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E-C2009C177汽车电磁兼容出口认证标准研究

合集下载

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标准

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标准
,


的试验 方法
,
包 括 在 台架 和

整 车 两 种状态 下 评 价 电子 模 块 的程 序 还 给 出 了 包装 搬 运 中模 块 的

敏感度 分 类 试验规程
的 汽 车 电磁 兼容标 准
和 是 针对汽 车整 车 和 车 载 电子 电器 零 部 件 的骚扰特性 的测 量 规 范 内

,
容 涵 盖 了辐 射及 传 导测试 以及 各 项测 试 的方法 要 求
,
等 同于 以上 三 个标准中
,
主 要 考察整 车对 外 的 电磁骚扰 的测 量
,
,
则是对车 内
电磁 骚扰 的 限 制

包 括整 车 和 零部 件 两方 面 内容



是 专 门针 对 电动车辆 在

,
范 围 内的磁 场 和 电场 辐射 强 度 的 测 量


,
外 其 余标准都是 第一 版
, ,

的历 次修 订 为
,
切 合 作 在汽 车 电磁兼容 标 准 方 面
,
卫卫 主 要 制 定 汽 车整 车 和 零 部 件 的 电磁抗扰 度 标准

而 正曰
则 负责制 定 汽 车 整 车 和 零部 件 的 无线 电骚 扰 特 性标 准




这 四 个标准都 是 由


道 路车辆 技
术委 员会

,
电气 和 电子 设备分技术委 员会 制 定 的
上 发布






并没有取 代

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是对汽车和其相关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的一种测试方法。

随着现代汽车中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加,如导航系统、行车安全辅助系统、无线通信装置等,汽车对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应运而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解释和说明什么是汽车电磁兼容测试,并探讨为什么需要进行这种测试。

随后,将介绍目前存在的几个重要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包括国际汽车电工委员会(IEC)标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标准以及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标准。

最后,将给出关于进行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流程与方法的建议,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并解释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以及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领域的知识,并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实际操作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到关于汽车电磁兼容测试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标准,并掌握进行该类测试的流程和步骤,在实践中提高对汽车电磁兼容性能的评估和验证能力。

2. 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释说明:2.1 什么是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是指针对汽车内部和外部的电子系统以及整车进行的一系列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在不受无线电频段干扰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这些测试旨在确保汽车在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时不会干扰其他设备,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抵御来自其他设备的干扰。

2.2 为什么需要进行汽车电磁兼容测试?随着现代汽车中使用的电子器件越来越多,特别是通信和导航系统等,其对于无线频段的敏感性也逐渐增加。

若没有经过充分测试和防护措施,这些电子系统可能会相互干扰或者受到来自其他设备的干扰,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驾驶员误操作、引发交通事故或者导致其他系统功能失效。

因此,进行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是为了确保无线通信和导航系统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相互干扰。

这也有助于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浅析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

浅析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

浅析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电子设备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电子技术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汽车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无论是在汽车的制动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系统还是行驶系统中,电子设备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汽车的可靠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目前,和汽车电子相关的电磁兼容标准有很多,文章将从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车厂企业标准这四个方面对汽车电子主要的一些电磁兼容标准进行论述。

标签: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国际标准,如ISO、CISPR、IEC 等;地区标准,如欧洲的EEC指令和ECE法规;国家标准,如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中国国家标准(GB)等;车厂企业标准有:德国的宝马、大众,美国的通用、福特,法国的标致,日本的NISSAN 等。

1 国际标准1.1 ISO11452系列ISO11452《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零部件测试法》,该系列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抗窄带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

ISO 11452包括11部分,分别为:ISO 11452-1《第1部分:概述和定义》;ISO 11452-2《第2部分:电波暗室》;ISO 11452-3《第3部分:TEM小室》;ISO 11452-4《第4部分:线束激励法》;ISO 11452-5《第5部分:带状线》;ISO 11452-6《第6部分:平行板天线》,该标准已于2002年撤销;ISO 11452-7《第7部分:射频功率直接注入》;ISO 11452-8《第8部分:磁场抗扰度》;ISO 11452-9《第9部分:便携式发射机》;ISO 11452-10《第10部分:扩展音频范围内传导骚扰的抗扰度》;ISO 11452-11《第11部分:混响室》;ISO11452系列标准中,采用最多的是ISO 11452-2和ISO 11452-4。

汽车emc测试标准

汽车emc测试标准

汽车emc测试标准汽车EMC测试标准。

汽车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是评估汽车电子系统在电磁环境下的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上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因此对汽车EMC测试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介绍汽车EMC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汽车行业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首先,汽车EMC测试标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规范,汽车EMC测试标准主要涉及辐射发射、辐射抗扰度、传导发射、传导抗扰度等方面。

其中,辐射发射测试是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工作状态下向外界发射的电磁辐射水平,而辐射抗扰度测试则是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外界电磁辐射环境下的抗扰度能力。

传导发射测试是评估汽车电子设备通过导线或电缆向外界传导的电磁干扰水平,传导抗扰度测试则是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外界传导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抗扰度能力。

其次,汽车EMC测试标准的实施对汽车行业有何影响呢?首先,通过严格的EMC测试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保障汽车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符合EMC测试标准的汽车产品可以获得相应的认证,提升产品竞争力,获得消费者信赖。

再次,汽车EMC测试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因此,汽车行业应当高度重视汽车EMC测试标准的实施,并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和标准。

最后,如何更好地应用汽车EMC测试标准呢?首先,汽车企业应当加强对EMC测试标准的理解和应用,建立健全的EMC测试体系,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其次,汽车行业应当加强与EMC测试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共同推动汽车EMC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再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汽车EMC测试标准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总之,只有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用汽车EMC测试标准,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汽车EMC测试标准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emc测试标准

汽车emc测试标准

汽车emc测试标准汽车EMC测试标准。

汽车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是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因此对其电磁兼容性的测试要求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汽车EMC测试的标准和相关内容,以帮助汽车电子设备制造商和测试机构更好地了解汽车EMC测试的要求和流程。

首先,汽车EMC测试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地区性标准。

国际上,汽车EMC测试的主要标准包括ISO 11452系列标准和ISO 7637系列标准。

ISO 11452系列标准主要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包括对辐射场和传导场的抗干扰测试;ISO 7637系列标准则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电气系统中的抗干扰能力,包括对电源线干扰和电气压脉冲的测试。

而在地区性标准方面,欧洲地区主要采用EN 55025标准,美国地区主要采用SAEJ1113系列标准,中国地区主要采用GB/T 18655-2010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为汽车EMC测试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其次,汽车EMC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辐射发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传导发射测试、传导抗扰度测试等几个方面。

