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教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设计理念:摆脱通常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地理课,而是在学科中穿插了物理、化学课中才有的实验,综合了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设计以实验、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教学时间:5课时1---3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设问: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地球的形状导致了各地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则气候条件不同,如果地球为一平面则不然。
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课件新版湘教版
B 答案
4.一年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日期是( )。 A.3 月 21 日前后 B.6 月 22 日前后 C.9 月 23 日前后 D.12 月 22 日前后
关闭
B 答案
5.我国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B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6
6.填表对比五带的不同。
比较项 范
北寒带 南寒带
北极圈以内 南极圈以内
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 阳光热少
【例 2】 下列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都在低纬度地区 B.温带都在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都在寒带 D.低纬度地区都在热带 解析:低纬度(0°~30°),热带(23.5°N~23.5°S);中纬度(30°~60°),温 带(23.5°~66.5°);高纬度(60°~90°),寒带(66.5°~90°)。可见热带都在 低纬度地区是正确的。 答案:A
③C 秋分:每年 9 月 23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 赤道 ,全球昼夜平 分。
④D 冬至:每年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 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 极夜 现象。
2.五带的划分 (1)依据:各地获得 太阳光热 的多少及是否有太阳光线 的 垂直照射 ,是否有 极昼 和 极夜 现象。 (2)名称: 热 带、 北温 带、南温带、 北寒 带、南寒带。 (3)界线: 回归线 和 极圈 。
目
围
获得太阳热量的多 少
热带
温带
寒带
有无阳光直射现 象
有无极昼、极夜现 象
关闭
比较 项目
范围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
一、导入
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的长期平均状态,是指某一地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而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今天就来进修一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探究
1. 太阳辐射
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量的源泉,地球表面的气候主要是通过太阳辐射来维持的。
太阳辐射的强弱会影响地球的温度,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2. 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的气体在地球表面上的运动。
大气运动会带来风和降水,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例如,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等大气环流系统会影响气候的分布。
3. 地形地貌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不同,比如山脉、平原、河流等。
这些地形地貌会影响气候的分布和变化。
例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雨影区;而平原地带则容易形成暖湿气候。
4. 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也是气候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海洋的温度、盐度和海洋流都会影响气候的变化。
例如,海洋表面的温度会影响气候的湿度和降水量。
5. 人类活动
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比如,工业排放会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加剧举世气候变暖;大面积的森林砍伐会影响地表的反射和蒸发,改变气候模式等。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进修,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形地貌、海洋和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希望同砚们能认真进修,加深对气候影响因素的理解,为未来的进修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设计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影响气候的因素则是理解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关键。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为后续学习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奠定基础。
同时,本章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二)教材内容结构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地球的形状与气候: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纬度地区气候的差异。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阐述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包括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
海陆分布与气候:分析了海陆位置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以及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地形地势与气候:说明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的差异等。
人类活动与气候: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包括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
(三)教材特点内容丰富:教材涵盖了影响气候的多个因素,内容全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实例,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注重实践:教材设置了一些探究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体现人地关系:教材强调了人类活动与气候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二、学情分析(一)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气候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气候现象,如晴天、雨天、阴天等。
同时,在七年级上册前面的章节中,学生也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图等基础知识,为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思考。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地气候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介绍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和地势、气候系统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可以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和地势、气候系统等。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原因,理解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和地势、气候系统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综合影响,分析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图表等方式进行讲解和说明。
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如热带雨林、沙漠、温带草原等,引发学生对气候差异的思考。
2. 提问:你认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第二环节:知识讲解1. 讲解纬度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形状,解释赤道附近气候较热,极地地区气候较冷的原因。
-举例说明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如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气温极低。
2. 讲解海洋和陆地分布对气候的影响:-通过世界地图,展示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解释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如海洋的温度相对稳定,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使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
-对比陆地和海洋的温度变化,解释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3. 讲解地形和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山脉、高原和平原等地形特点。
-解释不同地形的高低差异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阻挡了气流的流动,导致山脉背风面气候干燥,而山脉风ward面气候湿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相关图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统一,培养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具准备板图、课本插图、地球仪、手电筒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千差万别。
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板书)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是怎样?(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2.设问: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呢?(早晨、晚上和中午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3.用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明亮程度的不同。
