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社团课程统整实践模式初探
中小学社团活动改革探索与研究
中小学社团活动改革探索与研究
引言
中小学社团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扩
展课外活动的功能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社团活动存在一些问题,
如活动内容单一、活动形式单调、教师引导不足等。
为了进一步提
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需要进行改革探索和研究。
改革方向与措施
1. 多元化活动内容:社团活动应该开设丰富多样的内容,涵盖
学术、艺术、体育等方面,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可以组织学
术讲座、艺术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 创新活动形式:传统的社团活动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探索新的形式。
可以尝试开展线上社团活动,如线上辩论、线上音乐会等,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活动范围,增加学生参与的机
会和便利性。
3. 强化教师引导:社团活动必须有专业的教师引导,他们应该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辅导。
学
校可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确保社团活动得到有效指导。
4.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社团活动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活动的依据,帮助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结论
中小学社团活动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多元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强化教师引导和建立评估机制,可以进一步推动社团活动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引言校园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领导才能。
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展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校本课程注重学校特色与学生需求的结合,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符合实际的学习内容。
本文将探讨如何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校园社团活动的重要性1.1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园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加入各种社团组织,学生可以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从而锻炼他们不同方面的能力。
例如,参与音乐社团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协作能力,参与科技社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校园社团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平台,帮助学生建立和拓展社交关系。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与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同学们进行密切互动,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可以学会与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3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校园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
无论是参加艺术社团、体育社团还是学术科研社团,都可以为学生带来与课堂学习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二、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2.1 结合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开设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
它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开展校本课程,学校可以突出自身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特点,并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毕业生。
2.2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能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学习校本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之实践探索
-137-2019年第15期(总第163期)一、理论依据(1)社团活动“课程化”管理理论。
社团活动“课程化”管理理论是指将社团的自主性、灵活性、自发性、人文性、体验性融入当前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中。
在社团管理中预设教学指标、监控出勤率、监控课程目标达成度、进步度以及情感意识等,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元评价,解决在学校社团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发性的、有选择的过程。
个人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它强调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强调在做中学。
学习的内容是学习者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可以通过课程化的社团管理模式很好地体现出来,大致体现在:①课程化社团管理模式的人本主义理念。
社团活动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目标开展的活动,教师只起客体辅助作用。
②课程化社团管理模式的自发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自主选择社团课程,或自发组织社团、拟定社团章程等,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地点、场所进行自主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自信、独立意识。
③课程化社团管理模式的体验性。
学生各自在自己选报的社团里参加活动,遵守社团规章,在活动过程中成长、过程中学习,体验做中学、学中做的乐趣。
二、实践探索1.中职校学生社团活动管理课程化(1)学生社团选课制度课程化。
根据山东省威海艺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总体部署,结合学生自身学情,在我校教育平台呈现15类社团课程名称,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指导教师等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账号信息登录平台进行线上选课。
学校通过平台及时公布选课结果,使原本烦琐的选课变得轻松简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选课效率与选课积极性。
教育平台将学生选课情况按照接收对象生成三类大数据。
第一类数据提供给各班班主任,以便班主任明确知晓本班学生所选社团,包括上课地点与授课教师;第二类数据提供给各社团总负责人与授课教师,以便他们清楚自己社团学生的选报情况,包括选报学生数、来自哪个班级、班主任是谁等信息;第三类数据是给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选社团的课程安排、时间、地点、指导教师等。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是指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正式课程体系,通过系统性的教学与指导,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一种教育改革探索。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也逐渐向多元、综合、实践性发展,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背景在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之间的缺乏联系,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时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和培养。
社团活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学校课程中给予更好的支持和促进,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可以更好地规范和管理这些活动,提高活动的组织性和质量。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通过将社团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结合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发展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正文2.1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定义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定义是指将传统的学生社团活动赋予更加系统化、有组织化的课程化形式,通过明确的课程设计、目标设定、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来引导和促进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发展。
