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市保护论文
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论文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论文篇1:《浅谈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论文摘要:基于对中国与西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对比分析,期望以国际上先进的保护经验作为参照来认识自身的不足,使我国能吸取经验,并根据我国目前的保护现状,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方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道路。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到:“老建筑对于城市是如此不可或缺,如果没有它们,街道和地区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老建筑对街道和街区的安全和公共生活是一种必需,人们离不开他们提供的方便和亲近的人际关系”。
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留存城市的记忆,同时也是城市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目的,是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并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1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人们对历史保护的认识水平还普遍很低,尤其是某些城市领导者的认识还有些欠缺与模糊。
尽管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发现一些古镇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进行保护,但是,有些地方仍然把保护历史环境看成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而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将保护纳入地方建设的规划中;某些城市把文化遗产仅作为吸引大量游客的资本,旅游业的不恰当与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善引起了许多新的问题。
这些不利于保护的现象,都源于没有以全面、长远的观点来看待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而对环境发展的策略造成误导,致使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继续遭受着人为的破坏。
虽然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高,但理论的探讨却并未用以指导政策的制定。
城市规划漫谈论文—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保护.doc
《城市规划漫谈》论文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保护摘要: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建设性破坏的危害性,并结合河南省郑州市的经验探讨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并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郑州城市规划历史建筑保护正文:中国历史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陕西,八千年看河南。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相传伏羲女娲就是在中原一带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至今淮阳仍保存着规模底大的太昊陵。
被称为"中华第一大帝"的轩辕黄帝,据说就诞生在今天郑州的新郑市,并在这里建立都城。
从夏代到北宋,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这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 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河南处于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全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河南自古就是各族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因此,古人称:"得中原者得天下"、"当取天下之是,河南在所必争"。
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多处,拥有黄帝故里、商城遗址、天地之中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
一•我爱的郑州我来自河南郑州荥阳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周边的一个县级市。
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陈胜吴广与秦军争夺荥阳粮仓,吴广战死于荥阳;刘邦项羽在荥阳对峙,而后隔鸿沟设汉王城霸王城;刘关张三兄弟在荥阳虎牢关大战吕布;秦王李世民在荥阳大败窦建德降王世充;闯王李自成也在荥阳大海寺集合农民起义......区区荥阳尚且如此,更别提洛阳郑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了。
申论保护古城的作文
申论保护古城的作文
古城是人类文明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
保护古城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对过去岁月的尊重。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古城正面临着各种威胁和危险。
为了定住时光的脚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古城。
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护古城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制定并执行一系列关于保护和修复古城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古建筑的保护范围和方式,规定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和权益。
同时,留出一定的经费用于维修古城,确保其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
其次,宣传教育不可或缺。
通过在学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对古城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和加强人们对古城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普及古城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提高对古城保护的认识度。
此外,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是保护古城的重要途径。
古城因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内涵,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通过开发有质量的旅游资源,提供游客参观古城的方便条件,可以增加古城重要性的认同度,从而进一步推进古城的保护工作。
最后,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
文物是古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城的瑰宝。