辐射发射测试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工作状态下对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情况,主要包括辐射发射电磁场强度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外界电磁环境干扰下的工作稳定性,主要包括辐射场抗扰度测试;传导发射测试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对外界电磁环境的传导干扰情况,主要包括传导发射电磁场强度的测试;传导抗扰度测试用于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外界电磁环境传导干扰下的工作稳定性,主要包括传导场抗扰度测试。

这些测试内容的全面覆盖,能够有效评估汽车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最后,汽车EMC测试的要求和流程需要严格遵循标准规定和测试方法。

在进行汽车EMC测试时,需要准备好符合标准要求的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确保测试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最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SAE-C2009E135轿车R&H 性能仿真结果的分析评估研究

SAE-C2009E135轿车R&H 性能仿真结果的分析评估研究

图摇 2 图摇 3
551
图摇 5 图摇 6 图摇 7 图摇 8
图摇 4
图摇 9
552
SAE鄄C2009E135
2009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摇
1郾 2摇 悬架及转向装置的仿真分析后处理
摇 摇 ADAMS / PostProcessor 可以向用户直接提供绝大部分仿 真结果并绘制其相应曲线, 对于少数要求的结果, 比如最小 转弯半径, 需要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出, 可以借助相关数 学工具( MATLAB 等) 进行编程或者使用 EXCEL 编写计算文 件, 从而使得重复工作量大为减少, 也为以后相类似的仿真 结果分析提供额外的快捷工具。
2摇 针对前后悬架 R&H 性能仿真结果及其分 析评估
图摇 10
2郾 1摇 性能依据
摇 摇 在设计阶段, 通过借鉴以往车辆的设计理论与试验结 果, 把底盘 R&H 领域的各个参 数 尽 量 控 制 在 表 1 的 范 围 之内。
2郾 2摇 前悬架运动学仿真结果及其分析评估
图摇 11
2郾 2郾 1摇 四轮定位参数( 空车状态)
每车轮
5
主销内倾角( 毅 )
7 ~ 16
6
车轴偏距 / mm
30 ~ 70
位于轮心
7
主销偏距 / mm
FF
普通车辆 FR
( -)0 ~ ( -)12 10 ~ 30
8
阻尼系数( c / Cc)
亚太 & 美国 欧洲
0郾 2 ~ 0郾 4 0郾 3 ~ 0郾 5
参摇 摇 数 主销后倾角( 毅 ) 车轮外倾角( 毅 ) 车轮前束角( 毅 ) 主销内倾角( 毅 ) 主销后倾拖距 / mm 主销偏距 / mm

电磁兼容标准概述

电磁兼容标准概述

电磁兼容标准概述为了规范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所有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电磁兼容标准。

电磁兼容标准是使产品在实际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

之所以称为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产品即使满足了电磁兼容标准,在实际使用中也可能会发生干扰问题。

大部分国家的标准都是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

IEC有两个平行的组织负责制定EMC标准,分别是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和TC77(第77技术委员会)。

CISPR制定的标准编号为:CISPR Pub. XX ,TC77制定的标准编号为IEC XXXXX 。

关于CISPR:1934年成立。

目前有七个分会:A分会(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与统计方法)、B分会(工、科、医射频设备的无线电干扰)、C分会(电力线、高压设备和电牵引系统的无线电干扰)、D分会(机动车和内燃机的无线电干扰)、E分会(无线接收设备干扰特性)、F分会(家电、电动工具、照明设备及类似电器的无线电干扰)、G分会(信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

关于TC77:1981年成立。

目前有3个分会:SC77A(低频现象)、SC77B(高频现象)、SC77C(对高空核电磁脉冲的抗扰性)。

我国的民用产品电磁兼容标准是基于CISPR和IEC标准,目前已发布57个,编号为GBXXXX - XX,例如GB 9254-98。

欧盟使用的EN标准也是基于CISPR和IEC标准,其对应关系如下:EN55××× = CISPR标准,(例:EN55011 = CISPR Pub.11)EN6×××× = IEC标准,(例:EN61000-4-3 = IEC61000-4-3 Pub.11)EN50××× = 自定标准,(例:EN50801)我国军用产品采用的标准GJB是基于美国军标,例如GJB151A = MIL-STD -461D。

(完整版)汽车电磁兼容(EMC)系列标准.整理DOCX

(完整版)汽车电磁兼容(EMC)系列标准.整理DOCX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1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类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

现国际上制定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化组织有: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AE),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英国标准协会(BSI)。

上述标准协会的作用是与国际标准协调,并且制定各国家自己的标准。

3.地区标准主要是欧洲ECE法规和EEC指令。

4.美国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德国大众、宝马等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电磁兼容标准,这些企业标准比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要严格很多,例如通常国际标准对于汽车抗扰度的要求通常为24V/m,而一些汽车公司则规定为100V/m—200V/m。

1.1汽车电磁兼容国际性标准ISO1.1.1ISO11451(整车)ISO11451《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整车测试法》(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vehicle test methods)。

该标准为抗窄带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整车测试方法。

ISO11451包括4部分。

分别为:ISO11451-1《第1部分概述和定义》ISO11451-2《第2部分车外辐射源》自由场ISO11451-3《第3部分车内内部发射机仿真》模拟车载发射机ISO11451-4《第4部分:大量电流注入(BCI)》BCI1.1.2ISO11452(零部件)ISO11452《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零部件测试法》(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Component test methods)该标准为抗窄带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干扰零部件测试方法。

国内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比对与分析【EMC标准】

国内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比对与分析【EMC标准】

国内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比对与分析【EMC标准】结合国内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现状,对比了电动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的国内外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并对国内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标准体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1、整车测试标准传统车辆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某些也对电动汽车进行了测试方法的描述。

除此以外,还有专门针对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国内外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见表1。

表1 国内外电动汽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通过表1可以看到,国内的两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参考了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内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国内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的研究与修订能力还相对比较薄弱。

2、零部件的测试标准目前,国内外暂时还没有专门针对电动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评价体系。

在实际测试中,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评价方法以及测试标准依旧参考了传统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见表2。

表2 国内外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本研究认为缺乏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与评价体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传统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与评价体系已经非常全面。

由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最终也是装在整车上并接入汽车车身供电网络的,所以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也必须经过传统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与考核方法才能保证装车后的整车电磁兼容性能。

(欢迎回复,索阅最新版本的杂志)(2) 不同整车生产企业所运用的电动车技术与设计大相径庭,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技术方案与明确的技术路线,所以针对零部件级的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制定条件还不成熟,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与方法。

现阶段,各大汽车厂商都在做自己的电动车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测试。

这些部件级的电磁兼容性测试仅仅适用于自己的企业所制定的技术方案,汽车企业在保证整车的电磁兼容性能的前提下摸索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

