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诸宗教 灵魂观以及对死亡问题之探讨世

合集下载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称谓和认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称谓和认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宗教对死亡的称谓和认识中国: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产生大量的词汇,这些词汇又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根据一些特定的死亡称谓,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死者的身分、职业、信仰、性别以及生者与死者的关系等的信息。

特定人物的特定死亡别称同样反映了我国传统称谓文化的广博内涵。

一、道教中的死亡别称道教产生于东汉末期。

此时朝廷已腐败到了极点,皇帝公开卖官鬻爵,大肆聚敛,官吏则雪上加霜,贪脏枉法,敲诈勒索,加上战祸连年,天灾不断,黎民百姓无不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挣扎。

蔡文姬的《悲愤诗》留下了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下边写被掳时的景况:“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最后写回到故乡时的所见:“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到了“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境地了。

在这种境况下,生存成了首要的危机,人们迫切需要寻找解脱和祐护之途。

道教于是应运而生。

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东汉熹平年间张角创立太平道,这些都是早期的道教。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东晋道士、医学家葛洪,北魏道教徒寇谦之和南朝齐梁年间道教徒、医药学家陶弘景等人的改造,道教成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宗教信仰。

它适当吸收了儒家和佛教的一些东西,使道教的理论更加系统化,得到了历代君主的青睐,开成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鼎立之势。

道教和道家是颇有区别的。

道教是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而道家则是中国的一个哲学派别。

但道教取材于道家学派,道教把老子尊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把庄子尊为“南华真人”;把《老子》和《庄子》二书称为《道德经》和《南华真经》;在理论上也吸收并发挥了道家的清静无为,抱素守朴的养生理论,特别是尊奉“道”为道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教义。

宗教信仰与死亡礼仪

宗教信仰与死亡礼仪

宗教信仰与死亡礼仪宗教信仰是人类在各种文化环境下面对生命和死亡等大问题的一种表达方式。

每个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通常都有着明确的死亡礼仪。

这篇文章将会探讨宗教信仰与死亡礼仪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人们如何通过宗教信仰来面对死亡。

一、宗教信仰与死亡礼仪的紧密联系宗教信仰和死亡礼仪最重要的连结,是人们通常会用宗教信仰来解决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和不确定性。

各种宗教信仰都有自己独特的死亡礼仪和“对死亡的看法”。

例如,在东方的佛教和印度教中,生死循环是一种基本信仰,而死亡礼仪也构成了其反映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督教中,人们通常认为死亡是灵魂被分离出身体而面对永恒生命的一方面,因此在死亡礼仪中,祈祷和弥撒等仪式都被视为重要的部分。

二、宗教信仰实现了对死亡的意义的探究在众多宗教信仰中,存在一种对死亡的意义和镜头的探究。

因为宗教信仰通常都将死亡视为一种过渡,具有生命的转变质量,因此,带着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宗教信仰,往往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死亡呈现出了不同的意义。

例如,在佛教和印度教中,死亡被视为一种对灵魂的更新和反思;基督教则认为寻找救赎和普世的神恩,可以改变死亡的方向。

三、通过宗教信仰来面对死亡人们在接受死亡时,常常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但是通过宗教信仰,我们可以以一种更深刻的方式来面对死亡,不管它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例如,基督教传统中,人们通常以祈祷和弥撒来安慰自己和其他哀悼者;在佛教和印度教中,通过禅修和沉思,人们可以学会在死亡时以更高的精神状态迎接自己的下一段旅途。

结论因为世界上的宗教信仰和死亡礼仪都在不断变化和转变中,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仅仅列举了某些特定宗教的观点。

但是,不容质疑的是,无论宗教信仰和死亡礼仪如何变化,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或将无法被打破。

在某种程度上说,宗教信仰与礼仪在人们的生活和死亡中,扮演了一种集体心理的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不仅可以面对死亡和崩溃,同时可以通过信仰获取意义和超越。

界诸宗教灵魂观以及对死亡问题之探讨世

界诸宗教灵魂观以及对死亡问题之探讨世

世界诸宗教灵魂观以及对死亡问题之探讨环顾世界诸宗教,无论是制度性的宗教,或是在被称为原始社会中的宗教,各宗教的灵魂观以及对死亡的观点,总是与其教义或仪式拥有密切的关系。

以下分别介绍这些不同宗教的灵魂观以及对死亡的观点。

原始宗教(一)灵魂观点在传统原始的社会中,灵魂的本质就是力量;在此想法之中,力量、灵魂和生命是可彼此互换的观念。

同时在原始人的想法之中,一个遍在的力量或是生命的法则,不仅被认为存在于人类自身而已,同时这些力量也被认为存在于其他生物的生命之中。

对一个原始人而言,他认为自己的潜能是不受拘限的;因而他总是想要抓住隐藏在他身体之内的本质,而其方法就表现在各种类型的巫术上。

同时对原始人而言,灵魂的力量是可以计数的;并且人人所拥有的力量皆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所拥有得灵魂力量也不相同。

原始人的灵魂观,依着情境之不同,而对灵魂有不同之命名。

举Fang of Gabon为例,对灵魂有七种命名形式:(1)eba:位于脑的生命原理,在死亡时消失;(2)nlem:心,知觉所在之处,掌管人之行动,并在死亡时消失;(3)edzii:个人之名字,保持个人之特征,并在死亡时消失;(4)ki:个人之标志,并在肉体消失之后使自己不朽的力量;(5)ngzel:当其在身体时,作为灵魂活动之原理;(6)nsissim:灵魂和替身;(7)khun:肉身消失后的灵魂,如鬼。

如上述之例子,灵魂并非是无定形的物质,并且以机能体(脑、心)、肖像(替身、鬼)、象征(名字、个性标志)等来重现。

在澳洲土着居民,将灵魂分为内部灵魂(Internal soul)和外部灵魂(External soul)。

所谓内部灵魂,就是整个身体都被视为是灵魂的物质部份。

至于外部灵魂就是可以离开身体之外的灵魂;例如在睡梦中,灵魂会离开身体,并且停留在一动物替身(double)之上,而这替身就被视为其图腾(totem)。

替身(double)被视为第二个自我,并神秘地与自身联合。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宗教哲学一直以来都对死亡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在不同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中,对于死亡的理解和解释也有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基督教、佛教和薛泽谟尔的角度来探讨宗教哲学对于死亡的讨论。

