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中生代板内造山带构造基本特征及构造演化

合集下载

造山带

造山带

造山带造山带,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剧烈构造变动和其物质与结构的重新组建使地壳挤压收缩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一般与褶皱带、构造活动带等同义或近乎同义,包括地壳挤压收缩,岩层褶皱、断裂,并伴随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山脉,以及拉伸构造、剪切走滑在形成裂谷、裂陷盆地的同时,相对造成周边抬升,构成山系。

这种横向收缩、垂向增厚,隆升成山而造成构造山脉的作用叫作造山作用或造山运动,与地壳运动中的造陆运动相提并论。

1概述造山带 (orogenic belt) ,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剧烈构造变动和其物质与结构的重新组建使地壳挤压收缩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并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一般与褶皱带、构造活动带等同义或近乎同义。

包括地壳挤压收缩,岩层褶皱、断裂,并伴随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山脉,以及拉伸构造、剪切走滑在形成裂谷、裂陷盆地的同时,相对造成周边抬升,构成山系。

这种横向收缩、垂向增厚,隆升成山而造成构造山脉的作用叫作造山作用或造山运动,与地壳运动中的造陆运动相提并论。

2①造山带是地壳的缩短带。

造山带的地壳缩短可以由挤压作用直接产生,也可以由斜向走滑作用衍生;②造山带广泛发育塑性流动、韧性剪切、褶皱、冲断和/或剪压构造带。

早期造山作用和褶皱作用有相通的意思,现在看来褶皱和冲断推覆构造的发育程度仍然是造山带和克拉通地区的主要宏观构造区别之一;③造山带有广泛的变质作用发生,岩石组构发生改变。

④造山带有强烈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广泛的热参与;⑤造山带沉积以非史密斯地层为主。

较大规模的造山带通常有蛇绿混杂岩带存在;⑥地壳中参与造山作用的主体是硅铝层陆壳物质,洋壳物质以残留体形式存在,在整个造山带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3增生型造山带特征①具有很宽的增生楔,增生楔中的复理石基质向着海沟后退方向时代逐渐变新;②增生楔中有多条蛇绿岩带,是海沟后退到适宜的构造位置时沿滑脱断层就位形成的;③增生型造山带中有多条钙碱性火山岩和花岗岩带,其生成时代也向着海沟后退方向变低角度俯冲模式。

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

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

2019年 2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77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张 博(辽宁省冶金地质四〇二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2)摘 要:辽宁省西部位于华北板块北缘。

晚太古代含金绿岩和燕山期金-铜系列花岗岩被大量发现。

从新太古代初始太古代核的形成开始到燕山期构造岩浆,它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

因此,研究辽西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该区矿床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矿床类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3-0077-2Study o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deposit type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of gold deposits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ZHANG Bo(Liaoning Metallurgical Geology 402 Team Co., Ltd.,Anshan 114002,China)Abstract: The we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 Late archean gold-bearing greenstone and yanshanian gold-copper series granites have been found in large quantities. From the initial archean archean nucleus to the yanshanian tectonic magma, it experienced multiple tectonic movement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in western liaoning and the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this area.Keywords: gold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genesis of deposit; type of deposit; prospecting direction辽西地区的金矿床数量丰富,金矿化时间跨度广,主要成矿期集中在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

辽西地区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

辽西地区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

辽西地区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孙宇;鲍强【摘要】按地层接触关系和构造特征,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地层可划分为早三叠世构造层、侏罗纪构造层和早白垩世构造层;早三叠世-体罗纪末发育收缩构造样式、白垩纪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从各构造样式的特点得出建昌一喀左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早三叠世-侏罗纪末,地球半径减小、岩石圈板块自转加快且向两极漂移,由于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向北漂移,在盆地所在区形成收缩构造样式;进入白垩纪,地球半径增加、岩石圈板块自转减慢且向赤道漂移,由于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向南漂移,在盆地所在区形成伸展构造样式.【期刊名称】《露天采矿技术》【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中生代;构造演化;构造层;构造样式【作者】孙宇;鲍强【作者单位】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霍林河,029200;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霍林河,029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建昌—喀左盆地位于辽宁省西部,在大地构造区划上,处于华北地块东北部燕山造山带[1]辽西拗陷。

北临朝阳—北票盆地,南至要路沟—锦西断裂,西与叨尔登隆起为邻,东以南田门断裂为界与金岭寺—羊山盆地为邻。

盆地总体呈NE—NNE 向展布,南北长120 km,东西宽35 km,面积4 200 km2(图1)。

盆地及其周边外围出露有太古界建平群,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第四系。

本文主要研究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可将前中生界视为盆地基底,中生界视为盆地盖层。

建昌—喀左盆地是辽西地区中生代地层发育最全的盆地之一,其中生代构造演化在辽西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以此为例解释辽西地区的中生代构造演化。

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地层主要有下三叠统红砬组,下侏罗统兴隆沟组、北票组,中侏罗统蓝旗组,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下白垩统义县组、九佛堂组和沙海组[2]。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成分的时空分布与造山带演化的关系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成分的时空分布与造山带演化的关系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成分的时空分布与造山带演化的关系的报告,800字本文将介绍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成分的时空分布与造山带演化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论述进行简要的总结。

大别造山带历史上的演化可以用地层学的手段进行大致分析,在大别造山带演化史中,根据地层学和构造学特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大裂谷期(Paleoeogene)、逆冲期(Neogene)和抬升期(Quaternary)。

在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主要分布在大裂谷期,也就是花岗岩活动期,期间出露大量花岗岩,其成分可分为老花岗岩系(Paleoeogene Granites)、新花岗岩系(Neogene Granites)和现代花岗岩系(Quaternary Granite)。