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墙面上光照明暗程度不同:直射时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4.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手电筒照射的角度不同)5.读太阳光照图,学生自主探索纬度、太阳辐射、气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此引出并简单介绍什么是“太阳高度角”。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因素等对气候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能够分析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气候的,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能够分析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多样性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
2.讲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因素等。
3.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纬度因素、海陆因素等对气候的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因素如地形地势、洋流、人类活动等对气候的影响。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6.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2.海陆因素3.地形地势因素4.洋流因素5.人类活动因素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图 4-3-1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低些 1.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__________,陆
高些 地上气温__________。在冬季则相反。
2.在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地区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 不相同 月份一般__________。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 冷暖 干湿 __________、__________状况都产生很大差异,自然景观也随
春分日 A 3月21日
夏至日 B 6月22日 秋分日 冬至日 12月22日 D C
9月23日
观察与思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吗? 春分和秋分 夏至
66.5°N 北极圈
冬至
66.5°S
南极圈
太阳直 射点 日期 昼夜 长短
赤道 3.21或9.23 全球昼夜 平分
北回归线 6.22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南回归线 12.22 北半球 昼短夜长
高 小 区__________,风速比郊区__________,上升气流显著,雾和
低云增多。
学习目标: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地球形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 降水
(太阳辐射)
地球的运动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地面状况)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 旋转 地轴 绕转的中 心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 概念
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 运动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产生的现 产生昼夜交替、时 季节变化、五带 象 差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讲练(湘教版)专题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版)
专题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概括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公转时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③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上,此时昼夜等长:6、一年内,太阳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上,能直射两次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7、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①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分布;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地势③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地形地势;④赤道终年炎热,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纬度位置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夏至,B冬至。
(2)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此时海南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这一天是在6月22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地球上的五带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将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2、五带的特征: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寒带;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
3、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温带E南寒带。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纬度:①北极圈、66.5°N②北回归线、23.5°N③南回归线、23.5°S④南极圈、66.5°S(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A。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及重要性。
2. 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 能够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气候的概念及重要性2.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3.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4.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5.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6.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气候的因素。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地区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气候影响因素的图像和数据。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提问“什么是气候?为什么气候对我们很重要?”2. 新课导入:介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洋流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梳理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强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6.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掌握程度。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调查当地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8. 教学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案例分析: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1. 展示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图像,如赤道、温带、寒带等。
2. 分析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如温度、降水等。
3. 引导学生思考纬度位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1. 介绍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如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
2. 分析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差异,以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候的概念及重要性;(2)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3)学会分析气候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运用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2.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案例资料;2. 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我国气候多样性为例,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关注,导入新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课程讲解:(1)气候的概念及重要性;(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3)分析气候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3. 案例分析:以我国青藏高原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例,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亚马逊雨林和撒哈拉沙漠为例,分析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农业生产、工业排放、城市化等。
5. 总结提升: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气候概念的理解、影响气候因素的掌握、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认识。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案例分析、课后作业、小组讨论。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气候概念,熟练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能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具有环保意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理念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大气环流、海洋运动等因素,通过深入进修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大气环流、海洋运动等;2. 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认识。
