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东南雄采茶舞的风格特征

合集下载

浅析采茶歌舞戏中的音乐特色

浅析采茶歌舞戏中的音乐特色

浅析采茶歌舞戏中的音乐特色作者:杨小良来源:《卷宗》2020年第15期摘要:采茶歌舞戏,融“歌、舞、戏”三者于一体,主要表现了客家茶农日常生活和劳作,展示了客家人热情好客、勤劳朴实、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品质,是中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关键词:采茶歌舞戏;音乐特色采茶戏,源于南方茶农劳作时的即兴创作,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生活与劳动息息相关。

随着文化的交融和渗透,采茶歌舞戏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地变革和创新,形成了民族色彩鲜明、风格独树一帜的采茶歌舞戏。

1 曲调变化多样,富有乡土化采茶歌舞戏,大多描写茶山风光和茶农劳动生活情景和男女爱情,其音乐曲牌名常以茶冠名,唱腔旋律与客家语系一脉相承,曲调变化多样,源于本地山歌小调、民间说唱以及风俗音乐,富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地域性,既朴实又亲切,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具体包括:1)采茶调,有南、北两路之分,“南路”侧重商调、微调,曲调明快活泼,衬字衬腔较多,常用于表现轻松、喜悦、欢快的情绪;“北路”侧重牡丹调、长歌调,曲调丰富,唱法多变,男女多腔,可以用于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

2)彩调,由说唱衍化而成的一种“对子调”,分为板、腔、调三种形式,形式活泼,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

板,以“诉板、哭板、骂板”为主;调,以“比古调、走马调”为主;腔,按照脚色行当、人物身份职业、日常生活动作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小生腔、旦角腔、丑角腔、相公腔、挑担腔、划船腔等,多用来表现踩台、送礼、奉茶等场面。

3)灯调,源于“花灯”、“春灯”“狮子灯”等民间歌舞,节奏鲜明,曲调粗犷浑厚,热烈而不失含蓄,多用于表现渲染炽热氛围,营造喜庆、欢欣场面;路调,曲调轻松活泼、诙谐风趣,多用于行路或对唱;杂调,曲调轻柔甜美、婉转悠扬,常穿插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

2 舞蹈别具一格,富有民间性采茶歌舞戏,最为突出的一个音乐特点就是,唱、念、舞融为一体,不管是搬凳、倒茶、让座,还是走路、挑担、割草、推车、绣花等动作表演,都会载歌载舞,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特色。

广东采茶歌舞中舞蹈语汇的艺术特征

广东采茶歌舞中舞蹈语汇的艺术特征

广东采茶歌舞中舞蹈语汇的艺术特征作者:余洁芬来源:《艺海》2012年第09期广东茶文化是中国四大茶文化之一,据《广东新语》记载:“西樵号称茶山,自唐曹松移植顾渚茶其上,今山中人率种茶”。

可见,早在唐代,广东就隆重拉开了茶文化的序幕。

广东采茶舞在广东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舞蹈风格多元化的地域特点。

今天,面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广东采茶舞这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形式也面临巨大的冲击。

所以,了解广东采茶舞的文化,提炼其动作舞蹈元素,对于采茶舞蹈的语汇保存、发展和舞蹈的创作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广东采茶舞的地区特色(一)粤北采茶舞广东粤北地区,泛指韶关、清远地区。

粤北采茶戏在粤北地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已有两百多年,它是在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吸取赣南和湖南民间艺术精华创作而成的地方民间歌舞,主要流行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曲江、南雄、乳源等县。

[1]作为采茶戏中重要的一部分,采茶舞在采茶戏的历史传承中自身也不断得到发展,广东采茶舞吸取了龙凤茶花灯,纸马花灯,狮子堂等本土的舞蹈形式,形成新的地方采茶舞蹈,极具特点。

广东粤北地区,紧靠江西、湖南,粤北采茶舞与江西采茶舞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传,明朝开始,盛产名茶的赣南茶区,常常接待粵商茶客,并以优美的采茶舞蹈作为节目表演,因歌舞大多表现茶农的生活,深受粵商喜爱,并带回广为流传;(康熙二年《乳源县志》)有史书记载,江西萍乡人黄启衔叙述道:“采茶戏,亦名三脚班,相传来自粤东。

” [2]由此可见,粤北采茶舞蹈的起源和发展都与江西的采茶舞蹈紧密相连,二者在表现手段上及其相似,但粤北采茶舞在长期的发展中,其表演的形式,表演的内容上却融入了当地的地域元素,如舞蹈的剧目创作上除了表现劳动生产、爱情等的题材,还加了反映当地民俗、历史人物的题材;舞蹈风格优美,注重叙事,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粤北采茶舞因地域、风俗、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等的差异,它在广东众多的采茶舞蹈中别具一格,颇具影响力。

从茶文化的角度探究采茶舞蹈

从茶文化的角度探究采茶舞蹈

从茶文化的角度探究采茶舞蹈舞蹈赏析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四篇:从茶文化的角度探究采茶舞蹈摘要:茶文化源远流长的赣南,不仅生长了千年历史的茶树,更是养育了一方风土人情,由茶叶延伸出了茶道和茶艺。

赣南采茶舞蹈就是在茶文化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艺术。

赣南采茶舞蹈是茶戏的一个分支,赣南采茶舞和茶叶有着割舍不了的渊源,茶文化是赣南地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采茶舞蹈植根于深厚的茶文化中,并得到长足地发展和延伸,可以说茶是赣南茶文化的生命之源。

笔者就从茶文化的角度对采茶舞蹈进行探究。

关键词:茶文化;采茶舞;茶事活动;1 茶舞蹈与茶的渊源关系舞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往往植根于民间,是一个地方民族的生活写照,人们把生产生活中的见闻和动作进行创作和美化,配上一定的音乐,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给人们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享受,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不可少的娱乐方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赣南这方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的土地以茶文化延伸出独具特色的茶舞蹈,是人类文化中难得的精髓。