这一概念不仅强调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素养的提升。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使命。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不少学校开始探索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路径。
本文将围绕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展开阐述,就我国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从实践层面提出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具体路径和策略。
一、我国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现状我国学生社团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目前我国学生社团活动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 活动投入不足:一些学校对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投入和支持,导致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
3. 活动评价不科学:目前学生社团活动的评价主要以参与人数和活动的数量为主,缺乏对学生社团活动实际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科学评价,导致学生社团活动的效果不够明显。
以上问题说明了当前我国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而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则是一种值得尝试和探索的改革路径。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是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将其纳入学生日常学习的范畴,进行系统的设计、组织和管理。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规范性和活动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和作用: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设计和组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3. 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有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品位。
4. 提升学校综合实力:通过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推进,可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增强学校的品牌形象和教育吸引力。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探索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校园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的探索,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教育热点。
在国内外,也有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实践。
在国内,校园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的探索已经成为了许多学校的教育实践。
例如,上海市的一些学校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还有一些学校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在国外,也有许多学者对校园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进行了研究。
例如,美国的一些学校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还有一些学校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总之,校园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的探索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研究现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课题的研究,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小学生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的探究和研究。
虽然大学生和中学生的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小学生的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的结合还处于探索和摸索的阶段。
因此,我们的学校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校本课程建设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在研究内容方面,我们将调查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组建适合学生的社团。
同时,我们将制定社团活动方案、章程、安排,积极开展活动。
通过社团活动,我们将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研究兴趣入手,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将收集大量的第一手活动资料,总结活动经验,开发社团活动校本课程。
指导教师积极撰写各社团活动课程纲要和教学设计方案。
最后,各社团进行展示交流活动,撰写总结性论文。
我们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五个方面。
首先,通过多彩社团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实现了我们的育人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之实践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之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深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社团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增加社交经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将社团活动课程化,使其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实践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建立社团活动课程体系。
通过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课程班次、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将社团活动纳入正式的学习课程之中。
这样一来,社团活动不再是一项额外的课外活动,而是学生必须参与的一门课程。
为了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探索性,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课程模块,比如体育健身、音乐舞蹈、科技创新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优化社团活动的指导与管理机制。
通过配备专职指导员,对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指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社团选择和培训方向。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专业学科的教师担任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以确保活动的质量和专业性。
学校还可以设立社团活动成果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社团成果,增加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加强社团活动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社团活动可以成为学生培养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计算机社团中,学生可以学习编程和网页设计等技能;在美术社团中,学生可以学习绘画和创意设计等技能。
