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支撑 分值
目标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5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5 目标3
目标1 5
目标2
目标1 5
目标3
难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听讲,做好
思政元素: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对待
目标1
三、需求
笔记
4 效用价值论
目标2
理论
课后:复习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运用讲
目标3
巩固重点
授法和案例法开展教学,辅以启发式提问以提高学
和难点问
生学习兴趣并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题
重点: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最佳生产 课前:预习
金融与贸易学院
二、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是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入门课程。《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 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及其改善途径。研究内容包括供求与价格、 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 配、一般均衡和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强调专业基础知识 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能够 运用微观经济理论进行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并理解微观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目 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经济学直觉, 的能力
力
标 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
经济学系《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系《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STATA在经济计量分析中的应用课程代码:ZX100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分:2学时:36(理论学时:36;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先修课程:计量经济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STATA的基本语法、数据处理、STATA绘图、矩阵操作、STATA编程初步、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经管类的学生掌握…门实用的技能,对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补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STATA的基本操作、了解STATA的语法结构;2.掌握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的处理方法,能熟练对大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掌握STATA图形命令的基本结构,能熟练绘制精美的散点图、直方图等图形;4.掌握基本的矩阵操作命令,能够对矩阵进行简单的运算;5.熟练掌握最小二乘的处理方法,了解工具变量法的基本操作;三、课程考核要求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STATA命令的熟练程度;重点考核学生运用STATA对大型微观数据库进行分析的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校效果。
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考核,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40%,期末上机考试占6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微观经济学》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第一章STATA简介 3第二章数据处理7第三章STATA绘图7第四章矩阵操作 6第五章STATA编程初步第六章最小二乘法合计36第一章STATAflB介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STATA概貌,掌握STATA浏览、修改数据资料的基本命令,了解日志文件与do文件的创建。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代码:22110100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1学期总学时: 54(讲课:54)总学分:3考核方式:闭卷(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机考)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及高等数学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一、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类其他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
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是价格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在微观经济学里商品的价格是由其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在本门课程的讲授中,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寡头市场与博弈、生产要素定价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门课程,是和模型分析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理论研究,并用到高数中的相应知识,微观经济学也是宏观经济学以及相应专业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较好地把握微观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及价格决定,掌握本门课程所涉及的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等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尤其是认识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并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引论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第四节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学生学习预期成果: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由来和演变,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40学分:2.5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中文简介:经济学产生客观原因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只有去“选择”。
所以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学科。
这种选择就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一般涉及(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何时生产。
(5)在哪生产等几个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等)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价格、消费品供求量、生产要素供求量)如何决定。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分析在消费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接个既定的条件下,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的利润。
涉及供求理论、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理论。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
这种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涉及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分配理论。
回答了第一个层次的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涉及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
显然,微观经济分析所涉及的核心变量是价格,所以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
掌握和了解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工具、方法和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学会解读财经新闻,学会选择,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Microeconomics)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A11121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总学分:4/3总学时:64 /48学时(经济学、国贸专业64学时,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48学时)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教育目标《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我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基础课。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一门社会科学。
本课程的设置在于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驾驭市场经济的实际工作能力,完整和准确地掌握市场运行机制。
为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1章,分为经济学导论、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完成规定的授课学时、作业,要求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及运用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分析的学习和借鉴。
(二)具体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系统地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体系。
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正确认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科学地掌握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和理论。
学习中要用科学的方法有分析地学习,对其为资本主义统治者服务的一面要加批判。
重点与难点: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由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推理出人类社会共有的四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的变动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系统地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价格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体系。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60633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30%;期末7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
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
