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1]2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第一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导言: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一个国家中保护和促进不同民族和少数民族权益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概念和作用,以及不同国家在实践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民族理论的概念及作用民族理论是研究和解释民族问题的学科体系。
它以民族学为基础,通过对多个层面的民族现象进行综合研究,以期理解民族与族群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规律,进而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民族理论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支持:民族理论为对民族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和理论范式,可以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对象和方法,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
2. 社会认同:民族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自己所属的民族群体的历史、文化和特点,促进民族认同和团结,凝聚民族共识。
3. 解决矛盾:民族理论能够揭示民族问题背后的本质和原因,为解决民族矛盾和冲突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促进民族和谐与稳定。
4. 促进发展:民族理论可以为民族群体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有助于促进民族全面发展。
二、民族政策的概念及分类民族政策是国家对于不同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权益保护和促进发展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内容,民族政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平等保护政策:即保护不同民族和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平等权益,维护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2. 多元融合政策:即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共生发展,建设多民族共和国。
3. 文化保护政策:即保护和传承不同民族的语言、宗教、文化和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
4. 经济扶持政策:即通过经济手段,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
5. 教育培养政策:即通过教育和培训措施,提高少数民族群体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民族群体的全面发展。
三、不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践不同国家对于民族问题的处理和民族政策的制定存在差异,以下是一些国家在民族政策实践中的具体措施:1.中国:中国采取了多种民族政策,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平等、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等。
发展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主题
发展: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主题青觉一个多民族国家,总要面对不断变化着的民族问题,其执政党也总要直面民族关系发展大局,锲而不舍、与时俱进地践行民族治理方略。
值共和国60华诞,回眸新中国民族工作历程,归结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的宝贵经验,那就是——发展。
发展:贯穿于60年的实践发展是一种扬弃,是对曲折的修正与超越,是一种自我创新与探索。
作为一种扬弃,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首先是对旧社会民族压迫、民族歧视与民族同化政策的否定,并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取而代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核心从根本上改变了各民族的政治命运与政治地位,各民族实现了彻底的翻身与解放。
新中国的民族平等否定了旧社会的民族不平等,并成为民族团结、互助的基础,中华民族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政治基础得以确立。
作为对曲折的修正与超越,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经历了“文革”的挫折与“左”的错误冲击,“曲折”让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众认识到民族问题是个长期的社会问题,不能用人为、冒进的方式和方法予以解决。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新中国逐步完成了全面的拨乱反正,也相应实现了对民族问题原有错误认识的修正与超越。
上世纪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诞生,标志着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范了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政策。
作为一种自我创新与探索,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从成型之初就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高度关注中国的民族实际,凸显中国特色。
诸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识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无不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创新与探索。
在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和谐”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
此次会议之后,中央以文件形式对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作了十二条表述(即民族理论“十二条”),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体系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实践成为人类解决民族问题的东方模式。
319-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1、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民族和民族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以及意识形态诸方面的问题。民族随社会的发 展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 论时,总是把民族和民族问题融在社会历史发展中, 因为它的解决,紧紧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前途、 命运相联,它也就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一 个重要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马克思 主义学说中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 3、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平等、联合; ❖ 4、揭示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根源、性质、任
务和实现的手段;主张多民族应在无产阶级 政党的领导下建立统一的国家。
(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过程
❖ 1、初创阶段(19世纪40年代到1848年) ❖ (1)代表作:《论犹太人问题》(1844) ❖ 《神圣家族》(1844) ❖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 ❖ (2)主要观点:①提出犹太人的民族平等问
题;②初步研究民族的形成问题;③明确提出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内 部的生产力”的观点。④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必 然经历三大过渡。
(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过程
❖ 2、确立阶段(1848年到19世纪80年代)
❖ (1)代表作:《共产党宣言》(1848,2) 《论波兰》(1848)《论波兰问题》(1848)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1)《中国革命 和欧洲革命》(1853)《支持波兰》(1875) 《流亡者文献》(1874—1875)
一、民族理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 策的学科体系
❖ 1、民族理论的界定
❖ 2、民族理论的学习方 法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引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解决民族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进行探讨,分析其基本概念、内涵和主要内容,并评述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
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民族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述的一套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民族的本质、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
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内涵2.1 民族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语言、文化、历史、经济和政治利益的群体。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结果,是阶级斗争、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产物。