(3)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全规范化,也没有统一的技术指标与要求。

USCAR-2(中文第5版)-2009[1].03.17

USCAR-2(中文第5版)-2009[1].03.17

研究数据、分析、结论、观点和本文的其他内容仅仅是作者的产品。

无论是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还是美国汽车研究委员会(USCAR)都不会出具任何证明某些产品符合基本要求的证书,也不会对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作任何介绍.确定本文内容是否适用于自己的目的,完全是本文用户责任。

版权 2004, USCAR 美国印刷版权所有有关本文件的问题:(724) 772—8545 传真 (724)776—0243要订购文件: (724) 776—4970 传真(724) 776—0790图5.1。

5:A-方法1 毫伏导线附件也许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被连接的电气部件或设备本身不能承受与它们所连接的连接器能够承受的试验。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获取设备的连接器插座(容器)部分的样品。

然后执行试验需要的连接并进行密封。

为了测试对插端的完整性,设备中的漏洞需要密封。

这样的对设备的修改是适当的,但必须形成文件体现在测试报告中。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发生偏离正常试验性能规格的情况,应当向授权人咨询并且必须得到他的认可。

5。

1.6 端子样品准备用来试验的端子是指用推荐的制造工具机械压接好导线的端子。

根据各自的端子类型和线径规格,压接尺寸物理特性和机械拉脱力必须在规定的容许公差范围内。

在单独的试验程序中,如果没有其他特殊说明,导线的导体部分和绝缘体部分都要压接。

如果适用,使用适当的电线密封件。

按照制造商推荐的装配标准装配绝缘替代类型的端子.当试验具有对插端的端板类型的连接器时,只需准备插座连接器样品(参考5。

1.5部分)。

记录具有代表性的每一批端子样品的压接高度和压接宽度(不包括绝缘替代类型的端子),并且为了跟踪和后期验证的需要对样品进行编号.根据SAE/USCAR-21:电线到端子的电气压接性能标准,端子的压接状况应该被试验和验证。

表5.1.9。

3 电路监控的通用方式说明:如果有实际经验,建议用“X"方式(所示孔位)图表5。

1.9。

电磁兼容EMC认证及其标准详解

电磁兼容EMC认证及其标准详解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2: Environment
Section 6: Assessment of the Emission Levels in the Power Supply of Industrial Plants as Regards Low-Frequency Conducted Disturbances 8 IEC 61000-2-7 电磁兼容 第 2 部分:环境 第 7 分部分:不同环境里的低 频磁场
美国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成立于 1934 年,它主要对无线电、通信等进 行管理与控制,属政府机构,有执法权。它与政府、企业合作制定 FCC 法规、标 准。内容涉及无线电、通信等各方面,特别是无线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无线电干扰 问题,包括无线电干扰限值与测量方法,认证体系与组织管理制度等。FCC 对 B 级产品执行强制认证,而且应由其认证实验室直接进行。FCC 还下属约 200 个“独 立实验室(ITL)”,分布在美国本土及世界各地。ITL 的主要职责是对申请得 到 A 级认证的产品进行测试,并负责培训认证及测试人员以及技术咨询。
15 IEC 61000-3-5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3-4: LimitsLimitation of Emission of Harmonic Current in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s for Equipment with Rated Current Greater than 16 A 电磁兼容 第 3 部分:限值 第 5 分部分:额定电流>16A 的 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值
13 IEC 61000-3-3