采茶舞蹈是赣南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的写照,采茶舞蹈和人们日常的农耕、劳作有着密切的关联。

采茶舞蹈多以模仿人们在山间田野劳作时的各种身体的姿态和动作,尤其是手采茶时灵动的动作更是被模仿得惟妙惟肖,并且借助于舞蹈夸张的表现形式给欣赏者视觉、心理上美的享受。

茶文化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给采茶舞蹈注入了汩汩流淌的生命之源。

茶文化是采茶舞蹈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茶文化和采茶舞蹈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 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为采茶舞提供了天然的"摇篮"众所周知茶树大多喜好生长在丘陵地区,赣南地区丘陵众多,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不可能借助于便捷的交通工具。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肩背负重、爬山才能完成农业生产。

在采茶的过程中女子的动作比较快,是主要的茶叶采摘人。

以采茶舞为例谈民间舞蹈的当代艺术价值

以采茶舞为例谈民间舞蹈的当代艺术价值

2019年第08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郭晓希(1980-),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收稿日期:2019年6月8日。

1民间舞蹈的当代艺术价值1.1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采茶舞是以赣南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当地浓厚的文化特征,也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民间舞蹈中体现了当地文化的独有特点。

例如,赣南地区是我国茶叶的主要种植地区,人们日常的劳作主要以采茶为主,采茶舞是根据日常的劳作形成和演变出来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人们日常的采茶状况,记录了当地群众真实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特征;其次,采茶舞不仅代表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形式,而且在其中也融入了当地群众的思想,采茶舞体现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田间劳作中表现了勤劳朴实、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舞蹈这种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民间舞蹈的文化魅力。

1.2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我国的表演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我国艺术的不断传承和发扬。

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间舞蹈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以采茶舞为例,其中的矮子步就是对群众日常采茶劳动的真实写照,采茶时需要在山间进行走路,肩上背着茶篓,身体需要弯曲前进,这种艺术形式是对日常采茶生活的真实写照。

通过表演者的描述,展现了采茶时劳动人民的动作或者形态,让更多的观众可以了解赣南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可以说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其次,一些艺术元素对我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启发。

例如:采茶舞中的扇子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是来源于日常的采茶生活,但是经过了一定的艺术提炼,使得表现形式更加美观,能够让观众从中看到更多的艺术形式。

同时,采茶舞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人们在日常的劳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劳动过程进行表达,而且还可以结合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形成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更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浅谈南雄采茶戏的艺术特色与发展

浅谈南雄采茶戏的艺术特色与发展

浅谈南雄采茶戏的艺术特色与发展【摘要】南雄采茶戏是客家先民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遗产,是客家人最早的戏种之一,同时也是广东六大剧种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南雄;采茶戏;艺术特色 1.南雄采茶戏的艺术特色南雄采茶戏运用粤北地区的语言、习俗、小调、和板式,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

南雄采茶戏最初的表演形式,常以一丑二旦(也有一丑一旦)登台,因而被称为“三角戏”,表演戏班亦被称为“三角班”。

南雄采茶戏是从歌舞演变而来,它的起源就给南雄采茶戏设定了宽广的表演套路,这种体裁给导演提供了施展的大空间,使得整个舞台气氛更为活跃,场面华丽清晰,赏心悦目。

南雄采茶戏唱腔音乐更多汇纳本地的山歌小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

唱腔分为采茶调、灯调、彩调、路调、小调、山歌六大类。

采茶调又因定弦的不同而区分为北、南两路;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联缀,后来又采用板式变化的方法,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

采茶戏的伴奏乐器就地取材,以竹子为主,加以金革乐器,有勾筒,大筒,茶胡,八音,扬琴、二胡、竹笛、三弦、板胡、琵琶、小锣、大锣、小叉、大叉、高边锣、板鼓。

采茶音乐不但实用戏曲行腔,而且实用于抒情歌曲写作。

因为它来源广泛,自然流畅,甜美动听,能适应剧情和人物刻画的要求。

发展到现在,词曲使用方面,都有它比较固定的模式,它有适合于各种人物、各种环境,不同情感的曲调。

采茶音乐那高亢流畅的旋律,轻松明快的节奏,优美朴实的情调,富有喜剧风格和载歌载舞的表演,显得非常协调,富有浓厚的山野气息,能充分表现劳动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

南雄采茶戏最初的表演形式是两人对唱或自拉自唱,一人唱众人和,载歌载舞,先闹场踩场,再由一男一女(二小戏)或一男二女(三小戏、三脚班)登场表演。

男称花鼓公或茶公,女叫花鼓婆或茶婆。

男的左手挽腰带,右手舞扇花,走矮步;女的左手挽腰带或持花篮,右手耍彩巾或舞扇花,边舞边歌,唱的都是民间小调,俗称“唱花灯”、“唱花鼓”。

采茶戏曲表演艺术

采茶戏曲表演艺术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采茶戏曲表演艺术黄勇(始兴县文化馆,广东始兴512500)摘要:采茶戏曲是通过运用幽默诙谐、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将富有乡土气息的戏曲以一种戏剧化形式表演出来表演艺术,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等省区颇受人们欢迎。

文章通过分析采茶戏曲艺术表演的特点,对采茶戏曲的不同艺术表演形式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采茶戏曲;表演艺术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30-0106-01一、前言为更好地将采茶戏曲这种表演艺术传承下去,需对采茶戏剧的表演特点进行深入地挖掘发展,加以有效地现代化表演手段,将采茶戏曲的艺术风格和基本特征展现给大众,发展成为具有浓郁习俗风气和地域风情的地方性戏曲,以此来反映采茶工人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状况,增强人们对戏曲文化和地区文化的了解。

