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导师学制

合集下载

本科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以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导师制实施情况为例

本科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以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导师制实施情况为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112011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在本科生班全面实施导师制已经两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各班导师通过课余与学生谈心、参加学生主题班会等方式,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并在专业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同时与辅导员一起及时处理学生中的突发事件。

在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满意度调查中,77.4%的学生选择了“满意”;88.5%的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有所帮助;51.2%的学生表示导师使自己的专业学习获得了进步;27.6%的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

但是,调查发现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本科导师制存在的问题随着学分制的普及,许多高校都在本科学生班实行了导师制。

但是,目前本科导师制往往仅作为辅导员工作的一种补充,尚未引起更多的重视。

根据学生和导师的反映,我们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观念、制度、形式三个方面。

(一)对导师制度认识不清首先,由于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学校各级领导对学分制的实质、特点、利弊等认识不清,更不能科学地制定出本科生导师制方案,从而造成各院系对本科导师制不重视。

其次,相当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书与育人的关系,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把教书和指导学习、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

同时部分教师认为做兼职本科生导师,在时间、精力上都会对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影响,因而不愿承担此工作。

(二)缺乏相关配套制度一是导师选拔和培训机制有待完善。

实践表明,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可以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完善的选拔机制是实施班导师制所必需的。

只有经过一定时期的教学、科研实践,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工作敬业,具有渊博的学识,学风、作风正派的教师,才有资格做导师。

二是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江苏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方案

江苏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方案

江苏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学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一)实施学业导师制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使专业教师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文化学习、社会实践等各个教育环节,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

(二)实施学业导师制旨在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贯彻落实,让学生在接受个性化的学业指导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施学业导师制旨在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学业导师的聘任条件(一)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关心学生成长成才。

(二)熟悉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熟悉专业的社会需求,熟悉学校的教育管理规定。

(三)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熟悉教学规律,学术造诣较高。

(四)须具备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含在读)、或副处级以上职务。

三、学业导师的主要职责(一)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善于将复杂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知识深入浅出地解释给学生,帮助学生增强专业信心与兴趣。

(二)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科偏好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指导学生制定每学期的修读课程等。

(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能将自己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介绍给学生,并把学有余力的学生吸纳到课题组中来。

鼓励并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等科技活动。

(四)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帮助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寻找学业症结,提出改进措施;对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给予帮助,制定课程重修计划,落实学业帮扶措施,避免学业终止。

(五)密切联系学生。

应用性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有效运行机制的研究

应用性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有效运行机制的研究

28应用性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有效运行机制的研究张 爽 李 晨(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23 )【摘 要】本文从某市属本科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入手分析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在明确分析现阶段市属本科高校生源特点、学习动机及需求的基础之上,研究、构建适应应用性大学特点并与完全学分制有效配合的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机制。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学习动机;学习需求;运行机制;应用性一、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本文针对某市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对其实施成效和问题进行探讨。

2009年,该高校开始在部分班级试点本科生导师制。

2010年,学校下发了《全日制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并在全校本科生二年级中全面推广导师制。

在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中,该校强调本科生导师工作以专业教育为着力点,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科研的能力,强调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导师和学生通过交流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受到教育和激励,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为此,该校编制了《本科生导师工作手册》,要求导师重点关注学生成绩分析报告及导师日常指导情况。

2011年,该校还针对数学、外语和物理等基础课学习困难的同学,实行课程导师制。

数学、外语和物理开设基础课的班级均配备课程导师,被指导学生一般是在班级排名靠后的学生,每班被指导学生数量视该班学习情况而定。

为保证指导质量及效果,同一班级学生人数一般在5~10人。

课程导师实行聘任制,按学期聘任。

所指导学生的名单在每学期初3~4周内由课程导师提出,最终由公共基础教学部确定,由公共基础教学部主任正式聘任。

教师采用的辅导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包括课前课后单独辅导、集体练习,做习题、试卷评析等。

有的教师对每名同学的学习情况一对一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4年,该校开始在2014级本科生中进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学分制应包括选课制、学分绩点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等基本制度,其中选课制是前提,而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保证。