基督教认为死亡是人类必须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个人灵魂的判决。

基督教认为,通过相信耶稣基督并遵循他的教导,人类可以得到永生。

在基督教的哲学思想中,死亡不仅是个体的终结,也是灵魂超越现实世界的开始。

基督教徒相信,在死亡之后,灵魂会进入天堂或地狱,根据个人的实践和信仰行为而定。

死亡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灵魂的得救或堕落。

佛教对死亡的态度与基督教有所不同。

在佛教中,死亡被看作是一个自然的现象,并没有像基督教那样给予它赋予道德判断的作用。

佛教认为,人类是通过轮回转世的方式追求解脱和涅槃的。

死亡只是生命周期的一部分,灵魂会继续在不同的身体中转世。

佛教强调通过修行和觉悟来超越生死轮回,获得永恒的解脱。

薛泽谟尔是欧洲启蒙时期的一位哲学家,他对死亡的讨论与宗教有所不同。

薛泽谟尔认为,死亡是人类最终面对的现实,因此人们应该学会接受死亡并与之和谐相处。

他主张人类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幸福和满足感,并在面对死亡时保持冷静和淡定。

他认为,人类应该通过理性和理智来对待死亡,而不是陷入恐惧和忧虑之中。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涉及到不同的信仰和理念。

基督教认为死亡是灵魂得以解脱或受罚的判决,佛教强调通过轮回转世实现永恒的解脱,而薛泽谟尔则主张人类应该接受死亡并以理性和冷静的态度面对它。

不同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对于死亡的理解和解释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使我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作者:马玮珺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9年第05期“人类所有高级的思想,正是起源于对死亡所做的沉思、冥索,每一种宗教、每一种哲学与每一种科学,都是从此处出发的。

”死亡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对于死亡,西方社会不仅有宗教上的感悟,也有哲学上的思考。

面对死亡时除了牧师的安魂曲和对人伦亲情的悼念与缅怀,还有宗教哲学关于死亡的理性思考,如何从独特的神秘主义中找到潜在的规律,并加以哲学的眼光总结和研究呢?不论是古代埃及的木乃伊还是古代中国的“事死如事生”,还是近现代的医疗续命。

死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避而不谈或者是浅尝辄止的过于沉重的话题。

虽然有极乐世界、天堂等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宗教所构想的其他世界作为铺垫,但仍然没有人可以描述死亡后的世界。

死亡令人恐怖是它的决绝不可逆,也有宗教体验称死亡如同大梦一场。

说法不同,因此各人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我们都清楚宗教的两个切入点是命运和生死。

必不可少的神灵观念和生死观念丰富了各种宗教的内涵。

下列选取几种宗教典型的死亡观进行分别阐述:佛教:认识轮回生死,主张依据人的根基选择法门修行,认识死亡征兆及可能过程,生死如幻即无生死。

死亡对生命而言是一个关键期。

死亡并非湮灭,而是转化,必须通过死亡来完成这个转化。

佛教徒坚信活佛坐化后并没有真正离去而是会转世降生于别的家庭,每次都会有年幼的孩童获此殊荣,成为下一代。

个体会消亡,但其存在回归入母体重生出新的个体来的可能性。

因此世界可以新陈代谢,历久弥新。

道教:认为死亡同为人的一种回归,回归到“道”中去。

人从“道”中来,回到“道”中去,一切皆道化。

道教中红头道士度生,黑头道士度死。

正面接触着生死。

其认为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并不存在灵魂转世的信条。

因此道教中没有勾勒出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彼岸世界。

说明其对待死亡的自然态度。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坦然接受死亡和死亡的未知,不喜不怒不卑不亢。

具有极高的哲学智慧,中庸之道贯彻始终。

论宗教的生死观

论宗教的生死观

导论早在此400多年前,《从哈姆雷特》曾说:“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其实自人类有生以来,就一直在思索着生与死的问题。

托尔斯泰也曾说过: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是什么,他总想到自已的死亡。

人有生有死,因而生有人生,人的诞生与死亡是分不开的。

生意味深长,但死并不逊于生;生是一个奇迹,而死亡却是一个谜?因为人类至今仍无法了解死亡的真面目。

人作为希图超越自身的理性动物,能了解这一切是尤为重要的。

由此王阳明说:“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带来,故不易去。

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①天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有三灾八难,生老病死。

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和探索,会永远伴随着人类,而成为文化的一道主要而独特的风景。

②在这风景中,宗教的死亡观确是更加引人注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是照亮和指引人类理性的明灯。

因此要相对死亡有所认识,要想有深入的探讨,就必须要了解研究宗教的死亡观。

针对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宗教的死亡观进行论述:一、认识你自已,死是什么?二、原始民族对灵魂的信仰三、宗教的死亡观1、佛教的死亡观2、道教的死亡观四、结论一何谓死亡我曾记得有这样的一首诗词: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现在许多哲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给死亡下了概念。

1、生理层面。

医学上将一切生理作用的停止视为死亡,但也有人曾在医学界重新界定了死亡的概念。

把生理的死亡分为临床死亡和生物死亡,临床死亡发生于心脏停止活动的一刻(因此也称心脏死亡),血液循环完全停顿,神经也不在有反应,临床死亡直到某种程度是可以逆转的,现在的仪器可使这状态逆转过来,使心脏重新搏动,长时间的延续下去。

生物死亡在于细胞组织的解体和不可逆转的破坏,但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同时死亡,脑部的组织尤为决定性,因此生物的死亡也称为脑部的死亡,这种死代表人真正的死1。

2、哲学平面的死。

在此死亡指的是形上层面的事,是此世生命的过程决定性的结束,时期的海德格把人生当作走向死亡的存有物,即是说生命和死亡相互寓居,是在人有自由但不完全自由的过程中的互动情况2。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宗教哲学是探讨宗教和哲学领域中的问题,包括信仰、真理、神、生死等方面的学科。

对死亡的讨论涉及到人类存在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以及死亡后的去向等重要问题,是宗教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主要从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它们对死亡的观念以及相关的问题。

佛教是东方哲学传统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对于生死问题有着独特的观点。

佛教认为人类的生命是有始无终的,即存在因缘而有,死亡也是因缘的结果。

在佛教的理念中,人类的存在是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即生死轮回。

这种轮回的循环是由人类的业力所决定的,业力积累越深厚,轮回的次数就越多。

佛教强调通过修行和破除执着来解脱轮回的苦难,达到灵魂的永恒安宁。

基督教是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死亡问题有着独特的教义。

基督教认为,死亡是由于人类堕落而引起的,是罪恶的结果。

基督教也提供了一个解救的道路,那就是信仰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并接受他的救赎。

