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流派
西方经济学流派框架体系
西方经济学流派框架体系
公元前14世纪——15世纪:无经济理论系统形成
16世纪——19世纪60年代:
英国:托马斯·孟法国:蒙克莱田、柯尔培尔古典经济学产生:威廉·配第、
重农主义:魁奈、布阿吉尔贝尔诺斯、大卫·休谟古典经济学产生:古典学派——第一次革命:古典革命(亚当·斯密)
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
19世纪40年代—古典学派各分支的综合——第一次综合(约翰·穆勒)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边际三杰: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
新古典学派
20世纪30年代克拉克、费雪
经济学大综合——第二次综合(马歇尔—奠定现代微观经济学基础)
凯恩斯主义
新自由主义美英新古典综合派——第三次综合(萨缪尔森)新剑桥学派货币主义:弗里德曼(二战后—汉森、萨缪尔森、托宾、(50—70年代)80年代)索洛、希克斯、莫迪利安尼
新凯恩斯主义:萨默斯、斯蒂格利茨、曼昆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卢卡斯、帕金特(90年代)耶伦、费尔普斯、伯南克(70年代)华莱士、巴罗注:凯恩斯所说的“古典”是本框架中的“古典+新古典”,新古典是经济学说史中的说法。
供给学派:
蒙代尔、罗伯茨、拉弗、菲
尔德斯坦
(70年代)。
西方经济学流派
各经济学思想流派观点及评价(1)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ism)又称“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急先锋,其创始人及主要代表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1950年代就开始反对凯恩斯主义。
认为长期内存在“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当劳动市场在竞争中达到均衡时,由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实际因素决定的固有的失业率,包括自愿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和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等。
自然失业率是保持零通货膨胀率的最低失业率,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短期内由于货币幻觉,实际工资(Real wages)暂时下降,厂商扩大生产,增加就业,但长期内,由于“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工人会要求提高名义工资(Nominal wage),引起实际工资和失业率回升,结果仅仅是通货膨胀(Inflation)。
弗里德曼还提出“恒常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of consumption),认为消费者不是根据现期收入而是根据“恒常收入”来安排消费,因此短期内扩张性政策不可能刺激消费,再次否定了干预政策的有效性。
弗里德曼认为“唯有货币最要紧”,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Single-rule policy of money),即每年根据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按某一固定比例增加货币供给,以稳定货币,稳定经济,根除滞胀。
而要稳定货币,就必须放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主义。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纳(K. Brunner)在《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中首次袋子使用“货币主义”一词。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学派之一,它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并对其特点和贡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
1. 古典经济学1.1 亚当·斯密学派亚当·斯密学派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劳动分工”和“自由放任”等重要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密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他的代表作《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1.2 大卫·李嘉图学派大卫·李嘉图学派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李嘉图关于价值理论和经济增长的理论。
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主张商品的价值应当取决于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
此外,李嘉图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也为后来的人口经济学打下了基础。
2.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引入了边际效用理论,通过供求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
2.1 马歇尔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供求曲线的概念,并建立了一种解释价格变动和资源配置的框架。
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2.2 神经经济学神经经济学是新兴的经济学研究分支,它将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相结合,探讨了人类决策和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
神经经济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3.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
凯恩斯批判性地分析了自由市场经济不能自行调整的问题,并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就业增长。
他的代表作《通论》对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在当今的经济学领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流派和观点。
这些流派在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政策主张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是二战后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学派,也被称为“正统经济学”。
该学派以马歇尔的经济学说为基础,将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与之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既包括古典经济学又包括凯恩斯经济学的综合体系。
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均衡的系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政府干预来达到最优配置。
该学派注重实证分析和经验研究,主张以数据和统计分析为基础来建立经济模型,并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二、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哈耶克、弗里德曼等。
该学派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主张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原则,认为这是实现经济繁荣和个人自由的最好途径。
新自由主义学派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他们也强调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的重要性,反对政府对个人权利的过度干预。
新自由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包括减少政府干预、降低税收、加强市场竞争等。
三、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创立的经济理论体系。
该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认为市场机制存在缺陷,无法自动恢复经济平衡。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等措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