SAE-C2009E118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兼容优化技术研究

SAE-C2009E118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兼容优化技术研究

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兼容优化技术研究李旭 何举刚 陈立东 翟建鹏 何文 毛国军 张婷婷重庆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 【摘要】 鉴于点火系统是汽车电系中最主要的电磁干扰源,提出了优化其电磁兼容性能的方法㊂在分析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干扰产生机理的基础之上,对干扰抑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并搭建起试验台架,对部分抑制措施进行了试验验证㊂结果表明,采用阻值较大及电阻较长的火花塞㊁在点火线圈初级和次级绕组间加入屏蔽层,以及采用混合型滤波器可有效的提升汽车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㊂ 【关键词】 汽车 点火系统 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 抑制措施Research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forAutomotive Ignition SystemLi Xu,He Jugang,Chen Lidong,Zhai Jianpeng,He Wen,Mao Guojun,Zhang TingtingChongqing Chang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Institute Abstract:Since ignition system is the mai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source in vehicle,its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optimization method is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giving rise to the automotive ignition system EMI,its EMI suppression method is investigated,and we established the test bench to validate the EMI suppression method.Re⁃sults show that selection of more large and longer resistance for resistive spark plug,and adding a shielding layer to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loop of ignition coil,and also adopt EMI filter can enhance the automotive ignition system EMC performance effectively. Key words:automobile ignition system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uppression method引 言 点火系统是汽车电系中最主要的电磁干扰源,其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高强度和宽频带的电磁干扰以传导和辐射耦合的方式严重影响着车内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㊂同时,它也是整车不能通过相关电磁兼容法规要求的最主要因素㊂所以,对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㊂国外对汽车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开展较早,针对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形成机理㊁干扰的特性㊁测试方法和抑制措施等都进行了较多的研究㊂例如:Richard A.Shepherd和James C.Gaddie于1976年对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㊂B.Subba Rao和Sisir K.Das于1995年对汽车点火系统初级和次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进行了研究㊂Osamu Fujiwarra和Yoshifumi Amemiya于1982年基于Romp⁃Weizel火花电阻公式建立了汽车点火系统电容放电的电路模型,并对火花塞击穿过程中的干扰电流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㊂Arthur D.Spaulding和Jaehong Park以及Vipul Patel 对点火系统的辐射发射特性,以及点火系统对车载无线电接收设备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㊂近年来,随着车内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多,车内电磁环境的日益恶化,国内加强了对汽车电磁兼容问题的研究㊂制定了GB14023㊁GB18655以及GB/T18387电磁兼容国家标准,规定了整车电磁兼容的测试方法和限值要求,对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也在逐步深入㊂例如:宋祖勋和张学平于2002年针对电阻型高压导线㊁电阻型火花塞和采用屏蔽的干扰抑制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㊂隋修武和张立鹏于2005年对汽油机的无线电干扰源进行了研究㊂俞集辉㊁汪泉弟和高锋等人就汽车点火系统传导电磁干扰的建模和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㊂ 通过这些研究,使得我们对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形成机理㊁仿真建模方法㊁测试手段和抑制措施都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的相关抑制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措施也已经应用于汽车上㊂作为对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兼容性研究的一点补充,本文对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干扰形成的机理和干扰抑制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搭建了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试验台架,对相应的抑制措施进行了试验验证,确定了提升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的方法㊂1 电磁干扰的形成机理 图1为汽车点火系统示意图,它由蓄电池㊁发动机电子控图1 汽车点火系统示意图制系统(Engine management system,EMS)㊁点火线圈㊁连接线缆㊁高压导线和火花塞等部分组成㊂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通断由EMS中的功率晶体管控制,当点火信号为高电平时,初级线圈与蓄电池之间的回路被导通,点火线圈内存储的磁场能量不断增加㊂当点火信号变为低电平时,初级线圈回路被断开,此时,在初级线圈中形成自感电动势,并通过点火线圈转化为次级线圈的互感电动势,形成高电压将火花塞间隙击穿产生电火花,从而引燃发动机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㊂ 根据Ford 汽车公司Chen Ching⁃chi 的研究结论,汽车点火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电磁干扰的机理和耦合路径,可以用图2进行表示㊂火花塞击穿瞬间,其中心电极和侧电极间快速的电压变化,使得气缸内部的火花塞及其连接导体上形成瞬变的噪声电流源,它主要以传导的方式进入点火线圈,并通过高压导线和初级线缆的 天线”作用,把电磁能量耦合入汽车及其周围的空间㊂所以为减小点火系统的电磁干扰,可以:图2 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形成机理和耦合路径 1)减小火花塞击穿过程中形成的噪声电流源㊂ 2)减小由点火线圈耦合到高压导线和初级线缆上的噪声电流㊂ 3)缩短初级电缆和高压导线的长度㊂2 电磁干扰的优化措施2.1 高压导线对电磁干扰的影响 采用线绕电阻型高压点火导线的点火系统次级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㊂图中:E ㊁Z 0为点火装置次级电路等效电压源和输出阻抗;Z p ㊁V s 为火花塞的等效阻抗及放电电压;Z w ㊁R w ㊁L w 为高压导线的等效阻抗㊁电阻和电感;C w 为高压线等效并联电容㊂图3 次级点火系统等效电路图可得到火花塞击穿过程中,形成的噪声电流源为I s =E Z 0+Z w +Z p(1) 其中 Z w =R w +jωL w1+jωC w (R w +jωL w )=R w +jω[L w 1-ω2L w C ()w -C w R 2w ]1-ω2L w C ()w 2+ω2R 2w C 2w(2) 考虑到C w 很小,点火电流频谱一般满足ω<1L w C w,当ω<1R w C w时,有Z w =R w +jωL w (3) 从式(1)中可知,点火线圈㊁高压导线和火花塞对噪声电流源的大小都有影响㊂增大火花塞和高压导线的阻抗,将有助于减小点火系统的电磁干扰㊂式(3)表明线绕电阻型高压导线,在低频段,对于干扰的抑制主要由电阻决定㊂而随着频率的增大,电感的作用将迅速显现出来㊂另外,由于线绕电阻的趋肤效应,阻值R w 虽频率增高而迅速增加,从而使其高频干扰抑制能力加强㊂2.2 火花塞对电磁干扰的影响 用同轴分布电容器模型对火花塞进行等效后,可建立起如图4所示的点火系统电容放电的等效电路模型㊂图4 点火系统电容放电的等效电路模型 图中:Z R 为高压点火导线的特性阻抗,C s 为火花塞绝缘裙部对发动机机壳的电容,C q 为火花塞电阻前端的中心电极与火花塞金属壳体之间的分布电容,C r 为火花塞电阻与壳体之间的分布电容,C d 为电阻型火花塞的并联电容,C p 为火花塞电阻后端的中心电极与火花塞金属壳体之间的同轴分布电容,R r为火花塞电阻,r g 火花塞间隙间的火花电阻㊂ 经推导,可得噪声电流源的表达式为 I (ω)=C sπ×1+ωω()d()2ωR2ω+1-ωR 2æèçöø÷æèçöø÷ω21+ωω()qωRq 2æèçöø÷ω2+1+ωRq 2æèçöø÷ω2ωω()q2×I g j ()ωC p +C ()r (4)式中 V s 火花塞击穿电压; I g (jω) 火花间隙处的火花电流; C u =C r +C q +C s ; ωq =1/C u R r ; ωd =1/C d R r ; ωR =C /C 2s R ; ωRq =C /C 2u R ; R 单位长度高压线的串联电阻; C 单位长度高压线并联电容㊂ 式(4)表明干扰电流源与火花塞的内部结构㊁火花塞间隙的击穿特性等有关㊂ 根据Rompe⁃Weizel 火花电阻公式,可得到火花间隙处的火花电流I g (jω)为I g ()x =14C p +C ()r V S 2α()/p V S /l ()g 2e x -x 02[1+e x -x 02]-1.5(5)式中 x =2α()pV Sl ()g2t ; l g 火花间隙的宽度; α 火花系数;p 发动机气缸内可燃混合气的压强,对于台架上的点火系统而言,p =1.01×105P a ㊂ 由式(4)和式(5)可知减小C p ㊁C d 和V s ,增大l g ㊁C q 和Rr 将有助于减小噪声电流源㊂其中减小V s 和增大l g 是相互矛盾的,这也就要求在其间综合考虑,即在保证点火系统可靠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增加l g ㊂减小C p 的基本方法是将火花塞电阻器尽量靠近放电端㊂将火花塞阻尼电阻的长度做的相对长些,则可以减小C d ㊂2.3 点火线圈对电磁干扰的影响 