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2 教案7-特殊效果

合集下载

(花城版)五上音乐第12课 音乐家(一)——海顿 欣赏1.《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变奏教案

(花城版)五上音乐第12课 音乐家(一)——海顿 欣赏1.《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变奏教案

(花城版)五上音乐第12课音乐家(一)——海顿欣赏1.《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惊愕交响曲》是海顿的代表作之一,第二乐章变奏部分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和表现力。

通过学习这部作品,学生可以了解海顿的音乐风格,感受交响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海顿及其作品不熟悉,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海顿及其音乐特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海顿的生平和音乐特点,感受《惊愕交响曲》的魅力。

2.能够分析并欣赏第二乐章变奏部分的音乐元素。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海顿及其作品,《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的音乐特点。

2.难点:分析第二乐章变奏部分的音乐元素,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海顿的生平和音乐特点,讲解《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及音乐特点。

2.示范法: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讨论法:分组讨论音乐元素,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见解。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或创作类似的音乐作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介绍海顿及其作品,《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的音乐特点。

2.音响设备: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

3.分组讨论材料:音乐元素分析表格。

七. 教学过程介绍海顿的生平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

2.呈现(10分钟)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分析第二乐章变奏部分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见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尝试演奏或创作类似的音乐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介绍海顿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海顿的音乐风格。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的音乐特点。

记忆7 2教案

记忆7 2教案

记忆7 2教案教案标题:记忆7 2教案教案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记忆技巧,提高记忆能力。

- 赋予学生掌握记忆7 2技巧的能力。

-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内容:- 了解记忆7 2技巧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 学习并练习记忆7 2的技巧。

- 运用记忆7 2技巧来记忆特定的信息。

教学准备:- 记忆7 2技巧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 小组活动所需的学习材料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发学生对记忆技巧的兴趣,可以通过提出以下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记忆大量信息的情况?你对记忆7 2技巧有了解吗?讲解:2. 向学生详细介绍记忆7 2技巧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3. 举例说明记忆7 2技巧的运用,对比其与传统记忆方法的优势。

实践:4.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探索记忆7 2技巧的具体方法,并讨论如何应用于具体的学科内容中。

5. 指导学生通过练习和实践来熟悉记忆7 2技巧,可以使用卡片游戏、抽认卡等互动活动进行巩固。

总结:6. 向学生总结记忆7 2技巧的要点,让他们理解记忆7 2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7. 激发学生对记忆技巧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中积极使用这些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扩展:8.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尝试其他有效的记忆技巧,并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练习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堂测验,测试学生对记忆7 2技巧的掌握情况。

-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以了解教学效果并做出调整。

教学反思: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中教案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生理学第7版感觉器官的功能学习教案

生理学第7版感觉器官的功能学习教案

生理学第7版感觉器官的功能学习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生理学》第7版,主要涉及感觉器官的功能。

具体包括:视觉器官的功能、听觉器官的功能、嗅觉器官的功能、味觉器官的功能以及触觉器官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 学生能了解各种感觉器官的生理机制和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及其生理机制。

难点:感觉器官的神经传递过程和信号处理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1)视觉器官的功能:讲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过程,重点介绍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如何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2)听觉器官的功能:讲解耳朵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重点介绍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如何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

(3)嗅觉器官的功能:讲解鼻子的构造和嗅觉的形成过程,重点介绍嗅觉细胞如何识别气味分子。

(4)味觉器官的功能:讲解舌头的构造和味觉的形成过程,重点介绍味蕾如何感受不同味道。

(5)触觉器官的功能:讲解皮肤的构造和触觉的形成过程,重点介绍触觉感受器如何感知触摸和压力。

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感觉器官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各种感觉器官的名称、功能、生理机制等关键信息,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形成过程。

2. 请举例说明感觉器官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CorelDRAW12电子教学案