基督教认为,通过信仰上帝并遵循他的教导,人们可以得到永生,并在死后进入天堂与上帝永远同在。

伊斯兰教作为三大宗教之一,也对死亡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哲学观点。

伊斯兰教认为,人的生命在世界上只是一段短暂的旅程,死亡只是一个过渡,不是终结。

伊斯兰教教义中提到了“来世日”的概念,即死后灵魂将会进入“来世”,而生活在那里将会是终极的。

伊斯兰教认为,人的行为和信仰将会决定自己在来世的命运。

忠诚地信仰真主并遵守伊斯兰教义,人们将会进入天堂,与真主永远同在。

除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外,其他宗教哲学也对死亡问题有相关的讨论。

印度教认为死后灵魂将会重新投胎,根据前世的善恶事业而决定投生的等级和状态。

犹太教认为死后灵魂会进入一种神秘的状态,等待将来的复活。

中国传统宗教如道教、儒教等也有各自的有关死亡的观念和仪式。

宗教哲学对死亡问题的讨论十分广泛而深入。

不同的宗教和哲学流派有着独特的观点和理念,来探索生命的意义和死后的去向。

哲学中的生死观探讨

哲学中的生死观探讨

哲学中的生死观探讨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哲学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

从古希腊的先哲到现代的思想家,无数的哲学家都试图探索生死的奥秘,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本质。

对于生死,不同的哲学流派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朽的,肉体只是灵魂的暂时居所。

当肉体死亡时,灵魂会脱离肉体,进入一个永恒的理念世界。

而亚里士多德则更注重现实世界,他认为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也是自然的过程。

在东方哲学中,佛教的生死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认为生死轮回是无尽的,生命中的痛苦和烦恼源于欲望和执着。

只有通过修行,消除欲望,才能摆脱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

而道家则强调顺应自然,生死都是自然的变化,不应过分执着于生死。

在现代哲学中,存在主义哲学家如萨特和加缪,强调人的自由和选择。

他们认为,人在面对死亡时,才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死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生命是宝贵而有限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这短暂的时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死亡。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不应该对死亡感到恐惧,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它。

当我们能够坦然面对死亡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不会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浪费生命。

此外,生死观也影响着我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如果我们认为生命只是短暂的存在,死亡是一切的终结,那么我们可能会陷入虚无主义,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但如果我们相信生命有着超越物质的价值,死亡并不是终点,那么我们就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无限的意义。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生死观也对我们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产生影响。

例如,在医疗领域,关于安乐死的争论就涉及到对生死的看法。

如果我们认为生命的质量比长度更重要,那么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安乐死可能被视为一种人道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生死观也会影响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

对死亡现象的宗教学思考

对死亡现象的宗教学思考

对死亡现象的宗教学思考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2932 次更新时间:2009-03-08 09:48:37进入专题:死亡现象宗教学[3]罗素也曾经把“对死亡的恐惧”理解为“宗教的基础”,强调指出:“整个宗教的基础是恐惧――对神秘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

”(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M].胡品清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59.)可以说,死亡问题或人的不死(不朽)问题,是任何宗教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死亡问题或人的不死问题,对于任何重大的宗教现象,都是不可能作出合理的说明的。

[3]●段德智(进入专栏)正如“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叔本华语)一样,死亡也是给予宗教和宗教学灵感的守护神。

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学的奠基人迈克斯•缪勒在谈到宗教的起源和发展时,曾经强调指出:“无论人们在别的问题上有什么相反的说法,人们对那些因死亡而暂时离开人世的人们的思考和情感,都构成了最早的和最重要的宗教因素。

而且,相信来世、想象来世、希望在来世再见面的信仰也构成了宗教的因素。

这种信仰不仅以其不抗拒的力量成为我们祖先的真理,而且至今仍起着很大的作用。

”[1]几年之后,恩格斯在谈到宗教的起源和发展时,也强调指出:是人的不死的观念,确切地说,是人的灵魂不死的观念,“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

随着各种宗教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神越来越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直到最后,通过智力发展中自然发生的抽象化过程……在人们的头脑中,从或多或少有限的和互相限制的许多神中产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观念。

”[2]可以说,死亡问题或人的不死(不朽)问题,是任何宗教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死亡问题或人的不死问题,对于任何重大的宗教现象,都是不可能作出合理的说明的。

[3]虽然死亡问题构成了任何一种宗教的核心和基础(弗雷泽语),但是,不同的宗教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对达到人的不朽的途径也多所区别。

因此,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对死亡现象的宗教或宗教学思考,比较具体比较深入地考察一下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宗教是必要的。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宗教哲学是研究宗教与哲学关系的学科,其中包括对死亡这一重要问题的探讨。

在不同的宗教哲学传统中,人们对于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下面将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个主要的宗教哲学传统中探讨他们对死亡的讨论。

佛教认为死亡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不是结束。

佛教认为人类的痛苦和苦难源于贪欲、嫉妒、无知等负面情绪。

通过修行和追求解脱,人们可以超越死亡和轮回,达到涅槃的境地。

涅槃意味着解脱与平静,是超越生死的境界。

佛教鼓励人们在生前通过修行积累福德,以便在死后能够获得更好的转世和新的机会。

佛教往往强调超越个人的存在,将个体的死亡视为个体转世的新机会,同时也是全人类摆脱苦难和轮回的机会。

基督教对于死亡的讨论涉及到对人类灵魂的信仰。

基督教认为人类在死后的灵魂将被寄托于天堂或地狱,根据其在人间的行为和对基督之信仰的态度而定。

对于天堂和地狱的理解,不同的基督教派别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观点。

基督教的核心信仰是相信耶稣基督的救赎,相信他的死亡和复活能够拯救人类的罪恶,带来永恒的生命。

对于基督徒来说,死亡只是身体的消亡,而灵魂将继续存活并得到永恒的赏赐或惩罚。

伊斯兰教对于死亡的讨论包括了对人魂的终极归宿以及复活和审判的观念。

伊斯兰教认为人的灵魂将在死后离开肉体,进入称为“巴拉克”或“巴拉阿尔”(Barzakh)的夹层状态,等待最后的复活和审判。

伊斯兰教相信在末日,世界将毁灭,所有人将从死亡中复活,并接受真主的审判。

真主将根据人们在生前的行为,公正地判决他们的去留和处境。

对于虔诚的穆斯林来说,他们相信自己会进入天堂,享受永恒的福祉,而对于罪人则将遭受地狱的惩罚。

宗教哲学对于死亡的讨论在不同的宗教传统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佛教强调超越生死和轮回,追求解脱与涅槃;基督教着重于对人灵魂的信仰和永恒生命的希望;而伊斯兰教则关注着人魂的复活和审判,并有着天堂和地狱的观念。

