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第2节 弹力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导学案新人教版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重点:知道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前预习学案温故知新1、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也可以改变2、力的、和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请写出此现象中包含的两个相关的物理知识。
(1)。
(2)。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一)、试一试: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变形,体验手感,撤去压力,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二)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弹性和塑性结合自己的体会,对以上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弹性:塑性:(2)弹力:弹力的产生条件:。
判断: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能产生弹力吗?(3)用什么工具测量力的大小?它是根据什么性质来工作的?(4)弹簧测力计在使用时要注意观察什么?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形式的测力计?课内探究学案(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情况,并汇总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点拨】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二)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思考: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猜想:【探究】分别在大弹簧下挂1个、2个、3个、4个完全一样的钩码,依次在下面的表格中记下弹簧受到的拉力和弹簧的长度。
实验次数弹簧受到的拉力F/N弹簧原长l0/cm弹簧长度l/cm弹簧伸长△l=l一l0/cm123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看看会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弹力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严谨细致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具准备橡皮泥、气球、橡皮筋、弹簧、刻度尺、木板、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播放视频:蹦床、蹦极、撑竿跳高、跳水等场景。
思考:撑竿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弹性与塑性1.活动: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1.用力压尺子,体会尺子对手的作用力,松手后,观察尺子的变化。
实验2.用力拉橡皮筋,体会橡皮筋对手的作用力,松手后,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实验3.用力捏橡皮泥,有何感觉?松手后,有何变化?用力握白纸呢?问题:什么样的物体,在挤压时,会明显地感觉它对我们的手有作用力?2.学生先动手实验,探究完毕,学生间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将不能解决的共同性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并分析弹性和塑性的区别。
演示实验: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松手后,弹簧可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粗导线用力掰弯,松手后不能恢复原状。
归纳总结:(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如:橡皮筋、气球、弹簧等。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如:橡皮泥、粗导线等。
探究点二:弹力活动: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并撰写读后感,加深对弹力的理解。
(2)鼓励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并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对弹力实验的理解和兴趣。
(3)引导学生阅读学术论文,了解弹力的研究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1)弹力的概念: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恢复力,它是一种接触力。
(2)弹力的产生原因:当物体发生形变时,其内部会产生一种恢复原状的力,即弹力。
(3)弹力的作用:弹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弹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弹力的工具,其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量来计算弹力的大小。
3.实验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弹簧、钩子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果涉及实验,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弹力的作用效果,增强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可以准备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方便教师进行板书和演示。
(4)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弹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书籍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弹力的知识。
(6)建议学生参加相关的科学竞赛或研究项目,如制作弹力小制作、参与弹力实验研究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七、重点题型整理
1. 填空题:
2. 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例,如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弹力的影响因素。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第七章 第2节 弹力
第二节弹力教师寄语: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学习目标: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心任务: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任务一:认识弹力。
阅读弹力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塑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力2、弹性和塑性的相同点与区别?请举出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弹性和塑性的实例。
3、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出你知道的例子。
任务二:阅读弹簧测力计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____________,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先观察哪些方面?如何读数?二、合作探究: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组内交流探究解决下面问题,并将组内合作探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们。
(1)使用前应先观察___________和分度值(2)检查指针______________(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____________(4)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能否水平测力?2.给你一个白色纸板,你能否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该测力计你将如何定零刻线及其它刻线?试着做一做,做好后试着用自制的测力计测一下文具盒、书等物体的重力。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弹力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弹簧测力计、弹性绳等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力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力的掌握情况,为学习弹力打下基础。
1. F1 = 100N/m × 0.2m = 20N。
2. F2 = 200N/m × 0.1m = 20N。
结论:两种情况下的弹力大小相等。
题型四:综合应用题
题目:一个弹性绳的长度为0.5m,劲度系数为500N/m。现将一物体悬挂于绳子的下端,使绳子保持水平。求物体的质量。
解答:由于绳子保持水平,弹力与重力相等。根据胡克定律,弹力 F = kx,其中 x = 0.5m(绳子的长度)。设物体的质量为 m,重力为 G = mg。将弹力与重力相等,得到 m = F/g = (500N/m × 0.5m) / 9.8m/s^2 ≈ 25.5kg。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弹力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胡克定律和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对弹力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 弹力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如桥梁的伸缩缝、飞机的起落架等。
8. 弹力的能量转化:
弹力在物体形变和恢复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形变时,物体储存弹性能;恢复原状时,弹性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力的作用效果是;。
2、物体受到力发生形变,当将外力撤除后又恢复到,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当将外力撤除后不能自动恢复到,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超过了这个限度不能完全复原。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它的大小跟物体发生的大小有关。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仪器)叫做。
实验室常用的是。
