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使至塞上)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使至塞上)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 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 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 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 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 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 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 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 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 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 正在燕然前线呢!
中国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名文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点击播放朗读
停止播放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 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 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 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 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点击页面 即可演示
古诗三首
使至塞上 黄鹤楼 归园田居(其一)
复习旧知识
律诗——包括四联,每句五个 字的叫五律,每句七个字的叫七律。 绝句——每首诗共四句,每句 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 七绝。
使至塞上
王维

诵读欣赏 古诗《蝉》《孤雁》_七年级语文教案

诵读欣赏 古诗《蝉》《孤雁》_七年级语文教案

诵读欣赏古诗《蝉》《孤雁》_七年级语文教案.教案设计诵读欣赏古诗《蝉》《孤雁》(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疆五家渠一中苏新华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三首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

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2、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导言: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三首古诗。

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三首古诗安排到了一个单元,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以动物为题。

这些诗歌在内容上说,属于咏物诗。

诵读欣赏(一)蝉蝉虞世南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1、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要正确读音、断句。

3、识别诗体。

二、诵读1、应用多种方式诵读2、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提出问题:(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三、诵读1、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1)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学生各抒己见)(2)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1、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诵读欣赏(二)灯蛾咏蛾物性自有僻,附炎岂我情。

宁投明处死,不向暗中生。

一、用诵读欣赏的方法多层次逐步诵读:1、读准字音,节奏,了解诗体。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目录】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目录】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目录】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作为承载民族文化和反映人文气息的七年级语文教材,在传承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材目录是什么你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编的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目录,大家快来看看吧。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目录上册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一为你打开一扇门二*繁星三冰心诗四首四“诺曼底”号遇难记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写作有感而发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六往事依依七幼时记趣八十三岁的际遇九*伟人细胞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写作说真话,抒真情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三单元民俗风情十社戏十一*端午日十二本命年的回想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我的思念是圆的诵读欣赏对联六副写作从生活中找到“米”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第四单元多彩四季十四春十五三峡十六济南的冬天十七*夏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十八斜塔上的实验十九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二十*宇宙里有些什么二十一《梦溪笔谈》二则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专题狼第六单元奇思妙想二十二天上的街市二十三*七颗钻石二十四蔚蓝的王国二十五皇帝的新装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附录一应用问示例附录二名家书法赏析附录三字词表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目录下册第一单元人物风采一童年的朋友二一面三*我的老师四*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五赵普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周,你在哪里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第二单元童年趣事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月迹八*三颗枸杞豆九我们家的男子汉十*柳叶儿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黄纱巾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口语交际劝告第三单元建筑艺术十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十二巍巍中山陵十三*凡尔赛宫十四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第四单元动物世界十五松鼠十六*松树金龟子十七国宝——大熊猫十八黔之驴诵读欣赏古诗三首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语文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第五单元信息传播十九三个太阳二十录音新闻二十一*“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二十二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诵读欣赏七子之歌写作写消息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第六单元诗词拔萃二十三毛泽东词二首二十四古代诗歌三首二十五现代诗二首二十六*歌词三首诵读欣赏古诗三首写作自由作文语文实践活动赛诗会附录一应用文示例附录二语法简表附录三字词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课件(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课件(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 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 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 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 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 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世达官贵人 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 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 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 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 了这首《泊秦淮》。
创作背景 《泊秦淮》,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六朝古都金陵的 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 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杜牧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 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 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 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 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 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 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绝唱。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后之咏秦淮者,更从何处措词? 清·李锳、李兆元《诗法易简录》:首句写秦淮夜景。次句点明夜泊,而以“近酒家”三字引起后二句。 “不知”二字感慨最深,寄托甚微。通首音节神韵,无不入妙,宜沈归愚叹为绝唱。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盱目刺怀,含毫不尽。“千里枫树烟雨深,无朝无暮听猿吟”,凄不过此。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王阮亭司寇删定洪氏《唐人万首绝句》,以王维之《渭城》、李白之 《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为压卷,韪于前人之举“蒲萄美酒”、“秦时明 月”者矣。近沈归愚宗伯亦效举数首以续之。今按其所举,惟杜牧“烟笼寒水”一首为角。 [ 清·赵彦传《唐绝诗钞注略》:何焯云:发端一片亡国恨。王尧冲云:“近酒家”,歌声所由来矣。 清·朱宝莹《诗式》:首句状景起。烟、水色青,故“烟笼水”;月、沙色白,故“月笼沙”:此秦淮景色 也。次句点“泊秦淮”。泊近酒家,为下商女唱曲之所从来处,已伏三句之根。三句变换,四句发之,谓杜 牧听隔江歌声。知《玉树后庭花》曲系陈后主亡国之音,足动兴亡之感,而商女不知曲中有恨,但唱曲而已。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后庭》一曲,在当日琼枝璧月之场,狎客传笺,纤儿按拍,无愁之天子, 何等繁荣!乃同此珠喉清唱,付与秦淮寒夜,商女重唱,可胜沧桑之感?……独有孤舟行客,俯仰兴亡,不 堪重听耳。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首二句写夜泊之景。三句非责商女,特借商女犹唱《后庭花》曲以叹南朝 之亡耳。六朝之局,以陈亡而结束,诗人用意自在责陈后主君臣轻荡,致召危亡也。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贾生》公开课教案_4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贾生》公开课教案_4