凯恩斯主义学派注重对总体经济的研究,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取决于总需求的大小。
他们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四、货币主义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米尔顿·弗里德曼。
该学派主张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原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引言概述: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不同的学派和思想流派。
这些流派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政策建议和学术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关注重点。
本文将对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进行综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的经济学流派。
正文内容:一、新古典经济学流派1.奥地利学派:强调市场机制、个体选择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
2.芝加哥学派:注重市场自由和个人自由选择,认为个体行为是合理的。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流派1.凯恩斯经济学:着重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财政刺激来解决经济萧条。
2.新凯恩斯主义:强调市场失灵和不完全竞争,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制度经济学流派1.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包括法律、规则和制度等因素。
2.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的决策行为,关注非理性和有限理性行为。
四、行业经济学流派1.工业组织经济学: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对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2.技术创新经济学:关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五、制度主义经济学流派1.法和经济学:研究法律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考虑法律制度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2.公共选择理论:探讨政府和公共机构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强调政府行为的理性和效率。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在理论基础、观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新古典经济学流派注重市场机制和个体选择,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流派强调国家干预和政府政策的重要性,制度经济学流派关注制度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行业经济学流派研究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等问题,制度主义经济学流派关注法律和公共决策对经济的影响。
每个流派都对经济理论和政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贡献。
对于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来说,了解和理解这些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经济现象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主流经济学派: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有效率地在各种用途中配置既定的资源。
西方经济学主流派代表有: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心凯恩斯主义。
非主流经济学派: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产生的、非市场选择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是否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唯一途径、不同于市场的选择是什么、非市场决策是如何进行的。
西方经济学非主流派代表有: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演进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英国新剑桥学派)、激进政治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瑞典学派)。
一古典经济学定义:(1)凯恩斯将自己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作“古典经济学”;(2)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将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开始到凯恩斯《通论》出版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为“古典经济学”。
假设:(1)理性人假设:经济体系中的当事人(消费者与生产商)都是理性的,他们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他们具有稳定的预期,并且没有货币幻觉;(2)完全信息假设:经济当事人在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时都拥有关于市场条件、交易对象和价格的完全信息,因此供求双方不可能相互欺骗;(3)完全竞争假设:每个经济当事人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他们的行为无法影响市场价格;(4)市场出清假设:价格具有完全弹性,不存在持续短缺或持续过剩。
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生产函数:()K N Af y ,= 其中,0'>=dNdy f ,但是0''<f 。
短期生产函数,技术与资本投入保持不变,劳动投入为唯一可变要素,且边际产出大于零并递减; 劳动需求满足:PW dN dy = 边际产出等于实际工资; 劳动供给:⎪⎭⎫ ⎝⎛=P W N N s s 劳动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且实际工资变动的替代效应(实际工资上升,休闲的机会成本增加,因此减少休闲,增加劳动供给)大于其收入效应(实际工资上升,收入增加,对休闲的消费增加)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劳动市场均衡:⎪⎭⎫ ⎝⎛=⎪⎭⎫ ⎝⎛P W N P W N d s ; 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式:PT MV =;现金余额方程式:kPy kY M ==。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西方经济学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发展变化,并且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
各流派都有各自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一致、又有冲突。
如果将现代主要经济学流派主要分为两大类:国家干预主义的各流派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各流派。
其中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流派、新剑桥学派等;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
本系列主要讲老师在区别流派与学说等一系列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详细而风趣地讲解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学派以及新制度学派等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一、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 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 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主要思想: 1) 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效用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
