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教师用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明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0~41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以及线段、直线、射线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好基础。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

第一个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

首先,借助两个学生比较角的大小的情境图,引出“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拿半圆分成180等份说明1°角有多大,并配以1°角的直观图示,使学生形成1°角的正确表象。

接着让学生讨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第二个层次,也就是通过“做一做”的第二题,让学生通过对两个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

整体而言,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注重了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建立1°角的表象,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3.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并正确读出度数。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出示课本中40页上面的两个角:∠1和∠2。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大家看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怎样才能知道?让学生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学情预设:①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②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平行与垂直》公开课教案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平行与垂直》公开课教案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平行与垂直》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

(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两根筷子、水彩笔、尺子、三角板、白纸一张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感知关系。

1、复习: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直线,谁能说说直线有哪些特点?2、谈话激趣: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学习的一些数学知识都是在人们的生活劳动中发现的,生活里很多时候就蕴藏着数学知识。

课前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扔铅笔的实验,你们有结果了么?两支铅笔从远处往桌上扔,可能会落到哪里?还有哪种可能?哪种情况属于落在同一平面上?3、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同一平面内)二、观察分类,了解特征。

1、每个人手中都有这样一张白纸,现在我们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想象这张纸变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越来越大,把铅笔的两端无限延长,想象成两条直线,那么两支铅笔落在同一个平面上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呢?想象出来了么?睁开眼睛,用彩笔和尺子把它画下来。

2、把你们画的作品都举起来,互相看看,你们画的图形一样么?想展示给大家看么?老师选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3、你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想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画法,我们能不能给这些图形分分类,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先给他们编上序号。

4、边分边想,你为什么这样分,把分的结果记录在你的练习本上。

(等一段时间)分好的同学可以和你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以下简称实验教材)经修订后形成的一套新教材。

实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以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实验教材从2001年秋季开始使用,经过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实验使用证明,这是一套我国城乡广大地区普遍适用的小学数学教材。

从2011年7月开始,实验教材的编写者根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对实验教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于2013年3月全部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查,并已于2012年秋季开始陆续替换实验教材。

这套教材的实验教材是以《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以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在使用十年后,2012年在总结10年实验与使用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标准(2011)》提出的新要求,广泛听取并吸收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实验教材进行了系统、细致的修订。

通过教材的修订,我们期望使本套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体现数学的价值,体现时代精神与科技进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使教材结构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和会用数学的信心,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初步形成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使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严谨性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

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

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

开始吧。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一)展示各种情况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不同情况)(二)进行分类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

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预案: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c.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案第【1】篇〗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8~80页例1.【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技巧,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培养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2.估算。

3.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所学习过的口算,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口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始,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为学习本课的新知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1.师:四年级准备要举行一次联欢会,买来许多气球,现在在分气球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出示例1(1)情境图: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师:你会列式吗?为什么用除法?(3)师:口算80÷20,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不同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2.(肯定学生可行的想法)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可以。

但如果又买来了3个气球,大约可以分给几个班?你觉得怎么解决呢?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吧!3.师生共同归纳估算的方法: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结果。

4.完成书本79页做一做:师:比比谁口算、估算学得好,完成下面的各题,并想想每组上下两题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基础去自主探索口算、估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三、发展新知1.师:为了把联欢会的会场布置得更漂亮,他们还买来了许多彩旗,你们看!(1)出示例1(2)情境图:师: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师:怎样列式?怎样口算?(指名学生说不同的想法)2.想一想:这两道算式怎样估算呢?尝试在书本上写一写再跟同桌说说你自己的想法。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乘法分配律教案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乘法分配律教案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用语言叙述归纳乘法分配律。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5分)师:同学们,老师的家里买了一套新房,最近正在装修呢。

昨天我去时,刚好工人叔叔在贴厨房的瓷砖,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帮我估计一下,工人叔叔昨天大约贴了多块瓷砖?生:(大约100块)师:这位同学估算的准确吗?请同学们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一下。

生:计算。

师:(汇报计算方法与结果)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6+4)×9 先算第一层,总共有10块,再乘以9,算出9层共有几块?6×9 + 4×9 先算正面一共有54块,再算出侧面有36块,最后算一共的块数。

