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动力学模型综述

合集下载

车辆碰撞模型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车辆碰撞模型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车辆碰撞模型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碰撞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减少碰撞事故对驾乘人员的伤害,不断改进和优化车辆碰撞模型的动力学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车辆碰撞模型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为减少碰撞事故的影响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1. 车辆碰撞模型的动力学分析车辆碰撞模型的动力学分析是对碰撞事故发生过程进行研究和模拟,以便更好地理解碰撞对车辆和驾乘人员的影响。

动力学分析主要涉及力学、材料学、结构分析等领域的知识,以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碰撞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力学行为。

在动力学分析中,研究者使用各种数学工具和计算方法,如有限元分析、多体动力学模拟等,来模拟车辆碰撞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通过这些模拟方法,可以计算出车辆的撞击力、应力分布、变形情况等信息,进而评估碰撞对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

2. 动力学分析在车辆碰撞优化中的应用优化车辆的碰撞安全性是车辆制造商和研究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动力学分析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其在车辆碰撞优化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碰撞结构设计与优化动力学分析可以帮助优化车辆的碰撞结构设计。

通过模拟碰撞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和应力分布情况,可以评估不同碰撞结构的性能差异。

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碰撞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

2.2 驾乘人员伤害评估与预测在车辆碰撞优化过程中,了解驾乘人员的伤害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动力学分析可以计算出碰撞过程中驾乘人员所受的力和加速度等信息,从而评估出伤害的程度。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优化车辆的安全设计,以减少碰撞事故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2.3 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的开发与改进动力学分析还可以用于开发和改进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

通过模拟不同碰撞情况下主动安全系统的响应,可以评估系统的效果和性能。

这些结果可以指导主动安全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高车辆在碰撞中的安全性能。

3. 动力学分析方法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动力学分析在车辆碰撞优化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汽车碰撞仿真与车辆动力学性能的综合研究

汽车碰撞仿真与车辆动力学性能的综合研究

汽车碰撞仿真与车辆动力学性能的综合研究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碰撞仿真与车辆动力学性能的研究备受关注。

此类研究不仅对汽车制造商和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也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汽车碰撞仿真与车辆动力学性能的综合研究展开探讨。

一、汽车碰撞仿真技术的应用1.1 碰撞仿真技术的概念与意义汽车碰撞仿真技术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拟来预测汽车碰撞事故中的各种物理参数,以评估车辆的安全性能。

通过对不同碰撞角度、速度和物体性质的碰撞进行仿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碰撞过程中车辆的变形情况、吸能性能以及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等重要信息,进而为汽车设计和安全性能提供参考。

1.2 碰撞仿真技术的方法与实现碰撞仿真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有限元法和多体动力学仿真法。

有限元法主要针对车辆结构的变形问题进行仿真分析,而多体动力学仿真法则主要研究车辆在碰撞过程中的运动状态与能量转化情况。

对于大多数汽车制造商而言,使用有限元法进行碰撞仿真分析更为常见,因为其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车辆的结构变形。

1.3 汽车碰撞仿真技术在安全性能评估中的应用汽车碰撞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估中。

通过预测车辆在碰撞事故中的变形情况和驾乘人员所承受的载荷情况,研究人员可以评估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并对车辆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这种基于仿真的安全性能评估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的方法与应用2.1 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定义和评价指标车辆动力学性能是指车辆在运动中表现出的各种性能特征,比如加速度、制动距离、悬挂系统的刚度等。

评价车辆动力学性能的指标通常包括悬挂系统的刚度、车辆的稳定性、刹车性能以及转向性能等。

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优化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可以提升驾驶体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2 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的方法与应用车辆动力学性能的研究主要依靠现代汽车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试验和仿真技术。

弹性碰撞的动力学分析

弹性碰撞的动力学分析

弹性碰撞的动力学分析弹性碰撞是指在碰撞时,物体之间能够恢复原状并且动能守恒的碰撞过程。

在弹性碰撞中,物体的形变能量被储存并在碰撞后释放,使得物体在碰撞后保持动能的守恒。

弹性碰撞的动力学分析需要考虑质点之间的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

动量守恒表示,在碰撞前后,质点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动能守恒表示,在碰撞前后,质点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对于一维弹性碰撞,我们可以使用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的原理来进行分析。

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在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根据动量守恒,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m1*v1 + m2*v2 = m1*v1' + m2*v2' (1)根据动能守恒,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1/2*m1*v1^2 + 1/2*m2*v2^2 = 1/2*m1*v1'^2 + 1/2*m2*v2'^2 (2)通过以上两个方程,我们可以解得碰撞后的速度v1'和v2'。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碰撞过程中动量和动能的变化情况。

而对于二维弹性碰撞,我们需要考虑两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

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在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1x,v1y)和v2=(v2x,v2y),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1x',v1y')和v2'=(v2x',v2y')。

根据动量守恒,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m1*v1x + m2*v2x = m1*v1x' + m2*v2x' (3)m1*v1y + m2*v2y = m1*v1y' + m2*v2y' (4)根据动能守恒,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1/2*m1*(v1x^2 + v1y^2) + 1/2*m2*(v2x^2 + v2y^2) = 1/2*m1*(v1x'^2 + v1y'^2) + 1/2*m2*(v2x'^2 + v2y'^2) (5)通过以上三个方程,我们可以解得碰撞后的速度v1'和v2'。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碰撞是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碰撞问题是研究碰撞过程的物理学问题,主要包括动量守恒、动量定理、能量守恒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碰撞可以分为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两种情况。