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一些职业技能,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社团活动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加强社团活动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如校园宣传栏、学校网站、校园电视台等,向学生介绍社团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展示社团活动的成果和特色。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团活动展示和交流活动,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参观和评议,提高社团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合活动课程统整的模式与实务.
一、學科(教材)的統整
(一)學者的觀點 (二)綜合活動可行模式
(一)學者的觀點
1. Vars(1987):相關、融入、核心 2. Jacobs(1989):學科本位、平行 學科、相互融合學科、科際整合、 統整日、完全方案 3. Drake(1992):多學科、科際整合、 超學科 4. Schumacher(1992):分立、平行、 相互融合、織網統整主題
學習放大 觀察學校附近的環境與交通要 鏡 道,並記錄危險的路口與地點 我會保護 1.觀察住家附近的環境,並知 道保護自己的方法 自己 2.指出學校及學校附近的交通 狀況與環境,並知道保護 自己的方法
2 1.作業 乙版 2.報告 本第 3.實作 二冊 2
4 4
三、目標的統整
(一)十大基本能力的統整 (二)綜合活動課程目標的統整 (三)綜合活動能力指標的統整 (四)教學單元認知、情意、 技能目標的統整
(三)社會參與
1.團體自治、負責與尊重紀律 2.發展人際關係並學習有效的人際溝 通 3.發揮社會關懷,養成服務態度,實 踐服務活動 4.認識社會資源,並能有效運用 5.尊重多元文化、建立國際觀
(四)保護自我與環境
1.辨識情境,學習自我保護 2.妥善運用空間,減低危險發生 3.抗拒誘惑、因應危機與解決問題 4.保護或改善環境,推動環境的永續 發展 5.發揮互助精神,主動協助需要幫助 的人、事、物
單元活動主題 校 園 放 大 鏡 我在哪裡 對應的 單元目標 相對應能力指標 4-1-1 觀察住家和學校周遭 環境,並知道保護自 己的方法 4-1-2 整理自己的生活空間 並說明如何安排空間 4-1-3 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 的關係 節 教材 數 來源 八 甲版 節 本第 二冊
1.知道學習空間與 自己的關係 逛校園 2.認識校園常見的 尋寶去 植物 變!變!變! 3.培養欣賞周遭環 境的態度 4.養成愛護校園的 習慣 5.會分辨安全與危 險的環境 6.能正確對環境做 出適當的反應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学生社团活动在校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学生社团活动仍停留在业余爱好的层面上,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探索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成为一种新的方向。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课程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手段。
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和深度参与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学校和社团搭建一个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的发展平台。
1.2 研究意义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当前教育系统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将社团活动纳入课程化的框架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和规范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
课程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社团中的学习和成长,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深入探讨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施方法和影响因素,可以为学校和社团组织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导和参考,进一步促进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与提升。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研究意义在于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实践路径。
2. 正文2.1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概念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概念是指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其成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这种做法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社团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表中,更重要的是在活动内容、形式和目标上进行深度设计和规划。
通过课程化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才艺,更为学生们提供了锻炼领导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实践机会。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活动也开始向着课程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将社团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中,使社团活动更贴近学生学业发展和生涯规划,提高社团活动的教育效果和实践价值。
1.发挥活动教育的育人作用。
学生社团活动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通过课程化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活动教育的育人作用。
2.促进实践教育的深入发展。
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实践教育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把学生社团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可以促进实践教育的深入发展。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
学生社团活动是一种自发性的社交活动,在课程化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参与规划、组织、推动社团活动,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
4.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价值引导和实践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思维素质和社交能力等核心素养。
1.社团活动统筹规划。
学院要制定全面的学生社团发展规划,明确社团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为社团活动的课程化提供有力保障。
2.开设社团活动课程。
学院可以开设相关的社团活动课程,将社团活动纳入课程体系,集中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社团活动的规划、组织、推进和总结等方面。
3.设置学分制度。
学院可以根据不同的社团活动类型和难度,制定不同的学分制度,通过考核和评估社团干部和社员的社团活动成果,获得相应的学分,增强社团活动的教育效果。
4.建立社团活动档案。
学院可以建立社团活动档案,记录社团活动的发展历程、成果和贡献,为社团活动的管理和学生成长提供参考。
1.定期评估和总结。
学院要定期评估和总结社团活动的成果和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对社团活动的任务和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社团活动的实际效果。
课程统整的操作模式研究
课程统整的操作模式研究课程统整是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所开展的一种新型课程开发研究活动。
它是依据现代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学习观等一系列有关学习和课程的基本理论来进行的。
本文将对这些有关理论基础做出一定的探讨。
课程统整的操作模式探讨一、建构主义与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对课程统整的启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构意义的潜能,他们对外部信息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吸收和选择过程。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认为,学生的学习经验并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由已有的知识经验构成,其中每一个经验单元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都是一种学习材料。
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理解,才能使自己的理解逐渐深化,最后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认为,儿童的学习经验并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由已有的知识经验构成,其中每一个经验单元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都是一种学习材料。