通过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保留古城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总之,保护古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意识到古城的重要性,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并注重发展旅游业,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我们才能真正保护好古城,让它们的魅力永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姓名:***学号:**********从街区改造谈起——历史名城保护中多样性和社会交往的意义摘要从旧街区改造的角度入手,将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多样性理论和《交往与空间》中对公共空间和社会交往相互影响的理论的思考带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中。
保护的目的是在于保留以物质空间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城市文脉,因此保护对象不仅局限于历史建筑,也不是单纯的区段保留。
目前我国在历史名城保护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公众的参与,从多样性入手,从社会交往和空间的关系入手。
关键词:街区改造,社会交往,多样性,公众参与引言城市是对历史最好的见证,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的印记。
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势头正猛,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正在激烈碰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诸多问题函待解决。
曾有幸前往过许多历史文化城市,苏杭的园林和烟雨小巷、北京的宫殿和胡同、上海的外滩和弄堂、郑州的城市格局、西安的城墙和街坊、成都的邻里交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许多不甚明了的想法,及至读到了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和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与书中所讲产生了共鸣,极大丰富和完善了之前的思考,尤其在上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门课后,愈发明晰。
在此文中,选取一个较小的层面,从街区改造入手,结合多样性和扬盖尔的理论,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意义、保护对象,提出现阶段的问题,并研究出解决方法。
第一章保护意义和保护对象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究竟是为了保护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来探究历史文化物质的价值。
历史文化物质的价值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它本身的价值,二是它的附加价值,即历经时间所沉淀下来历史价值。
很明显,放之于街区和城市之中,我们所保护的更多的是它的附加价值。
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保护的是远远超越物质空间的东西,是物质空间所承载的东西,可以是情感、记忆,也可以是作为一个地标和空间构成的要素。
保护历史名城申论作文
保护历史名城申论作文
近年来,保护历史名城的话题备受关注。
历史名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经济利益驱使,许多历史名城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这些历史名城。
首先,政府应当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历史名城。
这些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历史名城的边界、建筑物的使用范围、保护措施等,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严厉惩罚。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历史名城的管理,加大投入,确保名城得到有效、全面的保护。
其次,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宣传,增强公众对历史名城保护的意识。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举办文化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历史名城的价值和重要性,使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名城的特点和意义,以及为保护名城应该做出的努力。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保护历史名城的重要手段。
历史名城往往具有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
因此,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保护这些历史名城。
可以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
同时,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应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经济支持,帮助贫困地区的历史名城进行保护和修缮工作。
综上所述,保护历史名城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历史名城的价值和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它
们。
政府、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都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的历史名城,使其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作用。
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论文——以西安为例
4 後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我想说点题外话。 小时候坐着公交车“进城”的时候,就会看到高大雄伟的城墙。那时候父母 就会指着车窗外不远处的城墙告诉我,“宝贝,这就是西安城墙,全中国只有咱 们有城墙,几百年前就有了,一直在这里保护西安城里的人,日本人的飞机大炮 都没打垮它。” 父母讲的不全是对的,除了西安,平遥、南京、开封都有自己的城墙;西安 城墙也早不是明清的西安城墙了,1984 年修缮之后才有了西安城墙今天的模样。 然而每当你对一个西安人提起城墙的时候,他们脸上都会闪现出一股毫不掩饰的 自豪,不论他们身处西安的哪条街,都能毫不犹豫的抬手指出城墙所在的方向。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已经不再是妈妈怀抱里懵懂无知的孩子。从灞桥实 验小学到西安铁一中学,每一堂中国古代历史课,似乎都是老少两代唠着家常。 关于在这座城市里发生过的事,我们早已知道的不少于讲台上的老师。来到武汉, 来到华中大,在西十二楼的教室里,当建筑史老师讲起中国古代,讲起咸阳,讲 起长安,讲起大明宫、骊山行宫、秦始皇陵、曲江池,这些左右前后的同学需要 认真记忆的词汇于我来说,无非就是某个朋友家,某学校的对门,某路车终点, 某年看烟火的地方。 但当心中的自豪感散去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作为一个在西安生活了二十年 的人,我从来没有登上过西安城墙!儿时父母的讲述又回荡在耳畔,环城公园里 靠着城墙晨练的老人、每年元宵节远远望见的城墙彩灯,坐在车上无数次穿越的 城门…… 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可是,城墙上到底是什么样的?从城墙上向下看,
