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略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二十一)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
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7·佛山一模)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传递规律,但没有发现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B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D正确。
答案:A2.下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菌无荚膜也无毒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解析: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菌,A正确;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使R型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进入受体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由于S型菌有荚膜(荚膜属于多糖,不是DNA),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D错误。
答案:D3.(2017·廊坊统考)在下图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蛋白质、多糖、DNA和DNA酶,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A.2和3B.1、2和3C.2、3和4 D.1、2、3和4解析:四支试管中都培养有R型细菌,加入S型细菌DNA的1号试管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即R型细菌和S型细菌都有,其余三支试管中都只有R型细菌。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2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
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讲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双链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可以只有1种B、绝大多数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D、双链DNA分子中,A+T=G+C解析:组成双链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其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DNA分子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位于DNA分子长链结束部位的那个脱氧核糖上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双链DNA分子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A+G=T+C。
答案:C2、(2017·天津联考)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A、该DNA片段可能与生物的性状无关B、①②③构成一分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当DNA复制时,④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解析:若该DNA片段为非基因部分,则与生物的性状无关。
DNA 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①为另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不能与②③构成一分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为磷酸二酯键,DNA 解旋酶作用的部位为氢键,即④。
答案:A3、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单链结构B、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C、DNA分子两条链之间总是嘌呤与嘧啶形成碱基对D、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解析: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双链结构,A错误;DNA分子中的绝大多数磷酸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且磷酸不与碱基直接相连,B错误;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D错误。
2019高考生物复略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C.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析:在杂种体内,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叫做等位基因,A错误。
答案:A考点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2.(经典横拟)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男性细胞中有一条性染色体来自祖父B.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C.女性细胞中有一条性染色体来自祖母D.常染色体必是来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各占1/4解析:常染色体不一定来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
答案:D3.(2018·河南郑州质测)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设相关基因为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可判断朱红色基因为隐性基因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 A X aD.预期正交的F1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是:::1 解析:根据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全为暗红眼,可知暗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由于亲本果蝇都是纯种,反交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说明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正交实验中,亲本暗红眼♀的基因型为X A X A、亲本朱红眼♂的基因型为X a Y,则子代中雌性基因型为X A X a,反交实验中,亲本暗红眼♂的基因型为X A Y、亲本朱红眼♀的基因型为X a X a,则子代中雌性基因型为X A X a;正交实验中,朱红眼♂×暗红眼♀,F1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X A X a与X A 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X a、X A Y、X a Y,故后代中暗红眼雌性:暗红眼雄性:朱红眼雄性=::1。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听课学案
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试说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类型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图6-17-1(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方法: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
(2)实验过程及结果图6-17-2(3)结论: 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理性思维1.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是否已导致DNA和蛋白质变性?2.体外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遗传物质、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科学探究格里菲思设计的实验,除教材中的四组以外,他还设计了一组:将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和加热后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而艾弗里设计的实验中,有一个关键的对照组:S型细菌的DNA+DNA酶→R型细菌的培养基→R型细菌。
结合两位科学家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的条件是。
1.比较格里菲思实验和艾弗里实验2.辨析细菌体内的转化问题(1)格里菲思实验只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2)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3)使小鼠死亡的是S型肺炎双球菌而不是S型菌的DNA。
(4)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
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
1.[2018·江淮十校联考]某同学对格里菲思的实验进行了改良,将R型菌、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的混合物分别接种到甲、乙、丙、丁四组相同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情况如图6-17-3所示。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作业(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作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作业的全部内容。
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作业(十七)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间 / 30分钟基础巩固1.[2017·宁夏银川九中模拟]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
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B。
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D.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2。
[2017·浙江嘉兴模拟]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核糖体,其形成与核仁有关B.遗传物质是RNA,只位于拟核区C。
能产生可遗传变异,其来源只有基因突变D.与R型菌相比,S型菌不易受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3。
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加入培养了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得到了S型肺炎双球菌,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这种变异是定向的B。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C。
该实验不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