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理解,才能使自己的理解逐渐深化,最后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3、要充分认识布鲁纳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必须认识到,儿童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即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
同时,学生的这种建构又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自主地建构意义的。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思考“三维目标”不再是旧课程下的单一目标,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蕴含着多样化的课程价值。
对于这一点,许多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譬如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认为,新课程不应把学科本位作为一个固定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应该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而叶澜教授则认为,教学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业,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目标设置上,更加注重多元化,比如:智慧与实践能力、独立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高校教育不断推陈出新,学生社团活动也被越来越多的重视。
然而,现实中许多学生社团活动过于单一,存在活动内容和方式雷同、难以持续等问题,却缺乏适应时代和学生需求的创新与实践。
因此,如何探索并实践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成为必要问题。
首先,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要符合时代背景及人才培养方向。
如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种新兴事物层出不穷,因此,学生社团应关注创新创业、科技与文化等领域,引导学生掌握面向未来的核心技能。
同时,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社团应适应此方向,打破单一学科限制,通过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其次,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教育与引导。
很多社团活动目的纯粹,缺乏深入思考与分析,因此,学生社团应注重对活动内容的宣传、推广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活动所关注的话题、研究的领域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活动质量。
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培养,让他们具备领导才能与管理能力,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推动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三,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进行评估与总结。
学生社团活动时间较短,因此,评估与总结活动的效果与影响是必要的。
评估与总结应统计活动人数、取得的成果与学生反响等,以此为基础制定未来活动的改进方案,不断优化社团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
综上所述,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学生社团负责人与学校教育部门精心规划、共同探讨。
只有注重活动内容创新、加强教育与引导、加强评估与总结等多方面的工作,才能让学生社团活动更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向,达到更好的效果。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社团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社团活动纳入到课程化管理体系中。
将社团活动课程化,既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能够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探讨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意义和可行性,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意味着将社团活动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
这些综合素质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课程化管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这些素质。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他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化管理,学校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有助于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课程化管理,学校可以规范和指导社团活动的开展,明确活动目标和任务,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这能够促使学生社团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在实践中,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管理。
某大学在课程体系中设立了“社团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必修一门社团实践课程。
该课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社团活动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相应的社团活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获取到相应的学分,并获得学校的认可和支持。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等机会和平台。
然而,当前的学生社团活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游手好闲”现象、缺乏目标和计划性、组织成员不稳定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将学生社
团活动课程化,即将社团活动纳入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更科学、规范、系统地参与社团活动。
其次,课程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往往是出于兴趣和
爱好,然而这种兴趣和爱好难以得到系统化的培养和引导。
而将社团活动课程化,可以将
学生的兴趣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使得学生对社团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对社团活动
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同时,通过课程形式的学习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与
同伴交流、分享经验,形成学习社群和协作学习的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最后,课程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将社团活动
作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规划和流程的同时,学习规范文化礼仪、团队协作、沟
通交流、领导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
这种实践式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目
标群体的需求,及时调整活动策划,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社团活动的
课程化也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成
长。
总的来说,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可以有效地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推动了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加大对学生社团活
动的课程化探索和实践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高效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效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探索一、明确目标:在组织学生社团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和目的。
明确目标不仅可以帮助组织者将活动落实到实际操作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的效果。
二、统筹规划:在明确了活动目标后,需要进行统筹规划。
要考虑到学生社团的特点和成员的需求,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确保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三、合理分工:在活动组织之前,应根据活动的规模和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工安排。