CorelDRAW12电子教学案

练习1 揭开CorelDRAW 面纱练习2 绘制基本线形练习3 绘制基本图形(一)练习4 绘制基本图形(二)练习5 立体球练习6 太极图练习7 交通标志练习8 时钟练习9 苹果练习10 海景练习11 名片练习12 穿插的三角练习13 信封练习14 可爱的小老鼠练习15 金鱼缸练习16 大风车练习17 日月同辉练习18 烟花练习19 广西与路径练习20 火星探秘练习21 重点期刊标志练习22 方圆天地练习23 齿轮练习24 全面出击练习25 白玉牌匾练习26 水中倒影练习27 50周年纪念练习28 笑傲江湖练习29 卯兔练习30 红旗飘飘练习31 水瓶与咖啡练习32 美术名作练习33 日历练习34 蜗牛练习35 把爱筑起来练习36 足球练习37 雨中窗外练习38 放大镜练习39 爱你在心口难开练习40 成功之路练习41 大红煤笼高高挂练习42 创建CD封面模板练习43 风驰电掣练习44 扑朔迷离花之语练习45 孤独的羚羊练习46 50题练习47 2008 练习48 达利画展练习49 乾隆通宝练习50 包装盒CorelDRAW12主要内容:第一讲 CorelDRAW基本知识第二讲 CorelDRAW基本操作及绘制、编辑线条第三讲绘制图形及应用填充第四讲对象的操作第五讲文本处理(一)第六讲文本处理(二)第七讲矢量图特效第八讲透镜和其他特殊效果第九讲位图处理第十讲 CorelDRAW的设置第十一讲 CorelDRAW的打印输出第十二讲 CorelDRAW综合实例制作(一)第十三讲 CorelDRAW综合实例制作(二)第十四讲复习第一讲 CorelDRAW基本知识一、课堂纪律和要求,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基本情况,各学员的相互熟悉。

二、 CorelDRAW课时的安排,总计12讲,最后有一堂课考试。

三、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CorelDRAW的应用以及CorelDRAW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四、教学要求:了解CorelDRAW创作作品的一般过程五、教学重点:几个概念的理解六、教学时长:90分钟七、 CorelDRAW是由加拿大的Corel公司于1989年设计开发的,现在的CorelDRAW12集设计、绘画、制作、编辑、合成、高品质输出、网页制作和发布等功能于一体,使创作的作品更具有专业水准。

2024年《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

2024年《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

2024年《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册第二十二节,详细内容为勋伯格的音乐创作及其对20世纪音乐的影响。

主要围绕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表现主义音乐特点以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20世纪音乐史上的地位;2. 掌握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及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3. 欣赏和分析勋伯格的代表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和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勋伯格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勋伯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2. 讲解(10分钟)简介勋伯格生平及其音乐成就;详细讲解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和表现主义音乐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勋伯格的代表作品《月迷的皮埃罗》;引导学生从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另一首勋伯格的作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成果,教师点评。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提醒学生课后进行作业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及成就;2. 十二音技法及表现主义音乐特点;3. 《月迷的皮埃罗》作品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勋伯格的另一首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勋伯格的作品,以及其他20世纪音乐家的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2. 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3. 勋伯格代表作品《月迷的皮埃罗》的分析;4. 课后作业《一个华沙幸存者》的分析。

一、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1. 音高序列:十二个不同音高的音符组成一个序列,这个序列在作品中具有核心地位。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12课《雪中娃娃 ——使用动作命令控制动画的播放》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12课《雪中娃娃 ——使用动作命令控制动画的播放》教案

《雪中娃娃——使用动作命令控制动画的播放》教案(一)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12课年级:五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清华版(2012)【教材分析】《雪中娃娃——使用动作命令控制动画的播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步骤。

这一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在已经制作的动画基础上,使用动作命令来控制动画的播放,包括使用play、stop、goto等命令。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动作命令的基本概念,学会在动画制作软件中使用动作命令来控制动画的播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熟练掌握创建、编辑和应用动作命令的步骤,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应用动作命令来控制动画的播放。

难点:根据动画效果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动作命令。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播放一段没有经过动作命令控制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动画的播放不理想?)。

2. 引入动作命令的概念,解释其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 讲解动作命令的基本类型(如:播放、停止、跳转等)和使用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2. 展示几个使用动作命令控制的动画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动作命令的应用。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分步骤指导学生在动画软件中创建一个简单的动画,并添加动作命令(如:设置动画的开始和结束)。

