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初筛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
HIV抗体初筛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HIV抗体初筛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HIV抗体初筛实验室的管理,确保检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开展HIV抗体初筛检测的各项工作。
第三条本实验室应当坚持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本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组织结构与职责第五条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工作,对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负总责。
第六条实验室应设立质量管理组,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维护,对实验室检测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
第七条实验室应设立技术组,负责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发、培训和指导,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
第八条实验室应设立样品管理组,负责样品的接收、处理、保存和分发,确保样品的安全和完整。
第九条实验室应设立设备管理组,负责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实验室应设立信息管理组,负责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第三章样品管理第十一条样品管理组负责样品的接收、处理、保存和分发,确保样品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二条样品管理组应建立样品管理制度,包括样品的接收、处理、保存、分发、销毁等环节,确保样品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三条样品管理组应建立样品档案,记录样品的来源、数量、状态、检测结果等信息,确保样品的可追溯性。
第十四条样品管理组应建立样品保存制度,确保样品在保存期间保持稳定和有效,防止样品变质或损坏。
第十五条样品管理组应建立样品分发制度,确保样品在分发过程中保持安全、完整、准确和及时,防止样品污染或混淆。
第四章设备管理第十六条设备管理组负责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设备管理组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校准、报废等环节,确保设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关键词】艾滋病开展HIV抗体检测是发现传染源并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而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是发现感染者的第一道关口,保证其检测工作质量是很重要的。
为了更准确、更严谨地出示检测报告,本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在参加省级机构室间质评的同时,还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现将我室在实际工作中对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报告分析如下。
1 人员要求与培训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2年以上从事血清学检测工作经验,上岗前必须接受省级以上HIV抗体筛查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
在工作中要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复训。
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HIV抗体检测工作。
2 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HIV抗体筛查检测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液,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一定量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h,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min离心15min,吸出血清备用。
采集样品时应避免溶血和微生物污染。
浑浊或有沉淀的血清样品应先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检测。
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于-20℃以下,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存放于2~8℃。
尽量避免血清样品反复冻融产生假阴性结果。
3 试剂准备筛查试剂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检合格在有效期内的试剂,使用经临床质量评估敏感性和特异高的试剂。
必须是HIV-1/2混合型。
HIV初筛实验室SOP
HIV初筛实验室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本实验室艾滋病初筛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检测工作,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版),特制定本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2.范围适用于艾滋病初筛实验室。
3.人员组成本实验室人员均参加过省疾病控制中心HIV初筛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实验室负责人为副主任检验师及以上,且有2年以上临床免疫工作经验:认可的授权签字人为主管检验师,且从事申请认可授权签字领域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符合相关要求。
4.安全等级HIV初筛实验室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5. 管理制度5.1 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医务人员服务守则与工作原则;5.2 坚持不歧视原则,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关系,关心他人;5.3 做好合格和规范的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宣传工作;5.4 严格执行《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版),遵照本实验室的相关SOP文件工作;5.5 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5.6 不得在实验室内喝饮料,抽烟,吃食物和化妆等,不得在实验室会客;5.7 实验室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作其他用途,不可将私人用品和无关用品带入实验室;5.8 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服,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5.9 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5.10 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制品;禁止用口吸任何物品;5.11 工作认真负责。