同辈导师制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效果优化

同辈导师制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效果优化

同辈导师制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效果优化【摘要】同辈导师制是在以往“迎新导生”制的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朋辈教育、同伴导师、同辈群体等理论,推出的一项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工作制度。

本文通过对同辈导师的概念及历史沿革介绍,分析了同辈导师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同辈导师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效果优化策略。

【关键词】同辈导师新生适应性教育大学生近年来,为了让大学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一种新型帮学手段“朋辈辅导员”“导生”制度在一些高校陆续推出。

2011年开始,上海大学在大一新生中推行“同辈导师”制度。

同辈导师制是在以往“迎新导生”制的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朋辈教育、同伴导师、同辈群体等理论,根据上海大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培养特色,推出的一项工作制度。

同辈导师制是上海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有效地帮助了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在同辈导师制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

一、同辈导师的概念及历史沿革同辈导师制以同伴教育为其理论基础。

一般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年龄的伙伴或群体,在一起分享知识、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

它具有文化适宜性、可接受性、经济性等优点。

在实践过程中,通常的表现形式为学长制,即通过学长对学弟、学妹进行各方面引导、帮助、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

它最早起源于15世纪英国的伊顿公学(称为学长辅导制度),日本早稻田大学还将其作为一种学校的领导机制。

同时,学长辅导制度在欧美高校也逐渐流行,美国高校如哈佛大学学长辅导制度的理念就是帮助指导新生面对大学挑战,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为学长提供提高领导能力的机会。

18 世纪英国学者兰卡斯特创立了班长制度,就是老师先教育“班长”,然后由班长再教育其他学生。

在美国,同伴导师是指那些有志于从事为新生服务的高年级学生,亦称“朋辈导师”[2]。

上海大学同辈导师制借鉴了同伴导师新生服务功能、朋辈导师的心理辅导功能、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影响功能,从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中选拔同辈导师,充分挖掘朋辈教育的资源,以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为服务对象,从新生适应、活动参与、心理素质、理想信念、目标树立、价值影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阶梯式的指导、培养、塑造,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进行自我定位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中山大学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中山大学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髙等医学教育2019年第2期•123••研究生教育中山大学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陈少锐I,刘鹏?,吴映莉2,郑龙飞2,田云婷2,王淑珍八(1.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中山大学教务部,广东广州510080)[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全程导师的工作手册,收集导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结果:调查统计及意见反馈显示,全程导师业务能力强,师生沟通较好,学生整体满意度高。

全程导师制存在改进的空间。

结论: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八年制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可通过多种措施来完善全程导师制。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弓I言八年制医学教育为中山大学医学教育的工作重点,我校大胆探索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新思路,依托学校文理医工结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优势,加强八年制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为其今后成为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储备必要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潜质m。

八年制医学生的教学模式与内容与五年制相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如课程多、双语授课、全英文考试、分阶段的分流淘汰等,八年制医学生普遍反映学业压力较大。

八年制医学生对职业期望值高,但由于医患矛盾上升,社会舆论等因素.对其就业和择业产生了困惑,学习年限长造成对未来的发展容易迷茫。

为引导八年制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培养医学临床和科学研究能力,中山大学建立了长学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度。

全程导师的职责可归纳为三导,“导心,导学,导能力”。

具体的来说就是:(1)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健康的人生计划,树立积极的人生观;(2)科学导学,引导学生正确的制定学习计划,形成好的学习方法;(3)启迪临床思维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加强八年制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自2006年起,中山大学在八年制医学生中推行全程导师制,学校从中山医学院及各附属医院聘请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八年制医学生的全程指导老师。

共享“本科生导师制”平台,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训练

共享“本科生导师制”平台,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训练

752013年Vol.28No.2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3-01-15作者简介:昃 静(1978-),女,江苏南京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向的研究。

鼓励并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活动是贯彻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2007年至2012年期间,南京晓庄学院以实施校、省两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为契机,将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以具体的科研创新项目为载体,构建科学的训练项目管理体系,营造崇尚科学、锐意创新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11年9月,南京晓庄学院推行完全学分制,“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导师制”)随之实施,大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训练如何借助“导师制”这一平台得到切实的发展,收获更多的成果也成为思考和关注的重点。

一、概念的阐释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训练是指本科生(或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独立完成科技项目或是创新实践项目的研究工作。

