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潍坊市诸城市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潍坊市诸城市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潍坊市诸城市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2018·赤峰模拟) 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小亮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是()A . ①②③B . ①③⑤C . ①④⑤D . ③④⑤2. (2分)(2011·柳州) 在厨房看到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开水沸腾B . 黄瓜切成片C . 铁刀生锈D . 电灯发光3. (2分) (2019九上·汇川期中) 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 . 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B .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时,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C . 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D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4. (2分)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B .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C . 物质的运动状态D . 物质的用途和制取5. (2分)按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 Na+和Al3+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B . 第二周期的Li、Be 和B均为金属元素C . 在化学变化中镁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 2 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 Mg+2D .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6. (2分)利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 用铁矿石炼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 . 天然气燃烧的反应是:CH4 +2O2CO2 +2H2O,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 绿色植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 . 硝酸银溶液能与铜片反应,说明金属银的活动性比铜强7. (2分)小明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酸碱性质时,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树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树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树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是物理变化B. 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C. 蔗糖易溶于水是蔗糖的物理性质D. 铜能导电是铜的化学性质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金刚石的硬度大B. 氢气的密度小C. 加热时铜能与氧气反应D. 碳酸钠为白色固体3.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燃烧时发光、放热②燃烧时有水雾生成③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④蜡烛先熔化再燃烧⑤熄灭时蜡烛冒白雾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③④⑤C. ④D. ①②③④4.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闻气味B. 倾倒液体C. 取用固体药品D. 加热液体5.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倒入液体后,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实际体积()A. 8mLB. 小于8mLC. 大于8mLD. 不能确定6.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B. 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用来填充霓虹灯D. 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但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7.实验室可通过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该实验“先”、“后”顺序描述错误的是()A.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B. 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C. 加热时,应先预热再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D. 组装仪器时,应遵循“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的顺序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③④①⑤②⑥B. ③⑤①④⑥②C. ④①③⑤②⑥D. ④①③⑤⑥②9.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固体,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剩余的固体物质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0.小明学习化学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是可分的11.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是()A. 闻气味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 观察颜色D.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12.如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氯气由氯原子构成B. 该反应中氢原子和氯原子都发生了变化C. 氯化氢分子是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 氯化氢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混合物13.下列粒子不属于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是()A. 质子B. 中子C. 分子D. 电子14.已知碳14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碳14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 6B. 8C. 12D. 1415.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说法正确的是()A. 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B.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C. 该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D. 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1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有关金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79B. 原子序数为118C. 核电荷数为79D. 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g17.下列粒子中,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原子是()A. B. C. D.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C. P是生成物D. 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 大力发展沿街露天烧烤B. 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C. 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D. 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20.碳−13是碳原子中的一种,其相对原子质量是13,质子数是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核电荷数为6B. 中子数为6C. 核外电子数为6D. 原子序数为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2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名称(1)铁______ (2)钡______ (3)Ca______ (4)Mg______ 。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选项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浊液过滤、冬瓜腐烂B.冶炼金属、冷却结晶C.稻草造纸、蚕丝织布D.铁锅生锈、火药爆炸2.下列选项都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碱面B.食醋、熟石灰 C.软水、空气D.金刚石、臭氧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4.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大力提倡使用燃煤发电B.春节大量燃放鞭炮C.大量开采和利用石油D.骑自行车上学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检查气密性6.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5 B.+3 C.+1 D.﹣37.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8.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9.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家用燃气泄露,及时打开排气扇B.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10.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纳米TiO2属于氧化物B.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减少污染C.纳米TiO2与TiO2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D.制备纳米TiO2的反应:H4TiO4TiO2+2H2O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气体C.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竖放,后加入固体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1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14.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15.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16.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17.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盐酸,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BaCl2溶液,⑤过滤.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②④③⑤①B.②③④⑤①C.④②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18.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C.T1℃时,往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1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20.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 .CuSO 4 BaCl 2 H 2SO 4B .Na 2CO 3 Ca (NO 3)2 HClC .Na 2SO 4 KNO 3 HClD .FeCl 3NaOH KMnO 4三、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4分2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磷原子 ; (2)2个氯气分子 ; (3)4个铵根离子 ;(4)硝酸钡中钡元素显+2价 (5)干冰 ; (6)葡萄糖 .22.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1)如图1所示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均衡的膳食结构可以保障身体健康.某种食品的配料标签如图2所示.①该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②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该食品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3)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甲醛(CH2O)是公认的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它属于(填“有机物”、“无机物”).(4)先进的交通工具可用加快出行步伐.2015年12月20日,济青高铁全面开工,建成后,济南青岛之间将实验1小时高铁直达.修建铁路所需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料冶炼而得.①写出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②雨后的铁轨表面易产生少量的锈迹,原因是;③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一定条件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是.23.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用途广泛.(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2)蘸浓盐酸的玻璃棒和蘸浓氨水的玻璃棒接近但不接触,发生了如图1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气体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实验时要注意.(3)观察图2并回答问题:由图2可知,HCl和NaOH的反应实质是H+和OH﹣之间的反应,此反应可表示为:H++0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任何复分解反应都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练习】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l溶液与AgNO溶液反应:.H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生成的反应.【应用】判断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H+、Cl﹣、CO32﹣B.H+、Ba2+、Cl﹣、SO42﹣C.Cu2+、Na+、NO3﹣、OH﹣ D.H+、K+、Cl﹣、SO42﹣.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24.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4)2CO3分解].(1)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等.(2)滤液Ⅰ中主要的阳离子是等.(3)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4)根据题中信息,加入(NH)4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5)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是(写化学式).(6)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3)硫化氢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在臭鸡蛋气味,有剧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得.制取硫化氢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操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原因是.26.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3)小红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淡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22Mg3N2,请给出合理的解释:.写出生成Mg3N2的化学方程式.五、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27.乙炔(C2H2)是生产聚氯乙烯的重要原料.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与水反应可制取乙炔,最终还可得到电石渣.某电石渣中含氢氧化钙92.5%,其余为杂质,此电石渣可用于处理电镀厂排出的酸性废水.(1)乙炔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00kg上述电石渣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kg.(3)用上述电石渣处理含硫酸196 kg的酸性废水(假设电石渣中的杂质、废水中其他成分均不参加反应),求至少需要电石渣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_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选项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浊液过滤、冬瓜腐烂B.冶炼金属、冷却结晶C.稻草造纸、蚕丝织布D.铁锅生锈、火药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浊液过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冬瓜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冶炼金属属于化学变化,冷却结晶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稻草造纸属于化学变化,蚕丝织布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铁锅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火药爆炸生成有害气体,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选项都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碱面B.食醋、熟石灰 C.软水、空气D.金刚石、臭氧【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碱面是碳酸钠属于纯净物,故A错;B、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属于混合物、熟石灰是由氢氧化钙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C、软水中有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有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金刚石、臭氧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都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4.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大力提倡使用燃煤发电B.春节大量燃放鞭炮C.大量开采和利用石油D.骑自行车上学【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解答;B、根据燃放鞭炮会增加粉尘的排放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石油燃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等进行解答;D、根据使用绿色出行,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进行分析.【解答】解:A、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所以做法不合理;B、大量燃放鞭炮会增加粉尘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做法不合理;C、大量开采和利用石油燃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等,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做法不合理;D、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可以节约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等的排放,所以做法合理;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和途径,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检查气密性【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5 B.+3 C.+1 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在C3N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7.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铀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题意,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由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题意,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该原子核内有235﹣92=143个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题意,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由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核外有9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据此结合分解反应的特征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氢、氧元素的质量比=2:16=1:8,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水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分解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家用燃气泄露,及时打开排气扇B.