严格执行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控制程序规则;做好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工作;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5.12 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如用消毒液清洁后要干燥20分钟以上;操作时要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整洁;5.13 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服,用消毒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5.14 遇到意外事故,应立即处理并报告上级,妥善处理。
艾滋病实验室质量管理
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颁布时间:1985-9-6;发文单位:国家计量局 ,目的: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 值的准确可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 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第九条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 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二)实验室质量保证
• (3)、样品的保存 • 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于20℃以下,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 放于2-8℃。 • 用于抗原和核酸检测的血浆和血细胞样品应冻存 于-20℃以下,进行病毒RNA检测的样品如需保 存3个月以上应置于-80℃。 • 用于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的样品不能 长期保存,样品采集时间超过48h则不可检测。
(二)实验室质量保证
• 至少由3名医技人员组成,其中具有中级卫生技术职称人 员至少1名。负责筛查试验的技术人员需具有2年以上从 事病毒性疾病血清学检测工作经验,接受过省级以上艾滋 病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实验室在使用新方法 前,须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获得资格后方可开展相应工 作。 • 检测人员应分为检验人、复核人、签发人。复核人、签发 人应具备对检测过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环境条件 • 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及筛查实验室的设置及其建筑、设施、 设备必须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 • 实验室或检测区域应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 符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质量管理
1.目的
明确艾滋病病毒操作危害风险,避免发生生物安全事故。
2.使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实验室危害风险评估及事故处理。
3.职责
操作人员:按照相关危害风险评估及事故处理进行正确实验操作。
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实验是否按危害风险评估及事故处理原则进行。
科室负责人:负责综合管理。
4.危害风险评估
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艾滋病病毒属于危害等级Ⅳ病原微生物,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一般不通过气溶胶传播。根 据标本中艾滋病病毒含量和操作危险性评估本实验室危害风险。
工作记录
• 酶标仪使用和维护记录 每次使用均要填写。
员至少1名。负责筛查试验的技术人员需具有2年以上从事 病毒性疾病血清学检测工作经验,接受过省级或省级以上 艾滋病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2.建筑条件 实验区域和办公区域分置,实验室或检测区域应分
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符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 室(BSL-2)要求。 3.仪器设备条件
配备艾滋病抗体筛查试验所需设备,至少包括酶标 读数仪(或发光检测仪)、洗板机、加样器(仪)、普通 冰箱、低温冰箱、离心机、温箱或水浴箱、消毒与污物处 理设备、实验室恒温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和生物安全柜。
• 每台仪器设备设唯一编号,设仪器设备管理人员; • 必须经国家法定部门定期(每年至少1次)校准的仪器至少包括:酶
标仪/洗板机,加样器,温度计,高压灭菌器 。加样器、温湿度计须 经计量部门校准; • 其他仪器,如生物安全柜,离心机等也必须定期(每年1次)校准, 可请生产厂家校准; • 酶标仪与洗板机定期维护、清洗; • 离心机,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等,每次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处于 正常运转状态,并做好记录,发现故障必须立即停用并及时维修或更 换。 • 操作人员接受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或能力; • 每次使用仪器设备均记录使用情况和仪器状态。
HIV质量管理手册
等级医院评审,日常检查都可用到,一页一元,物美价廉,求打赏加班费文件审批者:发布日期:操作者从事本项工作前,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本手册的内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学习者:休订书册与增补程序内容与日期:学习者:休订书册与增补程序内容与日期:学习者:第一部分工作制度GLSC_02-1 HIV检测实验室工作制度1.室内应经常保持整洁,各种仪器设备要安装适当,器皿试剂摆放整齐,标志清晰,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2.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时一律穿制服,保持衣帽整洁,试验过程中应专心致志、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串岗、闲谈,保持实验室安静,下班离开实验室前要检查并关好水、电、门、窗等,注意实验室安全。
3.认真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仪器设备应定期保养,有温度记录,检测标本的保存要求符合规范要求。
