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大纲与教案54学时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支撑 分值
目标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5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5 目标3
目标1 5
目标2
目标1 5
目标3
难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听讲,做好
思政元素: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对待
目标1
三、需求
笔记
4 效用价值论
目标2
理论
课后:复习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运用讲
目标3
巩固重点
授法和案例法开展教学,辅以启发式提问以提高学
和难点问
生学习兴趣并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题
重点: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最佳生产 课前:预习
金融与贸易学院
二、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是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入门课程。《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 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及其改善途径。研究内容包括供求与价格、 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 配、一般均衡和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强调专业基础知识 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能够 运用微观经济理论进行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并理解微观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目 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经济学直觉, 的能力
力
标 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0k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微观经济学课程名称(英文):Microeconomics课程编码:03011102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学时数、学分数:56学时、3.5学分适用专业:经济管理学院所有专业先修课程:微积分后续课程: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撰写人:邵同尧审定人:徐秀英、顾蕾、马锦生、邵同尧,姬亚岚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为本科经济管理类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其研究对象是从个体、个量出发,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植如何决定。
该课程的学习为宏观经济学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铺垫相关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的特性与运行特点,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原理和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政策。
并能熟练运用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最优化分析等经济分析方法。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初步具备探索和创造性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三种不同基本要求:A: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或熟练掌握B:要求学生一般理解或基本掌握C:要求学生有所了解第一章导论1.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含义,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成,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发展及其局限。
2.基本要求A.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含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B.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及组成。
C.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及其局限。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1.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需求与供给的概念,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供给及需求的变动,供求定理以及均衡价格在现实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各种弹性概念、计算及应用,蛛网理论。
2.基本要求A.微观经济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需求和供给的概念,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供给及需求的变动,供求定理以及需求弹性。
经济学系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系《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代码:ZJ100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学分:3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市场均衡、消费者选择、厂商行为、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市场、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主要为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微观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整体的理论框架;2.把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如局部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初步的博弈论等;3.形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逻辑与思维习惯,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在专业学习中能较好地进行知识迁移;4.能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各种微观现象与政策,并具备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要求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
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微观经济学》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第一章引论 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6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6第四章生产函数 6第五章成本 4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8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6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6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4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2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4合计54第一章引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基本任务以及研究对象;熟悉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辩证看待西方经济学,并正确把握学习的方法。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4006课程学分:4课程总学时:56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的许多经济理论。
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大体上可归为三类:一是个体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厂商的经济行为;三是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
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程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市场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内容。
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
2、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必修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
3、主要内容有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
4、本课程全部为理论讲述,课时安排为47节课讲授加7课堂练习,2节课复习,共56个学时4个学分。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评价采取出勤率占10%,平时作业成绩10%,笔记20%,期末考试成绩60%。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
所以,要求学生掌握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内容。
(二)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教师推荐的资源自觉学习,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微观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3、能“洋为中用”,能够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
(≡)素质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理性消费和高效的资源分配。
2、具有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3、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浓厚兴趣,能够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激励效率的角度理解和应用经济政策和制度。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5082042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
适用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总课时数: 54
学 分: 3
一、 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掌握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最优化分析等经济学的基 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这些原理与方法分析各种经济与管理问题,同时为进一步 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经济理论基础。