训练的实施,可以引导学生崇尚科学,了解社会,培养科研素质,启发创新思维,增强团队意识,提高综合能力。

完全学分制背景之下,“导师制”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指导模式,具备“导师”资格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品格和修养;需要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专业需求、自身发展等情况选修课程,安排学习进程;还需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及科研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研究意识与一定的研究能力。

二、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训练共享“导师制”平台的必要性指导教师是实现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在大力推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几年间,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指导教师的“指导不力”就是导致项目不能顺利进行的难题之一,这既有指导教师重视程度不高、自身科研能力有限、责任心不足等主观原因,也有由于校区偏远导致的师生间沟通不足,教师外出进修深造,工作量认可度不高等客观原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导师制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导师制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导师制 3 长学制医学生 1 课外科技竞赛 1 联接反应 1 组织变革 1 科研训练 1 研究生教育 1 研究型大学 1 法国工程师大学校 1 沈阳大学 1 校企合作 1 柔性 1 林学专业 1 构建模式 1 本科生导师制 1 教学改革 1 改革 1 建环专业 1 平台 模块 1 威胁 1 培养模式 1 员工沉默 1 员工恐惧 1 创新能力 1 创新型人才 1 创新创业教育 1 企业培养方案 1 人才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 1 个性化培养 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科研热词 组织社会化 师徒关系 导师制 新员工 企业内部人
推荐指数 2 2 2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科研热词 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成功 社会资本 本科生 导师制 导师关系网络 学分制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Hale Waihona Puke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顶岗实习 绩效 科研 神经外科 研究生指导委员会 研究生培养 指标体系 导师制 导师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多导师制 培养 医学教育 企业导师 人才培养模式 临床研究生 专业实习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适用对象金融学院2011级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包括: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与技能,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应用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熟练掌握和应用一门外语。

4. 身心健康。

三、学制二年四、培养方式1. 采用导师制。

导师确定采取“双向选择”和“双导师制”。

导师和研究生在入学一个月内双向自主选择,选择结果上报学院后,学院综合考虑学生意愿、导师意见和总体情况最终确定导师安排。

学院将邀请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人员担当指导教师,鼓励学生选取两名导师,即学院导师和外聘导师各一名。

2. 在教学方法上,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将采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监管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3. 加强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院将利用现有教学实践基地,并不断组建新的教学实践基地,为金融专业硕士走向职业化道路提供过渡性平台。

4.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通过课堂教学、导师言传身教、与金融实践领域从业人士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

11五、研究方向1. 银行管理2. 资本市场3. 金融工程六、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1. 课程设置坚持宽口径原则,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按专业口径设置而不分具体方向,专业选修课更多体现学科方向,供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

2. 金融硕士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

导师制在高校学科音乐专业中的探索研究

导师制在高校学科音乐专业中的探索研究

导师制在高校学科音乐专业中的探索研究摘要:该研究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专业学生作为被试,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对其学习、科研、就业等方面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导师制在此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接受导师个性化指导后的学生学习热情主动,成绩优异,科研和实践能力均优于其他同学,证实导师制可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实施和推广,为今后人才培养研究提供的实证性支持。

关键词:导师制音乐学专业音乐治疗方向应用研究强化素质教育,是我国一项战略性教育方针。

进入21世纪,各高校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

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为深入贯彻和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三十条”。

文件中明确指出:“探索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导师制是本科生人才培养创新的重大举措,也是高等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导师制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过硬、品德兼优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采用个别化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1对1的教学模式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

1 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音乐治疗作为科学安全、自然环保的新的医疗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接受与欢迎,社会上对音乐治疗师需求也日趋增多。

音乐治疗师是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社会对其要求是非常高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治疗师不仅要求有扎实的音乐治疗基础知识,较强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也要身心素质健康,会做人、会做事,有创造性。

在就业压力增大的今天,这些要求以成为就业单位进行人才选择的重要标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更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导师制论文

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导师制论文

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导师制刍议摘要:目前,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方式的不断转变,在新的形势要求下,必然产生各种与学校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措施。

