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影响因素论文

合集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之困与对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之困与对策分析

J社保之窗.社保论坛l S H E B A O LU N TA N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之圃喾蔽菇厮一、新生代农民工之“新”1.对城乡的认同感和归属卷出现分化.具有强烈的融城渴望。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过城市人的生活。

据调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45.8%的人认为自己和当地城市居民没有差别.这比上一代农民工的21.8%.要高出24个百分点:74.4%的人希望将来居住在城市.其中45.8%的人希望居住在目前工作的城市.28.6%的人希望居住在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仅7.2%和8.4%的人希望居住在乡镇和农村老家。

与之对应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乡村的认同感淡化.归属感不强。

他们中大多数人很早就开始进城务工.既没有参与农村劳动的意愿.也没有实际参与劳动的经历.更没有父辈们那种对乡村、对土地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2.外出务工的动机发生转变.更加注重白身的成长与发展。

影响上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因素比较单一.就是为了挣钱以改善生活。

他们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的动机无非就是盖房、娶妻、生子和养老.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思维意识也比较开阔.挣钱谋生已经不仅仪是他们外出务工的唯一动机。

他们仅仅是把进城务工当44人才资源开发201011口李红见王文博做改变自身命运的一个跳板.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3.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化.追求公正、平等的意识开始觉醒。

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阶段正处于~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急剧发展和变化.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信息共享趋向全球化,各种新思潮、新观念不断涌现并相互影响。

这些都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取向必然更趋多元化。

他们开始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关心涉及自身利益的各种方针政策的出台与调整.他们的思维意识更加开放、活跃,开始追求公正和平等的机会和权益.自觉的维权意识开始觉醒。

4.艰苦朴素作风淡化.更加注重个人的生活享受。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探析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其融入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收入支出不对等、政府和社会管理方式、城市的接纳程度、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素质等要素是影响其融入城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影响因素;户籍制度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程度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现行的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依然被排除在城市政策体系之外,成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夹心层”。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有成为城里人的强烈愿望,但是受户籍制度制约,以随迁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这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的现实性、紧迫性问题。

二、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城市生活成本高,生活缺少保障,阻碍着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工作环境较差,缺少工资保障机制。

工作环境、待遇和强度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保护,即使是在这种工作条件下,其收入仅仅是1000——3000左右。

据公安部的调查,按照自身收入水平,有74.1%的农民工愿意承受的购房单价在3000元/平方米以内,有19%愿意承受3001-4000元之间的单价,愿意承受4000元以上的只有6.9%。

然而,据调研,3000元/平方米的房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县市及以下城镇,如果按照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假定他们的工资增速能够赶上房价的涨速(目前来看这一假定基本上不成立),按照商品价购房,新生代农民工中最终能够实现在务工地城市购房定居梦想的比例也不会超过10%。

三、政府和社会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工作生活缺少公平规范、透明有序的人性化管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同时广泛分布在多个行业和多个领域,其中许多是城市的管理空白地带。

务工行业集中制造业、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

这些行业分布比较分散,而且新生代农民工很多在个体私营企业打工。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摘要:农民工作为中国当代社会的特殊群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以其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为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发展进程和体制,农民工工作、生活在城市,户籍仍在农村,土地资源和城乡差异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举步维艰,在与城市人群的融合中受到排斥,他们带来的问题也因他们的特殊性显现出来。

以80后和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先前的农民工来说,又有其自身的新特点,他们在与城市生活融合的同时,受排斥的方面也值得关注。

关键词:农民工;融合;排斥;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农村生产方式开始改变,生产力也开始解放,促使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解放,这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人,他们离开农村,远离土地的束缚,进入了城市化的大潮中,成为了新兴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到这个城市中,不仅是这个群体的自身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城市化进程,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老一代农民工更多的是把进城务工当作谋生的手段,最终要回到农村;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城市生活,对城市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抱着长远发展的目的来到城市,在择业时更强调获得尊重、获得学习机会,能够实现稳定”定居”城市的梦想。