民族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其对于生存、发展和保护自身利益的需求上。
2.2 民族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其中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上,民族通过不同形式的斗争和交流,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国家和文化。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民族的发展也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
2.3 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是要保障民族的平等权益和发展空间。
这需要通过政策调整,加强民族团结,消除民族主义思想和种族歧视,推动民族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民族的共同利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
3. 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3.1 坚持民族平等原则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核心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这意味着各民族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不受任何歧视。
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益,推动民族团结和和谐发展。
3.2 加强民族团结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还强调加强民族团结。
国家应该加强对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支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深入理解和坚决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
深入理解和坚决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宋月红 杨力源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和实践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式道路,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这一重要论断为我国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创新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断变化,同时反过来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产生相应影响。
各国的国情不同,一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民族问题也是有所不同的。
能否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事关国运兴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中国的民族问题,将其视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总问题的一部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主张民族平等、团结,探索以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标志民族区域自治从理论变为实践。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不断深化对民族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沿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通过在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上,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形成和确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上,强调“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确立为民族工作的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心得体会
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心得体会引言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为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政策。
作为党员,我深入学习了该方面的知识并参与实践,通过总结经验和体会,我对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民族平等与团结的重要性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实现民族平等与团结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把民族平等和团结作为首要原则,通过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这一政策的贯彻实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巩固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民族团结的促进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强调通过促进民族交流和交往,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认同和支持,进而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和认同。
我认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跨民族交流活动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我所在的社区,我们组织了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让不同民族的居民通过展览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传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进一步增进了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认同感。
民族团结的维护维护民族团结是党的基本任务,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明确要求加强民族关系和谐稳定,坚决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作为党员,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对于任何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我都会坚决抵制。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实际行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
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是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的一项核心任务。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强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共同富裕。
我通过实践发现,推动民族发展,关键在于加强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福祉,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因经济差距引起的民族问题,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结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为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和发展而制定的重要理论和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民族团结与民族政策中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民族团结与民族政策中的应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
这一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中,对于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理论根源、实践应用与政策发展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与发展。
一、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民族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观点,强调了无产阶级在国际范围内的团结与合作。
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也提出了国际工人团结的口号,强调了消灭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性。
这些理论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为中国民族团结与民族政策的倡导奠定了理论基石。
二、实践应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强调了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辩证关系。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积极开展了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团结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为各民族人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同时,中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如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等,以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这些实践有效地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原则。