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
合作探究& 小组展示(一)形变、弹力小组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物体的______________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
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这种形变属于塑性形变。
注意:压力、支持力、拉力实质就是弹力。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2、观察(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______________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在弹性范围内,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______。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_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点拨1、弹簧的弹力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复原了,因此要注意量程。
2、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的道理制作的。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A.量程10N,分度值0.2N;B.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10N,分度值0.5N,D.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
5、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伸直了,则:()
A.手臂粗的同学的臂力大;B手臂长的同学的臂力大;
(3)弹力的大小还跟物体本身的材料有关。例如,橡皮筋与弹簧在同一形变程度的情况下,弹力一般不同。
针对性训练:
1、下列关于弹性和塑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等物体在受力时具有弹性,不受力时具有塑性;
B.橡皮筋具有弹性,有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很强,没有弹性限度;
C.具有弹性和塑性的物体在受力时,都会发生形变,都在形变的过程中产生弹力作用;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
学情预设
环节
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
学
习
目
标
解读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七条使用计量器具不得破坏其准确度,损害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法制渗透
定
向
自
学
1、力的概念:力是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是能改变物体的,能改变物体的
(2)塑性:物体的特性叫做塑性。如橡皮泥用力捏后松手,它也不能恢复原状等。
如橡皮泥用力捏后松手,它也不能恢复原状等。
3、形变的普遍性: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过有的物体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见,有的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小,要用仪器才能显示出来。如:将一本书放到桌面上后,桌面一定会被书压凹了一些,但我们的肉眼几乎看不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导学案(无答案)第七章第2节弹力P6情境导入【飞将军射虎】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在一次巡视边防回来,天色已晚。
他和随从一面走,一面提放着老虎,忽然瞧见前面山脚下的草丛里蹲着一只斑斓的老虎。
他连忙拿起弓箭,使尽全力射了过去,手下的士兵见他射中老虎,拿着刀枪就跑过去捉虎。
他们走近一瞧,全愣了,原来射中的不是老虎,竟然是一块大石头,而且这只箭陷得很深,拔也拔不出来,大伙儿真是又惊奇,又佩服。
飞将军李广射虎靠得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一种力——弹力。
目标解读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
学习过程活动一:.自学课本P5页“弹力”部分的内容,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后小组交流答案。
(1)什么叫弹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2)什么叫做塑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塑性?(3)什么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弹力的大小与有关。
(5)一根弹簧能无限制拉伸吗?活动二:.自学课本P5页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注意哪些问题?活动三.(小组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你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___N。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
测量前应先校零。
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到1N、2N、3N,感受一下1N、2N、3N的力有多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二节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科目课时1姓名内容第七章第二节弹力班级小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学习难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导学环节流程预习内容批注基础知识梳理1、弹性:2、塑性:3、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有力。
桌面对水杯有力。
这两种力都属于力。
4、弹力:5、物体的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
这个限度叫做。
6、弹簧测力计:(1)作用:(2)工作原理:(3)结构:(4)如图P6 图7、2-2 弹簧测力计量程:分度值:量程:分度值:(5)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a)、 (b)、 (c)、7、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越大,它的就越长,即弹簧的跟受到的拉力成。
8、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先观察它的和并观察指针是否旨在,使用前,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
9、如果将物体挂在在吊环上,用手拉着挂钩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会(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初步应用1、画出弹簧对手指的弹力示意图2、判断对错(1)只有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才能产生弹力()(2)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3)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会产生弹力()(4)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5)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6)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7)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拉力。
()(8)弹簧的伸长总是跟拉力成正比()(9)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意力的大小()3、如图所示:(1)图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
(2)图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
合作探究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量程是,手的拉力为5、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
(2)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长伸长了 cm 此时弹簧产生了形变。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导学案(初稿)【精编版】
第七章第2节弹力【创设情境】轻压一把直尺,使它发生形变,撤去压力,直尺会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松手后会恢复原来的长度,撑竿跳高运动员将竿压弯,松手后,撑竿也会恢复原状。
这其中蕴含着什么物理知识点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便可以知道,甚至可以运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质。
利用生活经验和实验,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2、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3、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4、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学习重点: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学习难点:判断弹力的有无以及弹力的方向。
【自主预习】1、弹性:物体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是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生活中的弹力有、、、。
3、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它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4、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可以直接读出被测力的大小。
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D、测量前,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我的疑惑➢个体展示【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塑性、弹性和弹力实验一:根据生活经验思考以下事件发生的过程会出现的现象弹性和塑性的不同点就在于物体受力之后撤掉力能不能恢复到,能恢复的是弹性,不能恢复的是。