4.实验室不得放置与测试无关的物品,水、温、湿度、光照、防震、防尘、防噪声等,环境必须符合实验室的工作要求。
5.实验和楼道内必须配置足够的安全防火措施,并定期检查保养。
6.对不同属性、品种和含量水平的试样,应有足够的试验区域,予以分离检验,尤其是已知具有生物危害的试样必须分离检验。
防止损害工作人员健康和污染环境。
7.与检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外单位人员联系工作,一律在办公室接待。
8.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和用品,对染菌带毒的器具废弃物应严格进行消毒无菌处理。
9.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用餐和进食。
10.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工作交接工作,填写交接班登记本,交接内容最少包括日期、时间、实验室温湿度记录、紫外线消毒记录、温控设备登记情况、仪器设备运行情况、还有未完成的实验交接及注意事项等。
GLSC_02-2 HIV标本采集与接收登记制度1、采样前和接收标本时应核对病人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采血时应戴好手套、帽子、口罩。
3、HIV标本采集应建立详细的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送检单位、病人姓名、门诊号、数量、种类(血清)、送样者、接收者或采集者。
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
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前言为了认真贯彻199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下称“规范”),不断提高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防止误检和漏检,保证我国HIV抗体初筛和确认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避免实验室交叉感染,更好地发挥HIV检测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帮助各级艾滋病实验室做好室内质控工作,并帮助省级艾滋病确认中心开展本地区内HIV抗体检测的质量评价工作,特制定《艾滋病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下称“工作指南”),主要内容包括HIV实验室检测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和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是HIV测定的重要部分。
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高质量操作必不可少的措施。
HIV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价又是使全面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化、法制化的一个途径。
因此建立运行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全国高质量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因素。
本工作指南是在质量管理方面履行《规范》的具体实施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按《规范》程序批准的所有各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实施本工作指南的监督工作。
一质量保证(QA)(一)定义质量保证是指从接收检验标本起,到实验室发出报告止,为确保实验室最终报告结果的正确性所进行的全过程,包括采取各种行政和技术上的措施和方法。
质量保证是确保实验结果质量的基本条件,其实施程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和最后报告的每个参数。
质量保证取决于良好的质量控制程序,并经良好的质量评价程序加艾滋铺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以鉴定。
因此,要求所有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有责任时刻注意解决影响实验结果的每个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实验室质量保证1.行政支持HIV初筛和确认实验室的质量保证是整个艾滋病检测工作的组成部分。
HIV质量手册(正文)
HIV质量手册1. 背景介绍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高度致病的病毒,它能够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并破坏其功能。
HIV感染者需要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而HIV检测是HIV治疗和预防控制的基础。
为了确保HIV检测的质量,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各国均制定了对HIV检测质量的相关标准和评估方法。
本手册将介绍HIV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实验室操作流程及其质量控制要点。
2. 基本知识2.1 HIV基因型HIV可以分为两种基因型:HIV-1和HIV-2,其中HIV-1是世界范围内感染最广泛的一种类型,而HIV-2则主要分布在非洲西海岸地区。
2.2 HIV传播途径HIV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等•性接触传播:如性交、肛交和口交等•垂直传播:如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分娩时传给新生儿•其他途径:如共用牙刷、剃须刀等2.3 HIV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HIV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通过检测人体产生的HIV抗体来确定HIV感染情况。
抗体检测方法主要有ELISA、免疫荧光、免疫印迹等。
•核酸检测:通过检测HIV核酸来确定HIV感染情况。
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有PCR、LAMP、NASBA等。
3. 实验室操作流程3.1 样本采集在进行HIV检测前,首先需要采集样本。
样本可以是血液、唾液、尿液等,不同的检测方法需要采集不同的样本类型。
3.2 样本预处理不同的检测方法需要对样本进行不同的预处理。
例如,对于抗体检测,需要去除样本中的干扰物质,如肝素、RF等。
3.3 实验操作根据所选的检测方法和样本类型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
对于ELISA方法,操作步骤主要包括样品稀释、板洗涤、试剂添加、产生反应等。
3.4 实验结果判断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样本是否为阳性或阴性。
对于ELISA方法,阳性和阴性结果的判断一般是通过比较样品与对照的OD值大小。
4. 质量控制要点4.1 日常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每个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常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HIV实验室SOP手册-最新版