《贾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贾谊。

2.了解李商隐及其作品。

3.了解李商隐咏史诗的背景,把握诗歌主旨。

4.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苦恼。

5.掌握鉴赏咏史诗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1.了解贾谊和李商隐。

2.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贾生》一诗的主旨。

3.朗读背诵全诗,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苦恼。

【教学难点】掌握鉴赏咏史诗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一体机、平板。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千古兴亡咏史诗(一)设疑导入: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特别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朝代。

在二十四史中,唐朝人就编写了八部。

在以史为鉴的社会风气下,唐朝诗坛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咏史诗。

诗人们借古抒怀,追忆历史事件,缅怀历史人物,在咏史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理想的感叹。

那么在整个唐代的咏史诗中,唐代诗人歌咏最多,最喜欢咏叹的历史人物是谁呢?这个人就是贾谊。

为什么他的人生际遇能穿过悠悠岁月,引发唐代诗人们无限的感慨与追思呢?这节课,我们就从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咏史诗《贾生》中去寻找答案。

(二)温故知新:李商隐、杜牧和刘禹锡是咏史诗的代表诗人。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晚唐另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的《泊秦淮》。

《贾生》和《泊秦淮》这两首诗都是托古讽今、借古抒怀的咏史诗。

再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咏史诗,来回顾一下咏史诗的相关知识。

(课件出示)诗歌特点:*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的诗歌。

首先是诗中有历史,或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

诗中的“历史”不必如史书中的“历史”那么确切。

*咏史诗不是为发古人之幽思,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借古讽今是常见的表现手法。

*咏史诗的构思是不尽相同的。

常见的是先即事即景,由此引发议论或抒发感慨。

还有诗中史实的叙写不多,却以议论为主的。

七(下)诵读欣赏(二)

七(下)诵读欣赏(二)

润州区片区合作七(下)语文教学案学校网址: 1课题:文笔精华(二)主备:王婧课型:阅读审核:七年级语文组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的特点。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说明的方法。

3.积累优美准确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说明的方法。

【学法指导】通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文中所写到的四处景观,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视频中的诵读技巧反复朗诵,体会文章写作的妙处,掌握写作写景状物文章的要点,并学习范例完成课外练习。

【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请将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对峙.() jī( ) 椭.圆()马厩.()角.斗()接zhōng( )摩肩炫.()耀 ( )dǐng盛 ( )ráo有兴味( )chóu缎()dàn生2.熟读四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段文字的内容。