微观经济学也是现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运行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微观经济学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3.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运行机制。
本课程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市场结构、价格理论等重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应等;2. 掌握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方法,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3. 理解市场结构的不同特点,比较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市场效率和公平性;4. 掌握价格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5. 理解企业生产和成本的关系,掌握企业最大化利润的方法与过程。
三、课程内容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a. 经济学基本概念回顾b.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 市场需求和供给分析a. 需求的概念与弹性分析b. 供给的概念与弹性分析c. 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分析3. 市场结构与市场效率a.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b. 垄断市场结构c.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d. 集中度和市场效率的关系4. 价格理论与价格弹性a. 成本和供给决定价格b. 需求弹性的概念与计算c. 价格弹性的实际应用5. 企业生产和成本a. 企业生产函数和长期短期成本曲线b. 边际分析与企业供应决策c. 企业最大化利润的方法与过程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系统性地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市场行为、企业决策等微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4. 课堂练习:布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巩固学习效果。
5. 资源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搜索并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五、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市场结构、价格理论和企业决策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述。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8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明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掌握微观个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优化配置资源的基本原理以及各微观主体利益最大化行为的基本条件和原则;了解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以及西方经济学所包含的意识形态。
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的经济现象。
二、课程教学要求讲授过程中,在保持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基础上,应注意其局限性的介绍。
突出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应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动向。
着重理论联系实践,讲授相关理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微积分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之上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与本课程相关的综合性案例分析,借此讲授相关知识点并演示如何应用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以及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区别,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借助多媒体与网络平台等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主要参考书目、资料收集及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习得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导论(3学时)(一)教学内容1.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原因;2.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发展;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4.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5.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难点: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96303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中数学、高中英语二、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决定,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
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包括一般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一门初级水平的微观经济学课程,为学科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知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微观个体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并获得最大化收益的,理解微观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及其局限性。
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为其学习经济、管理学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引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3.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1.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3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1.4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三)课后练习第一章复习与思考(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
2015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

附件(fùjiàn)1:理论(lǐlùn)类课程(kèchéng)大纲的格式(gé shi)《微观(wēiguān)经济学》课程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大类必修课程课程代码:ECO240001T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预修课程:微积分(Ⅰ、Ⅱ)、管理学适用专业: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开课部门:管理学院、商务学院、旅游学院、生化学院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属于跨财经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的理论基础课。
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如何把具体的经济问题抽象为适应的模型以进行严密的分析。
研究这些经济现象和规律,对于提高经济效率,更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推进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学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本课程总体目标是着重于对“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锻炼,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微观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具体目标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首先是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微观经济学更多从世界范围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注:表中P表示(biǎoshì)强相关,S弱相关(xiāngguān)。
二、与相关课程(kèchéng)的联系与分工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其它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的基础,研究的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是整个市场经济理论系统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理论类课程大纲的格式《微观经济学》课程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大类必修课程课程代码:ECO240001T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预修课程:微积分(Ⅰ、Ⅱ)、管理学适用专业: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开课部门:管理学院、商务学院、旅游学院、生化学院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属于跨财经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的理论基础课。
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如何把具体的经济问题抽象为适应的模型以进行严密的分析。
研究这些经济现象和规律,对于提高经济效率,更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推进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学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本课程总体目标是着重于对“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锻炼,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微观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页脚内容1课程具体目标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首先是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微观经济学更多从世界范围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表1本课程在AOL体系中的作用注:表中P表示强相关,S弱相关。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其它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的基础,研究的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是整个市场经济理论系统的基础。
它提供了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体系、原则页脚内容2规律和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发展,从重视定性分析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到更加重视定量分析在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应用。
微观经济学的前序课程是《微积分》、《管理学》。