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也能产生S型细菌4.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为了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5S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C.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标记的DNA,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D.用同位素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少量放射性出现在试管的下层,可能是侵染时间过短所致5。
2019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二十(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Ⅱ)1.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遗传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解析: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赫尔希与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两者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
答案:C2.(2018·贵州铜仁一中高三月考)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B.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出现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成功,是因为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将蛋白质与DNA 分开研究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解析: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培养时间太短,DNA 还未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就被离心到上清液中去了,也可能是培养时间太长,大肠杆菌裂解使含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到上清液中去,A错误;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所有的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出现,而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培养基中有S菌出现,B正确;艾弗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S 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分层集训18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
课时分层集训(十八)(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2018·安顺市期末)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则这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可表示,可见它的其他组成应是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 2.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碱基被相邻的两个核糖连在一起B.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五碳糖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只有嘌呤与嘧啶配对,才能保证DNA两条长链之间的距离不变D[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在一起,两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氢键连在一起;DNA链末端的磷酸基团上连着一个五碳糖;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3.(2018·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联考)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41780092】A.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单链结构B.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C.DNA分子两条链之间总是嘌呤与嘧啶形成碱基对D.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C[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双链结构,A错误;DNA分子中的绝大多数磷酸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且磷酸不与碱基直接相连,B错误;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D错误。
]4.(2018·海口高考调研测试)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糖与下一个单体的磷酸基团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糖—磷酸主链(如图)。
[配套K12]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跟踪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7·佛山一模)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传递规律,但没有发现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B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D正确。
答案:A2.下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菌无荚膜也无毒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解析: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菌,A正确;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使R型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进入受体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由于S 型菌有荚膜(荚膜属于多糖,不是DNA),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D错误。
答案:D3.(2017·廊坊统考)在下图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蛋白质、多糖、DNA和DNA酶,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A .2和3B .1、2和3C .2、3和4D .1、2、3和4解析:四支试管中都培养有R 型细菌,加入S 型细菌DNA 的1号试管有部分R 型细菌转化成S 型细菌,即R 型细菌和S 型细菌都有,其余三支试管中都只有R 型细菌。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略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二十)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Ⅱ)1.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遗传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解析: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赫尔希与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两者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
答案:C2.(2018·贵州铜仁一中高三月考)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B.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出现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成功,是因为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将蛋白质与DNA分开研究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解析: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培养时间太短,DNA还未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就被离心到上清液中去了,也可能是培养时间太长,大肠杆菌裂解使含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到上清液中去,A错误;将S 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所有的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出现,而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培养基中有S菌出现,B正确;艾弗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解析版
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7·佛山一模)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传递规律,但没有发现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B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D正确。
答案:A2.下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菌无荚膜也无毒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解析: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菌,A正确;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使R型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进入受体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由于S型菌有荚膜(荚膜属于多糖,不是DNA),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D错误。
答案:D3.(2017·廊坊统考)在下图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蛋白质、多糖、DNA和DNA酶,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A.2和3B.1、2和3C.2、3和4 D.1、2、3和4解析:四支试管中都培养有R型细菌,加入S型细菌DNA的1号试管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即R型细菌和S型细菌都有,其余三支试管中都只有R型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DNA分子的结构、特性及基因的本质(Ⅱ)1.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的碱基被相邻的两个核糖连在一起B.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五碳糖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只有嘌呤与嘧啶配对,才能保证DNA两条长链之间的距离不变解析: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在一起,两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氢键连在一起;DNA 链末端的磷酸基团上连着一个五碳糖;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答案:D2.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白眼基因与其他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D.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的区别是部分碱基对的不同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的区别是基因突变导致部分碱基对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而白眼基因与其他基因的区别是碱基对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