HIV实验室SOP手册-最新版目录- 概述-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样本处理- 实验室设备维护- 数据记录和存储- 废物处理- 参考文献概述本实验室SOP手册旨在确保实验室内对HIV病毒的实验操作安全可靠,并遵守相关法规和规范。
本手册提供了一系列操作规范,供实验人员参考和遵循,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验风险和错误。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实验室指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面罩和护目镜等。
- 所有个人防护装备必须定期检查和更换,以确保其完好无损。
- 在实验结束后,应将个人防护装备妥善清洁和存放。
实验室内卫生措施- 实验室内保持整洁,定期清理和消毒工作台和器材。
- 严禁在实验室内食用、喝水或化妆。
- 实验结束后,应将工作台上的所有物品清理干净并归位。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所有实验操作必须在指定的实验台上进行,避免在无关区域操作。
- 使用HIV病毒样本时,必须佩戴手套并注意避免任何直接接触。
样本处理样本采集和标识- 样本采集必须遵守相关采样流程和规范,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采集到的样本必须立即进行标识,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样本编号、采集时间和采集者姓名等。
样本处理过程- 样本处理必须在指定的处理区域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 样本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和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并进行适当的保存和管理。
实验室设备维护设备操作规范- 在操作实验室设备之前,必须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了解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 操作完成后,应将设备清洁干净并妥善存放。
设备维护和保养- 实验室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维护计划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数据记录和存储数据记录要求- 所有实验数据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记录,包括实验日期、样本编号、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等。
数据存储和保密- 实验数据必须进行适当的存储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 所有数据必须保密,并只能向授权人员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审批者:发布日期:操作者从事本项工作前,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本手册的内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学习者:休订书册与增补程序内容与日期:学习者:休订书册与增补程序内容与日期:学习者:第一部分工作制度GLSC_02-1 HIV检测实验室工作制度1.室内应经常保持整洁,各种仪器设备要安装适当,器皿试剂摆放整齐,标志清晰,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2.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时一律穿制服,保持衣帽整洁,试验过程中应专心致志、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串岗、闲谈,保持实验室安静,下班离开实验室前要检查并关好水、电、门、窗等,注意实验室安全。
3.认真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仪器设备应定期保养,有温度记录,检测标本的保存要求符合规范要求。
4.实验室不得放置与测试无关的物品,水、温、湿度、光照、防震、防尘、防噪声等,环境必须符合实验室的工作要求。
5.实验和楼道内必须配置足够的安全防火措施,并定期检查保养。
6.对不同属性、品种和含量水平的试样,应有足够的试验区域,予以分离检验,尤其是已知具有生物危害的试样必须分离检验。
防止损害工作人员健康和污染环境。
7.与检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外单位人员联系工作,一律在办公室接待。
8.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和用品,对染菌带毒的器具废弃物应严格进行消毒无菌处理。
9.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用餐和进食。
10.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工作交接工作,填写交接班登记本,交接内容最少包括日期、时间、实验室温湿度记录、紫外线消毒记录、温控设备登记情况、仪器设备运行情况、还有未完成的实验交接及注意事项等。
GLSC_02-2 HIV标本采集与接收登记制度1、采样前和接收标本时应核对病人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采血时应戴好手套、帽子、口罩。
3、HIV标本采集应建立详细的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送检单位、病人姓名、门诊号、数量、种类(血清)、送样者、接收者或采集者。
4、采集后,应将HIV样本单独分装,勿与其它项目共用。
GLSC_02-3 艾滋病实验室保密制度为确保艾滋病实验室所有资料严格保密,应遵守以下制度1、与HIV/AIDS相关检测项目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采样记录与检测记录的保管,报告单的发放和送确认实验室检测等。
2、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提供检验结果,要妥善保存各种实验记录。
3、对初筛疑似阳性感染者不能告诉受检者本人,更不能到处乱讲。
4、实验室的有关检验资料,档案、结果记录其他人不得翻录查阅,修改和销毁。
5、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能在非正式场合对外提供任何结果、数据。
GLSC_02-4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常规消毒清理工作制度1、检测可疑样品时,充分准备好废弃物消毒具及消毒药、液。
如:次氯酸钠含有效氯2000—5000mg/L,75%乙醇和2%戊二醛。
2、实验室用的吸头及时打入消毒器皿中。
3、一次性手套,隔离服更换后,应丢弃在一次性垃圾袋内。
4、常用消毒方法4.1、物理消毒方法4.1.1、高压蒸汽消毒,121°C,保持15—20 min;4.2、化学消毒方法4.2.1、废弃物缸:5000 mg/L次氯酸钠4.2.2、工作台面及仪器表面:75%乙醇4.2.3、溢出物:5000 mg/L次氯酸钠4.2.4、污染的台面和器具:2000 mg/L次氯酸钠5、实验室中发生可疑样品溢出时,应及时用75%乙醇喷洒,然后用消毒剂浸泡的吸水物质覆盖10-15分钟,最后再用消毒剂清洗该地方,擦干。
6、全部实验工作结束后,应对实验台、仪器、设备(接触部位)地面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7、废弃物处理从HIV实验室出来的所有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品、包装盒和其他物品,均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