点火线圈由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组成㊂它将电源电压变化为高压电,其工作原理与自耦变压器相同㊂试验表明,不同电磁特性甚至是不同结构工艺的点火线圈对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都有着重要影响㊂为减小由点火线圈耦合到初级电缆上的噪声电流,在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间加入屏蔽层,并可靠接地㊂加入屏蔽层前后点火线圈噪声电流传播的路径如图5a 和图5b 所示㊂从图中可知,在初级和次级绕组间加入屏蔽层,并与地连接后,相当于切断了次级噪声电流源向初级传播的路径,从而减小了初级电缆上的噪声电流㊂图5 点火线圈噪声电流源传播路径a)无屏蔽层的点火线圈噪声电流传播路径 b)有屏蔽层的点火线圈噪声电流传播路径2.4 连接线缆对电磁干扰的影响 为了有效降低电磁干扰,需要对点火系统进行综合治理㊂火花塞㊁高压导线和点火线圈除采取上述设计措施外,还应考虑连接线缆的作用㊂耦合在高压导线和初级线缆上的噪声电流会向汽车及其周围空间辐射电磁能量㊂由连接线缆所引起的差模和共模辐射电场可以表示为E D max =1.316×10-14I D f 2Ls r(6)E C max =1.257×10-6I C fLsr(7)式中 I C 连接电缆上的噪声电流; f 频率;L 线缆的长度; s 电缆两导体间的距离㊂ 由单根导线引起的共模辐射为E C max /2㊂从式(6)和式(7)可知,减小点火线圈连接线缆上的噪声电流,并缩短连接线缆的长度,将会降低点火系统形成的辐射电磁干扰㊂高压导线的长度和布置受制于发动机的设计要求,一般较难更改㊂但,可以方便的对EMS和蓄电池的布置位置进行优化,以减小初级连接电缆的长度,从而,降低由初级线缆辐射的电磁干扰㊂ 图6中给出了设计的用于抑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源线上噪声电流的混合型滤波器,其中L C为共模抑制电感,C D为差模抑制电容㊂通过对点火线圈初级电缆上共模和差模噪声电流的抑制,减少由初级电缆辐射的电磁干扰㊂图6 点火线圈电磁干扰抑制混合滤波器3 试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前述的分析结果,采用绕线式电阻型高压导线㊁电阻型火花塞(阻尼尽量大㊁尽量长并靠近放电端)㊁在点火线圈初级和次级绕组间加屏蔽层㊁优化初级电缆的布置以及在点火线圈初级电源线上接入混合型滤波器,可有效的减小点火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电磁干扰㊂关于高压导线电阻大小及导线的长度对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影响,宋祖勋和汪泉弟等人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㊂笔者重点对点火线圈加屏蔽层㊁火花塞以及在点火线圈初级电源上接入混合型滤波器对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抑制能力进行试验测试,以验证前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㊂最后对采用综合优化措施后,汽车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㊂3.1 试验台架搭建 汽车发动机起动后,发电机对车上用电设备及点火系统进行供电,由于发动机转速变化㊁发电机自身特性以及车内复杂电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整车上点火系统的测试结果,并不能完全体现其干扰特性㊂为此,这里设计出基于555时基集成电路的点火信号发生模块,采用独立电池对电路进行驱动㊂在555集成电路的相应引脚输出频率为25Hz,占空比为8%的方波信号,并经过集成放大电路LM386驱动IRPF460MOSFET 实现初级电路的点火控制㊂图7中给出了根据GB18655电磁兼容标准搭建的点火系统辐射电磁干扰的台架试验照片㊂测试过程中,点火控制模块和火花塞进行了屏蔽处理㊂图7 点火系统辐射电磁干扰试验台架3.2 试验结果 为验证火花塞对点火系统辐射电磁干扰的影响,对阻值大小分别为3.18kΩ㊁4.47kΩ㊁5.74kΩ㊁6.59kΩ㊁8.26kΩ及9.68kΩ的6种不同火花塞在点火线圈和高压导线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引起的辐射电磁干扰进行了测试㊂图8中给出了火花塞阻值为9.68kΩ和3.18kΩ时点火系统辐射电磁干扰在30~200MHz的测试结果㊂可见,采用阻值为9.68kΩ图8 火花塞阻值大小对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影响的火花塞可以比采用3.18kΩ的火花塞引起的辐射干扰小5~15dBμV/m左右㊂所以,在保证点火可靠性的前提下,选用阻值较大的火花塞可以有效降低点火系统的电磁干扰㊂图9中给出了阻值大小都为4.47kΩ相同的普通电阻型火花塞和阻尼电阻较长的电阻型火花塞在所接点火线圈和高压导线相同的情况下,点火系统辐射电磁干扰在30~200MHz的测试结果㊂可见,采用阻尼电阻较长的火花塞比普通电阻型火花塞引起的辐射干扰小5dBμV/m左右,在关键的频段甚至能减小10dBμV/m的干扰㊂所以,选用电阻较长的火花塞可以降低点火系统的电磁干扰㊂图9 火花塞阻值长度对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影响 图10中给出了初级和次级绕组间有无屏蔽层的点火线圈在所接火花塞和高压导线相同的情况下,点火系统辐射电磁干扰在30~200MHz的测试结果㊂可见,用有屏蔽层的点火线圈比无屏蔽层的点火线圈引起的辐射干扰小5dBμV/m 左右㊂所以,可以考虑在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间增加屏蔽层,以降低点火系统的电磁干扰㊂图10 点火线圈加入屏蔽层对电磁干扰影响 研究表明,在点火线圈初级电源线间接入滤波电容或者铁氧体磁环,将在相关频段内改善点火系统的辐射电磁干扰,为进一步优化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笔者设计了一款针对点火系统电磁干扰抑制的混合型滤波器,它接在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源线上㊂图11中给出了接图11 点火线圈初级加入滤波器对电磁干扰影响入滤波器前后点火系统辐射电磁干扰在30~200MHz的测试结果㊂可见,在点火线圈初级电源线上接入混合型滤波器后,点火系统的辐射电磁干扰有较大的改善,对相关频段辐射干扰的改善可达15dBμV/m左右㊂所以,在点火线圈电源线上接入混合型滤波器可以有效降低点火系统的辐射电磁干扰㊂3.3 整车验证结果 为验证采用综合优化措施后,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兼容性能提升情况,对长安某型轿车在采用优化措施前后,点火系统引起的整车辐射电磁场进行了实验测试㊂根据GB14023⁃2006标准对发动机稍高于怠速(1500r/m)运转时,距离汽车发动机3m远处的辐射电磁场进行了实际测试㊂试验在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电磁兼容实验室内进行,所使用半电波暗室的尺寸为17.5m×13.5m ×9.3m,配备有直径为5m的转台,测量仪器为德国R&S 公司生产的电磁干扰接收机ESVS10,分辨率达0.01dB (V/m),天线为双锥型天线和对数周期天线㊂图12和图13中给出了采用优化措施前后,点火系统引起的整车辐射电磁场的测试结果㊂图12 点火线圈采用优化措施前的整车辐射图13 点火线圈采用优化措施后的整车辐射 从图12和图13中可见,采用综合优化措施后,汽车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有较大提高,在关键频点处,点火系统引起的整车的辐射电磁干扰可减小20dBμV/m左右㊂4 结论 为优化汽车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本文对点火系统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和相应的干扰抑制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通过搭建试验台架,对部分优化措施的电磁干扰抑制能力进行了试验测试㊂通过本文的工作可得到如下结论: 1)线绕电阻型高压导线,在低频段,对于干扰的抑制主要由电阻决定,抑制效果不明显㊂而随着频率的增大,由于线绕电阻的趋肤效应和电感的作用增强,从而使其高频干扰抑制能力加强㊂ 2)增加火花塞阻尼电阻的长度,以及在保证点火可靠性的前提下,增加阻尼电阻的阻值能有效的减小点火系统形成的辐射电磁干扰㊂ 3)在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间加入屏蔽层,并可靠接地,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㊂ 4)在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源线上接入混合型滤波器,将大幅提升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㊂ 需要说明的是,实车上点火系统由EMS㊁蓄电池㊁点火开关㊁点火线圈㊁高压导线㊁初级电源线㊁火花塞和发动机气缸等组成,为有效提升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㊂所以,点火组件除采用本文提出的设计措施外,还可增加相应的滤波和屏蔽措施,并对点火系统各组件的布置和布线进行适当优化㊂参考文献[1] 宋祖勋,张学平.活塞发动机火花电磁干扰抑制方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1):1~5. [2] 隋修武,张立鹏,李家国.通用小型汽油机无线电干扰产生机理及抑制措施[J].摩托车技术,2005(8):13~16.[3] 俞集辉,李旭,李永明,汪泉弟.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Spark Current Level in Automotive Secondary Igni⁃tion System[J].系统仿真学报,2009(2):568~571.[4] 汪泉第,刘春艳,俞集辉.汽车火花点火电磁干扰抑制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7):46~49.[5] 高锋,陈立东,翟建鹏,吴存学,张强.汽车点火系统建模及传导干扰仿真[J].汽车工程,2008(10):893~897.。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介绍分析课件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介绍分析课件
电磁屏蔽
对关键电路和部件进行电磁屏蔽设计,提高 电磁兼容性。
线路布局
合理规划线路布局,减少电磁干扰传播途径 。
接地设计
采用合适的接地方式,确保电路稳定工作, 降低电磁干扰。
生产阶段控制措施
生产设备电磁兼容性
选用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生产设备,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电磁干扰。
生产环境控制
控制生产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源,如电 源波动、静电等。
适用于在加拿大销售的各类汽车,规定了 电磁兼容方面的技术要求,与美国FMVSS 304法规相似。
适用于在澳大利亚销售的各类汽车,规定 了电磁兼容方面的技术要求,包括电磁发 射和电磁抗扰度测试等。
03 中国汽车电磁兼容法规现状及发展趋势
CHAPTER
中国现有汽车电磁兼容相关标准
GB 14023-2011《车辆、船和由内燃 机驱动的装置 无线电骚扰特性 限值和 测量方法》:规定了车辆、船和由内燃 机驱动的装置在150kHz~2500MHz 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
生产工艺控制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和 电磁兼容性。
产品检测
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性检测 ,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
使用阶段注意事项
车辆使用环境
尽量避免在强电磁场环境下使用车辆,如高 压线附近、变电站等。
车辆保养
定期检查车辆电气系统,确保车辆处于良好 的工作状态。
外加设备选择
选用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外加设备,如导航 、音响等。
测量方法。
GB/T 18384.3-2015《电动汽车安全 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规定 了电动汽车在电磁兼容方面的人员触电 防护要求,包括绝缘电阻、电容耦合和
电瞬态等。