难点: 1、劳动市场的供给曲线 2、劳动市场均衡与工资的决定
九、资本市场 基本要求: 了解资本与其他要素的区别。
重点: 第一节 资本需求:厂商投资决策 1、作为要素的资本 2、投资与未来收益的现值 3、厂商的资本需求 第二节 资本供给:个人储蓄决策 1、储蓄决策 2、跨期选择模型 第三节 资本市场均衡 1、资本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2、均衡利率的决定 3、利率水平的差异
难点: 1、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2、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案。
十四、外部经济 基本要求: 掌握外部经济包括三种类型:市场规模扩大提高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益;劳
动力市场供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
重点: 第一节 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 1、外部经济 2、外部成本 3、外部收益 第二节 干预方案 1、皮古税收 2、标准方案 3、许可证方案 第三节 产权与科斯定理 1、产权与外部经济 2、科斯定理 3、公共悲剧
难点: 1、一般均衡分析; 2、洛伦兹曲线; 3、帕累托最优与福利。
十三、不完全信息 基本要求: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与理解应用。
重点: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 1、信息与信息成本 2、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3、市场有效性 4、风险分享 第二节 激励机制 1、委托—代理问题 2、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 3、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案 4、不对称信息下的次优激励机制 5、激励机制实例 第三节 信号显示 1、信息不对称的商品市场 2、劣质产品的市场均衡 3、信号显示 4、建立信誉的成本—效益分析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代码:22110100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1学期总学时: 54(讲课:54)总学分:3考核方式:闭卷(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机考)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及高等数学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一、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类其他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
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是价格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在微观经济学里商品的价格是由其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在本门课程的讲授中,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寡头市场与博弈、生产要素定价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门课程,是和模型分析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理论研究,并用到高数中的相应知识,微观经济学也是宏观经济学以及相应专业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较好地把握微观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及价格决定,掌握本门课程所涉及的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等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尤其是认识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并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引论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第四节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学生学习预期成果: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由来和演变,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40学分:2.5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中文简介:经济学产生客观原因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只有去“选择”。
所以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学科。
这种选择就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一般涉及(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何时生产。
(5)在哪生产等几个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等)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价格、消费品供求量、生产要素供求量)如何决定。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分析在消费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接个既定的条件下,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的利润。
涉及供求理论、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理论。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
这种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涉及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分配理论。
回答了第一个层次的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涉及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
显然,微观经济分析所涉及的核心变量是价格,所以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
掌握和了解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工具、方法和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学会解读财经新闻,学会选择,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经济学系:戴玲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二OO六年八月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前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统设必修课,国家教委定为财经类的核心课程,在我校为第一批参加建设、第三批重点建设的骨干课程,全国各大院校财经类报考研究生专业考试课程之一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上达到以下三点1、系统地较为深入地了解微观经济分析的理论体系;掌握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对一般微观经济现象有初步阐释,并为微观经济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借鉴。
2、初步了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大体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概念、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等流派的理论和主张有个大致了解,能对一般宏观经济现象有初步阐释,并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现代经济理论和高等数学工具结合,可进行专题性分析。
先修课程要求:学习者必须先修“政治经济学”和“高等数学”两门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和专业英语水平,学习西方经济学,首先必须弄懂它的原理和方法,然后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需要进行借鉴、运用或舍弃。
学习微观经济学,必须在认真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操练,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相应的概念和原理,教材后附有配套的复习题和练习题,可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去做。
选用教材及学时安排: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版,组编:教育部高教司,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计划54学时,3学分,每周3学时。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将经济学分析与图形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案例教学相配合,既生动教学,又拉近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主要采取有重点的课堂讲授,同时组织有目的地阅读参考书籍和文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教案
微观经济学教案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适用专业:经贸学院各专业及其它管理类专业规定学时: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一年级下学期任课教师:微观经济学课程组微观经济学教案一、课程说明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个量出发,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植如何决定。
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
该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基本经济理论,由于我们现在在经济领域中更多的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因而该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但是微观经济理论以一些假设为前提,与实际差距较大,比较抽象,有时要运用数学进行推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挑选了难度适宜的教材,并主要按教材内容来讲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
其次,还需要用一些难度适宜的习题,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分析能力。
另外,由于经济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
课程主要讲授供求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厂商和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3、教学重点与难点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8、教学进程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
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主要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增加讨论课和习题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60633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30%;期末7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