师:虽说这两种计算方法不同,但通过刚才计算我们知道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怎么样?生:是相等的。

师: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生:等号。

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等式,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个等式。

师:一个等式如果说左边等于右边,那右边呢?(也等于左边)谁再来读一读。

师:今天早上老师又抽空去了一趟,发现瓷砖贴得又多了,现在你能帮老师算算共贴了多少块吗?(6+4)×12 6×12 + 4×12师:这两个算式也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谁再来读读这个等式。

二、观察发现(3分)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两个等式,等号左边有什么特点?等号右边呢?生:等号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再乘一个数等号右边都是用左边括号里的两个加数与括号外面的数分别相乘再把积加起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9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70-71页例1,练习十二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并总结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2、理解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能用集合图直观表示出各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动手操作、总结概括及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用集合圈表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量角器、水彩笔、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各一个。

教学活动过程:一、情景引题:1、观察情景图,找出图中的平面图形。

师:这是一幅美丽的小区图,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哪些平面图形?生:我能找到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师板贴: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2、老师把这些图形贴在黑板上,这4个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图形呢?(生:都叫四边形)3、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熟悉的四边形,你知道它们有哪些特征吗?你还能从平行或垂直的角度说说它们的特点吗?4、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四边形家族中的另外两种图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探究新知(一)研究平行四边形1、提出探究问题。

师: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大胆地猜想平行四边形可能会有哪些特点?(板书:观察、猜想)生1:我猜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可能平行。

生2:我猜平行四边形对边可能相等。

生3:我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可能相等。

生4:我猜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师板书: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2、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角的度量教案(9篇)

角的度量教案(9篇)

角的度量教案(9篇)角的度量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运用量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每个角相应的度数。

课前准备:量角器、课件课前活动:打炮游戏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游戏。

思考:要准确击中目标,什么最重要?(角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课件出示一个角。

看大屏幕,这是一个(角)。

(1)、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从中变小,然后在变大。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两边叉开的角度有关系)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角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研究角,好吗?2、直观比较角的大小课件出示:直角、钝角、锐角4个角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量角器这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请同学们独立仔细观察,看看一量角器上有什么?我们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观察完后,把你观察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汇报交流。

找1~2名同学介绍(3)、了解量角器的构造,揭示名称。

课件出示:1度角的由来。

请看大屏幕,最初的量角器是由18个小角组成的半圆图形,这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也是这18个小角共同的顶点,后来人们为了更精确的量出每个角的大小,又把半圆里的每一个小角平均分成了10份,变成了10小小角,整个半圆就被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

看上去怎么样啊?密密麻麻的,突出显示,这样的一个小角就是1度,显示两个。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介绍篇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设计:柏杨乡小学胡福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93页~P95页。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中①被除数不变除数逐渐扩大商逐渐缩小;除数不变被除数逐渐扩大商也逐渐扩大②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除法的简算。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零的简便计算,明晰算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课题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我想我们能渡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45分钟。

1、口算。

(小黑板出示)(1)观察第一组提问:请说说第一组中每道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各是多少?提问:我们先来观察第一组算式,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提问:再仔细观察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逐渐扩大商逐渐缩小(2)观察第二组提问:第二组和第一组比较,这一组算式又是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呢?提问:再仔细观察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逐渐扩大商也逐渐扩大。

2、引入通过对刚才这两组算式的观察比较,看来商的变化和被除数、除数有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商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

(商的变化规律)二.探究新知。

200÷2=16÷8=200÷20=160÷8=200÷40=320÷8=1、小黑板出示。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出所有的商。

(2)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我们得到的商有什么特点吗?(3)在上课时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商的变化与被除数和除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商不变时又与被除数和除数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2、探索商的变化规律(1)从左向右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课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程主题: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概念,掌握制作统计图的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课程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实物统计图、小组合作任务卡。

2.学生准备:彩色笔、尺子、计算器。

课程时间:40分钟课程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所学的简单数据整理知识,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整理。