老花岗岩系主要分布在新汪(Neo-Wang)、碛桂(Qinggui)和新洪(Neo-Hong)地区,其特征是具有A系(A-type )特征,如高钾、低钙;其产地特征是具有节理、断层和构造背景,可以认为是在构造背景下发生节理成岩作用的产物。

新花岗岩系则主要分布在大别造山带东部,其特征是具有I系(I-type)特征,如中钙、低钾、低镁、低钆等;其产地特征是具有节理和断层,可以认为是受构造背景影响的岩浆活动的产物。

最后,现代花岗岩系则主要分布在大别造山带的西部,其特征是具有S系(S-type)特征,如高钙、低镁、低钾、低钆等;其产地特征是存在着大量的断层和大型的构造背景,因而可以断定是受伴随构造活动的岩浆活动的产物。

综上所述,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成分的时空分布与造山带演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多方面的地质特征表明,大别造山带正处于构造背景下的节理式成岩作用和岩浆活动的演化过程之中,而生代花岗岩类成分就是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成分,其时空分布可以作为验证造山带演化的有力依据。

本文对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成分的时空分布与造山带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简要阐述。

首先,概述了大别造山带演化的过程;其次,分析了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成分的时空分布;最后,总结了生代花岗岩类成分的时空分布与造山带演化之间的关联性。

17第十三章 中生代的地史

17第十三章 中生代的地史

中国晚侏罗世古地理图
K12-K2古地理图
第十三章 晚古生代
§1.中生代的划分和特征
§2.中生代的生物界
§3.中国中生代的地史 §4. 中生代的板块Pangea
侏罗纪Pangea
白垩纪Pangea
第十三章 中生代
§1.中生代的划分和特征
§2.中生代的生物界
要分布在北方,如辽西北票组、北京门头沟 组、晋北大同组都形成大型煤田。
早白垩世早期
东北及华北北部广泛分布重要的
含煤沉积,可以沙海组、阜新组、城子河 组为代表。
石油和天然气
• :扬子浅海的川中地区,早三叠世晚期嘉陵
江组是有名的天然气储集层。
• 松辽盆地的松花江群是著名大庆油田的生 油层和储油层,也是世界上有代表性的陆 相夹过渡相大型油田。
生物史:裸子植物时代、恐龙时代、菊石时代 沉积史:陆相沉积、成煤时期
构造史:联合古陆走向解体
白垩 chalk
第十三章 晚古生代
§1.中生代的划分和特征
§2.中生代的生物界
§3.中生代的古地理 §4. 中生代的板块构造概要
§5.中生代的古气候及矿产
中生代生物界
陆生植物 Terrestrial plants 陆生脊椎动物 Land vertebrates 海生无脊椎动物 Marine invertebrates 湖相生物组合
T3
坤头波罗组
冀北辽西剖面地史特征分析
1 侏罗系由三个火山岩—沉积岩巨型旋回组成,火山岩为 火山喷发产物,沉积岩为火山喷发宁静期河湖相沉积; 2 火山岩岩性由基性演变为中酸性。早期主要由基性岩组 成,说明断裂可深达地幔,但分布范围不大。晚期分布 广泛; 3 白垩系主要由砾岩组成,特别是燕山运动Ⅱ之后,反映 本区上升、断陷盆地逐渐被粗碎屑填满的过程。

17 中国主要的造山带

17 中国主要的造山带

第十一章中国主要的造山系(带)重点:掌握:中国主要造山系(带)及其二级构造单元名称、位置及构造属性;分析造山带的方法。

了解:中国主要造山带的物质组成和构造演化。

主要内容一、中国主要造山系(带)组成二、天山—兴蒙造山系三、中央造山系四、滇藏造山系五、华南造山带六、西太平洋造山系七、中国板内造山带3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天山—兴蒙造山系中央造山系滇藏造山系西太平洋造山系华南造山带?¾天山—兴蒙造山系:阿尔泰造山带(华力西期)、外准噶尔造山带(华力西期)、准噶尔地块、天山造山带(华力西期)、额尔古纳造山带(加里东期)、内蒙造山带(华力西期)、兴安造山带(华力西期)、松辽地块、吉黑造山带(华力西期)¾中央(秦岭—祁连—昆仑)造山系:(东、西)昆仑造山带(华力西—印支期)、柴达木地块、祁连造山带(加里东期)、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加里东—印支期)、¾滇藏造山系: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松潘-甘孜)造山带(印支期)、喀喇昆仑-唐古拉造山带(燕山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造山带、雅鲁藏布江(北喜马拉雅)造山带(喜山期)、三江(巴塘-思茅)造山带(印支期)¾华南造山带(华夏地块)¾西太平洋造山系:乌苏里(完达山-那丹哈达)造山带(燕山期)、台湾造山带(喜山期)6欧亚大陆复原示意图(据朱介寿,2007修改)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简表(据任纪舜)8二、天山—兴蒙造山系全球造山带可分为环太平洋带、特提斯带、乌拉尔—蒙古带、北大西洋带和北冰洋带五个带科迪勒拉造山带安第斯造山带亚洲东部造山带塔斯曼造山带阿尔卑斯造山带喜马拉雅造山带乌拉尔-蒙古造山带阿巴拉契亚造山带加里东造山带英努伊特造山带布鲁克斯造山带中央造山带天山-兴蒙造山系是亚洲中部西伯利亚古板块以南巨型的乌拉尔—蒙古古生代弧形造山区的一部分(南部),东临滨太平洋中新生代大陆边缘活动区。

古生代是其强烈活动时期,最终于晚二叠世末期碰撞造山,完成古亚洲洋的构造演化。

辽西地区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

辽西地区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
造 略 图
砾 粗砂 岩、 薄层 细砂岩 。 兴隆 沟组下部 为灰 绿 、 深灰 色凝 灰岩 ; 部为深 上 灰绿、 浅灰 紫 、 灰色 玄武 岩 , 紫红 色泥 岩 ; 绿 夹 以角度
不 整合 覆 于红砬组 之上 。 北 票组是 盆地 内主要 含煤 地层 , 性为 灰 、 岩 灰黑 色粉砂 质页 岩 、 质页 岩 , 粉砂 岩 、 炭 夹 细砂 岩 、 细砾薄

