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一点|大家都在逃难只有吴湖帆捧着金条去换米芾
米芾罕见真迹曾在沈阳出现,此作乃稀世珍宝,如今被美国人买走了
米芾罕见真迹曾在沈阳出现,此作乃稀世珍宝,如今被美国人买走了在传统社会当中,说到收藏,那无过于紫禁城了,尤其是到了清代,历代帝王所藏以及各地进贡之奇珍异宝,不胜枚举,在书法一类也是如此,大量的书法珍品与书迹收藏在了这里。
但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大量的文物流落民间,也有许多作品被劫掠一空,一些被贩卖到了海外,其中就有米芾的一件罕见的大字真迹。
米芾《吴江舟中诗》行书长卷上个世纪抗战胜利之后,在辽宁沈阳的一家书店里面,出现了一件米芾的大字真迹,此作宽30公分左右,有5米多长,单字大小有8到25厘米不等,上面有宋、元、明、清许多收藏家与皇帝的收藏印章。
这件作品被一位不知名的民间藏家所购买,后来此作被美国人买走,如今藏于美国的《梅多鲍利坦美术馆》。
这件作品就是米芾最著名的大字精品《吴江舟中诗》。
此作乃稀世珍宝,米芾生平如此精彩的作品,也仅此一件而已。
米芾《吴江舟中诗》行书长卷米芾是“宋四家”之一,论及在文化界的地位,他与苏东坡望尘莫及,论及在诗学界的影响,他跟黄庭坚也不能相提并论,论及在当时书坛的地位,蔡襄也在众人之上,但是论及单纯的书法功夫,则无人能够与米芾比肩。
董其昌曾经在《画禅室随笔》当中这样评价米芾的书法:“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
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
”意思是米芾的字乃是真正的宋朝第一,比苏东坡写得还要好,他的书法得到了欧阳询的体势,书法到了晚年进行变革,甚至超越了欧阳询。
米芾《吴江舟中诗》行书长卷董其昌此言可算至论。
我们从米芾晚年的这件大字作品《吴江舟中诗》中就能看出来。
米芾传世的大字作品并不算多,有《虹县诗帖》、有《多景楼诗帖》、有《研山铭》等等,但皆不能与这件《吴江舟中诗》相提并论,此作乃是他晚年通会之际的作品,字字将“刷字”的风范体现得淋漓极致。
“刷字”其实就是米芾继承晋人笔法的一个重要佐证,即每一个笔画都有中锋蓄势的动作,这种动作对于写大字尤其重要。
【书魂】吴湖帆:四宝归一,化度偶迷(上)
【书魂】吴湖帆:四宝归一,化度偶迷(上)吴湖帆是现代著名的大画家,他跟张大千被世人并提为“北张南吴”,而在海派画家中,他又跟吴子深、吴待秋和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
除了著名画家这个身份之外,吴湖帆还是著名的收藏大家,他在这方面的成就跟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用西方的谚语来说,他是含着金汤匙来到这个世界的。
按照后世的说法,吴湖帆是大收藏家吴大澂的孙子,其实他并非是吴大澂的亲生之孙。
大澂兄弟三人,其兄名大根,其弟名大衡,而吴湖帆实际上是大根之子吴讷士的儿子,吴大澂仅生一子,可惜在9岁时夭折了,此后再未得子,于是他就跟吴讷士商议,如果其再生一个儿子,那就将其过继到吴大澂的这一支。
《竹人续录》一卷,民国十九年排印一九八三年杭州古旧书店电火花扫描本,吴湖帆题签而后赶上吴大澂出关作战,某天他正跟一帮幕僚们查看地图,尤其感到关外地势十分辽阔,而他所带的部队人数太少,正在他忧愁之时,吴讷士派人来报得子的消息,吴大澂听后立即焚香祷告,而后他在地图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万”字,同时流泪称:“愿有万千儿郎,屏我中华。
”于是他就给这个新生儿起名为“吴万”,同时他把在苏寺州的一处庄园赠给吴万,以此作为他出生的厚礼,吴万就是后来的吴湖帆,因为他所得的庄园名叫“东庄”,所以“东庄”又成了他的号。
在吴万之后,吴讷士又生一子,但此子也夭折了,此后吴讷士也再未得子,故而吴大根和吴大澂两家,就变成了仅有吴湖帆这一个孙子,所以这个小孩兼祧两房,故而他成了两家产业的继承人。
光绪二十八年,吴大澂病故,其在临终前分配了自己的财产,他将一半家产分给了两个女儿,而另一半则给了吴湖帆。
因为湖帆聪明好学,故吴大澂把自己的收藏品也全部留给了他。
除此之外,吴湖帆的收藏还有三个来源。
《醉灵轩诗存》十卷,民国十七年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排印本,吴湖帆题签吴湖帆的外祖父名沈韵初,他也是位著名的收藏家,他的藏品中最著名的专题,乃是收藏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的作品,所以他的堂号叫“宝董斋”,沈韵初的这部分收藏而后都到了吴湖帆手中。
试论吴湖帆绘画风格的主要成因
吴湖帆一生的绘画风格基本属于“纯正”的传统派(或称正统派、保守派、国粹派)范畴。
1913年后,吴湖帆将主要精力放在书画方面,在绘画创作上初学“四王吴恽”,后涉董其昌、“明四家”并至元,以水墨浅绛为主。
1918年悬格鬻画后,画风思变,希冀融会“元人笔墨、宋人丘壑和唐人气韵”。
1934年,吴湖帆前往北京故宫鉴定文物,接触了大量“南北宗”真迹,颇受启发,在绘画创作上水墨、青绿、金碧兼容并蓄。
1936年,吴湖帆完成了代表作《云表奇峰》,糅合了诸家之风貌而自成一家,可谓“北派南宗冶一手”。
吴湖帆的绘画风格虽然在不同创作时期有所不同,亦有自我突破和创新,但最后还是走了董其昌所倡导的“具宜宗之,集其大成”之路。
吴湖帆形成这种绘画风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出身传统文化世家秦锡田说:“江南赏鉴家,第一推沈叟。
”沈叟指的是沈树镛,字韵初,上海川沙镇名门,官至内阁中书,收藏碑拓、金石、书画甚丰。
沈树镛是吴湖帆的外祖父,沈树镛卒于1873年,吴湖帆生于1894年,虽然祖孙俩并没见过,但祖孙俩有个共同崇拜的人——董其昌(所谓“宝董”)。
在吴湖帆一生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创作中,总能看到董其昌的影子。
董其昌“南北宗”理论中涉及的荆关董巨、大小米、“元四家”的作品姑且不论,仅“明四家”、董其昌、“四王吴恽”的真迹,普通人亦难得一见。
而临摹是学习传统中国画的重要途径,吴湖帆的大部分画作也是临摹、仿制古代诸家的。
以当时的出版技术,是无法印刷出画作细节和神韵的。
