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主要流派归纳
经济学主流流派
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渊源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17世纪中期古典经济学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新古典经济学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流派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后•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末•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末•新凯恩斯主义(主流)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并存的“新综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八次革命”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古典经济学(强调经济自由)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强调经济自由)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国家干预)现代货币主义(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斯拉法革命(20世纪60年代):(生产价格理论)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供给学派(强调经济自由)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20世纪80年代):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基本分类: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I(1960’):凯主义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主义II(1980’):凯主义主流经济学派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反对凯恩斯的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公共选择派非主流经济学派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学派
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学派引言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个体行为的学科。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学派,每个学派都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中的主要学派,包括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奥地利学派和行为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起源。
它的核心思想是经济活动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市场自发调节会带来经济繁荣。
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数量。
这一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优势则是指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社会的经济活动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解决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剩余的价值成为资本家的利润。
资本积累则是指通过不断扩大资本规模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修正。
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衰退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以恢复经济增长。
他提出了“波动性就业”理论,认为经济衰退是由总需求不足引起的。
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有效需求和边际效用。
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中准备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人所能够产生的总需求。
边际效用则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的变化。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种经济学学派。
它试图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结合起来,弥补了两者的不足之处。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主流经济学派: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有效率地在各种用途中配置既定的资源。
西方经济学主流派代表有: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心凯恩斯主义。
非主流经济学派: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产生的、非市场选择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是否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唯一途径、不同于市场的选择是什么、非市场决策是如何进行的。
西方经济学非主流派代表有: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演进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英国新剑桥学派)、激进政治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瑞典学派)。
一古典经济学定义:(1)凯恩斯将自己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作“古典经济学”;(2)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将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开始到凯恩斯《通论》出版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为“古典经济学”。
假设:(1)理性人假设:经济体系中的当事人(消费者与生产商)都是理性的,他们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他们具有稳定的预期,并且没有货币幻觉;(2)完全信息假设:经济当事人在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时都拥有关于市场条件、交易对象和价格的完全信息,因此供求双方不可能相互欺骗;(3)完全竞争假设:每个经济当事人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他们的行为无法影响市场价格;(4)市场出清假设:价格具有完全弹性,不存在持续短缺或持续过剩。
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生产函数:()K N Af y ,= 其中,0'>=dNdy f ,但是0''<f 。
短期生产函数,技术与资本投入保持不变,劳动投入为唯一可变要素,且边际产出大于零并递减; 劳动需求满足:PW dN dy = 边际产出等于实际工资; 劳动供给:⎪⎭⎫ ⎝⎛=P W N N s s 劳动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且实际工资变动的替代效应(实际工资上升,休闲的机会成本增加,因此减少休闲,增加劳动供给)大于其收入效应(实际工资上升,收入增加,对休闲的消费增加)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劳动市场均衡:⎪⎭⎫ ⎝⎛=⎪⎭⎫ ⎝⎛P W N P W N d s ; 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式:PT MV =;现金余额方程式:kPy kY M ==。
经济学主要流派归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现代经济学流派归纳凯恩斯经济学一、定义指凯恩斯在《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理论。
不包括凯恩斯追随者补充、修改和发展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起始于凯恩斯经济学。
二、学术渊源1.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2.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3.曼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寓言4.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三、凯恩斯革命的含义它以凯恩斯1936年《通论》的出版为标志,是对传统经济学的背离,在资产阶级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称为“凯恩斯革命”。
1)方法上,凯恩斯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