20 ・
露天采矿技术 21年第1 01 期
辽 西 地 区盆 地 中生 代 构 造 演 化
孙 宇 ,鲍 强
( 内蒙古霍林河露 天煤业股份有 限公 司, 内蒙古 霍林 河 0 9 0 ) 22 0

要 : 地 层接 触 关 系和 构造特 征 , 昌一 喀 左盆 地 中生代 地 层 可划分 为 早 三 叠世 构 造层 、 罗纪构 按 建 侏
径 增加 、 石 圈板 块 自转 减慢 且 向赤道 漂 移 , 岩 由于 太平 洋板 块相 对欧 亚板 块 向 南漂移 , 盆 地 所在 区形 成伸 在
展 构造样 式 。
关键 词 :中生代 ; 造 演化 ; 造层 ; 构 构 构造 样 式 中图分类号 : 4 P5 文献标识码 : B
层, 含煤 4~ 层 , 5 局部可采 ; 与下伏兴隆沟组呈平
行不整 合接触 。
河露天煤业地质勘探公 司, 主要从事露天矿的生产地质工作。
露天采矿技术 21年第 1 01 期
蓝 旗组岩 性 主要 由灰 紫 、 灰绿 色气 孔 状安 山岩 、
辉 石 安 山岩 、 闪 安 山 岩组 成 , 夹玄 武 岩 、 山碎 角 间 火
南 北 长 10k 东 西 宽 3 m, 积 4 2 0k 2 图 2 m, 5k 面 0 m (

辽西朝阳地区晚侏罗世逆冲断裂及同构造沉积盆地系统

辽西朝阳地区晚侏罗世逆冲断裂及同构造沉积盆地系统
维普资讯





GE OL OGI C AL RE VI E W
V 0 1 . 5 3 N o . 2
Ma r. 200 7
辽 西 朝 阳地 区 晚 侏 罗 世 逆 冲 断 裂 及 同构 造 沉 积 盆 地 系统
和 政军 ¨, 牛 宝 贵¨, 张 新 元
1 )中 国地质科 学 院地质 研究 所 , 北京 , 1 0 0 0 3 7 ;2 )中 国地 质调 查局地 质 发展 中心 , 北京, 1 0 0 0 8 3
内容 提 要 : 位 于 晚侏 罗世 燕 山 冲断 带 前 缘 拗 陷盆 地 群 东段 的 辽 西 金 岭 寺 ~ 羊 山 盆 地 和 北 票 盆 地 , 形 成 于 同 沉 积
们 的形 成 和 演 化 。砾 石 成 分 统 计 分 析 显 示 , 晚侏 罗世 土 城 子 时 期 碎 屑物 质 主 要 来 源 于 辽 西 的 西 北 部 , 即“ 内蒙 地 轴 ” 上, 是 响 应 逆 冲推 覆 活 动 的产 物 。两 条 断 裂 带 及 其 所 控 制 的 盆 地 , 构成 了背驮式 盆地
认 为土 城子期 沉积 处在构 造上 的“ 平 静” 期, 并“ 强烈 不 同意 ” 当时 的逆 冲推覆 总体 上 是 自北 向 南 或者 自 北 西 向南 东 方 向 的 。就 整 个 中生 代 燕 山 盆 地 群 来 说, 其形 成晚期 或 之 后大 多 数 遭 受 了长 期 的 构造 变 动或 剥蚀 改造 , 相对 而言 。 东段 的辽 西地 区盆地 保存 较好 且 与构造 关 系清楚 。本文 试 图通 过近 年来 对辽
西朝 阳地 区 晚侏 罗世 盆地 变形 与断 裂活动 的耦 合关
系, 以及 根据沉 积充 填 对 构 造 的 响应 和 碎 屑成 分 的 分布 特点 等来 分析 和探讨 上述 问题 。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摘要】辽西地区在中生代时期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由于多期多组断裂构造的迭加和交切,形成了复杂的网状构造格局。

沿着这些构造,尤其断裂的交叉部位,火山活动频繁发生,出现多期、多次的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喷溢、爆发活动,形成了与火山活动有关的能源矿产。

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本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火山活动和成矿之间的规律。

【关键词】中生代;辽西;火山岩;地球化学;成矿1.区域地质背景辽西地区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与山海关隆起的交接部位,以承德-北票、青龙-葫芦岛两条东西大断裂为界,北部为内蒙地轴、南部为山海关古隆起,分布着大面积中生代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

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影响,辽西构造活动强烈,造成区域内火山活动具多期次、多旋回特点,自下而上可划分五个旋回:兴隆沟旋回、髫髻山旋回、张家口旋回、义县旋回、大兴庄旋回。

火山岩呈北东向带状平行分布,主要受北东向壳断裂控制,以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喷发为主,岩性有火山碎屑岩、安山岩、流纹岩等。

同时形成了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多金属矿产。

2.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2.1岩石化学特征玄武岩:产出层位有早白垩世义县组、早侏罗世兴隆沟组、中侏罗世髫髻山组。

岩石常呈灰黑色、灰绿色,块状构造部分具气孔构造或杏仁状构造。

斑晶成分为斜长石、橄榄石、单斜辉石。

基质为玻晶交织结构或间隐-间粒结构,主要由隐晶质和微晶斜长石组成。

安山岩:产出层位有早侏罗世北庙组、晚白垩世大兴庄组。

岩石呈灰绿色、灰紫色、灰色。

斑状或少斑结构,块状构造为主,少量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斑晶成分主要为斜长石,其次为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基质以间隐-间粒结构为主,玻晶交织结构、微晶交织结构或玻基结构。