3.读完文章,你有疑问吗?请将你的疑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疑问:二、课堂助学1.导入同学们能谈谈给留下你深刻印象的建筑吗?师分别出示课文中四个建筑物的图片/i?ct=201326592&cl=2&nc=1&lm=-1&st=-1&tn=baidui mage&istype=2&fm=index&pv=&z=0&ie=utf-8&word=%E5%A4%A9%E5%9D%9B(天坛)润州区片区合作七(下)语文教学案学校网址: 2/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5 %8F%A4%E7%BD%97%E9%A9%AC%E6%96%97%E6%8A%80%E5%9C%BA&ie=utf-8&in=14151&cl= 2&lm=-1&st=-1&pn=7&rn=1&di=249648469201&ln=623&fr=&fm=result&fmq=13630824 9978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7&-1 &di249648469201&objURLhttp%3A%2F%%2Fimages%2F200 8%2F8%2F26%2F23%2F4%2F11ca6167d11g214.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 fzstfi7gi7w_z%26e3Bt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ks52AzdH3FetjoAzdH3Flbnd bn9a_z%26e3Bip4&W1000&H665&T9551&S710&TPjpg(古罗马角斗场)/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 fm=result&fr=&sf=1&fmq=1363082619703_R&pv=&ic=0&nc=1&z=&se=1&showtab=0&fb =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6%98%86%E6%98%8E%E8%8A% B1%E8%A1%97(昆明花街)/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 fm=result&fr=&sf=1&fmq=1363082737125_R&pv=&ic=0&nc=1&z=&se=1&showtab=0&fb =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8%8B%8F%E5%B7%9E%E5%B0% 8F%E5%B7%B7(苏州小巷)今天我们要通过文字欣赏的就是图片上的佳境。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12篇)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12篇)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12篇)导语: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了爱祖国、爱百姓的主题。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约客》教案_4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约客》教案_4

《约客》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会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2.教给七年级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图画法、文字描述法,为以后的赏析诗歌奠定一点基础。

3.引导学生重视课外古诗词的学习,以此为引子,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古诗词,培养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古诗词的了解处于起始阶段,几乎没有古诗词赏析能力。

通过课外古诗词的延伸学习,引导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积累古诗词,学习一点赏析诗歌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感知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2.体会诗歌意境。

(二)难点:教给七年级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图画法、文字描述法。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画图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课件图画作品等六、教学过程:一、课前美图我来看,画意诗情入眼来: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课前我们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是李清照写的《一剪梅》,它是用歌唱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现在请同学们换一种角度,欣赏一幅我们班同学的画。

(出示课件)(王维的《竹里馆》)认真观察,看看都画了什么?然后想一想:看到这幅画,你可以想到哪首诗歌呢?(学生观察说出看到和想到的;画的主人谈一下自己画的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可以借助于图画来进行,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讲解两个概念:物象: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

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

意象:“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

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引进两个关于诗歌的概念,让学生理性认识诗歌的一些常识。

为下文学习做以铺垫。

中国古典诗歌是很讲究是诗情画意的有机结合。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赵师秀的《约客》,以此为支点,一起领略古诗歌的魅力。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一、学习《泊秦淮》杜牧1、作者作品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

以济世之才自负。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

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3、诗歌欣赏烟笼寒水月笼沙写景——夜景夜泊秦淮近酒家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诗歌欣赏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

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

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

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诗人在此用了曲笔。

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

“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

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

4、本诗主题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二、学习《贾生》李商隐1、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评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评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评课稿引言《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评课稿将对该课文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课文背景介绍、内容梗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和措施等方面。

通过本评课稿的撰写,旨在通过对该课文的深入研究和评析,提供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参考。

课文背景介绍《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必修课文之一。

该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由七个独立的篇章组成,每篇都描述了不同追求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几个形象的描绘,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内容梗概《诵读欣赏七子之歌》由七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描述了一个追求者的形象。

以下是各个篇章的内容梗概:1.第一七子:描述一个对理想充满热情的青年,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2.第二七子:描述一个渴望知识的年轻人,他通过阅读书籍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3.第三七子:描述一个追求美的艺术家,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来表达对美的崇敬。

4.第四七子:描述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并且希望保护环境。

5.第五七子:描述一个渴望和平的人,他希望人们能够团结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6.第六七子:描述一个崇尚正义的人,他希望能够为社会不公正的事情做出改变。

7.第七七子:描述一个追求真理的思想家,他通过深入思考来寻求人生的真谛。

通过以上七个部分的描绘,整篇诗歌呈现出追求美好、追求理想的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阅读《诵读欣赏七子之歌》,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2.学会欣赏诗歌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3.通过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呈现诗歌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描述的追求者的形象。