2)理论上,否定代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传统观念的所谓“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3)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一)就业理论充分就业:就是指没有非自愿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暂时或偶然的供需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自愿失业:指客观上有工作岗位,但劳动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愿去就业所造成的失业。
新古典学派从资本主义经济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出发只承认上面两种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指个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而造成的失业。
(二)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既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又是指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总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社会上出现较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出有效作用来纠正这种失调。
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流动偏好或灵活偏好(三)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投资乘数的含义:投资支出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成倍增加。
经济学的各流派
经济学的各流派总结,大家多提提意见!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1712~1780)《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1694~1774)《经济表》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由于短期下,劳动、资本、技术水平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变动,因此产出维持在原有的充分就业水平。
加上工资可以自由调整,若有失业,工资会下降直到失业消失为止。
所以没有失业问题。
5)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政府的干涉只能影响需求的变动,徒增物价的波动,对实际产出无益。
在长期,政府可以提高储蓄率或增加资本积累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低、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 (1767~1832)《政治经济学概论》李嘉图[英国]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1776~1834)《人口原理》约翰·穆勒[英国] (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指由萨伊奠基、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经济学流派
3、新古典经济学说(1870至一战期间)边际革命11871:(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英国的杰文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奥地利的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法国的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1873 集大成者:马歇尔1890(借鉴边际分析法构成自己的体系,是西方经济学中局部均衡和微观分析的奠基人,《经济学原理》)反对:制度学派,新历史学派继承:福利经济学4、凯恩斯经济学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宏观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垄断竞争理论,经济周期理论 体系创建: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延伸:经济增长论(哈罗德),一般均衡论(希克斯),国民收入分配论(基莱茨基)不同思想者:创新论(熊彼特),经济自由主义(哈耶克)5、现代西方经济学说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学派2,新剑桥学派3新保守主义:现代货币学派4,理性预期学派5,供给学派6,公共选择学派7,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学派,弗莱堡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战后德国经济政策)创新和制度主义:熊彼特创新主义学派8,新制度经济学9,瑞典学派10,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11 1边际原则是建立在消费者与厂商相联系的基础上,按照边际原则、效用最大化可表述为:1生产的边际原则,边际生产成本等于价格,利润最大化;2消费边际原则,消费者消费各个商品边际效用相等;3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化的原则,消费的边际效用等于生产的边际生产力;4社会福利的边际原则,所有厂商的边际效用相等并且等于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消费效用。
边际效用学派:早期著名代表人物:1安东尼古诺(法)1801-1877,数理经济学的鼻祖,第一个提出关于完全竞争、双头垄断和完全垄断问题的数学模型。
在分析制造青铜用的铜和锌的需求时,最早提出我们今天称之为资源的引致需求的最早的完整模型。
2赫尔曼戈森(德)《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准则》以边际原理为基础较完整的提出了需求理论,戈森第一、第二定律,并利用几何和公式进行了说明。
经济学流派发展历程
经济学流派发展历程经济学流派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多样。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经济学流派及其发展历程。
古典经济学流派是经济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市场与个体追求利己的理念。
亚当·斯密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可以通过自发的竞争和专业化分工来达到最佳福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卡尔·马克思。
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评,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和交换过程,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和工人阶级的革命。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20世纪初的大萧条导致了对古典经济学的质疑,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
他认为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对经济进行扩张或收缩,以应对经济衰退和失业。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在20世纪后期兴起,以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的自由和个体的自由选择。
他们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并提倡市场自由化和私有化。
行为经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流派,其代表人物是丹尼尔·卡尼曼和理查德·塞勒。
行为经济学研究人类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行为模式。
行为经济学挑战了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假设,提出了人们在决策时常常存在的心理偏向和限制。
除了以上几个流派之外,还有新制度经济学、供给侧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等不同的经济学流派。
这些流派在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各有侧重,并通过对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不同解释和分析,为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经济学主流流派