对于完全弹性碰撞,碰撞物体在碰撞过程中互相之间没有能量损失,动量和能量守恒的条件都得到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碰撞物体在碰撞前后的动量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碰撞结果可以通过动量守恒定律来求解。

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表示为:物体1和物体2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有m1v1 + m2v2 = m1v1' + m2v2'。

在解决碰撞问题时,我们通常会使用理想模型,这是因为在真实情况下,碰撞过程中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如空气阻力、摩擦力等。

为了便于分析和计算,我们可以忽略这些因素,将碰撞过程简化为一个理想模型。

在理想模型中,我们可以假设碰撞物体为质点,忽略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我们还可以假设碰撞过程中的时间短到可以忽略不计,从而使碰撞过程变为瞬时碰撞。

在瞬时碰撞中,碰撞物体在碰撞瞬间的速度可以看作是瞬时变化的,即碰撞瞬间的速度即为碰撞后的速度。

通过使用理想模型,我们可以轻松地分析和计算碰撞过程中的物理量,如速度、动量、动能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各个参数,来研究和探索碰撞现象的特性。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碰撞问题。

通过对理想模型的研究和运用,我们可以深入探索碰撞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为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碰撞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交换能量的过程。

在高中物理中,碰撞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理想模型,我们可以简化复杂的碰撞过程,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能量转化等问题。

下面将介绍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及应用。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碰撞问题可以分为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两种情况。

完全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前后动量守恒且动能守恒的碰撞,而非完全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前后只有动量守恒而动能不守恒的碰撞。

在理想模型中,我们忽略了外力的作用以及碰撞中物体的形变,使得碰撞可以简化为一个瞬时发生的过程。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通过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来解决碰撞问题。

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和能量守恒。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m1v1 + m2v2 = m1v1' + m2v2'm1和m2分别为碰撞物体1和物体2的质量,v1和v2分别为碰撞前物体1和物体2的速度,v1'和v2'分别为碰撞后物体1和物体2的速度。

通过以上两个方程,我们可以解得碰撞后物体的速度。

在非完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守恒,但能量不守恒。

这意味着碰撞后物体的动能会发生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引入一个衡量碰撞程度的参数,称为恢复系数e。

恢复系数定义为碰撞后物体相对速度与碰撞前物体相对速度的比值。

根据恢复系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碰撞后物体的相对速度与碰撞前物体的相对速度之间的关系:除了以上的理想模型,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的碰撞问题,比如弹性绳线碰撞和扩散碰撞等。

在这些情况下,碰撞物体可能存在旋转运动或碰撞物体不同部分之间的相对速度不同等特点。

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和质点的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特定问题的条件进行分析计算。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是通过简化实际碰撞过程的复杂性,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等来解决碰撞问题。

这一模型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数学分析得到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和能量转化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汽车碰撞仿真车辆碰撞动力学的关键技术

汽车碰撞仿真车辆碰撞动力学的关键技术

汽车碰撞仿真车辆碰撞动力学的关键技术汽车碰撞仿真是现代汽车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机模拟车辆在碰撞过程中的各种力学行为,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优化车辆的结构设计和安全性能。

本文将介绍汽车碰撞仿真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碰撞模型、材料模型、碰撞仿真软件以及碰撞实验验证。

一、碰撞模型在进行汽车碰撞仿真前,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碰撞模型。

该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车辆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并考虑车辆的各种部件,如车身、车架、发动机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车辆中乘员的位置和姿势,以便评估碰撞对乘员的损伤情况。

碰撞模型的建立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将车辆的各个部件进行几何建模。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车辆的尺寸和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并考虑到车辆的变形、刚度和材料特性。

二、材料模型在碰撞仿真中,车辆各个部件的材料模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材料在碰撞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应力应变关系,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材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模型。

常用的材料模型包括弹性模型、塑性模型和本构模型等。

弹性模型适用于材料在小应变范围内的行为,可以用来分析碰撞前车辆的变形情况。

塑性模型主要用于分析碰撞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情况,可以预测车辆在碰撞后的变形程度。

而本构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在复杂碰撞情况下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碰撞仿真软件进行汽车碰撞仿真需要使用专门的碰撞仿真软件。

当前市场上有很多成熟的商业软件可供选择,如LS-DYNA、PAM-CRASH和Radioss 等。

这些软件都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库和模拟工具,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碰撞仿真,满足不同需求。

碰撞仿真软件能够根据碰撞模型和材料模型,模拟车辆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能量吸收和应力分布等信息。

通过对车辆结构的优化设计和不同碰撞情况的模拟,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降低碰撞事故对乘员的伤害。

四、碰撞实验验证虽然碰撞仿真可以提供重要的设计指导,但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仍然需要进行碰撞实验。

碰撞模型总结

碰撞模型总结

碰撞模型总结引言碰撞模型是计算机图形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模拟物体之间的碰撞行为。

碰撞模型可以应用于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物理仿真等领域,可以提供真实的交互体验。

本文将对常见的碰撞模型进行总结,介绍其原理及应用。

1. 包围盒碰撞模型包围盒碰撞模型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碰撞模型之一。

它将物体用一个简单的矩形或正方体包围起来,然后检测包围盒之间是否发生碰撞。

包围盒碰撞模型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快速,但缺点是无法准确表示物体的形状,对于复杂形状的物体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