二、采茶戏曲的艺术表演特点采茶戏曲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具有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特点,该戏曲主要分为粤北采茶戏、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吉安采茶戏等多种地区戏种,其中尤以江西戏曲最多、最为普遍,采茶戏是从民间歌舞后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是采茶人在从事采茶和其他茶事活动时即兴演出的表演艺术,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另一种文化艺术。

采茶戏曲与茶关系密切,不但包含茶事的内容、场景,同时全戏的背景和题材也以茶事为主,且采茶戏曲具有乡土气息浓厚、群众喜闻乐见、演出队伍精悍、机动灵活、表演别具一格、衬词韵味独特、曲牌兼收并蓄等特点,戏曲本身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采茶戏曲尤以赣南采茶戏最具风格,它通过形象化地语言,结合艺术的唱歌、舞蹈、角色扮演等形式,加以人体化的动作和表情,将地方语言、生活、文化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论赣南采茶舞风格表演及审美特征

论赣南采茶舞风格表演及审美特征

论赣南采茶舞风格表演及审美特征赣南采茶舞是一种源于广东赣县的传统舞蹈形式。

它以舞者采茶的动作为核心,展现了农村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朴实生活。

赣南采茶舞风格独特,审美特征鲜明,下面将就此作论述。

赣南采茶舞的舞蹈动作以仿真采茶为主要表现形式。

采茶动作包括托盘、摘茶、装茶、运茶等,舞者们通过对这些动作的完美演绎,展现了劳动者对工作的敬业态度和专注心态。

舞者们以自然流畅的身姿和娴熟的动作展示了劳动的美感和技巧。

他们高举双臂,摆动身体,在舞台上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带给观众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官享受。

赣南采茶舞的节奏感强烈,动作流畅且有力度,这是此舞蹈的又一大特点。

舞者们在旋律的引导下,以协调的动作展现出了一种活力四溢的氛围。

他们的舞姿灵动,舞步有节奏感,融入了许多慢跳、旋转、起伏等动作元素,使得整个舞蹈充满了活力和张力,给人一种旺盛、奔放的感觉。

赣南采茶舞的服饰和音乐和舞蹈形成了一体,共同打造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舞者们身着传统的农民服装,穿着传统的草鞋,使得他们更加贴近农民工的形象,在整个表演中展现了乡村风情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音乐以赣南渔梁山的风情民谣为基础,配以活泼轻快的节奏,使得整个舞蹈更加欢快、动感。

舞蹈者随着音乐的起伏,用身体语言演绎出采茶的过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赣南采茶舞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审美特征,成为了广东乃至全国广受欢迎的民间舞蹈形式。

它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了劳动者的艰辛和智慧,呈现了农村风貌和乡土情怀。

赣南采茶舞不仅是一个文化载体,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凝聚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传承了丰富的民间文化。

希望这种独特的舞蹈形式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让它的光芒继续散发出去。

论赣南采茶舞风格表演及审美特征

论赣南采茶舞风格表演及审美特征

论赣南采茶舞风格表演及审美特征赣南地区是中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而采茶工作在这里更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工作。

赣南采茶舞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审美特征的表演形式,它将茶叶采摘的动作与音乐、舞蹈相结合,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和采茶工作的美感。

本文将从赣南采茶舞的表演形式、动作特点、音乐舞蹈特色以及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赣南采茶舞的魅力。

赣南采茶舞的表演形式赣南采茶舞是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通常在茶园、茶山等茶叶产区进行表演。

这种舞蹈表演通常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以茶叶采摘的动作和场景为主题,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和采茶工作的美感。

舞蹈演员通常穿着传统的农民服装,配以特制的茶筐、茶刀等道具,通过舞蹈动作、音乐和道具的配合,展现了茶叶采摘的场景和工作情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舞蹈表演形式多样,既有独舞,也有群舞,还有与其他舞蹈形式相结合的复合舞蹈形式,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赣南采茶舞的动作特点赣南采茶舞的动作以茶叶采摘的动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如采茶、揉茶、装茶等,这些动作都是与实际茶叶采摘工作相对应的。

舞者的动作通常以柔美、缓慢为主,展现出茶叶采摘的轻盈、灵动和美感,舞者通过身体姿态、手势动作、脚步迈向等多种动作形式,表现出采茶工作的独特魅力,展现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舞者的动作还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表现形式,使人们领略到茶叶采摘工作的艰辛和美感。

赣南采茶舞的音乐舞蹈特色赣南采茶舞的音乐和舞蹈是相辅相成的,音乐舞蹈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音乐方面通常以茶文化为题材,采用当地的民间音乐,如江南民歌、茶山歌等,这些音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节奏感,能够很好地配合舞蹈动作,增加舞蹈表演的气氛和张力。

舞蹈方面通常配以水袖舞、扇子舞等,这些舞蹈形式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茶叶采摘的姿态和情景,使舞蹈表演更加生动、鲜活。

审美视角下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分析

审美视角下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分析

2016年10月下半月刊引言:采茶舞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它由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及对茶乡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全面再现的艺术形式,被各专家、学者以及茶乡百姓所称道。

采茶舞在娱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体现劳动美和艺术美的内涵,不仅表演内容独特,表演风格也极具审美价值。

一、采茶舞的艺术表现形式1.矮子步矮子步是采茶舞中最为独特的步法之一,这一步法的表现者主要为男性,而这一动作的艺术来源是对赣南男子采茶动作的夸张和升华。

在采茶劳动时,男女主要采取“女采男背”的方式进行分工,即女子负责采茶,而男子负责背篓,但是由于茶树丛较为低矮,而女子的身高也有限,所谓为了方便女子将采好的茶叶装入背篓并压实,男子只能屈膝半蹲。