2. 联邦制度与自治区建设中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采取了联邦制度和自治区建设的措施,以确保不同民族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例如,设立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为少数民族提供了更大的管理权和决策权。
这种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民族矛盾和冲突,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这一制度安排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关于民族平等和自治权的原则。
3. 多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注重保护和传承多元文化。
中国政府通过立法措施,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等。
同时,中国还积极支持少数民族的艺术、音乐、舞蹈等文化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联系我国社会实际阐述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意义
联系我国社会实际阐述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意义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对于我国社会实际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与提升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
只有深入理解和学习民族理论,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政策,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意义。
首先,学习民族理论可以加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国家凝聚力。
学习民族理论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发展需求,使不同民族之间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有助于打破彼此的陌生感与隔阂。
通过深入了解我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差异,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国家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学习民族理论有助于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发展需求,可以补齐民族发展的差距,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政策,为各民族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发展环境,使各民族都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与权益保障。
只有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够夯实国家的发展基础,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再次,学习民族理论有助于解决民族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中国具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学习民族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族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有助于寻求解决之道。
同时,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民族政策,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与融合,减少民族矛盾与冲突,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最后,学习民族理论可以丰富我国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繁荣。
中国是一个多元的文化体系,不同民族有着独特的历史、语言、宗教、服饰、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学习民族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各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丰富中国的文化内涵。
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可以推动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综上所述,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对于我国社会实际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是指一群有共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的人们。
不同的民族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成为了人们研究和管理多民族社会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围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展开讨论。
民族理论是指对不同民族的起源、发展和特征进行研究的学说和观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提出了很多关于民族的理论,如社会认同理论、文化相对论和拉斐尔理论等。
这些理论试图解释民族的形成原因、民族认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提供了实证性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指导。
其中,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民族认同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个体通过与群体的联系来塑造和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而群体通过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规范来塑造和维持自身的共同认同。
文化相对论则认为,民族认同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没有绝对的主观和客观标准。
拉斐尔理论则强调了民族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认为民族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民族政策是国家为了处理和管理多民族社会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在多民族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等,民族政策被视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不同国家的民族政策存在差异,但都以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和谐和发展为基本原则。
在国家层面上,民族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各民族的基本权益和人权,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和多元一体的国家形象。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和实施民族地区自治、双语教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政策,以及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等。
然而,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往往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民族政策需要在尊重个体权利和维护国家统一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政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其次,民族政策的执行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情况,不能一刀切或者简单搬植。
此外,民族政策还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相结合,实现经济繁荣和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总之,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研究和管理多民族社会的重要领域。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标准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马列教研部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12月5日〕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年12月11日〕批准〔〕批准日期〔2022年12月11日〕(一)课程性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国家规定在民族地区及民族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
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理论及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二)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1、基本理念《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一门理论性和政策性很强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课程理念。
2、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以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道路为线索,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为主线,讲授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理论,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提升“四个认同”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