通过建筑高度的控制与风格的控制,避免了现代建筑对古城视觉的干扰和破 坏,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3.2.3
在西安城区内,也保留了很多标志性建筑,如钟楼、大雁塔等,为了能使这 些建筑有很好的建筑景观效果,提升城市的古城印象,保护规划开辟了文物古迹 通视走廊。按照《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规定,通过对钟楼至东、西、南、 北门通视走廊宽度的控制和其间建筑高度的控制,如规定城楼钟楼至东门城楼通 视走廊宽度为 50 米,通视走廊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 9 米,通视走廊外侧 20 米以 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 12 米等技术规定,切实提升了通视走廊的景观效果。
保护文物的重点高中议论文【三篇】
保护文物的高中议论文【三篇】【篇一】李秉毅表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城市的雄厚的发展资产。
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
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城市资产价值。
平遥古城、周庄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好,旅游发展得好,城市资产价值提升得多;杭州市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得好,房地产价提升得多。
那么,究竟哪些城市文化遗产应列被保护和发展利用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中呢?李秉毅介绍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4的保护与延续、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念地,还包括古木、古桥等历史构筑物。
【篇二】己一个小小的不文明行为,就给长城保护带来这么大的困难。
他们一个简单的破坏行为,给长城造成的却是永恒的伤害。
再看看我们这里的广场一也有这样不文明的现象。
广场垃圾桶被一些。
在看我们新建的西海子公园,在花坛的附近修了很多石椅,可修好没几天就被人们搬走了。
挨!现在的人啊,根本没有环保意识,不去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不经意间也降低人类的素质,请大家反思反思吧!改正你的恶习,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加油更美丽。
正如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晓东强调:首先要大力宣传现有的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在做好现有法律的完善和细化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面向公众的广泛宣传。
其次要加强道德上的宣传教育。
让公众认识到刻划行为不仅是违法的,也会对文物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对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
通过宣传使公众认识到保持文物保护单位环境的美好,保护文物的庄严、美观和完整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公共道德,也是每一个人的义务。
【篇三】山东济宁斥巨资打造“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消息一经披露,即遭到上百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反对,各大报纸也发表了很多质疑的文章。
反对者认为,项目投资300亿元耗资巨大,打着文化名义破坏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环境,有文化造假、文化浮夸之嫌,会对“国库”造成严重浪费。
,但是其”等新力和杠杆是经济,是GDP,是所谓“。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 . 史文化名 城 的分 类 2历 文化街 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还要划定 难得的机遇。 要保持城市这一大系统, 健康的 古都型: 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 、 古都 必要 的保护 范 围 、建设 控 制地带 和风 貌协 调 可持续 的发展 ,一 定要 制止对 历史 文化 的破 区。 的风貌 为特点 , 北京 、 安。 如 西 坏性建设。如果把山水景观丢了,代之以水 传 统 风貌 型 :保 留一 个或 几个 历史 时期 33历 史 文化名城 护规 划的 内容 . 泥、 玻璃 的高楼群 ; 把传统的建筑都推倒 , 代 是 城市 环 境保 护 , 自然环 境 水 、 气 、 之 以抄袭 克 隆 的 “ 盒 子 ”失去 自己特 色 氛 大 方 ; 积 淀的有 完整建筑 群的城 市 , 遥 、 城 。 如平 韩 风景 名胜型 :由建筑 与 山水环 境 的叠加 动 物 、 物 ; 工环 境建 筑 、 巷 、 落 、 市 ; 围 , 植 人 街 村 城 代之 以复制 搬来 的 “ 欧陆风 ”其结果 只能 , 而 显示 出鲜 明个性 特征 的城 市 ,如桂 林 、 苏 人 文环境 风俗 习惯 、 艺术等 。 二是 城市生 态保 是低 水 平 、 质量 、 品位的 “ 市化 ” 低 低 城 。 州。 护: 自然 生态 ; 居生 态 ; 化生态 。 人 文 三是 城市 总之 ,一个健康的社会经济需要有健康 自然 历 人文 四 的 城市 化 ,一 个健 康 的城市 化 又必需要 有相 地 方及 民族特 色型 :由地域 特 色或独 自 景 观保护 : 景观 ; 史景 观 ; 景观 。 的个性 特征 、 民族风 情 、 方文 化构 成城 市风 是城 市特 色保 护 : 所精 神地方 特征 ; 区风 应 的健康 的生 态和 文态 环境 。 地a N w T c n lge n rd cs h n e e h oo isa d P o u t
浅谈历史名城的保护与改造
浅谈历史名城的保护与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史名城面临的保护和改造问题日益突显。
历史名城是一座城市文化的象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的传统建筑群体,它们的保护和改造对于保护城市文脉、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保护历史名城,并进行针对性的改造,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保护历史城区1、采取科学的规划布局保护历史城区,首先要采取科学的规划布局。
应当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建筑物分布,划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应遵循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人居环境的提升,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落实严格的保护制度落实严格的保护制度是保护历史城区的重要措施之一。
应严格制定历史城区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责任体系,保护历史城区不受违法建设的侵害。
同时,加强历史城区的监管和维护力度,实行周密、全面的监管手段,防止随意破坏和改动。
3、保护文物建筑和传统建筑保护文物建筑和传统建筑,是保护历史城区的核心内容。
应制定相应的保护规范,保护文物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外观、结构、装饰等方面,在保护的同时注重修缮和复原,使其重新焕发出历史风貌。
此外,应评定历史建筑物的价值,适时进行保护性修缮,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因拆除改建而失去历史遗产。
历史城区的改造旨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和更新。
合理科学进行历史城区的改造,也可更好地展现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的价值。