2. 学生尝试修改动作命令,观察动画效果的变化,理解动作命令对动画播放的影响。

3. 提供一些复杂的情景,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动作命令来实现特定的动画效果。

(四)、互动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在使用动作命令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表扬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巩固提升(10分钟)1. 设计一个小挑战,如:创建一个包含多个场景且能自由切换的动画,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龙教版(2018)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2课数字“直尺”教案

龙教版(2018)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2课数字“直尺”教案

龙教版(2018)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2课数字“直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龙教版(2018)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2课数字“直尺”》。

本节课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数字“直尺”的概念:介绍数字“直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字“直尺”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2. 数字“直尺”的制作:讲解如何制作数字“直尺”,包括使用软件工具进行设计、制作和修改。

3. 数字“直尺”的应用:介绍数字“直尺”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如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

4. 综合实践: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直尺”的制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信息意识:通过学习数字“直尺”的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计算思维:通过数字“直尺”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学习数字“直尺”的制作和应用,使学生掌握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

4. 信息社会责任:让学生了解数字“直尺”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信息社会的负责任公民。

5. 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数字“直尺”的制作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课程的要求紧密相连,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在七年级这个年龄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

在信息技术方面,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总体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有的学生则对此领域了解不多,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在知识层面,学生对数字“直尺”的概念可能较为陌生,对于如何制作和应用数字“直尺”更是一头雾水。

CDIO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规范化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CDIO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规范化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 孙苏颖-目标驱动教学法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L*-中国继 续医学教育"<3<<"2@$H% !9H=>2-
)7* 李惠玲-I_E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在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生带 教管理中的 应 用 效 果 评 价 ) L*-饮 食 保 健"<328"9 $<%!<>@ =<>1-
)@* 张媛媛"杨!俊-问题导向式学习法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提 高护生临床实践技能中的应用) L*-护理实践与研究"<328" 29$>% !<1=<9-
综上所述"基 于 目 标 导 向 的 情 景 模 拟 教 学 法 不 仅 能 够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还能提升其理论 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2* 谢!萍"刘!慰"刘!霞"等-格式化目标带教结合视频模式 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L*-护理与康复"<328" 2H$23% !H7=H1-
急诊科护理实习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T465教学 法 显 著 提 高 急 诊 科 实 习 生 综 合
考评成绩"进一步提升培训满意度#
参考文献
)2* 张!娜"谭丽萍"张彩彩"等-T465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专科 护理实习 生 核 心 能 力 培 养 中 的 应 用 ) L*-中 华 现 代 护 理 杂 志"<328"<1$<@% !7318=739<-
作者简介 !邱婉婉"女"本科"主管护师#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 <3<3 年 7 月至 <3<< 年 7 月我院急诊科护理实习 生 1H 名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 <8 名"均为女性+年龄 28 G<1 岁"平均年龄$<<-81 f7-3<%岁# 试验组 <8 名"均为女 性+年龄 28 G<9 岁"平均年龄$<<-1> f<->9% 岁# 两组数据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3-31% "具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技能培训!培训教师集中授课"安排 实习生参加集体讨论"讲解急诊科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对急诊科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宣讲# 试验组接受 T465教学!$2%构思!培训教师预先构思 急诊科规范化护理技能培训计划"安排急诊科相关护理知 识&实践操作&分组讨论及综合考评考核流程"确保培训管 理计划顺利完成"达到预定教学管理目标# $<%设计!设计 护理技能培训模型"为急诊科实习生分配差异化学习任务 和目标"借助思维导图&教学视频&IIV等多媒体技术设计