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技术标准介绍

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技术标准介绍

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技术标准介绍作者:庄盛编译近年来,日益繁多的电子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并逐渐形成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已成为提高汽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种电子电器产品已占汽车总成本30%,甚至更多,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便派生出一门新兴技术-—汽车电磁兼容技术。

汽车电磁兼容技术涉及整车对外的辐射干扰防治,车内的传导、耦合、辐射干扰的防治技术,汽车电子部件的抗干扰技术,整车的抗辐射干扰技术,各种电子电器部件的相互兼容技术,整车与环境电磁兼容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定义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定义:车辆或零部件或独立技术单元在其电磁环境中能令人满意的工作,又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造成不应有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即在汽车及其周围的空间中,在一定的时间内(运行的时间),在可用的频谱资源条件下,汽车本身及其周围的用电设备可以共存不致引起降级.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标准化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干扰会给汽车本身装备的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它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要保证诸如ABC、发动机燃油电子控制等系统和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可靠工作,就必须重视对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和设计。

汽车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纷纷制定了相应法规和标准;各大汽车生产商则投入资金建立相应的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研究中心,对其整车执行测试认可,对汽车电子产品零部件的批量生产进行检查,分析事故的赔偿责任,对整车电磁环境的测试进行分析和描述,从而提出整车电气系统和汽车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技术要求。

我国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标准还不够完善,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目前,国内相对实力较强的几大汽车厂家都已经认识到电磁兼容技术的重要性,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下面列举国内外相关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主要标准。

表1:国内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相关标准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标准服务网,ISTIS收集整理表2:国外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相关标准标准协会标准号标准名称汽车电磁兼容国际标准ISO 11451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整车测试法(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electromagnetic energy—Vehicle test methods)ISO 11452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零部件测试法(Road ISO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electromagnetic energy -Component test methods)ISO 7637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产生的电气干扰(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conduction andcoupling)ISO TR 1O6O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气干扰(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from electrostaticdischarge)CISPR 12车辆、机动船和内燃发动机驱动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Vehicles,boats,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riven devices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limits and methods ofmeasurement)CISPR 25用于保护用在车辆、机动船和装置上车载接受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radio disturbance资料来源:《安全与电磁兼容》,ISTIS收集整理相关标准原文,请到上海图书馆专利标准科技报告阅览室查询有关专利、标准、科技报告检索服务。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目前,适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准种类繁多,本文将从国际标准、地区法规及指令、国家标准选取与电磁兼容相关内容,以方便业界研究与应用。

一、国际标准1.CISPR 25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该标准由CISPR/D技术委员会发布,对汽车电子零部件的辐射骚扰和传导骚扰的参考限值要求、测量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进行了论述。

2. ISO 11452 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产生的电骚扰——零部件试验方法。

该标准是研究汽车电子零部件抗扰度测试方法的系列标准,依据ISO官方网站的最新信息,共分为11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则和定义,2005年颁布,版本为3.0。

第二部分为装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2004年颁布,版本为2.0。

第三部分为横向电磁波小室,2001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四部分为大电流注入,2005年颁布,版本为3.0。

第五部分为带状线,2002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六部分为平行板天线,1997年颁布,版本为1.0,但是该标准已在2002年9月17日撤销。

第七部分为射频功率直接注入,2003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八部分为磁场抗扰度,2007年颁布,版本为1.0版。

第九部分为便携发射机,文件编号是ISO/DIS 11452-9,DIS代表该部分还处在国际标准草案阶段。

第十部分为对扩展音频范围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性能,2009年颁布,版本为1.0。

第十一部分为混响室,文件编号是ISO/DIS 11452-11.2,该部分亦处于草案阶段。

ISO 11452系列标准主要研究不同频率范围,汽车电子零部件度电磁骚扰的抗干扰能力,针对耦合路径的不同,测试设备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测试方法,厂家和实验室在标准使用上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