学生导师制即为新的学生工作管理措施。

本文以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导师工作为例,主要从学生导师制的优势、选聘机制、现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探析,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导师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8-142-001一、学生导师制的缘由针对大学新生生活适应不良、班主任助理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研究决定实施学生导师制度,此制度旨在由班主任直接指导班级的同时构建一个更轻松、更和谐、更高效的管理平台,正确地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二、学生导师的职能与定位“学生导师制度”又称“学长制”,英文“student mentoring scheme”,简称“sms”,即在高年级学生中挑选适当的优秀学生,担任低年级班级的学生导师,一名导师对应一个班级,实行固定联系的制度。

三、学生导师的工作内容及成效1.生活方面快乐和谐地度过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就是习惯独立生活、尽快适应环境。

每位新生踏入校园后,学生导师将全程地陪伴他们度过大学的第一年,从入校手续办理、新生教育、军事训练起,导师时刻关注新生动态,注重与新生进行深入交流,适时举办“新老生交流会”等各类活动,以此加强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新生的交流欲望,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正确地纠正错误。

2.学习方面大学的学习与高中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大学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专业定向性和自主探究性。

在学习基础课的同时,要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学习的难度和深度都加强了,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需要自己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大学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具有多样性,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要经常去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利用电脑和网络查询信息资料,参与讨论、辩论、主题发言、角色扮演等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与导师制相结合的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与导师制相结合的体会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1]张国萍.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1,(12):106.[2]卢秋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J].快乐阅读,2012,(1):47.[3]曾雪琴.小议构建充满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J].广西教育,2011,(9):40.[4]邹林花.如何让初中语文课程绽放活力[J].文学教育,2011,(4):115.经过市领导、局领导以及校领导的共同研究,我校湖天中学决定采用“小班制、导师制、学分制、寄宿制”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当主角,发挥其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教师“喋喋不休”讲授的现象改变过来,我校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和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近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使我收获较多,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的教学实验点已有数十处。

不仅引进、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特点和环节作了初步的阐释,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我国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1.小组合作学习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前期基础也要求较高。

对从小学和初中都没有开展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来说,进入高中就直接全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大部分跟不上学习进度,同时直接导致中上成绩但自主学习不强的学生掉队,且学困生分化很严重。

另外,对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要素、特征研究的多,对其理论基础作系统、深入研究的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实质关系、要素、功能及教学基础环节缺少明晰的认识。

2.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含的现代教学理论特质研究不够,不能深入揭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因而带来实践中的盲目性。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想法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想法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想法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做法,对本科生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论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以单位实际实行情况为例,提出了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参与主体的改进意见。

本科生导师制建议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它是一种给学生配备导师,并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行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和人才培养的制度。

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导师制一般用于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而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生源扩招以及教育体制改革地推进,在本科教育阶段施行导师制逐渐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国内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诸多高校都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但在各高校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以下几点:1.思想上认识不到位。

本科生导师制目标是什么,具体要导师指导哪些内容,不同学校的界定不同,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良莠不齐,随意性很大,实行了以后效果很不理想。

2.师生比过低。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

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和滞后性。

目前由于一个导师指导的人数往往过多,致使有的学校的导师制名存实亡。

3.缺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缺乏制度的约束,随意性比较大,导致有些高校的导师只是流于形式,名不副实。

另一方面,已实行导师制的多数高校的导师“义务劳动”的成分更大一些,不利于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导师的教书育人地位在目前的学校工作体制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和切实保证。

4.导师的责任心有待加强。

由于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学生很少能见到导师的面,导师也无法履行导师职责,这样的导师制对学生来说,也就形同虚设。

二、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改进想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于2012年开始也从大学二年级本科生中实行了导师制,实行创新教学。

根据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从学生基本科研方法和思维训练开始,经过研究性学习、科学研究体验和综合创新实践等教学过程,贯通课内与课外,融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使学生经过系统而全面的培养和训练,达到培育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养的目的。

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_何登录

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_何登录

摘要:文章从当前高校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出发,提出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推行的必要性,并对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提出相应的对策,认为明确学生导师的角色、完善本科生导师选聘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强化导师队伍建设是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本科教育导师制人才培养所谓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就是在实行专职辅导员制或班主任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学业指导,实现“教书和育人工作相融合”。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旨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目前,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进程中,我国高校尚处于尝试阶段,甚至有些高校根本就没有实施。