西方经济学进展历史渊源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17世纪中期古典经济学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辟新古典经济学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今世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流派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后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末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末新凯恩斯主义(主流)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并存的“新综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西方经济学理论进展的“八次革命”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古典经济学(强调经济自由)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强调经济自由)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国家干与)现代货币主义(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斯拉法革命(20世纪60年代):(生产价格理论)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供给学派(强调经济自由)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20世纪80年代):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大体分类:国家干与主义思潮(凯恩斯主义要紧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I(1960’):凯主义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主义II(1980’):凯主义主流经济学派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反对凯恩斯的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公共选择派非主流经济学派现代西方经济学进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样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域的经济学说。
只是,这种经济学说并非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显现的,而是从古代进展转变而来的。
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
这些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为我们理解经济运行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方法。
一、古典经济学派古典经济学派诞生于 17 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古典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主张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亚当·斯密被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
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在这一过程中,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人们,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他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大卫·李嘉图则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理论。
他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在不同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福利的增加。
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典经济学派的一些假设和结论逐渐受到了挑战。
二、新古典经济学派19 世纪 70 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兴起。
代表人物有马歇尔、瓦尔拉斯等。
新古典经济学派在古典经济学派的基础上,引入了边际分析方法和均衡分析方法,使经济学的分析更加精确和科学。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供求均衡价格理论。
他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的,当供求达到均衡时,价格就会稳定下来。
马歇尔还引入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进一步完善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瓦尔拉斯则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
他试图通过数学方法证明,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都可以通过供求关系达到均衡状态。
新古典经济学派强调市场的有效性和资源的最优配置,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经济能够自动实现均衡。
现当代经济学流派简介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主要特点
(1)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综合
理论体系上: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和凯主义宏观经济 学综合 分析方法上: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综合 政策主张上:“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综合 致力于弥合传统的、相互对立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不断吸收新理论来发展自己理论体系
二、战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对立
1.凯恩斯主义的全盛时期(50年代—70年代初)
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形成(1948年) 经济社会背景:战后恢复时期经济高速增长 表现:凯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共同作用下,国家全 面干预经济生活 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市场失灵”问题,经济 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德日的“经济奇迹”;西方“福利国家”的形成。
2.经济自由主义复兴时期( 70年代初—80年 代)
理论背景:1930’以来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 调整和发展 经济社会背景:20世纪发达国家第二次大危 机—“滞胀” 表现:经济自由化 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过度干预造成的 “政府失灵”
3.国家干预主义的重新抬头(90年代以来)
理论背景:新凯恩斯主义的崛起 经济背景:经济自由化的负面效应显露出来 表现: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协调 世纪之交的新动向:新兴的新古典综合派崭露 头角
新古典综合派
一、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凯恩斯的追随者根据经济现状发展凯恩斯理论,试图解决 凯恩斯没有解决的问题。他们基本上沿着消费理论和投资 理论进行,一方面把凯恩斯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另一方 面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并加以发展。 主要有两个支派:
一支在英国伦敦的剑桥(凯恩斯主义的发源地),在那里,以 英国琼· 罗宾逊为首形成了一个派系,由于他们的理论与剑桥 老一代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的传统观点完全对立,所以被称 为“新剑桥学派”; 另一支在美国的麻省剑桥,凯恩斯经济理论由哈佛大学教授汉 森传入美国后,在麻省剑桥形成了凯恩斯主义者的大本营,以 萨缪尔森为首,他们自称为“新古典综合派”。两支派都承袭 和发展了凯恩斯经济学,所以被称为凯恩斯主义者。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1古典学派2新古典学派3凯恩斯主义4新古典综合学派5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影响较小)6新凯恩斯主义古典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李嘉图主要背景英国于1776进行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积累了许多生产技术和先进经验,海外贸易和海外市场积累了许多财富,市场需求日益扩大。
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国富论》最著名观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即市场自身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同时斯密的另一重要理论是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后来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
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代表人物马歇尔庇古剑桥学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学派。