(三)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后续课程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学,通过学生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掌握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分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民族和世界民族的基本状况。
(2)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知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成果。
(3)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发展道路。
2、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
(2)自觉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3)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民族观。
3、价值目标(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党的民族政策在新疆的实践
召开 时间
背景
主题
内容
当前民族工作的形势,并最 终确定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 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主要 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少数民 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 一和社会稳定,逐步实现各民族 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第一个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法的行政法规《实施〈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 若干规定》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 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 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05
我国民族状况:
自1950年代至70年代,经过三次民族识别,共识别出55个 少数民族。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 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 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西北: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乌孜别克族 塔塔尔族 土族 俄罗斯族 回族 达斡尔族 东乡族 保安族 塔吉克族 裕固族 柯尔克孜族 撒拉族 西南及南方:壮族 京族 毛南族 侗族 苗族 瑶族 僳僳族 羌 族 布依族 白族 纳西族 布朗族 土家族 哈尼族 独龙族 拉 祜族 傣族 基诺族 怒族 佤族 景颇族 普米族 仫佬族 阿昌族 德昂族 彝族 藏族 门巴族 珞巴族 畲族 黎族 高山族 仡佬族 水族 东北:满族 朝鲜族 锡伯族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赫哲族
学总结,也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话语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鲜明的民族政策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 路、围绕改善民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 精神家园、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加强 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六个方面提出25条意见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研究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指导。
这一理论和实践重点关注中国内部的多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以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为目标。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介绍和中国在民族问题上的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内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将民族问题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
其核心原理包括:1. 阶级和民族问题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
无论是国际范围还是国内范围,不同民族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利益。
因此,解决民族问题必须与解决阶级问题相结合,实现阶级和民族的统一。
2.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强调所有民族之间应该平等相待,同时也主张不同民族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团结。
只有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才能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3. 民族自治和中央统一的制度安排: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多民族国家,通过民族自治制度,可以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力,保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同时,中央政府应当保持对全国范围的统一领导,确保国家的整体利益。
二、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
历史上,中国的多民族关系经历了丰富复杂的演变过程。
民族问题对于中国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民族团结作为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推动了民族团结的形成与发展。
同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中国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这些努力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了民族团结的程度。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民族关系,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
如果因为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导致出现民族纷争甚至是冲突,那么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的局面甚至可能上演民族分裂的闹剧。
如此一来,和谐一词就毫无意义可言了。
因此,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这一问题上,防止民族冲突成为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文将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完善民族地区的法律政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民族宗教工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等方面来讨论如何促进民族和谐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重在发展,贵在科学。
其本质要求,就是尊重和遵循规律求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科学谋划区域发展路径,确保地区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经济是一切事务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才能搞好上层建筑。
因此,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必须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1.大力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优先发展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产业,从而改善民族地区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最主要的是交通,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断地被贫困地区的发展所验证。
2.加大政策扶持国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倾向于民族地区,给予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的投入和税收的减免。
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于渔”,一词国家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等搞好旅游事业,也可以将东部发达地区好的发展思路引入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
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搞上去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关系问题,使我国各民族和谐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完善民族地区的法律政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和完善民族法律政策工作最重要的是转变和落实。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实践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实践报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民族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