实验二:举例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说说这些例子哪些地方应用到弹力,并指出这些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拉力压力支持力弹力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产生的条件是发生,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力1、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弹力●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面“弹力”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2、物体变形后,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塑性。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将手边的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气球、铝丝等分别用力使它们发生形变,去掉力后,观察哪些物体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1、结论:塑料尺、橡皮筋、弹簧、气球等这些物体不受力时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铝丝等这些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2、我们在压塑料尺、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手会感觉到有一种来自塑料尺(或“橡皮筋”或“弹簧”)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3、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请你利用弹簧设计实验证明:物体形变的程度与所受到的外力有什么关系。
能不能拼命用力去拉弹簧?为什么?不能、可能会超过弹簧的形变范围、结论:在弹性限度内,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形变越大、●教师点拨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属于接触力,两个物体必须接触(相互挤压),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2、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跟踪训练1、拉弓射箭,弓由于受力而发生弹性形变,松手后弓产生的弹力将箭射出。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发生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3、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7、2 弹力第1 课时累计2 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4 页至6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二、夯实基础1、弹力看教材图721所示,玻璃杯放在桌面上会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桌面同时会受到玻璃杯对它的压力的作用。
压力和支持力的实质是弹力吗?关于弹簧测力计:问题l: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感受一下弹簧的伸长与手的拉力有何关系?问题2: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同学们互相讨论,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要点。
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问题:(1) 使用前要观察和,便于读数;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否则要;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2)测力时,要使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所测力不应超过测力计的,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
四、知识梳理五、过关检测见三级达标题A、B部分核心提示:1、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不能超过其是是最大量程)。
(2)使用方法: 使用前:沿弹簧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是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使用时:一看:量程分度值二调零: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否则就应先调到零位置。
三使用是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计数是视线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合理利用课外参考书。
上课是以教材为主,不能依靠参考书,参考书只能在课后充分利用。
三级达标测试班级:姓名:学号:1、基础巩固题把简单的事做好就叫不简单!1、在图中所指出的四个力,不是弹力的是( )2、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因为人是受力物体,所以感到费力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D、弹簧的伸长越长,拉力越大2、综合应用题挑战高手,我能行4、如图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测力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加6N 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数为()5、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A、手臂粗的同学臂力大、B、手臂长的同学臂力大C、两个同学的臂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6、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一根弹簧拉长10厘米需要用10N的力,王刚同学把拉力器拉长0、4米,他用的拉力是N。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与弹力有关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又是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进一步学习重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必备技能。
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不必分析它的三要素,重点放在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边探索边思考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力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随处可见,弹力的应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学。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测量力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探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从而自己制作弹簧测力计。
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说明书、观察构造、练习使用、交流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7、2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
它分为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物体发生所 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 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性质叫 ____,这种
பைடு நூலகம்
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 二、推进新课: 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 成),这种性质叫 ____,这种形变属于塑 性形变。 1、塑性、弹性 (一).以实验和实例进行推进并得出形变、塑性、 弹性、弹力的概念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 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 的力。 2.观察 (1) 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 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注意: 压力、 支持力、 拉力实质就是弹力。 (2) 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 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二)、弹簧测力计
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 原理: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受到的 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1) 使用:先观察(量程、分度值、 零刻线)、测量、读数使用 看量 程、分度值、读数; (2) 弹簧测力计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称量时,若弹簧秤与外壳发生摩擦,对称 量结果的影响、若所使用的弹簧秤的弹簧 不能自由伸缩了,不能使用 三、能力提高: 1、产生弹力的条件有哪些? 2、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总是有弹性吗? 3、绳的拉力的方向: 支持力的方向: 压力的方向: 四、达标测评:
教学 反思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 1 个、2 个、3 个钩码,用刻 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 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在弹性范围内,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 越大。(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 受到的拉力成。)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 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三).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阅读课文,思考 以下几个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什么?若指针不是 指在零位置怎么办? (3)在称量时应注意什么? ①所测的力能否超过它的量程?为什么?