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B、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C、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D、根据发生火灾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燃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不能打开排气扇,故错误;B、煤气或天然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家用液化气起火,首先关闭阀门,故正确;C、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正确;D、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故正确.故选:A.【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10.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石油加工的产物.【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煤的成分以及燃烧产物解释.【解答】解:A、煤主要含有C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 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而煤不属于清洁燃料,错误;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加工而来的,是一种化工产品,正确;C、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正确;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正确.故选A.【点评】该题难度不大,主要了解化石燃料的组成以及燃烧产物,记住化学反应中,燃烧均为放热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纳米TiO2属于氧化物B.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减少污染C.纳米TiO2与TiO2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D.制备纳米TiO2的反应:H4TiO4TiO2+2H2O【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与新科技.【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题意,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题意,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纳米T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减少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C、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TiO2与TiO2的性质、功能不完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D、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4TiO4TiO2+2H2O,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氧化物的特征、纳米材料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气体C.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竖放,后加入固体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为防止发生爆炸,先通气体,再加热,以防止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选项说法错误.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试管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B、根据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分析;C、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气体遇到明火能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混合物中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和氧气同时存在.D、根据氢气燃烧分析.【解答】解: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一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爆炸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卷带解析.doc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卷带解析.doc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未分类(共2题) 1.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蜡烛燃烧,葡萄酒氧化B .汽车爆胎、米饭煮糊C .水果腐烂、蔗糖溶解D .玻璃破碎、鲜肉冷冻【答案】【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 、蜡烛燃烧时能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葡萄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转化成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误;B 、汽车爆胎时,只是轮胎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米饭煮糊的过程中,米饭中的淀粉发生了碳化,生成了新物质﹣﹣碳,属于化学变化,故B 正确;C 、水果腐烂的过程中,水果发生了缓慢氧化,生成了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蔗糖溶解的过程中,只是蔗糖和水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 错误;D 、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鲜肉冷冻的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D 属于氧化物B .物质C 的水溶液pH 大于7C .甲是复分解反应D .实验室可用H2O2和MnO2制取E【答案】【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131:微观粒子模拟图型;16:压轴实验题.【分析】首先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 、B 、C 、D 、E 各表示什么分子,然后再根据D 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来判断是否属于氧化物;根据C 物质的化学式来判断它属于酸碱盐中的哪一种,进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来分析甲反应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根据E 物质的化学式即可知道能否可用H2O2和MnO2制取.【解答】解: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 是水分子(H2O );B 是氯分子(Cl2);C 是氯化氢分子(HCl );D 是次氯酸分子(HClO );E 是氧分子(O2).据此分析下列各选项:A 、物质D 即次氯酸(HClO ),不是氧化物,而是酸,故A 错误;B 、物质C 的水溶液是盐酸,pH 小于7,故B 错误;C 、反应甲中的氯分子,它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由于E物质为氧气,所以可以使用H2O2和MnO2制取E(氧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原子或各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反应类型.二、选择题(共17题)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答案】【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6K:常见气体的用途;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解答】解: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错误,因为氧气,错误;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正确;C、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正确;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正确;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答案】【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F1: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522: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化合反应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等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不难得出结论.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3.面值100元的新版人民币的数字“100”采用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垂直看为绿色,倾斜看为蓝色.在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其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1D.﹣2【答案】【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191: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利用化学式和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求出未知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因氟化镁的化学式为MgF2,属于盐类化合物,其中Mg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氟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2+x×2=0解得x=﹣1即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选C.【点评】本题以信息为载体考查MgF2中F元素化合价的判断,主要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及能正确识别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注意与所学的物质的类别的相似性,学会迁移.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H2O)和过氧化氨(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答案】【考点】72:水的组成;75:水的净化;77:硬水与软水.【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A、分子中只能含有原子,不能含有其他分子或物质.B、从微观的角度讲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宏观的角度则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D、根据已有的净水方法进行分析,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能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沉淀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蒸馏能得到蒸馏水,据此作出判断.【解答】解:A、水(H2O)和过氧化氨(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元素,故A说法错误;B、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说法正确;C、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C说法正确;D、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能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沉淀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蒸馏能除去水中的各种杂质得到蒸馏水,故这四种方法都能够净化水.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水和肥皂水的性质及其电解水和净化水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中等知识点:水的净化5.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们生产环境保护的是()A.鼓lD、根据低碳经济就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解答.【解答】解: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即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B、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地下水资源和土壤,不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符合题意;C、严禁焚烧秸杆,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D、减小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6.如图是某菜农使用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答案】【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527: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某菜农使用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书可以看出,该化肥的化学式为NH4H2PO4,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肥料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塞紧橡皮塞B.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的pH【答案】【考点】4J:仪器的装配或连接;43:称量器﹣托盘天平;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塞紧橡皮塞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防止污染试剂,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8.利用所学知识判断,错误的一组是()A安全常识B生活中的物质H2、CH4都是可燃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度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签字笔芯的塑料管材﹣﹣属有机合成材料矿泉水煮沸,蒸汽冷凝后﹣﹣得到的水为软水C化学常识D元素与人体健康一大化学发明﹣﹣将水转变为汽油一则广告用语﹣﹣本产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缺铁﹣﹣易引起贫血喝牛奶﹣﹣有利于补钙A.A B.B C.C D.D【答案】【考点】HM: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77:硬水与软水;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I7: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J1: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528:化学与生活;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灭火的原理和常用方法解答;B、根据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和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解答;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解答;D、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相关知识解答.【解答】解:A、H2、CH4都是可燃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须检验纯度;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而水中含有氢、氧元素,而汽油中除含有氢、氧元素,还含有碳元素,所以将水转变为汽油是不现实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本产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说法不正确,故C错误;D、缺铁易引起贫血、牛奶中富含钙元素,所以喝牛奶﹣﹣有利于补钙,故D正确.故选:C.【点评】要善于总结归纳,关注生产生活,使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9.达菲(Tamiflu)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下列关于达菲的叙述正确的是()A.达菲由六种元素组成B.达菲分子中含有7种原子C.达菲中氮、磷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31D.达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答案】【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达菲是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达菲分子中含有碳、氢、氧、氮、磷五种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达菲中氮、磷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4×2):31=28:31,故选项说法正确.D.达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0.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答案】【考点】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B5: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153:新信息筛选题.【分析】A、根据纳米车的作用考虑;B、根据分子和原子的联系考虑;C、根据分子的大小考虑;D、由题给信息来回答本题.【解答】解: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并不是说必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故A错误;B、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说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人类已经能够控制分子的运动了,可以通过控制纳米车来为人类服务.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A.⑤⑥ B.③⑤⑥C.②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考点】83:合金与合金的性质;77:硬水与软水;8K: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HE: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J8: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活性炭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霉变的大米洗干净后也不能食用;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解答】解:矿泉水不属于纯净物,用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进行软化,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中等知识点:金属及金属材料单元测试12.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某粒子示意图为,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D.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答案】【考点】B7: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B4:原子的定义与构成;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511: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进行分析;B、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进行分析;C、根据粒子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D、根据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核外电子数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故说法正确;C、从粒子示意图看,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是镁,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镁离子,故说法正确;D、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碳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6,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的知识,应明确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掌握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1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010102反应后质量(g)待测2212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C.b物质可能是单质D.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答案】【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16 :压轴实验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a的质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10g+10g+10g+2g=2g+2g+21g+x,解得x=7g.A、a、b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c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d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10g+10g+10g+2g=2g+2g+21g+x,解得x=7g.