1、结合城市功能要求进行改造城市功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功能的需要,结合城市规划要求进行改造。
比如,将历史城区的一些传统建筑改造成酒店、画廊、咖啡厅等,既可以保护文化遗产,又可推动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行业的发展。
2、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历史城区的改造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论文
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论文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意义现状问题保护的动力保护的基本原则经费的负担和筹措论文摘要: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
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
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
[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
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
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论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兰溪古城为例
有 “ 江之汇 ,七 省通衢 ”之誉。兰溪 自唐成亨五年 ( 7 年 )置县 ,至1 8 年县改市建制。全市总 三 64 95
面积 1 1 .6 方公里 ,其 中耕地面积4 .8 5平 33 44 万亩。总人 口6 万 ,辖 有2 个镇、 乡。 6 5
中图分类号 :T 8 文献标识码 :A U94 作者简介 :陈 星
文章编号 :17 — 14( 0 0 3 4 7) 6 4 4 4 2 1 )0 — 7(
浙 江省 兰溪市博物馆 副研究 员
一
、
概 述
兰溪市 是浙江中西部 的工商业城市 ,也是对外开 放的省内旅游城市。2 0 年2 8日被省政府公 0 0 月1
adco d f i tr l eLj n f u nnadPn yoo h n iF ral g u e f du n n lu s s osi ia go n a n ig a f a x. o ren mb r im a d o v i k i Y S a o me
如何做 到既能有 效保护 ,又能使城 市可持 续发 展 ,这 是 当前值 得探讨 的一 大课 题。论 文以 兰溪 古城 为例 ,对 中小型历史文化名城 的保 护与可持 续发展 ,进行 了探 索研 究。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兰溪
Absr c : A t r s n , i a a y n to a e e n r vn illv lh so i a n u tr lcte ; ta t e e t Chnah sm n ai n llv la d p o ic a e e it rc la d c lu a i s p i h we e , o t r e i m n m al i e it rc la d c l r lct s On y af w o s d a c dt u s o v r m s em d u a d s l—sz d h so ia n ut a ii . l e b a ta v n e o r m a u e i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摘要: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最主要的是对一些古城老房、老街区的保护,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价值,但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
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持和修缮外观风貌特征,对于与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的其他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
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
几千年来,人民在各个朝代中,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无数的珍贵财富。
这些光辉的历史文化遗产遍布祖国大地,为锦绣中华锦上添花,使不少城镇成为世人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文化历史的一笔财富,它古老的城市空间肌理和古老的房屋街巷,以及古城所蕴藏的古老文化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战火的破坏、历史的变迁,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反映古代文明和时代特征的一些历史建筑,有的已破损严重、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已成为遗址,很难真实再现昔日历史的辉煌与荣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古老的街巷被抹平,城市面临雷同化和通俗化的危机。
同时,城市的特色在消失,城市的文化在消亡。
截至 2013 年,我国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共有 122 个城市。
但是在距最早1982 年第一批评审出来的古城,许多古城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现在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与经济化的发展,加剧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一些文物建筑以及有宝贵价值的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城镇化建设正日益侵蚀着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历史名城在这几十年中慢慢的没落甚至接近于消失。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概念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它区别于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传统风貌街区”。
完整论文范文
完整论文范文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已成为城市规划和文化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化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与方法。
首先,需要确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框架。
通过立法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和保护责任,确保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其次,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避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对于已经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设立保护区、限制建设活动等。
再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教育部门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的保护意识。
此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机制,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协同合作。