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门生庇古、罗伯逊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所以被称为剑桥学派。
核心理论是价格均衡理论(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支撑)和分配伦又由于其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既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庸俗经济学传统,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十九世纪70年代后,以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定的庸俗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这个学派所传播的经济学说,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
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庸俗经济学体系剑桥学派的核心内容是均衡价格论。
他们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不同需求量和相应需求的价格所构成的需求曲线,与用边际生产费用递增规律决定的,不同供给量和相应的供给价格所构成的供给曲线,说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他们用均衡价格衡量商品的价值,从而以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
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剑桥学派还建立了自己的分配论,他们认为国民收入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各个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流派重点复习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供给学派一、含义:供给学派又称弹性学派、供应学派、供给面经济学等,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同属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大家庭。
二、产生背景:➢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生产呆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的“滞胀”局面.➢它的基础理论只是为了反对凯恩斯的刺激社会需求的政策而提出复活萨伊定律,“供给能创造自己的需求”,以增加供给、提高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滞涨阶段,美国共经历4次经济危机,1970.11,1975。
5,1980.7,1982.11。
三、主要特征:➢强调供给而不是需求;➢强调重视萨伊定律,相信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凯恩斯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减少税收刺激生产是供应学派全部理论的精髓。
四、代表人物:➢激进的供给学派(认为高税率是根源)✓罗伯特·蒙代尔✓阿瑟·拉弗-—拉弗曲线✓保罗·罗伯茨——相对价格理论➢温和的供给学派(认为财政赤字是根源)✓马丁·费尔德斯坦五、思想渊源:➢继承古典的宏观经济分析➢重农学派:重视生产六、主要内容:➢拉弗曲线:供应学派认为,供给不足的根源在于经济中缺乏利益刺激,而利益刺激减弱又归因于政府实行了高税收的政策。
因此,政府的高税收政策是万恶之源。
✓拉弗等人认为,减税可以直接产生两方面的效应:(1)减税等于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税后收入,边际收益增加后,企业生产者可以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积极性,私人投资者和工人可以提高多工作、生产、储蓄、投资的积极性,从而起到扩大产量的效应;(2)减税在刺激供给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扩大了税收面,从而能够使政府在较低的税率下征收到较广的税收,使税收总收入增大并超过高税率下的税收收入。
➢相对价格理论:✓在拉弗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供应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罗伯茨提出了他的“相对价格”理论。
✓从税率(主要是边际税率)、税收弹性对相对价格的影响,进而说明高税率对人们的消费、储蓄和投资及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最终对美国经济所产生的危害.✓他认为,边际税率越高,则劳动越多、收入越多的人就越吃亏.这是对勤奋工作者的惩罚,对储蓄和投资者的“敲诈勒索”。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收入
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C/Y)余额
100元 100元 200元 180元 300元 210元 ----------1000元 400元
100% 80% 30% ----27.1%
0 20元 90元 -----600元
“有效需求原理”
消费需 国民 收入有效需求不足{ 水平 投资需 求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交易动机 流动偏好{谨慎动机 投机动机 求不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一)凯恩斯《通论》发表后,特别是在战后 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由凯 恩斯的追随者对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不同解释和 补充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1、以萨缪尔森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 又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它在战后的西方经 济学界一直居于正统的地位。 2、以琼· 罗宾逊为主要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 3、新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学派”。 4、希克斯的经济理论。
四、新古典综合派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 (一)混合经济论
认为现代经济既非纯粹的私有经济也非纯粹的公共经济,而是一种 混合经济。所谓混合经济,是指既有市场发挥作用,又有国家 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经济。 (1)在所有制上,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私人所有为主, 以生产资料的政府所有为辅。 (2)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运 行机制是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的“看得见的手”相结 合的混合运行机制。 (3)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有三个,即消费者、厂 商和政府。
二、凯恩斯“革命”
(二)“凯恩斯革命”的涵义
1、经济理论上的革命
用凯恩斯定律否定了传统的萨伊定律。
2、研究方法上的革命 采取了以总量分析为特色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3、政策主张上的革命 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否定了传统的自由 放任主义。
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2.基本观点⑴“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⑵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⑶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其理论以叛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而著称,所以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2.基本观点⑴与新古典综合派的分歧: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坚持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二是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⑵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一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⑶通胀理论:新剑桥学派认为,要解释和说明经济“停滞膨胀”的原因,必须抛弃物价水平仅仅取决于货币数量的传统理论,回到凯恩斯关于物价水平主要受货币工资率支配的论断上来。
经济学的各流派
经济学的各流派总结,大家多提提意见!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1712~1780)《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1694~1774)《经济表》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由于短期下,劳动、资本、技术水平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变动,因此产出维持在原有的充分就业水平。