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
微观经济学也是现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运行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微观经济学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3.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96303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中数学、高中英语二、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决定,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
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包括一般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一门初级水平的微观经济学课程,为学科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知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微观个体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并获得最大化收益的,理解微观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及其局限性。
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为其学习经济、管理学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引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3.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1.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3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1.4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三)课后练习第一章复习与思考(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此文件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0172课程负责人:文建东课程中文名称: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1))课程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学分数:3学分课程学时数:54学时授课对象:全院一年级学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经济学原理的微观部分,致力于训练学习者建立一个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用以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该系统、全面、完整地掌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思路,能够利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理解现实经济中的种种现象或问题。
作为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学习者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应该能够理解市场机制是如何运行的,能够了解每一个个体如居民户或厂商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特征,能够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和所使用的资源是如何确定的,能够解释各种各样的市场现象乃至非市场现象。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N. 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Thomson/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N. Gregory Mankiw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主要参考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材编写组(马工程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四、考核方式两次期中考试:30%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15%期末考试:55%微观经济学大纲(经济学I)第一章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第1节人们如何作出决策第2节人们如何交易第3节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第4节小结第二章象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学的分析语言与逻辑第1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第2节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第3节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第三章市场供求与均衡价格理论第1节市场需求第2节市场供给第3节均衡价格的形成第4节小结第四章弹性理论及其应用第1节需求弹性第2节供给弹性第3节弹性理论的应用第五章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应用第六章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角度理解市场经济的效率第1节消费者剩余第2节生产者剩余第3节市场效率第七章外部性第1节外部性与市场无效率第2节外部性的解决办法第八章公共品与共有资源第九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第1节生产理论第2节成本的衡量第3节短期与长期成本第十章竞争市场厂商行为第1节厂商与利润最大化行为第2节短期厂商行为第3节长期厂商行为第十一章垄断厂商行为第1节垄断的成因第2节垄断厂商的决策第3节垄断力量与市场失败第十二章寡头垄断第1节寡头垄断的基本理论第2节博弈论与垄断行为第3节反垄断政策第十三章垄断竞争第1节有差别产品的竞争第2节广告第十四章要素市场定价与收入分配第1节劳动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第2节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第十五章消费者选择第1节预算约束第2节偏好与无差异曲线第3节消费者选择《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0171课程负责人:文建东课程中文名称: 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2))课程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课程类别:必修(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学分数:3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全院一年级学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授给学生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体系,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原理和概念来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分析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对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势加以预测,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加以评估。
《微观经济学》
由于追逐自己的利益
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思想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
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
从而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体系的科学
(二)微观经济学的形成
其基本循环过程是:家庭通过要素市场从厂商获取要素收入
通过产品市场购买产品形成消费支出
厂商在要素市场用于购买生产要素所形成的成本支出通过在产品市场出售产品获得的销售收入加以补偿
在这一循环过程中
厂商通过购买生产要素并将其有效组合起来生产消费者愿意并能购买的产品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家庭通过提供生产要素获取相应的收入用于购买满足自己不同偏好的产品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目标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一)可证伪性: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二)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力求描述经济现象的存在、运行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它主要涉及事实判断
并试图在对象之间建立联系
判断正确与否要通过实事加以检验
是以各经济主体是独立的决策主体、信息充分、竞争完全、价格灵敏以及不存在经济活动外部性等为前提条件的
然而现实经济活动很难完全具备上述条件
市场失灵现象的大量存在表明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本书第七章分别分析垄断、公共品、外部性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依靠市场机制自我完善和政府微观政策手段矫正市场失灵的运作机制及其效果
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微观经济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市场机制、价格形成、资源配置、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授课对象:本课程适合经济管理类学生及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学生。
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包括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市场机制、价格形成、资源配置、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失灵、公共经济学等。
要求:学生应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能够独立撰写经济分析报告。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我们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并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案例素材。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我们将按照正确率、逻辑性、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分,以确保公平公正。
五、课程资源与支持教学资源:我们将提供完整的课件、案例素材、习题库等教学资源,并定期更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技术支持:我们将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学习小组等技术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课程评估与改进课程评估:我们将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