七年级教案12

七年级教案12
酒精溅在长桌上并着火的对策:
-立刻通知老师。 -以清水冲洗伤口。 -贴上干净的消毒胶布。
一个学生打破了烧杯,被碎片割伤流血的对策
-立刻通知老师。 -用洗眼瓶以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化学药品溅进学生的眼睛内的对策
-立刻通知老师。 -立刻停止混合该两种溶液, 并把试管放在烟橱中。 -启动烟橱的通风开关, 把烟橱的门完全关上。 -把所有门窗翻开,引入新鲜空气。
将以下的意外事故用线条与右侧的应变方法连起来:
3月19日下午,成都某校一化学实验室突然起火。据悉,事故原因是该校3名学生在实验时操作失误,使金属钠与水接触,从而导致火灾发生。且该实验室内还存有10公斤金属钠,一旦引发爆炸,足以让所在的6层大楼顷刻灰飞烟灭。 五月十二日某科技大学女研究生从事实验时,高温物质溅出,因未使用护目镜而导致脸部烫伤及双眼严重伤害可能造成失明之意外事件后,
看你还想走哪去!
-潜在的危险: -长头发的学生在使用酒精灯时, 头发没有束起因而有时机会着火。 -防止意外发生的方法: -在实验室内同学要把长头发束好, 确保束发的绳子不会松开。
长头发的男、女同学要注意
-潜在的危险: -书包摆放在通道上很容易把人绊倒。 -防止意外发生的方法: -所有书包均不适宜带进实验室内, 就算有大件的物品亦应放在室验室的 侧长桌,防止绊跌其它同学。
酒精喷灯在加热哦!
-潜在的危险: -倾倒了的液体是在火旁边,如果液体 是易燃的便会十分危险,可能会引致 火警。 -防止意外发生的方法: -我们应小心处理易燃化学品,并确保该化学品远离火 焰。另外,当化有化学品溢出时,我们应第一时间通 知老师,不应自行处理。
谁倒完化学液体出来呀?
-潜在的危险: -烧杯和试剂瓶放在桌子边缘,容易被碰跌。 防止意外发生的方法: -所有仪器,特别是玻璃器皿,必须稳妥地放 在实验桌的中央位置。另外,如有打破仪器, 应第一时间通知老师,不应自行处理。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增加特殊条款)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增加特殊条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增加特殊条款)教案名称:中班科学活动——探索水的奥秘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知道水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教具:水、水杯、滴管、颜色、浮力小球、沙子等。

2.学具:幼儿用书、记录表、彩笔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关注水,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探索水的性质(10分钟)(1)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引导幼儿总结水的性质。

(2)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溶解、渗透等现象。

3.探究水的重要性(5分钟)(1)让幼儿谈谈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2)教师总结水的重要性,引导幼儿珍惜水资源。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5分钟)(1)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如:洗手时关水、洗澡时间断放水等。

(2)教师出示节水标志,让幼儿设计节水标语。

5.活动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内容,总结水的性质、重要性及节约用水的方法。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实践节约用水的方法。

2.环境创设:在班级设置节水宣传角,展示幼儿设计的节水标语。

五、注意事项1.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实验环节,教师要确保幼儿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整理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活动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水的性质、重要性的认识。

2.评价幼儿在节约用水、设计节水标语等方面的表现。

3.通过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节水实践情况。

4.分析活动效果,为今后的科学活动提供参考。

一、观察水的性质1.颜色:教师准备一杯清水,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

引导幼儿说出水是无色的,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湖水、海水有不同的颜色(如绿色、蓝色等)。

教师解释,这是因为水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如藻类、矿物质等,使得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024年感统训练教案(通用

2024年感统训练教案(通用

2024年感统训练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感统训练教程》第二章“视觉与听觉训练”,具体内容包括视觉注意力训练、听觉辨识力训练以及视听协调能力训练。

详细内容涉及:视觉注意力训练的图形识别、颜色区分;听觉辨识力训练的音调识别、声音定位;视听协调能力训练的视听同步、视听分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视觉注意力训练的基本方法,提高图形识别和颜色区分能力。

2. 培养学生听觉辨识力,能准确识别音调和定位声音。

3. 提高学生的视听协调能力,实现视听同步和分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视听协调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视觉注意力训练、听觉辨识力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形卡片、彩色笔、音响设备、音调发生器。