故B说法错误;C、此题不能判断b物质的类别,因此b物质可能是单质,故C说法正确;D、a、b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c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4.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1℃时,将等质量A、C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相等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答案】【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J: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正确;B、t1℃时,将等质量A、C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错误;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D、据图可以看出,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故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1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CaCO3→CaO B.CO2→COC.H2SO4→H2O D.Cu→Cu(OH)2【答案】【考点】AF: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166:物质的制备.【分析】A、运用高温煅烧碳酸钙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B、运用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分析.C、运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或碱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D、运用铜加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氢氧化铜分析.【解答】解:A、高温煅烧碳酸钙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A正确.B、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正确.C、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或碱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正确.D、铜加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氢氧化铜,故D不正确.。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常家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蒸发B.食物的消化C.菜腐烂D.煤燃烧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 B.钢铁生锈 C.树木折断 D.玻璃破碎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混合物B.黄泥水C.葡萄糖注射液 D.蒸馏水4.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试管里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⑤加热时试管没有倾斜;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用火焰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④D.②③⑥5.实验时,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A.放入指定容器里B.倒入废水池子里C.原地抛弃 D.倒回原瓶6.能证实20℃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B.蒸发掉10克水,有KNO3晶体析出C.加热到30℃后,再加入KNO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D.在20℃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7.能把水变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把水煮沸 B.通电分解水C.把水消毒 D.将氢气燃烧8.科学家用第72号元素铪(音:hā)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比地球至少早700万年形成.铪、钨元素的原子本质不同的是()A.核内中子数B.核内质子数C.最外层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数9.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A.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B.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加热时还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C.应使用试管夹,注意从试管底部往上套D.以上都正确10.在宇宙飞船的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供宇宙飞船使用.结合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原子种类也发生了改变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11.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A.蒸馏 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12.下列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C.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D.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13.取用固体大颗粒药品一般用()A.手拿 B.药匙 C.纸槽 D.镊子14.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B.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1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16.原子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铁D.铝18.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质子数不同19.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属于同一种粒子C.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一种元素20.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21.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A.O2B.2H C.O D.K2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氢B.碳C.氧D.铝23.如图,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硒属于金属元素B.硒的原子序数是34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24.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发生变化的是()A.最外层电子B.质子数C.中子数D.核电荷数25.在H2,H2O,H2SO4,NaOH四种物质中,都含有()A.氢元素B.两个氢原子C.两个氢元素D.一个氢分子26.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碘盐,这里的“钙”、“碘”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27.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和癌症.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28.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氮气 B.氢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29.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30.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如石灰石等)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日常生活用水需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下列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从水库中取水 B.将含有泥沙的水静置分层C.过滤水D.将氯气通入水中杀菌消毒32.下列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的是()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原子核33.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 D.拉瓦锡3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氮气 C.二氧化碳 D.汽水35.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A.B.C.D.36.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7.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 B.百炼成钢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38.五月初五,粽叶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可以再分39.下列物质溶于水是,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氢氧化钠 B.食盐 C.蔗糖 D.硝酸铵40.下列反应既不是分解反应,又不是化合反应是()A.水氢气+氧气B.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C.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4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44.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45.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A.单质 B.稀有气体 C.化合物D.氧化物4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B.加碘食盐 C.食盐水溶液D.酱油4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48.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4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50.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A.蒸馏 B.煮沸 C.沉淀 D.过滤二、填空题:51.默写出1﹣20号元素符号.5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或元素符号填空:(1)水分子;(2)4个二氧化碳分子;(3)钙离子;(4)氧气;(5)2个氢分子;(6)2个氧原子;(7)钠离子;(8)氯离子;(9)2个氢离子;(10)氢气.53.水是生命之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净化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4)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5)长期饮用蒸馏水(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6)河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7)过滤操作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有:.54.根据物质的类别分别填空:A自来水;B氧气;C二氧化碳;D氯化钠;E碳酸饮料;F空气;G氩气;H人呼出的气体;I冰水混合物;J液氧;K海水;L蒸馏水;其中,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55.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则其核内的中子数为,质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56.有一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则n 10(填“<”、“>”或“=”);若此示意图表示阳离子,则n 10(填“<”、“>”或“=”);若此示意图表示阴离子,则n 10(填“<”、“>”或“=”).57.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变成离子,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带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个电子.三题:实验题.58.水是重要的资源,我们应了解水的有关知识.(1)A中水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B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化学方程式.(3)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C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5)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 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 C.不间断放水刷牙.59.电解水时用的是流电,可以观察到两试管内都有产生;用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出现的现象,说明该气体是气;用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出现的现象,说明该气体是气;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写出甲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60.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属于种元素的粒子;(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填序号);(3)D中x=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常家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2016秋•无棣县校级月考)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蒸发B.食物的消化C.菜腐烂D.煤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食物的消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煤燃烧的过程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016秋•无棣县校级月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 B.钢铁生锈 C.树木折断 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树木折断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和大小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2016秋•无棣县校级月考)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混合物B.黄泥水C.葡萄糖注射液 D.蒸馏水【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故A错;B、黄泥水属于悬浊液,不是溶液,故B错;C、葡萄糖注射液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C.【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4.(2016秋•无棣县校级月考)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试管里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⑤加热时试管没有倾斜;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用火焰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④D.②③⑥【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分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以下问题:要先预热;试管上不能有水珠;试管夹夹在中上部;手拿试管夹长柄;液体不超过3分之1;用外焰加热;加热时要来回晃动使受热均匀.【解答】解:①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是正确的操作.②试管外边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④试管内的液体超过容积的,其后果往往是加热沸腾后液体飞溅出现事故.⑤加热时试管没有倾斜,与试管破裂无关;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故选D.【点评】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先进行加热前的预热;②试管上不能有水珠;有水珠要擦干③试管夹夹在中上部;④手拿试管夹长柄;⑤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⑥用外焰给其加热;⑦加热时要来回晃动使受热均匀.5.(2016秋•无棣县校级月考)实验时,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A.放入指定容器里B.倒入废水池子里C.原地抛弃 D.倒回原瓶【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分析】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A、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正确.B、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不能倒入废水池子里,故选项错误.C、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不能原地抛弃,故选项错误.D、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不能倒回原瓶,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2016秋•无棣县校级月考)能证实20℃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B.蒸发掉10克水,有KNO3晶体析出C.加热到30℃后,再加入KNO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D.在20℃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时也可能有晶体析出,不能证实20℃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蒸发掉10克水,有KNO3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不能证实20℃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热到30℃后,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再加入KNO3晶体,均能继续溶解,不能证实20℃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D、在20℃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说明加入的KNO3晶体没有溶解,说明原溶液为20℃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7.(2014秋•宝坻区校级期中)能把水变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把水煮沸 B.通电分解水C.把水消毒 D.将氢气燃烧【考点】电解水实验.【分析】A、根据把水煮沸不会生成新物质进行解答;B、根据水通电分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进行解答;C、根据把水消毒只能除去水中的细菌不能改变水这种物质进行解答;D、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解答.【解答】解:A、把水煮沸不会生成新物质,故A错误;B、水通电分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故B正确;C、把水消毒只能除去水中的细菌不能将水变成氢气和氧气,故C错误;D、氢气燃烧生成水,而不是水变成氢气和氧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8.(2006秋•西城区期末)科学家用第72号元素铪(音:hā)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比地球至少早700万年形成.铪、钨元素的原子本质不同的是()A.核内中子数B.核内质子数C.最外层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数【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就属于同种元素,核内质子数不同,就不属于同种元素【解答】解:元素铪和元素钨属于不同种元素,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方面的内容.9.(2016秋•阿图什市校级月考)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A.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B.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加热时还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C.应使用试管夹,注意从试管底部往上套D.以上都正确【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分析】给试管内液体物质加热,试管与桌面大约成45°角;首先要进行预热,使用试管夹要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解答】解:A、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正确;B、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加热时还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正确;C、加热试管要使用试管夹,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正确方法,才能更好的实验,要求同学们在实验时要细心观察,认真操作.10.