3. ISO 10605:2008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安装在道路车辆内的电子模块的静电放电(ESD)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放电情况:装配过程中的静电放电、维护人员产生的静电放电、司乘人员产生的静电放电。

电磁兼容标准化与认证

电磁兼容标准化与认证
(2)搅扰测量设备与方法。
(3)搅扰源所发生的搅扰的限值。
(4)声响与电视广播接纳机装置的抗扰度以及(与IEC各TC有联络的)测量这些抗扰度方法的规则。
(5)假设CISPR所同意的规范与IEC的其他技术委员会以及国际规范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的技术委员会所同意的规范发生重复时,那么应就除接纳机以外的装置的发射和抗扰度要求与这些技术委员会停止商量。
国际公共运输结合会(UITP);
国际电热结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Electroheat-IUE);
国际专业无线电协会(International Amateur Radio Union-IARU)。
此外,与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Radio Consultative Committee-CCIR)即如今的ITU-R以及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的协作包括以下内容:
工业、迷信、医疗射频设备、其他(重)工业设备及架空电力线、高压设备和电力牵引系统的无线电搅扰
SC D:Interference Relating to Motor Vehicle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汽车与内燃机的搅扰
SC F:Interference Relating to Household Appliances, Tools, Lighting Equipment and SimilarApparatus
在IEC执委会指导下,还成立有电磁兼容顾问委员会(ACEC),以鉴定〝市场对电磁兼容规范的需求〞;协调IEC和其它组织的电磁兼容任务;防止任务项目重复和防止制定出有抵触的规范;以及特别指点分配电磁兼容规范制定义务给适宜的技术委员会。

汽车电磁兼容技术(宣贯)

汽车电磁兼容技术(宣贯)

闪光继电器
雨刮器电机 其他
85
85
24
5
61
80
28.24
5.86
32
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a.发动机在整个频段的表现都不理想; b. 闪光继电器、雨刮电机、暖风电机的不合格频段主要集中在 VHF30MHz~172 MHz和LW频段; c. 在0.15~30 MHz频段,闪光继电器、雨刮电机、暖风电机均 符合部件传导/辐射1级要求; d. 传导骚扰特性符合部件传导1级限值要求,其辐射骚扰特性基 本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e. 闪光继电器、雨刮电机、暖风电机在30~172 MHz频段存在明 显的传导和辐射骚扰,现阶段此类产品多数未考虑电磁骚扰 抑制; f.不同的检测机构测量结果存在差异,有待实验室比对。
28
1994年汽车EMI特性全国普查结果
车型分类 数量 评定原则 测试结果 合格 不合格 合格率(%)
轿车
产品定型检验 8
成批生产检验 产品定型检验 22 成批生产检验 产品定型检验 141 成批生产检验 产品定型检验 33 成批生产检验
29
6
6 0 5 38 66 6 13
2
2 22 17 103 75 27 20
7637 ISO 11451 11452 10605,TR10305 CISPR12 IEC/CISPR ECE EEC SAE 14023-2000 GB 18387-2001 18655-2002
21
CISPR21 CISPR25 R10
95/54/EC, 89/336/EEC
J551 J1113 17619-1998