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在一些高校已实施多年,但由于师资不足、经费匮乏、导师职责与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区分、激励机制缺失等原因,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仍存在种种问题,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导师制和辅导员制并行下及在实施本科生学分制时,努力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实现班级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有效结合,弥补对辅导员制、班主任制的不足,是高校本科教育中仍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1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从社会发展需求、学分制培养方式、大学教学特点和大学生学习特征来看,都是必要的。

1.1有利于改变只注重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而忽视学生的学业导向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管理的主要形式是辅导员、班主任制。

在这种制度下,辅导员或班主任侧重于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辅导工作,对学生所学专业、实践和科研上的指导有限甚至无能为力,而专任教师只对其所教的课程负责,只负责本学科课程知识的传授。

结果,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技能、职业规划等的导向成为一种“真空”。

而导师制不仅有助于弥补当前高校专职辅导员制、班主任制的不足,有利于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而且便于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能力、实际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培养与指导学生,端正其学习态度,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思考

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思考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年第 10 卷第 13 期
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思考
□袁 媛
【摘 要】实施导师制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学风建设、适应学分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和学校学科建 设的需要。实行好导师制,要重视导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建立对导师工作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提高导师工作 的积极性。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师资建设 【作者单位】袁媛,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19 世纪 70 年代,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在哈佛力主推行 本科生选课制和学分制,并很快带动美国其他高校实行。结 合着选课制和学分制,哈佛等美国高校把导师制引入到本科 生培养中。由于在导师制的实施下获益匪浅,带动了本科生 导师制在世界各国高校中的推广和发展。近年来,国内许多 高校都在探索本 科 生 导 师 制,以 更 好 地 贯 彻 全 员 育 人、全 过 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推进全面学分制改革,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一、导师制的基本情况 ( 一) 导师制实施的模式。目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运 行模式有许多种类: 按学习时段划分,有全程导师制和年级 导师制; 按导师工作任务划分,有学习导师制、科研导师制和 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 按培养对象划分,则有全员导师制和 优秀学生导师制; 按推动的主体划分,有从学工系统推动型, 有从教务系统推动型。哪种导师制模式更适用,这是各高校 在实施导师制前研讨过程中议论较多的问题。 ( 二) 导师工作的内容。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 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将对学生进行思 想、学习、科研、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 部分。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 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 一贯性的观念。 1. 思想引导。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鼓励学生立志成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学业辅导。按照学分制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根 据学生特长和志 向,指 导 学 生 合 理 安 排 选 课 计 划,帮 助 制 定 个性化修业方案; 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端正学习 态度,掌握学习方 法,对 学 生 参 与 课 内 外 科 技 活 动 和 学 科 竞 赛、报考研究生、毕业设计( 论文) 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有 意识地培养学生 的 自 学 能 力、实 践 能 力 和 创 新 精 神,促 进 学 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 生活督导。督促和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形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帮助学生解 决实际困难。 4. 心理疏导。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

专业导师工作手册(新)

专业导师工作手册(新)

.
.
****学院
专业导师工作手册(2011 --- 2012学年度第 1学期)
学院
导师
指导班级
指导人数
教务处制
说明
1、本手册设有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对班级的综合评定与工作总结,专业导师应按要求逐项认真填写。

2、专业导师应在每学期开始前编制本学期的工作计划,计划细
化到周。

学期中每次指导活动均应翔实记入工作记录栏目中;
学期结束时,专业导师应对班级专业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细化至对典型学生个人的分析评价;同时,导师本人应就当学期指导工作进行自评及总结。

3、本手册填写完整后于学期结束时,交所在学院。

各学院应组
织专班,对专业导师的学期工作进行考核评定,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学期考核体系,作为评优评先、升职晋级的重要条件之一。

专业导师工作计划
专业导师工作记录
专业导师工作记录
专业导师工作记录
专业导师对班级的综合评定
专业导师自评及工作总结。

导师制与学分制

导师制与学分制

关于在2011级新生实施导师制和学分制的通知各系部:根据放假前学院院长办公会会议精神,决定在我院2011级新生实施导师制和学分制,为此各系部要根据会议精神,学习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学生导师制实施办法和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修改、讨论稿)并提交修改意见稿。