(2015秋•昆明校级期中)在宇宙飞船的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供宇宙飞船使用.结合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原子种类也发生了改变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组成元素,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种类的变化.【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反应后生成了水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氢原子和氧原子,反应后有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种类没有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划分成原子,原子又发生了重新组合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题时的关键是要求学生据有一定的识图分析能力,并对化学反应的微观解释有较清晰的认识.11.(2012•株洲)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A.蒸馏 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考点】水的净化.【分析】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原理及在净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蒸馏,使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能使水得到净化.B、活性炭吸附沉淀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能使水得到净化.C、加入肥皂水,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可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但不能使水得到净化.D、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尽管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但能使水得到净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常见净化水的方法,明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2016秋•无棣县校级月考)下列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C.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D.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分析】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故A操作正确;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故B操作不正确;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故C操作正确;D、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在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故D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熟记酒精灯的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不能少于.两禁:禁止向点燃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13.(2012秋•洛江区期中)取用固体大颗粒药品一般用()。

潍坊市诸城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潍坊市诸城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潍坊市诸城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词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 . 千里雪飘B . 滴水成冰C . 钻木取火D . 木已成舟2. (2分)下列物质性质的叙述中,都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 木炭有还原性金属有导电性B . 浓盐酸有挥发性活性炭有吸附性C . 浓硫酸有腐蚀性氧气能支持燃烧D . 氢气难溶于水一氧化碳有可燃性3. (2分)(2020·金堂模拟) 属于溶液的是()A . 矿泉水B . 果酱C . 冰水D . 酸奶4. (2分) (2018九上·昌平期末) 炒菜过程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A . 分子的体积很小B . 分子的质量很小C . 分子之间有间隔D . 分子在不断运动5. (2分)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A . 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B . 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C . 室内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D . 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后体积小于2L6. (2分) (2018九上·内黄期中)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A . 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 . 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C . 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D .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7. (2分) (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没有质量变化B .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D .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8. (2分) (2018九上·岱岳月考) 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A . ①②⑤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②③⑤9. (2分)(2020·赤峰)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 . 用活性炭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C . 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D . 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除去衣服上的油污10. (2分)小王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物质区别B.灭火方法区分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用饱和电器着火﹣﹣切断电源,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NH4)2SO4溶液C.实验记录D.生活常识用10mL量筒量取7.25mL水用洗涤剂洗油污﹣﹣乳化作用A . 物质区别B . 灭火方法C . 实验记录D . 生活常识11. (2分)(2018·聊城)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读出液体体积B . 测溶液的pHC . 加热液体D . 稀释浓硫酸12. (2分) (2017九上·浦东期中) 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 . 分子之间没有间隙13. (2分)下列关于质量相同的CO和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B . 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C . 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1D . 分子个数比是11:714. (2分) (2019九上·香坊期末) 如图所示的结构示意图能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元素的是A .B .C .D .15. (2分)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 氧气、冰水化合物、空气B . 氦气、过氧化氢溶液、钢C . 冰、干冰、生石灰D . 石墨、熟石灰、石油16. (2分)非诺洛芬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化学式为C15H14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非诺洛芬由3种元素组成B . 一个非诺洛芬分子中有32个原子C . 非诺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2D . 非诺洛芬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317. (2分)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其中正确的是()A . O2-中的“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 . 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C . 中的“2”表示一个钡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D . 2N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18. (2分) (2019九上·蓬溪月考) 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 C+2CuO 2Cu+CO2↑B . 2CO+O2 2CO2C . Ba(OH)2+2HCl=BaCl2+2H2OD . 2KMnO4 K2MnO4+MnO2+O2↑19. (2分) (2017九上·扬州月考) 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A .B .C .D .20. (2分) (2020九上·苏州期末)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食盐水的沸点比水低B . 无色澄清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 在一定温度下,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比低浓度的蔗糖溶液所含溶质多D .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二、填空题 (共6题;共31分)21. (6分) (2019九上·海原月考) 用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________(2) 2H________(3) S2-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4)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5)最洁净的燃料________(6) 3个亚铁离子________;22. (4分) (2019九上·江门月考)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属于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笫二层上有________个电子。

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答题卡栏内,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A.功夫深,铁杵成针 B.佳节到,焰火缤纷C.春天来,冰雪消融 D.美酒开,满屋飘香2.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D.闻气体气味3.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操作、现象或事实分子的特性A 气体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隙B 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 物体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或变小D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A.A B.B C.C D.D4.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5.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B.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C.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一定比原子大D.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7.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血液的凝固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这里的“钙”、“碘”是指()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8.嫦娥二号是我国的第二颗绕月卫星,“嫦娥工程”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查、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的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质子数目是()A.4个B.3个C.2个D.1个9.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小玲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D.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10.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污染指数50以下51﹣100 10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质量级别ⅠⅡⅢⅣ(1)Ⅳ(2)Ⅴ质量状况好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度污染我市2011年3月12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我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为()A.Ⅰ级好B.Ⅱ级良好C.Ⅲ级轻度污染D.V级重度污染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混合物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12.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包括5道小题,共计38分)13.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氮原子②氧气③钠离子④氢元素.14.给物质加热使用酒精灯火焰的焰,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一般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熄灭酒精灯时应.15.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组成的.16.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X=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17.近几年脑黄金(DHA)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脑黄金在医药、食品行业中前景非常广阔,已知脑黄金的化学符号为C25H51COOH,则脑黄金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它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三、实验与探究题(此题包括2道小题,共20分)18.某课外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按下图进行实验:(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2)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3)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与理论值有较大的偏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答一点).(4)写出磷在空气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5)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否”)19.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四、分析与计算(此题包括2道小题,共10分)20.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求这种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1.已知两种离子A2+和B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其中A原子的质子数为a,求B原子的质子数.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答题卡栏内,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A.功夫深,铁杵成针 B.佳节到,焰火缤纷C.春天来,冰雪消融 D.美酒开,满屋飘香【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生活情景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铁杵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燃放烟火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冰雪消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美酒开,满屋飘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D.闻气体气味【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量取液体的方法分析;D、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易引起火灾;图中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液体会流出;②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会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图中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3.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操作、现象或事实分子的特性A 气体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隙B 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 物体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或变小D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C、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D、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难度不大.5.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B.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C.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B、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C、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约占了99%.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解答】解: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含量就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错误.B、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则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故正确.C、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约占了99%,其它成分约占1%,因此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的,故正确.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性质,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一定比原子大D.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以及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故说法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子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说法错误;C、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氢分子的质量小于氧原子的质量,故说法错误;D、氢原子的原子核内不含有中子,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血液的凝固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这里的“钙”、“碘”是指()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考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元素组成;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元素的含义及其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通常说的食品中含有的钙、锌等是指元素.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这里的“钙”、“碘”也是指元素.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的相关知识问题.8.嫦娥二号是我国的第二颗绕月卫星,“嫦娥工程”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查、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的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质子数目是()A.4个B.3个C.2个D.1个【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氦的原子序数是2,根据“He﹣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的氦原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氦的原子序数是2,He﹣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的氦原子,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创新题目,由题目给出信息,推断该元素的原子构成,对于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应当熟记,此问题可以迎刃而解.9.