加上工资可以自由调整,若有失业,工资会下降直到失业消失为止。
所以没有失业问题。
5)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政府的干涉只能影响需求的变动,徒增物价的波动,对实际产出无益。
在长期,政府可以提高储蓄率或增加资本积累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低、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 (1767~1832)《政治经济学概论》李嘉图[英国]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1776~1834)《人口原理》约翰·穆勒[英国] (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指由萨伊奠基、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经济学流派
经济学流派一、名词解释1、流动偏好理论:持有货币可以满足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所以凯恩斯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偏好。
流动偏好表示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
2、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制度发展影响名义变量,但不影响真实变量。
3、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
4、萨伊定律:供给创造了它自身的需求,更多的供给表示有更多的需求,需求量始终与供给量作同比例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必然是恒等的。
因而不存在需求不足,不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和大量的失业。
5、充分就业: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
即没有非自愿失业。
6、逆向选择: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7、滞胀:即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按相同方向变动,越来越高的通货膨胀率伴随着越来越高的失业率。
8、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9、价格粘性: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
名义价格粘性指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化。
实际价格粘性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比有粘性。
10、新剑桥学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发展到20世纪50~60年代时在英国剑桥大学形成的一个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支派。
新剑桥学派以将“凯恩斯革命”进行到底作为自己经济理论研究的历史使命,强调历史分析,反对均衡分析;主张经济理论的统一性、反对折中主义。
11、理性预期: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12、拉弗曲线:描述税率与政府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经济学流派归纳凯恩斯经济学一、定义指凯恩斯在《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理论。
不包括凯恩斯追随者补充、修改和发展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起始于凯恩斯经济学。
二、学术渊源1.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2.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3.曼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寓言4.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三、凯恩斯革命的含义它以凯恩斯1936年《通论》的出版为标志,是对传统经济学的背离,在资产阶级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称为“凯恩斯革命”。
1)方法上,凯恩斯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
2)理论上,否定代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传统观念的所谓“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3)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四、凯恩斯经济理论(一)就业理论充分就业:就是指没有非自愿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暂时或偶然的供需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自愿失业:指客观上有工作岗位,但劳动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愿去就业所造成的失业。
新古典学派从资本主义经济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出发只承认上面两种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指个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而造成的失业。
(二)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既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又是指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总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社会上出现较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出有效作用来纠正这种失调。
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流动偏好或灵活偏好(三)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投资乘数的含义:投资支出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成倍增加。
乘数原理的作用:凯恩斯通过“乘数”来强调“有效需求”的作用,既把经济衰退或危机的发生归结为有效需求的缩减(投资、消费支出或政府开支的缩减会引起社会总需求按成倍比例缩减),又把扩大总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或政府购买支出)以成倍地扩大有效需求,说成是消除经济危机或商业循环的有效手段,从而为倡导国家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四)凯恩斯的货币工资传统经济学认为:工资具有充分弹性,工资率的变动可以自动调节就业量,劳动力市场是自动实现均衡的,不存在失业;针对传统经济学关于工资率的充分伸缩性的主张凯恩斯提出了“工资刚性”假说。
由于工会的集体谈判,使工资向下是刚性的;(五)凯恩斯的利息理论传统经济学:利率由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具有充分弹性;储蓄支配投资: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有下降刚性。
五、凯恩斯政策观点1、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一是提高消费倾向,二是增加投资)。
2、强调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
(举债支出;利率调节的货币金融政策;适度贸易顺差的对外贸易政策)六、凯恩斯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分歧1.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有效需求不足2.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节俭有害3.平衡预算——扩张性财政政策4.自由放任——国家干预七、凯恩斯经济学的进步与局限(一)与传统经济理论相比,凯恩斯经济学的进步之处(1)着重研究影响国民经济绝对水平(总产量、就业量、价格总水平)的各种因素,可以加深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与理解;(2)重视宏观分析,创立了许多宏观经济概念与分析工具,这为具体研究消费、储蓄,投资、就业与国民收入等范畴奠定了基础;(3)进一步推动了经济计量学方法的运用,将理论分析、统计检验和方案论证,三方面融合为一体,相辅相成,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4)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代替充分就业的均衡理论;(5)以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代替经济活动的确定性;(6)在现代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货币商品经济关系下,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这比传统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前进了一大步。
(二)凯恩斯理论的局限性(1)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建立在三条心理规律之上,而经济波动的原因只能来自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特点和性质。