最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存储和展示,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文化遗产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保护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
只有通过法律、规划、教育、社会参与和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促进城市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发展。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宜宾市为例(论文)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宜宾市为例摘要: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在我国某历史时期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或交通方面的独特地位和重大影响,至今仍具有一定城市规模,并保存着具有重要传统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考价值的文物、建筑和遗址的城市。
但随着城市化的高速进程,如何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将旧城保护与新城建设协调统一,已成为制约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重要难题。
本文以宜宾市为例,分析当前形势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宜宾保护正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也就是说,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在我国某历史时期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或交通方面的独特地位和重大影响,至今仍具有一定城市规模,并保存着具有重要传统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考价值的文物、建筑和遗址的城市。
从1982年2月批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24座城市起,到1986年第二批的38座城市,到1994年第三批的37座城市,再到陆续增补的12座城市,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有了111座“历史文化名城”。
但随着城市化的高速进程,如何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将旧城保护与新城建设协调统一,已成为制约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重要难题。
下面,我们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
一、基本情况(一)概况宜宾市地处金沙江与岷江汇合处,滚滚长江由此东流入海,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
宜宾市是1986年得到国家承认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自古居于巴、滇、蜀、夜郎等部族王国往还的要塞之地。
这里在秦汉时已是中原王朝向南推进的咽喉要隘,为“五尺道”、“南夷道”、“西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至明清时已被誉为“西南半壁古戎州”。
自汉至今,宜宾已有两千余年的城市建设史。
旧城发展演化民国三十二年宜宾城地图(二)旧城分析宜宾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重点是具有两千多年建成史且文物古迹相对集中的旧城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实施有效保护措施,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同时,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2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探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城市规划中的保护策略,并提出具体建议和对策。
第二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1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城市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基础,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对于传承城市的历史记忆、维护城市形象形态和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满足未来世代的需求。
2.3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吸引人才和资本,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保护环境可为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保障。
第三章: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3.1 宏观规划层面的保护策略通过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的原则和目标,将历史文化保护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
3.2 区域规划层面的保护策略在城市区域规划中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和保护范围,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和政策。
3.3 建筑设计和保护层面的保护策略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的原则,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提升城市历史文化的整体品质。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论文
漫谈城市文化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摘要文化具有无比的魅力和生命力,当代一个城市的文化的意义已不只是几座古房古物,而是一个城市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广大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城市文化使得城市更具魅力,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建设文化需我们加强城市文明建设做好文化传工作,保护文化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使的文化发展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达到和谐与统一,使文化发展与提高人们的生活相一致。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明经济1我国城市文化现状与分析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祖先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财富.一座座巍峨的都城历经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风霜雨雪依然挺立,使我们似乎感觉得到它们昔日的风采.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
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