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小玲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D.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判断,由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电子层数、原子的质子数、元素种类等信息.【解答】解: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说法正确,故A正确;B、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属于钠元素,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故B错误;C、该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阳离子,故C正确;D、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B.【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10.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污染指数50以下51﹣100 10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质量级别ⅠⅡⅢⅣ(1)Ⅳ(2)Ⅴ质量状况好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度污染我市2011年3月12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我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为()A.Ⅰ级好B.Ⅱ级良好C.Ⅲ级轻度污染D.V级重度污染【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利用图表内容,依据提供的数据对应关系即可解决,从51~100为二级良好,而我市的污染指数是56~76,所以应在二级的范围.【解答】解:我市2011年3月12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正好对应51~100的范围,故应在二级的范围内,属于良好的质量状况.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识图以及数据分析的能力,找到对应关系对号入座即可解决此类题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混合物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B、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C、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D、混合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硫酸中含有氧元素,但是硫酸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碳元素.故选项错误;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混合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注意对概念的理解和区分,正确从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两个角度来把握,还要注意特殊情况,比如碳单质和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都是又原子直接构成的.12.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圆圈内的数字是13,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形成Al3+,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包括5道小题,共计38分)13.用恰当的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氮原子2N ②氧气O2③钠离子Na+④氢元素H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②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④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①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②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O2.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可表示为:Na+.④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故答案为:①2N;②O2;③Na+;④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给物质加热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一般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熄灭酒精灯时应灯帽盖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方法即可作答.【解答】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一般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而不能用嘴吹灭.故答案为:外;三分之二;灯帽盖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难度不大.15.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钠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构成的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钠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铁原子,氯离子、钠离子,二氧化碳分子;碳元素和氧元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2)X= 8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 (填序号);(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 (填序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根据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进行解答;(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3)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4)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9,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得18=2+8+x,则x=8;(3)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因为BC的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4)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A粒子与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1)9;40.08;(2)x=8;(3)BC;(4)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17.近几年脑黄金(DHA)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脑黄金在医药、食品行业中前景非常广阔,已知脑黄金的化学符号为C25H51COOH,则脑黄金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它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80 个原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宏观和微观意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脑黄金(化学式为C25H51COOH),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不饱和脂肪酸分子是由2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共80个原子构成的.故填:三;8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潍坊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

潍坊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

潍坊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九上·宿州期中)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A . 将黄铜与铜互相刻划,铜表面出现划痕B . 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C . 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完全溶解D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氧化镁固体2. (2分)下列的电能是通过化学变化而获取的是()A . 风力发电B . 沼气发电C . 水力发电D . 太阳能发电3. (2分)下列各项实验(括号内为相应的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B . 验证硫酸铵溶液(取样,加氢氧化钠溶液)C . 检验CaO中混有的CaCO3溶液(滴加稀盐酸)D . 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取样,溶解,滴加酚酞)4. (2分)(2018·门头沟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加热液体C . 点燃酒精灯D . 过滤5. (2分) (2018九上·宜宾期末)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 氮气作保护气B . 活性炭用来净水C . 酒精用作清洁燃料D . 氢气用于冶炼金属6. (2分) (2019九上·淮安期中) 下列有关的操作或装置的图示正确的是()A . 振荡试管的操作B . 给液体加热C . 滴加液体D . 倾倒液体7. (2分) (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 .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D . 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把KOH、HNO3、CuSO4、Mg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8. (2分) (2019九下·长春开学考)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 .9. (2分) (2018九上·辽宁期末) 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B .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C . 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D . 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10. (2分) (2017九上·莆田期中)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电灯通电发光B . 菜刀生锈C . 石蜡熔化D . 轮胎爆炸11. (2分) (2017九上·江苏月考)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铁锅生锈B . 西瓜腐烂C . 煤气燃烧D . 分离液态空气12. (2分) (2019九上·景县月考) 以下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B . 假设与实验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任意的假设C . 水、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实验变量D . 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提出问题13. (2分)(2018·新乡模拟) 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该实验需准备5g氯化钠和45mL的水B .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 . 若量取水时采用了俯视的方式读取,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 . 若将该溶液稀释至溶质质量分数为5%,需再加水14. (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B .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看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C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D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15. (2分) (2018九上·彝良期末) 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海滨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3.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A.B.C.D.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5.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吸收放出的热量体积物,防止集气瓶炸裂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A.A B.B C.C D.D6.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没有D.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7.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8.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9.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A.B.C.D.10.凉开水不易养鱼,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A.氧元素B.水分子C.氧原子D.氧分子1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步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药品装入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塞好橡胶塞,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其操作顺序正确的一组是()A.④→③→⑦→①→⑤→②→③B.③→④→⑦→①→⑤→⑥→②C.③→④→⑦→①→⑤→②→⑥D.④→③→①→⑦→⑤→⑥→②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大于15 mL B.小于15mL C.等于15 mL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5小题,20分)13.用化学用语表示,(1)氩气(2)4个汞原子(3)两个氧离子(4)Al3+(5)铵根离子(6)Fe2+中2的含义.1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氧气约占,稀有气体约占.15.在下列空格里,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2)氯化钠是由构成的;(3)铁是由铁构成的;(4)二氧化碳中含有氧.16.以下物质:①液氧②蒸馏水③新鲜的空气④冰水混合物⑤五氧化二磷⑥白酒⑦自来水⑧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剩余固体⑨铁水,其中:(填编号)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纯净物的有.17.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某某息回答:(1)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X=;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A代表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三、简答题(共3小题,19分)18.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燃烧匙中红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实验的现象是;如果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则可能原因是;燃烧匙中的红磷(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理由是,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19.下列实验中的不良后果由什么错误操作引起:(1)盛放液体的试剂瓶上的标签被腐蚀;(2)做铁丝燃烧实验时瓶底炸裂;(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水槽中的水变红.20.①有一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加热后产生另一白色固体C和无色、无味的气体D,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把淡黄色粉末E加热放入盛D的集气瓶里,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由此判断:(写名称)A是 B是 C是 D是 E是F是.写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① ②.四、实验题(共2小题,14分)21.小明通过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某些性质,实验装置如下:(1)对比描述B、C的实验现象;(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请你举一实例,说明分子具有的其他性质:(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2.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写出相关反应文字表达式(4)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6)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23.已知一个碳﹣12的实际质量为1.993×10﹣26kg,若某原子的一个原子实际质量为3.820×10﹣26kg,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通过计算求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中子数.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海滨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磨杵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积土成山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考虑.【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汉字中带钅字旁(汞和金除外)的属于金属元素,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掌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3.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排水法收集氧气烧烧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A.A B.B C.C D.D【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不同的实验中,水的作用不同.【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以防污染环境;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量筒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故选:A.【点评】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能够吸收放出的热量,但不是水的主要作用,要注意理解.6.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没有D.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判断.C、根据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判断.D、根据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不能笼统地比较大小判断.【解答】解:A、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这不是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所以错误.B、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只能重新组合,这是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所以正确.C、分子、原子间都有间隔;所以错误.D、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不能笼统地比较大小,一般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的大,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其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7.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由题意可知,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故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中的图形.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8.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判断.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判断.D、根据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判断.【解答】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故核外电子数为55,所以错误.