2. 学具:学生用图形卡片、彩色笔、耳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视觉图案,引导学生关注视觉注意力训练。

a. 让学生观察图案,找出不同颜色的图形。

2. 新课内容:视觉注意力训练、听觉辨识力训练、视听协调能力训练。

a. 视觉注意力训练:教师展示图形卡片,指导学生进行图形识别和颜色区分。

b. 听觉辨识力训练:播放不同音调的声音,让学生识别并定位声源。

c. 视听协调能力训练:进行视听同步和分离的游戏,提高学生视听协调能力。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训练内容,讲解典型例题。

a. 视觉注意力训练例题:找出混合图形中的特定图形。

b. 听觉辨识力训练例题:识别音调序列。

c. 视听协调能力训练例题:完成视听同步任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感统训练教案(通用)2. 内容:a. 视觉注意力训练:图形识别、颜色区分b. 听觉辨识力训练:音调识别、声音定位c. 视听协调能力训练:视听同步、视听分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完成视觉注意力训练题:找出混合图形中的特定图形。

b. 完成听觉辨识力训练题:识别音调序列。

c. 完成视听协调能力训练题:完成视听同步任务。

2024年中班音乐公开课一等奖标准教案通用

2024年中班音乐公开课一等奖标准教案通用

2024年中班音乐公开课一等奖标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次公开课教学内容来自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节奏与律动》。

具体内容包括基本节奏认识与练习,以及通过身体律动感受音乐节拍。

重点章节为4.3节《走进节拍世界》,详细内容涉及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识别和运用,以及简单打击乐器配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基本概念,并能正确打出相应节奏。

2. 培养学生通过身体律动感受音乐节拍能力,提高音乐节奏感。

3. 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区分及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节奏,培养音乐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节拍器、打击乐器(如小鼓、木鱼等)。

2. 学具:学生自备小鼓或其它简易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开场通过播放一段轻松愉快音乐,邀请学生跟随音乐做简单身体律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拍。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概念,用钢琴弹奏示例,让学生听辨并模仿。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讲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实际演奏中应用。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所学节奏进行练习。

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小组展示(10分钟)每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跟随节拍器为展示小组伴奏。

结束后进行点评,给予表扬和鼓励。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并告知学生下节课预告。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符号及其含义。

2. 板书右侧:例题及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段包含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简单节奏,用打击乐器演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小组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节奏感仍需加强。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奇妙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来源,知道不同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声音的来源,学会用耳朵仔细倾听不同的声音。

2.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掌握不同物体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如:铃铛、木块、塑料杯等)。

2.实验材料:纸张、剪刀、胶水等。

3.记录表、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流水等,引导幼儿倾听。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2.探索声音的来源(1)教师展示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发出声音。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发出声音?3.实验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验材料。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纸张制作小鼓,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材料敲击小鼓,观察声音的变化。

4.分析实验结果(2)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记录实验结果。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出声音?请举例说明。

”(3)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探索更多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倾听、观察、实验、记录等环节,让他们了解声音的来源,学会用耳朵仔细倾听不同的声音。

在实验活动中,幼儿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本节课也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触摸和观察,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大班科学教案通感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大班科学教案通感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大班科学教案通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感觉与认知》第二节“通感”。

详细内容包括:介绍通感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在生活中运用通感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通感的概念,了解五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

2. 通过实践,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通感的概念,感受五种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通感,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水果、彩色笔、音乐CD、棉签、盲杖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感觉相互影响的例子,引导孩子们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通感的概念,让孩子们了解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之间的相互联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实物展示、音乐欣赏、绘画创作等方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通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组内分享自己的体验,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通感2. 板书内容:通感的概念五种感觉的相互影响通感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庭生活中的通感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根据观察,如实记录通感现象,例如:妈妈煮饭时,香味让我觉得肚子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验通感,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通感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发现更多的通感现象,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同时,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与家人共同探索通感的世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通感的概念,感受五种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2024年多媒体中班科学教案

2024年多媒体中班科学教案

2024年多媒体中班科学教案教案名称:《探索光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基本特性,知道光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光的颜色、光的形状。

2.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

2.实验材料:白纸、手电筒、透明玻璃杯、水、颜料、镜子、塑料薄膜、蜡烛、火柴。

3.教学课件:《探索光的秘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手电筒,引导学生观察手电筒的光。

(2)提问:你们知道手电筒的光是怎么来的吗?光有什么作用?2.光的传播(1)教师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2)学生分组实验:用手电筒照射白纸,观察光在白纸上的传播。