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能力和经验,合理分工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四、充分沟通:在活动的准备和执行过程中,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者需要与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大家对活动目标和细节有清晰的认识,以避免出现误解和纷争。
五、有效宣传:活动的宣传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手段。
组织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校园广播、海报、社交媒体等来宣传活动。
同时,还可以利用学生社团内部资源和关系网络,进行口碑传播,提高宣传效果。
六、灵活创新:在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时,要善于灵活创新。
可以从活动内容、形式、参与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七、保障安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组织者应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并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八、注重评估: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评估和总结。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从而改进组织工作,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九、建立交流平台:为了促进学生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建立一个交流平台。
例如,可以开设社团论坛或社交群,供学生交流经验和资源,互相学习借鉴。
十、拓展合作渠道:学生社团可以与其他学校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举办活动。
通过合作,可以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提供更多资源和机会,丰富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十一、培养领导力: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学生社团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将社团活动课程化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探讨了其概念、理论基础与框架,分析了实践案例,并深入讨论了影响因素及实施策略。
通过总结成果,展望未来发展,从中提出结论与建议,旨在推动学生社团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这一研究旨在为学校教育提供更多元、更具实效的发展路径,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提供新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探索、实践、重要性、研究背景、意义、概念、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影响因素、实施策略、成果总结、展望未来发展、结论与建议。
1. 引言1.1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重要性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重要性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将社团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只有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有必要对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索更加有效的实践路径。
作为重要的教育领域之一,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可以更好地规范和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社团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社团实践与探索近年来,随着新的教育政策的出台,国内大学的课程设置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各大高校开始大力推行全员社团实践与探索。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新课程背景下全员社团实践与探索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探索人生价值全员社团实践与探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得到锻炼,还可以结交到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从而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员社团实践与探索中,学生们需要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独立完成项目任务,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多种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大学时期,学生们最需要的就是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全员社团实践与探索正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在社团实践中,学生们可以结交到各种不同性格、不同成长背景的同学,从而拓宽了自己的交际圈,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接触到新领域不同的知识,让自己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自己。
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有着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学生往往具有竞争力。
而全员社团实践与探索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密集的类似于工作的机会。
通过社团活动,学生们能够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具体能力,从而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五、促进学校和社会的互动与交流全员社团实践与探索也有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与交流。
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设立相关社团,让学生们通过社团活动接触社会,为行业或地区提供相应服务,进一步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六、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全员社团实践与探索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养成终身学习能力。
中学社团课程化建设的实践探究——以重庆市荣昌中学校为例
中学社团课程化建设的实践探究——以重庆市荣昌中学校为例发表时间:2019-01-02T16:15:55.9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作者:杨文娟[导读] 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社会要求学校提供多层次、多规格人才。
为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我校提出“课程特色创建”、“以课程特色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402460)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社会要求学校提供多层次、多规格人才。
为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我校提出“课程特色创建”、“以课程特色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
社团课程化在推进学校新课改的发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双重指导意义,为后续新课改的研究型学习提供了实践依据;为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指明了方向!关键词:新课改;创新能力;社团课程化关于社团课程化的管理,最早是从高校开始实践,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社团课程化成为了当前中学校本课程改革的热点,本文主要通过我校社团课程化的理论依据、我校社团发展现状分析、学校社团课程化建设的实施策略、社团课程化取得的一些成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我校社团课程化的发展能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一、社团课程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
学校社团活动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相处,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可以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社团活动在现代学校教学中逐渐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二)社团课程化的概念由来社团课程化这一概念是美国课外专家学者库司所提出来的。