1.1 AABB 包围盒碰撞模型AABB(Axis-Aligned Bounding Box)包围盒碰撞模型是一种与坐标轴对齐的包围盒。

即包围盒的边与坐标轴平行,这样可以简化包围盒之间的碰撞检测。

AABB 包围盒使用六个分量表示边界,包括最小X、最大X、最小Y、最大Y、最小Z和最大Z。

碰撞检测只需比较两个包围盒的六个边界是否发生重叠即可。

1.2 OBB 包围盒碰撞模型OBB(Oriented Bounding Box)包围盒碰撞模型是一种可以旋转的包围盒。

与AABB不同,OBB包围盒可以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形状,并且可以随物体的旋转而变化。

OBB包围盒使用一个位置、一个旋转和三个缩放分量来定义。

碰撞检测需要转换包围盒到世界坐标系,并考虑包围盒的旋转和缩放。

2. 网格碰撞模型网格碰撞模型是一种高精度的碰撞检测模型,在游戏开发和虚拟现实中广泛应用。

网格碰撞模型通过将物体表示为一个由三角形网格组成的模型,然后检测两个物体的网格是否有重叠的部分来判断是否发生碰撞。

2.1 边界体积层次(BVH)树BVH树是一种用于优化网格碰撞检测的数据结构。

它将三角形网格层次化地划分为一系列包围体积层次(Bounding Volume Hierarchy),每个层次的包围体积包含在上一层次的包围体积中。

通过使用BVH树,可以减少碰撞检测的计算量,提高碰撞检测的效率。

2.2 场景图场景图是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数据结构,用于表示多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三种典型力学模型的分析

三种典型力学模型的分析
m

1 Δ Ek = × m m 车 +m 球 2
2 v 球 v = m 球 g h 得h = 4g
2
例6:如图,在光滑的水平上,依次有质量分别为m、2m、 3m、…10m的10个小球,排成一直线,彼此有一定的距离.开始 时,后面的9个小球是静止的,第一个小球以初速度VO向着第二 小球碰去,结果它们先后全部粘合在一起向前运动,由于连续地 碰撞,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解: 把后面的9个小球看成一个整体,由 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有 (2m + 3m + + 10m ) 1 27m v 2

2
甲 乙
2
甲 甲
2


专题聚焦 将已知量代入,并分别解上述不等式;
5 m


7 km 甲
式得k>7/5

10 2 ≥ 式得k≤5 km 甲 m甲 1 1 1 1 2 2 2 2 m 甲v甲 + km 甲v乙 m 甲v' + km v' 甲 甲 乙 式得k>51/21 2 2 2 2
A.m甲=m乙 B.m乙=2m甲 C.m乙=4m甲 D.m乙=6m甲
专题解说 完全非弹性碰撞特例:
遵从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定律,即 m1、v1 m2、v2 m1、m2、u m1υ1+m2υ2=m1u1+m2u2 具备碰撞双方碰后的速度相等 m 1v 1 + m 2 v 2 的特征,即 u 1 = u 2 =
m 1+m
2
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最大 △E=½ m1υ12+½ m2υ22―½ m1u12―½ m2u22
第二轮能力专题: 三种典型力学模型 的分析

车辆碰撞模型的刚体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车辆碰撞模型的刚体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车辆碰撞模型的刚体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车辆碰撞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类型,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还有可能给车辆乘员带来严重的伤害。

因此,对车辆碰撞模型的刚体动力学进行分析与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车辆碰撞模型的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以期提供优化车辆碰撞安全性能的理论依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车辆碰撞模型的基本原理。

在碰撞发生时,车辆的动能将转化为变形能,从而减少乘员受到的冲击力。

刚体动力学理论研究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其中包括对碰撞的研究。

通过建立车辆碰撞模型的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我们可以评估车辆在碰撞中的受力情况,从而找到优化车辆碰撞安全性能的具体方法。

其次,对车辆碰撞模型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车辆的质量分布情况。

不同部位的质量分布差异会影响车辆在碰撞中的受力情况。

通过对车辆质量分布的分析,可以确定在碰撞中容易受到较大冲击的车辆部位,从而进行优化设计。

其次是车辆的刚度。

车辆刚度越大,对碰撞冲击的抵抗能力越强,乘员受到的冲击力就越小。

因此,优化车辆碰撞安全性能的一种方法是增加车辆的刚度。

此外,还需考虑碰撞过程中车辆的速度、碰撞角度等因素。

在进行车辆碰撞模型的刚体动力学分析时,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

通过建立车辆碰撞模型的三维几何模型和刚体动力学模型,可以模拟出碰撞发生时车辆的受力情况。

利用仿真软件,我们可以对不同碰撞条件下的车辆动力学进行分析,以评估车辆碰撞安全性能。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到优化车辆碰撞安全性能的方向,如改变车身结构、设计更安全的座椅等。

在优化车辆碰撞模型的刚体动力学时,有几个常见的方法值得关注。

首先是前撞车测试。

这种测试方法通过模拟车辆在前方碰撞时的受力情况,评估车辆前部结构的安全性能。

通过前撞车测试,可以确定车辆前部结构是否足够刚度,从而减少乘员受到的冲击力。

其次是侧撞车测试。

这种测试方法主要针对车辆侧面碰撞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估车辆侧部结构的安全性能。

汽车碰撞仿真分析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

汽车碰撞仿真分析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

汽车碰撞仿真分析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尽管汽车安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但交通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汽车碰撞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人员逐渐引入了碰撞仿真分析,并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碰撞行为。

