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生态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一号文件再聚焦三农慎重推广转基因入文件
2016年01月28日08:36: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27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文件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5000字,共分6个部分30条,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转基因
文件提出,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

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舌尖上的安全”或与干部“官帽”挂钩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出现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资源与环境的紧箍咒越绷越紧。

对此文件提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文件还提出,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这意味着“舌尖上的安全”或将与领导干部的“官帽”紧密联系在一起,督促地方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食品安全问题上。

◎名词解释◎
用能总量指标:是指企业在一年内,经确认可消费各类能源(包括电力、原煤、蒸汽、天然气等)量的权利,简称用能权(就是一年内按规定可以消费的各种能源总量)。

用能总量指标有偿使用:是指企业依法取得用能权,并按规定缴纳用能总量指标有偿使用费的行为(针对一年内可以消费的各种能源总量,按规缴纳有偿使用费)。

用能总量指标交易:是指在用能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企业对依法取得的用能权进行交易的行为(也就是说用能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限额内有多的可以卖,缺的也可以去买)。

中农办:保证公众转基因知情权
2016-01-29 北京青年报310评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的“慎重推广”不是不推广,而是推广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定、批准。

任何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与传统的食品一样是安全的。

陈锡文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供图/新华
本报讯(记者邹春霞)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对日前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做出解答。

韩俊表示,公众对转基因的担心完全可以理解,政府除了做好监管还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选择权。

一定要从源头防止转基因种子非法流入市场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1月28日发布,其中首次提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转基因。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发布会上就此询问,这是否意味着今年的转基因政策会有变化?韩俊回应说,我们国家对转基因技术的政策是一贯的,是明确的。

“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发,我们一定要抢占技术的制高点。

”他指出,新一轮的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我们作为一个13亿人的大国也不能落伍。

不过韩俊指出,从已经查处的极个别地区非法种植转基因水稻的情况来看,确实对转基因的监管还要进一步强化,要加强日常监管,要严格监督执法。

因此今年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

他说:“特别是要严把三个关,一个关是研发试验关,二是品种审定关,三是生产流通关,一定要从源头上防止转基因的种子没有经过审定就非法流入市场。


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
慎重推广转基因如何理解?韩俊回应北青报记者追问表示,“慎重推广”不是不推广,而是推广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定、批准,但对今年是否会推广一些转基因品种,他“目前不清楚”。

韩俊说:“从国际上来看,虽然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他指出,国际上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性结论的,任何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与传统的食品一样是安全的。

所有转基因产品在商业化种植之前都经过了大量的安全性研究和严格的评估审查。

“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担心,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韩俊说,“政府除了加强监管以外,要落实好转基因产品的强制性标识的要求,要保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知情权、选择权。


“转基因”已7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自2007年至今“转基因”已经7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2007年提出要“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2008年提出“启动研究”,2009年、2010年则是“加快研究,加快商业化”,2012年为“继续研究”,2015年首提“加强转基因科学普及”。

2016年是在多年提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表示将慎重推广转基因。

2011年、2013年、2014年未提“转基因”。

不过,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

刘宗超:“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新举措——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导读:
生态问题是世界各国领导人的难题,中国更是对其严肃对待。

中国当前的生态污染不是中国一手造成的,而是全人类的污染通过全球分工集中到中国的结果。

对此,有人深感忧惧,为拯救地球大声疾呼。

事实上,地球是不需要拯救的,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人类自己!所谓道不远人,人道若法自然,自然亦不远人。

英国曾把人类带入工业文明,美国曾把人类带入消费文明,看着吧,循着“十三五”的规划路径,中国将把人类带入生态文明!
“十三五”规划将生态文明放到了极其突出的位置。

本讲就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进行讲解。

今天讲解的重点是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

可以说,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的主体思想就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这就将生态文明提高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

“十三五”规划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这五个建设中都贯穿着生态文明建设。

在理念上,是从工业文明理念向生态文明理念转变,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一、不得不说的几个生态文明相关概念
首先明确几个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文明的元学科是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结合。

所谓的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与环境之间的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相应的种群之间功能关系。

什么是生态系统呢?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态平衡是指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再生等几个环节的平衡。

人类发展到今天,世界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是人工生态系统。

所谓的人工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是指管理、生产、交换、消费、分解、还原、再生七个环节,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多了管理、交换、还原和再生四个环节。

生态文明是与生态伦理关系非常密切的。

所谓的生态伦理就是人类在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环境、动物与大自然等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在与自然活动中形成的伦理关系及条件原则。

在生态伦理中是有一些生态禁忌的。

所谓的生态禁忌是,有些植物要保留,有些生态要保留,有些动物可以作为食品,有些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则不能作为食品。

什么是生态文明呢?我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进行地区、国家乃至全球意义上的制度建设,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要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放在首位,要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变化、信息交换和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要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在维持自然界在生产的基础上考虑到经济的再生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步的发展。

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以人类为中心,也不是完全以自然为中心,而是以人与自然这两个系统的交互过程、交互线上的动态平衡的点为中心。