直面真迹学习效果最佳,吴湖帆恰恰有这个条件。
吴湖帆的藏品来源,小部分是自己购买、交换和获赠的。
如,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是用青铜器易得的,争议颇多的米芾《多景楼诗帖》是用金条买的。
吴湖帆的大部分藏品来源于祖父吴大澂(沈树镛是吴大澂的妹夫,卒后不少藏品为吴大澂所得)遗赠和夫人潘静淑的陪嫁。
吴大澂好金石、书画,精鉴赏。
吴湖帆的夫人潘静淑出身于苏州望族,曾祖父潘世恩是乾隆时期状元,伯父潘祖荫是大名鼎鼎的鉴藏家,号称“潘神眼”。
米芾:住在棺材里等死
米芾:住在棺材里等死作者:王青笠来源:《传奇故事(下半月)》2008年第24期宋朝写字最出名的数“苏黄米蔡”四大家,“米”就是米芾,因为办事二百五,人送外号“米颠”。
除了有点儿癫狂外,米芾还有恋物癖加洁癖。
不过这个神经兮兮的家伙是一全才,文辞宇画金石器玩无所不好无所不通,而且为了自己喜欢的这些玩意儿,坑蒙拐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遇到几个大伙通常所说的“神人”,比如说几个月不洗澡的同窗,喝多少酒都不醉的同事。
米芾就是这种神人里的神人,以至于有人疑心他是个蟒蛇精。
糊弄长官,上班就跟玩一样米芾六岁的时候,每天就读律诗上百首,而且过目不忘。
米芾的老娘据说是一高级妇产科大夫,进出皇家专门伺候阔太太。
有了这层关系,加上少年天才,米芾成年后被破格提拔为公务员。
虽然吃上了公家饭,但米芾脾气太各色,谁也不敢放心让他办什么事,所以米芾一辈子就是东混混、西跑跑,没干过什么正经事。
和别人不一样,米芾对当官一点儿都不感冒,他反正也不想好好干活,对分内的事情从来就是吊儿部当。
米芾在江苏涟水当地方官时,离安徽灵璧很近,灵璧出产的灵璧石是有名的玩石,正是米芾所好。
米芾不正经上班,到处搜集灵璧石,然后整天躲在画室里赏玩,一进画室就一天不出来,连到单位打卡签到都不去。
领导杨杰跑到米芾那儿说,你小子什么意思,不想干了是不是?米芾不回答,从袖子里拿出一块玲珑剔透的灵璧石给杨杰看:这样的石头怎么能不喜欢?杨杰不理他。
米芾又拿出一块来,杨杰还不理。
米芾最后拿出的一块有鬼斧神工之妙,还是那句话:这样的石头怎么能不喜欢?杨杰再也忍不住了:不光你喜欢,我也喜欢。
一把抢过石头,出门上车就走。
不是所有领导都像杨杰那么好糊弄。
米芾曾经负责过漕运,上司张励对他的玩世不恭很不待见,想起来就拎他来训一顿话,弄得米芾非常不爽。
不久大奸臣蔡京当了宰相,米芾和蔡京关系很铁,就悄悄派人到京城,请蔡京把自己的职务调成跟张励平级,蔡京一切照办。
米芾拿到任命书,兴冲冲地连夜亲自动手做了一张新名片,凌晨就咋咋呼呼地冲进张励的办公室。
看看书画大家吴湖帆学米芾刷字水平怎么样
看看书画大家吴湖帆学米芾刷字水平怎么样(一)米襄阳书多景楼诗帖真迹一册,同时有何太傅一题,乃书于蔡元度席上,正汴京豪华时也。
丙申三月,吴倩临寄班索徐甥四十岁正诞之颂。
(二)多景楼前,凭高穷目,空怆神处。
几度登临,欷歔酒酹,两点金焦去。
南朝往事,东都旧迹,还被断云遮住。
走江城,麾兵白下,健儿尽道擒虎。
吴钩且倚,摩洪厓肩,浮玉横江一顾,浪拍矶边。
浩茫天际,遥指归舟路。
米颠如此,鹤林图里,客况愁听堠鼓,重相问,他年小隐,愿能遂否。
昔年登北固山和稼轩永遇乐词韵。
(三)铁瓮城边路,灯火望扬州。
大江襟带多景,尽揽起琼楼。
四顾湖山如画,三国英雄安在。
杯酒笑曹刘,一枕华胥梦,尘土即貔貅。
襄阳笔,剑川跋,几经秋。
龙蛇飞舞掀动,墨海六鳌愁,丞相东窗余事,良将干城重寄。
奇物共征收,待访宝章录,千载足风流。
水调歌头·次陆放翁韵题米书诗册上移录于此。
庚子春日作图并识。
吴湖帆。
释文华胥兜率梦曾游,天下江山第一楼。
冉冉明廷万灵入,迢迢溟海六鳌愁。
指分坱圠方舆露,顶矗昭回列纬浮。
衲子来时多泛钵,汉星归未觉经牛。
云移怒翼搏千里,气霁刚风御九秋。
康乐平生追壮观,未知席上极沧洲。
多景楼禅师有建楼之意故书。
昨日元度座上见襄阳米元章所题《多景楼诗》,不独仰其翰墨,尤服造语之工,真可目之三绝。
崇宁元祀清明前一日,剑川何执中谨跋。
▲吴湖帆、米芾《行书多景楼诗》比较谢家孝在《张大千传》中尝记,民国时《多景楼诗册》为坤票吕宝棻所藏,京剧大师余叔岩雅好米书,尝请张伯驹、吴幼权代为洽购,不想却为吴氏捷足先登购去。
吴湖帆因原藏黄庭坚《太白诗草书卷》首句“迢迢访仙城”,《多景楼诗册》中有“迢迢溟海六鳌愁”句,额其室言“迢迢阁”,并请大千作《迢迢阁图》,又以明代青田石请陈巨来刻“迢迢阁”朱文印……足见盎然自得之情。
得《多景楼诗册》,是吴氏一生收藏的一大亮点,堪与他收藏《富春山居图》相提并论。
此后吴氏书风也融入了米书八面出锋的豪纵之气,成就了自己行楷书风的最终风貌。
米芾画月亮的故事
米芾画月亮的故事米芾画月亮的故事古时候,有个人名叫米芾,他是一位画家,他的画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在方圆几百里内颇有名气。
米芾脾气十分古怪,人们都叫他“米颠”。
说他颠,其实他不颠。
他很有骨气,不喜欢巴结人,尤其是对有权势的,大到当朝天子,小到州官县令,他连句恭维话都没有。
所以他虽有一肚子的才学,也没有步入仕途。
有个人,和米芾的父亲米佐一起共过事,一直闲居在镇江,说起来同米芾的交情也有多年了。
不过米芾总是看他不起,因为这个人见到做官的就拍马屁。
有一次,这人为了巴结一个当朝的大官,就死皮赖脸地来央求米芾画幅中堂,好拿去孝敬大官。
这人说一次,米芾答应一次,说两次,他答应两次,可答应了三年零六个月,就是不曾给他动过一笔。
后来,那个京城里的大官实在等得不耐烦了,三番五次催这人:“米芾的画怎么还没有画好?”这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怕马屁拍不成,再被踢一脚。
这天一大早,他就跑到米芾家里,恳请米芾画画。
他从早上坐到中午,又从中午坐到晚上,说了半天,只见米芾答应,不见米芾动手。
一直到月亮升上来了,米芾才慢吞吞地踱着步子,走进书房去磨墨。
这人一看,嘴笑得像个盆子一样,也跟着进了书房。
他才跨进书房,米茉已经把宣纸卷起来了。
啊呀,真是神笔,画得这么快。
这时,米芾就把纸卷交给这人,并吩咐说:“好了,拿回去吧。
不过路上不能看,到家才能看。
我可不画第二张噢!”这人接过画转身就跑,他跑着跑着心里嘀咕开了:米芾怎么画得这么快?这个人疯疯颠颠的,不要是拿我开玩笑啊。
他叫我路上不能看,叫我不看我偏要看,路上看跟到家看还不是一样的。
当时,他刚巧走到千秋桥上,他刚把画展开,只听见“扑通”一声响,一个“东西”跳到河里头去了。