而这一动作融入到采茶舞中之后,虽然已经失去了其最初的方便劳作的基本功能,但是这样在采茶舞中,男子通过半蹲、全蹲、屈膝等动作来表现舞步的滑、等的动作,则充分体现了艺术舞者之间的默契与情感。

2.单袖筒舞蹈演员的袖子在我国舞蹈艺术形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戏曲中的水袖,以及采茶舞中的单袖筒就是典型的例子。

与水袖不同,采茶舞中的单袖筒的重点在“单”上,即舞蹈演员的服饰只有在左边臂膀上有水袖,而在表演时,演员则通过舞动单袖,并配以独特的舞蹈动作,形成一种灵活多变的舞蹈形式。

单袖筒的表演不仅对演员的手、腕、肘、臂、肩的力量要求非常高,而且要求这几个部位的统一配合,同时在表演时,还要根据舞蹈内容融入艺术情感,而只有这样,整套动作才能如行云流水般优美、流畅。

3.扇子花扇子是采茶舞中不可或缺的道具,而利用扇子所表现出来的舞蹈形式则成为了采茶舞中独特的动作———扇子花。

前面提到的矮子步与单袖筒通常都是由男演员完成,而扇子花则不同,男女演员均可以表演。

在表演时,演员们根据剧情的变化以及舞蹈动作的需要,不断地舞动扇子,使其像花儿一样不断绽放,而这种艺术形式极大地提高了采茶舞的艺术美感。

二、采茶舞的艺术特色1.采茶舞极具中华民族特色采茶舞凭借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变化多样的表现形式,成为我国民族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试论粤西南江流域采茶歌的人文情怀

试论粤西南江流域采茶歌的人文情怀

试论粤西南江流域采茶歌的人文情怀采茶歌是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的品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可考资料,宋元以来,各地就流传着歌唱采茶的习俗。

作为以茶耕文化而兴起的产物,它广泛流传于南方的云、贵、川、闽、赣、鄂、湘、浙、皖,以及桂、粤一些盛产茶叶的地区。

茶叶原产于中国西南部,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土地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且对雨水需求较多。

地处粤西的云浮南江流域,位于北回归线侧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表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光照资源丰富,光照度强,年均气温在22℃左右,年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气候常年温暖湿润。

其地质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层疏松、肥沃,土壤属黄褐微酸性类型,十分适合茶树生长。

在长期的茶作生产生活中,南江人民创造了歌唱采茶的传统,即采茶歌。

一、粤西南江采茶歌的基本特征采茶歌为劳动女子上山采茶,用以提神解闷、激发劳动情绪所唱的山歌,多为即兴编唱,起初均以茶事为歌唱内容,后来不限于茶事,逐渐涉及到茶农日常的生产生活、熟悉的事物景象,以及历史、哲理、男女爱情等。

其歌词通俗质朴,常使用方言俚语,旋律优美抒情,采用地方曲调,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

采茶歌结构上多为四句一首,每句七字,句式结构可划为二、二、三型,如“采茶采到大热天,茶园山色绿片片。

双手拨开碧波海,露出一枝并蒂莲。

”同时,多首茶歌还可以进行组合联唱,最常见的为“十二月采茶歌”的联唱形式,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哥妹双双入茶园,茶荫树下春光暖,俏见情怀心里甜。

二月细雨淋开花,共哥背箩去采茶。

摘下茶蕊第一朵,送给阿哥来返家。

三月……。

”韵律方面,常效仿七言绝句,一般第一、二、四句的尾字押同一音韵,第三句變化,常用的韵脚有言前辙、发花辙、中东辙、江阳辙、衣期辙及怀来辙、由求辙、人辰辙、姑苏辙。

二、粤西南江采茶歌的人文情怀采茶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它体现出一种南江人普遍的自我关怀,以及南江人对自身命运、尊严、心理、价值、追求等的内心关切。

浅谈采茶舞与社区文化

浅谈采茶舞与社区文化

浅谈采茶舞与社区文化作者:肖凡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6期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境界,它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感情。

而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民族风俗的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同。

采茶歌舞作为一种多种形式兼容并蓄、紧跟时代步伐的艺术形式,其良好的群众性、参与性在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提高群体审美素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系列活动中有着相对优势和作用。

赣南采茶舞的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在赣州乃至江西的广大群众文化活动中都不可缺少。

一、采茶舞蹈的起源与特点江西赣南采茶歌舞起源于劳动,来自于民间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喜剧色彩,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采茶歌舞中的音乐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特色鲜明,更具特色的是,其表演技巧中的“三绝”:扇子花、矮子步、单水袖,令人观为叹止,它以载歌载舞,丑行见长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它在提高群体审美素质、创造良好社区文化环境中有着不可缺少和替代的作用,对社区文化建设能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其它文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采茶舞蹈在社区文化中的良好参与性和兼容性现代社会中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较大的满足之后,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就会不断提高,而采茶舞作为诸多舞种之一,自然成为社区文化的重要方面。

舞蹈作为以人的肢体语言为表现媒介的艺术形式,使得每个人都具有参与的先天性,因而采茶舞与其它舞蹈形式相比在参与者的要求上更具有弹性。

因此,在社区开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然受到社区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欢迎。

由于社区的群众既是社区建设和活动的主体,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动力,赣南采茶舞的广泛性能更好地植根于社区居民生活之中,成为社会生活实践和需求的反映。

社区文化越是贴近群众、贴近社会生活,就越能加大社区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就越有生命力,因此,采茶舞在赣州社区文化的建设中是具有群众基础的,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位置也极为重要,不可缺少。

采茶舞良好的形式使社区文化呈现出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试论广东采茶舞的动作特点