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提出:“⋯⋯然而,也许该问,有无必要为不该或不可能课程化的学生活动留有余地?课程化的完全实现将是漫长的。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在学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学生社团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特长,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目前学生社团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内容单一、活动组织不规范等,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途径。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可以通过顶层设计来规划和组织活动。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社团活动课程,通过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目标和内容,并且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使得学生社团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学校可以建立社团活动课程的教师团队,负责指导学生社团的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内容。
传统的学生社团活动大多局限于一些兴趣爱好的团队,如音乐社团、舞蹈社团等。
而通过课程化的设计,可以将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与课堂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特长,更能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开展科技实验社团,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通过开展阅读分享社团,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等。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可以提供系统化的评价与奖励机制。
传统的学生社团活动往往缺乏评价与奖励机制,导致活动缺乏激励和参与度低。
通过课程化的设计,学校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社团的活动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认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还可以利用学生社团活动成果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增加学生的活动经历和成果对学业的加分权重,让学生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一部分。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还需要重视师生的共同参与。
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只有师生齐心协力,才能够使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得以有效进行。
学校应重视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和培养,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也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高校学生社团越来越多元化,社团活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社团活动仍然停留在单纯的兴趣爱好和娱乐性质上,缺少实质性的课程化设计。
为此,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为学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社团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首先,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应该注重目标的设定和实现。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目标,如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方面。
然后,针对这些目标,设计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活动。
比如,针对领导能力,可以设计一些领导力培训课程和领导力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领导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领导力。
其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还应该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计时融入一些新颖有趣的元素,如创新比赛、游戏体验、实践训练等。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也可以激发学生发掘创新性和多元性的潜能,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质。
最后,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也需要注重评估反馈和持续改进。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计阶段设置一些明确的评估标准,比如对学生表现的认真度、积极度、参与度进行评估。
并及时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分析课程的优点和不足,并对课程进行改进和升级。
综上所述,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和实践能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加丰富深刻的体验。
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化社团活动,并为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和反馈,推动社团内部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总第371期 2018·04B ︼|课改视界校园社团课程统整实践模式初探*乐继平摘要:校园课程统整是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组织方式。
校园社团“红帆船”文学社在实践中对其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从基于课程开发内容进行课程统整,注重优质资源的探究式统整,生成以主题切入的“课程群”建设三个方面入手,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跨界学习,在培养其综合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整合能力。
关键词:课程统整;开发内容;探究式统整;课程群;校园社团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 04B-0026-0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统整与教学效能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为:B-a/2013/02/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8-01-21作者简介:乐继平,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江苏苏州,215021)。
课程统整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存在一定争议和多元理解的概念。
它“不仅仅是一种学科之间的整合,它反映的是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反映了学习要与社会和个人兴趣相联系的建构主义观点,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回应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诸多诉求。
[1]”校园课程统整是课程统整的一个具体分支,它是“课程组织的一种方式,强调横向的联系,让特定的课程内容能够和其他的课程内容建立融合一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各种课程贯穿起来,了解不同课程彼此之间的关联性。
[2]”校园课程统整是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组织方式。
课程统整的具体实践模式是指在课程统整的实践过程中所具体运用的方式方法、组织方式。
目前我国各地中小学课程统整实践呈多样化发展趋势,针对实践模式的研究,对于课程统整的实际操作有着重要的推广意义。
社团活动是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团课程的统整对于校园课程的宏观设计、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教学资源的合理规划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红帆船”文学社的社团活动为例,对校园社团课程统整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
一、基于课程开发内容进行课程统整“基于学科”和“基于主题”的统整是目前中小学采用的比较常见的课程模式。