流纹岩:主要发育在早白垩世火山岩组的中上部。

岩石为白-灰白色、浅灰色。

流纹构造普遍,还可见石泡构造、球粒构造。

斑状结构、雏晶结构。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角闪石等。

辽西地区玛瑙矿资源概况

辽西地区玛瑙矿资源概况

1产 业 概 况
阜 新及 周 边 地 区处 在 东北 亚 和环 渤 海地 区 的 中心 地 带 ,与 环 渤 海 的黄 金海 岸 山水相 依 ,随着 环 渤 海地 区的 加速 发 展 和 辽西 外 向经 济 区 的加 速 开 发 ,为 阜 新及 周 边 地 区玛 瑙产 业 开 发利 用 创 造 了广 阔 空间 。 2 0 0 1 年底 ,阜 新被 国家确 定 为 资源 枯 竭型 城 市经 济 转 型试 点 市 。随 后 ,阜新 玛 瑙产 业被 确定 为 优势 特色 产业 ,2 0 0 6 年6 月 ,阜 新玛 瑙 雕 刻被 列 为 第 一批 《 国 家级 非 物质 文 化 遗产 》 名 录 ,并 形 成相 应 的行业 协会 。 阜 新被 誉 为 “ 玛 瑙 之 都 ” ,玛瑙 加 工 历史 悠 久 ,文 化积 淀 深 厚 ,是 国 内宝石 资源 开发 利 用 较 早 的地 区之 一 。 目前 ,阜 新是 全 国 玛瑙 加 工 的最 大 基 地 ,城 乡初 步 形 成 两个 大 型 玛瑙 批 发 、零 售 市场 ,玛 瑙 业 界人 才 济济 ,成 为全 国最 大 的玛 瑙 交 易 中心 ,玛 瑙 工 艺 品和 旅 游纪 念 品 具有 独 特 的地 方 风 格 ,备 受青 睐 , 已远 销 世 界三 十 多个 国家 以及 港 、澳 、台地 区 。
2 0 1 3 年 第0 4 期 ( 总 第3 0 1 期)
吉 林 农 业
J I LI N AGRI CUL TURE
NO . 0 4. 2 01 3
( C O. 3 0 1 :
辽西地区玛瑙矿资源概况
侯 策 ,杜 峰 ,孙伟光
矿 资源 调 查》 ,在 阜新 地区 确定 了9 个矿 点 。 辽 宁 省阜 蒙 县泡 子地 区玛瑙 矿 普 查项 目野 外 工作 已经 结束 , 通过 地 质 草测 发现 四条 含矿 构 造 带 ,含矿 构 造 带长 2 4 0 — 4 8 0 m ,宽 卜3 m ;槽 探 、剥 土 、 浅井 、钻 探 工 作手 段 ,控 制 一条 为 “ 黄 鸡 肝 石 ”玉 髓矿 体 , 长2 4 0 m 左 右 ,宽 0 . 5 - 1 . 3 m ;三条 “ 紫 晶 ”玛瑙 矿 体 ,推测 长度 1 0 0 m 左 右 ,宽0 . 卜0 . 3 m ;一 条 白色玛 瑙矿 体 ,长3 0 m 左右 ,宽0 . 3 - 0 . 5 m ,具有 一 定 的资 源 量 ,上述 几 种矿 石 类 型通 过 加工 实 验 ,均 能 制作 玛 瑙 工艺 品 。 该项 目的实 施 ,找 矿 工作 手 段 选择 合理 ,方 法得 当 ,取得 了 良好 的找矿 成果 。

辽宁地区古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辽宁地区古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辽宁地区古地质环境演化过程刘景阳 李奇 朱锦程 王岩 解恒辽宁工程勘察设计院,辽宁 锦州 121000摘要:地质环境是自然历史的产物,掌握其演化过程,对地质灾害防治及工程建设等均有指导性意义。

本文针对辽宁省境内古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按地质时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辽宁地区;地质环境;演化辽宁省地质构造运动较为强烈,经过3000Ma的地质环境演化,形成了今天的“两隆夹一凹”的构造格局。

对这一演化过程的研究,对今后地质灾害防治及工程建设等均有指导性意义。

本文按地质时代从太古宇至第四纪全面分析了辽宁省境内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论述如下:一、前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地质环境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处于恒久的变化中。

在3000Ma地质体的物质形成的岩石建造阶段,辽宁沿海地带从太古代早期开始围绕古陆核周围出现以海底火山喷发堆积的基性熔岩夹超基性岩、中酸性火山岩以及沉积岩,组成双模式的火山-沉积岩系。

2800Ma前构造演化在区内发生了一次令人—变质热事件—鞍山运动一幕,鞍山运动造成了火山-沉积岩系强烈变质和混合岩化,形成深达麻粒岩相的区域变质岩和大面积的区域性的混合岩(下辽河石油钻探揭露的太古宙变质杂岩)。

经鞍山运动一幕构造变动,区内各原始古陆核相互连接起来。

太古代晚期在太古代早期古陆核周围的海槽中堆积了中酸性火山岩、基性火山岩。

太古宙末期鞍山运动使太古宙地层褶皱变质,并遭受混合岩化,形成低角闪岩相-髙绿片岩相区域变质岩和变形复杂的褶皱构造。

古元古代辽西地区主要为隆起区,辽东地区在古裂谷中堆积了一套一辽河群为代表的火山-沉积建造和陆源碎屑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1]。

古元古代末期(1800Ma)的辽河运动使区内再次发生区域性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形,最终形成结晶基底。