以下是有关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实践报告。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规律。
2.理解“团结——民族平等——文化传承”三大原则。
3.掌握我国民族政策蓝图和具体实施方案。
4.学习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认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优势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民族问题和民族理论的概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实际效果。
3.国家民委和各民族自治州的历史、职责和实践。
4.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建设。
三、教学方法:1.讲授型教学:通过教师讲授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基本知识点,向学生传授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
2.实践教学:通过参观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地区等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3.讨论型教学:通过课堂座谈、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民族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学成果:1.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历史、职责和实践,对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3.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和讨论型教学,加深了对民族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通过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全面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背景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能够了解国家为保护各民族权益所制定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通过实践教学和讨论型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解决问题需要的政策思路和理念。
此外,学生也能够增强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方式,民族问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重大的影响。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是研究人类社会形态,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和民族问题现象,研究了民族和民族总的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内容极其丰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自己民族纲领、方针和政策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其基本内容包括: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是爱变化法则支配的,它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始末”;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其内容、性质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绝不是“独立自在的、一成一变的问题”;民族压迫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并依据时代条件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民族运动;认为社会主义是各民族的共同道路,“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应坚持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主化,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承认并实行民族自决,认为这是为了彻底地反对民族压迫、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要根据各国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利益正确运用自决权,民族自决权“并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绝不允许把民族有权自由分离的问题和某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期实行分离是否适当的问题混为一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普遍原则,坚持建立各民族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要求把“各民族一切工人组织统一起来”,这是解决民族问题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六)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 马克思主义还坚持辩证地看待民族问题与阶级问 题的关系,认为它们既相联系又相区别。马克思主 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是由阶级组成的 • 作为民族,即作为属于一定的民族,具有一定的语言、 文化、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的劳动者受压迫。就 是说被压迫民族人民往往遭受阶级和民族的双重 压迫。阶级消亡后民族才消亡,所以民族问题比阶 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民族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 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
• 民族语言、是指一个民族在交往联系中所 使用的共同语言,它是民族最外露的一个特 征。 • 共同地域,指一个民族共同居住、生活和生 产的地区,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这是民族形 成的客观基础。 • 共同经济生活,指民族经济上些联系性和经 济类型。 • 共同心理素质,指民族发展过程中社会经 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及地理环境作用 于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现象。 • 民族的四个特征,彼此联系、互相影响、制 约。这四个特征是在社会发展中自然形成 的,是从物质、经济和文化要素方面提示了 民族的本质属性。
• 地理环境与民族发展关系密切,自然环境条件,如气 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 民族经济增长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 • 民族的发展还需要其政治文明、民族关系协调发 展。 • 民族精神文化同样是民族发展的一个内容,其实 质是民族精神。 • 民族的发展还体现在人口规模和不断提高的人口 素质上。 • 简而言之,唯物史观认为民族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 的过程,它有自己的规律并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 • 民族的发展变化,又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民族作为 社会历史现象,有产生、发展就必然有其消亡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中心论点: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创了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新道路,并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无论从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我们都要坚持它。
同时,它对人类有很大作用。
论据:第一,从它们的含义,原因及生活中的实例谈:1民族平等(1)含义: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原因:由于历史原因,各民族有人口多少,地域大小,社会发展程度高低的差别,但绝没有优劣,高低,贵贱的区分。
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每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是他自己的本质上的特点,都只有该民族而为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
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3)实例: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平等。
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平等。
使用自己语言、文字上平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走进西藏馆,迎面而来的将是一列缓缓行驶在三维技术模拟的青藏铁路上的列车。
透过液晶电视模拟而成的列车车窗,参观者宛如亲身乘坐于列车之中,真实感受沿途的高原风景和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景。
青藏铁路已真正成为各族人民的:经济线、团结线、生态线、幸福线。
原苏联共有130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占50%左右,苏联长期推行大民族主义,过分宣传俄罗斯民族,忽视少数民族的特点和利益,人为地加速推进民族同化过程,致使民族关系十分紧张,严重挫伤了各族人民的感情,为日后的社会动荡、经济和社会发展停滞、衰退埋下了隐患。
2.民族团结(1)含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2)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调查报告民族地区宗教发展现状和问题——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上黄堡村调查姓名xxxxx学号xxxxx院系(部所)xxxx专业xxxx任课教师xxxx完成日期2011年 9 月 26 日民族地区宗教发展现状和问题xxxx1摘要:回族,宗教,婚礼,禁忌,风俗关键词:云南省宜良县上黄堡村,回族,感想,穆斯林,现状和问题一、回族与宗教1.回族简介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全民主要的生活方式为伊斯兰,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