三、设计内容1. 进修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2. 探究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3. 理解海洋运动对气候的影响;4. 实地观察气候变化现象,分析其原因。
四、设计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进行钻研,包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大气环流、海洋运动等;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所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机制;3. 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准备展示材料,包括PPT、海报、实验报告等;4. 学生进行展示,分享钻研效果,并接受其他组的提问和评议;5. 学生根据展示结果和反馈,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形成结论。
五、评判标准1. 展示材料的质量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2. 学生对所选因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气候变化现象;2. 组织学生参与气候变化相关讨论和钻研活动;3.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深化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培养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认识,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PPT课件
B.地球运动 D.海陆分布
2.下列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热带都在低纬地区
B.温带都在中纬地区
C.高纬都在寒带地区
D.低纬都在热带地区
温带:南回归线—南极圈,北回归线—北极圈 原因:无太阳直射、极昼和极夜现象;
寒带:南极圈以内,北极圈以内, 原因:有极昼极夜现象。
无阳光直射
有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北寒带
北极圈 66.50N
有极昼极夜
北温带
北回归线 23.50N
无 极
昼
热带
极
夜
南回归线
23.50S
南温带
南极圈 66.50S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濒临海洋的地方:水汽丰富 深居内际的地方:水汽稀少
降水较多 降水较少
一般来说,濒临海洋的地方气候湿润,但也有的 地方好像不是这样的。如非洲撒哈拉西海岸、澳大 利亚西海岸……。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地区虽然靠近海洋,但当地的盛行风是从大 陆吹向海洋,海洋水汽很少进入陆地,且当地有寒 流影响,降水少。
从图中可以看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陆地:受热快、放热快 海洋:受热慢、放热慢
升温快、降温快 升温慢、降温慢
夏季,陆地气温偏高、冬季,陆地气温偏低
夏季,海洋气温偏低、冬季,海洋气温偏高
北半球中纬度,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 的月份一般分别出现在7月、1月。
北半球中纬度,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 的月份一般分别出现在8月、2月。
影响因素
影响表现
地球形状 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影 响
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改变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强度 地球公转,形成春、夏、秋、冬四季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学会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候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气候资料,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2)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气候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气候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气候变迁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关注;(2)引导学生思考:气候是如何形成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学生通过观察气候数据,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2)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如纬度位置决定气温分布,海陆分布影响降水等。
4. 案例分析:(1)出示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让学生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因素对气候的作用。
5. 练习与拓展:(1)出示气候相关的地图、图表,让学生分析并解释气候现象;(2)开展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作业布置1. 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2. 分析生活中的气候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4. 反思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2. 运用地图、图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现象;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共54张PPT)
220N 1750W
低纬 北半球 西半球 热带
有 无
无 有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讨论:
夏季,吐鲁番与秦皇岛比较,哪里气温 高?哪里气温低? 冬季,吐鲁番与秦皇岛比较,哪里气温 高?哪里气温低?
为什么?
总 结
纬度相同的地方, 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 陆地上气温高些。 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 海洋上气温高些。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昼夜交替 现象,影响 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产生_________ 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导致天气的变化。
1、地球的自转
昼夜交替
日温差
黑夜
白昼
面对赤道看地球自转方向
赤道00
面对北极看地 球自转方向
面对南极看地 球自转方向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24小时)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逆时针 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顺时针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昼夜交替 现象。
地球的五带
1、根据 太阳热量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 五带: 热带 、 北温带 、 南温带 、 北寒带、南寒带;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南北回归线 ;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南北极圈 ; 3、热带有 太阳直射 现象;寒带有 极昼极夜 现象。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太阳 自西向东
已知A地(山顶)与B地(山麓)的 垂直高差是5000米,B地的气温为20º C, 请问?A地的气温应该是多少摄氏度?
气候现象
天津的年降水量 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 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 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 陆终年冰雪覆盖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认识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 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 培养学生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气候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多样性,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气候的概念,区分气候与天气。
3. 课堂讲解:a. 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能量越弱,气候越寒冷。
b. 讲解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和;内陆地区距海远,气候干燥。
c. 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海拔高,气候寒冷;平原地势低,气候温暖。
d. 讲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使沿岸地区气候温暖,冷流使沿岸地区气候寒冷。
e. 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工业、农业、城市化等人类活动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因素的作用。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影响。
2. 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碳汇建设等。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12月22日 冬至
太阳直射在赤道
9月23日 秋分 北半球昼夜平分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一年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_四_季__更_替______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度 的交角。
5、厦门5月1日昼夜长短的情况怎样?昼长夜短
即气温由赤道 向两极递减。
精选课件
1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 阳 光 线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从低纬地区向高纬
地区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
递减,从而导致气精温选课从件 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读右图,A、B两处中哪 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 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热__带__少,气候 _寒_冷___ 季节变化_大__
精选课件
29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带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北温带和南温带
气候终年炎热
(6)在地北球寒上带的和五南带寒中带,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气哪候一终个年带寒?冷欧洲大部分地区位 于哪一个带?在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
精选课件
不会一样。左图 阳光直射沙土, 获得光热多,温 度高,右图阳光 斜射,温度低。
7
假如这是一束阳光,哪里更热?