3.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诗歌的解读和理解。

2.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引导。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黄鹤楼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黄鹤楼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10/10
8/10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故
乡。只以为眼前汉水滚滚,烟波浩渺,使人 更生思乡之愁。本句点题。借景抒,以日 暮途远抒发漂泊怀乡之情.
9/10
总结
前四句写仙人及仙鹤传说.抒发世事茫茫感叹。 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抒发日暮思归情思。 全诗借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伤感与思 念故乡情怀。
5/10
诗句意思: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黄 鹤楼。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 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树木清楚可见,鹦鹉 洲上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是日近黄昏,极目 远眺,我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烟 波,真使人发愁啊!
6/10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 楼。”从眼前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昔日仙 人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借 传说落笔,感叹物是人非.
2/10
诗词中黄鹤楼
听说,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也登上黄鹤 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 写诗时,却见到崔颢诗,自愧不如,只好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 诗,使李白搁笔,崔颢从此名气大盛。大约黄鹤 楼边“搁笔亭”就是所以而建。
3/10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
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灵 敏,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 》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 浮沉,终不得志。
4/10
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崔颢游历到了湖北武昌黄鹤楼有 感而作.
写景: 描写了在黄鹤楼头俯视长江两岸所见景色. 抒情: 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 于是抚今追昔,有世事沧桑 感叹,并因日 暮而生思乡之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2.掌握古诗的基本鉴赏方法,包括对韵律、对仗、用词等艺术特点的分析。
-古诗的鉴赏不仅仅是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形式的欣赏。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从专业角度评价古诗。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鉴赏方法,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古典音乐、山水画作等,为学生营造一个与古诗相匹配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对古诗中意象的把握和体会。
-古诗中的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这些意象并体会其情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诗句的分析,深入到古诗的内部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律动和文化底蕴。
3.学生在表达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时,可能缺乏条理性和深度。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本章节的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古诗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诵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个别示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视频,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使至塞上》课件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使至塞上》课件
• 2,从不同的角度对名句进行赏析。 • 3,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预习检测
• 1,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 2,请为这首诗划分节奏。 • 教师总结展示示例如下;
王维:
王维,字摩诘。唐 代著名诗人。”诗佛“
王维在诗歌上的 成绩是多方面的,无论 边塞、山水诗,无论律 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 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 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 轼说他:“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 感。
第一,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至地 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至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 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 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廖廖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 画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好像抽象派的作品.
《使至塞上》 是一首边塞诗。
唐太宗称王维是“天宝 中诗名冠代”人物。
宋朝苏轼曾称赞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 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 )。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 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宣 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扁 即写出塞时沿途风景。察访军情。这实 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 边途中。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 准确地描画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 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日圆”一诗句中描“画大出漠了孤诗烟人直进,入长边河塞
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一 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 ”字,表现了它的刚劲、坚定之美。 “长”字,表达出黄河横贯其间给人 的感觉。“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 而又苍茫的感觉。这就把诗人孤寂的 情绪奇妙地融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 画之中了。

【教育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诵读欣赏《归园田居》(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教育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诵读欣赏《归园田居》(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赏析: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明确:“归”
2、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讨论: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诵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明确:官场
2、明确:官场腐败黑暗、尔虞我诈,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3、明确:田园
4、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什么?
明确: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5、他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诵读欣赏《归园田居》
课题
诵读欣赏《归园田居》
课时
第1课时
(总第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想象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重难点
3、说说《黄鹤楼》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描述一下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
讨论补充
记录
讨论补充
记录
板书
设计
归园田居
平静、充实,质朴、
自然、和谐、幽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
闲适的心情。
教学反思
④道狭:道窄。
⑤沾:沾湿;足:值得。
⑥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 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 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欲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 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拓展延伸
古诗欣赏。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晚春
韩愈
这首诗每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开头两句“草树知 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写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 春天过不了多久就要离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时日,各自 都使出了最大的本事,争芳吐艳,各显美丽姿色。霎时,万紫 千红,春色满园。
“草树”,指各种花草树木。“不久归”,不久就要归去。
一个“知”字,一个“斗”字,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 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 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 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检查预习
重点词语解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 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知道。
荚小,形
诗歌大意。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
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
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 飞雪。
检查预习
重点词语解释。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 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空山歔欷泪
诗歌大意。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思乡的泪水沾湿了双袖模
糊了面容。 在马上与你相遇欲修书一封却无纸笔,请转告家人
朗读指导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六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六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ppt课件

