困境的关键所在。
通过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同时,重视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2.4 促进国际合作与开放市场面对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和价格战带来的压力,积极寻求国际市场合作是一个有效的出路。
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技术、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协议,并拓展新兴市场。
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煤炭产业在国家能源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煤炭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煤炭资源再造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资源枯竭。
由于中国煤炭企业长期以来以速度换规模、以开采量换市场份额,导致煤炭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煤炭资源再造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再造,煤炭企业应当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煤制合成、煤炭清洁利用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
此外,积极引入科技和资本,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实施转型升级战略中国煤炭企业的竞争方式一直是低价竞争,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难以实现价值差异化。
因此,中国煤炭企业必须实施转型升级的战略,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转型升级需要推进煤炭产品经营升级,加强煤制品、煤化工、化肥、制热等多元化开发,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建立以技术创新、质量服务、品牌营销为核心的精细化经营体系,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国际市场的支持和帮助,需要积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具体而言,可以加强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煤炭开采技术、煤化工技术等;实施跨国合作,与世界各地的煤炭企业、能源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展资源利用、技术研究等活动;优化贸易结构,推动煤炭产品的出口和进口,实现互利共赢。
四、加强环保治理煤炭开采和利用产生的环境影响是当前煤炭产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为了减少煤炭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中国煤炭企业必须加强环保治理。
这一方面需要完善环保政策体系,加大对环保治理的投入。
同时,引导煤炭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清洁能源的使用,采用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进一步降低煤炭生产和使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演化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军事发展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为规范煤炭产业发展,逐渐从各类政府文件、规章、规程、制度等综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煤炭产业。
至2007年11月,我国第一部正式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历经了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按政策演化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从煤炭工业全面恢复发展、“大跃进”、“十年动乱”、到改革开放前的动荡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还可划分为两个小时段。
一是,1949年至1957年,以提高煤炭产量为中心,推行矿井技术改造,全面恢复生产,煤炭产业开始步入规范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把煤炭和粮食作为同等重要物资,实行国家调拨分配制度,并作为国家重要工业部门管理。
1949年11月成立了燃料工业部,确定了煤炭产业“以全面恢复为主,部分新建则以东北为重点”生产方针;为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煤方法和煤矿安全对煤炭生产的制约,通过了《关于在全国煤矿全面推行新的采煤方法的决定》;在国营煤矿中推行生产方法改革,把原始、落后的穿洞式、高落式采煤方法改为长壁式采煤方法。
1951年,公布了第一部《煤矿技术保安试行规程》(草案),并成立了煤矿安全监察局;为加强私营煤矿管理和小煤矿管理,公布了《公私营煤矿暂行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管理要点》和《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逐步改善了这些煤矿的生产条件。
至1952年底,有83%的国营煤矿恢复了生产,大同、抚顺、焦作、阳泉、淄博、枣庄等规模较大的煤矿全部恢复了生产,还在东北地区重点建设了海州露天等13处新矿,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到7000万吨。
2020年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
2020年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摘要:1.2020 年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背景2.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2020 年国家对煤炭行业的主要政策4.政策实施的影响和效果5.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正文:【2020 年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背景】2020 年是全球应对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我国政府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2020 年,国家对煤炭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促进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近年来,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仍然较高。
煤炭行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到能源供应的稳定,而且也关系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煤炭行业仍然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点领域。
【2020 年国家对煤炭行业的主要政策】2020 年,国家对煤炭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加快优质产能的释放,促进煤炭供应结构的优化。
2.环保政策:加大煤炭行业的环保监管力度,提高环保标准,推动煤炭行业实现绿色发展。
3.安全生产政策:加强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煤炭行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4.税收政策:调整煤炭行业的税收政策,降低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政策实施的影响和效果】2020 年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实施,取得了积极的影响和效果。