自中元古代长城纪起中超准地台在结晶基底形成后,转入了相对稳定的盖层发育阶段。

在中新元古代时期,以郯庐断裂系的抚顺-营口断裂为界形成东升西降的格局。

中新元古代燕山陆内造山带的前造山期构造演化阶段,燕山造山带是一个沿原始近东西-北东东向断裂系统发育而成的古裂谷(或拗拉槽),初期产生陆源碎屑岩及类火山硅质建造,中期为多种类型复杂的碳酸盐岩建造的拗陷,晚期青白口群井儿峪组海绿石石英砂岩建造形成稳定的沉寂环境。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学限定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学限定

2 区域地质概况
燕山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北部, 古华北板块向北、 东、 南分别与西伯利亚板块、 太平洋板块和古扬子板块相邻。 一般认为华北板块是在晚 二 叠 世 与 蒙 古 地 块 拼 贴 ( 赵 越, 1 9 9 0 ;Wa n ga n dM o , 1 9 9 5 ;Y i na n dN i e , 1 9 9 6 ;D a v i se t a l . , 2 0 0 1 ) , 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 华北 蒙古联合板块与西伯利亚 板块拼合, 蒙古 鄂霍茨克洋消失( 任纪舜等, 1 9 9 2 ) 。 辽西、 冀北地区位于燕山造山带由近东西向向北东向转 折的部位, 区域性的平泉 古北口断裂( P G F ) 将其分为南北 两个大的构造单元。平泉 古北口断裂( P G F ) 由北及北西方 向向南及南东方向逆冲, 将内蒙地轴太古宙变质岩推覆到中 元古界及更新的地层之上( 赵越, 1 9 9 4 ) 。断裂以北中侏罗统 直接覆盖在太古宙之上, 是原内蒙地轴的南部边缘( 黄汲清 等, 1 9 7 7 ) ;以南太古宙仅零星出露, 主要为中、 新元古界, 古 生界和中生界等。其中寒武系与青白口系之间、 石炭系与奥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 0 0 0 8 1 6 5 2 0 1 2 .国土资源部事物地质资料中心,三河 0 3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北京 1 0 0 0 3 7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m e c h a n i c s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1 ,C h i n a 1 2 .N a t i o n a l G e o l o g i c a l S a m p l e s C e n t e r o f t h e M i n i s t r y o f L a n da n dR e s o u r c e s o f C h i n a ,S a n h e 0 6 5 2 0 1 ,C h i n a 3 .B e i j i n gS H R I M PC e n t e r o f B e i j i n g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7 ,C h i n a 2 0 0 6 0 9 1 2收稿, 2 0 0 7 0 2 1 2改回.

辽西中生代的壳幔过渡带的形成、破坏与改造

辽西中生代的壳幔过渡带的形成、破坏与改造
与张家口和青藏的壳幔边界演化的类比近年来在位于张家口张北之间的新生代汉诺坝玄武岩中不断发现中生代h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捕虏体样品进行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波速测定其k9均介于f2表明它们是中生代张家口地区的底侵作用的变质产物张家口崇礼县的转枝莲辉长闪长岩的研究也显示i
!===H=T@[ V #==@ V =## ( !# ) H#>#TH$#
!
!"#$ %&,’( )*,’( +* #,- .(#, */0 12230 +$45#67$,,-8964(:67$, #,- -8;$45#67$, $; 6"8 <89$=$7: :4(96>5#,6?8 64#,9767$, =$,8 7, @896 ’7#$,7,A B4$C7,:8,/"7,#0 !"#$ %&#’()(*+"$ ,+-+"$, 11 ( D1 ) : 1E1F G 1EH1 &I964#:6" " A;5 B5C1D1+E EF3CGHI0,GJ5 +,G5F0EG+1, +, K5CG -+01,+,6 LF1M+,E5 +C CG37+57 0EE1F7+,6 G1 L5GF1J16+E 0,7 E;F1,1J16+E F5C3JGC 1N +6,513C F1EOC 0,7 P5,1J+G;C +, G;5I, 0,7 E1IL1C+G+1, 1N G;5 EF3CGHI0,GJ5 Q13,70FR +, B5C1D1+E +C F5E1,CGF3EG57< A;51F5G+E0JJR, G;5F5 C;13J7 Q5 0 75M5J1L57 EF3CGHI0,GJ5 GF0,C+G+1,0J D1,5 +, 8+P+0,HS5+L+01 0F50 1N K5CG -+01,+,6 LF1M+,E5,K;5F5 1EE3FF57 0EG+M5 B5C1D1+E EF3CGHI0,GJ5 +,G5F0EG+1,< S3G G;5 E3FF5,G B1;1 +, G;5 K5CG -+01,+,6 LF1M+,E5 +C 0 EJ50FJR 7+CE1,G+,313C +,G5FN0E5 K+G; G;5 C5+CI+E M5J1E+G+5C 0Q1M5 0,7 Q5J1K +G Q5+,6 @< T U @< ? OI V C 0,7 >< = U >< ! OI V C F5CL5EG+M5JR< W;5F5 G;5 EF3CGHI0,GJ5 GF0,C+G+1,0J D1,5 E13J7 ;0M5 61,5?A1 0,CK5F G;+C X35CG+1,,G;5 03G;1FC 5PLJ1F5 G;5 L1CC+QJ5 E03C5C 0,7 LF1E5CC5C 1N 75N1FI0G+1, 0,7 75CGF3EG+1, 1N G;5 EF3CGH I0,GJ5 GF0,C+G+1,0J D1,5 +, G;5 J+6;G 1N 3LK5JJ+,6 7+0L+FC 1N 0CG;5,1CL;5F5< A;5 EF3CGHI0,GJ5HQ13,70FR CGF3EG3F5 +, G;5 K5CG -+01,+,6 LF1M+,E5 +C 0JC1 E1IL0F57 5M1J3G+1,0JJR K+G; G;1C5 +, G;5 /;0,6Y+0O13 0F50 0,7 +, G;5 A+Q5G LJ0G503< J8K @$4-9" " W5CG -+01,+,6 LF1M+,E5,B5C1D1+E,:F3CGHI0,GJ5 GF0,C+G+1, D1,5,.,75FLJ0G+,6,25,1EFRCG 摘" 要" " 利用火成岩及其携带的捕虏体的岩石学、 年代学等研究成果, 反演辽西中生代时期的壳幔相互作用, 重塑这时期 的壳幔边界组成。对应于中生代活跃的壳幔相互作用, 辽西义县H北票一带理论上应该存在一个发育的壳幔过渡带。然而现 今的各种地球物理研究显示辽西的莫霍面是清晰的间断面, 其上、 下地震波速变化从 @< T U @< ?OI V C 截然变成 >< = U >< !OI V C。 壳幔过渡带到那里去了?围绕这一问题, 本文依据火山岩及其捕虏晶的研究, 探讨了在软流圈底辟体上涌背景下, 壳幔过渡 带被破坏和改造的原因。最后从演化角度将辽西与张家口和西藏高原的壳H幔边界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 辽西;中生代;壳幔过渡带;底侵作用;捕虏晶 中图法分类号" " ZT%#< T " " 底 侵 作 用 是 大 陆 地 壳 生 长 和 改 造 的 一 种 重 要 方 式。 底侵作用被概述为 “ 来自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基性岩浆 (玄武质熔体) 添加或侵入到下地壳底部的过程或作用, 也包 含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 ( 主要与基性岩浆侵入提 供大量热和 :)# 流体诱发熔融有关) 向中上地壳侵位和添加 过程。广泛的底侵作用是分布在大陆岩石圈的伸展减薄区, 形成一个明显的壳幔过渡带 ( 金振民等, ![[@ ) 。 壳幔过渡带即是一个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界面, 又是力学 性质转换的界面,这里发生着构造H岩浆H变质等诸多复杂的 深部过 程 ( 滕 吉 文, #==@ ;樊 祺 诚, #==@ ) 。壳 幔 过 渡 带 是

