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比较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_序言与后记_饶芃子

合集下载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海外华文文学和中国文学在现代社会中都面临着转型和变革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以及人们国际交流渠道的不断拓展,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海外华文文学和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着一场现代化的转型。

一方面,海外华文文学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成为了全球华人文学的一部分,其作家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作展现了他们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一过程中,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无论是在题材、风格还是受众群体上,海外华文文学都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些海外华文作家深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中国文学的痕迹。

一些海外华文作家也通过自己的作品回应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转型。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呈现出一种共生共荣的态势。

在现代社会中,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不仅是两种文学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更是一种文化认同的回应和建构。

海外华文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反映了当代华人在全球范围内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和探索。

在这一过程中,两种文学形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海外华文文学和中国文学之间的现代转型,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世界范围内的华人文学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在文学领域中所体现的现代意义。

【注:如需扩展可继续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2000字】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随着海外华人社区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海外华文文学也逐渐崭露头角。

海外华文文学以海外华人为主要受众和创作对象,不仅表现了华人移民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和心灵世界,同时也融入了本地文化和语言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内容。

从内容上看,海外华文文学多以海外华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为主题,反映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承受和挣扎,同时也传承和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经典研究之思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经典研究之思
已有 了丰硕 的成果 。但 如何从 百年 的历 史长度 , 在文化 、 诗 学和文本承传 的层 面, 对这 一
文学历程 中的一批有代表 性、 经典性 的优秀作 品, 进行具体 、 深入 的艺术解读 , 关注它们在 海外不 同空 间的存在、 发展和创 新, 特别是 从 中外 多元文 化互动 的形 象折射 角度 , 以世界 视野和跨文化视角 , 发现 、 展示其蕴含 着 的独特 文化 内涵和 文学命 题 , 从 中整理 出一个连 贯 的经典谱系 , 阐释其世界 性和 民族性结合 的特征和审美价值 , 建立 一种特 殊的不可替代 的汉语文学典籍 , 不仅有助于海外华文文 学创作 的发展 , 对展 示这一领域形 成的新的 文学
总第 1 8 0 期
S u m No .1 8 0
百 年 海 外 华 文 文 学经 典 研 究 之 思
饶 苑 子
( 暨南 大学 文学 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6 3 2 )
[ 摘
要] 海外 华文文学在世界各 地存 在至今 , 已有百年 的历史 , 并 且形成 了一种新 的文学传统 。如 何
了新 的篇章。
海外华文文 学是 中华文化 向世界各地 移 动, 与各种 不 同文 化相遇之后 开 出的文学奇 葩, 有本 民族 的基 因, 也有“ 世界 性” 的 因素 , 具 有独特 的文化意蕴 和文 学特 质。作 为 一个
近百年来新兴 的文学领域 , 其在发展 中已形成 了一种新 的文学传 统。近 三十年来 , 中国学 者通过与各地 区、 国家华文作家 、 学者 的“ 对话” 、 交流、 互动 , 从 多个方面对其探 索和研 究,
传统, 扩大海 外华文文学这一新兴学科 的学术影响 , 也有重要 的意义。
正是 出于上述 的思考 , 本期专栏刊登 的三篇论 文, 有理论研究 , 有 区域性 的文化观 照,

历史的探寻与美学的沉思-读饶芃子教授的《比较诗学》

历史的探寻与美学的沉思-读饶芃子教授的《比较诗学》

8 年代 ,饶先生以中西 比较诗学研究为重点 ,力图 o
在中西基础文类的生成和发展、中西诗学范畴等方
面的比较研究 中寻求中西诗学的一些共同规律。9 o 年代则侧重于海外华文文学诗学层面的研究,尝试 通过对华文文学这一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文学现象的 剖析来拓展比较诗学研究的理论思路。应该说这是 饶先生研究方向的合理延伸 ,也是当时比较诗学研
章 ,记载 了饶先生 自新时期尤其是 2 世纪 9 年代 0 o 以来在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研究 中的主要思考 ,虽 为单文独论 ,却 自成系统。全书在诗学理论的涵盖
下展现出一条既多姿多彩又脉络清晰的研究路径 。
文化视角和理论的 自 “ 我 独白”,从而促进比较诗 学成为 “ 一种坚定的从国际角度的诗学对话”。 从比较文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看 ,对具有源头 作用的中西文化 、文学比较予以重视属理所当然。
究的一个全新领域。
象,因而在 《 论中西诗学之比较》一文中指出:
“ 诗学学者应该以新的视野和开放的态度 ,通过对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诗学研究 ,特别是对欧洲文化
区域以外的诗学进行有深度而非盲目欧洲中心式的 阐释,认识、探讨各类不同文化框架中的普遍文学
饶先生认为 , “ 比较文学 的真义就在于跨 文 化、跨国别、跨学科的多元化的文学总体研究。”①
所观照”。0 饶先生这种将 比较文学研究视为跨文化 互动的自觉意识 ,以及在世界性视野下对本民族文 化个性的强调,有助于克服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单一
法密切相关 ,同时也 与传播者 的视角和传播 的途 径、方式有关 ,因此从本质上看这种研究属于中西
文化关系之外的又一影响研究范围,同样是具有世