试论广东采茶舞的动作特点

人 民 的除 了茶本 身的使 用价 值外 , 更 多的是 茶 的文学潜 质 、 品 茶 的思 想 意境 以及 茶文 化 的内涵 之美 。所 以唐宋 时期 的茶文 化 思想 是一 个 很 综合 的思 想体 系 , 既 融合 了儒 、 道、 佛 三教 的文 学思 想精 华 , 也在 长 时 期 的饮 茶 之道 中形 成 了唐 宋所 独有 的茶 文化 理论 。唐宋 时 期的 茶
试论广东采茶舞 的动作特点
陈 丽 竹
(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1 )
摘 要: 五 千年 的 中华文 明孕 育 了璀 璨 的茶文 化 , 也 滋 养 了广 东采 荼舞 。 本 文 以广 东采 荼舞 的动 作 特点 为着手 点 , 对 我 国的茶文 化 内涵进 行 了探 索。在论 述 了广 东采 荼舞 基 本的 动作 类型 后 , 又从三个 角度分析 了其 动 作特 征 , 并最 后对 其 发展
以双 水袖 作 为表演 道具 。 然而, 采 茶舞 动作 却 以单 水袖 为主 。 单 水袖 适用 于男 角 ,艺术家 根 据古 时茶农 们 以腰间 别一 块与 一只 袖子 相 连 的 白布 , 或 以擦 汗和 扇风 等动 作创 作 了丰富 善变 的单 水袖动 作 舞步 。 单 水袖 舞步 极为丰 富 , 从 基础 的抓 袖 、 腋 下袖 、 遮 阳袖 , 到复 杂 的穿针 引线袖 、缠腰 高抛 袖等 难度 不一 的舞 步动作 均有 。单 水袖 表 演谨 遵 “ 摆 动像 狗尾 , 站 势 吊马腿 , 游 走像 蛇过 , 龙头 又凤 尾 ” 的 口诀 , 以轻 盈 飘逸 将广 东 采茶 舞的 灵动性 阐释 得淋 漓尽 致 。单 水袖 作 为广 东采 茶 舞的 灵魂所 在 , 其 是 舞者表 情达 意 的重要 工具 , 舞者 的情 绪思 想在 单 水 袖 的一起 一落 , 一 上一 下 , 一抛 一接 中被渲染 到极 致 。

采茶舞对现代舞蹈创编的启示

采茶舞对现代舞蹈创编的启示

2018年第10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房佩玲(1983-),女,陕西西安人,学士,助教,研究方向:舞蹈学。

艺术的灵感都是源于生活。

现代舞曲作为生活的艺术包含了艺术家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涵养,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用来陶冶情操的生活元素。

现代舞蹈最初是为了打破传统芭蕾舞的模式而创造的舞蹈风格。

传统芭蕾的表演重心在下半身,试图利用脚尖的力量来克服地心引力,从而保持人生理机构上的年轻。

但是芭蕾舞蹈的缺陷在于它的重心绝大部分都在下半身,从生理学的角度上看,芭蕾舞并不利于人的全身协调发展。

且芭蕾舞蹈在舞蹈的表现力上过分追求优美与柔和,不能满足个性的情感诉求需要。

因此,现代舞蹈就是为了克服传统芭蕾应运而生的一种鼓励个性、强调全身协作的新型舞蹈。

发展到如今,现代舞蹈深受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喜爱,因此承担着传播民族精神文化的重任。

采茶舞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容在舞蹈表现上有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这些民族元素在现代舞蹈中的融入可以为现代舞蹈增添民族文化的底蕴,从而发挥现代舞蹈对民族文化传承上的作用。

1采茶舞的特点1.1舞姿随性采茶舞的灵感源于采茶文化,最初是由采茶人在采茶过程中为了缓解疲劳和增添工作情趣而随性的创作。

采茶舞在初次搬上舞台的时候其动作依然是自然和随心所欲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约束其表现形式。

且采茶舞所展现的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茶事,自编自导自演是采茶舞最突出的特色。

不同于其他舞蹈的严谨态度,采茶舞更注重自由发挥,“即兴表演”是采茶舞最大的看点,因同样的一支舞蹈在不同的场合下常常充满变数,所以很多“茶舞迷”对同一出采茶舞蹈也要看若干个场次,而每次他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采茶舞发展到现在,虽然在借鉴其他种类舞蹈之后整个舞蹈编排显得更加专业化,但是其舞姿的随意性特征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采茶舞有别于其他类型舞蹈的一项重要特征。

同时,也因为采茶舞的随性使其在舞台表现上更为自然和灵动。

据了解,采茶舞的随性使其更加亲民,男女老少都可以轻松驾驭这种舞蹈。

采茶戏表演的艺术特征研究

采茶戏表演的艺术特征研究

采茶戏表演的艺术特征研究作者:杨小良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4期摘要:采茶戏,源于民间采茶劳动和客家民俗生活,载歌载舞,形式多变,欢快热烈,观赏性、表演性、喜剧性、地域性、民俗性以及文化性较强,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深受地区群众的喜爱,对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发挥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采茶戏:表演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120-02一、前言采茶戏是一种流行于南方地区的民间戏曲,主要刻画劳动者采茶劳作的情景。

它融民间口头文学、音乐、歌舞、灯彩、花鼓多种元素丁一体,表演风格亦庄亦谐,曲调婉转清丽,节奏活泼明快,语言幽默风趣,喜剧形象鲜明,舞蹈动作别具一格,生活化气息浓郁,极富地域乡土风情,是当地群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二、采茶戏表演的音乐曲调表演离不开音乐,采茶戏表演音乐可塑性强,风格包容,极富浓厚的地方特色。