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克,是“1”常省略,所以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故核电荷数为55,所以正确.D、铯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是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结构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明确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原子内部各种粒子间的质量、电荷、数目关系,是解题的基本要求.9.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A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B错;C中含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C错;D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D错.所以A属于纯净物.故选A.【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10.凉开水不易养鱼,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A.氧元素B.水分子C.氧原子D.氧分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氧气的用途.【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由题意可知,凉开水不易养鱼,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可知凉开水中含有氧元素、水分子、氧原子.【解答】解:因为水由水分子构成,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可知凉开水中含有氧元素、水分子、氧原子.而氧分子构成氧气,氧气随水的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减少,溶解的氧气已很少,故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故选D.【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掌握氧气的用途.1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步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药品装入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塞好橡胶塞,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其操作顺序正确的一组是()A.④→③→⑦→①→⑤→②→③B.③→④→⑦→①→⑤→⑥→②C.③→④→⑦→①→⑤→②→⑥D.④→③→①→⑦→⑤→⑥→②【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⑦→①→⑤→⑥→②.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氧气的步骤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大于15 mL B.小于15mL C.等于15 mL 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测得的液体实际偏大还是偏小考虑,利用赋予数值法进行解析.【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属于正确的读数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俯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量取到的实际液体体积偏小,所以可认为是4mL,所以倒出液体体积为:20mL﹣4mL=16mL,所以大于15mL.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到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利用赋值法回答更好.二、填空题(共5小题,20分)13.用化学用语表示,(1)氩气Ar (2)4个汞原子4Hg (3)两个氧离子2O2﹣(4)Al3+铝离子(5)铵根离子NH4+(6)Fe2+中2的含义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氩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氩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氩元素的元素符号,即:Ar.(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汞原子,就可表示为:4Hg;(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离子可表示为:2O2﹣;(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Al3+表示铝离子;(5)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铵根离子表示为:NH4+;(6)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Fe2+中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答案为:(1)Ar;(2)4Hg;(3)2O2﹣;(4)铝离子;(5)NH4+;(6)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 ,氧气约占21% ,稀有气体约占0.94%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回答.【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答案为:78%;21%;0.94%.【点评】本题比较简单,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即可解答.15.在下列空格里,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水是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的;(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3)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4)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结合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水是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的.(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3)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4)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1)元素;(2)钠离子和氯离子;(3)原子;(4)元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以下物质:①液氧②蒸馏水③新鲜的空气④冰水混合物⑤五氧化二磷⑥白酒⑦自来水⑧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剩余固体⑨铁水,其中:(填编号)属于混合物的有③⑥⑦⑧;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④⑤⑨.【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新鲜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白酒中含有水和酒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自来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剩余固体中至少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液氧、蒸馏水、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和铁水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故填:③⑥⑦⑧;①②④⑤⑨.【点评】新鲜的空气是指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例如不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空气是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17.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某某息回答:(1)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0 ,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2)X= 8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 (填序号);(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 (填序号);A代表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依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分析获得的信息来完成解答;(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判断x的值,根据元素的定义来完成第二空的解答;(3)根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以知道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0,依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分析可以知道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可以判断:18=x+8+2,所以x=8,根据元素的定义可以知道元素是指含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元素的总称,所以可以判断B和C为同种元素;(3)根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而图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可以判断A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即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A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答案为:(1)20;19.00;(2)8;B和C;(3)B;得到.。

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A.食物腐败变质B .水遇冷结冰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食物腐败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水遇冷结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黄酒B.矿泉水C.24K黄金D.铁矿石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生活情景型.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黄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B、矿泉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某些矿物质,属于混合物.C、不含有杂质的金称为24K黄金,属于纯净物.D、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铁的化合物,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本题24k金只能是看成是纯的,而严格不是纯的,k金没有纯的)3.(2分)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但A .有弹性B.质地坚硬C.易锈蚀D.有延展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易锈蚀属于化学性质.解答:解:A、钢的机械性能好、有弹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易锈蚀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金属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A.读取液体体积B.点燃酒精灯C.检查装置气密性D.滴加液体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C、检查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冒气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其气密性的好坏.D、滴加液体时,应该“悬空中放”.解答: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B、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B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C正确;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接触试管内壁.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2分)(2014•滨州)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79 B.核外电子数为34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等信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4、质子数为34、中子数为79﹣34=45,核电荷数为34.故选:A.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6.(2分)(2014•昆明)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2,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粒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2=12,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2分)(2010•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D.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不正确,如金刚石、碳﹣60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不正确,因为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但是CO2也是由分子构成的;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正确的,获得一个电子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解答:解: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不正确,如金刚石、碳﹣60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不正确,因为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选项错误;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但是CO2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正确的,获得一个电子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原子的构成、结构示意图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0.(2分)(2012•苏州)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不供给呼吸;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解答:解:A、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故选项正确;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故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氮气的性质与用途,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本题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判断;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判断;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理解判断;D、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判断;解答:解: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比较不稳定的气体,故A 错误;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如不加,只是反应速率小,故C错误;D、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容器内的压强不能改变,影响实验结果,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对催化剂的理解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只有对这些真正的理解,才能正确的解答.12.(2分)(2014•乳山市二模)从下列图片中获取的信息是()A.苯分子图象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说明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核、离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观察图片进行分析: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的运动,物质的微观构成等.解答:解:A、由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获得:分子之间有间隔;故正确;14.(2分)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空17.(2分)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A.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制氧气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C.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正确.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试管底部不能接触酒精灯的灯芯,故选项说法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0.(2分)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子的构成等.解答:解:A、由图是可知,在化学变化中氢分子和氧分子变化成了水分子,分子发生了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B、由氢分子的构成可知,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C、由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不正确;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均不会发生,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不一定发生改变.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原子或各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反应类型.二.填空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21.(6分)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②一种物质跟氧气反应,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污染空气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③奥运会田径比赛场上发令枪响后我们看到升起一股白烟,写出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是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②硫跟氧气反应,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污染空气的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的白烟,是令枪被打响后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①铁+氧气四氧化三铁;②硫+氧气二氧化硫;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2.(5分)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②;(2)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④;(3)属于混合物的是⑥;(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⑦;(5)属于固体的是③;(6)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②③④⑤⑦.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氧气、氮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氖气都属于纯净物.解答:解:(1)氮气大约占78%,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答案为:②(2)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答案为:④(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食盐水是食盐和水的混合物,故答案为:⑥(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故答案为:⑦(5)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故答案为:③(6)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氮气、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氖气都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⑦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3.(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加热时必须热上石棉网的是⑥,可用来搅拌液体的是④(填序号)(3)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B (填序号)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了解它们的名称以及量筒的使用方法分析填空;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加热时必须热上石棉网的是烧杯,可用来搅拌液体的是玻璃棒;(3)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解答:解:(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加热时必须热上石棉网的是烧杯,可用来搅拌液体的是玻璃棒;(3)对化学实验中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答案:(1)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⑥;④;(3)B.