9 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就在这种对学科与文化 0 的跨越与打通 中进入了一个新 的学术阶段。学科理 论与文化意义的 “ 贴身”影响使比较文学有可能具 备前所未有的学术广度和深度,并使比较文学向诗 学层面和文化层面迅速提升。这种 比较文学与文化 理论 的结合在饶先生看来既是大势所趋又是学科所 需。她曾这样精辟地分析: “ 将文学放入文化中去 研究考察 ,并将 它们置于特定 的时间与空间背景 中 ,将使 我们 的研 究更 具有 开放性 和丰 富性 ,

饶梵子

饶梵子

饶芃子学术成就简介饶芃子,文艺理论家,1935年生于广东潮州。

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

1958年调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校长、学位委员会主席,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广东省作协副主席。

现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广东省中国语文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教委高校人文、社科“八五”、“九五”规划项目中国文学学科专家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九五”、“十五”规划项目中国文学学科专家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多间大学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其主要学术成就:1.领衔在国内文艺学博士点创立比较文艺学方向。

20世纪80年代,饶芃子把比较文学的视野和理念用于文艺学的研究,发表了系列论文。

1999年到2000年先后出版了代表性著作《中西比较文艺学》和《比较诗学》。

其中《中西比较文艺学》是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成果,该书以跨文化的“文艺学立场”重视中西文艺学视野的融合,全书分为“中西文学观念比较”、“中西文论形态比较”、“中西文论范畴比较”三编,但三个部分都是从相关范畴切入,着重对中西诗学范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体”与“质”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展现各自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产生的不同的诗学体系,为中西诗学的互补互识、为建立更具世界性的现代文学理论探索道路,拓展了文艺学的学科内涵,其宏阔的研究视野得到了国内文艺学界、比较文学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引起了相当的学术反响。

多年来,她还一直关注世界性的汉语诗学的研究,从少有人过问的海外华文诗学做起,逐渐将其纳入比较诗学的视野之中,从一个方面刷新了文艺学学科研究的理论思路,也开拓了一个极具特色的通向世界的文论领域。

她率先把海外华文文学引入比较文学领域,为比较文学拓展了一个新的学术空间,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回应,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在比较文学界确立了“海外华人文学与离散文学”的大命题。

海外华文文学概貌

海外华文文学概貌

海外华文文学概貌海外华文文学是指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地区用汉语写作的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与世界各种民族文化相遇、交汇开出的文学奇葩。

海外华文文化是从中国的今生基带中汲取营养,是中华文化向外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当地文化旁殖的藤蔓,是中土文学海外花,是居住国本土化的新品种,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中外文化意识融会和冲突的结晶。

他在中国大陆学界的兴起和命名食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人们关注到海外华文文学的特殊价值才开始关注并重视。

对于当今海外华文文学的现状一共有以下几点:一、当今的海外华文文学可以分为两大块,以东南亚为中心,商军突起,涌现一大批“双才作家”。

他们亦文亦商,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访华寻根、勾沉文学史料、培养新秀。

以泰华为例,主要代表作家有司马攻、梦莉、姚宗伟等。

欧美以美华为代表,拥有四十多位成名作家,多数来自港台地区,具有多重身份,多数执教高校。

如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欧阳子、杨牧、许达然等。

二、海外华文重镇之所以在东南亚地区有以下几个原因1、历史悠久,有侨民文学转为本土文学共有四五十年不等,新文学已经经历六七十个春秋。

2、地远亲近,于中国三岸邻近,华族传统被较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与母国保持密切联系,交流频繁,遥相呼应。

3、人多势众,华裔数以百万计,作家诗人也数以百计。

4、重视华教、开办华教,文学新人辈出。

5、精英荟萃,不仅有强大的作家队伍,而且有自己的文学组织家、出版家、编辑家、翻译家、评论家、儿童文学家、戏剧影视家和热心家。

三、坚持严肃文学创作,古今东西熔一炉。

“现实主义现代化,现代主义现实化;严肃文学通俗化,通俗文学健康化颇受东南亚文学界赞同。

四、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千方百计寻找出路,海外华文作家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革新,题材十分宽泛,已从过去爱国思乡转为向新土社会现实乃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富有地方色彩、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信息量极大。