他低头一看,只见一个月亮缓缓地往下沉,水影子里有两个月亮。
再看看宣纸,上面什么也没有。
他想:原来他画的是一个月亮,可现在掉到水里头去了。
他急忙回头去找米芾,米芾问他:“谁叫你在路上看的?这只好怪你自己,我说过不再画第二张了!”这人没有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米芾画月的故事读后感
米芾画月的故事读后感米芾画月,这听起来就充满了奇幻与艺术的色彩。
当我第一次听闻这个故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话说米芾是个大名鼎鼎的书画家,他的画作那叫一个精妙绝伦。
有一次,他看见一个秀才模样的人在卖扇子,可那扇子愣是一把都没卖出去。
米芾心生怜悯,就说要帮这秀才一把。
他拿起一把扇子,看了看,思索片刻,然后大笔一挥,在扇子上画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轮皎洁的月亮就出现在了扇子上。
嘿,您还别说,就这么简单几笔,那扇子瞬间变得与众不同,充满了艺术的韵味。
这个故事里,最让我感触深刻的就是米芾的那份才华和善良。
他的才华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能几笔就画出那么生动的月亮,这得需要多深的功力和天赋啊!而且,他不仅仅有才华,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看到秀才卖扇子的困境,他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主动伸出援手,用自己的本事去帮助别人。
这种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在如今这个社会里,真是太珍贵啦!想想咱们平常的日子里,遇到别人有困难,能像米芾这样毫不犹豫地去帮忙的能有几个?有时候可能连搭把手的勇气都没有。
米芾的这个举动,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里那些快要被遗忘的善良角落。
再来说说那画在扇子上的月亮。
我就在想啊,那月亮得美成啥样?虽然故事里没有详细描述那月亮的具体模样,但我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各种画面。
可能是一轮满月,圆润饱满,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像是给整个扇子都镀上了一层银辉。
也可能是一弯月牙,细细的,尖尖的,像个俏皮的小姑娘,躲在扇子的一角偷偷地笑。
而且啊,这画月的过程肯定特别精彩。
米芾拿起笔的时候,那眼神,那姿态,一定是充满了自信和专注。
他的手稳稳地握着笔,一笔一划,仿佛不是在画月亮,而是在赋予这扇子新的生命。
周围的人估计都看呆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的笔,等着那神奇的一刻出现。
还有那个秀才,当他看到米芾在自己的扇子上画出月亮的那一刻,心里该是多么惊喜和感激啊!原本无人问津的扇子,一下子就变成了宝贝。
他的脸上肯定笑开了花,不停地对米芾道谢,心里说不定还在琢磨着,这下可发财啦!从这个故事里,我也想到了自己。
关于米芾的故事
关于米芾的故事
今天给您讲个米芾的故事。
这米芾啊,可是个超级有趣的人物。
米芾那可是对石头爱得深沉,痴迷到不行。
他在安徽当官的时候,有一次啊,看到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头。
这石头长得那叫一个独特,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仙物似的。
米芾一瞧见,眼睛都放光了,立马整理衣冠,恭恭敬敬地给这块大石头鞠了个躬,嘴里还念叨着:“石兄啊,石兄,今日得见您,真是小弟的荣幸。
”您说逗不逗?就像这石头能听懂他说话似的。
他还有个怪癖,就是特别爱干净。
米芾洗手啊,那可讲究了。
他用银制的水斗来洗手,洗完之后呢,连这水斗都觉得被弄脏了,就不再用了。
而且啊,他的衣服要是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他就觉得脏得不得了,得赶紧换下来清洗。
米芾写字那也是一绝。
他的书法啊,灵动得就像要从纸上飞出来一样。
传说他为了得到好的书法作品,那可是想尽了办法。
有一回,他听说有个人有一幅特别珍贵的书法帖,就想去借来看看。
等拿到手之后,他就临摹了一幅一模一样的,然后把临摹的和真的混在一起,让人家去挑。
那个人啊,看了半天,竟然挑了米芾临摹的那幅,还以为是真的呢。
米芾就这么把真的书法帖给骗到手了,当然这“骗”字有点玩笑的意思啦,主要是他临摹得太像了。
这米芾啊,真是个充满奇趣故事的妙人。
一代宗师吴湖帆一生的画中,这绝对是最牛的一幅,没有之一
一代宗师吴湖帆一生的画中,这绝对是最牛的一幅,没有之一第一篇:一代宗师吴湖帆一生的画中,这绝对是最牛的一幅,没有之一一代宗师吴湖帆一生的画中,这绝对是最牛的一幅,没有之一大象探访杭州西泠拍卖库房昨天,我们为朋友们细说了近代一代书画鉴赏宗师和海上画坛领袖吴湖帆先生不可复制的艺术成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吴湖帆一生之中“最牛”的一幅作品,绝对的实至名归,因为吴湖帆先生在画中一下子画了五头牛,嘿嘿。
而重点是,这件《摹韩滉五牛图》是仅见的吴湖帆以牛为主题的长卷,所以,我们说,最牛,没有之一!或许有朋友说,您这有一点点“标题党”了,但大象平心而论的说,这幅精彩的手卷,足以代表着一代宗师最巅峰时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自然是绝对“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杭州西泠拍卖的库房,为朋友们慢慢道来吧。
吴湖帆和潘静淑昨天我们说到,吴湖帆继承了祖父吴大澂、外祖父沈树镛两家的丰富藏品,再加上原配夫人潘静淑(潘静淑伯父为潘祖荫)所带嫁妆,藏品已是蔚为大观。