2) 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均衡。
3) 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
4) 政策含义: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动调节的机能,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西方经济学流派介绍
《西方经济学》重要学术流派简介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 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 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学派在鼎盛时期以“经济学家”称谓。
其成员之一杜邦·德·奈穆尔于1767年编辑出版了一本题名为《菲西奥克拉特, 或最有利于人类的管理的自然体系》的魁奈著作选集, 首次提出了源于希腊文“自然”和“统治”两字的合辞作为他们理论体系的名称。
但在当时, 这个新名称没有得到通用。
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 依据他们“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学说, 把他们称为“农业体系”, 汉语则意译为“重农学派”。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
有人曾认为古尔奈也是创始人之一, 但古尔奈除了经济自由放任的主张外, 并没有树立任何重农学派的主要论点。
魁奈无疑地首创了重农主义所有的理论。
他的代表作《经济表》, 就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全面总结。
18世纪50~70年代, 在魁奈的周围逐渐出现了一批门徒和追随者, 形成了一个有较完整理论体系和共同信念的派别, 而且是一个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的政治和学术团体。
他们有定期讨论学术问题的集会, 有作为学派喉舌的刊物—《农业、商业、财政杂志》和《公民日志》。
杜尔哥是继魁奈之后的重农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深受魁奈的影响但不是魁奈的门徒, 也几乎没有参加所谓“经济学家”们的派系活动。
他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是重农主义的重要文献。
他发展、修正了魁奈和其徒党的论点, 使重农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特征有更加鲜明的表现。
在他那里重农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重农主义体系实际上是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 却又是封建制度、土地产权统治的资产阶级的翻版。
封建主义是以资产阶级生产的角度来加以说明, 而资本主义则以大农业改造封建制度的臆想来发展。
西方经济学流派
西方经济学流派15世纪以来,伴随西方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所形成的种种经济学理论流派。
每个理论流派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政策主张上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
这些理论流派主要有:1. 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
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在突破封建经济体系和进行原始积累的时期对商业资本与流通领域等的研究。
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支持,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上需要借助国家政权来保护本国经济,因此该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重商主义分为:①早期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
②晚期重商主义,又称“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
2. 17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的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对自由竞争的要求,该学派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中发展起来。
古典经济学的创始者是英国经济学家配第(Petty,William,1623-1687)。
18世纪下半期,古典经济学有法国的重农学派,又称“重农主义”。
但从重商主义到重农学派,均未形成严密的、完整与成熟的理论体系。
古典经济学发展为严密、完整与成熟的理论体系,是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以斯密(Smith,Adam,1723-1790)和李嘉图(Ricardo,David,1772-1823)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此外,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还有法国的萨伊(Say,Jean-Baptiste,1767-1832),英国的马尔萨斯(Malthus,Thomas Robert,1766-1834)、詹姆斯·穆勒(Mill,James,1773-1836)及其子约翰·穆勒(Mill, John Stuart,1806-1873)等。
以詹姆斯·穆勒为代表的李嘉图学派以注释和解说李嘉图的观点为特征,试图维护李嘉图的学说,但庸俗化和歪曲了李嘉图的学说。
西方经济学流派
2、“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所谓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是指在理论观点、 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三方面基本一致时,我们就 把这一类的经济学家称作是某一流派,如果只是 其中的某一方面保持一致则不能成为某一派别。
3、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划分标准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划分标准与现代西方 经济学思潮的划分标准是有所不同的。现代西方 经济学思潮的划分标准是以对经济活动的基本指 导原则为标准的。而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划分 标准则要具体一些。
二、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 上的六次革命
纵观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 从近代重商主义学说以来,大约一共经历了六次 大的“革命性”的变化。
1、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是
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经典性传世之 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 论》)。在这部划时代的巨著中,斯密批判了当时 居于统治地位的重商主义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力主 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第一 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国富论》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多方面奠定了理论 基础,开辟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正是斯密的这部 巨著开创了经济学说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所以, 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正式出版标志着经济学说 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新古典经济学对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变化是