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各操作的注意事项;对于错误操作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要会进行正确的处理.24.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时,如图所示做了一个小魔术.他们分别把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两棒之间生成一股白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白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该实验说明了微粒的一条基本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和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1)浓盐酸和浓氨水接触生成白烟,是一种新的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故填:化学;(2)因为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而没有接触反应生成了白烟氯化铵,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的判断和分子的性质,只有理解这两个概念即可解答.25.(7分)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1)写出名称 A 高锰酸钾 B 氧气 C 二氧化锰 F 二氧化碳(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3)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所以B是氧气,F是二氧化碳,E是木炭,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氧气,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B是氧气,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所以C是二氧化锰,D是锰酸钾,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解答:解:(1)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所以B是氧气,F是二氧化碳,E是木炭,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氧气,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 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B是氧气,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所以C是二氧化锰,D是锰酸钾,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A是高锰酸钾,B是氧气,C是二氧化锰,F是二氧化碳;(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满足分解反应一变多的条件,所以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3)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是木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二氧化碳;(2)分解;(3)碳+氧气二氧化碳.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6.(4分)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1)请填写上表中有关内容:(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氧气+水.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填写实验报告题.分析: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的现象解答本题.解答:解:(1)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剧烈反应,冒出气泡的是双氧水,无现象的是水.故选A:水;B:过氧化氢.。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树一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树一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树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如果实验没有说明用药量,液体取用的最少量为()A.0.5mL B.1﹣2mL C.5mL D.5﹣6mL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100mL量筒量2mL水B.直接在量筒内配溶液C.用嘴吹灭酒清灯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在试管口的上方垂直滴入3.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A.空气 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4.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A.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B.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C.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 B.木材燃烧C.钢铁生锈 D.黑火药爆炸6.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或有气体生成,这种变化()A.是物理变化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7.下列各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蜡烛受热熔化、铁丝燃烧、玻璃破碎B.铜生锈、水结冰、钢锭抽成丝C.木材制成桌椅、车胎放炮、木炭燃烧D.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煤燃烧、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自来水C.冰水混合物D.澄清的石灰水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10.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小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11.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12.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C.用湿抹布扑灭 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1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1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 D.1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B.加热试管里的药品时,要先使试管预热C.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D.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16.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①②③均可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B.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学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分成粒子D.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18.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子的不断运动B.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D.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19.下列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是()A.酒精灯忘记盖灯帽,长时间后灯内酒精变少B.水蒸发变成水蒸气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20.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C.煤作燃料D.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21.在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应用;加热物质一般用做热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夹持,而且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不能;物质溶于水时,常用搅拌以加速物质溶解.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也不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22.如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2)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3)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4)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5)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端进入.(6)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端进入.23.如图,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示意图:(1)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中;B中;(2)A中水的作用是;(3)B中水的作用是.24.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1)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或符号:A 、B 、C 、D 、E 、F .(2)在横线上写出题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把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30分.25.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 (同上)(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2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和(写出装置代号).(3)装置B是实验室用和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其符号表达式.27.如图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已知:铜+氧气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5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44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a ;b ;c ;(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为什么?.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树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如果实验没有说明用药量,液体取用的最少量为()A.0.5mL B.1﹣2mL C.5mL D.5﹣6mL【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取用节约药品的原则,即取最小量的原则回答.【解答】解: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小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一般取1mL~2mL.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解答本题时,熟悉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100mL量筒量2mL水B.直接在量筒内配溶液C.用嘴吹灭酒清灯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在试管口的上方垂直滴入【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B、根据量筒不能配制溶液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量筒量取2mL水,误差太大,量筒选择不合理,故选项操作错误.B、量筒不能配制溶液,不能在量筒内配溶液,故选项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选项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A.空气 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应用于解题当中.4.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A.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B.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C.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较多量液体的加热,用烧杯;B、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用试管;C、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D、盛放固体药品,用广口瓶.【解答】解:A、烧杯用于较多量液体加热,故A正确;B、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故B正确;C、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C正确;D、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故D错.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比较简单,只有掌握仪器的用途,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 B.木材燃烧C.钢铁生锈 D.黑火药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木材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黑火药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或有气体生成,这种变化()A.是物理变化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解答】解: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或有气体生成,这里的气体可以是生成的气体,例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如果把冰加热变为水蒸气,这一过程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也是由固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或有气体生成,这种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的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否则是物理变化.7.下列各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蜡烛受热熔化、铁丝燃烧、玻璃破碎B.铜生锈、水结冰、钢锭抽成丝C.木材制成桌椅、车胎放炮、木炭燃烧D.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煤燃烧、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受热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丝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铜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结冰、钢锭抽成丝的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木材制成桌椅、车胎放炮的过程中均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煤燃烧、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分别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自来水C.冰水混合物D.澄清的石灰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自来水中含有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运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不产生火焰解答.B、运用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解答.C、运用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解答.D、运用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解答.【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不产生火焰,故A说法不正确.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B说法不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故C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故D 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C.【点评】有些认识不注意辨别时容易被误判误记,比如本题中的几项错误认识,仅仅是一字之差或顺序颠倒造成的,学习中要注意这一点.10.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小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找出哪个模型代表的是氢分子即可.【解答】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A、是氢分子的模型;故正确;B、是氧分子的模型,氧分子不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C、是水分子的模型,水分子不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D、代表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不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找出哪个模型代表的是氢分子解题的关键.11.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所以: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e熄灭酒精灯.【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符合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故A正确;B、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故B错误;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C错误;D、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12.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C.用湿抹布扑灭 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可以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酒精着火可以采用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的方法灭火【解答】解:A、由于酒精的量比较少,没有必要使用水扑灭,故A错误;B、用嘴吹,虽然能带走热量,但温度不能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量,使火越烧越旺.故B错误;C、酒精着火时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抹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故C 正确;D、用泡沫灭火器能灭火,但只是酒精灯中的酒精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操作麻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酒精着火的灭火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氧气+氢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铝+氧气氧化铝,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 D.【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刺激性或有毒的,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去分析解答;B、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去分析解答;C、从为防止瓶塞沾的东西污染瓶内的试剂,所以瓶塞要倒放去分析解答;D、从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刺激性或有毒的,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故错误;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错误;C、为防止瓶塞沾的东西污染瓶内的试剂,所以瓶塞要倒放;故错误;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要伸到烧杯内,应竖直、悬空正放,故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1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B.加热试管里的药品时,要先使试管预热C.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D.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的方法等逐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块状固体时,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故选项说法错误.