辽西中生代火山喷发旋回划分与地质意义

辽西中生代火山喷发旋回划分与地质意义

辽西中生代火山喷发旋回划分与地质意义【摘要】中生代辽西地区经历了多旋回多期次火山喷发作用,各旋回火山作用间歇期有巨厚的河流相或湖沼相沉积。

依据火山岩地层层序、喷发韵律,可将辽西火山岩划分为中生代侏罗纪兴隆沟火山喷发旋回、髫髻山火喷发旋回,白垩纪张家口火山喷发旋回、义县火山喷发旋回、大兴庄火山喷发旋回。

与火山岩及火山作用有关的金属、非金属矿产具有一定的成矿规律性。

【关键词】中生代;辽西;火山喷发旋回;划分1.区域地质背景辽西地区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与山海关隆起的交接部位,自中生代已上升为陆地而成为欧亚大陆板块的一部分(东缘),进入了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发展演化阶段,受太平洋板块北西向作用影响,产生了一系列北东向分布的断裂和褶皱,伴随着这种作用,形成了以裂隙式、中心式火山喷发为主要特点的火山活动,陆相火山岩十分发育,是中国东部濒太平洋构造-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生代为陆相火山喷发,中生代火山岩岩浆演化具由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演化趋势。

火山喷发型式:侏罗纪以裂隙式喷发为主,白垩纪以中心式喷发为主。

2.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喷发旋回划分及特征依据火山岩地层层序、时空演化过程、岩浆成分的规律性及喷发韵律,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自下而上可进一步划分为侏罗纪兴隆沟火山喷发旋回、髫髻山火山喷发旋回,白垩纪张家口火山喷发旋回、义县火山喷发旋回、大兴庄火山喷发旋回。

(1)兴隆沟火山旋回兴隆沟旋回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北票市兴隆沟—三宝四坑、朝阳上扣—泉盛合和南票兴隆屯等地,为辽西燕山旋回火山岩第一期火山喷发,以宁静的喷溢为主,由基性—中性熔岩和中性碎屑熔岩组成,岩石类型有玄武岩、安山岩、及安山质碎屑熔岩,以安山岩为主。

在北票兴隆沟一带,该旋回火山岩可划分出5个火山喷发韵律,韵律类型为碎屑熔岩—熔岩。

(2)髫髻山火山旋回髫髻山旋回火山岩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于朝阳、北票、建昌、凌源等地。

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次喷发,且喷发韵律发育的特点,以中性岩浆喷溢为主,岩浆演化由基性—中性—基性。

辽西于寺—紫都台盆地白垩系下统义县组火山岩地层之划分

辽西于寺—紫都台盆地白垩系下统义县组火山岩地层之划分

辽西于寺—紫都台盆地白垩系下统义县组火山岩地层之划分李永合;曹江涛;陈涛【摘要】辽西地区广泛发育着中生代陆相火山岩,这是我国东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寺—紫都台盆地内白垩系义县组火山岩地层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次通过对该区域内白垩系下统义县组地层的详细划分,初步厘定了该盆地内义县组的地层层序,弥补了以往对白垩系下统义县组中地层的模糊认识,建立并研究这些岩石地层层序及特征,对我国东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及有关矿产资源的了解具有一定意义.【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火山岩地层;层序;白垩系义县组;于寺—紫都台盆地【作者】李永合;曹江涛;陈涛【作者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河北保定071051;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河北保定071051;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河北保定071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1辽西地区是中国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主要分布区之一,许多地质学家对区内中生代陆相火山岩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1]-[3]。