反馈机制:我们将鼓励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了解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课程衔接与拓展与先修课程的衔接: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与先修课程如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等密切相关。
微观经济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分:3适用专业:金融数学开课学期:2【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微观经济学是金融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熟悉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建立起对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具备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高等数学。
通过学习高等数学,使学生具备微积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最优化的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微观经济学提供必要的数学分析工具。
本课程重点讲述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引论(2学时)教学目的: 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定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第四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第五节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第六节本教材的特点思考题: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
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2学时)教学目的:理解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掌握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理解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掌握常见供求曲线的例子;理解蛛网模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供求曲线的例子。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 需求曲线第三节 供给曲线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第六节 弹性的概念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第九节 结束语思考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505d Q P =-,供给函数为105s Q P =-+。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陶永勇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Microeconomics课程代码:15830001学分:3总学时:54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类别:必修课开课单位:经济贸易系先修课程:经济数学(微积分)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完全竞争为假定前提,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一般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微观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既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又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大量使用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等。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1.在保证理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的前提下,要求学生经济学的基本概掌握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精心组织每一次课堂教学内容。
课程的内容诸如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等与现实经济有着密切练习,所以理论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讲解才能增强说理性,才能让学生领会理论更深层次的含义。
3.坚持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是增加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
通过布置课后思考题,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经济问题的敏感性。
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MICRO ECONOMICS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先修课程:管理学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它用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概念,建立了反映市场经济中经济规律的理论。
这门课程从理论上来讲,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又是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财政学等研究领域均需要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
所以,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学科。
从实践上来讲,微观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
对于消费者来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以指导他们的选择行为;对于企业而言,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市场结构理论等等对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更具有指导意义;政府的许多决策如果能够科学的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就会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因此,微观经济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总之,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我院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
(二)课程目的微观经济学这一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经济学、管理学其他各专业课的讲授作必要的教学准备;(2)使学生受到严格的抽象思维能力训练;(3)使学生学会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透过经济现象,研究经济现象之间内在本质的联系,揭示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及经济运动的规律。
(4)为毕业后能较好地开展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上述四个教学目的,所以需要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课程号: 1010077 编写人:李刚、郑美华等一、开课院部经济学院二、教学对象龙湖英才班三、教学目的一是为初涉微观经济学的学生较为系统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使其能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而为学好其它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为学生熟练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经济问题,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三是使学生了解企业、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借鉴和吸收微观经济学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容和方法,能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研究经济问题。
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在以后从事教学、研究和实际业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教学要求1.教师为了较为系统地介绍基本知识,必须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有很高的西方经济理论修养。
2.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与国情不同,即便在西方经济理论中被证明是有用的东西,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以便决定它的适用程度和范围,不能完全照搬。
3.要突出重点,深入浅出,注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管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微观经济学不能盲目崇拜,而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以至批评。
但这种批评与过去的批判完全不同,它应该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分析,一种学习和探讨的过程。
这就如同我们对待所有的学科那样。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总学时:72学时(授课:72学时)六、考核1.考核形式:期末考试;2.试卷大致结构:题型之一:选择题(10个20%);名词解释(5个15%);简答题(2个20%);论述题(2个25%);计算题(2个20%)。
题型之二:判断题(10个20%);名词解释(5个15%);简答题(2个20%);论述题(2个25%);计算题(2个20%)。
题型之三:名词解释(5个15%);简答题(3个20%);材料分析题(1个20%);论述题(2个25%);计算题(2个20%)。
说明:这是期末考试所有西方经济学(含微观、宏观)的题型与分值分布,若为西方经济学不分课时多少,均为微宏观内容各一半,分值各一半。
3.考试时间:2小时。
七、教材高鸿业.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八、主要参考书目1.高鸿业等.西方经济学(第一、二、三、四版,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管德华等.西方经济学[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2.4.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5.〔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周加来.微观经济学〔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6.8.九、讲授提纲:第一章导论(4课时)本章扼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章内容大多带有综合性和概括性,对初学者可能显得抽象和难懂,但是它作为全书的纲,对进一步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课时)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二、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1课时)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西方经济学的划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课时)一、理性经济人假定二、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三、经济模型与数学方法四、均衡的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9课时)微观经济学是关于资源配置的学问。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由价格机制配置,而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