商如女杜是 甫把的一《切蜀看相作》金颔钱联交“映换阶的碧人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走进武侯祠的所见所闻,“自”即“自己”,“空”即“徒然”。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124页古诗 词训练部分。
2、拓展阅读咏史诗歌,尝试 背诵。
李白的《越中览古》 杜甫的《蜀相》
刘禹锡的《石头城》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烟这笼样寒 不水用月直笼抒沙己,见夜而泊写秦作淮用近意酒自家明。,且含蓄,耐人寻味。
前1、三这句首渲诗染歌勾从践体灭裁吴上归,国是的一繁首华—,—后,一从句内直容转上写,越是亡一后首的荒诗凉。
这首诗写贾谊与汉文帝君臣遇合的片段史实,托古 讽今,抒发自己的感慨。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 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 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
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诗歌研读—宣室求贤访逐臣
次句“贾生才调更无伦”是对贾谊的赞扬,着眼于其才华高超、议论风发和神采照人,无与伦比。 相同点:不问民生疾苦,不任贤才 “可怜”,可叹,诗人笔触一转,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成了诗人叹息和微讽的对象。
贾生
走近作者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 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 合称为“温李”,在《唐诗三百首》 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 位列第4。仕途坎坷,困顿凄凉, 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 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 十六岁。
这方样法不 1:用观直诗抒人己,见读而其写伤作己用之意情自明,且含蓄,耐人寻味。
谢 这玄首宗诗 和表杨达贵了妃诗曾人在怎那样里的寻思欢想作感乐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诵读古今名家优秀诗文,陶冶情操,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感受本单元诗篇中生动的形象与意境,体会诗中丰富的想像和情感。

.懂得写诗作文皆由感而发,因情而生,能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积极参加赛诗会,编手抄报、壁报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热爱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品位。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毛泽东词二首》2课时《古代诗词三首》3课时《现代诗二首》2课时《歌词三首》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自由作文2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单元小结1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其教学宗旨就是要借助诗人的创造精神和诗歌的深蕴意来教化学生,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体验思想的启迪,神韵的领悟。

各课设计思路简单介绍如下:《毛泽东词二首》:通过朗读可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在诵读中体会和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把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朗读背诵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卜算子•咏梅》可采用比较阅读。

《古代诗词三首》:①《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样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能让学生打破教材的局限,多角度理解木兰的形象特点,使这一人物回归本色生活,应是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教学本诗时把分析木兰的形象特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意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物,把握文本主题。

这首诗风格刚健清新,语言质朴生动,既有雄浑的气势,又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学习本诗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②《观刈麦》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处境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深深的谴责。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来体会诗的含义。

③《破阵子》表达了作者虽有伟大的抱负却壮志难酬的悲愤,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梦境,体会作者驰骋沙场的壮志豪情。

《现代诗二首》:①《回延安》:语言通俗,运用“信天游”民歌形式、比兴方法和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淋漓酣畅地抒发了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恰当运用民歌形式和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体会从中抒发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是揽胜怀古思乡
的名篇。它把神话与现实、 古与今、情与景熔于一炉, 创造了一个苍茫开旷的诗歌 境界 。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
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 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 村生活的诗篇。他做过几任 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 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加田 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这 首涛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 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 附带说一下,在封建时代, 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 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 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 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朋友和门 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 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 谥”。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 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 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 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 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 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 在燕然前线呢!
品味佳句: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空间阔大 ——层次丰富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构图美: 长河奔流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线条美: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 色彩美: 河水闪闪 ——鲜明优美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 Nhomakorabea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 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
总结感情:
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 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 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 情。
《使至塞上》诗歌以传神 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观的塞 外景色。传达了诗人幽微难 言的内心感情。
黄鹤楼

中国三大名楼 及与之有关的名文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 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 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 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 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