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体的价值理论改变为边际效 用价值论,引进了数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由强 调供给和生产转变为强调需求和消费。这种理论 体系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的马歇尔和皮古。直到20 世纪30年代之前,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西方国家 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和学说,被认为是比古 典经济学更为合理、也更为精致的理论体系。但 是,新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大 萧条当中,却显得一筹莫展、无能为力。
西方经济学流派图表
货币主义
弗里德曼
《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
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
新制度学派
加尔布雷思、博尔丁
《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一种价格管制理论》
古典时期(1776-1870)
古典经济学派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
《国富论》
反对国家政府干预,认为自由竞争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社会活动
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创立劳动价值理论
马尔萨斯
《人口学原理》
人口理论
萨伊
《政治经济学概论》
萨伊定律
西尼耶
巴师夏
《经济和谐》
服务交换看作是统治人类社会的"最高规律"
福利经济学
庇古帕累托
《福利经济学》《就业与均衡》
“庇古税方案”研究在现代实际生活中影响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增加社会福利方法。
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
萨缪尔森,索罗,托宾
《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经济分析基础》
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新剑桥学派
琼·罗宾逊、卡尔多、帕西内
《就业理论引论》《经济稳定与增长论文集》《用商品生产商品》
时间
西方经济学派
创始人物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观点理论
古典时期以前(1776之前)
重商主义学派
威廉配第
布阿吉尔贝尔
《赋税论》《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
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
西方经济学派一览表
古罗马经济思想
公元前264年
加图的《农业论》
古罗马从公元前264年开始,经过长期战争,征服了希腊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成为规模最大的奴隶主国家。古罗马对于经济思想的贡献来自它的法理思想和法律(自然法、契约),但也有一些农学家的经济思想。
3
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
公元476年
阿圭那的《神学大全》
作为欧洲中世纪开始时期的公元476年,是西欧古代文明受到严重打击的开始,自此西欧社会经历了500-600年的黑暗时期,城市消失,手工业衰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思想领域里,基督教义和教会成为时代的统治思想,在这段长达几百年里,经院学派争论最多的问题是:公平价格、高利贷
西方经济学派一览表
序号
学派
时间
代表人物及著作
思想背景及观点
1
古希腊经济思想
公元前5世纪
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等
古希腊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但商品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思想不带有神化因素,这是其区别于其他古代文明思想的特征,它摆脱了宗教的圣洁规范性,转而依靠理性,和伦理观念分不开,经济从属于伦理,体现着一定的产业思想、分工思想和奴隶制思想。
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消除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为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科 学技术的发明扫清了道路,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从而促使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始于1760年的英国纺织。自此以后逐渐遍及其它行业,传 播 到 美 国 等 其 他 国 家。整个十九世纪现代工业已在西欧北美的国民经济中占主导的地位。古典经济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上产生的、建立、发展。
10
制度学派
西方经济学流派介绍
西方经济学流派介绍-----------------------------------------------------正文:剑桥学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学派。
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门生庇古、罗伯逊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所以被称为剑桥学派。
又由于其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既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庸俗经济学传统,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十九世纪70年代后,以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定的庸俗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这个学派所传播的经济学说,主要包括在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该书继承十九世纪初以来的英国庸俗经济学传统,兼收并蓄,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
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该书一出版,就被吹捧为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与斯密的《国富论》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相提并论。
马歇尔的学说,通过其忠实门生,特别是庇古,在教学和著作中加以阐发和传播,形成学派,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有支配地位。
剑桥学派的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点是:用“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所谓连续原理分析经济现象,认为在经济现象之间,经济概念之间都存在连续关系,没有严格的区分;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和数学中的“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价格的决定。
在分析的同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即使用所谓局部均衡法;在静态均衡分析的框框内引进时间因素,以区别在长短不同的时期内,供求状况的不同变化所达成的不同均衡状态;用主观心理动机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认为人类的经济生活都是由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这两类动机支配的,这两种动机决定着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剑桥学派的核心内容是均衡价格论。
他们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不同需求量和相应需求的价格所构成的需求曲线,与用边际生产费用递增规律决定的,不同供给量和相应的供给价格所构成的供给曲线,说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发展流派及代表人物
西方经济学发展流派及代表人物(大学经济类必看经典!)1. 奴隶社会时期的经济思想萌芽一般公认,世界上现存第一本经济学著作是古希腊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约前355或354)的《经济论》,英语单词“Economy”、“Economics”即源于此。