本文将探讨汽车碰撞仿真分析中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

1. 研究背景汽车碰撞仿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汽车碰撞过程的技术。

这项技术能够帮助工程师预测车辆在碰撞中的行为,优化车辆结构,并提供关于车内人员的受伤程度以及事故原因的信息。

车辆动力学模型则是汽车碰撞仿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基于车辆力学原理建立起来,以使模拟结果尽可能真实、准确。

2.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基于多个方面的考虑,包括车辆的结构、材料力学特性、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

具体步骤如下:a. 车辆几何参数的建模:通过测量和扫描真实车辆,获取其几何参数并进行建模。

可以使用CAD软件绘制车身结构,包括车轮、车门、车顶等。

b. 材料力学特性的定义:将车辆的各个组件按照其材料性质进行分类,并根据相应的力学特性进行建模。

常用的材料力学模型有弹性模型和塑性模型等。

c. 碰撞模型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碰撞模型。

常用的碰撞模型有刚性碰撞模型、弹性碰撞模型和可变形碰撞模型等。

d. 汽车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基于牛顿力学原理,建立汽车碰撞过程中的动力学方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求解。

3. 车辆碰撞仿真的应用车辆碰撞仿真在汽车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车辆结构优化:通过模拟不同碰撞情况下的车辆动力学行为,工程师可以对车辆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b. 安全气囊设计:模拟碰撞过程中乘客的受力情况,可以帮助设计安全气囊的位置、部署时机和爆炸力度,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乘客的伤害。

c. 道路安全评估:通过模拟不同道路条件下的碰撞情况,可以评估道路的安全性,并指导交通管理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碰撞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物理学中,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短时间内相互作用,而且这种相互作用会导致它们的速度和能量发生变化。

碰撞问题是高中物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其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后物体之间的速度和动能守恒的碰撞。

当两个物体相互碰撞时,它们之间的动能发生变化,但是总动能保持不变。

在弹性碰撞中,物体发生碰撞后会发生弹性形变,即物体会摆动和振荡,而这种振动和摆动能够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从而使物体之间的速度和动能发生变化。

弹性碰撞的理想模型是两个物体相互碰撞,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1,速度为v1,另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2,速度为v2。

碰撞后,两个物体分别获得了新的速度v1'和v2',其满足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m1v1 + m2v2 = m1v1' + m2v2'1/2m1v1^2 + 1/2m2v2^2 = 1/2m1v1'^2 + 1/2m2v2'^2其中,动量守恒式表示碰撞前后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而动能守恒式表示碰撞前后系统总动能保持不变。

在弹性碰撞中,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方向都会发生变化,但是总动量和总动能是守恒的。

对于弹性碰撞的理想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通过测量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来验证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性质。

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后物体之间的速度和动能不守恒的碰撞。

在非弹性碰撞中,物体发生碰撞后会发生塑性变形或损毁,从而导致动能的损失。

非弹性碰撞的例子有:汽车碰撞、船舶碰撞、球类比赛中球落地和弹起等。

非弹性碰撞的理想模型是两个物体碰撞后粘在一起,它们的速度和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在非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式仍然适用,但动能守恒式不再适用,因为碰撞后发生了能量损失。

非弹性碰撞后,物体粘在一起的速度v'和塑性变形前的速度v存在以下关系:v' = (m1v1 + m2v2)/(m1 + m2)非弹性碰撞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因此对非弹性碰撞的研究和理解对于实际的应用非常重要。

车辆碰撞模型的多体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车辆碰撞模型的多体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车辆碰撞模型的多体动力学分析与优化在车辆设计和安全领域中,多体动力学分析与优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别是在车辆碰撞模型研究中。

通过多体动力学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碰撞过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提供有效的优化方案。

在进行车辆碰撞模型的多体动力学分析时,首先需要建立车辆的几何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几何模型是指对车辆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进行准确描述的模型,它是多体动力学分析的基础。

动力学模型则是对车辆在碰撞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和力矩进行详细建模的模型,它是多体动力学分析的核心。

在建立几何模型时,需要考虑车辆的各个部件的形状、尺寸和连接方式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车辆在碰撞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形变和瞬时位移等情况,以确保几何模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建立动力学模型时,需要考虑车辆的质量分布、惯性矩阵和受力情况等因素。

特别是在车辆碰撞模型中,要考虑到碰撞时的冲击力、摩擦力和弹性力等因素,以确保动力学模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是有限元法和刚体动力学模型。

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离散化的方法,通过将连续体分割为有限数量的离散单元,并利用重要假设和边界条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碰撞过程中各个部件的运动和应力情况。

刚体动力学模型则是通过对车辆各个部件的质量、惯性和受力情况进行详细建模,以得到碰撞过程中各个部件的运动和应力情况。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多体动力学分析,我们可以获得车辆碰撞过程中各个部件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和应力等信息,以及整个车辆系统的动态行为。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优化车辆碰撞结构和设计合理的安全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车辆碰撞模型的多体动力学分析中,优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过对碰撞过程中各个部件的运动和应力情况进行评估和优化,可以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减少乘员受伤的风险。

在多体动力学分析中,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灵敏度分析、参数优化和拓扑优化等。

气体分子运动的碰撞动力学研究

气体分子运动的碰撞动力学研究

气体分子运动的碰撞动力学研究在自然界中,气体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形态。

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式与固体和液体存在差异,其运动的碰撞动力学是一门重要的物理学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气体分子运动的碰撞动力学研究的相关内容,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理论基础1. 动力学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碰撞动力学主要依托于动力学理论,该理论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基础。