EMS特性(感受体)
各种电子模块、安全气囊控制器、电子燃油喷射 控制器、信号线缆

汽车电磁兼容性及其测试技术的探讨

汽车电磁兼容性及其测试技术的探讨

汽车电磁兼容性及其测试技术的探讨
范晓严;毛亮;党瑞宁
【期刊名称】《重型汽车》
【年(卷),期】2014(0)5
【摘要】文中阐明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意义和电磁干扰源及国际国内电磁兼容法规,介绍了电磁兼容的主要测试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文中介绍的测试技术可以对整车及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以满足国家法规及标准要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范晓严;毛亮;党瑞宁
【作者单位】天津军事交通学院;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建立我国汽车电磁兼容性研究体系的探讨
2.汽车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研究
3.对汽车电磁兼容性研究探讨
4.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性分析探讨
5.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 摇 Abstract: Based on export certification practic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regulation contents of complete vehicle and compo鄄 nent products are expatiated in detai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ur country automobile EMC standards and it are then analyzed郾 摇 摇 Key words: automobile摇 export certification摇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摇 standard
摇 1郾 试验在半电波暗室 或户外开阔场地进行 摇 2郾 测量的频率范围是 30 ~ 1000MHz 摇 3郾 使用平均值检波器
摇 电磁辐 射抗扰度
摇 零部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摇 1郾 试验在半电波暗室 或户外开阔场地进行 摇 2郾 测量的频率范围是 20 ~ 2000MHz 摇 3郾 在 20 ~ 800MHz 频段 用 AM 调 制 信 号, 采 用 1kHz 信号, 调 制 深 度 为 80% ; 在 800 ~ 2000MHz 频段用脉冲调制信号, t 在 577滋s, 周期 4600滋s
摇 1郾 试验在半电波暗 室或户外开阔场 地进行 摇 2郾 测量的频率范围 是 20 ~ 2000MHz 摇 3郾 在 20 ~ 800MHz 频段用 AM 调制信号, 采用 1kHz 信号, 调制 深 度 为 80% ; 在 800 ~ 2000MHz 频段用 脉 冲 调 制 信 号, t 在 577滋s, 周期 4600滋s
摇 摇 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 CSTC,2008AA6002 和 CSTC,2008AB6106) 资助
摇 2009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SAE鄄C2009C177
1607
摇 摇 由于国内 3C 检验仅对整车辐射发射( 即 GB 14023) 提出 要求, 汽车公告管理仅对上述前 3 项标准提出了强制执行的 要求, 这就造成国内实际实施的测试项目远少于 ECE R10 法规的要求。 即, 在满足国内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还需要增 加辐射抗扰度, 传导抗扰度, 传导瞬态发射等测试项目, 才 能达到出口认证法规 ECE R10 的要求。 近几年, 国家正逐 步增加制定新的汽车 EMC 标准的数量和现有标准更新修订 的速度, 以适应出口认证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摇 1郾 试验在半电波暗 室或户外开阔场 地进行 摇 2郾 测量的频率范围 是 30 ~ 1000MHz 摇 3郾 使用准峰值或峰 值检波器
摇 窄带辐 射发射
摇 1郾 车 辆 所 有 电 子 系 统 处 于 正常工作状态且车辆静止 摇 2郾 点 火 系 统 开 关 闭 合, 但 发动机不工作
摇 1郾 试验在半电波暗 室或户外开阔 场地 进行 摇 2郾 测量的频率范围 是 30 ~ 1000MHz 摇 3郾 使 用 平 均 值 检 波器
引摇 摇 言
摇 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 国际影响力的日益 提高以及融入全球经济步伐的加快, 国产汽车逐渐开始大量 出口到国外, 汽车出口认证的需求越来越大。 尽管各个国家 在汽车认证制度上有很大差异, 但对于汽车电磁兼容( elec鄄 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 EMC) 性能的强制性认证要求 却是完全一致的。 由于汽车 EMC 既是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带 来的共性问题, 又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 环保及舒适 性问题, 因此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对车辆的 EMC 性能提出了 强制性的技术指标要求。 国内众多汽车厂家已经认识到整车 和零部件 EMC 问题的重要性, 并着手汽车 EMC 内容的研 究, 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作为第三方技术服务 机构,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汽车 EMC 标 准法规的基础上, 有效地解决了某些车型在出口认证中遇到 的 EMC 问题, 成功完成了多种车型的 EMC 现场认证试验, 并同国外的认证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帮助企业顺利 实现了出口的目标。
表 2摇 零部件出口认证测试要求
测试项目
零部件的状态
试验要求
摇 宽带辐 射发射
摇 零部件处于正常工作状 态, 最好是最大负载状态
摇 1郾 试验在半电波暗室 或户外开阔场地进行 摇 2郾 测量的频率范围是 30 ~ 1000MHz 摇 3郾 使用准峰值或峰值 检波器
摇 窄带辐 射发射
摇 零部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摇 摇 从表 1 可以看出, 以整车方式进行出口, 认证测试的 项目主要包括宽带辐射发射、 窄带辐射发射和电磁辐射抗 扰度这三项, 分别对应于 ECE R10 法规中附件 4、 5、 6 的 内容。 但国内目前仅限定了汽车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 而没有针对车辆本身控制系统的电磁抗扰度进行规定。 因 此在满足国标 GB 14023 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加整车电磁 抗扰度性能的测试。 从测试角度来讲, 整车只要控制好辐 射发射电平、 提高辐射抗干扰能力就可以顺利通过 EMC 出 口认证测试。
摇 摇 从表 2 可以看出, 零部件出口认证中涉及 EMC 的测试 主要有宽带辐射发射、 窄带辐射发射、 辐射抗扰度、 传导瞬 态发射以及传导瞬态抗扰度等项目, 分别对应于 ECE R10 法规中附件 7、 8、 9、 10 等内容。 很显然, 零部件的认证测 试项目比整车多出了两项。 这两项试验主要是模拟汽车在特 定状态下容易出现的瞬态干扰现象。 例如: 电源与感性负载 断开连接时所产生的瞬态现象、 电流突然中断引起的瞬态现 象、 直流电动 机 充 当 发 电 机, 点 火 开 关 断 开 时 的 瞬 态 现 象等。 摇 摇 大部分汽车出口都是以整车出口的方式进行, EMC 现 场认证主要是评价整车电磁兼容的测试结果。 实际上, 即使 所有车载电子电器零部件都符合相关 EMC 标准要求, 也并 不能保证整车就能达到 EMC 性能指标, 还存在相互匹配的 问题。 因此对汽车进行整车层面的辐射发射和辐射抗扰度试 验才是最终的评价方式。 当然对车载零部件 EMC 性能的测 试和评价, 是整车符合 EMC 性能要求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1608
车型式批准指令 70 / 156 / EEC( 最新修订为 2007 / 37 / EC) 的配 套指令, 针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 EMC 指标提出了非常具 体的技 术 要 求。 72 / 245 / EEC 已 经 被 修 订 过 两 次, 先 后 为 95 / 54 / EC 指令和 2004 / 104 / EC 指令。 但 2004 年 11 月 13 日 颁布的 2004 / 104 / EC 指令并没有取代 72 / 245 / EEC, 只是用 2004 / 104 / EC 的附件代替了 72 / 245 / EEC 的附件。 该指令共 分 6 条、 10 个附件, 有关电磁兼容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10 个附件中。 摇 摇 欧洲经济委员会关于就电磁兼容性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 规定———ECE R10 法规的最新版本是 2008 年 8 月 14 日颁布 的 Revision 3。 最新 ECE R10 共包括 13 个条款、 10 个附件, 有关电磁兼容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10 个附件中。 摇 摇 实 际 上, Revision 3 ECE R10 和 最 新 的 72 / 245 / EEC (2004 / 104 / EC) 对汽车整车和零部件 EMC 性能的测试方法 和技术指标要求是完全相同的, 两者仅在某些信息文件和管 理条款上有所差异。 由于在出口认证中, 绝大部分车型都是 采用 ECE R10 法规进行测试评价, 下文主要就以 ECE R10 展开阐述。
1606
SAE鄄C2009C177
2009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摇
汽车电磁兼容出口认证标准研究
刘青松(1,2) 摇 许响林(1,2) 摇 李彬(1,2)
1郾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摇 2郾 重庆市电磁兼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摇 摇 揖摘要铱摇 根据出口认证的实践, 详细阐述了汽车出口认证中涉及整车和零部件电磁兼容的法规内容, 并分析了其与我 国现有电磁兼容标准的主要差异。
2摇 国内汽车电磁兼容标准体系
摇 摇 国内汽车 EMC 标准不够完善, 数量也非常有限, 同发达 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现有标准包括 GB 14023、 GB 18655、 GB / T 18387、 GB / T 17619、 GB / T 19951、 GB / T 21437 共 6 个, 主要对汽车的整车辐射骚扰, 车载电子电器部件的传导、 辐射 骚扰,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等方面的骚扰限值、 测量方 法、 场地要求等进行了详细地规定。 这 6 个标准基本上都是 等同或等效采用相关国际标准, 在试验方法、 场地要求、 限 值方面和 ECE R10 法规是一样的, 但是国内标准的试验项 目却比 ECE R10 法规少一些。
摇 传导瞬 态发射
摇 零部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摇 根 据 国 际 标 准 ISO 7637—2 在 电 源 线 上 测 量, 以及可能与电源线 连接有 关 联 的 其 他 零 部 件连接线
摇 传导瞬 态抗扰度
摇 零部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摇 仅 采 用 国 际 标 准 ISO 7637—2 中 试 验 脉 冲 1, 2a, 2b, 3a, 3b 和 4 电 源线, 以及可能与电源 线连接 有 关 联 的 其 他 零 部件连接线
摇 电磁辐 射抗扰度
摇 1郾 发 动 机 应 正 常 运 行, 使 驱动轮在稳定车速 50km / h 下 运转 摇 2郾 近 光 灯 开 启, 驾 驶 员 侧 的方向指示灯开启 摇 3郾 前 刮 水 电 动 机 处 于 高 速 档运行 摇 4郾 喇叭关闭, 报警器关闭, 自动门关闭 摇 5郾 影 响 驾 驶 员 对 车 辆 控 制 功能的所有系统应按照车辆的 正常运行状态打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