这些不同的观点反映了各个宗教对于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人类对死亡的关切,并给予人们面对死亡时的安慰和勇气。

临终前的生命关怀如何与宗教信仰相协调

临终前的生命关怀如何与宗教信仰相协调

临终前的生命关怀如何与宗教信仰相协调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刻,临终前的生命关怀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对于许多有着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宗教在这个特殊阶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何将临终前的生命关怀与宗教信仰相协调,以给予患者心灵上的慰藉和安宁,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不同宗教对于临终和死亡的观念及教义。

以基督教为例,基督教认为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往永生的一扇门。

在临终时,通过祈祷、忏悔和领受圣餐等宗教仪式,信徒相信可以获得灵魂的救赎和永生的希望。

因此,在对基督教信徒进行临终关怀时,尊重并协助他们完成这些宗教仪式,安排牧师或神职人员的陪伴和祈祷,能够给予他们极大的心灵安慰。

佛教则强调生死轮回,认为临终时的心态和行为会影响下一世的轮回。

佛教徒在临终时通常会诵经念佛,以平静和慈悲的心面对死亡。

为佛教徒提供安静的环境,让他们能够专心修行和祈祷,也是一种重要的关怀方式。

伊斯兰教认为,死亡是真主的旨意,是生命在世间旅程的结束,也是回归真主怀抱的时刻。

在临终前,穆斯林会进行净身仪式,并诵读《古兰经》。

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为他们提供符合宗教要求的环境和帮助,是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了解了不同宗教的观念后,我们需要在实际的临终关怀中尊重和满足患者的宗教需求。

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要有一定的宗教知识和敏感度。

比如,为患者提供专门的宗教活动空间,允许他们佩戴宗教饰品,在饮食方面考虑宗教的禁忌等。

同时,家庭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与患者一起参与宗教活动,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

对于一些因疾病无法亲自参与宗教仪式的患者,家人可以代为祈祷或诵经。

然而,在协调临终前的生命关怀与宗教信仰时,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不同宗教之间的信仰和习俗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在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教派的做法也可能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关怀提供者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期望。

死亡与宗教不同信仰对死亡的理解

死亡与宗教不同信仰对死亡的理解

死亡与宗教不同信仰对死亡的理解在人类的成长与文明发展过程中,死亡一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议题。

无论是科学、哲学还是宗教,对于死亡的理解与解释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

宗教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死亡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宗教信仰对死亡的理解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一、佛教主张超脱轮回的解脱观佛教认为人生是无常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佛教看来,死亡并非终结,而是轮回与再生的开始。

佛教主张众生生死相续,追求超越生死的解脱。

佛教徒通过修行,脱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实现永恒的解脱。

因此,在佛教信仰中,死亡并不被视为终结,而是对超脱状态的一种机会。

佛教徒面对死亡时,常常能够更加从容与平静地面对,通过修行追求内心的超脱与解脱。

二、基督教视死为灵魂得救的转折点基督教认为死亡是灵魂进入永恒的命运的转折点,是人灵魂与神灵相会的时刻。

按照基督教的观点,只有通过信仰耶稣基督,并接受神的救恩,人们的灵魂才能得到救赎,进入天堂的永恒安息。

基督教强调信徒在死后的审判与复活,相信死后的世界有天堂和地狱的存在。

对于基督徒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它意味着得救和与神的相会。

相信耶稣复活的基督徒深信,在死亡中有永生的希望,可以与天堂里的耶稣永远相伴。

三、伊斯兰教对死亡有着明确的教义伊斯兰教对死亡有着明确的教义和仪式。

根据伊斯兰教的教义,死亡并非灭亡,而是灵魂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开始。

伊斯兰教相信,世界的存在是由创世主安拉所决定的,生死也同样是安拉的旨意。

伊斯兰教徒面对死亡时,需要专注于与真主的连接,通过完善自己的信仰和行为来准备面对死亡的审判。

伊斯兰教强调,站在真主面前时,一个信徒的善行将成为进入天堂的关键。

而且,伊斯兰教还规定了一系列丧葬仪式,包括尸体清洗、裹尸、宣读经文等,旨在给予死者最后的尊重和安息。

四、印度教追求解脱与融入宇宙印度教将死亡看作是一个新的开始,是由轮回转向解脱的过程。

印度教认为,人通过多次轮回,不断修行、反思,最终将超越一切物质和个体的束缚,融入宇宙的万物之中,达到解脱的境界。

l. 托尔斯泰生死观视角下的宗教哲学棎讨

l. 托尔斯泰生死观视角下的宗教哲学棎讨

2019年14期┆1百家争鸣L. 托尔斯泰生死观视角下的宗教哲学棎讨陈 慧摘 要: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迷,每个人对死亡都有着不同的想象,对于死亡,人类的认知中只能是想象,而永远无法形成确定的认识。

就死亡这一问题困扰了托尔斯泰大半生,他对生命与死亡的感悟,从虚无死亡观到灵魂的不灭论,将其有神论宗教观的无神本质充分得以呈现,托尔斯泰在经历了生命的震撼和重建后不仅形成了自身的社会思想和宗教思想,也为后续研究留下了大量的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本文主要阐述托尔斯泰的生死观,并对托尔斯泰的社会思想、宗教思想以及生死观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加以探讨。

关键词:宗教;生死观;生命的意义 人永远无法确定自身进入死亡后是什么样的状态,而人所要面对的也是必将临在的死亡是不可知的。

死亡的这种神秘性决定了人的知性能力对它的无能为力,正是由于死亡的这种不可知性,使人的感性能力在对它无可奈何的状况下只能采用想象和假定的形式。

托尔斯泰对生命与死亡的认识则是追求个人幸福愿望的生活,争取幸福就等于活着,活着就是希望达到幸福。

他以文学的形式论述生与死这个人生哲学问题,对生与死问题的思考非常独特,也非常典型,托尔斯泰最初体验到的也是所有遭遇过生活幻灭的人曾经感受过的生命虚无感和无意义感。