但如果吴湖帆没有从苏州移居上海,或许在历史上,他只能称得上是近代藏界称雄一方的诸侯;而1924年,吴湖帆移居上海,才完全改变了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我们才说,吴湖帆是集创作、鉴藏与研究三者为一体的近代画坛领军人物;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鉴定的奠基人!所以有一句话放到一百年后的现在仍然是大致正确的——平台,真的很重要!尽管吴湖帆的家学渊源已经让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一览众山小,但在上海,吴湖帆却得以一位书画鉴赏创作领军人物的姿态站在了一个大时代的风口浪尖。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吴湖帆《摹韩滉五牛图》便是这个大时代背景之下的巅峰之作!2016年西泠秋拍吴湖帆《摹韩滉五牛图》在上海,吴湖帆拥有了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书画朋友圈,这样的一个圈子,永远无法复制——庞元济、周湘云、张葱玉、孙邦瑞、谭敬、张大千、叶恭绰、沈尹默……等等等等,而到了三十年代,吴湖帆还得以数次探访北京故宫,令本已拥有者一双鉴定巨眼的他获得了更加宽广无际的视野。
浪打矶头依旧是——记20世纪中国画大师吴湖帆
吴湖帆的名字被当代人所陌生是很叹然的,民国时期他的盛名远超齐白石,他的“梅景书屋”的影响力也远超张大千的“大风堂”,他对中国画的捍卫与继承有着画史续篇的贡献。
他集吴氏三代所获成为举国可数的收藏大家,借此他亦成为我国书画鉴定泰斗,后代众多鉴定大师均出自他的门下。
飘逸的书法,灵秀的诗词,交友的至契,性情的儒雅,这一切构成了他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特气质,成为民国时期的文化代表。
海上画坛宗师吴湖帆,1894年生于苏州,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湖帆是他的书画署名,最终成为他一生的名号。
他的祖父吴大徵曾任晚清湖南巡抚,甲午之战出征山海关兵败革职,遂潜心书画和收藏,终成大家。
吴湖帆原为吴大徵侄孙,因吴大徵无孙,与兄吴大根商议,令吴湖帆成为两房兼祧之孙。
正是在这样的鸿儒之家,吴湖帆自幼熏陶滋养,诗书画印精进迅猛。
吴湖帆8岁时,吴大徵中风,他见吴湖帆聪慧非凡,预知未来必有成就,便将毕生所藏文物悉数传于吴湖帆,每日在床前给吴湖帆依次讲诉藏品的知识。
人所获得的一切成就必有源头,吴湖帆诠释了这个真理。
吴湖帆12岁时被送到上海,进中国公学读书。
这是当时清政府创办的新式学校,许多先进青年如胡适都在该校读书。
西风东渐,新式思想对正在成长中的吴湖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能够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接受变革,革新传统,树立与时代相进的艺术风格。
1906年,他13岁时受同学之邀东渡日本求学三个月,归国后回苏州入草桥学舍继续学业。
吴门画派经明清两代的经营已成苏州地区的文化名片,习画在苏州读书人中成了必修的课程,连有钱人家的女子也会描上几笔丹青,所以吴湖帆在学舍自然受到老师中善画高手的传授。
此时,清政府已经取消科举,考取功名的道路被堵死,而作为钟鸣鼎食之家的吴家又根本不考虑让吴湖帆经商赚钱,多种因素令对绘画已经着迷的吴湖帆渐渐将绘画作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
1911年,吴湖帆从草桥学舍毕业,开始了绘画生涯。
他用六年时间潜心学习古人,先遍临家中所藏清初“四王”之作,继而学明“吴门四家”,最后跳出所学,将董其昌作为自己学习的宗师。
谈谈米芾为得前人书法而跳河的看法
谈谈米芾为得前人书法而跳河的看法米芾对自己所藏书画爱护备至,并订立规矩:灯下不能看书画,喝酒不能看书画。
对朋友借观书画,他也立了一个“阅书之法”:准备好两张干净桌案,铺好纸张,然后米芾净手,从盒中取出字帖,展开给客人观看。
客人端坐案头,不能触碰字帖。
客人说:“打开”,米芾就打开;客人说:“卷轴”,米芾就卷轴。
为了得到自己中意的书画,米芾不但散尽钱财,费尽心机,有时甚至强取骗夺,以至于有“米老狡狯”之说。
唐代著名书法家沈传师有一幅《道林诗》,字体像手掌那么大,非常珍贵。
藏在湘江边上的道林寺中。
米芾在长沙做官时,曾向寺僧借出来观赏,越看越喜欢。
到了晚上,米芾竟带着沈传师的作品飞奔而去,僧人讨要不回,不得已,只好讼之于官,最后是官府派人才为僧人将作品追讨回来。
还有一次,米芾和蔡京的儿子蔡攸乘船在河上游玩。
蔡攸拿出王羲之的《王略帖》,米芾惊叹不已。
他想拿自己的其他藏品与蔡攸交换,蔡攸面露难色。
米芾说:“如果你不答应,我就投河。
”说完,便大呼小叫,,一手扒船舷,做出要投水的架势。
蔡攸无奈,只好把字帖拱手相送。
由于擅作临摹本,米芾骗取了别人很多古字画。
对于好作膺本一事,甚至被朋友们拿来戏谑。
有一次,米芾拜访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说:“今天我专门为你烧了河豚肉。
”河豚有毒,米芾听了,停下筷子。
朋友这时笑着说:“放心吃吧,这不是真河豚,是膺品而已。
”当时,人们都说米癫“只癫进不癫出”,不过,他也不是每次都能得逞。
传说有一次,他见到一幅唐代戴嵩的画,画面上是两头蓄势发作,弓角相斗的牛。
他爱不释手,摹了一幅还给主人。
谁知主人认出这是摹品,要求归还真迹。
米芾问,何以见得?主人说:“牛目有童子影,此则无也。
”原来,戴嵩居然在牛的眸子里画了个放牛娃的身影。
米芾没有注意这个细节,只好将原作还给对方。
由于米芾的“巧取豪夺”,自身藏品又富,且喜交游,所从游者皆一时名士,因此目力大长,在鉴赏与伪托上尤有一手。
他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所作《书史》中介绍许多书画鉴定与作伪的方法,如:作伪时用烟熏、染色等法做旧等等。
2023年米蒂书法家的故事
2023年米蒂书法家的故事2023年米蒂书法家的故事米芾一生非常喜欢把玩异石砚台,有时到了痴迷之态。
据《梁溪漫志》记载: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当时人们出于迷信,以为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动,怕招来不测,而米芾立刻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所,摆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念念有词:我想见到石兄已经二十年了,相见恨晚。