考虑到我院本学期新、老学生开学都较早的因素,各系部要提前考虑新生辅导员和学生专业导师人选。

辅导员在8月20日前确定,专业导师在8月25日前确定。

同时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性教学计划部分,根据学分制方案的要求进行修改并于8月25日提交教务处。

特此通知教务处2011-7-25附:导师制和学分制方案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分制方案(修改讨论稿)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教职成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条基本原则一、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实行,必将涉及到教学组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的相互协调问题,所以必须遵照整体性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努力做到四个统一:1、灵活性与规范性相统一。

既要满足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的要求,又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2、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统一。

按照"以全面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精神,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学习者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学习者发展的原则,在满足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大学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程实施不同的课程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分。

积极开发面向不同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

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组织中,要尊重学习者意愿,允许学习者根据学业进展情况对课程进行多次选择。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习者顺利完成所选定的课程目标。

中山大学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中山大学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通讯作者㊀E m a i l :w a n g s h z h @m a i l .s ys u .e d u .c n Ә研究生教育中山大学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陈少锐1,刘㊀鹏2,吴映莉2,郑龙飞2,田云婷2,王淑珍2∗(1.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中山大学教务部,广东广州510080)[摘要]㊀目的:调查和分析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全程导师的工作手册,收集导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调查统计及意见反馈显示,全程导师业务能力强,师生沟通较好,学生整体满意度高.全程导师制存在改进的空间.结论: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八年制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通过多种措施来完善全程导师制.[关键词]㊀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D O I :10.3969/j.i s s n .1002G1701.2019.02.064[中图分类号]㊀G 643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文章编号]㊀1002G1701(2019)02G0123G02一㊁引㊀言八年制医学教育为中山大学医学教育的工作重点,我校大胆探索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新思路,依托学校文理医工结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优势,加强八年制医学生的人文㊁社会科学知识和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为其今后成为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储备必要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潜质[1].八年制医学生的教学模式与内容与五年制相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如课程多㊁双语授课㊁全英文考试㊁分阶段的分流淘汰等,八年制医学生普遍反映学业压力较大.八年制医学生对职业期望值高,但由于医患矛盾上升,社会舆论等因素,对其就业和择业产生了困惑,学习年限长造成对未来的发展容易迷茫.为引导八年制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培养医学临床和科学研究能力,中山大学建立了长学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度.全程导师的职责可归纳为三导, 导心,导学,导能力 .具体的来说就是:(1)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健康的人生计划,树立积极的人生观;(2)科学导学,引导学生正确的制定学习计划,形成好的学习方法;(3)启迪临床思维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加强八年制学生的全方位培养.自2006年起,中山大学在八年制医学生中推行全程导师制,学校从中山医学院及各附属医院聘请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八年制医学生的全程指导老师.学校加强对导师制的宣传和引导,完善全程导师相关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全程导师培训交流会和导师学生见面会,利于师生间的信任与交流[2].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导师工作手册的统计和记录意见反馈,同时从学生和导师的角度,较全面地了解导师和学生的指导方式㊁沟通频率㊁沟通内容等信息,分析全程导师制度实施的效果和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面,为推动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八年制医学生培养质量提出建议和提供参考.二㊁调查对象㊁方法与结果分析2014G2016学年度有效的导师与学生沟通情况调查问卷表总计284份,2014G2016学年度全程导师工作手册527份.结合导师㊁学生情况调查及意见反馈,对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制进行总结和分析.1.导师与学生沟通情况(见表1㊁表2).从统计结果和反馈内容来看,学生和导师之间沟通较为顺畅和频繁,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常主动联系全程导师,寻求生活㊁学业的指导,较好地达到了设定全程导师的目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常采用的是导师实验室研讨会㊁临床带教㊁学校讲座㊁导师实验室聚会等形式.面对面的沟通的优点是学生能更好的融入导师的团队,不仅和导师能直接沟通,而且和同龄的高年级学生或导师的研究生之间建立联系,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出现的更具便利性的非见面方式如微信㊁电话㊁Q Q ㊁邮件等,多样化沟通渠道也方便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师生之间的沟通内容包括学业问题㊁课程的学习方法㊁未来临床专业选择㊁医生职业的日常㊁科研工作的开展㊁生活问题㊁情感问题等,涵盖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通常都能得到导师的理解和耐心指导,学生整体满意度高.