动力学理论包括牛顿力学和统计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推导出气体分子碰撞的相关规律,揭示其背后的物理机制。

2. 单分子碰撞动力学在气体分子运动的碰撞动力学研究中,单分子碰撞是最基本的过程,也是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单分子碰撞中,两个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碰撞,从而改变彼此的运动状态。

这一过程受到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速度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单分子碰撞动力学可以揭示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

二、实验方法1. 高速撞击实验高速撞击实验是研究气体分子碰撞动力学的常用实验方法之一。

该实验通过将两个气体分子高速撞击,观察碰撞后分子的动能变化和角度分布等参数,推导出碰撞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参数。

高速撞击实验在研究大气成分分析、气体反应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 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模拟方法,用于模拟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和碰撞动力学。

通过该方法,可以模拟大规模的气体分子体系,观察和分析其运动状态和碰撞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等领域,为气体分子碰撞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三、应用领域1. 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气体分子碰撞动力学研究在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气体分子的碰撞过程,可以揭示化学反应的发生机理和速率常数,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和改进化学反应过程。

2. 大气化学研究大气中的气体分子碰撞动力学对于大气化学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行为,可以理解大气中物质的转化和传输过程,对于研究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动力学中的动量与碰撞

动力学中的动量与碰撞

动力学中的动量与碰撞动量和碰撞是物体运动与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概念,在动力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动力学中的动量概念以及碰撞理论,并分析它们在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动量的概念动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P"表示。

在牛顿力学中,动量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也即:动量(P) = 质量(m) ×速度(v)动量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力的变化率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我们可以用这个关系来推导出动量定理,即:力(F) = 动量(P)的变化率(dP/dt)这个定理说明了物体受到的外力是动量变化率的原因。

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它的动量会发生变化。

二、碰撞的基本原理碰撞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发生直接接触,并且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碰撞可以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两种类型。

1. 弹性碰撞在弹性碰撞中,碰撞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损失较小。

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能和总动量均守恒。

动量守恒可以表示为:m1v1i + m2v2i = m1v1f + m2v2f其中,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v1i和v2i是碰撞前物体的速度,v1f和v2f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

2. 非弹性碰撞在非弹性碰撞中,碰撞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损失较大。

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量守恒,但总动能不守恒。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以下方程:m1v1i + m2v2i = (m1 + m2)vf其中,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v1i和v2i是碰撞前物体的速度,vf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

三、动量与碰撞的应用动量和碰撞的理论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和工程学的诸多领域。

1. 球类运动在球类运动中,动量和碰撞理论是解释球体撞击、弹跳等现象的重要基础。

通过研究球体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运动状态,可以预测球类运动员的轨迹和撞击力度,为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指导。

2. 汽车碰撞安全汽车碰撞安全是工程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摘要】高中物理中的碰撞问题一直是学生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包括碰撞的基本概念、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守恒定律、不同类型碰撞的模型以及实际应用举例。

通过深入理解碰撞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碰撞的规律和特点,为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理想模型的建立对于深入研究碰撞问题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碰撞情况。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对碰撞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碰撞问题、物理、高中、模型、动量守恒、动能守恒、碰撞类型、实际应用、重要性、解决思路、理想模型1. 引言1.1 介绍物理碰撞问题物理碰撞是研究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

碰撞问题涉及到物体的相互碰撞过程,包括碰撞前后的状态变化和动能转化等。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碰撞现象,比如交通事故、运动中的碰撞、球类比赛中的碰撞等。

了解物理碰撞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现象,从而提高事故预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碰撞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和理解现象,还可以应用于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中。

通过研究碰撞问题,我们可以设计更安全和高效的交通工具、改善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甚至用于天体物理学中对星球碰撞的模拟研究。

对物理碰撞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2 重要性和应用碰撞问题在物理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理碰撞问题是研究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对碰撞过程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性质。

1. 碰撞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通过研究碰撞问题,可以揭示动量和能量守恒的原理,从而推导出一系列重要的物理定律和方程。

碰撞动力学模型综述

碰撞动力学模型综述

碰撞动力学模型综述摘要:本文目的是展现撞击分析的总体回顾和此领域内的一些重要方法。

1 撞击理论的模型含动能约束的多体系统的动态分析是已经完善的力学分支。

为了建立数学模型,物体都被假设成为刚性,且铰接处认为不含间隙。

撞击问题吸引着从天体物理学到机器人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注意力。

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发展能够预测撞击物行为的理论。

本文主要集中于与刚体有关的撞击模型。

撞击理论的演化主要含有四个方面:经典力学、弹性应力波传播、接触力学和塑性变形。

不同的撞击理论适用于不同撞击特性(速度和材料性质)、假设和相关结论。

(1)经典力学包含应用基本力学定理来预测撞击后的速度。

脉冲-动量定理构成这种方法的核心。

Goldsmith在著作[1]中用了一章的篇幅介绍了这种方法在几个问题中的应用。

Brach[2]在模拟几个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时一律采用了此法。

这种方法具有简便和易于实现的特点。

实际问题中的能量损失是通过恢复系数实现的。

然而,此法不能预报物体之间的接触力和物体的应力。

(2)弹性应力波传播撞击通过以撞击点为起点,应力波在撞击物之间的传播描述。

总能量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振动,这样,经典理论就无法验证这种理论。

Goldsmith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如下问题中:两杆的纵向碰撞、质点和杆碰撞、粘弹性对碰撞的影响等。