煤炭行业去产能取得显著成效,煤炭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供应稳定。
同时,煤炭行业的环保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我国煤炭行业将在政策的引导下,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环保和安全生产投入,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低碳、高效发展。
国家相关政策对煤炭工业影响
国家相关政策对煤炭工业影响国家相关政策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影响(一)国家积极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煤炭行业健康发展一直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深入煤矿调查研究,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煤炭工业发展和安全问题,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煤炭行业管理,构建新的煤炭工业体系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确立了煤炭在我国能源工业中的主体地位,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
国务院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将在完善煤炭工业管理体制、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推进煤炭资源有偿使用,调整煤炭资源税,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等方面探索更加科学和更加具体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必将对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国家加大煤炭资源开发与开采管理力度一是强化了国家煤炭资源的开发规划管理。
国家有关部门分两批发布了全国45个煤炭资源规划区,组织编制了《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煤炭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煤炭资源开发秩序,提高我国煤炭持续稳定供应能力作出了较完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
二是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复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以深化煤炭资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和建立开发成本合理负担制度为核心,率先在煤炭行业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提出要严格执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健全资源开发成本合理分摊机制,调整资源开发收益分配关系,按照“取之于矿、用之于矿”的原则,加大对资源勘查开发和矿山企业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是为促进大型煤炭企业的老矿区接续发展,有利于优势企业加快发展。
在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推行矿权取得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允许四类煤炭资源以协议方式出让矿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煤炭工业经济的战略与政策
摘要: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和文化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对我国煤炭工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只有不断地调整经济战略,增强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够适应来自国内和国际的竞争,进而实现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主要对煤炭工业经济的战略与政策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煤炭工业;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战略;政策
煤炭是我国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能源,而煤炭的产量也远远高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近年来,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煤炭的生产成本正在不断的降低,将逐渐发展成为廉价、洁净的能源,必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更应当突出煤炭的工业主体地位,与此同时,煤炭工业经济的战略选择就成为了目前我国煤炭工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困扰煤炭工业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困扰煤炭工业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也逐渐的走向市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使得煤炭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煤炭产品价格与价值发生背离。
在很多煤炭企业,煤炭产品的价格与价值都无法达到协调,很多情况下煤炭的出厂平均价都不高
于生产成本。
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之前,这些矛盾是依靠国家政策进行缓解,但是在市场经济下,这种政策扶植已经取消;二是构成煤炭生产成本的材料以及设备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远远高于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三是煤炭市场需求量已经接近饱和,供过于求,大量产品积压;四是无法规范的小煤窑对煤炭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得煤炭市场不能有序运行。
2.小鱼吃大鱼现象严重。
在煤炭行业的竞争中,小煤矿往往比大中型煤矿更具有优势,地方性的小煤矿由于生产规模小,资金的投入较少,成本较低,在生产上也更具有灵活性,同时在销售方面也能够随时调整政策,所以造成了煤炭行业小鱼吃大鱼的现象始终无法消除。
3.沉重的债务负担。
很多大中型煤炭企业在建设的初期,其资金都是依靠国家投资或者是贷款,当它们转入生产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的偿还问题。
煤炭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往往投入高,收益慢,效益低,在偿债能力方面较差。
目前,我国实行了债转股和资本金政策,这一政策使得煤矿基本建设债务的负担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减轻,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社会负担较重。
由于历史原因,煤炭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如办学,娱乐场所、社会福利设施的建设与维修等。
同时,在一部分地区的煤炭企业,还需要承担一些建设投资任务,所以,煤炭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负担也较重。