2.教师展示生活中的统计实例,如某地区一周的天气情况统计图、某超市某月的销售量统计图等,引导学生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条形统计图,并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步骤。

2.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案例,让学生明确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条形图。

3.教师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数据准确、条形间距一致等。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2.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3.教师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相互讨论、互相学习,提高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过程和思路。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教师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条形统计图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反思

注重体验培养数感——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读书吗?生:喜欢!师:家里有没有自己的小书橱呢?你的小书橱里大约有多少本书?生:40多本、大约六七十本……师:为了让同学们读更多的书,咱们不仅家里有小书橱,教室里还有图书角,学校里还有图书室,一些大学或中学里还建有图书馆,比如清华大学的附属中学里就建有专门的图书馆,知道里面有多少书吗?生(摇头):不知道!师:想知道吗?生(好奇地):想!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学生发出惊叹,师:“你的表情告诉老师,你有话要说?”生: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书真多!师:直觉告诉我们十万是个比较大的数,咱们今天就来学习比万还要大的数。

(板书课题)(反思:本环节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好奇的小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大数的存在,体会到学习这些大数的必要性。

从自家小书橱的几十册到图书馆的十万册书的引入,先给学生从小数到大数的反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愉快地展开学习活动。

)二、充分体验,建立数感师:那么,你觉得十万到底是多少呢?生1:我觉得十万就是怎么数也数不完。

生2:我觉得十万就是十个一万。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十万的理解,那么,十万这个数究竟有多大呢?你想不想感受一下?生:想!1、感知十万(1)十万个小钉书钉。

师(出示一个钉书钉):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订书钉。

(学生伸着脑袋向前看)你看,它是这么的小,以至于后面的同学几乎看不到它。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观察、画图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知道角的符号,会用符号表示角。

2.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直线1. 教学射线。

教师演示:将红外线手电筒的光线射到教室的墙壁上。

提问: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么?(线段)为什么?(灯泡与墙上的光点可以看成线段的两个端点,两个端点间的光线可以看成是线段)谈话:线段有什么特点?你能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吗?演示: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

提问:现在我们把光线射向天空,你还能找到另一个端点吗?(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点,如:没有尽头、无限长等)谈话:像这样的线,我们把它看作射线。

(板书:射线)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一组大型彩灯射向天空的夜景)谈话:绚丽的灯光把城市的夜空装扮得格外漂亮,你能画出一条射线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再想一想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画射线,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把你画的射线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中画出的射线可能有下面两种情况:学生互相评价,并归纳射线的特点。

(板书:一个端点,无限长)[评析: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红外线手电筒,引导学生观察当灯光照在墙壁上时,光线是一条线段;当光线投射到更远的窗外、天空时,就成了一条射线;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射线的特点,通过没有尽头等词语感受无限的含义。

同时让学生在画射线的活动中,建立正确的射线的表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 教学直线。

谈话:刚才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画出射线。

教科书《数学》四级上册

教科书《数学》四级上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培训纲要整体内容散布:(一)数与代数1.大数的认识2.三位数乘两位数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本来安排在现行教材第六册,此刻因为整个计算的要求降低,又加入了很多新的内容,所以计算内容后移。

)(二)空间与图形1.角的胸怀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来角的胸怀、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共同安排在第八册,现在把三角形独自放在第八册教学设计,其余内容提早教学设计。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运筹思想(五)综合应用1. 1 亿有多大2.你寄过贺卡吗?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教学设计内容1.亿之内数的认识2.十进制计数法3.亿以上数的认识4.用计算器计算二、教学设计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之内的数位次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领会和感觉大数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育学生数感。

三、编排特色1.优化教材构造,集中认数。

九义教材:七册第一单元:亿之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包含计数单位、读法、算盘的认识――为了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写法)第二单元:亿之内的加法和减法(包含口算加减法、电子计算器的使用)八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对数的理论、数的运算进行整理,包含十进制计数法――包含亿以上数的认识,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此刻对亿之内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中间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之内的进行概括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刻的构造:数的认识(亿之内――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用计算器计算)2.供给丰富的素材,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浸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