Zukas等[3]也广泛地应用了这一方法。

波传播法用来研究细长杆的纵向碰撞问题。

近年文献[4,5]使用符合运算软件给出两类典型问题:质点杆撞击和杆撞击地面问题的符合表达式解。

文献研究了[6]平面波在含空洞材料中的传播与考虑径向剪力和惯性力时波在圆柱形杆中传播具有模拟关系。

文献[7]于不对称粘弹性杆在频域的波传播解,给出了理论和实验分析。

(3)接触力学两个物体撞击产生的接触应力是碰撞研究中的另一个研究热点。

常规接触力学主要与静态接触有关,尽管此法在涉及撞击时已经延伸至近似解。

对于球形接触面,Hertz 理论常被用于撞击关系的获得,从而计算撞击时间和最大变形。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碰撞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许多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例如球类碰撞、车辆碰撞等。

其中,碰撞问题是高中物理课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通常使用两种碰撞模型: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完全弹性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碰撞中能量守恒,动量守恒,没有任何能量耗散。

在这种碰撞中,两个物体碰撞前和碰撞后的物理量满足以下条件:1. 动量守恒:碰撞前后两个物体的动量之和保持不变。

例如,两个质量分别为$m_1$和$m_2$的球在水平面上做完全弹性碰撞。

假设球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_{1i}$和$v_{2i}$,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_{1f}$和$v_{2f}$。

则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理,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begin{cases} m_1v_{1i}+m_2v_{2i}=m_1v_{1f}+m_2v_{2f} \\m_1v_{1i}^2+m_2v_{2i}^2=m_1v_{1f}^2+m_2v_{2f}^2 \end{cases}$$解出上述方程组,即可得到碰撞后两个球的速度。

例如,一个物体质量为$m_1$以速度$v_{1i}$碰撞到另一个静止的物体质量为$m_2$上,则无论碰撞后是否粘在一起,碰撞后的速度可以通过以下方程组推导出:其中,$E$表示碰撞前的总能量。

在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能量守恒关系的改变。

总结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可以分为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无论是哪种模型,都需要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理,通过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未知物理量。

掌握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日常生活中解决碰撞问题的基础。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碰撞是物理学中常见的现象,研究碰撞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对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和数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碰撞的分析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考虑。

在微观层面上,物体的碰撞是由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粒子在碰撞中受到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其动能和势能也会发生变化。

在宏观层面上,物体碰撞所涉及的现象比较简单,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进行分析。

理想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为从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简单模型提供了便利。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碰撞问题通常采用理想模型进行分析。

下面分别从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两个方面来介绍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1. 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 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前后物体所具有的动量和动能都守恒的碰撞。

在理想模型中,弹性碰撞的物体是理想刚体,并没有能量损失,所以物体的动量和动能都守恒。

设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在碰撞前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后分别为v1'和v2'。

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则,可以得到碰撞的理想模型:(1)动量守恒:m1v1+m2v2=m1v1'+m2v2'在弹性碰撞中,物体碰撞后产生反弹的情况比较常见。

反弹情况下,两个物体的速度会发生反向变化,如果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它们的速度大小也相等。

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过程中物体的动量守恒,但是能量不守恒,即碰撞前和碰撞后物体的总动能不相等。

在非弹性碰撞中,物体的动量在碰撞前后守恒,但碰撞过程中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声能、热能等,造成了能量损失。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弹性碰撞的理想模型比较简单,可以采用动量守恒的原理来进行分析。

(2)能量不守恒,能量损失为:(1/2)m1v1^2+(1/2)m2v2^2>(1/2)m1v1'^2+(1/2)m2v2'^2在非弹性碰撞中,物体在碰撞后的速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变化的情况取决于碰撞时所受到的相互作用力。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物理中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

在介绍碰撞问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后,详细阐述了理想碰撞模型、弹性碰撞模型和非弹性碰撞模型的原理和应用。

特别重点讨论了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理想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通过深入解析碰撞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为高中生理解物理规律提供了重要启示,有助于提高其对碰撞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物理学研究提供基础。

碰撞问题作为物理学中重要且实用的问题,将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碰撞问题、理想模型、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重要性、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碰撞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碰撞是物体之间发生接触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汽车相撞、乒乓球碰撞等。

研究物体碰撞的规律不仅有助于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还能为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碰撞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课题,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碰撞的特点和规律,理解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原理,同时也需要掌握如何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碰撞问题。

建立一套理想的碰撞模型对于学生理解碰撞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理想碰撞模型,可以简化碰撞问题的复杂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碰撞规律。

理想模型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碰撞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研究和建立高中物理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

理想碰撞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碰撞过程中动量、能量守恒的理解,并应用到具体的物理问题中去。

探讨碰撞问题的理想模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理想碰撞模型的学习和应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物理建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碰撞动力学模型综述摘要:本文目的是展现撞击分析的总体回顾和此领域内的一些重要方法。