(二)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是良莠不齐,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煤炭行业虽然发展的较早,但是在管理水平方面,却始终没有达到先进的水平。
我国煤炭国工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有一小部分煤炭企业有着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够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从整体上看,管理水平仍然较为低下。
2.煤炭企业之间具有先天性的差别收益。
这种差异来自于不同的煤炭企业,由于其自身所处的地理条件和自然因素等影响,而造成了先天性的收入差异,这与国家的政策无关,与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没有太大关系。
这种先天性的差别收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我国尤为明显。
我国的煤炭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国家是他们的投资决策主体。
出于保障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考虑,国家对部分资源好的煤炭企业的投资力度必然大于那些资源相对差的企业。
这样使得煤炭企业发展的起点不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
第一,供不应求战略。
供不应求战略指的就是国家对于煤炭生产进行严格的宏观调控,以此来确保我国煤炭产品能够在总量上保持平衡。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以控制煤
炭产品的总量为目标的关井计划,在我国共关闭了两万多处,使得我国煤炭产品在总量上达到平衡。
第二,产、运、销三位一体经营战略。
在煤炭工业生产中,应当建立起产、运、销三位一体的战略,如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购置大型的设备,以此提高煤炭企业的运输能力。
同时可以在全国开设专销网点,建立健全固定的产、运、销运行机制,力求达到自产、自销。
第三,不断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
为了使煤炭企业的长远利益得到不断的提高,需要对煤炭企业的原煤进行深加工,将原煤的销售转变为精煤、煤泥等。
为此,需要不断地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新的煤炭产品品种,以此来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不仅使得煤炭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提高销售量。
第四,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比较适合于发展水平较高、管理能力较强的煤炭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是增强这部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竞争战略一般可以分为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从根本上说,煤炭企业的竞争是煤炭产品的竞争,同时也是成本和质量的综合反映。
煤炭企业的产品源自于自然资源,原材料的差异化程度很小,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是占据主导位置的影响因素,在煤炭行业是成本决定价格,因此,成本领先战略比较适合于具有成本优势的煤炭企业。
尽管煤炭行业的产业特性
决定了价格竞争、低成本竞争的主导地位,但是煤炭产品的质量及售后服务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化空间,因此,在成本领先战略之外,还要采取差异化战略,在产品的商标形象、营销手段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更富特色。
第五,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我国煤炭行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促使我国煤炭企业由产品经营走向资本经营的一个必经之路。
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促使煤炭行业能够向着非煤炭行业进行逐渐的渗透,以此来实现煤炭企业的转型,则能够促使煤炭产品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第六,政府的扶持和协调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矿井建设的初期就应充分考虑和拟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把煤炭产品生产和多元化经营结合起来,对于衰老矿区的开发转产项目给予优惠的投资政策和减免税政策,鼓励吸收国内外各种投资到矿区和煤炭城市办厂。
同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将煤炭企业承担的学校、医院、幼儿园、公安、环卫等公用福利设施和基础设施划归地方政府建设、维修和管理,使煤炭企业轻装上阵。
第七,协调好煤炭工业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了破坏,其主要的问题就在于人类不正确的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煤炭工业与生态环境的问题,就在于煤炭作为一种能源,在其开采和燃烧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的物质,对环
境造成污染。
另外,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抽放瓦斯等活动,会大地和土壤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问题,对于煤矿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
其中,关于煤炭燃烧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已经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对其加以约束和控制,尤其是在我国入世后,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对煤炭污染的重视。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尤其是地壳表层整体性、和谐性破坏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煤田地质工作的质量,利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煤炭加工技术,掌握合理的开发速度,使煤炭工业获得最大综合效益的过程。
三、结束语
煤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对我国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需要不断地转变经营战略,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巨大飞跃。
参考文献:
1.闫宏.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6).
2.宋洋洋.浅谈国有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6).
3.刘传庚,李克荣,魏振宽.我国煤炭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0(11).
4.严天科,张烁,李德波.我国煤炭行业结构现状及与主要产煤国
家的差距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分析研究之一[j].中国煤炭,2000(4).
5.姜云,吴立新. 中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规划对策[j].辽
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3).
6.李颖萱,贺继红.煤炭市场结构、行为与效果分折[j].管理世
界,2000(5).
7.张满银,秦永良,余志伟.探析煤炭价格综合治理对策[j].价格
理论与实践,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