3.光的颜色(1)教师讲解光的颜色原理,展示三原色光(红、绿、蓝)。

(2)学生分组实验:将红色、绿色、蓝色颜料分别滴入水中,观察颜料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4.光的形状(1)教师讲解光的形状原理,展示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形状的光。

(2)学生分组实验:用蜡烛、火柴制作不同形状的光。

5.光的折射(1)教师讲解光的折射原理,展示光的折射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将玻璃杯放在水中,观察光在玻璃杯中的折射现象。

6.光的反射(1)教师讲解光的反射原理,展示光的反射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用镜子反射手电筒的光,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8.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光的知识。

(2)制作一个关于光的科学小报,介绍光的特性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光的特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4.作业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大班科学教案通感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大班科学教案通感

2024年幼儿园优质教案大班科学教案通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认识感觉》,详细内容为“通感”的探索。

本章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人的各种感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通感现象,即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感觉及其功能,掌握通感的概念。

2. 通过实践,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感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和理解通感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苹果”为例,讲解通感现象。

让幼儿闭上眼睛,通过触摸、闻气味、品尝等方式,感受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让幼儿选取不同的物品,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描述其特点。

4. 讲解与讨论(10分钟)5. 创作环节(10分钟)以“我的感觉世界”为主题,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画作,展示各种感觉及通感现象。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感觉——通感2. 内容:(1)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2)通感现象: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3)通感应用:生活中的例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发现生活中的通感现象要求:观察生活中不同感官相互影响的现象,记录下来,并简单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妈妈炒菜时,我闻到了香味(嗅觉),然后看到菜的颜色(视觉),觉得菜很好吃(味觉)。

2. 课后拓展:与家长一起探讨通感现象,记录在家庭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各种感觉及其功能,掌握了通感的概念。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对通感现象的理解程度,针对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0年特殊效果教案范文

2020年特殊效果教案范文

特殊效果教案范文一、目的:通过练习达到手艺熟练二、教学方法:讲授和操作授课老师:谢灿星三、教具准备:头影机、特殊漆、油刷、内墙漆、色桨、水四、授课日期:月日课时:天五、教学过程:序号时间程序具体方法方式或内容1每天470分钟先讲授、后操作1:产品说明、本工艺的效果与其它效果的对比情况,对于墙体的工艺分解,及效果的应用范围,特殊效果分为、质感造型、平面造型2:墙壁的工艺分解,(新墙体的类型)了解墙体的坚实度及碱含量情况,旧墙体的了解其粉化情况。

3:颜色的搭配情况,跟据家具颜色的种类、光线的明暗而配置颜色及效果。

平面造型4:图形分解:先确定墙体的附着力,格的定位及贴分色纸、并压实。

罗马格效果、横向及垂直纹理,效果特点,不规则露底增加其层次感和立体感,手刷时要注意握好技巧,蕉漆的量不能太多,被免下滴到墙体,以及油刷的角度控制在45度。

罗马格---改进版:先确定墙体的附着力,在涂漆时就要注意到底层的纹理,使用长毛辊筒,墙漆小加水搅均匀后直接辊涂,使其纹理粗犷,待干后、格的定位及贴分色纸、并压实。

刷上珠光漆待干后,打磨除尘即可。

竹帘漆效果:先确定墙体的附着力,先分成等份,按墙体的大小而去放大或缩小,贴分色纸并压实;刷涂珠光幻彩漆面,纹理清晰、平衡、垂直、厚薄均匀;对纹和锉纹,对纹的可以一组一组来刷,锉纹的分一条一条单独来刷,前者让人感觉像竹帘一根一根竹子装上去,后者会显得更豪华,更自然;也可以无接口显示。

波光幻影:A:以其它色面效果接口处贴上分色纸;B:分露底或全封闭两种效果;C:全封闭的最好底色要接近面漆的颜色,这可以减少面漆的用量;D:墙体面积大的,要两个人操作的,一人先用辊筒均匀涂布,一人跟着在后面刷纹;E:刷涂时纹理、波度不要太大,以免影响整体效果或太别扭。