于寺—紫都台盆地位于辽西丘陵区,行政区划隶属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为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由于该盆地内以往工作程度较低,火山岩建造层理复杂、地层结构不均匀、火山岩相和厚度变化不稳定等系列因素,致使盆地内的火山岩地层的划分不详尽,尤其是对白垩系下统义县组地层的划分,在以往工作中产生了许多模糊认识。

作者通过对于寺—紫都台盆地内火山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野外和室内研究工作,对盆地内义县组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以及火山作用的周期性有了较清晰的认识,重新厘定了区内白垩系下统义县组地层。

于寺—紫都台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地台(Ⅰ)北缘,内蒙地轴(Ⅱ)东段,建平台拱(Ⅲ)中部,旧庙断凸(Ⅳ)西段的中生代于寺—紫都台断陷盆地内,处于凌源—北票深断裂带北东延长部的北侧,赤峰—开原超岩石圈断裂南侧。

燕山板内造山带早期构造变形演化--以辽西凌源太阳沟地区为例

燕山板内造山带早期构造变形演化--以辽西凌源太阳沟地区为例

燕山板内造山带早期构造变形演化--以辽西凌源太阳沟地区为例胡健民;刘晓文;赵越;徐刚;刘健;张拴宏【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04(011)003【摘要】燕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北部,自晚古生代华北板块与蒙古板块的拼合后,燕山地区进入板内构造演化阶段.以往燕山造山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侏罗世开始的燕山运动,而对已经发现的印支期构造的详细研究比较缺乏.通过对辽西凌源太阳沟地区进行详细的构造解剖分析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揭示出在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期间,该区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构造变形.即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早期,发育由东往西逆冲的后展式逆冲推覆,早侏罗世晚期由西往东逆冲的前展式逆冲推覆和早侏罗世晚期崩塌滑覆构造.三期构造变形显示了燕山造山带早期构造的非极性演化特征,也显示了燕山地区的快速抬升和剥露过程.短时期内三期逆冲构造推覆方向的反转,显示了板内变形的特征,结合已经确定的变形时代及构造指向,作者认为它们很可能是对晚三叠世秦岭-大别碰撞带和侏罗-白垩纪蒙古-鄂霍茨克碰撞带的远程构造响应的结果.【总页数】17页(P255-271)【作者】胡健民;刘晓文;赵越;徐刚;刘健;张拴宏【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河北三河,06520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相关文献】1.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学限定 [J], 胡健民;刘晓文;杨之青2.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J], 张长厚;吴淦国;徐德斌;王根厚;孙卫华3.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J], 张长厚;吴淦国;徐德斌;王根厚;孙卫华4.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东段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J], 张长厚;王根厚;王果胜;吴正文;张路锁;孙卫华5.南秦岭陆内造山构造变形特征与演化:石泉—汉阴北部一带晚印支—燕山期构造变形分析 [J], 杨兴科;韩珂;吴旭;王北颖;王新;杨宏宇;何虎军;晁会霞;于恒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央造山带的演化及其特点

中央造山带的演化及其特点

中央造山带的演化及其特点殷鸿福;张克信【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年(卷),期】1998(23)5【摘要】中央造山带原型是由一列微板块加上分别位于其北面和南面的两列不同时期的小洋盆组成.微板块群的主体是柴达木、秦岭、大别—苏鲁,还加上中祁连.元古代末至早古生代早期,北列拉张成多岛小洋盆,它们在加里东末期关闭,并在微板块群北缘形成前陆盆地带.南列形成裂陷槽,在加里东期末关闭,一般不造山.晚古生代,微板块群已与欧亚板块合为一体,并总体北移.南列出现泥盆(个别)、石炭二叠纪的小洋盆,属于古特提斯洋的一部分.洋盆在中—晚二叠世闭合,在其南侧形成早—中三叠世的前陆堆积.印支期它属于特提斯北支.三叠系可分成3种类型.燕山期的陆内挤压东强西弱,使东部微板块消减最多而抬升最高,向西依次递减.中央造山带的板块运动主要遵循的不是威尔逊旋回,而是非威尔逊旋回.非威尔逊旋回在3个方面与威尔逊旋回不同,即多岛洋、软碰撞和多旋回造山.文中论述了它们的特点,并强调指出这些特点在地史上占据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古亚洲洋和特提斯洋中具有普遍性.【总页数】6页(P437-442)【关键词】中央造山带;演化史;非威尔逊旋回;造山带【作者】殷鸿福;张克信【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2【相关文献】1.海峡两岸祁连山及中央造山带构造演化研讨会成功举办 [J],2.试论造山带构造地层体的类型及特点--以金沙江造山带为例 [J], 何龙清3.北山造山带南带中元古代副变质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对北山造山带南带前寒武纪物质演化的探索 [J], 周海;陈亮;孙勇4.一种可能的多陆块、小洋盆、弱俯冲的动力学特征及其花岗岩演化特点——以秦岭造山带核部花岗岩为例 [J], 王涛;张国伟;王晓霞;李伍平5.一部有关造山带现代理论和方法的优秀教科书——评《造山带结构与演化的现代理论与研究方法——东秦岭造山带剖析》 [J], 张华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黍羹 饕暑 孽; l 萋 l ; 蛊曩 糕 l
, , , ;