与老一代农民工不计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只为更高的报酬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文化休闲、劳动条件与强度、自我主观上的愉悦满足度等方面,有明显的认识和行为差异,他们往往更关注能否有一定休息时间进行休闲娱乐,对于赚到的工资也不再像老一代农民工都省吃俭用寄回家里,而是更注重对自己生活品质的提高,这种提高也是在相对情况下而言的。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2 1 年 01
《 田师 范专 科学 校 学报 》( 文 综合 版 ) 和 汉
J1 0 1 3 卷 第 二期 u. 1 第 O 2
总第 7 期 0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郭晓宁
(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甘肃兰州 700 ) 300
L 捅 矍 J 我国 在 城市化 过程中. 的 和建 的 城市 发展 设越来 不开 和 消费观念等方面越来越接近城市居民,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在 越离 农
民工, 然而现今城市只是在经济上接纳农民工. 城市社会只是农民工挣钱的场所 , 城市中打工赚钱 ,而是更渴望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生活中,成为真正 不能安居也不能乐业。占农民工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基本上处于 的 “ 城里人 ” 。 半融入状态。本文从印象管理、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亚文化生活圈和半市民化四 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进行论述和分析,讨论了新生代农民 工城
市融入的 “ 三难”问题,提出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问题。
【 键子J 天 新生代农民I:城市融入;文化资本

、Hale Waihona Puke 问题的提出 新生代农 民工指 18 年之后 出生的农民工, 90 在我国农民工群体
中占 有很大比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 09 20 年全 国农民工 总量为 23 . 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 15亿人其中,1 _ 6岁到 3 0岁 的占 6.% 也就是说, 09 1 。 6 20 年外 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 80 万左 90 右。 如果将 84 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 国 45 我 现 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 l 亿人左右。… 近年来,关于新生代农 民工城市融入问题 ,引起 了政界和学界 的广泛关注.且 已提到了两会的议程,并引起 了众多代表们的关注 和讨论。例如今年的两会上,全 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主任郗杰英带来的两份提案都是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学术界也把新 网,唱歌 生代农民工问题作为一个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纳入到 了学术思考和 1鲜有成效的 “ . 印象管理 ” 。在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戏剧论中, 他 讨论的范畴。 早在 20 年学者王春光就率先提 出了新生代农村流动 特别关注 “ 01 印象管理 ” 这是个体引导和控制他人形成对他或她的印 , 人 口的社会认同和城市融入 问题。u 象方式。 也就是如何在他人心 目中塑造 一个 自己所希望的印象 。 而由城市融入 问题所衍生的农村经济发展和新 生代农民工犯罪 新生代农民工试图通过衣着、谈吐、消费行为、思想观念等方面 的 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以国际先驱导报 的报道为例,2 1 年 塑造,谋求 自己城市人的形象。朱虹 (04 对城市打工妹的城市 00 20 ) l 月底 , 1 扬州市中级法院发布了一份 以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为主题的 社会化的研究也从特定侧面看到 了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入的可能性 。 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 08年度和 20 09年度,扬州三成的刑事案 她 的研究表 明, 打工妹通过积极的城市身体的塑造 ( 如服饰、 气质 ) , 件罪犯是新生代农 民工。2 1 年 1 00 月至 1 0月,北京市顺义区人民 城市语言的掌握,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等途径 ,实现 了其 法院受理 的刑事案件中,新生代农民工被告人达 4 3 1 人,占全部刑 对城市生活的适应 ,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城市社会。 然而这种印 事案件被告人总数的 3% 9,而这个数字相 比较 20 09年同期增加了 象管理并没有起到根本性 的作用 。 6 . %。 O7 在个案 】 的访谈中,笔者发现被访者 z 说一 1标准的普通话 , 3 笔者也认为,解决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 “ 牛仔裤 、长靴子、染发、触屏手机…… ”外在的这些标签信号 , 是解决了农 民工整体 的大部分问题,毕竟未来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 基本上还是和当前城市的主流要求相符 的。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她被 农 民工的主体。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鉴于现今我国的国情 , 人称为 “ 打工妹 ” 农 民工” 说: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呀 ,我也想 、“ 。z 无论是从健康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 像城市里的那些女孩子一样, 自己打扮漂亮些, 把 可是没那么多钱, 人 口压力 ,推动城 乡一体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还是减少社会 就只能到东部或 者夜市上买那些便宜的衣服,很多城里人,一看我 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整合来说,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 的打扮就会用很鄙视的眼光看着我。 结合以往学者的调查研究和文献及笔者针对兰州市 2 名在农 民 个案 2的 F 也深有感受:我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自 工的访谈,从社会学角度 ,分析新生代农 民工的城市融入 问题。 己农民工的身份 ,我对工作认真负责 ,任劳任怨,在 公司经常受老 板表扬 , 可是有时送快递, 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时候 , 就会听见 “ 到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分析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处在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 底还是农 民工”类似的话,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心理都挺难受的。 的转型期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基本上没有从 2 边缘化的社会地位 。新生代农 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化的社会 . 事农业生产的经历 ,且长期生活在城市当中,在生活方式、价值观 地位,主要体现在生活居住条件差、工作环境差 、 无法享受到应有 要选择恰当的路径与方式 ,有时则需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加以利 、 [] 3 张风云. 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许昌学院学 J. 00( ). 用。强调在市场机制的环境与条件下 ,充分发挥政府 力量的主导作 报 ,2 1 3 用, 要争取做到 “ 两个拳头都要硬 ” 使己成长起来的工业部 门能给 , [] 4 叶子荣.江晓莉.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选择一 基于理论与国际实践视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探讨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探讨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90后的农民工,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一代人。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种种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社会工作者进行介入和帮助。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1. 文化差异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来自农村,其文化背景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在城市融入过程中会带来很多问题。