云纹漆效果:A:先贴好要分色的接口;B:选好颜色的搭配;C:确定云层的位置,涂上珠光漆(或内墙漆);D:用干净的刷、清水打散,让其有一个过渡的颜色又浅入深;E:分两次或三次完成,每次待干后进行。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四级 课程和乐理 教案 第二单元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四级 课程和乐理 教案 第二单元

单元二一、琶音课程P12-13CD10-111、“琶音”来自意大利词语里的竖琴.当我们弹奏琶音时,是在钢琴上将和弦中的每个音符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依次连续弹奏。

注意在弹奏过程中的左手跨越,此处可以让小朋友想象一下彩虹的形状来模拟手腕的跨越,并且一定要注意在时间上的提前把握。

2、关于调式有三个口诀,掌握好就可以牢牢记住24个大小调音阶和琶音。

当字母中带有m出现时例如Am Gm。

口诀1:ABCDEFG6712345{每个字母分别代表哪个音}口诀2:7#顺序4152637此处可以让学生先写4567,中间隔着1237b顺序7362514跟#是相反的口诀3:1是G2是D3A4E5是B{#}1是F2是降B3E4A5是降G{b}这里两组是相反的3、Am Gm的含义:以给你的字母音向上构建三和弦【给你一个音跳跃一个键、再跳跃一个键】和弦M用以区分和弦的大小4、每个调的和弦,例如C大调,老师可叫四位小朋友分别当做do、mi、降mi、sol,老师随机叫出大调,然后属于大调的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

5、教师率先弹出各大小调的琶音,让学生感知分辨是大调还是小调。

二、1、西班牙骑士课程P14-15CD12-13A tempo-回归原来的速度让学生在这首歌中的两处回归原速的标记,用笔圈出来学习曲子之前,可让学生找出每句的调性。

2、“骑士”和弦与琶音课程P16写出每个和弦的名字,并说明它们属于大调还是小调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个和弦中所包含的三个音符的音名试着在钢琴上弹奏一下,以帮助你检查答案是否正确3、琶音的结尾课程P17可以把琶音当做一种特殊的结束乐曲的方式,尽管有时乐曲当中并没有明确表示视奏下列每个示例,并在结尾处使用双手交替弹奏琶音的方式给音乐加上一个令人兴奋的结尾。

(在你开始弹奏之前先数一个小节的预备拍)4、“骑士”的预备练习技巧P12技巧秘诀:轻盈而灵巧的大指,大指轻盈地弹奏分解和弦。

5、“骑士的”千里马技巧P13加强练习“向前走”的感觉感受跨小节存在的节奏律动6、舞龙表演技巧P14-15触键是要求我们弹出跳音和连音的不同,帮助音乐“跳舞”注意这首乐曲的连音和跳音,跳音在弹奏过程中要注意方法,以及手的骨节的使用。

实物编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实物编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物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实物编程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方法;(3)学会使用实物编程工具进行编程实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2)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实物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实物编程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方法。

2. 教学难点:(1)实物编程工具的使用;(2)编程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实物编程教材或参考资料;(2)实物编程工具(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3)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实物编程工具;(2)学习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实物编程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介绍实物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教学新知(1)实物编程工具的使用方法;(2)编程基础语法和指令;(3)编程实例分析。