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
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特称)大批迁入中国,以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后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回族有人口约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服饰特别。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
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
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
喜爱摔牛的运动,沧州、临夏地区的回族善于练武。
喜食炸油香。
2.回族的宗教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整体为穆斯林民族。
伊斯兰又称伊斯俩目,在阿拉伯语有顺从、和平和安宁之意,英文写作Islam。
这是一个顺从安拉、崇尚和平、祈求安宁的宗教。
伊斯兰教喜爱的绿色就代表着和平之意。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世界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总体算来也有大约五十个。
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这些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诸如英、美、俄、法、德等国家。
据统计,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总数约在十五亿人。
有迹象表明,穆斯林人数有在几年以后超过基督教徒人数的趋势。
其中有很多基督教徒在接触、深入研究了真正的伊斯兰教教义后自然会归信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科学的宗教,它鼓励人们通过真科学对宇宙、世界进行认识和思考,从而使信仰更加坚固。
穆圣(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至圣先知、真主的封印使者)说:“学者的墨汁浓于烈士的鲜血。
”就是让穆斯林们要努力学习知识,不盲从、不迷信。
因为伊斯兰是光明的、是安拉降下的正教,它是科学的、充满真理的,盲从和迷信不会认识它,只会损害它。
1陈泽华,10161009,生物医学工程,2010级,指导老师:王丹伊斯兰教主张和平,主张对人应有慈爱之心。
安拉说:“你当以善待人,象安拉以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方上搬弄是非,安拉确是不爱搬弄是非者。
”(古兰经28章77节,马坚译本)按教法规定,每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都应该向穷苦人伸出援助之手。
中国共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他们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
3.宗教的习俗回族人信仰伊斯兰的生活方式。
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
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
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
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
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
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
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
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4.宜良县的回族历史县境内回族在住房、服饰等方面与汉族大致相同。
除阿訇主持宗教活动使用阿拉伯文外,其他环境均使用汉语。
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开斋节、圣节。
人口分布在全县各乡镇,主要居住村落14个,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2006年人口494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
源流分布:明朝在云南推行戍边制度和屯田制度,宜良逐渐形成回族村落。
清康熙55年(1716年)《宜良县志》记载有两个回辉村,一个在县城,一个在汤池。
在县城者至今仍其旧称,在汤池者后改为凤鸣村(现已无回族居住)。
此外,还记有西山村、上黄保村、黑希村、上栗者等回族村落。
明、清时期回族来源主要是屯田军民,其次为做官或经商落籍宜良的回民。
城区单姓回族,先祖为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族,后随明军入滇,屯田于澄江,明末清初其中一支移居宜良从事商饮业。
咸(丰)同(治)年间回族起义,县境回民惨遭屠杀,幸存者举家避难澄江。
现宜良境内回族,一为“咸同事变”后由澄江“抚绥”回籍的回民,当时回籍者不过30户,集中安置于上黄保村、西山村。
二为咸(丰)同(治)年间陆续从澄江、华宁、陆良、宣威、昭通等地迁入者,至民国初年发展到200余户。
1950年全县回族1136人。
之后,由于政区变化,新街、车田、大河口等相继划归县辖,回族居住点增多。
姓氏有马、祁、艾、金、孔、何、李、冯、孙、尹、张、速、赵、撒等姓,以马姓最多,分布较广。
5.调查地点及理由宜良县的回族存比较多,考虑到交通等各方面的因素,最终选择了上黄堡村作为本次调差的最终地点。
上黄堡村中的回族保持了很浓厚的风俗,而且村中的清真寺是几个回民聚集地中最大的。
在上黄堡村做调查,可以更好的了解所需要的信息。
二、宗教发展现状及问题发现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黄堡村是一个纯粹的回民村,而且男女比例比较均衡,有利于回民的宗教发展。
但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人集中在了上学的文化水平上,对于学习宗教文化有一定的困难度。
2.宗教转播在调查中,发现黄堡村中,上到几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小孩,都有良好的礼拜习惯。
每天都准时到清真寺中礼拜。
这是一个很好的习俗,充分展现了回民的虔诚。
但是,在采访大师傅的过程中,我听到了大师傅的一些感慨。
我总结为以下几点:一.虽然现在的村里都是回民,但是会写回文,并且会讲阿拉伯语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现在,整个村中,会讲的只有不到10个人。
会写回文的人也不超过20个。
所以,回族的文化传承是摆在回民师傅面前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二.回族的饮食是有禁忌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的禁忌越来越弱。
很多人都不遵守规定,去吃不能吃的食物,这样的做法实在让很多回民无法接受,特别是老一辈的回民。
三.回族的教义上是不能喝酒,不准抽烟的,不准赌博的。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村里人即使在村子里,照样喝酒,抽烟,甚至赌博。
这样的做法,和回族的经典《古兰经》里面的教义大相庭径。
甚至还没有一点收敛的迹象。
这也是严重损害回民信仰的行为。
通过和大师傅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村子虽然表面上看,宗教信仰是很浓厚的,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问题还是寻在的,而且还是很严重的问题。
三、关于宗教礼仪与习俗1.婚庆习俗回族的婚庆是一件很神圣的事。
穆罕默德说:"结婚是我们定制,背弃我的定制,不是我的教生。
"因此,回族人很重视婚庆这一块。
在上黄堡村,师傅说起,村子里德婚庆是很遵守回民习俗的。
首先男方要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订亲,并择婚礼日期。
订新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信德),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命名,部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
最后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证婚词,才能说明婚姻得以宗教的正式承认。
其后还要举行扒果活动,由阿訇事先把象征长生不老的长生果、早生贵子的枣子、表示富贵的金属小钱及花生、水果粮、米花、核桃等吉祥物放置桌上,抓三把执于新郎事先准备的帕布中,(有的地方撒在新郎内衣内),再交给新娘。
待客人走后,夫妻共享,表示夫妻恩爱,同甘共苦,白头谐老,也是阿訇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
婚礼结束,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举办较丰盛饭菜待客,开宴前得请阿訇(或师傅)"光道口",后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才能开始就餐,但禁止渴酒。
晚间一般的也闹房,但不过分。
在婚礼中,还可以吃到民族特有的食物,炸油香。
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食物了。
非常的可口好吃。
有机会可以去品尝。
2.回族的禁忌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
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
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
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回族在饮食方面最突出的习惯就是禁食一些食物,而且有比较严格要求。
在肉食方面,回族只食蹄分瓣反刍的动物肉。
如牛、羊、骆驼、鹿、山兔的肉等;禽类中只食鸡、鸭、鹅、鸠、鸽的肉等;在水产中只食鱼、虾。
在这些可食动物中,不吃自死的,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必须是清真寺四掌教(刀师傅)或阿訇屠宰的方可食用。
在可食的牛羊动物身上,像筋、骨、油、肉、肝、肺、皮、心、腰、肠、肚、管、头、蹄等这些部位是可食的;像两门(肛门、生殖门)、须(鼻须)、耳、脊(脊髓)、爪(蹄壳)、脑(脑汁)、鞭(牛鞭)、胞(膀胱)、胰、虎(睾丸)、二血衣(血液、衣包)等,都是不可食的部位。
回族除了不吃猪肉外,还不吃下列动物的肉:有爪子的、不反刍的兽类,如马、骡、驴、猫、狗、象、虎、豹、熊、狼、狐狸、鼠、貉的肉;性情凶暴的禽类,如鹰、鹞、鹫、枭、乌鸦的肉;两栖类的蟒肉,爬行类动物中的蛇肉;水产类中奇形怪状的生物,如龟、泥鳅、鱼、蛙、蚌、海参、蜇、蟹等(但海产品的禁食范围有些变化)。
回族禁食猪肉等,直接起源于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