作为经济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课程,其后续课程为宏观经济学和各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有关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分析方法,能够对一般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微观经济学中运用广泛的弹性分析、边际分析、图形分析等方法,都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特别是微积分的知识。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各个先修课程,主要运用导数进行各种边际分析;运用条件极值、线性规划等理论进行最优化分析;运用概率理论进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等。
微观经济学的后续课程为宏观经济学和各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
其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既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在这些课程中得到具体的延伸。
如微观经济中有关产量和价格的均衡理论,在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中可以发展为产品市场和国民经济总量均衡的分析方法;有关企业最优化的理论,是各种管理课程中最优化决策分析的基础;有关消费者均衡的研究,是市场营销课程的重要理论依据;有关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分析,是财务分析、投资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本前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分析的对象不同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和管理专业课的区别是:前者主要研究的是基础理论,后者是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具体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内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机会成本与经济选择、生产可能性边界、比较优势及其应用、经济学的发展。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稀缺性与资源配置、经济学基本原理、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与经济选择。
难点是机会成本与经济选择。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理解微观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基本假设前提;掌握机会成本与经济选择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市场运行【教学内容】需求(曲线、图、表),供给(曲线、图、表),均衡价格与数量、需求(供给)价页脚内容3格弹性、收入和交叉弹性,需求弹性有关的价格变化对收入的影响,政府干预及其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供给和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及其移动、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弹性及其计算等。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需求与供给的含义与影响因素,学会利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并了解价格政策的含义与利弊;掌握弹性的概念以及弹性和收益的关系,计算弹性系数;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教学内容】效用理论及其特点,边际的概念和边际选择,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效用和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选择。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边际效用理论、预算约束线的平行移动和旋转,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以及其与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关系。
难点是消费者均衡条件的推导、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基本要求】掌握两种效用理论与消费者均衡的推导和实现条件;理解不同消费者选择理论关于消费者均衡条件的一致性,消费者均衡与需求曲线的关系;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第四章:生产者理论【教学内容】企业组织形式、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生产、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报酬。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及厂商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难点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以及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原则。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存在的原因;掌握生产和生产函数的概念、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及关系;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掌握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原则。
理解规模报酬的经济意义以及实现条件。
第五章:成本理论页脚内容4【教学内容】成本概念、短期成本、长期成本、厂商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是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厂商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难点是短期和长期成本之间的变化规律。
【基本要求】掌握经济成本、经济收益和经济利润的概念、短期和长期成本的区别(概念与图形)、以及成本变化的规律。
理解并掌握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第六章:市场理论【教学内容】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博弈论初步。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是不同市场类型的划分;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决策;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与垄断厂商的价格产量决定;垄断与竞争的比较。
难点是竞争企业的效率分析、长短期均衡的关系、价格歧视。
【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企业均衡的条件;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的涵义、条件及均衡情况;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市场划分的依据、市场均衡的情况。
了解寡头市场与博弈论的初步知识。
第七章:生产要素市场【教学内容】厂商对生产要素的引致需求、劳动的供给和工资率的决定、资本的供给和利息率的决定、土地的供给和地租率的决定、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社会收入分配。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基本规律;收入与财产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难点是边际要素成本,边际收益产品的理解;工资、利息和地租的决定。
【基本要求】掌握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特点以及劳动、资本和土地价格是如何决定的;掌握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八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教学内容】一般均衡的概念、市场均衡与效率评价、经济问题分析与应用、一般均衡与帕雷托最优。
页脚内容5【教学重点及难点】市场效率的评价、一般均衡的含义以及帕雷托最优的标准与改善。
【基本要求】该章为选学内容,了解福利经济学、市场效率的评价、一般均衡理论和帕雷托最优标准。
第九章:公共部门经济学*【教学内容】外部性问题、私人成本和效益、社会成本和效益、政府政策。
【教学重点及难点】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
【基本要求】掌握什么是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和外部品的含义以及特性,了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注:加*的内容为选讲部分。
也可安排学生自学。
四、学时分配表2本课程的学时分配页脚内容6五、必备教材和参考资料(一)必备教材: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版。
(二)参考资料1.《经济学》,斯蒂格利茨,沃尔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版2.《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第18版3.《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中文版),曼昆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版4.《微观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版5.《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著,格致出版社,2011年第8版六、课外学习要求首先明确课外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小组原则上不超过5个人),各小组负责人要配合教师进行平时学习纪录和平时成绩的考核。
为各个组员进行必要的评价,并组织组员进行有效的互评。
在小组构成的成员中,建议以学习目标为划分依据,具体的安排如表3所示。
页脚内容7表3课外学习要求以及考核页脚内容8七、教学方法本课程以面授为主,同时具有讨论、习题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室。
具体执行一是提倡“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推行学生小组学习讨论,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二是,引进教学集成化设计的理念,重视学习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和信息反馈三要素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研究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客观评价和信息的反馈职能,更有效率地量化学生的学习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学习评价;三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步完善和提高网络学堂的使用效率,不断更新增加网络学堂的内容,使之真正成为页脚内容9师生互动的平台,从而更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四、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推行学生课外小组学习讨论,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
同时促进案例教学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更好地配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本科教育的目标。
灵活安排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给学生自主权去决定学习的内容。
鼓励教师参与其中,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理论和思维,进行学习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学习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八、教学政策:(一)教师的教学要求任课教师需要认真学习本教学大纲,并按照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考核标准执行,保证教学的严肃性、持续性。
(二)学生的考核要求1、作业的提交有严格的时间和格式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及时完成,未按规定时间提交,未按照要求完成以及经证实属抄袭作业的,均以零分处理;2、平时成绩的考核出勤、课堂表现、课堂参与等,要求学生认真按照学生行为规范以及教师的考核要求执行;3、中期测试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不能缺勤,原则上没有补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