此事日后被传了出去,由于有失官方体面,被人弹劾而罢了官。
但米芾一向把官阶看的并不很重,因此也不怎么感到后悔,后来就作了《拜石图》。
作此图的意图也许是为了向他人展示一种内心的不满。
李东阳在《怀麓堂集》时说:“南州怪石不为奇,士有好奇心欲醉。
平生两膝不着地,石业受之无愧色。
”这里可以看出米芾对玩石的投入与对傲岸不屈的刚直个性。
大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怀,并开创了玩石的先河。
拜石这一事件,给了我们一个疯疯癫癫的米芾,但是事实上他并不是真疯,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这从他的很多实例上都可以看出,米芾的书法造诣很深,徽宗很喜欢他的书法,经常招他进宫写字,有一次他给皇上写完字后,非常喜欢皇上的御用砚台,便对徽宗说:“皇帝的砚台不能给庶民用,而如今皇帝的'砚台被我用过了,臣子是低等的,既然这砚台已经被我玷污了,皇上就送给我吧”。
皇帝很不舍得的刚把好的说出口,米芾害怕皇帝后悔,抓着砚台就揣在怀里跑了,墨水都没来得及洗,搞得全身是墨水。
此外,米芾也是一个关心国家的人,他装傻并不是完全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得到利益。
这就要说到他拜石的真正“内幕”了,石头质地坚固、脆硬,由于这一品质,它出如今画家的画笔下,被画家所爱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米芾能疯到见石就拜还是值得怀疑的,那为什么只有在无为有记载说他认石为兄,《名画的创造者》是这样说的:“米芾知无为军后,为官清正,但是他的上司知州则是一个搜刮民财的老手,把地方百姓搞得民怨鼎沸,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面老鼠,米芾非常瞧不起这位知州大人,与其没有私人交往,但是,按照宋朝的规矩,每逢单日就要到州衙去参拜州官。
吴湖帆的遗憾
吴湖帆的遗憾作者:赵华吴湖帆是二十世纪重要的书画家、鉴藏家之一,吴氏门下,走出了徐邦达、王季迁这等优秀人物。
上海博物馆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对推动吴湖帆研究,功莫大焉。
吴湖帆一生推崇赵董,但不无遗憾的是,在赵孟頫收藏问题上,他似乎始终游走在伪作、疑品的边缘,在鉴定上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吴湖帆收藏的“赵孟頫”作品1、《山水三段卷》《山水三段卷》是吴湖帆收藏的“赵孟頫”作品,无款,有沈周藏印。
递传至吴湖帆时,以其中《秋林远岫图》(图1)上的三个伪赵孟頫印,被强题为赵孟頫。
1985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第四期、第五期,谢稚柳给出意见是:“赵画发表时曾有款,后去了”(《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三册),其辞闪烁,似有隐情,颇有吴湖帆涂改《化度寺碑》拓本“修改”古籍的一贯作风(图2)。
▲图1 赵孟頫(款)《山水三段卷秋林远岫图》▲图2 吴湖帆涂改《化度寺碑》前后对比与赵孟頫干净、简略、变化、长线条的书法用笔不同,此卷采用繁复的短笔,皴、擦、点、染。
十年前上博展出时和几位朋友讨论认为应是王蒙,其中一开与《溪山风雨册》中一开是同景不同角度。
康耀仁先生通过绘画风格的比对分析,认为《山水三段卷》是《溪山风雨册》的散页,属王蒙早期作品。
有趣的是《山水三段卷》上的这套伪赵孟頫印不是孤品,另见于程琦旧藏改赵孟頫款的《摹兰亭序》(图3)和谢稚柳旧藏伪赵孟頫款《尚友斋铭》(图4)。
《摹兰亭序》原为陆继善所作,伪印伪款为后添,王连起先生有专文研究;《尚友斋铭》则书风晚近,可作伪印之上限;全套伪印制作工稳,亦非明清作伪名家之丑怪拙劣,距离吴湖帆生活的时代不会太远。
以吴、谢之过从及藏品的重叠,对伪印所属,不应全然不知,至于“何时、何地、何人、如何、为何”要把款“去了”,尽在不言中。
▲图3 赵孟頫(款)《临褚摹兰亭》▲图4 赵孟頫(款)《尚友斋铭》▲图5 真伪赵印对比(左起:右军四事、临褚摹兰亭、尚友斋铭、秋林远岫图)2、《急就章册》吴湖帆1929年入藏赵孟頫款《急就章册》,后联系故宫南迁时所见俞和小楷《急就章释文》册,比对两本宽广尺度、所用宋藏经纸、朱批页码编号,得出原为一册之结论,亦是一段奇遇。
收藏趣谈·吴湖帆
收藏趣谈·吴湖帆收藏趣谈·吴湖帆吴湖帆(1894~1968),一名吴迈,又名吴倩,号倩庵,以湖帆行,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吴大嗣孙。
著名画家、鉴赏家。
山水从四王、董其昌,踪及赵孟、王蒙等大家。
书法精于行楷,师法赵佶,后摹米芾,晚喜草书。
曾创办正社书画社。
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文史馆馆员。
有《吴湖帆画集》《联珠集》《梅景书屋画集》等。
72柄状元扇吴湖帆生长于状元渊薮的苏州,平素多有集藏癖,他就动了脑筋,搜集清代带有状元手迹的折扇。
吴湖帆是清代名臣吴大嗣孙,家里原已蓄此种折扇若干柄。
他便在此基础上再事扩展。
有些状元后代本与吴家有世谊,但后人对先人手泽并不重视,鼠咬虫蚀,寸缣无存,加之扇子多是写给人家的,吴湖帆虽多方向其后人收集,却收获甚微。
面对这种情况,他仍不灰心,为了得到一把状元扇,将自己的珍贵书画与人家交换。
状元王敬铭喜作画,而书扇极少,吴湖帆煞费经营,始终未得,后由钱镜塘代为觅得。
大约耗费20余年的精力,才获得此类折扇72柄。
其状元书扇有顺治间的孙承恩、徐元文,康熙间的缪彤、韩、彭定求、归元肃、陆肯堂、汪绎、王世琛、徐陶璋、汪应铨,雍正间的彭启丰,乾隆间的张书勋、陈初哲、钱、石韫玉、潘世思,嘉庆间的吴廷琛、吴信中,道光间的吴钟骏,咸丰间的翁同,同治间的翁曾源、洪钧、陆润庠,等等。
连当时在世的末代状元刘春霖,吴都加倍致送润笔,请他作一跋语写在扇面上。
解放后,苏州拙政园一部分辟为苏州市博物馆,吴湖帆慷慨地将所藏状元扇全部捐给了博物馆。
“碑妻帖子”的由来吴湖帆有“碑妻帖子”的佳话。
生于金石名家,他自幼耳濡目染,爱碑帖如痴。
上世纪30年代,他得到隋《董美人墓志铭》拓本,墓志书法遒劲苍虬,为我国古代墓志铭中最佳上品,但拓本传世极为稀少。