根据曲牌伴奏乐器、旋律、音阶、调式、功能作用等方而的不同,采茶戏表演音乐曲调分为灯腔、茶腔、路腔、杂调四种类型,即“三腔一调”,为载歌载舞的采茶戏表演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具体曲调特征如下:1.茶腔,是采茶戏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声腔,以“Re-La”音调为主阶,在江西赣南采茶戏中运用较多。

这种音乐曲调尖锐清脆,节奏活泼明快,旋律优美流畅,善于表现劳动与爱情,极具浓郁的田园风韵。

如:《牡丹调》、《山歌调》、《斑鸠调》等采茶戏多以茶腔演绎。

2.路腔,是一种具有诙谐色彩和插科打诨色彩的腔调,由湖南采茶戏中衍生出米,是湖南民间艺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表演声腔,多采勾筒、唢呐等演奏乐器,以商调、宫调作为表达方式,这种音乐曲调轻松活泼、诙谐风趣。

如:《对花》、《眉灵调》、《小拜年》等采茶戏多以路腔演绎。

3.灯腔,源于元宵节,常以“灯”为道具,以鼓、锣、唢呐等打击樂器为音乐伴奏,当灯歌与采茶戏完美地融合起来,就形成了别具匠心的灯腔。

试论粤西南江流域采茶歌的人文情怀

试论粤西南江流域采茶歌的人文情怀

试论粤西南江流域采茶歌的人文情怀【摘要】江流域是中国传统茶叶产区之一,茶文化在这里深厚而悠久。

采茶歌作为江流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怀。

本文从茶文化与江流域人文情怀的关系、采茶歌传承与现代生活的联系、江流域采茶歌的艺术表现、采茶歌传唱的社会意义以及人文情怀在采茶歌传统中的体现等角度,探讨了粤西南江流域采茶歌的深刻内涵。

文章指出,粤西南江流域采茶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值得传承,而人文情怀也是保护江流域茶文化的核心。

通过对采茶歌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江流域的茶文化,同时也体会到人文情怀在这一传统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粤西南江流域, 采茶歌, 人文情怀, 茶文化, 历史渊源, 传承, 现代生活, 艺术表现, 社会意义, 传统, 传承, 文化, 保护。

1. 引言1.1 粤西南江流域的茶文化粤西南江流域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这里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制茶工艺独特。

粤西南江流域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深深植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里,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精神食粮,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江流域的茶文化丰富多彩,不仅包括茶叶的种植、制作和品饮,还有采茶歌这样独特的表达形式。

人们通过采茶歌来歌颂茶叶的香气和韵味,表达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采茶歌既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传统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粤西南江流域的茶文化与当地人文情怀密不可分,茶叶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将茶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将茶文化传承下去,不断弘扬。

茶文化与人文情怀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粤西南江流域独特的茶文化。

1.2 采茶歌的历史渊源采茶歌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采茶活动和茶文化。

在粤西南江流域,采茶歌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劳动歌曲,伴随着茶农在茶园中采摘茶叶的过程而唱响。

这些歌曲通常以简单明快的旋律和富有韵律感的歌词风格为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论赣南采茶舞风格表演及审美特征

论赣南采茶舞风格表演及审美特征

论赣南采茶舞风格表演及审美特征【摘要】赣南采茶舞是中国传统舞蹈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审美价值。

本文通过对赣南采茶舞的起源与发展、表演特点、舞蹈动作的审美特征、服饰与道具的设计以及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进行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赣南采茶舞的艺术魅力、对当代舞蹈艺术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讨论,揭示了这一舞蹈形式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赣南采茶舞不仅展现了地域文化的魅力,也为当代舞蹈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赣南采茶舞的内涵和价值,为中华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赣南采茶舞、风格表演、审美特征、起源与发展、表演特点、舞蹈动作、服饰设计、道具设计、音乐结合、艺术魅力、当代舞蹈、启示、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赣南采茶舞作为中国民间舞蹈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和传播,赣南采茶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研究赣南采茶舞的舞蹈表演风格及其审美特征,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国民间舞蹈的传统之美,同时也为当代舞蹈创作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在赣南地区,采茶是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采茶舞正是源于人们对采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赣南采茶舞的起源与发展史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反映了当地人民对自然和劳动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通过分析采茶舞的表演特点、舞蹈动作和审美特征,可以深入了解赣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对采茶舞的服饰、道具设计以及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赣南采茶舞的表演风格及审美特征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其独特之处和艺术魅力,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赣南地区这一传统舞蹈形式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通过研究采茶舞的舞蹈动作、服饰设计、音乐结合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其在审美领域的表现,并探讨其对当代舞蹈艺术的启示和影响,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浅析采茶舞蹈的艺术变迁与审美价值

浅析采茶舞蹈的艺术变迁与审美价值

182采茶过程体现了采茶人的辛苦劳作,但从舞蹈上来看,采茶是辛苦并快乐的。

随着茶文化体系日益完善,通过上千年的发展,当前传统的采茶舞蹈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及内涵的表演方式,也是整个传统民俗艺术结构体系中尤为关键的一种元素。

要促进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采茶舞蹈艺术中的价值性与文化性进行深入认知。

一、采茶舞艺术发展历程与采茶舞蹈艺术接触后,可以让我们对茶文化体系内涵有着更加深入的认知,形成更为准确的认知。

事实上,采茶舞蹈艺术蕴含的是与茶与茶文化活动有关的生活内容。

所以,传统采茶舞蹈艺术对人们饮茶生活有影响,并且在形成传统采茶舞蹈中合理有效释放人们对采茶的心态,其中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

如在整个采茶舞蹈艺术结构体系中,江西、浙江两地都有相应形式的采茶舞,在分析浙江与江西两地采茶舞蹈特征后发现,这两地的采茶舞蹈都融入了地域特色,并且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希冀融入其中。