表1㊀学生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调查内容沟通频率比例(%)与导师见面次数不少于2次/学期40.82不少于1次/学期45.43与导师非见面方式联系(电话㊁微信㊁Q Q ㊁邮件等)不少于1次/月46.57不少于1次/2月27.45遇到生活㊁学习困难,主动寻求全程导师帮助,并得到反馈㊀77.26与全程导师交往,觉得自己表现主动㊀61.9932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㊀2019年㊀第2期. All Rights Reserved.表2㊀导师工作手册调查情况学年度面对面沟通次数(%)0G3次4G6次7次以上导师手册(份)201439.734.625.6176201538.136.425.4173201630.348.321.31782.实施全程导师制度的效果.全程导师制的实施,助力了八年制医学生的成长.从2009G2011级八年制学生在进入临床二级学科培养阶段前(本科学习阶段)的统计资料来看,每个年级均有多人次参加全国性科研设计大赛㊁临床技能大赛等并获得奖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共发表S C I 论文25篇.学生调查问卷中也反映, 在导师的实验室,首次看到活细胞状态,接触到科研实验,激发了科研兴趣 . 对医院的工作和医生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来医生职业这么不容易 .导师们的悉心教导,明晰了学生的努力方向,促进了八年制学生的整体水平,临床能力㊁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三㊁全程导师制存在的问题虽然全程导师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少数师生之间面对面沟通频率偏低.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导师教㊁研㊁医工作繁忙,学生分布在不同校园学习,与导师物理空间距离远,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够等因素,使导师和学生协调见面的机会少.(2)虽然对导师的职责有了原则上的规定,但较粗略,不同的导师理解不同,不同导师的指导侧重点不一样,有时候难以保证指导效果.(3)考核和激励制度模糊.导师考核仅依据见面和沟通次数,不仅过于机械而且容易流于形式.导师的指导工作只给与一定学时的教学工作量及优秀全程导师名额的限制,也影响了导师的工作热情.四㊁讨论与建议1.进一步提高对全程导师制度的重视.学校㊁学院㊁附属医院的各个层面都要提高对全程导师制的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方能促进全程导师制的有序有效地实施.2.进一步明确全程导师的职责.学生在不同的学程阶段,其学习安排不同,相应的导师导学安排也应做适应性的调整,建议各导师所在的学院/附属医院,要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特点,进一步细化全程导师的具体职责.3.进一步完善导师工作量考核制度.建议在现有的基本工作量基础上,可根据导师导学数量和质量(如直接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的文章㊁获得国家级的奖项等),给予额外的教学工作量或导师津贴等,以鼓励全程导师工作热情,调动导师的积极性.4.搭建师生的即时互动交流平台,丰富导学内容.以学院或附属医院为主导,定期组织和开展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导师学生交流会.建议建立学生定期向导师汇报制度,鼓励学生与导师主动联系.促进师生相互了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随着社会和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培养对象的个性特质也随时代发生着变化.我们将探索八年制医学生培养新思路,建立和完善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全程导师制度,推动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参考文献][1]徐㊀睿,徐柳菁,钱政宇.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现状和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6,10(28):249.[2]王淑珍,肖海鹏,王庭槐.全面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5):29.[收稿日期]㊀2018G01[作者简介]㊀陈少锐,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与管理.Aw h o l e p r o c e s s t u t o r s h i p f o r e i g h t Gy e a rm e d i c a l p r o g r a mo f S u nY a t Gs e nU n i v e r s i t yC h e n S h a o r u i 1,l i uP e n g 2,W uY i n gl i 2,e t a l (1.Z h o n g s h a n S c h o o l o fM e d i c i n e ;2.D e p a r t m e n t o fE d u c a t i o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S u nY a t Gs e nU n i v e r s i t y ,G u a n g z h o u 510080,G u a n g d o n g,C h i n a )㊀㊀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e f f e c t a n d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f u l l Gt i m e t u t o r s y s t e mf o r e i gh t Gy e a rm e d i c a l s t u d e n t s .M e t h o d :C o n d u c t a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c o l l e c t t h ew o r km a n u a l o f t h ew h o l e t u t o r ,a n dc o l l e c t o pi n i o n s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r o mt h e t u t o ra n ds t u d e n t s .R e s u l t s :S u r v e y s t a t i s t i c sa n df e e d b a c ks h o w e dt h a t t h ew h o l ec o u r s eo f t h e t u t o rh a s s t r o n gb u s i n e s s a b i l i t y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e a c h e r sa n ds t ude n t s i s g o o d ,a n do v e r a l l s t u d e n ts a t i sf a c t i o ni sh i gh .T h e r ei sr o o mf o r i m p r o v e m e n t i nt h ee n t i r e m e n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t h e w h o l e m e n t o r i n g s y s t e mi sc o n d u c i v et o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t h e o v e r a l l q u a l i t y o f e i g h t Gy e a rm e d i c a l s t u d e n t s .Av a r i e t y o fm e a s u r e s c a nb e t a k e n t o i m p r o v e t h ee n t i r em e n t o r i n g s ys t e m .K e y w o r d s :e i g h t Gy e a r p r o g r a m m e d i c a l s t u d e n t ;w h o l e Gp r o c e s s t u t o r s h i p42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㊀2019年㊀第2期. All Rights Reserved.。