在技术上也日益圆熟,品种丰富,其佳作已不让中国三岸,不可小视。

中华文化传统与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化传统与海外华文文学

‘无理而妙’的独特美学观念的实验”,将其现代性写 作带入了一种更为高远的诗意境界。在其移居加拿大以 后创作的3000余行长诗《漂木》中,
他尝试呈现“大中国诗观”与“漂泊的天涯美学”思想, 着力于将个体性、民族性经验提升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哲 理境界。洛夫用“悲剧意识”和“宇宙
境界”来描述“漂泊的天涯美学”的内涵,他认为: “广义地说,每个诗人本质上都是一个精神的浪子,心 灵的漂泊者。”他要写的就是他们那种寻找
史时空中的传承、异变以及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 在海外传承与扎根,其与整体中华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互 补,值得重视。“传统”的确认及其创造
性转化自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以来,中外文化之间 已经难以摆脱相克相生的存在状态。“传统”不是僵化 不变、封闭自足的某种教条,而是以巨大
的涵化力和自我更新性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获得丰富的特 质。因此,在当下重提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不是为了简Hale Waihona Puke 单地复古,而是要创造性地更新。正如习
建构想象中的“中国形象”,从电影《喜福会》到《卧 虎藏龙》;从白先勇的小说《台北人》到洛夫的长诗 《漂木》,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欧风美
雨的击打淘洗,中华文化传统以深植于心的根性特质始 终影响着他们的情感与表达,也由此形成其意境深远的 美学特色。同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思考相
比,境外、海外华人因为处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最前沿, 他们更容易直接体验到中外文化的冲突对本民族文化的 冲击,因此,关注他们在“文化争战”
中国大陆”的文学历史,而境外、海外汉语文学的面貌 要用另外的话语体系单独建构。随着学科观念的变革, 以及我们对“空间”观念、对“世界”意
义的重新理解,学界出现了在文化整体观意义探讨“汉 语新文学”的声音,从语种的内涵意义和形式意义上重 建“汉语新文学”格局,从语言与文化的

【迈向华文比较诗学的研究】比较诗学研究的内容

【迈向华文比较诗学的研究】比较诗学研究的内容

【迈向华文比较诗学的研究】比较诗学研究的内容一、“海外华文文学”概念的辨析大陆关注海外华文文学是从新时期开始的,1979年4月,广州《花城》创刊号发表了曾敏之的关于大陆外的华文文学研究的《港澳及东南亚汉语文学一瞥》文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学者对“台港文学”的关注。

1986年,因较多海外华人作家和学者参与,第三届讨论会把会议名称由“台港文学学术讨论会”改为“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

暨南大学的饶芃子认为,这一更名意味着评论界已经认识到台港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差异性。

到了1991年的第五届研讨会,由于有澳门的代表参加,会议又将名称改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的加速,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1993年的第六届研讨会,将会议的名称改为“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而且成立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委会”。

“世界华文文学”的命名,表明海内外的华文文学研究,都应该具有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观念。

xx年5月,在暨南大学正式成立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海外华文文学从“台港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这一命名和内涵的不断深化,反映了我们努力从未成熟寻求走向成熟的过程。

随着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不断拓展,近年来较多讨论的从语种的华文文学到族性的华文文学再到文化的华文文学,则更富于历史感地触及了华文文学的精神和本质。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通常是指对于大陆以外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以中文汉字书写、创作、出版为其主要特征的文学载体及其作家、作品所进行的研究和论述。

这是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学研究领域,它有着世界的整体观念,它所强调的是被历来研究者忽视了的 __之外的华文文学。

因而华文文学,在空间上,主要指 __外华文文学,因此有了被当前学术界默认的海外华文文学的称谓。

从文学地图上看,海外(不包括台港澳)华文文学有北美板块、东南亚板块、澳洲板块、欧洲板块。

中国文学在东南亚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内容--评饶芃子主编的《中国文学在东南亚》

中国文学在东南亚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内容--评饶芃子主编的《中国文学在东南亚》

中国文学在东南亚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内容--评饶芃子主编的《中国文学在东南亚》黎楠【摘要】中国文学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各国如何传播,这些东南亚国家选择了哪些中国文学作品,是本文探讨的两个问题。

从时间角度来看,中国文学在越南、泰国、新马和菲律宾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译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学还通过华校、报刊、社团等渠道传播中国旧文学,通过华侨社会、报刊、南渡文人三种途径传播五四新文学。

从传播方向来看,除了从中国到东南亚这个方向传播中国文学外,东南亚各国的华人还通过翻译传播中国文学,并用中国文学形式进行文学创作。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5-7,24)【关键词】饶芃子;《中国文学在东南亚》;传播途径;传播内容【作者】黎楠【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饶芃子主编的《中国文学在东南亚》一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

在后记中饶芃子写出主编该书的原因:北京大学的乐黛云教授向她提出《中国文学在东南亚》这个课题,缘由是饶芃子工作单位暨南大学是一所华侨大学,设有关于东南亚、华侨华人和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可以提供东南亚地区的相关历史文化资料,暨南大学向来重视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接触到不少东南亚华文文坛上的朋友,这些背景有利于此课题的拓展。