在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社交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使新生代农民工感到陌生和困惑,甚至造成沟通障碍和误解。

2. 社会身份认同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身份地位复杂,他们既是城市的劳动者,又是农村的来客,这种双重身份容易引发社会认同感的困扰。

他们在农村被视为异乡人,而在城市又常常被歧视和边缘化,这种社会认同感的模糊会对他们的自我认同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就业与职业发展问题由于缺乏城市工作经验和技能,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往往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酬的体力劳动,而且很难获得工作的稳定性和晋升机会。

这种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城市的融入和发展。

4. 社会保障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户口制度的限制,他们常常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比如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这种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使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更加困难和不稳定。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探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入和帮助:1. 文化融合教育通过开展文化融合教育活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和适应城市的文化环境,增强他们的城市生存能力。

可以开展关于城市生活技能、法律法规、就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2. 社会心理支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感和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社会心理支持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增强自我认同感。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概述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就业难题日益凸显。

尤其是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愈来愈多的农民工涌进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和对策两个角度,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影响因素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一直存在,很多农村学校条件非常差,师资力量也普遍不足。

因此,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对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农村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很难进入城市工作市场,这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业机会匮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同时,一些大型企业和公司更倾向于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这对于刚进入城市的农民工而言极为不利。

此外,很多行业的供需矛盾也很突出,农民工只能选择一些较为低端的工作,很难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家庭因素很多农村家庭认为孩子出去工作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也相对有限。

这导致了很多农民工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相对较低,难以与其他求职者竞争。

此外,家庭是否有人能够提供就业引荐也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保障问题许多农民工在进城后仍然面临较大的生活困难。

缺乏社会保障导致他们在生病和意外事件发生时无法得到足够的医疗和经济帮助。

这也使得许多农民工对稳定就业的要求更高,同时在获得合法工作身份上也存在的很多困难。

对策加强农村教育农村教育问题是制约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加强农村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修建更多更好的教育设施等方式来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引导合理职业选择政府和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同时倡导广大农民工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障碍探究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障碍探究

们成为普通 市民的一分子 ,实现 由农 民到市 民角色 的威功 转 和社会发展所作 出的贡献有 目共睹 ,他们 日益与城市连接成
型 。然 而 ,在新生代农 民工融入城市 的实践中 ,他们却 面临 为一个利益共 同体 ,为城市建设所取得 的辉煌成就感到 由衷 着种种 障碍 ,仅仅依靠 自己的力 量却无法克服 。为使这 一代 的骄傲和 自豪 ,对城市产生 了强烈 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 。他们 农 民工 能在 城市中过上安居乐业 的生 活 ,更好地服务于城 市 希望在劳动 条件 、工资待遇 、社会福 利等各个方面享有和 普 经济社会建 设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 门应采取得力的措施 ,积 通市 民一样 的待 遇 ,获得城里 人的尊重 、认可与接纳 ,进 而
个重要 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 局 2 0 l 3 年 最新公布 的数据显 示 , 现其安居乐业之梦 。
当前我国农 民工总数 已突破 2 6 亿 ,其中新 生代农 民工 比重超 再次 ,形成现 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 值观 。多数新生代农
过4 0 %,他们正在逐渐成长为这支新型劳动大军 的主力 。
个人素质的等 多方面的障碍。为使新 生代农 民工高质量地 融入城 市生活 ,有效调动其建设 美好城 市家园的积极性 ,政府 、企 业 、社 区、市民和新 生代农 民工需要通 力合作 。为推动农 民工融入城 市创 建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关键词 :新 生代农 民工 城市融入 障碍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 提高 和城镇化建设进程 平还是职业技能都 比父辈有了普遍提高 ,在人才市场上具有 的不断加速 ,大 量的农村人 口从原来繁重 的体力劳动 中解放
民工都是离开校 园后 ,直接进入城市打 工 ,城市文明的鲜活
与 上辈 农 民工相 比 ,新生 代农 民工 基本 没有 务农 的经 气 息深深吸 引和影 响着他们 ,使他们在耳濡 目染中逐渐改掉 验 ,对农村生活 没有 太深的感情和依恋 。这些 人文化水平 比 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 良习气 ,培养起符合现 代文明理念的健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论文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论文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探究[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已基本融入城市生活。