3. 练习巩固(1)学生分组,进行实物编程实践;(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总结实物编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阅读实物编程教材,了解更多编程知识;2. 尝试使用其他实物编程工具,拓展编程技能;3.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实物编程项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物编程实践:评价学生实物编程作品的质量、创新性和实用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实物编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方法: 创建方法:
选择操作对象 单击交互式透明工具 选择透明类型及操作 在工具属性栏设置效果参数后按空格退出
透明效果(如下图):
原图
添加线性渐变透明
本章小结:
本章学习了CorelDRAW12的特殊效果的创 建方法和技巧,包括调和效果、轮廓图效果、 封套效果、阴影效果、立体化效果和透明效果, 请同学们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它们的创建方法 和技巧,特别是各种参数和选项的设置,以作 出自己满意的图形。
创建方法: 创建方法:
选择操作对象 单击交互式立体化工具 单击图形并拖动或选择预设 在工具属性栏设置效果参数后按空格退出
立体化效果(如下图):
七、透明效果
使用交互式透明工具,可以使对象蒙上一层灰阶遮罩。 使用交互式透明工具,可以使对象蒙上一层灰阶遮罩。 类似于填充,可对对象应用单色、渐变、图案和底纹等透明 类似于填充,可对对象应用单色、渐变、 效果,有均匀透明、渐变透明、图案透明和底纹透明。交互 效果,有均匀透明、渐变透明、图案透明和底纹透明。 式透明工具的属性栏如图: 式透明工具的属性栏如图:
创建方法: 创建方法:
选择操作对象 单击交互式阴影工具 单击图形并向外拖动或选择预设 在工具属性栏设置效果参数后按空格退出
阴影效果(如下图):
注意:应用了调和效果和立体化效果的对象不能添 加阴影。
五、封套效果
使用交互式封套工具,可以直接任意改变图形 使用交互式封套工具, 对象的外形或文本对象的文本框形状。交互式封套 对象的外形或文本对象的文本框形状。 工具的属性栏如图: 工具的属性栏如图:
创建方法: 创建方法:
单击交互式变形工具, 单击交互式变形工具,选择变形种类 单击图形并向外拖动或选择预设 在工具属性栏设置效果参数后按空格退出
变形效果(如下图):
推拉变形
拉链变形
扭曲变形
四、阴影效果
使用交互式阴影工具,可为对象增加外观层次 使用交互式阴影工具, 形成纵深感而更加逼真,适用于图像图形美术文本 形成纵深感而更加逼真, 等(添加了调和或立体化效果的除外)。交互式阴 添加了调和或立体化效果的除外)。交互式阴 )。 影工具的属性栏如图: 影工具的属性栏如图:
创建方法: 创建方法:
选择操作对象 单击交互式封套工具 单击图形并向外拖动或选择预设 在工具属性栏设置效果参数后按空格退出
封套效果(如下图):
六、立体化效果
使用交互式立体化工具,可以使对象具有深度感和三维 使用交互式立体化工具, 视觉效果,看起来有立体感。立体化效果取决于立体化深度、 视觉效果,看起来有立体感。立体化效果取决于立体化深度、 光源、表面颜色和旋转设置。交互式立体化工具的属性栏如 光源、表面颜色和旋转设置。 图:
创建方法: 创建方法:
单击交互式轮廓图工具 鼠标单击图形并向外拖动 在工具属性栏设置效果参数后按空格退出
轮廓图效果 (如右图):
三、变形效果
使用交互式变形工具,可使对象规则的轮廓外 使用交互式变形工具, 形发生变化。按变形的效果不同,变形分推拉、拉 形发生变化。按变形的效果不同,变形分推拉、 链、扭曲三种。交互式变形工具的属性栏如图: 扭曲三种。交互式变形工具的属性栏如图:
作业: 作业:
P235~236 习题与上机操作
本章内容到此结束。
特殊效果
主讲 刘贻升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并 通过本章的学习, 掌握创建对象特殊效果的技巧与操作方 法。
重点难点:
调和效果 封套效果 阴影效果 立体化效果 透明效果
一、调和效果
调和效果是局部复制、局部分布和局部变换 调和效果是局部复制、 功能共同应用的综合效果,并在两对象之间创建 功能共同应用的综合效果, 一系列中间状态路径而产生渐变效果。应用调和 一系列中间状态路径而产生渐变效果。 效果增强文本对象和图形对象的视觉效果,并创 效果增强文本对象和图形对象的视觉效果, 建出高光和喷笔效果。交互式调和工具的属性栏 建出高光和喷笔效互式调和工 具 在开始对象上单击 拖动鼠标至结束对象上释放 根据需要在属性栏设置参数值 单击挑选工具,完成 单击挑选工具,
也可以通过调和泊坞窗创建 调和,并设置参数值(如图) 调和,并设置参数值(如图)
调和效果(如图):
二、轮廓图效果
轮廓图效果可以为对象添加向内或向外的同心 轮廓线,使对象产生朦胧的边缘,给对象增加奇异 轮廓线,使对象产生朦胧的边缘, 的美感。轮廓图效果的工具属性栏如下图: 的美感。轮廓图效果的工具属性栏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