然而,他后期思想的认识是精神超越和灵魂完善,这一认知却是鲜有人能及的。

他的托尔斯泰主义思想不仅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生与死问题的思考也将自身带到了哲学领域,作为文学家的托尔斯泰用人道主义的如椽巨笔创作的文学作品,在精神层面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度。

一、虚无死亡观下的生命虚无真正的生命到底是什么。

在托尔斯泰看来,真正的生命在于自己的意志逐渐接近同上帝的意志的融合,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对于生命,人人都应该把“自己的与天父的”生命熔铸在一起,而每个人的生命之源,天父是其参与者,这和中国的天人合一文化思想很接近。

在一些文学家罗列的死亡假定中,认为人们往往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终结,将其理解为绝对的虚无,对于死亡的上述看法,只是一种纯粹的想象或者假设,没有任何来自知性和感性的确凿论据,可是人们通常对自身想法的假设与想象性根本意识不到,而且在这种死亡观的框定下人会失去一定的理智,极有可能一时找不到生活的出路,这也意味着产生这种观念的人心理有着严重的灾难。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在宗教哲学的视角下,人类的存在被看作是一个精神层面和充满意义的实现。

与此相关的,死亡也不仅仅是一个生物现实,更被看作是一个具有宗教和超自然意义的过程。

宗教哲学中,人类死亡的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生物现象。

这种观点认为死亡是人类生命必经的阶段,是生命的自然结束。

第二种是死亡是一种“跨越”,即人类离开现实生活的阶段,进入到神秘、超自然的世界。

这种观点认为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存在,人类走出了肉体的束缚,继续生命的旅程。

第三种是死亡是人类生命的另一种表达,死亡与生命并不矛盾,而是相通的两个方面。

这种观点认为,死亡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孕育了新的生命和新的可能性。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对死亡的看法基督教认为,人类的生命是神所造的,人类的灵魂在身体死亡后会默示审判并分别进入天堂或地狱。

基督教将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他们对上帝的敬畏联系在一起。

在基督教的信仰中,上帝容许了一个人的灵魂在身体死亡后“进入天堂”,也意味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个人需要过上完美的人生,并献身于神的事业。

伊斯兰教也认为,人类生命是神所造的,灵魂在身体死亡后会被审判并进入天堂或地狱。

这一过程是由神义之裁进行的,一个人的生和死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有人在死亡时都必须“在神的面前站立”,他们必须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负责,并接受上帝的审判。

佛教将死亡看作是生命之间的不间断过程。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是无边界的,不会受到最终的限制,生命只是不断地迁移,并只是在各种形式的人生后覆盖了死亡。

这也被称为“轮回”的概念。

佛教主张人们应该有所准备,因为他们的生命将在任何时候结束,而且仅仅是一场深层次的过程,而不是生命的结束。

结论综上所述,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是多方面和丰富的,不同的宗教和哲学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虽然人类对自己的生命和死亡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生命的确是有限的。

创作中的宗教存在主义意识谈创作中的“死亡”主题

创作中的宗教存在主义意识谈创作中的“死亡”主题

创作中的宗教存在主义意识谈创作中的“死亡”主题一、概述在探讨创作中的宗教存在主义意识及其与“死亡”主题的关系时,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宗教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它深刻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和表达方式。

宗教存在主义强调个体存在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关注人类生存的困境和意义,这些思想元素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往往得到充分体现。

“死亡”作为人类生命中的终极命题,自古以来便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它不仅仅是对生命终结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意义、人类存在以及宇宙秩序等深层次问题的探索和反思。

在宗教存在主义的影响下,艺术家们通过创作中的“死亡”主题,试图揭示人类生存的真相,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宗教存在主义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以及它是如何影响艺术家对“死亡”主题的处理和表达的。

我们将从宗教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分析艺术家是如何通过“死亡”主题来表达宗教存在主义意识的。

同时,我们也将关注宗教存在主义意识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启示,以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艺术创作的内涵和价值。

1. 引出创作中的宗教存在主义意识与“死亡”主题的关系在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中,宗教存在主义意识常常作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渗透于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意识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灵感,也使得作品本身具备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层次。

而“死亡”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自然成为了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宗教存在主义意识与“死亡”主题在艺术创作中的交织与碰撞,往往能够产生出令人震撼和深思的艺术效果。

宗教存在主义意识强调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价值,以及对于生命意义和死亡归宿的探索。

在艺术创作中,这种意识往往通过对于死亡场景、死亡情感以及死亡意义的描绘和探讨,来引发观众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同时,艺术家们也会借助宗教符号、象征以及教义等元素,来深化对于死亡主题的表达和解读。

探讨创作中的宗教存在主义意识与“死亡”主题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也能够启发我们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更深层次思考。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一直是人类思考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宗教哲学中,死亡不仅仅是人类生命的终结,更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涉及到灵魂、生命意义以及来世等诸多方面。

不同的宗教对死亡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看法,本文将围绕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展开探讨。

基督教对死亡的看法。

在基督教中,死亡被视为罪的惩罚和人类堕落的产物。

《圣经》中记载,上帝在创世之初创造了人,但是因为亚当和夏娃吃了知识树上的果实,导致人类堕落,死亡便成为了人的命运。

基督教同时也教导信徒们相信复活的救赎,认为死亡并不是永恒的终结,而是通往来世的一种过渡。

基督教徒对待死亡时有着一种宽慰和希望的心态,认为死亡只是灵魂的离开,而不是永远的分离。

佛教对死亡的看法。

在佛教中,死亡被视为轮回转世的一个环节。

佛教教义教导人们,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而轮回转世是众生解脱的一种方式。

佛教徒认为死亡并非绝对的终结,而是众生在世间循环轮回的过程,并且每一个生命都有机会通过修行得到解脱。

佛教徒对待死亡时采取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延续而已。

接着,伊斯兰教对死亡的看法。

在伊斯兰教中,死亡被视为宗教信仰的考验和终极审判的开始。

根据《古兰经》的教导,穆斯林相信死亡并非绝对的终结,而是灵魂的转变。

穆斯林认为死后会经历世界末日的审判,而那些对真主忠诚的人将获得天堂的安宁,而那些不忠的人将陷入地狱的痛苦。

伊斯兰教徒对待死亡时抱持一种敬畏和期待的心态,认为死亡是灵魂得以升华的契机。

印度教对死亡的看法。

在印度教中,死亡被视为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被称为“释放”。

印度教徒相信灵魂在每一世都会经历不同的生命状态,而死亡只是生命的延续和转变。

印度教也强调因果报应的教义,认为每个人一生的所作所为都会在来世得到回报。

印度教徒对待死亡时有一种接受和虔诚的态度,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另一个起点。

不同宗教对死亡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无论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印度教,它们都试图通过教义和信仰来理解和解释死亡这个永恒的问题。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乎生命和宇宙的奥秘。