因此,本章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本章首先在给定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的基础上,分析需求与供给的决定因素;其次讨论均衡价格如何由供求决定并随供求的变动而变动;最后阐述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研究价格的变动将引起供求多大程度的变动。
第一节需求(1课时)一、需求的含义与种类二、需求定律三、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第二节供给(1课时)一、供给的含义与种类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三、供给定律与供给函数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第三节均衡价格(1课时)一、均衡价格的决定二、均衡价格的变动第四节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和其他弹性(2课时)一、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3.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4.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5.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6.需求价格弹性、价格与总收益的关系二、需求收入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2.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3.恩格尔定律三、需求交叉价格弹性1.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2.需求交叉弹性的种类四、供给弹性1.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2.供给弹性的分类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第五节供求理论的应用(2课时)1.支持价格、限制价格和开放价格2.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3.税收负担问题第五节蛛网模型(1学时)第三章消费理论(8课时)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价格由供给和需求两大基本因素决定,因此,研究价格的决定问题必须从需求和供给入手。
本章讨论供求如何决定价格、价格的变动将引起供求怎样变动的问题。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2课时)一、欲望与效用二、消费者均衡三、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四、消费者剩余第二节序数效用论(2课时)一、无差异曲线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三、消费者预算线四、消费者均衡1.消费者均衡原则2.价格消费线与需求曲线3.收入消费线与恩格尔曲线第三节价格效应(2课时)一、价格效应的含义及其分解二、不同商品的价格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四节不确定性与风险(2课时)一、不确定性与风险二、期望效用与期望值效用三、消费者的风险态度与测度四、规避风险的方法第四章生产理论(6课时)第三章分析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导出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从本章开始到第六章,研究厂商如何供给产品,以便导出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做出供给决策时,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力争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多的产出;二是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力争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本章研究前一个问题,主要阐述生产函数的含义与企业的性质、短期生产函数中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条件和规模报酬变动等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厂商与生产函数(1课时)一、厂商二、生产函数及其种类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2课时)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四、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2课时)一、等产量曲线二、边际技术替代率※三、脊线与生产的经济区域四、等成本线五、最优要素组合六、扩展线第四节规模报酬变动(1课时)一、规模报酬变动的含义与类型二、影响规模报酬变动的因素第五章成本理论(5课时)本章讨论成本的含义、种类及其相互关系,为下一章分析厂商如何决定利润最大化产量打下基础。
第一节成本的性质(1课时)一、机会成本二、显成本与隐成本第二节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曲线(2课时)一、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二、短期成本分类与含义三、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的关系第三节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期成本曲线(2课时)一、长期总成本1.长期总成本的含义2.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3.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区别二、长期平均成本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2.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3.范围经济※4.学习效应三、长期边际成本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的决定(8课时)本章通过对完全竞争厂商如何决定使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问题的研究,说明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厂商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产品的销售收益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产品的销售收益等于消费者的支出,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产量相关(成本函数)。
因此,本章的内容建立在前面各章的分析基础之上。
本章主要阐述产品市场上厂商决定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等内容。
第一节厂商决定产量的原则与市场类型(1课时)一、收益与利润二、厂商决定产量的原则三、市场类型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课时)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3课时)一、短期的含义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三、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四、生产者剩余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长期均衡(3课时)一、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二、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的决定(9课时)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个类型,它们是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其中,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别说明这三类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一节完全垄断市场上产品价格的决定(2课时)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四、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五、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的决定(3课时)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与厂商实现均衡的方法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三节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的决定(3课时)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二、非勾结性寡头垄断模型:古诺模型与斯威齐模型三、勾结性寡头垄断模型:卡特尔与价格领先制第四节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1课时)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9课时)本章分析生产要素市场,考察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常通过出售生产要素来获得收入,收入的多少取决于要素的价格与要素的出售量。
因此,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过程,也就是社会收入的分配过程。
与产品价格由产品的供求决定相同,要素的均衡价格也是由要素供给和要素需求共同决定的。
本章主要说明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要素需求曲线、要素供给曲线、要素价格的决定和关于产品分配的欧拉定理等问题。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3课时)一、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特征二、生产要素需求的原则三、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四、完全竞争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第二节生产要素的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3课时)一、要素供给原则二、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率的决定1. 对劳动与闲暇的假定2. 闲暇的价格效应及其分解3. 个别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4.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5. 均衡工资率的决定三、土地供给曲线与地租的决定1.土地供给曲线垂直的原因2.地租决定的特点3.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4.寻租与设租四、利润的源泉第三节不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剥削(2课时)一、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剥削1. 剥削与否的判断标准2. 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剥削3. 欧拉定理或产品分配净尽定理二、不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所有者的剥削1. 买方竞争、卖方垄断厂商对要素的剥削2. 买方垄断、卖方竞争厂商对要素的剥削3. 双重垄断厂商对要素的剥削第四节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1课时)第九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5课时)各种市场是相互联系的,各种产品与要素价格的变动往往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