该书采用苏格拉底与别人对话的形式,讨论如何管理奴隶主家庭农场,堪称“古代微观经济学”。
他还著有《雅典的收入》,论述如何增加雅典国家收入,堪称“古代宏观经济学”。
此外,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所著《理想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和完善奴隶经济制度,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主张限制商业、高利贷和私有财产。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所著《政治论》主要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奴隶经济制度,《伦理学》分析商品等价交换现象,认为货币使不同的商品等价。
2.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思想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476年,终于1640年,其间战乱、灾荒和瘟疫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黯然失色,人称黑暗的“中世纪”(Middle ages)。
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Thomas Aquienas,1225或1226-1274)著有《神学大全》,根据上帝意志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有高低之分,“下等人”应当受“上等人”统治。
同时,提出公平价格理论、货币理论、商业理论和利息论,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了折衷和辩护,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
1492年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约1451-1506)“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国际贸易成为当时西欧主要经济增长点,催生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萌芽。
认为:只有金银才是财富,主张促进商业发展,开展国际贸易,实行贸易管制。
第一次正面肯定商业和商品经济,堪称“革命性”突破。
早期重商主义主张“货币差额论”,即只出口不进口,主要代表作是1581年于英国匿名发表的《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
浅谈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及其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
浅谈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及其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这些经济学理论不仅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探讨主要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和思潮,并分析它们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
二、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1、古典经济学: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主张经济自由化。
2、凯恩斯主义: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3、芝加哥学派: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主张经济自由化,强调市场调节,反对国家干预。
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罗伯特·巴罗、詹姆斯·赫克曼等为代表,将古典经济学与现代数理经济学相结合,强调市场调节和宏观经济稳定性。
5、新凯恩斯主义:以乔治·阿克洛夫、格利高里·曼昆等为代表,将凯恩斯主义与现代数理经济学相结合,强调政府干预和宏观经济稳定性。
三、西方经济学思潮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1、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失灵、政府过度干预等。
借鉴西方经济学思潮,中国应寻找市场与政府的最佳平衡点,既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又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弥补市场失灵。
2、经济增长与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不稳定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思潮中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派都强调了经济增长与稳定的重要性。
中国应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吸收这些理论的有益成分,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增长与稳定之路。
3、全球化与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紧密。
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自由贸易、国际货币体系等问题,对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主要流派。
这些流派代表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于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观点。
一、古典经济学流派古典经济学流派是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
古典经济学发端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古典经济学中,强调市场机制和自由放任原则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即市场会自动调节供求关系。
李嘉图则主张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典经济学流派的主要特点是理性、自利和市场优化。
二、新古典经济学流派新古典经济学流派是20世纪经济学的重要发展之一,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等。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个体行为的理性和效用最大化。
他们将经济分为不同的市场,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化。
新古典经济学流派引入了边际分析和均衡理论,为后续经济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凯恩斯主义流派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出现的经济学流派,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领导。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认为市场机制并不总是能够有效调节经济波动,政府需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增长。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总需求决定总产出,通过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四、新古典合成流派新古典合成流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经济学流派。
这一流派试图综合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观点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供给侧观点,以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和制定政策。
新古典合成流派强调市场在短期中可能存在失灵,但在长期中会自动恢复平衡。
他们认为政府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有限的,供给侧改革和市场自由仍然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五、新制度经济学流派新制度经济学流派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经济学流派,由戈登·图洛克和奥利弗·威廉姆森等人提出。