在宗教哲学中,死亡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不同的宗教和哲学流派有着不同的对待和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以及它们对人生和宇宙的意义。

基督教哲学认为死亡是人类的原罪所带来的结果,而原罪是人类的背叛上帝所造成的。

基督教哲学认为死亡是一种惩罚和诅咒,是一种对人类堕落和背叛的惩罚。

但基督教也相信复活的希望,认为通过基督的救赎,人类可以在死后得到永生,与上帝共享天国的福祉。

伊斯兰哲学对死亡的看法伊斯兰哲学认为死亡是上帝的旨意,是人类生命的终结。

伊斯兰哲学认为死亡并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使命的完成。

伊斯兰哲学强调死后的世界,认为每个人都将接受真主的审判,进入天堂或地狱。

伊斯兰哲学强调人们在世界上的行为和信仰对死后的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

佛教哲学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生不息的循环之中一环。

佛教哲学强调轮回转世的观念,认为人们的灵魂会在死后转世,经历苦难或快乐,直到解脱轮回。

佛教哲学认为死亡是一个解脱的过程,是人类从苦难中解脱的方法。

道教哲学认为死亡是自然的过程,是万物生长和衰亡的律动。

道教哲学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转化和重生。

道教哲学倡导不拘于生死的态度,认为追求超越生死的境界才是人类真正的目标。

道教哲学强调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追求永恒的境界。

总结宗教哲学对死亡的看法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强调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转化和重生。

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佛教还是道教,它们都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宇宙律动的一环。

宗教哲学强调生死循环和超越生死的境界,鼓励人们追求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提醒我们珍惜生命,追求永恒的境界,寻求超越生死的意义。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宗教哲学是探讨人类最为基本问题的哲学分支之一,其中之一最为重要的课题便是死亡问题。

宗教哲学通过对死亡的解读和评价,给予人们面对死亡的勇气和信心,强调死亡是一个新的起点,而非终结,这有利于人类对于自己存在意义的探求。

在不同的宗教哲学中,对于死亡的看法和态度也有所不同。

在印度教中,死亡被视为一个永恒交替的过程,一个新的开始。

人们相信灵魂具有不朽性,在灵魂去世之后,它会继续存在于一个更高的境界中。

该哲学也强调轮回转世的规律,人类无法永远坚守一个生命形态,因此死亡是被接受的一个事实。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前往天堂或地狱。

天堂是一个永恒的和平之所,而地狱则是痛苦的地狱。

人们相信人类的灵魂在死亡后会重生,灵魂的永恒和肉体的短暂相比毫不重要。

这种看法让人们关注自己的行为,努力为自己的来世铺路。

佛教认为,死亡是一个必定会发生的现象。

由于因果报应的关系,人死后会出生在另一个生命形态,这种形态是其以前行为的必然结果。

因此,佛教倡导人们在自己的生命中追求善行和大慈大悲,以此来增加自己下一生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不同宗教哲学的对于死亡问题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总是强调死亡不是终结。

人们的灵魂会在某种形式上继续存在,这种念头让人们能够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通过宗教哲学的眼光看待死亡问题,人类能够得到希望和安慰。

死亡并不是生命终结,而是新的起点。

(英文版)Religious philosophy is one of the branches of philosophy that explores the most basic questions of humanity. One of its most important topics is the issue of death. Through the interpretive and evaluative discussion of death, religious philosophy provides people with the courage and confidence to face death, emphasizing that death is a new beginning rather than an end. This helps human beings in the quest for the meaning of their existence.。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

宗教哲学对死亡的讨论宗教哲学是一种思辨性的哲学,通过对宗教和信仰的深度探究,探讨人类在宗教信仰中所面临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死亡。

死亡是人类最终要面对的现实,因此人们对死亡的探讨与思考在宗教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在宗教哲学中,死亡的本质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基督宗教认为,死亡是神的惩罚。

因为人类是有罪的,所以必须经过死亡的洗礼才能获得永生。

佛教则认为,死亡是轮回的开始,是一个人进入下一个生命的过程。

伊斯兰教则认为,死亡是灵魂的脱离,是灵魂重返神的领域的过程。

不同的宗教对死亡赋予不同的意义,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认为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命运。

因此,对死亡的思考涉及到宗教哲学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探讨,尤其是背后的关注点是人类的灵魂和人类所遵循的神学法规。

在许多宗教中,死亡被视为一个试炼,在此试炼下,人们可以通过信仰得到永生和不灭的灵魂。

基督教中有一个提到:“你们知道人赚得的代价是什么吗?你们付出了一切,但是没有回报。

那不如信仰,亲近上帝,他必赐你们永生。

”这个句子明确了基督宗教对死亡的态度:死亡是信仰中的一个过程,是人们通往永恒的途径。

类似地,伊斯兰教对死亡的理解与基督教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在伊斯兰教中,穆斯林死后的辩论是清楚的:他/她将进入又一个世界–伊斯兰教中的“天堂”。

在佛教中,死亡与这个轮回机制存在错误。

死亡被视为一个人的境遇的一部分,被描述为一个人进入下一个生命的过程。

陆地生命和过去生活的关键因素确实被认为会“进入”下一个人物,但到最后,每个人都循环着进出轮回世界。

佛教的一个概念,“涅磐”(Nirvana),描述了一个灵魂进入从所有疼痛和折磨解放的境界的过程。

通过禅修和精神上的问题,佛教强调了这个灵活性。

十个基本观之生命观讨论辨析

十个基本观之生命观讨论辨析

十个基本观之生命观讨论辨析生命观是人们对于生命及其意义的理解和看法,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对生命观的理解和看法各不相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十个不同的生命观,并对其进行辨析和讨论。