斜射
太阳高度 角
更热 直射
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精选课件
8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解析 湘教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解析1.地球的形状与气候(1)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最大值为90°,即太阳直射。
(2)太阳辐射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谈重点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原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气温也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释疑点气温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一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气温就会越高。
析规律纬度、太阳高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与气温的关系【例1】)A.地球形状B.地球运动C.地表起伏D.海陆分布解析:由于地球的球状特征,纬度不同,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答案:A2.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强度。
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释疑点昼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向太阳的一半是黑夜,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上有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①地球公转特征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
谈重点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特征,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在南、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②四季更替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纬度相同的地方, 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 陆地上气温高些。 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 海洋上气温高些。 在中纬度地区, 海洋和陆地的最高气温月(海 洋8月.陆地7月).最低气温月(海洋2 月.陆地1月)也不同。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地形与气候
山地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比较(˚C) 地点 泰山
1月
5.9
4月
6.5
7月
5.8
10月 年平均
6.5 6.2 10.0 泰山 ●
济南
9.0
10.8
10.4
9.9
思考 为什么泰山年平均气温比济南低?
济南●
A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迎 思考? 坡向与气候 为什么A地降水多, 风坡,而B地地处安第斯 B地降水少? 山脉的背风坡。
总结
同纬度地区比较,海拔越高,气温 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降低0.6º C 已知A地(山顶)与B地(山麓)的 垂直高差是5000米,B地的气温为20º C 请问?A地的气温应该是多少摄氏度?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返 回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 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 水多少的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素
返 回
举例说明地形 因素对气温和降 水的影响?
返 回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运动 影响气候 的因素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23.5
0
北温带 北 回 归 线 热 赤 带
道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有太阳 0 0 直射现 象 23.50
66.5
0
终年炎热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四季分明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严寒
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 那里有太阳光直射现象吗? 你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一个带?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 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 哪一个季节昼长夜短? 的是哪一个洲?
地球的五带
1、根据 太阳热量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 五带: 热带 、 北温带 、 南温带 、 北寒带、南寒带;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南北回归线 ;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南北极圈 ; 3、热带有 太阳直射 现象;寒带有 极昼极夜 现象。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讨论: 冬季,吐鲁番与秦皇岛比较,哪里气温 夏季,吐鲁番与秦皇岛比较,哪里气温 为什么? 高?哪里气温低? 高?哪里气温低?
返 回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 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 部则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返 回
英国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 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 斯托克,位于40N°以北,冬季海 港却全封冻了。这是什么原因?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地球形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 降水
(太阳辐射)
地球的运动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地面状况)
气候
人类活动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太阳高度角:a>b >c 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a>b >c
N
●
c
●
大
b 太 阳 a 光 线
●
气 层
平面 球面 角度不同.太阳光线 角度相同.太阳光线 散布面积相等 散布面积不同
S
太 阳 光 线
太 阳 光 线
思考: 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太阳辐射能 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递减。气温也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递减。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米 止
人类活动
返 回
祝同学们 学习进步!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黑夜
白昼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24小时)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逆时针 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顺时针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昼夜交替 现象。
黄 赤 交 角
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使得太阳有时直射 南半球,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四季
南 极 圈 90
0
五 带 的 划 分
66.5
0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北温带
23.5
0
北 回 归 线
0
0
热 带 •赤
0
道
23.5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66.5
0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0 66.5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气候特征
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 海陆因素 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 海拔因素 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 地形因素 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 纬度因素 陆终年冰雪覆盖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讨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恶性影响有哪些?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良性影响有哪些?
A B 郊区
市区
A 郊区
B
效 果 检 测
反映各地气候特点的 气候要素是 和 。
答案:
气温 降水
幻灯片 27
影 响 气 候 的 因 素
有
、
、
、
。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答案: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幻灯片 27
一般在寒流经过的沿 海地区,气温较 , 降水较 。
答案: 低 少
幻灯片 27
我国江西庐山为什 么是夏季避暑胜地?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一年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季节变化 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66.50 的交角。
90
0
五 带 的 划 分
66.5
0
北 极 圈 北 回 归 线 •赤 道
23.5
0
0
0
23.5
0
南 回 归 线 6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