西方经济学流派图表
货币主义
弗里德曼
《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
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
新制度学派
加尔布雷思、博尔丁
《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一种价格管制理论》
福利经济学
庇古帕累托
《福利经济学》《就业与均衡》
“庇古税方案”研究在现代实际生活中影响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增加社会福利方法。
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
萨缪尔森,索罗,托宾
《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经济分析基础》
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新剑桥学派
琼·罗宾逊、卡尔多、帕西内
《就业理论引论》《经济稳定与增长论文集》《用商品生产商品》
时间
西方经济学派
创始人物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观点理论
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期以前(1776之前)
重商主义学派
威廉配第
布阿吉尔贝尔
《赋税论》《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
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
重农学派
奎奈
奎奈
杜尔哥
《谷物论》
《人口论》《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农业作为第一财富来源,以自然秩序作为最高信条
时间
西方经济学派
创始人物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观点理论
1936年至今
(现代经济学发展时期)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对全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投资和消费等总量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六次革命:1.第一次革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
批判传统的重商主义,主张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2.第二次革命:19世纪70年的边际革命。
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论提出质疑,主张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
3.第三次革命: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
强调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
4.第四次革命: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的产生。
5.第五次革命:20世纪60年代的“斯拉法革命”。
提出生产价格理论,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提出批判。
6.第六次革命:20世纪70年代的理性预期革命。
二.凯恩斯在哪些方面对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进行了革新?1.就业领域:反对萨伊定律。
2.利息理论:认为利息取决于流动偏好和货币供应量。
3.工资理论:认为只要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存在“非自愿失业”,而不是由单个的劳动市场供求决定。
4.货币理论:有效需求对物价变动起根本作用。
5.分析方法上:侧重总量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侧重于总量分析。
三.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是如何解释失业和通胀并存的现象的(新古典综合派在解释失业和通胀并存现象时主要包含哪些理论?)1.认为微观经济部门供给的异常变动造成的。
2.认为是微观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化造成的。
3.认为是由微观的市场结构特征决定的。
四.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核心是“需求管理”思想。
通过政府积极的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对社会的总需求进行适时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主要目的是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具体包括:1.20世纪50年代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60年代提出充分就业政策。
“奥肯定律”中,认为失业率每超过4%(自然失业率)以上1%,就会带来2.5%左右的产出损失率。
3.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政策主张得到进一步完善。
主要内容有:(1)。
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松紧配合的方式。
(2)。
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
(3)。
采取收入政策和分配政策。
五.新剑桥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1.改革现有的税收制度,实现收入均等化。
2.实行“福利政策”以缓解富裕中的贫困现象。
3.对投资进行全面的管制。
4.实行进出口管制制度。
5.政府实行运用财政预算中的结余来购买私人公司的股票,将部分公司所有权转化到国家手中,从而调整收入分配,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
六.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1.市场的不完全性和非市场出清。
市场不完全性是指市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无法达到理想的完全竞争状态。
非市场出清是指发生供给或需求冲突时,工资和价格难以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
2.经济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即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
3.理性预期假设。
七.实际工资粘性理论主要包括:隐含合同论,效率工资论和局内人—局外人模型。
1隐形合同是指:持风险中性态度的厂商与持风险厌恶的工人之间的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协议。
隐含合同论就是运用这种非正式合同即隐性合同来解释工资与非自愿失业之间的关系。
2、失业滞留论和局内人—局外人模型失业滞留论提出:长期均衡失业(即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就业率留滞情况相关。
他们认为自然失业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受到前期失业率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劳动市场的均衡水平也是随机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
局内人—局外人模型指出:工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工人,而且,长期失业者对工资调整几乎没有影响。
3、效率工资论效率工资论注重工资的激励作用。
它认为,劳动生产率依赖于厂商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为保持效率,厂商愿意给工人支付高工资。
然而高工资造成了劳动市场不能出清,从而出现失业,总产出只能在低于最优均衡水平上达到均衡,经济处于衰退状态。
这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国家会出现高工资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
八.信贷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怎么评价?主要内容:1.利率的选择效应和信贷供给由于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完全市场,厂商和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在所贷款项投资于哪些项目,投资风险和期望收益方面的信息知道的比厂商少,因此银行只能通过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和“逆向选择效应”来确定厂商的还款概率,推测贷款的风险。