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风雨,铸就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如同天上的群星,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一处断墙、一处废墟、一座宫殿、一座园林牵动的却是从千年历史风雨里演绎出来的,生存与死亡、悲壮与辉煌、婉约与豪迈的故事。
这些看似过去又象是今天的故事让人激动,让人感奋,让人沉思……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四川省会理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意将四川省会理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会理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
会理县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保护好会理县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
要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探究——以汉中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探究——以汉中为例摘要: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保护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众多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和街巷形态,是维持一定地域的社区结构的物质基础,而这些历史环境和居住社区,又是联系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人们的精神纽带。
本文以汉中为例,初步阐述历史街区和历史遗迹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遗产保护;汉中市;传统街区1汉中名城特色与风貌1.1历史悠久汉中古城始建于战国,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为史料记载全国最早筑城者之一。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郡汉中,公元前206年,刘邦定都汉中后,历代均属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汉中历史文化遗存丰富。
1950年在城西南16KM处发现的龙岗遗址,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和具有旧石器时代中期特点的人类生产工具,其数量之多、类型之广,居国内首位;著名的西汉三遗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陕西省最早的水利工程——山河堰;东汉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分布在城区和近郊区。
1.3恢弘的城市规模和基本完好的旧城格局汉中首次筑城为秦厉公二十六年(前451年),此城在今汉中城东北二里新桥至陈家营一带。
名城建设发展主要经历了西汉、蜀汉、南宋、清代、近代五个重要时期。
公元前206年,刘邦定都汉中后,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在秦城基础上按照汉王都城的规模和布局对汉中城市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整修与扩建,使汉中城迅速发展到空前的规模。
城内总面积12.5KM2,城内规划布局为纵向、横向完全正交的道路骨架所构成的棋盘式结构,城内有小城(宫城)为政治中心,典型的王城规划形式。
今天的汉中古城保留了宋朝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第二次迁徒所筑的盾牌形城廓平面和典型的井田方格式路网格局。
1.4众多的风景名胜在城北有自然景观奇丽的天台山,山势险峻,景色奇特;还有宗教及旅游胜地哑姑山,集险奇秀为一体,引人入胜。
历史文化保护专业论文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研究
历史文化保护专业论文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许多城市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破坏的威胁。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历史文化保护专业论文中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之处。
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对于人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之一,它可以吸引游客、带动旅游业发展,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
首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缺,而一些文化遗产位于城市核心地段,受到土地利用的压力。
其次,城市发展的需要使得部分文化遗产面临着重建、改建的风险,这也会造成文化遗产的破坏。
因此,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课题。
为了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监管,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到保护。
其次,城市规划部门应该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确保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的需求相协调。
此外,需要加大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重视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比如,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设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和保护机构,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同时,一些城市也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式,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最后,我们需要重视专业化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
在培养方面,需要设立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提供专业性强的教育培训。
同时,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强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浅谈我国的城市历史保护
浅谈我国的城市历史保护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将城市设计引入城市历史保护的条件已趋于成熟。
因此,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城市历史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市设计的保护策略对我国城市历史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设计历史保护策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大规模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开发”与“保护”逐渐形成一对矛盾体,以往的规划体系显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城市建设运作模式的快速变革。