比如说,人类强大的时候,就要给自然界留出空间;当自然界强大的时候,人类就要向前发展,大力地发展增长。

这中间有一个平衡点,可以说,生态文明就是人工生态系统始终牢牢地围着这个动态平衡点展开的。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呢?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导下,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和活动,是一场以生态公正为目标,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以新能源革命为基石的全球性生态化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路径首先要利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尤其要利用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其中包括互联网、互感网、智能网,以最少的物质能量耗费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生态文明是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负责任的一个顶层设计。

从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案,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纳入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

可以说,这是共产党为中国人民创造碧水蓝天美好生活环境的一种顶层设计。

生态文明不仅作为政策在实施,而且坚持
节约自然、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与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十八大提倡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这是全世界首次在政党意义和国家意义上提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贡献,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转变,也是执政理念的转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代际伦理。

生态文明树立并扩大了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上的正义话语权,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考察。

在国际层面,需要建构新的国际合作品牌,倡导国际合作与全球伙伴关系。

在国内层面,各国政府和各级组织要加强沟通协调。

在政府层面,要管理好区域生态环境,制定相应的法律、游戏规则,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参与社会责任。

在企业层面,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

在公民层面,主要是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将生态文明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中国把生态文明作为基本国策,国外评价很高。

英国《卫报》刊登过的一篇评论认为,19世纪的英国教会了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的美国教会了世界如何消费,21世纪的中国教会了世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也可以说是英国人把人类带进了工业文明,美国人把世界引入了生态文明,中国人则把人类推向生态文明。

当代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代表小约翰柯布教授公开提出,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

他认为,中国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希望所在,并希望中国成为超越现代性,引领世界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精神和道路领袖。

小约翰柯布教授说,他和他的同事们坚信,地球及其人类的居住者,还包括其他居住者的前途取决于中国正在制定的种种政策,他们都不希望中国重蹈西方现代化的覆辙,希望中国借助得天独厚的思想资源,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之路。

在他看来,中国将很有可能在50年内成为世界政治与经济的中心,中国的人口比北大西洋国家的人口还多,中国人以其智慧、活力、自律、善于经营和创造性举世闻名,从很多方面看,西方正在走下坡路,尤其是在生态文明方面。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体思想就是,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的生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二、“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成四个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根本性标志。

第二,生态文明是贯穿“十三五”十大任务的目标。

第三,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

第四,生态文明的世界意义。

(一)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根本性标志
生态文明不仅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繁衍、生存、延续的最根本需求。

唐朝的,黄河的中上游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5%,几乎可以和今天的福建相媲美。

现在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不足20%,水土流失严重。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保护水土。

如果我们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生产,不顾生态退化的恶果,那长江会不会变成现在的黄河呢?
要建成小康社会,除了经济条件以外,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有些生态环境已经失去了支撑功能。

在30年代工业大繁荣中,很多地方生态环境退化,尤其是土壤遭到了污染,水源受到了污染。

土壤污染在我国的土地上污染达到17%,很多地方的土壤污染达到20%,这就是造成我们国家食品安全屡屡出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因为表土是文明的基础,表土污染了,这个文明也就要退化了。

可以说,没有生态文明作保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不可能的。

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性的标志,比任何其它的指标都来得更为重要。

美丽中国是支撑小康社会生态服务功能的需要。

人们的生活要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干净的土壤,安全的食品,要居住环境比较美好,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所以,只有把生态文明搞好了,美丽中国才能够呈现在我们面前,小康社会的实现才能指日而待。

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的福祉和人类的未来。

因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40几万年以来,都是依托地球上的各个要素进行生活的。

我们平常有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现在的科学也证明,环境对基因具有改造功能,如果环境退化了,在环境中多余的有害物质就沿着食物链在人类身上继续附着,影响人们的智力和身体状况,甚至产生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疾病,甚至使有些人失去生育能力。

所以说,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的未来。

十八届五中全会还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其范围和深度也远远超过建设小康社会的范围,更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人类发展的高级目标。

任何一个思想、意识都要通过制度去落实,都要通过规划去落实。

中国的发展就是靠每一个五年计划的连续累加才构成了今天的繁荣。

可以说,自从进入“十三五”,有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列入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从这个地方开始,中国的生态建设正式纳入了法治的轨道。

不是人的觉悟高低问题,也不是我们哪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它是全民族的意识,要搞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踏踏实实地落实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与方针就是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
(二)生态文明贯穿于“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任务之中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特点是生态文明贯穿“十三五”规划的十大目标任务之中。

这十大目标任务分别是:第一,保持经济增长;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调整优化产业
结构;第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第五,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第六,改革体制机制;第七,推动协调发展;第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第九,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十,推进扶贫开发。

第一,保持经济增长。

在保持经济增长方面,我们的经济增长预期将会下调,到百分之六点几。

过去,在高增长时期,大家特别强调GDP,认为GDP就是一切。

因此就形成了各个地方大量地建设开发区,无论项目是否污染都要引进,只要能增加GDP,甚至以GDP为王。

因为GDP牵扯到地区的荣誉、地区的排序,甚至很多干部的升迁等各个方面。

而现在,要搞绿色的GDP,也就是说,GDP的绿色含量要高,破坏生态环境而得到的GDP不能要。

只有绿色含量高的GDP的增长才是健康的增长。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原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工业为主,所以现在的增长方式要转变,不能老是以高耗能、高产值、高污染的方式发展,而是要转变到低耗能、低污染、高科技的发展方式,要创新式发展。