1 撞击理论的模型含动能约束的多体系统的动态分析是已经完善的力学分支。

为了建立数学模型,物体都被假设成为刚性,且铰接处认为不含间隙。

撞击问题吸引着从天体物理学到机器人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注意力。

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发展能够预测撞击物行为的理论。

本文主要集中于与刚体有关的撞击模型。

撞击理论的演化主要含有四个方面:经典力学、弹性应力波传播、接触力学和塑性变形。

不同的撞击理论适用于不同撞击特性(速度和材料性质)、假设和相关结论。

(1)经典力学包含应用基本力学定理来预测撞击后的速度。

脉冲-动量定理构成这种方法的核心。

Goldsmith在著作[1]中用了一章的篇幅介绍了这种方法在几个问题中的应用。

Brach[2]在模拟几个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时一律采用了此法。

这种方法具有简便和易于实现的特点。

实际问题中的能量损失是通过恢复系数实现的。

然而,此法不能预报物体之间的接触力和物体的应力。

(2)弹性应力波传播撞击通过以撞击点为起点,应力波在撞击物之间的传播描述。

总能量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振动,这样,经典理论就无法验证这种理论。

Goldsmith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如下问题中:两杆的纵向碰撞、质点和杆碰撞、粘弹性对碰撞的影响等。

Zukas等[3]也广泛地应用了这一方法。

波传播法用来研究细长杆的纵向碰撞问题。

近年文献[4,5]使用符合运算软件给出两类典型问题:质点杆撞击和杆撞击地面问题的符合表达式解。

文献研究了[6]平面波在含空洞材料中的传播与考虑径向剪力和惯性力时波在圆柱形杆中传播具有模拟关系。

文献[7]于不对称粘弹性杆在频域的波传播解,给出了理论和实验分析。

(3)接触力学两个物体撞击产生的接触应力是碰撞研究中的另一个研究热点。

常规接触力学主要与静态接触有关,尽管此法在涉及撞击时已经延伸至近似解。

对于球形接触面,Hertz 理论常被用于撞击关系的获得,从而计算撞击时间和最大变形。

此方法还被用于含塑性变形的情况。

通常假设材料有一个屈服点。

当Hertz理论不适用时,也可使用屈服区模型。

撞击力变形关系常通过增加一个阻尼项来反映接触区域的能量耗散,从而允许把接触区作为一个弹簧-阻尼系统的模型。

(4)塑性变形当塑性应变超过容许变形时,弹性波模型不再适用于分析撞击问题。

这类问题属于高速撞击问题,如发生爆炸和侵彻时。

Goldsmith[1]提供了2种方法:水动力学理论和塑性波传播理论。

水动力学理论中,假设物体密度发生变化,材料的状态方程于密度、温度的变化相关,同时利用了能量、动量和质量守恒定理。

而塑性波传播理论中,塑性区的材料认为是不可压缩的。

同样,与应变、应力、应变率有关的状态方程假设与温度无关。

Maugin[8]和Lubliner[9]假设了脆性材料,荷载的加载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Zukas[3]提供了分别使用应变相关和应变独立理论的塑性波传播理论。

文献[10]考虑了梁与梁碰撞的问题,采用了质量-弹簧模型。

梁之间的能量能够很好地近似刚塑性解。

工程师常需要解答如下2个基本问题:(1)撞击前后速度变化的关系。

(2)撞击点的碰撞力多少?当恢复系数给定时,脉冲-动量定理方法能够回答第一个问题。

但前面已经提到,此法不能确定撞击力,即解决不了第二个问题。

波传播理论可以得到撞击物内的应力,但动力分析中的积分比较复杂。

接触力学方法把接触区域作为弹簧-阻尼系统,使撞击问题作为连续时间动力问题处理。

塑性大应变理论在解决弹道学领域中的爆炸、侵彻时最有效。

但本文不涉及这方面中高速碰撞问题。

2 关于恢复系数的历史与现状根据Kozlov[11],关于撞击的首次研究可追溯道1668年,由Wallis, Wren和Huygens 进行。

Netwon后来于1687年在他的著作《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Natural Philosophy》中参考了Wren的工作。

Huygens的工作成果是推导出了动量守恒定理,从而成为撞击理论的基础。

这个理论的主要假设是认为物体是刚性的,因此撞击持续时间为0。

单独使用动量守恒定理不足以确定撞击后撞击物和靶体各自的速度。

因此初等撞击理论考虑了两种极限情况: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指碰撞前后系统的动能守恒。