20 世纪80 年代初,基于市场经济环境条件而产生的城市设计概念被适时地引入到我国。
实践表明,城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体系,能够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二维与三维、开发与保护、局部与整体、私人与公共等一系列矛盾,从而达到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1 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要意义中国城市在过去30 年的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取得非凡的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经历着历史文化的丧失之痛。
面对尖锐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和城市特色逐渐消退的问题,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成为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中国城市历史保护研究至少可追溯至梁思成在20 世纪上半叶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法规的制订标志着中国城市历史保护工作范围的扩大、力度的加强、认识的提高和方法的进步。
在很多地方,和新城的建设相平行,城市历史地区的保护更新得到了同样的重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当今城市建设的主体内容。
2 我国城市历史保护面临的问题2.1 内在制约因素。
一方面是追求政绩,对于城市的历史保护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见效的,它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纷繁复杂的任务。
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城市对历史保护的提出并不都是经过严格调查和科学论证,而是作为政府领导者政绩工程的需要而提出的。
然而,随着政府领导者的升迁,新一任领导又会产生新的思路,这种现象对于城市历史保护的延续性极为不利。
城市历史的宝贵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蕴含巨大社会、文化、经济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保护不利,将造成人类共同财富的损失。
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
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论文关键词:遗产保护城乡规划论文摘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各方面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况。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内容、层次等进行分析,提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从而更好的解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发展建设的矛盾。
0引言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大的改变着城市的面貌。
然而,城市的建设会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人展开,关键是要让社会各界更好体味与认同它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应是城乡规划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政府必要的政务工作。
自19世纪中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问题。
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由单个文物的保护到历史地段的保护,再至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且内容不断深化。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破坏城市文物古迹、历史环境的现象。
对此,要明确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各项基本问题,从而使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1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1.1原真性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维修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1.2整体性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
整体性还包含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如街区就应包括居民的生活活动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环境对象。
1.3可读性是历史遗物就会留下历史的印痕,我们可以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可读性就是在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要按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它,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历史城市保护的思考
----------- by Simple life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与历史城市的保护问题日趋严重。
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逐渐加强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综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展旅游,如云南丽江,使世界文化遗产带动旅游的发展,很好的做到了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对接;虽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游客量太大造成了古城环境的破坏,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2.开发利用,例如一些民居的改造与再利用。
在上海,一批艺术家已经在政府的支持下对苏州河畔的废旧工业区进行“苏荷”式、“阁楼”式的改造。
2000 年7 月,意大利米兰艺术家乐大豆(Daride Quadrio)将淮海西路610 号的上海皮带机械厂(建于1921 年的一幢老厂房)改建为Bizart(比翼)现代艺术咨询中心。
后来这个中心成了上海最著名的前卫艺术展示和表演胜地之一。
上海泰康路210 号,原是日本人建于20 世纪30 年代的机器零件厂。
1999 年,艺术家陈逸飞将该厂的木工房改造为私人客厅兼陶艺工作室,另外还把四五幢老厂房及仓库改造成摄影、陶艺、雕塑、玻璃、油画等工作室。
在陈逸飞的带动下,黄永玉、尔冬强等艺术家们也纷纷将周围的一批旧工业厂房改建成工作室与展览厅,使这里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泰康路艺术街”。
由上可以看出,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其目的终究是保存维护历史城市,并且使其与经济发展接轨。
经济发展取决于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要求,但是是什么促使了人们去保护历史城市呢?要明白这个问
题,我们就必须明白什么是历史城市。
所谓历史城市,既是我们主先创建的美好家园,是做为后代的我们的心灵家园。