“基于学科”主要是聚焦学科内容、学科目标,通过学科内的横向和纵向统整,完成学科任务。
“基于主题”是指围绕某个主题,不同学科以协同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各学科的学科素养,在具体实施中由教师共同上课。
社团课程是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综合体,一般由1-2位老师承担一个社团指导工作。
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与常用的统整实践模式不太契27︼|总第371期 2018·04B 课改视界合。
因此,我们采用以课程“开发内容”为依托的方式进行统整。
要确定“开发内容”,前提是确认社团课程的“核心目标评价标准”。
“红帆船”文学社课程统整的“核心目标评价标准”有三个维度:兴趣、技能、可持续发展。
调动兴趣是社团课程推进的动力,我校社团施行成员与社团双向选择,只有内容设定和活动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为社团注入源源活力。
习得相应技能是社团课程的重要目的。
学生社团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综合体。
文学社的人文性自不用说,如果在工具性方面对学生有所益处,使学生掌握相应技能,则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可持续发展是社团课程的高级目标。
课程统整的目标不仅仅是学生当下的习得,更需要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凡是符合这个三维度的内容,都可以被选作课程内容。
在确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化。
在社团课程进行统整设计的初期,围绕兴趣、技能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对社团成员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
整理出学生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筛选和推进做准备。
二、注重优质资源的探究式统整丰富的学习资源是确保课程统整实施的基础,它们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等。
很多学校有效借助各类资源进行课程统整改革。
依托可用资源进行课程统整,学生面对熟悉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更容易亲近。
这样就可以轻松地把各类学习资源与相关课程联结起来,让学生的理解更容易,从而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质量。
将“红帆船”文学社团可用资源进行罗列,我们发现资源十分丰富。
经过仔细探讨研究,我们设定了三个资源选择要素:特色、契合、方便。
文学社团是校园社团最常见、最古老的社团之一,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传承导致各校社团活动大同小异。
寻找特色资源,对社团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增进社团活力,丰富社团内涵,打造特色社团。
例如:北京市门头沟区是草药的重要产地,教师充分挖掘这一社区资源,开发了“山谷课程”中的子课程——“绿野芩踪”,带领学生以多学科的视角研究“黄芩”。
[3]台湾文山区政大附中依托台湾第一座观光茶园——木栅观光茶园这一自然资源,开展了“茶言观色”特色课程。
这些课程与特色资源的统整,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抓住特色,才能整合出新意。
[4]我校地处苏州,这里山水、城市、园林、古镇融为一体。
校园周边水系发达,气候宜人,绿意环绕,物候丰富,植物和建筑的布局构造也很有苏式特点。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金鸡湖、阳澄湖、沙家浜、东山、西山等。
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如昆曲、园林、建筑、苏绣、丝绸、民俗、美食等。
这些都是极富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
如此丰富的特色资源如何取舍,需要关注契合与方便这两大要点。
在课程统整中,只有选用与主题契合的资源,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由于校园社团的特殊性,往返方便、取舍方便、操作方便,也成了我们选择资源的要素。
因此,“文学社”选取了“校园植物图鉴”“苏式·点滴·印象”“苏州元素”等主题,围绕主题,最大化地利用和整合本地特色资源。
三、生成以主题切入的“课程群”建设“课程群”是一个新兴的概念。
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也以“课程群”的方式展开。
现有的“课程群”模式大多从某一主题或领域切入,教师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在大主题下建立与主题相关的子课程。
通过各位教师之间的合作,每一个子课程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形成课程全貌。
比如: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的“一帆微创意课程群”,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在“让儿童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童年生活”主题下所构建的生活课程群等。
社团课程根据自身特点,对“课程群”这一概念进行外延:社团指导教师在同一主题下,大量占有可用的特色资源,进行相关学科的横向统整。
这一“课程群”属于发散型的综合性统整,对指导教师的前期准备要求较高。
“红帆船”文学社围绕“校园植物图鉴”开设植物认知、诗歌整理、俳句创作、手工书签等课程,通过小报制作,书签制作的方式展示成果。
社团课程统整了生物、语文、劳技、历史、美术多门课程。
我社还曾围绕“苏式·点滴·印象”这一主题,统整美术、语文、历史等学科内容,开设摄影构图、扇面创作、古典诗词赏析、俳句创作等课程,通过扇面创作、作品集册的方式展示成果,丰富社团课程和内容。
再比如“苏州元素”这一主题,主要围绕“发掘现代城市中的苏州28总第371期 2018·04B ︼|课改视界传统元素”来展开。
我们开设苏州人文分享、苏州美景分享、现代小诗创作、摄影构图、广告构思系列课程,通过平面广告的形式展示成果。
这一社团课程统整了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内容,内容新旧融合,展示成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才思,颇有艺术性。
通过大量统整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三个课程设置和实践的步骤:开发内容-挑选资源-设定课程群。
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我们以列表形式将课程固定,形成体系。
校园社团课程统整的实践是校园课程统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团课程统整的实践模式的探索,有利于发掘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对于推进社团活动的多层次、针对性和丰富性是十分必要的。
实践模式的探索不仅能够促进高效地利用国家、区域、校本资源,而且有利于校本教材的特色化。
社团课程统整在不断地摸索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跨界学习,在培养其综合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整合能力。
参考文献:[1]林智中,陈健生,张爽.课程组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9.[2]杜政荣.课程统整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中国远程教育,2002(12):14.[3]唐晓勇.我国中小学课程统整实践的形态解析[J].北京.中小学管理,2016(10).[4]杨晓菁.跨学科课程统整的台湾经验[J].北京.中小学管理,2016(11):44.责任编辑:赵赟Exploration into Practical Modes of Campus League Curriculum IntegrationLE Ji-ping(Suzhou Industrial Park Xingwan School, Suzhou 215021, China) Abstract: Campu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ims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competence and interest and promote their core accomplishments development. The campus league of “Red Sailboat” literature society has made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into the practical modes from three aspects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based on course development contents, exploratory integration focusing on premium resources, and construction of course groups starting with the theme, which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in diff erent fi elds. Furthermor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ccomplishments can be cultivated and their divergent thinking and integrating competence can also be reinforced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content; exploratory integration; course group; campus lea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