他将藏拓之室命名为“宝董室”。
他将拓本随身携带,夜间入寝也将其放在枕边,自嘲“与美人同梦”。
吴亦因号为“丑”,并特镌刻“既丑且美”一印而自乐。
“米颠”趣事
北宋书画大师米芾有洁癖。
他出门做客,用银方斛泻水洗手,洗完后,双手拍击,直到水干,不肯用现成的手巾揩拭。
洁癖很容易惹来麻烦。
他任太常博士时,奉命到太庙主持祭礼,由于他嫌弃祭服上印染的水藻与火焰的图案显脏,将它们强行洗除,因此遭到罢官的严厉处分。
米芾的洁癖不仅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仕途,还影响到女儿的婚姻。
他择婿时,有一位青年秀才姓段名拂,字去尘,米芾看到他的名字就欢喜,对家人说:“既拂矣,又去尘,真吾婿也!”米芾这样做,是不是比那位乱点鸳鸯谱的乔老爷更明智些?已不得而知。
米芾住在京城,喜欢穿唐装,戴高檐帽。
其装扮乘坐轿子不方便,可是他有洁癖,不愿将高檐帽交给随从拿着,怕他们弄脏了。
于是他就干脆揭去轿子的顶盖,坐在敞篷轿子里,露出帽尖。
某日,在保康门外,米芾遇见了好友晁说之,后者见状大笑。
米芾下轿握手问道:“晁四,你说我这副模样像什么?”晁说之回答:“我道你似鬼章。
”两人拊掌绝倒,乐不可支。
当时,朝廷在西边捕获了一位匪首,绰号鬼章,传送他入京的槛车,与米芾的敞篷轿子相似,晁说之以鬼章作比,正好挠中了米芾的痒处。
米芾言行怪诞,常出人意表,因此被称为“米颠”。
宋人周??的笔记《清波杂志》中有个好段子:米芾回信,“写至‘芾再拜’,即放笔于案,整襟端下两拜”,毫不含糊。
元?v七年(1092),苏东坡任扬州知州。
某日,他召集十多位名士聚餐,米芾也在座。
酒至半酣,米芾突然站起身来,对苏东坡说:“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质之子瞻。
”米芾向苏东坡当面求证,就是希望苏东坡为他公开平反,可他没料到,苏东坡的回答是“吾从众”,意思是:我同意大家的看法。
此语一出,满座欢哗。
米芾出任涟水军使,迷恋当地的奇石,广为搜罗,细加评点,为此耽误了不少公事。
巡察使杨杰去查办他,见面就批评道:“朝廷以一州数县托付给先生,倾力处理公务,犹恐有所疏漏,哪能整天把玩石头?”米芾也不辩解,从左袖中取出一块石头,形状嵌空玲珑,峰峦洞壑应有尽有,色泽清润之极。
米芾此帖被称为“墨皇”,上面还有他唯一存世的涂鸦画作
米芾此帖被称为“墨皇”,上面还有他唯一存世的涂鸦画作人生暮年的米芾,刷字点山水把赏文玩仍是他生活里的不可或缺。
遇到好的书画玩物,米芾倾家荡产也想着收入囊中。
为此,他收获满满,珍品与赝品塞满了米芾的百宝箱。
江苏涟水县米芾塑像大约是在公元1106年末的某一天,米芾得到了三件宝贝,分别是张僧繇《天王》、景温《问礼图》两幅绘画和珊瑚笔架一件。
他欣喜万分,神采飞扬,立马用笔记录下来这三大件宝贝名称与来由,其中的珊瑚笔架还画上了草图。
米芾写道:“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
”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大画家,成语“画龙点睛”说的就是他的故事。
好么,米芾竟然能收到张僧繇的《天王》这幅画。
画上面还有唐朝书法家薛稷的题跋,不仅如此,此画原来的藏主是唐朝右宰相阎立本,就是那个画《步辇图》的!米芾接着写道:“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
”“景温”指的是谢景温,他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人称“吏师”,跟范仲淹欧阳修是好友。
他旧藏的六朝古画《孔子问礼于老聃之图》,虽不知作者姓名,但定是出自名家之手,现今也归米芾所有了。
更令米芾喜形于色的是最后这件宝贝,米芾写道:“珊瑚一枝。
”米芾把“珊瑚”二字写得很大,太激动了。
在那个没有潜水设备的年代,珊瑚确实是稀罕之物。
米芾把玩着这件宝贝,嫌不过瘾,竟然就着这张纸把珊瑚画了下来。
原来这是像个三爪鱼叉形状的笔架!米芾在涂鸦画作的左边还备注了两个字“金坐”。
由此,一件珊瑚镶嵌在金座上的笔架,生动完整地出现在人们眼前,熠熠生辉。
这还不够,米芾完全陶醉在这件宝物之中,他继续写着,他竟然接着赋诗一首:“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
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诗的第一句是交代出珊瑚笔架的形状。
第二句交代珊瑚笔架的来历:它是来自高官贵族之手。
“天支”是皇帝一族的代称,“节相”指的是节度使和宰相。
这种人家的笔架品味自然不凡。
第三句意思是说米芾当年蒙皇恩就任礼部员外郎。
米芾 丹阳帖
米芾丹阳帖
释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
芾顿首。
米芾《丹阳帖》,翰牍九帖之六,纸本,行草书,纵23.5厘米,横22.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所致为米芾之友人。
此友人乃《适意帖》中“觑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之“吾友”。
《丹阳帖》,《书法大辞典》称为《丹阳帖》;蔡舜宁《米芾之书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研究》称为《换玉笔架书》。
“丹阳”乃润州古称。
秋榖未登,青黄不接,米价必至踊贵,故此帖必作于崇宁二年夏秋之间。
米芾愿以玉笔架换百斛丹阳米,寥寥二十余字,“如何”二字是商量的口气,有点调皮;“早一报,怨他人先”,则活脱可见其幽默诙谐。
从文字看来,已有《世说新语》中晋人名士风度。
米芾“翰牍九帖”之一,此尺牍的书法风格,正是在追求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人书札作风。
米芾名其居为“宝晋斋”,十分仰慕的正是晋人风流。
他研习二王甚勤,尤其《蜀素帖》,后半部全从右军《兰亭》中来。
但他最为倾心的是“破体”的小王,故《海岳名言》有谓:“子敬天真超越,岂父可比也。
”落笔痛快,气势开张,英俊豪迈,更契合于米芾的性格。
《丹阳帖》的写法就和献之笔札相近。