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为了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破裂,应先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C、胶头滴管用完后,不清洗再去吸取别的药品,会污染其它的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过的药匙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否则再取用其它药品时,会污染其它的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6.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①②③均可【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并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解答】解: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并且是无毒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东南片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是我市高新区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2.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光合作用3.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 B.湿衣服晾干C.食物腐烂 D.木材制成桌椅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则该气体是()A.氮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5.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菜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D.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6.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7.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 B.酱油 C.蔗糖 D.葡萄酒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稀有气体 C.人呼出的气体 D.净化后的空气9.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10.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 B.拉瓦锡C.道尔顿D.门捷列夫11.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C.熄灭酒精灯D.向试管内加固体粉末12.课本中有一幅画(如图),其中的内容是一只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子的高分子薄膜材料具备的性质是()A.绝热 B.透气 C.透水 D.导电1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14.可以鉴别(即区分)酒精和蒸馏水的化学方法()A.闻气味B.测定密度 C.分别点燃 D.尝味道15.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描述的是()A.通常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C.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能缓慢分解,若有催化剂,则能更快分解D.加压、降温时,氧气由气态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16.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C.氯酸钾氯化钾+氧气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17.下列现象可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A.白磷在40℃时即可以燃烧B.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水能由液体变为气体D.蜡烛可以照明18.已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克/升,氢气的密度是0.089克/升,氢气难溶于水.下列方法中: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收集氢气可用()A.①B.②C.①③ D.②③19.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使用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已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学看到新闻后,通过查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资料:①化学式C3H8O2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③无味④易燃⑤沸点245℃⑥熔点﹣6.5℃⑦无腐蚀性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A.②③⑤⑥ B.①③⑥⑦ 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⑧20.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二、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6大题,每空1分,共20分)21.如图是空气妈妈和她的小宝宝.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于制造化肥和食品防腐的物质是(填序号);(2)空气妈妈的小宝宝⑤的名字是;(3)小宝宝④其实还有几个多胞胎,请你写出其中1个的名字:;(4)证明空气妈妈含有小宝宝③的日常生活现象是 . 2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2)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 .23.数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地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的成分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稀有气体等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氨气、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等(1)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能否生存下去吗? .原因是 ;(2)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同时氧气逐渐增加,原因是 .24.高铁酸钾(K 2FeO 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2)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 ;(3)试完成高铁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小华和他的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曾做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先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在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梗,待火柴梗将燃尽时,将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铁丝未能燃烧.查明原因后,及时进行改正,重做实验时铁丝被点燃,但是铁丝燃烧完后,又发现集气瓶已破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小华在实验时先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其目的是 ;(2)第一次将铁丝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未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3)重做实验后,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4)铁丝燃烧完后,集气瓶破裂的可能原因是 .26.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记录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燃烧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A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①木炭红热 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②燃烧更旺;发出白光B ③硫在空气中燃烧 ③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产生的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④硫在氧气中燃烧④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大题,每空2分,共40分)27.现有下列仪器:(1)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填序号,下同);(2)能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3)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28.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1)图中所表示的液体体积是mL;(2)该同学若要量取44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3)如果该同学仰视读数为44mL,则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44mL(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9.填写实验报告:实验现象结论把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出将一个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30.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欲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欲得到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结束时,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比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有许多优点,请写出其中的一条.3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最好选择红磷,且实验中红磷的用量应保证.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组别 1 2 3 4 5 6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实验拓展】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2016-2017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东南片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是我市高新区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回答本题.【解答】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属于信息技术研究的问题.故选C.【点评】熟记化学研究的内容,知道学习了化学后能研究哪些方面,如何才能使化学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2.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光合作用【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通过空气污染状况来分析本题,知道每一种变化的实质,再分析答案.【解答】解:A、燃放烟花能产生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B、汽车尾气能放出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都属于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C、煤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D、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不污染环境.故选D.【点评】空气污染主要是粉尘和气体,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3.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 B.湿衣服晾干C.食物腐烂 D.木材制成桌椅【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粉笔折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湿衣服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木材制成桌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则该气体是()A.氮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带火星的木条在集气瓶中剧烈燃烧,说明该气体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带火星的木条在氮气中熄灭,故A错误;B、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现象不变,故B错误;C、带火星的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故C错误;D、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更旺,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现象,然后结合选项中的气体进行分析解答.5.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菜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D.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考点】蜡烛燃烧实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解答】解:A、用白瓷菜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粉末状物质,说明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碳,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的现象,但是发光放热并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也发光放热,但是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说明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变化的本质方面的问题,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发生了化学变化.6.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要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先要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准确判断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依据.还要清楚物质状态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根据以上定义可知,A、司马光砸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B、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烧赤壁,属于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杵磨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同样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7.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 B.酱油 C.蔗糖 D.葡萄酒【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酱油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蔗糖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葡萄酒中含有水、酒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稀有气体 C.人呼出的气体 D.净化后的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氖、氩、氪、氙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9.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是一个设计实验的过程,在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作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A、“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建立假设,故选项错误;B、“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C、“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D、“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作出出论,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 B.拉瓦锡C.道尔顿D.门捷列夫【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对空气组成研究史的了解,选择最早提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解答】解: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最早提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道尔顿被称为现代原子之父,对构成物质的微粒有着特殊的贡献.舍勒、普利斯特里也对空气有很多研究,但最终没能得到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选B【点评】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历史,对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1.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C.熄灭酒精灯D.向试管内加固体粉末【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B、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即眼镜、刻度、凹液面的最低处三点一线,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作出判断;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中所示的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这样容易玷污药品,故A选项实验操作错误;B、图中所示的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时是视线是仰视,造成仰视读数<实际读数,故B选项实验操作错误;C、图中所示的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嘴吹灭,而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使用灯帽盖灭,故C选项实验操作错误;D、取用固体粉末时,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试管应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或将试管水平放置,把固体粉末放在折叠成槽状的纸条上,然后送入试管管底,取出纸条,将试管直立起来,故D选项实验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2.课本中有一幅画(如图),其中的内容是一只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子的高分子薄膜材料具备的性质是()A.绝热 B.透气 C.透水 D.导电【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做鱼缸,分析它可能不透水,根据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制鸟笼子,分析可知它有透气性.【解答】解:A、根据题目材料给出的信息,不能确定它是否有绝热性,所以错误.B、根据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制鸟笼子,分析可知它有透气性,所以正确.C、根据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做鱼缸,分析它可能不透水,所以错误.D、根据题目材料给出的信息,不能确定它是否有导电性,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材料问题与能源、信息、环境等问题并称世界四大首要问题,特别是关于材料的分类、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还有新材料的开发、特点、发展前景等,都是化学考查的热点.1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需要设置的条件不一样,如点燃的方式,伸入集气瓶的快慢,集气瓶中是否要放东西等,【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是熔融物温度很高,容易炸裂瓶底,所以要在瓶底放一层细沙或水,故此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正确.D、蜡烛在氧气燃烧的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要放出大量的热,故生成物的温度有时会很高.14.可以鉴别(即区分)酒精和蒸馏水的化学方法()A.闻气味B.测定密度 C.分别点燃 D.尝味道【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蒸馏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不能燃烧;酒精是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具有可燃性,可以据此来解答该题【解答】解:A、就叫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而蒸馏水没有气味,但是利用了它们的物理性质,与题目要求不符,故A错;B、酒精的密度和蒸馏水的密度不同,可以区分,但是密度也是物理性质,与题目要求不符,故B错;C、酒精可以燃烧,而蒸馏水不能燃烧,所以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两种物质,故C对;D、不主张用尝味道的方法来区分物质,故D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