碡 一
菪 瞬
媾 蝉 目 一
撼 被
需 自 糕


自 豫


古 绦


{ 撩 弑 品
蜊 鼹
州 - 2 蜊 器
第2卷 9
夏嗵簧 州 号凶窘 z _ }

茸 司 妲 熘 > 期 嗵
+ H蜊 弓 藩 躁 攥 目 辍 蜊 碘
+ H划 暑 斗 婴
日 似 { 嗵 蜊 辑
期 皿 巡 l l 卜削 {叫 l 乎攀


{l蔷 蔷
1 中生代构造运动的期 、幕划分
辽西地区在经历太古宙—古元古代克拉通基底 形成演化阶段与中新元古代一 古生代拗拉槽一克拉 山Ⅳ幕 ) 。中生代这六个 区域性构造幕不仅在辽西 通稳定盖层发育阶段之后 ,中生代以来进入新的构 地 区有较广泛 的影响 ,而且在整个燕山地 区也有不 造一岩浆活动时期。 同形式 的反 映 。
江淑娥 ,张国仁 ,潘 玉启 ,鲁红峰
j 宁省地质勘查 院 ,大连 金州 16 0 ] [ 10 1 摘 要 :辽西 中生代构造运 动可划分为印支早期 ( 、中三叠世 )、印 支晚期 ( 早 晚三 叠世 )、燕 山早期 ( 早侏 罗 世 )、燕 山中期 (中、晚侏 罗世 )、燕 山晚期 ( 白垩世 )、燕 山末期 ( 白垩世 )6 早 晚 个构造幕 。 中生代 造 山带 有别于板缘或板 间造 山带的一种特殊 类型的造山带 ,也不是板缘或板 间造山带的一 个发展 阶段 。 因此 ,具有独特 的大地构造背景、造 山期前 演化历 史,以及造 山带构造 变形 变质 、岩 浆活动、沉积作 用等特 点。 中生代 板 内造山 过程是 复杂的 、多阶段 的、非单 一的过程 ,三叠纪以来 ,共经历 了多次裂陷与伸展 、挤压 与收缩作 用和 多阶段的 盆地发展 历史。在每一 次盆地演化过程 中,在早 期表现为裂 陷与伸展作 用 ,并有 中基性一 中酸性 火山岩浆喷 发和 侵入 ,具 有从 早期 向晚期岩浆 由偏基性 向偏酸性 演化 的特点 ,同时形成 断陷盆地 ,沉积 陆源粗碎屑 建造 ; 中期 , 断陷盆地 向坳 陷盆地 转化 ,沉积 陆源细碎屑 和含煤 及红 色建造 ;晚期表现 为挤压 和收缩 的造 山作 用 。使地层褶 皱 ,并发 育逆 冲断层 ,盆地抬升遭受剥蚀 ,从此构 成 了一个 火山喷发一沉积盆地从 形成一 发展一萎 缩一 消亡的完 整过程 。这样 多旋 回的变化 ,塑造 了辽西地 区的 中生代板 内造 山过程 。 关键词 :辽西地 区;中生代 ;板 内造 山带 ;基 本特征 ;构造演化 中图分类号 :P, f4 4 文献标识码 :A
第2 卷 第 1 9 期
2 1年 O 月 00 3 文 章 编 号 : 1 0 - 2 2 ( 0 0) 1—2 0 1 47 2 1 0 9—7
吉 林 地 质
J LI GEO Lo GY I N
Vl . N O 1 0 29 1 . M a. 0 O t2 l
辽西中生代板 内造山带构造基本特征及构造演化
2 辽 西地区 中生代板 内造 山带的基本特点
辽西中生代造 山带有别于板缘或板间造山带的

种特殊类 型的造 山带 【 4 ,也不是板缘或板间造 】 【
作者简介:江淑娥(9 2 ) ,辽宁丹东人 .辽宁省地质勘查院高级工程师 16一 , 女
3 0
翅 器 >
吉 林 地 质
摊 , 踩需呈 霉 f
收稿 日期 :20 .92 ;修订 日期 :2 1。 11 0 90 .0 0 0O .O
即前海房沟组幕 ( 山 I ) 燕 幕 、前义县组幕 ( 山 燕 Ⅱ ) 幕 、 前孙家湾幕 ( 燕山 Ⅲ幕 ) 与前第三纪幕 ( 燕
侏罗世 ) 山晚期 ( 白垩世 ) 燕 山末期 ( 白 、燕 早 、 晚 垩世 ) 六个构造幕 ( 1 。 表 )
辽西板内造山带 [【在中生代时期经历 了多期 前仍存在不尽相同的认识 ,本文在大量野外工作及 13 1】 - 地壳运动或构造运动 ,发育有颇具特色的板 内构造 收集前人资料 的基础上 ,采用下列的划分方案。 变形与区域断裂系统 ,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 , 构造幕或造 山幕 以区域性 不整 合 以及有关构 形成有代表性意义的板内造山带 ,因此具有独特的 造 、建造环境的明显变化为主要鉴别标志。在辽西 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 ,构造演化过程和造 山作用机 地区 ,印支期发育有两个区域性构造幕 ,分别为前 制。 老虎沟组幕 ( 印支 I )与前羊草沟和兴隆沟组幕 幕 ( 印支 Ⅱ ) 燕 山期则 出现 4 区域性构造幕 , 幕 ; 个


辽西陆内造 山带 自印支期 以来 ,在长达约 2 0 0 依据中生代构造运动的阶段性与构造一岩浆活 Ma 的地质历史时期 ,构造变形与构造一岩浆活动 动的旋 回性可划分构造期 ,各构造期之间多以区域 具有长期性和多期次性特点。形成多期陆 内构造变 性构造幕为分界线 ,并可将辽西中生代构造构造划 形, 产生多期广泛的陆内火 山活动 、 岩浆侵入及金 、 分为印支早期 ( 、中三叠世 ) 早 、印支晚期 ( 晚三 银 、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 。中新生代不同时期 , 叠 世 ) 山早期 ( 、燕 早侏 罗 世 ) 山 中期 ( 、晚 、燕 中 构造变形强度与形变特点有所不同。中生代构造运 动具有阶段性与突变性相统一的特征 ,在几次构造 运动的突变阶段 ,地壳水平方向的缩短较显著 ,可 形成几个区域性构造幕 ( 1 。 表 ) 尚需说 明的是 ,对辽西及邻 区中生代地壳运动 期、 幕的划分 ,前人已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 ,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