但是,既经“重法”的唐代,提按已是普遍的笔法,兼之米芾个性强烈,字势愈加跌宕,用笔更形起落,牵丝显露,出锋锐利,真是“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大胆而泼辣,尺素之间亦使出了浑身解数.这与二王的散淡就有了距离.米芾毕竟还是米芾,米字到底还是米字,他能著名书史,开宗立派,不是没有缘由的。
此帖文字较少,虽是行书,但全帖完整,显得净洁可爱。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T一点|大家都在逃难,只有吴湖帆捧着金条去换米芾现在,在新浪微博能收看到更多精彩展讯了!欢迎关注@看展小陀螺一颗带你看遍全球优质展览的小陀螺ART一点团队优质出品严禁复制转载上海博物馆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吾师的性格,外表冲和温雅,带些外圆内方。
平日总是满面春风地微笑,意态那么霭然,对朋友无非是全真挚的情感作用,而不在乎利害关系,从来没有见到他老人家为了金钱的事,而与人做过分毫必较的争执,好像什么都是有话好说。
大概是出身望族的他,又兼有一身极深的名士气息,对穷朋友辄不吝作画奉赠,并以此为乐事。
」——王季迁《吴湖帆先生与我》1933年除夕前夜,像往常一样,吴湖帆在灯下记日记。
他写道,自己又以八十四元钱购得两件宝贝,一件,是阮文达为吴荷屋书联,另一件,是沈石田晚年金扇面一张。
这一年,吴湖帆家中收入有些窘迫,一为画价因时局影响而减色,一为田租所收不够理想,口袋里不过一百块年资,买了两样物件后,只剩了十几元钱。
但他并不觉得贵,反而如获至宝,自嘲道:“可笑可笑,可怜可怜。
忆赌徒嗜樗蒲,登徒好女色,或亦如是而。
”可见他对收藏多么痴迷。
吴湖帆一生过眼宝贝无数,收藏有1700多件书画,还不包括大量古籍善本、青铜器、高古玉等。
熟悉美术史的会发现,如今许多文物的鉴定结论,源头都可追溯至他。
这其中包括大量宫廷旧藏散佚的宝物——很多已是欧美、日本等博物馆中的重要馆藏。
所以,如果你常看高级别的古书画展,一定对他清雅的小楷和“梅景书屋”四字印象深刻——这是吴湖帆的斋号,也是当年江浙一带影响最大的艺术沙龙,其时著名的书画、词曲、博古、棋弈的时贤雅士都曾出入其中。
吴湖帆是当时海上画坛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成就涉及绘画、鉴赏、收藏等多方面,而要成就这样一位人物,天时地利人和出身财力学养缺一不可,后世恐怕学不得,也学不来。
《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题跋杭州有不少老先生见过吴湖帆。
治石泰斗黄怀觉先生当年专为吴湖帆刻碑,吴夫人潘静淑的墓志铭就出自他手。
其子黄良起先生,前些年忆起儿时常见的海派大师们,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吴湖帆。
吴湖帆当年住在上海嵩山路,冯超然、梅兰芳、盖叫天都住附近,常有往来。
吴家最宝贝的是字画,不少都藏在汇丰银行保险箱里,黄良起记得父亲叮嘱过,去吴家千万不能动字画,动了便闯大祸,倾家荡产都赔不起。
相较之下,吴家不当回事的则是黄金,一根金条十两重,一捆一捆墨墨黑的,用火漆烫过,家里随处摆放。
吴湖帆之儿对黄良起说:这个东西,不值钱。
对此,陆抑非说,抗战时,大家都逃难,只有吴湖帆拿着几十根金条去换米芾的《多景楼诗册》。
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
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
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
...............................................上海博物馆藏有大量吴湖帆曾经鉴藏的古书画,年末,这场以“吴湖帆书画鉴藏”为主题的特展惊喜地出现在上博的展讯里,共展出相关古书画文物97组(113件),都是上世纪30、40年代吴湖帆鉴藏过的精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24件。
这也是吴湖帆生前所藏第一次大规模展示。
展览现场对了,杭州人一定还要晓得一件事情,那就是现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卷,原本是“梅景书屋第一名迹”(潘静淑跋语),后来是经浙江省文管会多次托人商洽请吴湖帆割爱的,当然,银子也是花了不少的。
展览分两期第一期:2015年12月10日起至2016年1月24日第二期:2016年1月28日起至2016年3月13日(更换近30组展品)[ 两期展品清单]第一期第二期“金罐子”里长大尽管今时今日喜说平等,但吴湖帆之所以是吴湖帆,其显赫出身不可回避。
记得曾有一位艺术家说,好出身的人才有好眼光,此话虽然绝对,但自有其道理。
拿吴潘两家的联姻来说,那可是惊动苏州全城百姓的一桩喜事。
当时的苏州,吴潘两家皆是赫赫有名的世家,新郎吴湖帆,是清末收藏大家吴大澂之孙,新娘潘静淑,伯父潘祖荫是咸丰二年探花,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
吴湖帆与夫人潘静淑潘家祖上历代都热衷收藏,“攀古楼”所藏富敌东南,潘静淑的陪嫁品中就有不少珍贵的文物,成为此后吴湖帆收藏中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包括宋拓欧阳询的三件代表作:《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和《皇甫诞碑》。
这三件极其珍稀的宋拓本,与他后来用商周青铜换得的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一起,并置为著名的《四欧宝笈》。
吴湖帆尤其钟意这四件碑拓,不仅取斋名为“四欧堂”,甚至连他的四个孩子都因此得名为:孟欧、述欧、思欧、惠欧。
潘静淑在收藏上一直很支持吴湖帆,当年一件元代王?所作的《诸家题倪瓒耕云轩咏卷》,还是潘静淑割舍了自己的裘皮大衣换来的。
到了潘静淑三十岁(虚岁)那年,恰好与宋景安刻《梅花喜神谱》干支相合,静淑的父亲又拿出这件家藏赠与夫妇俩,吴湖帆后来便将书斋命名为“梅景书屋”,其中的“景”取自米芾《多景楼诗册》。
南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册景定二年(1261)纸本雕版印刷宋伯仁(十三世纪),字器之,广平(今河北广平)人。