更为关键的是,在整个采茶舞蹈艺术过程中,可以对人们积极的、向上的生活态度及精神理念有所感知。

所以,传统采茶舞蹈艺术并不单单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认知再现一种多元化情感理念。

同时,在表现传统采茶舞蹈艺术中,其不但有专门的舞蹈艺术,并且也在艺术中融入了音乐表演、音乐元素等内容。

所以,传统采茶舞蹈艺术既是茶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也是在有效传承我国传统茶文化,在融入相应的音乐元素后,在编排一些动作姿势后,可以将整个采茶过程再现。

因此,采茶舞蹈也是公众了解采茶与制茶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

另外,在采茶舞蹈中还有男女情歌对唱这一环节,因此,采茶舞蹈会在很大程度上将茶乡人们的日常生活再现,并体现了茶乡年轻人喜欢追求美好事物。

深入了解传统采茶舞蹈艺术风格特征之后,可切身感受和体验在整个采茶及制茶中,以跳舞方式及唱歌方式来相互鼓励,进而缓解人们的疲劳,昭示着人们向往未来美好的生活。

二、采茶舞的动作审美特征1.形象性在舞蹈作品中,形象性是一种尤为关键的元素,也是赣南地区采茶舞蹈融入动作审美元素的重要方面。

民间采茶戏的形态特点和舞蹈美探析

民间采茶戏的形态特点和舞蹈美探析

民间采茶戏的形态特点和舞蹈美探析发表时间:2019-07-18T12:45:42.247Z 来源:《科技尚品》2018年第10期作者:邓芳芳[导读] 民间采茶戏是我国传统茶文化重要构成部分,使我国茶文化传统更加多元、丰富。

其中,尤以赣南采茶戏等最富盛名。

结合五华县采茶戏传承保护情况,分别从旋法和调式、唱腔结构、伴奏特点及舞蹈表演价值、律动特征、形态特点等方面,深入探讨民间采茶戏的形态特点和舞蹈艺术价值,具体分析该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发展情况。

五华县采茶戏传承保护中心民间采茶戏的种类非常多,依据地区情况,可细分为闽西闽北采茶戏、赣南客家采茶戏、粤北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祁门采茶戏等,不仅丰富,而且地域特征鲜明。

广东五华采茶戏,别名粤东采茶戏,文化底蕴深厚,体现了我国民间文化风俗、共性等。

民间采茶戏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活跃在赣南、粤东等多个地方。

采茶戏内容多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表演时载歌载舞,对答酬唱,具有良好的抒情效果。

了解民间采茶戏形态特点和舞蹈美,对采茶戏及茶文化传承非常有帮助。

1.五华采茶戏发展情况2017年4月,大型采茶戏《月照城乡》在梅州市山歌剧场首次公开演出,该戏曲是五华县20多年来规模最大、含金量最高的文化艺术作品。

除了吸引当地市民之外,闽粤赣边客家戏剧联盟成员也纷纷到场观看。

这次演出标志着处于困顿的广东五华采茶戏的重生。

该戏曲作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向受众传递情义和孝道。

其通过富有客家特色的采茶腔调、优美的旋律、纯正的客家乡音等,博得受众一致好评。

该作品深情、明快、富有乡土气息,重唱、合唱、半场等民间音乐和交响乐伴奏,使唱腔更加触动人心。

赣南地区是民间采茶戏的发源地,广东五华采茶戏正是从该地流传而来。

在一些盛产茶叶的地区,为了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会在劳作过程中穿插歌舞,久而久之,这种表达丰收喜悦的歌舞便流传下来,演变为采茶戏。

采茶戏具有客家文化特点,是传统文化与客家文化的融合,非常尊崇传统[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广东南雄采茶舞的风格特征
【摘要】采茶舞是南雄的主要舞种之一,作为一个传统的民间地方剧种,是在地方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蹈表现形式,其综合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异彩纷呈,深受群众喜爱。

其中歌唱与舞蹈所占的比重较大,舞蹈动作生动,而大部分动作又与现今的舞蹈动作有相似、相通之处。

采茶戏,蕴含着较深的艺术内涵。

研究采茶戏中采的地位与风格特征,既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舞蹈的过去,也可以大胆地设想它的未来。

独树一帜、别有风味的“单袖筒”是南雄采茶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

文章从“单袖筒”的形成、风格特点、发展创新以及今后的走向来加以论述,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发展和繁荣新时期的南雄民间舞蹈。

【关键词】南雄;南雄民间舞;南雄采茶舞;“单袖筒”
1.采茶戏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

”这首生动活泼且委婉动听的小曲是广东采茶戏,也是茶区流传的山歌。

采茶戏产生于明朝,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

广东采茶戏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采茶戏的产生与当地盛产茶叶有关。

广东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南雄采茶戏又是广东采茶戏的始祖,这是一个在广东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

“南雄采茶戏”是广东南部地区的民间小戏,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源于当地流行的采茶歌和采茶灯。

其中既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也积淀了历代艺人发展创造的舞蹈形式,异彩纷呈,深受观众喜爱。

这个剧种的孕育形成,大致经历了采茶歌(歌曲)、采茶灯(舞蹈)和采茶戏(三角班)三个发展阶段。

2.采茶戏的舞蹈内涵及地位风格特征
2.1采茶戏的舞蹈内涵
广东采茶戏的种类较多,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各地采茶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动作特征。

表现生活的舞蹈具有情感真实性和动作虚拟性的特点。

由于它直接来源于生活,是有感而发,因此洋溢着劳动人民的自豪感。

这种虚拟也不是简单的生活再现,是饱含着情感世界的虚拟和象征,它通过质朴、优美的形态动作来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自豪、赞美、明朗和浪漫,集中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2.2采茶戏的舞蹈风格特征
从表演风格上来看,采茶舞蹈最具特色的三大表现技巧是“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