但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乡土性在他们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加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不足和政府制度存在缺陷等诸多制约因素,直接导致他们难以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一、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现状调查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登记为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的人群。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指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调整其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态,以适应在城市社会中的继续社会化过程或积极地再社会化过程。

从对永兴县在广东东莞和福建福州务工的820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情况看,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有如下特点:(一)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模式较传统农民工融入城市进步明显。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观念较为现代,穿着时尚,贴近城市生活。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除满足基本开支外,还有1/3的收入用于休闲娱乐。

表现在择业方式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间流动性较强,50%新生代农民工到过1—2 个城市打工,甚至有7.3%农民工到过5个以上的城市打工。

他们工作耐受力低,换工作比较频繁。

78%的人都表示有换过工作,而其中25%的人换过3-5次工作,9%的人换过五次以上的工作。

工作动机也由单纯的赚钱养家向寻求自我发展的方向转变。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贴近城市生活。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交往圈子也不再局限于打工老乡,主要以普通市民和外地打工者为主。

新生代农民工休息日活动也不再拘泥于睡觉、打牌等活动,而是向上网、听歌、看电影等贴近城市休闲方式发展。

(三)自我定位模糊,农村认同下降,城市认同不强烈。

调查结果发现37%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不明确,认为自己既不是城市人也不是农村人。

当问到“假如因客观原因暂时找不到工作您会如何时”,有40%的被访者表示“无论如何,留在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然而,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却在社会融入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展开研究,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新生代农民工现状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后出生并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工。

他们的社会融入问题相较于老一代劳动力更加突出。

首先,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水平相对落后,无法适应城市化进程对技术与知识的要求。

其次,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与社会经验的不足,他们面临诸多的适应问题,如就业机会的选择、人际关系的建立等。

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的不平等待遇以及歧视。

二、社会融入问题的原因分析1.教育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普遍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从而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发展空间。

2.人际关系问题: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在城市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农民工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

他们常常面临着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

3.文化认同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逐渐与城市居民发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使得他们在文化认同上存在障碍,难以融入主流社会。

4.法律和权益保障问题:农民工往往由于工作合同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面临着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

三、解决方案探讨1.加强教育培训: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为他们在城市中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打下基础。

2.营造包容环境:社会应该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减少歧视和偏见。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法律措施,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3.加强社区建设:在城市中建立服务农民工的社区,提供各种生活和文化支持,帮助他们逐渐融入城市社会。

4.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工资与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这样可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融入感。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探讨及对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探讨及对策分析.

编号:毕业论文(设计题完成人:班级:学制:4 年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04-04目录摘要 ··············································(1一、相关概念 ·······································(1(一新生代农民工 ·····································(1(二社会融入 ········································(1 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现状 ······················(2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21. 融入城市的意愿强烈 ·······························(22. 文化程度有所提高 ·································(23. 自身认知的提升 ··································(34. 择业要求提高 ····································(3 (二社会融入的过程 ··································(3 三、融入城市的阻碍 ·································(3 (一制度障碍 ········································(31. 户籍制度 ·······································(32.社会保障制度 ····································(43.教育制度 ·······································(4(二经济障碍 ········································(4(三社会交往障碍 ·····································(5(四自身素质障碍 ·····································(5 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 ··················(6(一深化户籍改革,消除制度壁垒 ·························(6(二转变政府职能 ·····································(7(三完善社会机制,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四开展法制教育,帮助维权预防犯罪 ······················(8(五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 ·············(8(六营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良好氛围 ···················(8 五、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现实意义 ···············(9(一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9(二有助于实现现代化 ·································(9(三有助于社会和谐安定 ································(9 六、结语 ···········································(9 参考文献 ··········································(10Abstract ···········································(1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探讨及对策分析摘要:农民工是在城市化建设中形成的一批特殊群体。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 育程 度 、 来无锡 市 的年 份 、 无锡 市 的朋友 有 密切 的 关 系。并针 对 三 个 重要 留城 因 在
素, 对促进 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城 市融入提 出对 策 建议 。 关 键词 : 生代 新 农 民工 城 市融入
中图分 类号 : 4 2 文献标 识码 : D 2 A
在城市 :. 2文化 程度 : 由于文化 程度 高 的农 民工容 易接 受和 适应 城市 生活 节奏 . 将倾 向于 留城 定 居而不是 返乡 ;. 3城市生 活时 间 : 英格 尔斯认 为 , 厂经历 、 工 大众 传播 媒介 、 城市 生活 、 校教 学 育是 获得现代 性 因素的重要 因素 ( 英格 尔斯 ,9 2 。在 城市生活 时间越 长 , 民工越可 能将在 19 ) 农
新生代农民工融人城市的影响因素分析
◎ 周 莹
周 海 旺
摘 要 : 文重 点研 究新 生代 农 民工融入 城 市 的影 响 因素 。确 定研 究数 据 为 无锡 市 本
具有 产业代 表 性 ,分 为 随机 抽 样 与非 随机 配额 抽样 相 结合 的调 查 方 法所 获得 的有 效
样本。 通过 Bn r o ii iayL g t s c分析 方 法得 出新 生代 农 民 工融入 城 市的 留城 意愿主 要和 受