导师制

导师制

导师制文章1:校内导师制导师制引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

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

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为促进我学院本科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使本科生能够在老师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全面发展,达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目的,我学院针对大二的不同专业学生开展导师制教育制度。

那么什么是导师制呢?导师制有什么作用呢?1.导师应对学生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及其它方面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帮助大学生过好大学生活,主动与学生联系,详细记录谈话内容。

2.导师向学生介绍各专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解答学生对专业的疑问,使学生尽快明确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克服不正确的专业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

3.导师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指导学生参与各种学习竞赛、科技活动、发表学术论文。

4.该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计划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科研工作情况,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参观科研环境,听科研开题报告等,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科研思路。

5.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并组织不同年级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和团队精神。

6.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进行成才设计和职业策划,指导学生考研和就业。

地理学院2011级5班王洁。

研究生导生制

研究生导生制
2014-6-19
• 研究生导师制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导师对研究
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 。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导师制、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和联合导师制三 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各具优势,服务于特定的目标,在不同时期 、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无论哪一种导师制,都具备缄 默知识传递、道德熏陶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三个最基本的功能。
• “导生”协助辅导→导师会选择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来协助自 己辅导研究生学习 • 轮转实习制度→学生经过3个月的“学习实习”可确定是否继续 这一领域的学习,是否更换导师 • 《美国研究生导师制的特点和启示》
• 指导内容→选课、文献练习和写作,甚至奖学金以及薪水 • 交流频率→一周一次一个小时,固定时间地点
• 具体交流的内容与英国没有很大差距,同样是具体研究领域的不 同
我 国 的 研 究 生 导 师 制
• 选导师→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研究方向以及日 后研究生学习的指导老师(一旦录取除特殊原因一般不更改研究 方向和导师) • 单一导师制→在我国,一个研究生只有一个导师,一个导师通常 会带多个研究生(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导师师资) • 指导内容→主要是做研究方面 • 指导形式→导师按照实际情况而定 • 交流频率→一般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学生需求来灵活安 排交流时间
中国研究生导师比
后果? 原因?
研究生师生比不合理
指导老师很难有精力做到对每个研究生精心指导; 其次,指导老师很难保证有足够的课题和经费,为每个研究生提供充足 的生活费用和参与研究的机会; 最后,高层次科技人员一般也承担着较重的科研任务,过量招收指导研 究生必然影响本人集中精力进行科研工作。
原因
【资料来源《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各专业方向导师
及学制目录
注: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2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属对外汉语教育学院;050302传播学专业06 电视文化传播、07传播研究方法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
050330广告学专业06新媒体产业方向属新媒体研究院
050336传媒经济学05区域文化产业发展、06文化市场营销方向属文化产业研究院;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属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07移动新媒体技术方向属新媒体研究院;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05信号处理技术、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方向属计算机学院;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05网络新媒体技术方向属新媒体研究院;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