用人类心理上的原因来解释国民收入的波动,显然是不完善的。
(2)在流通领域的范围内,凯恩斯的学说触及现代资本主义的现实,从而是正确的。
凯恩斯理论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没有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领域。
他的政策建议可以起到治标的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难以令人满意的实践效果。
美国二战后的20多年中,凯恩斯的宏观调控政策得到大力推行。
但结果是较低的失业率的成就却以其后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代价。
(4)强调经济的宏观方面,却忽视了应有的微观基础。
(5)他的理论过分注重短期,而没有涉及长期的问题。
(6)过分注重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而没有涉及动态的分析。
新古典综合派一、新古典综合派特征1.理论上的综合: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起来。
2.政策上的综合:把凯恩斯主张的政府干预和古典学派的市场机制综合起来。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保罗·萨缪尔森(1970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罗、佛朗哥·莫迪利安尼、阿瑟·奥肯、阿尔文·汉森、詹姆斯·杜森贝里等等。
三、理论(一)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既有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经济。
(二)现代收入决定论国民收入将在总供求的均衡点上被决定,即当C+S=C+I时,国民收入被决定。
C+S=C+I又被称为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等式两边消去C,均衡条件变为S=I。
当:S>I,国民收入收缩;S<I,国民收入扩张;S=I,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修补新古典综合派接受了凯恩斯关于需要通过国家干预才能使有效需求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观点,把政府干预纳入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纳入政府干预后总供给=C+S+T总需求=C+I+Gt(三)经济周期与波动理论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经济周期的形成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因主要有技术改良;人口和领土的动态增长;企业界自信心和活力的波动。
内因是加速原理与乘数的结合。
(四)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对滞涨成因的解释:(1)微观经济部门供给的异常变动造成了经济的“停滞膨胀”。
(2)微观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停滞膨胀。
萨缪尔森持这种观点。
财政支出结构中福利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一方面扩大了收入,使经济在萧条时期物价水平不下跌,甚至促进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无助于尽快消除失业,这样就形成了停滞膨胀。
(3)微观的市场结构特征来解释停滞膨胀。
这主要是托宾和杜森伯里的看法。
他认为,劳工市场上的均衡是极少见的情况,在大多数时间里,劳工市场是处于失衡状态的。
这里的所谓失衡是指劳工市场上出现的过度需求和过度供给,即空位和失业的存在。
从而得出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解释。
(五)“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思想的基础上,新古典综合派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创新:1.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取代凯恩斯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用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取代凯恩斯的赤字政策。
2.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重来取代凯恩斯对财政政策的偏重。
新剑桥学派一、定义新剑桥学派,又叫做“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
它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在英国的一个重要分支。
由于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的剑桥大学任教,其理论又是背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为特征的,所以叫做“新剑桥学派”。
二、代表人物琼.罗宾逊皮罗.斯拉法尼古拉斯.卡尔多卢伊季.帕西内蒂三、理论渊源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⑵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⑶斯拉法的理论四、经济理论(一)特点第一,分析方法上采用历史观,抛弃均衡观第二,强调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二)方法论一是坚决主张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二是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五、经济政策主张第一,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不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但认为政府干预的方向不是调节总需求,而是调节收入分配.第二,承认收入分配不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弊端,进而主张政府实施一系列社会政策来改良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调节不合理分配, 争取一个趋向于均等化的收入分配. 六、简要评价积极意义1.新剑桥学派属于比较激进的凯恩斯主义者,他们对美国的新古典综合派的批评,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弊端,也有适当的揭露。
2.新剑桥学派所做的理论工作对凯恩斯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其价值论和分配论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新古典学派的均衡价格理论。
消极意义1、仍然是在资本主义视野范围内来看问题的,强调的制度因素分析也只不过是某些具体的制度,特别是分配制度的分析,并不涉及根本性制度的分析。
2、对于收入分配中所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关系,仅仅局限在原有的范围内,他们所要争取的收入均等化,不过是一种保持资本家利润而使收入分配有所改善的改良主义政策。
3、新剑桥学派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真正接受和采纳,更不可能被付诸实施。
新奥地利学派与伦敦学派一、定义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新自由主义流派。
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
二、代表人物新奥地利学派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塞斯、哈耶克(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熊彼特、哈伯勒等人。
伦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坎南、罗宾斯、哈耶克等人。
三、学术渊源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2.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时差利息理论四、学派特点1.理论观点带有明显的极端性2.理论观点带有明显的伦理学和心理学色彩3.研究方法上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的特点五、哈耶克理论体系(一)经济周期理论(投资过度论)凯恩斯:需求不足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根源。
哈耶克:货币资本供给不足或投资过度是爆发危机的原因。
(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在哈耶克看来,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由同一根源产生的,因此,二者完全可以并存。
那种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交替关系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政府凭借独占的货币发行权,既会造成失业,也会造成通货膨胀。
只要货币发行权仍然垄断在政府手里,那么,靠通货膨胀来治理失业和靠增加失业来解决通货膨胀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三)消费者主权论消费者在确定商品生产的数量和类型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者最终要听命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