创新发展在在多方面发展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解决民生问题时,恰恰需要的就是生态,并且民众在很多方面对生态的需求是很大的,比如,需要生态安全的住宅、生态安全的食品、生态安全的环境等。

因此,要将生态文明贯穿到生态增长方式中,这样我们的生态增长方式才是绿色的。

第三,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原来的产业结构技术含量低、耗能高,能源应用主要为煤炭能源,而现在要更加注重对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使用。

比如在使用绿色能源中的太阳能的同时,又能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在出行方面,可以选择像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这种耗油少、少污染的交通工具。

第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提出了通过创造性的破坏来发展经济。

创造性的破坏,就是指要有新的突破,把旧的、腐朽的、高耗能的东西淘汰掉,然后建立新的平衡、新的产业结构,从而驱动经济发展。

可以说,整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果。

通过创新,创造了需求、创造了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起到了节省能源的作用。

同样,在创新过程中要走生态文明道路,把生态文明理念牢牢贯穿到创新之中,让生态文明作为创新的一个方向,让生态文明的创新能成为人民福祉的保障。

第五,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原来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指机械、化肥、优质品种等,而现在的农业现代化指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生态化等多方面结合。

要把中国人口资源的优势发挥起来,为众多人口生产生态安全的食品和生态安全的服装,从吃、穿、用等多个方面满足民众对生态安全的需求。

在粮食安全中,又可以分成口粮、饲料和其他工业生产的粮食等几方面,在这些方面当中,首先是要保证人口的粮食安全,而饲料方面的粮食安全则可以通过以草代粮的方式来解决。

现在的有些农业结构和畜牧结构非常重视以粮食为主,这实际上是在过多地消耗粮食。

饲养猪、鸡等主要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蛋白质,在饲养过程中可以不仅仅是使用粮食转化这种单一途径,还可以使用优质牧草。

比如某种优质的牧草它的
干草的含量能够达到12%,一亩地的干草产量可以产5~6吨,食草可以产20吨左右,与玉米相比,玉米的蛋白含量只有8%,一吨玉米含80公斤的粗蛋白,就5.8公斤的植物蛋白转化成一公斤的动物蛋白来说,可以转化成十几公斤的肉类。

而如果用某种优质牧草来进行,就可以有400公斤的蛋白,能产生相当于玉米四倍的转化率。

也就是说,一亩地的牧草就可以得到几十公斤的肉类。

优质的牧草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能促进肉类、食用菌的生产,产生的肥料还可以培养土壤,因此,未来的方向也是由肉食畜牧业逐渐转向草食畜牧业。

在农业现代化中,肥料的使用也很重要。

肥料和种子是相互协调的范畴,我们现在往往强调优质、高产的种子,却忽视了土壤和肥料问题。

如果不考虑土壤肥力和肥料能力,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也不会得到比较高的产量,因为农业最基础的,归根到底还是水、肥、土、种这样的排序,那就是要有干净的水源才能够种出来干净的东西,要有好的肥料和合适的土壤,这几条结合起来才会有高产量。

同时,还要控制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2000年以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已经超过了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这种污染来源于畜牧养殖和过量的化肥使用。

其实,化肥在使用过程中的转化率很低,一般在10%—30%之间,而残留的大部分化肥都会转化到环境中去,比如会造成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出现。

另外,在设施农业中,为得到高产而使用过量的酵素,结果形成硝酸盐超标,甚至出现土壤以下几米处仍有硝酸盐超标的现象,而土壤一旦污染,种植出的产物也会面临不健康的情况,这样的恶性循环必须要得到制止。

因此,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中,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要把好肥料这一关,将有机与无机结合起来,生产出高效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提高氮磷钾的利用效率。

第六、改革体制机制。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环境密切相关。

比如原来在环境管理方面,市里面的环保局归市政府管理。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后,在管理上形成了一个垂直系统,县市环保局成为省环保局的一个派出机构,地方政府对于地方的环保局可以进行独立监督,从而形成更好的管理效果。

另外,原来的官员,为官一任,只要GDP上去了,把环境污染就甩给地方了,然后升职调走了,地方的污染再继续。

一拨一拨地换过来,结果呢?土壤的污染、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无以复加。

现在不行了,往后终身追责,你决策错了,终身都要你负责任。

对企业的机制改革,就是要采取限制。

有些污染要随时进行通报,在线管理,进行在线管理,在一些工厂企业建设中,要先拿到环境许可证。

第七,推动协调发展。

这个协调发展包括城乡的协调,包括工业和农业文化和制度等等各种协调起来发展,不能是某一方面独大。

我们这个发展要让人民得到利益,不能城市发展了,却让农村荒废了。

要让农村和城市之间协调,工业、农业和人生活的一种协调,我们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