而完全非弹性碰撞指撞击后撞击物和靶体连为一体共同运动,从而组合体的速度可以通过定理守恒定理确定。

然而,通常的撞击既不是完全弹性碰撞,也不是完全非弹性碰撞。

初始动能的损失是通过恢复系数e的引入(Netwon提出这一观点)来实现的。

v1f -v2f=-e(v1i-v2i)其中下标1和2分别表示撞击物和靶体,而i和f分别表示初始(initial)状态和最终(final)状态。

e是个无量纲的系数,其值介于0和1之间,0对应于完全弹性状态,1对应于完全非弹性状态。

恢复系数的一个对能量损失的综合概念,可包括不同的能量损失,如材料的粘弹性、接触面的塑性变形和两个物体之间的振动等。

恢复系数不是仅仅依赖于材料的一种固有属性,它取决于撞击物和靶体的材料、接触面的几何性质和撞击速度[1,p.262]。

近年来,文献[12]使用能量法研究细长杆与光滑界面碰撞的恢复系数,提出了影响恢复系数的2个因素:碰撞倾斜解和反映杆几乎和材料性质的常数Hr。

使用恢复系数的优点在于数学表达上的简洁性。

姚文莉[13]使用波传播理论分别提出质点与杆和梁碰撞的恢复系数的求法。

得到损失波动能量在质点-杆碰撞问题中所占比例的数学表达式。

Brach在文献[2]中广泛使用了恢复系数来解决撞击问题。

Brach还注意到恢复系数可取-1和0之间的数。

这表明在撞击过程中损失了一些能量,但并不产生速度方向的改变。

如侵彻物在穿过靶体时虽然降低了自身速度,但速度方向没有改变。

若干文献研究了撞击物初始速度与恢复系数的关系。

靶体是粘弹性材料时,提出如下观点[14-16]:e(v)=1-f(v1/5)上式表明撞击速率越大,恢复系数就会变低。

也即撞击物高速碰撞时,损失的能量更多。

式(2)仅考虑粘弹性材料。

现实中,还有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

高速碰撞时,弹性波传播时的耗散及塑性变形消耗的能量需要考虑。

而低速碰撞时的粘性力和重力显得更加重要。

文献[17]中利用恢复系数讨论了粘弹性地基上的撞击响应问题。

3 接触力-变形模型关于撞击力初级理论的上述综述基于完全刚体的简化假设。

撞击物的实际情形是复杂的,并且撞击持续时间决对大于0。

更为接近实际的模型是采用连续时间动态模型。

这个方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基于完善的数学模型。

通常,接触力-变形关系如下:F=F c(δ)+F v(δ, dδ/dt)+F p(δ, dδ/dt)F c是接触力的弹性部分,F v是粘弹性阻尼部分,F p是由塑性变形导致的耗散部分。

以下主要介绍接触力的弹性部分。

其中1882年Hert关于半无限固体的弹性接触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Johnson[18]对此理论做了很好的介绍,并于附录中列举了相关公式。

Hertz理论指出了应力在接触区的分布,也给出计算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在撞击体内的分布。

一个很常用的结论是球体-球体接触时的接触力-变形关系[18]:F=Kδ3/2其中F是撞击物和靶体之间压缩时的法向力,δ是两个球体之间的缩进,也即两个表面之间总的变形,K是取决于球体半径和材料弹性常数的常数。

4 近年来的进展:(1)柔性撞击用子结构方法研究了刚性小球和均匀柔性杆的纵向碰撞及和均匀柔性梁的横向碰撞问题,导出了用模态坐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

(2)直接模态叠加法研究弹性撞击问题邢誉峰等利用DMSM策略,讨论了等截面杆、梁的碰撞问题[19-26]。

文献[26]指出:这种方法可以得到结构弹性碰撞问题的解析解;这种方法不但可以用来分析平动结构的碰撞问题[19-25],还可以用来分析机构的各种弹性锁定问题[22];不但可以用来分析结构的点碰撞问题[19-20],对结构的线、面接触和碰撞等问题同样有效[23]。

对于梁碰撞问题,文献[24]进行了如下研究:考虑线弹性接触变形的前提下,分别对质点、杆与简支Euler-Bernoulli梁的垂直正撞问题进行了研究。

文献[25]基于不同梁理论:Euler梁、Timoshenko梁和翘曲理论,比较了结构遭受冲击的动态响应。

文献中,如果用一个假想的弹簧来模拟两个结构相碰处的接触刚度,并通过该弹簧把撞击体和靶体联系成一个组合振动体系,就可把结构碰撞分析转化为常规的结构振动响应分析问题,即是该组合振动体系在其撞击部分具有给定初始速度模式下的振动响应问题。

因此可以方便地直接使用常规的振动模态叠加法或时间积分法来求解撞击问题。

文献具体报道了利用解析模态和有限元离散模态求解质点-弹性杆的撞击力变化过程,并讨论了各种因素以及有限元建模对结果的影响。

(3)纤维复合板纤维复合板复合板受到低速撞击问题已被许多学者研究过。

Sun和Chattopadhyay[27]研究了一个四边简支各向同性板受到中心撞击的情形,并考虑了横向剪切变形。

Dobyns[28]研究了受均布矩形荷载时的撞击情形。

A.Carvalho和C Guedes Soares[29]也研究了板的撞击响应,对位移、转角采用Fourier级数展开,数值积分用Nemark方法,并与拉普拉斯解进行了比较。

(4)有限元方面的进展文献[30]较早使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接触/撞击问题。

文献[31]使用辛方法研究了非线性撞击问题。

Jerome M. Solberg, Panayiotis Papadopoulos [32]基于非线性力学有限元原理,使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接触/撞击问题。

对于无摩擦问题,建立数值微分方程。

在接触面上损失了一部分能量,以稳定接触面的动能场。

数值解采用了Nemark积分法,较好地模拟了接触/撞击过程。

文献[33]依据波传播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数值算法:含有模态综合的有限元计算法,并与柔性杆受轴向撞击的经典St. Venant解进行了比较。

台湾学者R.-F. FUNG AND J.-H. SUN和J.-W. WU[34]研究了研究了滑动曲柄机构在撞击下的轨迹控制。

Khulief and Shabana[35]通过GMB途径来研究多体系统的撞击问题,同时发展了CFM方法来研究多体系统撞击问题。

除了上述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不等截面杆及受载梁的自由振动进行了大量研究。

Q.S. LI等对等截面杆、不等截面杆含有集中质量-弹簧耦合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36-47]。

M. Gürgöze针对两个固支-自由纵向振动杆,端部带有质量块,由两弹簧-质量系统耦合文献,还讨论了梁含有阻尼器的自由振动[48]。

5.本论文主要工作:(1)给出细长圆锥形的截面杆受到质点纵向弹性碰撞时的精确解析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