答案:C3.(2018·河北邢台高三月考)下图是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C.DNA复制时,解旋酶断裂的是③处的化学键D.该片段中碱基C和G的比例越大,该DNA热稳定性越高解析:①是由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胸腺嘧啶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的构成,不能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位于每条链首端的磷酸只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B错误;DNA复制时,解旋酶断裂的是②处的氢键,C错误;含有的氢键数量越多的双链DNA分子的热稳定性越高,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对G 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A与T间有两个氢键,因此在图示的片段中,碱基C和G的比例越大,该DNA热稳定性越高,D正确。
答案:D4.(2018·山东四市联考)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故A错误。
答案:A考点二DNA分子的复制及实验探究(Ⅱ)5.(2018·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考冲刺卷)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差异造成了肺炎双球菌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B.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C.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一般不会导致DNA分子结构的改变D.边解旋边复制是保证亲代与子代DNA遗传信息传递准确性的关键解析:肺炎双球菌S型菌有多糖荚膜,具有毒性,R型菌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根本原因是二者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不同造成的,所以DNA分子的差异造成了肺炎双球菌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A项正确;DNA分子中大多数磷酸基团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但位于两条链两端的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各连接一个脱氧核糖,B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一般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C项错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D项错误。
答案:A6.(2018·河北定州中学高三期末卷)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示可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C.图中引物与相应DNA片段结合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旋,后复制解析:由图示可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正确;解旋酶能打开双链间的氢键,使双链DNA解开,需要消耗ATP,B正确;图中引物与相应DNA片段结合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DNA 在复制过程中,边解旋边进行半保留复制,D项错误。
答案:D7.(2018·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三期末)某生物细胞内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如图所示(a与a′、b与b′为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成为子染色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子染色体a可与b′组合进入一个子细胞,也可与b组合进入一个子细胞,两种可能性在概率上是相等的)。
若选取1000个该生物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15N标记这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再放入不含15N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细胞分裂同步),则完成1次分裂、2次分裂、3次分裂所得子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细胞个数分别约为()A.2000、3000、5000B.1000、2000、4000C.2000、3000、3500 D.2000、3000、4500解析:因为DNA分子2条链均被15N标记,经过1次复制后,DNA分子为15N/14N,所以完成1次分裂所得2000个子细胞都含15N 标记;第2次分裂时,细胞中DNA分子(15N/14N)复制后一半为14N/14N,一半为15N/14N,约有一半(1000个)细胞为一种分裂方式,含15N的子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只含14N的子染色体进入另1个子细胞;约有一半(1000个)细胞为另一种分裂方式,含15N的子染色体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产生的2000个子细胞中都含有15N,所以4000个子细胞中共有3000个含15N标记;第3次分裂时,只含14N的细胞(1000个)经有丝分裂产生的2000个细胞均不含15N标记;含两条15N标记的染色体的细胞(1000个)经有丝分裂产生15N标记的细胞个数(1500个)的情况分析同第2次分裂时;含一条15N标记的染色体的细胞(2000个)经有丝分裂产生2000个细胞含15N标记,2000个细胞不含15N标记,故第3次分裂所得子细胞中含15N标记的细胞个数共为3500个。
答案:C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8.(原创卷)如图为真核细胞内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 +C)的值增大C.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D.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解析: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正确;图示基因突变时A—T碱基对被G—C碱基对替换,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不变,B错误;RNA聚合酶在细胞核中参加转录过程,C正确;DNA复制时两条母链均为模板,复制形成的两个基因相同,D 正确。
答案:B9. (2018·益阳模拟)某基因(14N)含有3 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
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乙结果。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B.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6 300个C.X层中含有氢键数是Y层的1/3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1 :4解析:复制得到的碱基数相等,那么氢键数也应该是相等的,X 层有2个DNA,Y层有6个DNA,故X层与Y层的氢键数之比为1 :3。
答案:C10.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某生物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图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反映出的DNA复制模式可作为DNA双向复制的证据B.此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一条链中A=T,G=CC.若将该DNA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和四种碱基D.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1/a解析:在一条链中A与T不一定相等;DNA彻底水解是指将脱氧核苷酸也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DNA分子的一条链中两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互补链中该比值相等。
答案:A11.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
某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A.12个bB.6个a,6个bC.6个b,6个c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解析:在普通培养液中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DN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故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中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即第二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不能确定,所以在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有的染色体无放射性,但二者之和肯定为12。
答案:D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2.下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________个。
(2)根据图1脱氧核苷酸链碱基排序,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从上往下序列)。
(3)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的(A+G)/(T+C)总是为________,由此证明DNA分子碱基数量关系是________。
图1中的DNA片段与图2中的DNA片段中A/G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4)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解析:(1)图1所示的一条链上有4个G、1个C,故另一链上有1个G、4个C,所以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5个。
(2)由图1确定从左到右的四种碱基依次是A、C、G、T,故图2中从上往下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
(3)因是双链DNA,A=T、C=G,故其中(A+G)/(T+C)总是1。
(4)因亲代噬菌体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故子代噬菌体中都不含35S标记。
答案:(1)5(2)CCAGTGCGCC(3)1嘌呤数等于嘧啶数1 2/8(4)013.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DNA的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