对于前人来说,那是他们身边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而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历史城市不仅仅是那些留下来的残垣断壁,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流传。
那些留下来的,无非是作为一个承载故事的容器,盛装着这个城市的灵魂。
也是一个媒介,传达着主先要对我们说的话。
所以,古城的保护不应该是片面的保护那些残留的砖和瓦,更应该理解前人传达的哪一种精神,让其扩散于整个城市。
城市应该是一个有精神,有个性的个体,它应该是活的,而不是一个空壳,一件死物。
当我们把城市看成一个生物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它由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组成。
而人类,我们也可以看成是由这两个部分组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部分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们之间是时时刻刻都互相影响着。
对于一个人类的个体来说,所有一切他感受到的都是他的环境,包括他周围的人类和他所生活的空间。
一个人的成长无不是由这些外界的一切影响着,同时,在一个人类成长的过程中,也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他所生活的环境。
所以,当我们说到保护环境的时候,其实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而当我们说到保护历史城市的时候,是在保护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延续。
那是属于环境的,也是属于每一个个体的。
有人类之前,我们所说的环境就已经存在了无数年,通过这么多年,环境孕育出了人类,如果不从人类的角度看,无疑人类也是环境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意识逐渐形成。
人类和环境对立着,也互相依偎着走过了几千年。
一开始的
时候,人类和环境在意识和行为上都是统一的,慢慢的,人类的意识在时间的洗礼下得到了很大的进化,可是环境的进化是缓慢的,所以逐渐被落下了。
不止如此,人类发展过程中也忽视了自己的过程。
如果把整个人类看作一个个体,那么这个个体应该是很特别的,因为这个个体不同的部位之间的细胞之间会相互攻击,人类把这叫做战争,战争让人类这个整体的成长延续性一再的被打断。
被打断的成长慢慢就会变得畸形,而人类以外缓慢成长的环境是具有很好的延续性的,前提是没有受到人类的破坏。
而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他们之间是开放的,所以它可以纠正人类的畸形生长。
哲学上提出,存在即合理,所以不应该有畸形一说,但是合理并不意味着可以长存。
理性的来看,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人类这个整体更远的成长下去,而不是放任自己的欲望,把人类这个整体葬送了。
可是很多人不能意识到,也有很多人不能做到。
面对这样的情况,执政者的作用就得到了发挥。
在历史城市保护这一块上面,很多国家都进行了立法。
对于一个人类的个体,延续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有了过去,我们才能认识到自己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是什么让我们知道我们是一片独特的树叶,我就是我而不是别人,这就是个性的作用。
而个性是长时间形成的,过去凝聚成了个性。
而我们的过去就凝聚在古城里,那是我们的主先生活的地方,他们在那里思考,凝聚今天的我们,他们就是过去的我们。
所以保护古城也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认识到自己。
很多人没有找到属于过去的自己,迷茫在他们之间扩散。
于是非主流诞生了,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装扮,也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
很
多人指责他们,却忽视了他们为什么会存在。
无疑,非主流也是一种标榜自己个性的文化。
不禁让人想到,一种文化这么快就可以形成,那么我们为什么老是抓住过去不放,何不另起炉灶,发展性的适应飞速成长的经济的文化呢?所谓另起炉灶,少不了创造吧,什么是创造,就是使产生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而这样的工作只有上帝可以做到。
人类的思维永远逃不出自己所见过的东西,不管是整么推理,变化,都是在逻辑以内的,这也是作为人类的局限性。
而非主流的产生,绝不是创造的结果,充其量是一种变异。
而这样的变异也是没有底蕴的,所以非主流的核心是空虚,一群核心是空虚的人可以走多远,这是很难预测的。
如果一直以来延续的文化和精神被挖掘出来,那么这种有跟的独特的文化将很快被接受,非主流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可是若是那些文化和精神,也就是过去的我们自己被埋葬甚至破坏,那么非主流在经过无数的迷茫和起落之后也产生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到那个时候它将会成为主流。
可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形成需要多少人的牺牲,又需要经过多少代的迷茫,这样的代价对我们来说还是太沉重了。
试想,一个正常的人类突然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将会怎样,而作为人类这一个整体,失忆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当今的时代以为的向前寻找,正式在一个紧要的关头,处理的不好人类就将失去过去的自己。
所以保护历史城市刻不容缓,而保护的方法也是需要斟酌的。
前面已提到,历史城市是一种精神和文化,这些东西用文字来表达是及其贫乏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塑造环境来表达那些独特的文化。
历史城市保护并不
是单一的保护某一座古建筑,而是保护古建筑的同时让其精神和文化扩散到现在的城市,并结合现在的文化表现出来。
当我们有了过去,我们才会有归属感,有了归属感才会有责任心,也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总之,当我们把城市当作一个生物来看待的时候我们和它的相处就会更加和谐。
对于一个生物的记忆,我们不能把它消除,那是不合理的,但是,淡忘是合理的。
所以,历史建筑的保护不见得要一直让它存在下去,我们要做的只是按照我们的习惯慢慢的去淡忘,而不是一下子抹杀他,那样的话人类的未来将会无以为继。
一即是全,全即是一。
人类只能以一个人类的眼光来看待外界,而外界在人类的眼中也是一个人类的样子。
按照纯理性来规划这个世界,那是机械的眼光,是人类所不能适应的。
开发的利益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和人的心灵的步调相同,那么人类的心灵将会陷入空虚的境地。
而物质生活不管有多么完善都是无法填补心灵上的空虚的。
有的人觉得把历史建筑看作是能量,而祖先们的思想和精神也是由能量组成的,而他们把这些能量注入到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历史建筑。
如果我们不对这些古建筑进行利用,那么就会造成浪费。
可是,既然是能量,那么总有用完的时候。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永远保存那些古建筑,而是要从中得到那种思想和精神,并加以发展,成为新的心理上的强大后盾。
在我们有了新的心灵上的慰藉的时候,如果有需要,那些建造也是可以被摧毁的。
这就是建筑上的新陈代谢,可是,断不能因为想要尽快的代谢而乱吃东西,那些是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的。
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只是以一个人的眼光去看着个世界,而不是机械。
人类的生命太短暂,而一种思想和精神的形成远远的超过了一个人的寿命。
或许是人类习惯了缓慢的发展,或许这就是人类的本性,所以那些先驱不论是自己本身还是相对外界都是非常痛苦的。
可是我们需要他们,他们是发展的源泉。
但是我们不需要太多,因为发展需要安定。
打破桎梏的人只需要那么几个就可以了,要是三界都是孙悟空那么三界可能早就毁了,可是要是三界没有孙悟空所有的人都只是安于现状。
建筑环境的发展也一样,只要缓慢的前进就好了,要前进,但是又不能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