GLSC_02-5 差错事故处理制度1、艾滋病检测工作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肃的法制观念,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由于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技术因素而引发检验错误,对病人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称为差错。
差错按程度不同,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
一级差错记差错一次,二级差错扣款50元,三级差错扣除当月效益奖金。
一级差错:(1)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标本损坏,需重新采集标本或由于接收标本未认真查对,违反查对制度,影响检验者。
(2)工作环境不能做到5S管理、违反生物安全者。
(3)未按时记录结果、绘制质控图、当发现失控时隐瞒不报者。
二级差错:(1)未按时间先后顺序使用试剂,导致试剂过期或由于存放不当造成试剂变质者。
(2)项目漏查、做错项目,且标本已处理,需再次采取标本检验者。
(3) 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影响较大者。
三级差错:(1)漏做、错做一般标本的检验目的,编错试管号码,标错标本联号、采错病人标本,写错检验结果并已发出报告者。
(2)粗心大意写错报告难以挽回者。
(3) 因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导致阳性标本丢失者。
GLSC_02-6 报告单签发审核制度一、各岗位的工作由本岗位人员进行操作检验,然后填写检验报告单。
工作完成后,再对本岗位所有的检验报告进行核查一次,在你认为可以发出时,盖上检验者印章,填写好报告日期。
交给本实验室负责人或有资质的高年资检验人员核查签名;但在危急情况下或单独一人值班时(如夜班)除外。
二、没有上岗证人员不得单独签发检验结果报告单。
三、专业责任主管技师对本专业的所有报告单进行审核,审核的基本内容有:1、临床医师所申请的检验项目是否已全部检验,有无漏项;2、检验结果的填写是否清楚、正确;3、检验报告单上所有内容是否全部填写完整;4、有无非常异常的、难以解释的结果;5、有无书写错误;6、是否有需要复查的结果当发现检验结果有疑议时可指令本岗位人员对检验项目进行复查。
确认报告无问题时盖章后,方可发出报告。
GLSC_02-7 设备管理制度1.由科主任或科室主管负责监督和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定期校准仪器的准确度。
2.各科应对本科室仪器设备建立台账明细。
3.每日应登记仪器设备使用状况表,并存档。
4.贵重仪器应由专人负责管理。
5.仪器操作前必须培训、考核,仔细阅读仪器操作说明书,熟练掌握该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维护办法,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
6.当班者在使用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遇到问题应作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
问题严重者,应及时上报科主任或主管加以解决。
7.每次使用完毕,应检查仪器的电源、废液倾倒情况,并详细记录该次使用情况。
8.对有温度要求的仪器设备,如冰箱冷藏室、冷冻室及恒温培养箱、水浴箱等,均应建立登记本,每天监测温度。
GLSC_02-8 试剂管理制度1.为了更好地管理检验科试剂,由主管对检验科试剂申购、品牌、质量、价格、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督查。
2.每周上报周计划,各组人员根据各岗情况,认真、详细填写计划表,务必注明详细的名称、规格、数量及品牌。
3.检验科试剂必须由主管审核,并负责报药库采购,品牌不得随意更改。
杜绝浪费和积压。
4.所用的试剂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必须有三证。
不得使用过期、劣质试剂。
5.供应商所送的试剂由总库清点后才能接收,特殊试剂由检验科主管清点后才能在货单上签字,有出入者必须向科主任报告,再将货单交药库统一结账。
6.领用时应检查物品质量和试剂品名、厂家、人份、批号、过期时间及外包装有无渗漏等,若有问题,应及时向总库反映。
7.冰箱内不能贮存乙醚、异戊烷或类似的易燃、可燃性液体。
GLSC_02-9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为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安全,防止交叉感染,请严格遵守安全防护制度1、工作人员要完成与工作有关的充足有效的技术培训,要了解HIV危害,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实验室安全负责人要对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对有放试剂、样品血清的冰箱专人管理。
4、实验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5、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传染性危险大时应戴双层手套,戴防护镜,口罩,如防护用具破损应及时更换,不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等部位。
6、实验期间尽量避免使用利器,易碎器皿,禁止采用口腔吸液管。
7、送检样品应视为有潜在传染性,由专人接管,登记,存放,提取。
9、实验用吸头、手套、隔离服、污染物、废弃物均放在指定垃圾袋中统一进行消毒,焚烧到无害化处理。
10、不得在实验室中吃食物,化妆打扮等,不得在实验室会客。
11、实验室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不可将私人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12、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后离开实验室。
13、实验结束后,要对工作平台、仪器、地面进行消毒处理。
14、遇有意外事故,应立即口头和书面报告上级部门,并进行局部处理,如含氯消毒剂浸泡伤口,洗眼,漱口等,如遇高危意外事故,除进行局部处理外,同时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对其随访,HIV检测,休息并暂离岗位二个月,按医嘱服用HIV药物等。
GLSC_02-10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方案为维护医务人员及其他部门有关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特制定本方案。
一、职业暴露(一)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数据分析表明,医护和预防保健等人员对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患者从事医疗和实验检测活动是比较安全的。
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医护及检验等人员的暴露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二、职业暴露的预防1、医务人员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下同)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病人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阳光,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7、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