研究数 据样本框 的确定
对 一个数 量庞 大 的群 体进 行研究 , 实证 调查 中 的问卷 法是 一种 可取 的选择 。由于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流动 性很强 , 抽样 框 的建 立就 成为一 个很 大 的困难 。因此 , 可行 的前 提下 , 研究 在 本 采 取 了选 取无锡 市具 有产业代 表性 的五 个主要 行业 , 即制 造业 、 筑业 、 发零售 业 、 建 批 餐饮 业 、 社会 服务业 , 为随机 抽样 与非 随机 配额 抽样相 结合 的调查 方法 , 分 获得全 体农 民工 4 4 有 3 3份 效 问卷 , 中新 生代农 民工有 9 5份 。在影 响融人 因素 中主要选取 融人多个 方 面的指标 , 用 其 9 采 SS P S统计软 件进行 多维度统 计分析 , 探讨新 生代农 民工融 入城市 情况 。 来

农民工融入城市例文

农民工融入城市例文

农民工融入城市例文农民工融入城市例文1. 引言农民工是指在农村户口、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农村经济的瓶颈等原因,农民工们纷纷选择迁往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然而,由于户口信息制度的局限性、文化差异、社会交往障碍等问题,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例子,旨在帮助更多人全面了解这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2. 定居与适应城市对农民工的接纳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定居与适应,据调查显示,一些发达城市已经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在城市定居。

北京市为农民工提供廉租房,广州市开展了城乡融合发展计划等。

一些新型的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也在积极推动农民工社区化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3. 就业与创业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方式多种多样。

他们可以选择进入传统的产业链,从事低技能、低薪的劳动工作。

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兴产业的出现给了农民工更多就业机会。

电子商务、餐饮服务、快递行业等都成为他们的新选择。

一些农民工还积极探索创业的机会,通过自主创业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4. 教育与培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一些地方出台了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为他们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一些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也投入到了乡村教育支持项目中,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习辅导和帮助。

针对农民工成人的培训也相应展开,提升他们的技能和专业素养,增加他们在城市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5. 社会交往与互助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疏离感对农民工的社会交往造成了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城市开设了农民工活动中心,提供文娱活动和社交平台,使农民工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一些志愿者组织也运作着农民工互助网络,通过提供信息、法律咨询和紧急援助等服务,让农民工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6. 个人观点与理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努力。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的影响-困惑及解决措施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的影响-困惑及解决措施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的影响\困惑及解决措施【摘要】当前城镇化推进的重点,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二是要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特别是新生代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

就城镇人口比例而言,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标志着中国将步入城镇化的重要时期。

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角度出发,研究农民工城镇化特别是新生代农民融入城镇化的影响,探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的困境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新生代农民工影响困境措施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镇地区、城镇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的城镇集聚、职业转变、社区融入、社保制度覆盖等等都贯穿始终,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人口红利资源要素。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逐渐转变,以80后和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步替代老一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主体。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总数大约在1亿以上,而且这一庞大的数字仍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增长。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影响及其路径已经被广泛重视和研究探讨。

在我国,传统的二元分割经济体制与现阶段的城镇化深入相互激荡,并且这一矛盾在现行的体制下要得到有效解决仍然是路途坎坷。

相对于国外户籍管理一般只具有民事登记和统计人口信息的功能,我国的户籍制度却与就业、医疗、保险和教育等利益紧密挂钩,诸多的附加利益和户籍管理一起,形成了城乡人口等级分明的二元结构。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造成了城市农民工身份和职业角色的背离以及非城非乡的身份之惑,因此,在我国人口红利趋于枯竭的状况下,他们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从经济增长角度上看,这是一个不小的浪费。