精品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
测量力的工具是,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活动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组成。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是,分度值是。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回答课本“议一议”栏目中的问题。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应校零
C.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D.所测量的力的不能超过量程
4、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她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
钩码总重/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指针位置/cm
2.5
3.0
3.5
4.0
4.5
5.0
5.5
5.8
5.8
(1)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N的情况下,弹簧的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
(2)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3)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下面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
安全小提示:
课堂收获:
现象与结论: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一定范围内,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7、2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7、2弹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弹力;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学习重点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学习难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2页“弹力”,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理受力发生形变,撤消外力后的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是物体由于而产生的。
阅读教材52-53页“弹簧测力计”,完成下列问题:3.测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4.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就越长,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5.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观察它的,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
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
测量前应把指针调节到。
二、合作探究(交流)学点1 弹力1.用手指分别按弹簧和橡皮泥,观察到弹簧和橡皮泥都发生了,然后撤去手指压力,观察到弹簧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橡皮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我们把弹簧的这种特性叫。
橡皮泥的这种特性叫。
2.用较大的力啦弹簧,使弹簧伸长后不能完全复原。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否则会弹簧。
3.用手压弹簧时,会感觉到弹簧也在压手。
弹簧对手的这种作用力叫做。
弹力是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时,谁阻碍它恢复原状它就对谁产生弹力的作用。
因此,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其实质都是力。
练习1. 下列结果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A. 撑杆跳高运动员飞越横杆B. 装有弹簧的门被推开,放手后自动关上C. 玩具手枪将子弹射出去D. 手中的石块释放后会下落学点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1.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它主要由刻度盘、、、挂钩外壳、挂环构成。
它是利用在的原理制成的。
2. 演示:分别在弹簧下挂1个、2个、3个、4个完全一样的钩码,观察填表:弹簧原长弹簧长度弹簧伸长实验次数弹簧受到的拉力1234根据上表数据作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图像,分析图象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法,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
学习重点和难点: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弹簧测力计使用。
器材准备:弹簧、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橡皮泥、直尺、导线
学习过程:
【预习生成】
1.力的作用效果是;。
2.物体受到力发生形变,当将外力撤除后又恢复到,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当将外力撤除后不能自动恢复到,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超过了这个限度不能完全复原。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它的大小跟物体发生的大小有关。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仪器)叫做。
实验室常用的是。
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
【新知探究】
一、弹力
(一)弹性与塑性
1.观察思考并表述:观察课本P52图13.1-1,三张图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2.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请几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示给大家。
(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
3.请各小组讨论:以上这么多实验现象,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呢?
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
教师点拨:物体受到力发生形变,当将外力撤除后又恢复到,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当将外力撤除后不能自动恢复到,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4.弹性和塑性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能说出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吗?请说明你的举例是属于弹性还是塑性。
(二)弹力
5.做一做:出示拉力器,让学生拉开它,其他同学观察他的表情。
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拨: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它的大小跟物体发生的大小有关。
(三)弹性限度
6.取一根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它,再使劲拉。
两次都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吗?
教师点拨: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超过了这个限度不能完全复原。
思考:为什么拉力器的弹簧中间要加一根限制弹簧伸长的长度的绳子?
二、弹簧测力计
(一)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
1.观察并回答:请男女生各一位拉拉力器,弹簧为什么会伸长?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2.思考并表述: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吗?
3.演示一:将弹簧挂在黑板上,此时弹簧不受外力,从弹簧上端到指针的距离叫弹簧的原长(用彩条显示“原长”。
)
当弹簧受到拉力时,它的长度会怎样?
演示二:把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上,此时,从弹簧上端到指针的距离叫弹簧的长度。
(用彩条显示“总长”。
)
请一学生指出哪一段是由于弹簧受到拉力而伸长的长度。
(用彩条显示“伸长”。
)
教师点拨:由此可知弹簧的伸长即用此时弹簧的减去弹簧的就是弹簧伸长的长度。
4.当弹簧受到拉力增大时,它伸长的长度会怎样?
5.教师做演示实验:分别在大弹簧下挂1个、2个、3个、4个完全一样的钩码,学生依次在下面的表格中记下弹簧受到的拉力和弹簧的各种长度。
次数 拉力F /N 弹簧原长L 0/cm 弹簧的长度(总长)L /cm 弹簧的伸长(L -L 0)/cm 1
2
3
4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点拨: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作的。
(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用手拉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 、2N 、5N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变化感受大小不同的力。
2.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力拉,读出头发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用力要均匀)
3.教师指出学生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结:
【达标检测】
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力的仪器是,它的工作原理是。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还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的位置。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1)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它的,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注意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3)使用时,拉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例说法错误的是
( )
A .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 .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测量力的大小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4.如图13-1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
N ,分度值为___N .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前位于第二
小格的A 处,未作调整便用来测量手的拉力,指针位于B 处,则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N .
【巩固提升】
5.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下端挂300克物体时长15厘米,若改挂500克的物体,则弹簧长( )
A 、25厘米
B 、20厘米
C 、17厘米
D 、不能确定
6.如图13-2,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该弹簧测力计(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力的大小.需先,否则会使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7.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图13-1 13-3-2
8. 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
如图13-2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物体的重力为
( )
A. 一定等于8N B.一定小于8N
图13-2
C. 一定大于8N
D. 以上情况部有可能
9.一个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给挂钩施加5N的力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若将它取下来,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则它的示数是。
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