它们是在南雄茶区生活基础上,经过历代艺人潜心锤炼而凝成的心血,
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对形成采茶歌舞的风格特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采茶舞蹈主要模拟动物的形象,这些动作皆来源于劳动生活,形工十分独特。

2.2.1矮子步的基本体态是
半屈膝或屈膝蹲身、双腿前蹲,脚跟提起,趾尖落地向前移动,被人誉为“东方的芭蕾”,动作来源是根据上山曲腿,挑担压肩时的形体而创造的。

广东的矮子步与湖南的矮子步有所区别,湖南的矮子步是开脚八字步,是从挑担动作中演变而来的;而广东的矮子步则是蹲着采摘茶树中动作形成的,特别是男的在台上表演始终以矮为中心,腿都是“屈”,保持半蹲状态,屈、蹲加上抬头、直腰,扇子放在胸前,袖筒上下自由摆动,进退随意,快慢自如,包眼的要洒脱而自然。

矮子步的基本要求:保持上身平直的状态,一般表现上山、下坡的动态。

前辈艺人传下的“矮子步”艺诀及其形象:“老虎头(腰腹要稳定而紧位),鲤鱼腰、双手娥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等动作形态。

丑角是“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画眉跳架、贼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

总之,矮子步要求做到头要有神,腰要风韵,手要柔和,脚步轻盈,只有这样方能体现出特色和美感。

2.2.2单袖筒
勤劳的南雄客家先民靠山吃山,垦荒种茶,以茶业谋生。

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

据传,茶民在劳作中,右手摘茶,左手一长袖,时而擦汗,时而做茶篮盛茶,“单袖筒”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单袖筒”的风格特点:南雄采茶舞是在地方民间音乐和舞蹈基础上,吸收借鉴了戏剧、民间舞、古典舞等众多姊妹艺术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新的舞蹈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客家艺术的发展,南雄采茶舞也越来越深受群众的喜爱,而“单袖筒”作为南雄采茶舞中特有的舞蹈形态动作,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及舞蹈工作者的创作提炼和艺术家的加工,逐渐形成鲜明的了地方色彩。

(1)独树一帜、别有风味。

戏曲艺术中的水袖,或长或短,但都是双水袖,一般的水袖长度约一尺三寸左右,但后来根据表演的需要,发展到了三尺、五尺甚至更长。

而南雄采茶舞中却唯独表演者有一左袖筒,并且左衣袖比右衣袖长66厘米,借鉴和继承了中国古典戏曲中水袖的优秀成分,打破了传统“长袖善舞”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形态特征。

所以说是独树一帜、别有风味。

“单袖筒”,也称“单水袖”,与古典戏曲中的水袖不同:其一是男角穿戴而非女旦,是生和丑的专用技巧。

“单袖筒”在南雄采茶舞中只用于男性,多为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

而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无论是生、旦、净、末、丑哪个行当的角色,穿上了这种在袖口缝有水袖的蟒袍、官衣、褶子、帔等宽身肥袖的服装,都可以利用这些古代的服饰做出千变万化的挥袖动作,从而利用这一艺术手段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思想感情。

其二是固定在左手而非双手。

(2)动作丰富,千变万化。

南雄采茶舞中的水袖虽为单水袖,但耍袖筒的动作却是极为丰富,有甩、扬、拂、抛、摆、绕、抖、挥、捧、摇、拖、撩、掸、圈、抓、遮、飘、卷、缠等。

其用劲的地方各不相同,形成众多的水袖动作,如抓袖、搭袖、背袖、遮阳袖、绕肩袖、腋下袖、绕膝袖、撩靠袖、前后甩袖、腹前卷袖、胸前纹袖、头顶团袖、凤尾袖、狗尾袖、穿针引线袖、花篮袖、缠腰高抛袖、上抛袖、掸灰袖、拜年袖、蛇袖、拖袖、夹袖、圈袖、抖袖、波浪袖等几十种之多。

(3)传情达意,虚实相济。

南雄采茶舞中的水袖动作千变万化,水袖靠着这些众多的基本动作的相互搭配,可以组合出表现丰富情感的多种手法,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

每种动作都有其鲜明的表达含意,用以抒情、表意,虚实相济,在表演风格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南雄采茶舞蹈的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利用“单袖筒”的舞蹈形态动作作为创作素材的舞蹈作品很多,并在各项舞蹈大赛中屡屡获奖,深受群众喜爱。

这不仅是我们广大舞蹈工作者挥汗耕耘、勤恳敬业的收获,更是“单袖筒”这一舞蹈形态在传承中得到发扬光大的表现。

北京舞蹈学院郭磊编导的独舞《走山》,就是采用了“单袖筒”、“矮子步”和“扇子花”三大表演技巧创作的作品。

在作品中,编导充分运用了“单袖筒”的动作元素和水袖技巧,动作连接自然,处理新颖,将采茶舞蹈的豪放、诙谐、潇洒等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处处渗透出南雄采茶舞蹈独有的风格和韵味。

3.小结
随着科学与时代步伐的不断前进,戏剧本身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特别是电视文艺把观众从大剧院带入到千家万户的小剧场,对于采茶戏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地方剧种来说,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勇于创新,还是墨守陈规,逐步被人遗忘被社会淘汰呢?广东采茶剧人选择了前者。

艺术是通用的,艺术是大众的,传统艺术有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借鉴的东西。

我们应当结合新时代的特点,突破陈规、力求创新,将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好好地继承下来,并使其精髓发扬光大,着重培养南雄采茶舞的表演人才,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南雄采茶舞中“单袖筒”的舞蹈形态动作和风格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广东卷[M].19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