一、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的影响1、提高城镇人口密度,带动规模经济长期以来,学界在研究城镇化经济时经常忽略城镇人口密度这一极其重要的变量,而将重点放在城镇的区域扩张和劳动力的数量转移上,片面追求城镇化率。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群体,由于他们有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独特特点,因此在融入城市中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本研究深入挖掘了当下新生代农民工与前一代农民工的不同之处,以及难以融入城市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引言(一)选题意义和背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庞大,他们正处在一个身份认同和自我定位的转型期,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过渡期,他们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主流农民工的属性、特征和境遇状况。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仅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了许多理论工作者视野内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农民流入城市务工,城市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分化已经形成,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在不断壮大,并且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

由于成长的背景及社会环境的不同,两代农民工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二)文献综述邓大才(2008)把年龄作为农民工代际划分的重要标准。

他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分田到户后外出的打工者称为第一代打工者,20世纪90年代外出的打工者称为第二代打工者,2000年以后外出打工者称为第三代打工者。

简新华、黄锟(2008)以初次外出打工时间为标准,将20世纪80年代初次外出的农民工作为第一代,90年代初次外出的作为第二代。

王春光(2001)以一种动态的划分方法,将80年代初次外出的农村流动人口看作第一代,把年龄在25岁以下,于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算作第二代即新生代农民工。

二、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之处1.比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于80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并且他们的家庭多数响应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号召,因此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尽管户口本上他们仍然是农民身份,但其中相当多的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劳动,缺少艰苦锻炼的机会,属于“从校门到校门”的一代。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城市中的重要群体。

他们以务工为生,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困境。

本文将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改善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提供参考。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存在的困境1.就业歧视:由于他们缺乏城市户口和正式的职业技能证书,往往只能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收入较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

由于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时遭受歧视,难以获得稳定的工作、合理的薪酬和社会保障。

2.生活困难: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困难。

他们通常只能租住简陋的出租屋,居住环境差,生活条件艰苦。

由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他们面临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

3.融入困难:新生代农民工常因社交圈狭窄、文化程度低,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缺乏社会关系和资源,导致生活中的种种不便。

二、解决路径研究1.加强法律保障: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合法权益。

力争取消城市中对农民工的歧视,促进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和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应当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确保他们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2.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市应当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应当建立健全的住房保障政策,帮助农民工解决居住问题,提高居住环境。

3.加强教育培训: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加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以便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4.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产业要素的有序流动,让农民工能够在自家乡村发展相关产业,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需求。

试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与对策试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与对策一、概述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民工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却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与对策,包括政策制定、社会保障、技能培训、户籍制度和文化交流。

二、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保障。

目前,政策制定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方面,政策体系不完善,一些现行政策存在着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另一方面,政策执行的难度较大,地方政府往往缺乏有效的实施方案。

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在政策执行上注重细节,加强政策衔接和协调。

三、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问题。

以往,农民工往往缺乏社会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往往难以获得合法维权。

因此,应当在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多保障。

此外,还应当建立保障金制度,为农民工提供金融补贴,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提高其信心和幸福感。

四、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是提升农民工融入城市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技能培训,可以让农民工掌握更多和城市相关的专业技能,提高其职业竞争力,增加其就业机会。

因此,应该加强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数量,鼓励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并提供必要的经济扶持。

此外,应该注重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融合,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教育机会,提高其整体素质。

五、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往往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权益。

因此,有必要逐步放开户籍,建立起更加公正和透明的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六、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手段。

通过文化交流,城市居民可以更加了解农民工的生活和思想,消除隔阂和误解。

因此,应该加强文化交流的力度,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鼓励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展开互动,加强交流和合作。

七、案例分析1. 案例一:深圳市“夜归人”计划深圳市实施“夜归人”计划,为农民工提供夜间住宿、餐饮和娱乐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了住宿难题,提高了生活品质,增加了幸福感。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论文导读::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的显著特点和强烈的融入城市发展的梦想。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逐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化进程,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现实中还存着诸多的制约因素。

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于加快我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显著区别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一大亮点就是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研究员2001年的研究,从年代或年龄维度来讲,将80年代初次外出的农村流动人口算作第一代,而90年代初次外出的算作新生代,其平均年龄只有22.99岁,远低于30.86岁的第一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从婚姻维度上来讲,他们中的76%的尚未结婚,大大高于182%的第一代农民工的未婚率。

他们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阅历上有着明显的差别。

如今十年过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目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年龄概念的界定,主要是指80后或90后出生的农民工社会实践论文,平均年龄基本在30岁以下。

由于出生历史时代的不同、生存、成长、生活及发展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差异,赋予了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迥然各异的特点。