古称画像为“喜神”,故本谱名称“梅花喜神谱”,即梅花画谱。
本谱初刻于南宋嘉熙二年(1238),原刻本未见传世。
此为南宋景定二年(1261)金华双桂堂重刊本,宋伯仁编绘。
是中国最早的木刻图籍,亦是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种种情态的画谱,堪称至宝。
此谱为吴湖帆岳家潘祖荫祖传善本古籍,吴湖帆对此极为珍视,专门篆刻鉴藏印“吴湖帆潘静淑夫妇所藏海内孤本宋刊梅花喜神谱之印章”。
其斋名“梅景书屋”的“梅”字寓意,即因珍藏《梅花喜神谱》而得名。
册中有刘定之装补入吴湖帆《十六字令》及《梅景书屋图》。
吴湖帆画梅景色书屋图吴湖帆画梅景色书屋图(局部)还有很大一部分收藏,吴湖帆是上承自家祖荫的。
他的家族,集官宦、文艺于一身,因此,吴湖帆一出生,就仿佛掉进金罐子般,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
他自幼就得以进入主流文化精英圈,在学堂接受的也是最为正统的文人画学教育。
再加之祖父吴大澂痴迷金石书画收藏,熏陶之下,年少的吴湖帆有许多机会直面古人真迹,很快就登堂入室。
吴大澂中风卧床期间,常将吴湖帆唤来,传授其平生收藏的名目。
吴湖帆对答如流,举一反三,对鉴赏收藏的悟性,被吴大澂一一看在眼里,这也是为何吴大澂过世后几乎将所有的书画彝鼎都交给了吴湖帆的缘由。
吴湖帆收藏中还有一批重要的董其昌书画,来源于外祖沈韵初。
沈韵初还曾请钱权盖刻“宝董阁”斋印一方,后来也一同留给了吴湖帆。
董其昌对吴湖帆影响很大,所以在梅景书屋的藏品中,这批董其昌作品一直占据显著分量。
明董其昌画禅室小景图册万历四十六年(1618)纸本水墨吴湖帆跋中指为该册为董其昌原装,亦系目前传世董氏作品中仅见。
有董其昌自签:“画禅室小景四幅,戊午(1618)三月。
”可知作者时年六十四岁。
董其昌在绘画理论上的最大贡献,莫过于画分南北,以禅喻画。
吴湖帆钤“画禅室”印于册上,实属双美。
此印为其外祖父沈树镛请钱叔盖所治,不幸散佚他处,后终得完璧。
今与董氏画作相映成辉。
吴湖帆外祖沈氏与其本人皆以“宝董”名室,此为出处之一。
明董其昌画禅室小景图册(局部)万历四十六年(1618)纸本水墨吴湖帆画画禅室图这么看来,吴湖帆自然是一个幸运儿,但他一生的收藏,并没有依附于前人留下的遗藏,除了继续以自己的眼光与判断收藏以外,他更近一步地研究了这些文物,留下丰厚无价的遗产,将其发扬。
天时地利下的“新世界大门”1924年,吴湖帆定居上海,这一迁移对他的鉴藏生涯来说至关重要,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彼时,上海通商开埠,成为江南地区商业文化中心,大批鉴藏家云集沪上,形成了庞大的藏家群体,以张珩、庞莱臣、吴湖帆、蒋祖诒等为核心。
可以说,这是当今海内外各大公私收藏机构格局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文物聚散,尤其三十年代,故宫书画南迁,购藏领域的活跃程度更是达到空前。
以吴湖帆为代表的这批鉴藏家,恰逢其时地见证并经历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文物流转的历史性洗牌,也正是在这样的风云聚散中,他的鉴藏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不得不说,是天时地利。
十年左右的时间,吴湖帆俨然已成为沪上书画圈最具影响力的核心人物。
在上海,吴湖帆与当时中国最好的画家、收藏家交往,在书画的实践学习和频繁的看画、收购、交换中,增加了经验,鉴赏的眼光也愈发犀利。
北宋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纸本米芾(1051-1107),湖北襄阳人。
是册为米芾居镇江时,登临北固山甘露寺多景楼,触景生情所作。
字大如拳,笔势开张,向被视作米氏传世大字佳构。
抗战胜利前夕,吴湖帆将此重宝收入囊中,其书斋冠名“梅景书屋”次字“景”寓意即在于此,可见欣赏宝爱之真切深厚。
吴湖帆画多景楼图吴湖帆画多景楼图(局部)南宋佚名鹌鹑图页绢本设色本图作者不详,所作鹌鹑神态生动活泼,坡后秋禾一茎,亦摇曳生姿,堪称南宋写生佳作。
此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之前,吴湖帆、潘静淑夫妇移居上海之后购藏。
从画面内容以及同时前后购藏的南宋佚名《樱桃黄鹂图》页、南宋林椿《梅竹寒禽图纨扇》页中,略可窥见吴氏夫妇当时追求和向往一种恬淡、安宁、祥和的生活情趣。
南宋佚名鹌鹑图页(局部)绢本设色1935年吴湖帆还应故宫邀请,在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开展前,为展品一一作鉴定。
此后,吴湖帆在鉴定界声名鹊起,确立了极具权威的地位。
当时沪上流转的古书画,几乎无不过吴湖帆之眼。
据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凌利中不完全统计,光是传世所见吴湖帆作了题跋的古书画,就有六百余件。
“梅景书屋”也成为一块响亮招牌,不仅有着吴湖帆庞大的私人收藏,更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古书画聚散鉴藏的重要场所。
庞莱臣、钱镜堂、孙伯渊、刘定之、张葱玉等著名沪上藏家、书画商、鉴定家都是当时吴家常客,吴湖帆为他们掌眼,与他们交往,同时也根据自己的品味购藏或交换,令整体收藏更为丰满。
北宋郭熙幽谷图轴绢本水墨郭熙(十一世纪),字淳夫,河南温县人。
此画为北宋秘府旧藏,著录于《宣和画谱》。
《丑簃日记》1933年正月记:“大千携示郭河阳《幽谷图》绢本真迹,笔墨生动,百读不厌,载入安仪周《墨缘汇观》中,今在庐山蔡金台家。
”二月二日,叶恭绰过访,吴湖帆出示而与之同观。
二月十五日,吴湖帆在日记中写道:“临郭熙《幽谷图》一角。
”今吴湖帆《临郭熙幽谷图》仍存世。
北宋郭熙幽谷图轴(局部)元张中芙蓉鸳鸯图轴至正十三年(1353)纸本水墨张中(十四世纪),字子政,松江(今属上海市)人。
擅水墨花鸟,传世作品罕见,多为内府收藏。
此画亦从清宫流出,且曾为明代沈周伯父与文徵明外曾孙收藏。
据《丑簃日记》载,1935年春,画商曹友卿携此画至梅景书屋,吴湖帆爱不释手,遂以戚继光《王瞻美五十寿诗》和张复《凤笙明月图》书画诗卷两件明代书画,并加800元现金换得,总计“约六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