1. 宗教生命观宗教生命观认为生命是神灵创造的,人的灵魂在死亡后将会由神灵接引到天堂或地狱。

宗教生命观强调尊重生命,认为生命是神圣的。

因此,人们应该遵循神的教诲,以正确的方式生活,并尽可能地珍惜和维护生命。

然而,不同宗教之间对于生命、死亡和灵魂的理解和看法都不尽相同。

例如,基督教认为,人类的罪孽导致了罪恶的存在,为了救赎人类的灵魂,上帝派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死亡,以便赎回人类的罪行。

因此,基督教强调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将生命看作是一种神圣的礼物。

2. 科学生命观科学生命观认为,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和理解。

科学生命观认为,人的生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复杂系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治疗和改善。

然而,科学生命观忽略了生命的精神内涵,看待生命的角度过于狭窄。

科学并不能解释生命的全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和灵性层面。

3. 人文生命观人文生命观认为人类的生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高于其他生命形式。

它着重于人类的文化、价值和道德方面,认为人类的生命应该被尊重、关爱和珍惜。

人文生命观相信人类在生命旅程中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感、价值和道德问题。

人们应该保护生命并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应该在生命中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安宁。

4. 心理学生命观心理学生命观强调人的意识、情感和思想对于生命的塑造和意义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内心世界与个人的生命意义有着密切的关联。

心理学生命观认为,每个人在生命旅程中会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体验。

人们应该正确面对这些挑战,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心态,以达到身心健康和内心的平静。