详见表1所示:第一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低于30岁大于30岁基本特征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基本没有务农经验就业期望低,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存,精神享受要求低,务农经验丰富文化程度比较高,基本都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比较低,基本都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外出动机更多地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渴望留在城市谋求生存,改善家境,落脚点依然是回到农村身份认同工人,城市人游走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缘人农民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工作适应性非农化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电子、纺织以及服务业领域任何脏、苦、累的工种主要从事于以建筑业、运输业为代表的体力劳动产业价值取向多元化,关注自我,言辞自信、关注对人格的尊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单一,将自身视为家庭的支柱,以家庭境遇的改善为唯一价值目标消费观念务工所得主要用于自我消费物质与精神享受要求高,有一定的攀比性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将收入主要用于家庭和子女行为方式心随我动,率性自我行为非主流、不轻易屈服、追求标新立异、追求自由、维权意识强、叛逆性强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以简单、枯燥、机械、重复的劳动,苦行僧式的行为方式为主人生观自我期望价值高享受都市生活,实现都市梦想以家庭为核心,只要务工收入多于务农收入,能改善家境即可务工特质以技术谋生存与发展,但缺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勤劳敬业等美德,职业流动性强,稳定性差以不计成本的方式出卖劳动力谋生存,勤劳敬业,较少流动换工作人格特征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强,但心理承受力差,情感较脆弱,易偏激和走极端老实、憨厚社会实践论文,缺乏对自我权益的维护正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在各个领域的巨大差异,其融入城市发展的愿望更为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进城打工的青年农民工群体。

他们的成长环境、年龄特征、家乡认同、人格特点、进城动因、权益诉求等具有新的特点。

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由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缺乏及其制度障碍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对策分析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

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

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1)给调研人员的直观印象:他们通过第一代农民工带回去的信息,对城市充满了向往,甚至有些“80后”本身就是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城市上学的,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城市为坐标,对农村完全陌生。

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看,他们完全离开了农村,成为与父辈相区别的城里人。

但在另一方面,与城市的同龄孩子相比,他们学业不精,缺乏高等教育机会,很多人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

他们和城市孩子一样被娇惯,没有父辈的吃苦忍耐精神,看不上低收入的体力活,又没有机会找到高收入工作。

(2)追寻“下一个城市”的理由:“80后”农民工,由于不满现状而到处“漂泊”。

这本身是市场对劳动力的调剂行为。

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劳动技能并未因此而提升,因此流动并没有明显改善他们的境遇。

(3)“80后”的打工价值观:上一代农民工中,愿意把孩子带出来读书的,基本上都是想藉此让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而第二代农民工进城的主要理由是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

新一代农民工中有许多都是携家带口进城务工,这与老一代农民工“单打独斗”的状况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由此带来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

(4)新一代农民工高度渴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实际上困难重重。

我国教育体制是“分级办学,属地管理”,这使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子女难以享受和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条件。

调查显示,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如行知学校和安民小学,多次受到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和“希望工程”的资助,一些公办学校还和他们结成“手拉手”帮助对象。

但接受调查的150名家长,却对这两所学校评价不高,有57%的家长认为学校教学质量一般,认为较好的有24%,很好的只有17%。

而实际上,这是北京市相对较好的两所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二、北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现状分析(1)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时间长、专业技能较欠缺据调查显示,其中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例为67.2%,高出传统农民工相应数字18.2个百分点。

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更长,但从接受教育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62.5%)新生代农民工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阶段,而接受过专业技术教育(中专、中技、职高、大专、高职)的比重尚不足37.5%。

(2)过半新生代农民工未婚,生活经历简单调查显示,处于20岁—30岁年龄段的新生代农民工59.9%尚未结婚成家,39.5%的人已婚有配偶,而传统农民工中已婚人数为93%,高出新生代53.5个百分点。

新生代农民工在务工前的生活经历更为简单,74.1%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前“在学校读书”,比传统农民工(35.4%)高出38.7个百分点;而有在农村务农经验的仅为11.0%,不足传统农民工(35.7%)的三分之一;有其他工作经历,如做过小生意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仅为3.1%,也不足传统农民工(9.8%)的三分之一。

(3)多在东部、沿海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调查显示,就其外出务工动机而言,42.3%的人表示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比传统农民工(20.4%)高出21.9个百分点;出来见世面的比重为6.0%,高出传统农民工(1.6%)4.4个百分点。

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明确表示外出是为了“赚钱养家”,高出新生代农民工24个百分点,其生存动机更为强烈。

(4)多集聚在第二、第三产业,在制造业、建筑业中比重略有上升超过八成(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18%)在第三产业。