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利率的增加能提高银行的收益,它是利率对银行的直接影响。
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较高的贷款利率会使那些有良好资信的厂商不再申请贷款,而那些资信度低,乐于从事风险投资的厂商会继续申请贷款。
当正向选择效应和逆向选择效应相抵销时的利率是银行的最优利率,这时银行收益达到最大化。
通常银行的最优利率低于市场出清时的利率,所以,信贷市场出现配给。
即为了增加正向选择效应,贷款利率不会提的特别高。
因此,信贷市场通常是通过利率和配给的双重作用下达到均衡。
2.贷款抵押的选择效应和信贷配给这一效应与贷款的可靠性密切相关。
银行一般不通过增加贷款抵押品来满足信贷市场对贷款的超额需求,而是通过贷款抵押品的正向选择效应和逆向选择效应来推断贷款的风险性,测定厂商还款概率,确定预期收益。
贷款抵押品的正向选择效应:当信贷市场存在超额需求时,银行通过提高贷款抵押品水平来增加贷款可靠性,减少坏账的风险,增加银行收入。
同时,控制了借款者对贷款的需求。
贷款抵押品的逆向选择效应:贷款抵押品的递增会增加贷款的风险,降低还款的可能性。
银行可以根据贷款抵押品的“正向选择效应”和“逆向选择效应”来确定最低的抵押品水平。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银行通常将抵押品水平或信贷—证券比控制在最优水平,以鼓励偏好风险的厂商多贷款,限制高风险厂商贷款,信贷市场出现配给。
即银行为了实现利率最大化,往往将抵押品水平或贷款—证券比控制在最优水平,以鼓励偏好风险的厂商进行贷款,限制高风险厂商贷款,信贷市场出现配给。
评价:1。
拓展了西方经济学中信贷市场理论的研究领域。
凯恩斯从银行利润最大化角度出发,研究了利率的激励效应和“逆向选择效应”,提出了“信贷配给论”。
2. 同时凯恩斯指出,在信贷市场中,利率机制和配给机制都起作用。
两者之间相互协调来满足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需求。
同时,“信贷配给论”还指出,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借款者对经济环境变动的反应具有多样性,信贷市场会出现多重均衡利率。
3,。
“信贷配给论”还指出,政府干预能提高信贷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风险,稳定金融。
提出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是,借款者还款概率不可观察,且借款人之间还款概率极不相同。
这种差异越大,政府干预的效果越明显。
不足:没有将信贷配给论和产品供给论有效的结合。
九.现代货币主义者的经济政策主张有哪些?1.※“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认为只要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一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固定在同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这样就能避免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
2.※“收入指数化”方案。
将收入和物价水平相联系,使其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动而调整。
这样就可以消除通货膨胀过程中带来的不公平,减少非法收益,减轻通货膨胀。
3.※实行浮动汇率制。
认为浮动汇率制是一种自动调节机制。
有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均衡的自动维持,能减轻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
这对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发展不受限制的多边贸易极为有利。
十.拉弗曲线主要命题是:总是存在着能产生同样税收收益的两种税率。
1.当税率为0时,政府税收收入为0。
2.当税率为100%时,由于人们的全部收入都会被政府以税收的形式拿走,从而他们不愿再劳动,此时即使税率是100%,但由于人们没有收入来作为税收,此时的政府收入也为0。
3.当税率在0---100%之间时,政府才能获得收入。
此时,当税率处于一个特定区域时,政府的财政收入随着税率的上升而增加。
但是当超过这一个临界点时,由于人们积极性的下降,从而导致生产率下降,创新性下降,从而导致政府的税收收入随着税率的增长而下降。
(拉弗曲线的图见课本171页)十一、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1.货币政策无效性,是指货币供给中的可预期部分对就业、产量和其他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能预期的部分或货币供应量的意外的不规则变动,虽然能对上述变量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起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和波动。
因此,※政府的经济政策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内都是无效的,其结果都是引起通货膨胀。
※2.根据政策无效性命题,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即便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也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直线。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任何的替代关系※。
3.在现实生活中,中央银行总是按照某种连续一贯的规则来制定货币政策,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能够了解和掌握这一规则,并据此形成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指导自己的经济决策。
因此,即使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不会降低利息率的效果,只能引起名义利息率的迅速上升。
由于价格水平也在同时上升,所以实际利息率和其他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政府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无论在何时对于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扩大就业和增加产量等,都将是无效的,其结果只能是通货膨胀。
※十二、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巴罗利用理性人假设,认为在本质上,征税和举债是等价的,因而公债的效果是中性的,既不会带来好处,也不会带来坏处。
即当政府出售债券以弥补减税的收入损失时,理性预期者认为政府借债只是一种对他推迟了的纳税,他们不是花掉这笔钱而是将因减税得到的这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应付将来的税收负担。
因为对总个社会来说,举债的效果跟征税是一样的。
十三、科斯第一定理:在交易成本和费用为零的状态下,不管产权起初是如何界定的,市场交易都将导致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科斯第二定理:一旦考虑到市场的交易成本或费用时,合法权利的原先界定以及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都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十四、什么是逆向选择?怎样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指由于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一般是卖方的信息比买房更多,更准确),市场上会发生质量好的商品被挤出市场,而质量差的商品被留在市场上的情况。
其结果是造成市场的萎缩。
解决途径:1、设计和制定某种制度、机制和契约,使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愿意公开其私人信息或愿意提供真实的信息,从而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激励私人公开信息)2.设法由掌握信息的交易方来制定价格,采用优质优价的原则,并通过契约保证其价格高低与其商品质量的高低相一致,由此保证价格信息的可靠性。
(具有信息优势者定价,并通过契约来约束)3、通过国家或权威部门的计划来代替市场。
十五、委托代理问题及解决途径?代理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
委托人:不具有信息优势并且其行动受代理人的私人信息约束的一方。
委托代理问题就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的存在,导致代理人的行为结果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值解决途径:设计一种激励机制,诱导代理人去努力实现委托人的利润最大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