5. 价值生命观价值生命观认为,生命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是密不可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观念主义的瑜珈学派,虽否定外在世界的真实性,但相信有心灵的存在,所有一切外在事物,都由心灵而起。这派又之观点,又被称为唯识论,其中心灵所拥有潜在之认识能力,被称为“阿赖耶识”,但这却有别于灵魂,因为灵魂是不变的,但“阿赖耶识”却是会变化的。
释迦牟尼抱持绝对的否定论,但是否该存在被否定之物,这是释迦牟尼认为不切实际的问题。然而在某些佛教宗派,认为否定之先,仍须先肯定心灵的否定能力,以及肯定世界的实在。至于经量部和一切有部,就是都主张心灵和外在世界都是实在的,所差别的是,两者对心灵如何来认识外在世界之主张不同。
原始人的灵魂观,依着情境之不同,而对灵魂有不同之命名。举Fang of Gabon为例,对灵魂有七种命名形式:(1)eba:位于脑的生命原理,在死亡时消失;(2)nlem:心,知觉所在之处,掌管人之行动,并在死亡时消失;(3)edzii:个人之名字,保持个人之特征,并在死亡时消失;(4)ki:个人之标志,并在肉体消失之后使自己不朽的力量;(5)ngzel:当其在身体时,作为灵魂活动之原理;(6)nsissim:灵魂和替身;(7)khun:肉身消失后的灵魂,如鬼。
印度教徒相信自身的行为存在一种必然性的力量,让自身陷入轮回(samsara)之中,直到寻求到解脱之路为止。这种牵引自身的力量就是业(karma)法。事实上印度教对法的强调,恰当地维护了种性制度(僧侣、武士、庶民、贱民),他们像是一种职业分别,但实际代表四大阶级。
他们认为业的力量不仅影响自身,甚至可影响到祖先,例如如果一个人不能完成其职责,而又杀害家族成员的话,则其祖先都会被重新判入地狱。
印度教
(一)灵魂观念
印度思想分成许多不同的派别,这些派别对灵魂的看法极为分歧,因而若要探讨印度教的灵魂观,实际上是必须了解这些不同派别各自的灵魂观,以下便依序介绍这些主要不同派别的灵魂观。
(1)加尔瓦卡(CARVAKA)哲学之灵魂观
加尔瓦卡哲学仅相信物质为唯一可知觉之客体,其他诸如上帝、灵魂、天堂、转世、前生以及其他不可以物质直接知觉者,都是不可相信的,并且所有之意识都是物质副产物而已。
如上述之例子,灵魂并非是无定形的物质,并且以机能体(脑、心)、肖像(替身、鬼)、象征(名字、个性标志)等来重现。
在澳洲土着居民,将灵魂分为内部灵魂(Internal soul)和外部灵魂(External soul)。所谓内部灵魂,就是整个身体都被视为是灵魂的物质部份。至于外部灵魂就是可以离开身体之外的灵魂;例如在睡梦中,灵魂会离开身体,并且停留在一动物替身(double)之上,而这替身就被视为其图腾(totem)。
由上,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所排斥讨论的形上问题,诸如灵魂问题。在其后佛教不同宗派的发展之下,却因着许多形上的思考法则的运用,成了一个极有趣的课题。
由于佛教基本上否定灵魂的态度,在传入中国之时,则需面对中国人重视祖灵的态度,因而使得中国佛教的发展,势必要慎重地面对灵魂问题。至于通俗之佛教,在丧礼中诵经超度,接引亡灵往生西方,这是一种明显肯定灵魂之作法。
对于灵魂的归宿,许多土着希望达到出神的状态,例如有某个地方土着便相信,藉着严格之斋戒和不断之跳舞,将可使他们身体轻盈,并到达位于海洋之上的“无罪之地”。
大多数被称为原始社会的土着,相信他们的祖先死后,居住于与现今世界相似的另一世界;大多数非洲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转世到一新生命之上,甚而同时转世于数个生命之上,特别是双胞胎。
由于拒绝持续的永恒性,因此释迦摩尼不说轮回。他甚而认为持续的载体,肉体将比意识更长的时间。因此持续性直接被当作完整的存在之流(有)。
对于人死之后,原始社会土着认为有的灵魂会回到祖灵居住之处,有的灵魂则转世到后代,特别是转世到曾孙,也有的灵魂会以替身出现在其他人的睡梦之中。
相较于这些对生前和死后有较为明确的意识想法之外,垂死阶段却是原始社会民族最无法想像和面对的事,事实上即使在文明社会之中,对垂死阶段的恐惧不曾稍歇。在原始社会中,在垂死阶段所进行的仪式甚至比对死尸所进行的仪式还复杂。
原始宗教
(一)灵魂观点
在传统原始的社会中,灵魂的本质就是力量;在此想法之中,力量、灵魂和生命是可彼此互换的观念。同时在原始人的想法之中,一个遍在的力量或是生命的法则,不仅被认为存在于人类自身而已,同时这些力量也被认为存在于其他生物的生命之中。
对一个原始人而言,他认为自己的潜能是不受拘限的;因而他总是想要抓住隐藏在他身体之内的本质,而其方法就表现在各种类型的巫术上。同时对原始人而言,灵魂的力量是可以计数的;并且人人所拥有的力量皆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所拥有得灵魂力量也不相同。
然而自身职责的完成,需要由个人意志行为的决断来达成。并且依着职责去完成的行为,必无执于当下的结果,因此要靠持定瑜珈(Yoga),了断对结果的依恋。印度教徒相信如果生前坚持修炼瑜珈,完全专心于念神的能力或工夫,就会有助于解脱;他们认为瑜珈的最高境界,就是反覆烦念一个神的名字。
然而若是考察下列的这句话,2.32:“偶然的这场战争,便是敞开的通天之门”,这句话也是以某种结果“敞开的通天之门”去引导他人的意志行动,就与前述“无执于当下的结果”前后不一致。
此外,除了正常的第一次处理尸体丧葬仪式之外,通常还会进行第二次的丧葬仪式,这次仪式处理的对象则是灵魂,他们相信要这亡魂仍留有怨恨,并且仍在人间世界的边缘游荡,因而必要藉着第二次丧礼来消弥这亡魂的怨恨,并使其归到列祖列宗的稳定状态之中,并借以维持人间正常的生活。
总结上述所言,许多原始社会相信同一个人会有数个灵魂,并且各自拥有独特之功能;并且认为死亡可能影响某种稳定的生存秩序。若是观察台湾社会之民间宗教,是否发觉某些观念与此有不谋而合之处,这是我们可以注意之处。
(2)耆那(JAIN)哲学之灵魂观
“耆那”按语意之分析,意味“征服者”,这是说明这些祖师征服情感之包袱,并且获得解脱之意。耆那派共有二十四位祖师,这些祖师们被视为以解脱之灵魂,因而成为信仰之对象。
对耆那们而言,每一个灵魂现在都受到束缚,解脱之道就是跟随祖师之修行,才可使灵魂获得解脱。
然而释迦牟尼之否认灵魂,那要如何解释一个人的数世生活呢?在此释迦牟尼提出生命中的每一情境都是因果相续,即使今生和来生之间,也是因果之关系而已,并无所谓灵魂存在,至于因果相续之意识流,所联系的并非是灵魂,而是记忆。
在佛教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中,中道主义的空论派,运用否定之思考方法,认为并没有任何精神或非精神的实在存在,但接受有超乎一切否定之绝对的真实。然而对此派而言,这绝对的真实是相对于会产生变换之现象而言,是否定思考的极致。在佛教之中,此派学说与释迦牟尼之思想最为接近;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全然的否定也是形上的表述方式之一。
(二)死亡问题
释迦摩尼认为印度教视为永恒的自我(Atman),其实仍在变动的现象世界里,并且现象世界所充满的就是苦。他认为苦修并没有用,只是让自己更陷入到苦之中,只要认识这种苦的来源,解除苦难的道路就可以获得。也因此就强调个人的洞见,必要摈弃一切关于永恒、不灭、不衰、常存或常驻的自我。
他们又认为死亡时没有做恶的人,其灵魂会从头顶出来,但若是做恶的人,灵魂便从肛门出来。
佛教
(一)灵魂观念
正如同印度教一般,想要寻找一个佛教各派对灵魂一致的看法是不可能的。以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而言,他所关心的是现世的苦痛问题;至于超越现世的形上思考,诸如世界是否永恒、死后有无生命、人有无灵魂等问题,则是他所认为不切实际的问题。
另外近年来兴起之新世纪运动(New Age Movement),其主要立论,深受印度各派思想的灵魂观及修行方法之影响,其实并无新奇之处。
(二)死亡问题
对死亡问题的探讨,可以藉着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就犹如圣经一般的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神之歌)来讨论。
薄伽梵歌这部经典的主旨说明自我在肉身中,会由童年过渡到青年和老年一样,他们也将从这一肉身过渡到另一个肉身。因此强调自我不会受到意外事故甚至死亡的影响,也就是不要受死亡的恐惧。
然而对他们而言,并不存在如此困惑,因为这种不一致仅是一种方便,因为这例子仍是一要被超越的目标。而其目的就在于导向真我(atman)与所有非我(prakrti,自然)事物的区别,并且要与一切现象了断依恋,若是不能达到,则可藉着修行瑜珈来完成。
由于他们认为自我从现象世界的解脱,就可使自我实现“梵”的境界,也就是进入“涅盘”的境界,是一种自我归入永恒的状态。在此时涅盘的意思不同于佛教所强调者。佛教的涅盘是追求人死如灯灭--“烛火尽熄”的意思,但印度教的涅盘则是“烛火远离气息所扰而不再摇曳”的境界。
“梵我”由一生多之时,就是对世界之创造,因而“梵我”就是创造主,是绝对的灵魂,但这“梵我”是不可作为礼拜之对象。
除了上述的三种学派的灵魂观,也有一些学派都承认灵魂的存在,并且大多都认为灵魂是受到束缚,并且需要获得解脱。只是各个不同学派对灵魂为何受到束缚,以及如何才能获得解脱之方法各有不同之解释罢了。
界诸宗教 灵魂观以及对死亡问题之探讨世.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 世界诸宗教 灵魂观以及对死亡问题之探讨
环顾世界诸宗教,无论是制度性的宗教,或是在被称为原始社会中的宗教,各宗教的灵魂观以及对死亡的观点,总是与其教义或仪式拥有密切的关系。以下分别介绍这些不同宗教的灵魂观以及对死亡的观点。
替身(double)被视为第二个自我,并神秘地与自身联合。若一动物被土着视为替身,在其族群中除了特定的节日以此替身作为祭品之外,将严禁吃食这动物。
至于灵魂的来源,则可来自于一个全能的灵体,或是大地母亲(Mother Earth),或是神仙;并且藉着祈求或选择而获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死亡问题
耆那哲学相信生命体都有灵魂,但这灵魂没有形式,然而受着业力之影响,分别进入不同之生命体之中,并与身体共存。至于灵魂之最高目的,在于使灵魂脱离其所受之束缚,得以完全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