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集聚度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了0.4与5.5个百分点,而在第二产业中则上升了5.9个百分点,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第二产业工人主力军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从行业分布来看,大多数(73.9%)新生代农民工集聚在制造业中,而从事建筑业的比重为5.5%,比传统农民工相应数字低12.4个百分点。

从发展趋势来看,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在制造业的集聚度比2009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在建筑业上升了1.8个百分点。

可见,劳动强度比较高的制造业吸纳年轻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呈增长趋势。

(5)绝大多数从业于非公有制企业,在国有企业比重近期有所攀升新生代农民工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集聚度较高,为84.3%,高出传统农民工12.2个百分点。

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国有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较之2009年有所增强,上升了3.4个百分点。

三、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1)整体收入偏低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的57.4%,比传统农民工收入低。

有5.4%的新生代农民工明确表示其工资水平未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在与企业发生过劳动争议的新生代农民工中,31.6%的人认为“劳动报酬”是引发争议的最重要因素。

(2)工作稳定性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传统农民工为1.42次,新生代农民工每年变换工作0.26次,传统农民工为0.09次,前者是后者的2.9倍。

在换过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中,主动提出结束合同的比例为88.2%,高出传统农民工相应数字16.9个百分点。

接近五分之一(19.2%)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近期有换工作的打算,超过传统农民工(14.9%)4.3个百分点。

职业发展空间小,无法满足实现自我发展的主观愿望,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寻找对“个人发展更有利”的新工作的人数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的比例为12.4%,高出传统农民工相应比例7.7个百分点。

(3)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67.7%,比城镇职工低23.7个百分点;医疗保险参保率为77.4%,比城镇职工低14.6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参保率为55.9%,比城镇职工低29.1个百分点;工伤保险参保率为70.3%,比城镇职工低9.1个百分点;生育保险参保率为30.7%,比城镇职工低30.8个百分点。

以社会保障为例,虽然我国中央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但实际进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人员数量非常有限,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灵活就业群体大多数人并未参加养老保险,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就更少。

这与政策层面的不完善,以及政府对用工企业的监管和引导不够有一定关系。

(4)职业安全隐患较多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

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了防护措施的比重却低于传统农民工,以工作环境存在粉尘污染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例,用人单位为其采取了防护措施的比重为27.2%,低于传统农民工(35.7%)8.5个百分点。

五分之一(19.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用人单位从未向其发放过劳动保护用品。

还有近两成(19.4%)的新生代农民工反映其劳动保护用品存在不能足量或不能及时发放的问题。

20.7%的新生代农民工未接受过用人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甚至高于传统农民工4个百分点。

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1)制度障碍城乡对立的二元户籍制度、缺乏流动性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及社会保障等制度上的缺陷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

第一,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与城市居民之间在身份和社会地位上存在巨大的差别,且被排挤在城市管理体制之外。

第二,农村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不利于土地流转,土地产权不能跨区域流动,这从制度上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退出土地。

第三,与城市市民相比,他们大多通过次属劳动力市场寻找到工作,且工资待遇低、就业环境差、劳动安全无保障。

第四,现行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没有把农民工群体纳入其中,加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又不健全,这样新生代农民工既缺乏农村的社会保障,又无法加入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中。

(2)人力资本短缺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是短缺的。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投资形成的一种资本,它涵盖了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后天获取的以其数量和质量来衡量的知识、技能、智能以及体能等决定劳动者整体生产效率的全部因素。

人力资本的多少主要体现在教育水平及其职业技能上。

新生代农民工拥有人力资本的多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他们在城市的就业能力、竞争能力、生存和发展能力。

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大多是初中、高中毕业,受教育程度较低。

在职业培训上,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职业素养不高。

这直接影响到他们进入一些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而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稳定性、薪水的高低等。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要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经过一定的职业培训等来获取更多的人力资本。

(3)社会资本匮乏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匮乏。

社会资本分为初级社会资本和次级社会资本。

初级社会资本是一种先赋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如基于血缘和地缘而具有的社会关系网络。

而次级社会资本则是当事人在行动中通过后天的努力而不断建构的关系网络,如基于同事、同学关系等建立的关系网络。

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其社会资源网络关系是有限的,多集中于血缘、地缘等初级群体,这种同质性群体之间的互动不利于他们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圈的扩大,也不利于他们次级社会关系的形成。

次级社会资本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优化他们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的意识行为、生活方式等逐渐向城市居民靠拢。

总之,社会资本的提升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解决生存问题,还可以提升他们在城市中的声誉、人缘等,从而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五、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对策分析(1)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文化和技能上的原因,使他们无法进入正规劳动力市场,因此,应该从提高能力入手,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需要发挥政府、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四方面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