于是,饶芃子在1990年代初开始组建课题组,收集相关资料,并于1997年底定稿。

饶芃子负责全书的整体构思和大纲,然后统稿、定稿。

“探索东南亚诸国在对中国文学的选择、接纳及其‘内化’的现象,是一个有世界意义、有魅力的课题。

”那么,中国文学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各国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各国又选择了哪些中国文学作品,是本文探讨的两个问题。

《中国文学在东南亚》一书中指出了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接受中国文学的途径,具体如下。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和科技的发展,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也正在发生着现代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海外华文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和中国文学对于海外华文学的影响都在不断地加深和扩展。

本文就此话题进行探讨,从不同角度分析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海外华文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体现在文学主题和表达方式上。

随着华人移民的全球化扩张,海外华文文学越来越多地关注和表现移民、跨文化交流、身份认同等主题。

这种主题的扩展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影响,中国文学开始更多地涉及到跨文化交流和全球意识。

在表达方式上,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不断地推动着文学语言和风格的创新,这种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学作家。

中国文学作家开始更加关注语言的多样性和自由度,同时也更加愿意尝试新的文学表达方式。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对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

作为全球华文读者的重要来源,网络媒体为海外华文作家和中国文学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和传播空间。

也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为新生的文学形式涌现出来,这些新形式的文学作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海外华文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内容,同时也为两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

海外华文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不仅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两者之间积极互动和交流的结果。

在新的文学时代,我们相信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将更加紧密和深入,这种融合将为全球华文文学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新鲜力量和新的活力。

我们也期待着在这种融合过程中,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能够共同探索和传承丰富的文学传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加积极和深刻的贡献。

“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作者: 翁瑞瑶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华文文学
页码: 32-3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海外华文文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华文传媒 2010年 暨南大学 中国大陆 知名学者 港台地区
摘要:2010年3月9日~11日,“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隆重举行。

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与海外的40多位知名学者、作家共聚一堂,围绕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这一领域中的新问题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探讨。

来自台港澳以及内地各高校的60多位博士生列席了这一学术交流盛会。

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
饶芃子
【期刊名称】《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22)001
【摘要】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

海外华文作家都是在双重文化背
景中写作,他们的作品中常常有两种文化的“对话”,需要以跨文化的眼光去对其审视和观照。

为了探究海外华文文学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美学的价值,应当引进比较文学的多维比较方法。

在海外华文作家笔下,有一些不同族群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种文化的现实描述,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解读和诠释,对其进行分析、追问,会给海外华文文学提供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总页数】5页(P1-5)
【作者】饶芃子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O-03
【相关文献】
1.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视点: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 [J], 饶芃子
2.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标志性工程--读《海外华文文学史》兼谈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 [J], 姜建
3.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兼论现代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视角的有效性 [J], 罗晓静
4.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 [J], 饶芃子
5.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 [J], 饶芄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典型标本——简评饶芃子教授的《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典型标本——简评饶芃子教授的《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

A Typical Specimen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A Critique of A New Vision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by Rao Pengzi
作者: 陈涵平
作者机构: 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303
出版物刊名: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48-50页
主题词: 海外华文文学;新视野;标本
摘要:饶芃子教授的《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是一部具有标本意义的新著。

该书不仅透现出20余年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记录了饶先生在该学科发展的许多重要时期提出的
创新性观点,而且展示了该学科研究诸多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以及饶先生对学科发展的历史
总结和宏观把握。

饶芃子学术成就简介

饶芃子学术成就简介

饶芃子学术成就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饶芃子,文艺理论家,1935年生于广东潮州.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
系并留校任教.1958年调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校长、学位委员会主席,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广东省作协副主席.现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
【总页数】1页(P1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6
【相关文献】
1."边缘"学术领地的拓荒者——饶芃子教授的学术探寻
2.智心与爱心的交响——
饶芃子教授的学术与师教人生3.学生是我学术生命的延续——暨南大学饶芃子教
授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4.徜徉于艺术与人生的诗意境界——“饶芃子教
授学术思想与教学方法研讨会”综述5."清清如水"
——记我的博士生导师饶芃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欧洲华文文学到海外华文文学

从欧洲华文文学到海外华文文学

From European Chinese Literature to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 赵淑侠
作者机构: 美国纽约
出版物刊名: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5页
主题词: 欧洲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儒家思想 基督文明
摘要: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欧洲各国华人数目在大量增加,华侨社会的结构也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分子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有爱好文学、以写作为专职的,因此欧洲的华文文学,便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于1991年3月在巴黎成立,如今的欧洲华文文学,已进入成熟、稳定阶段,前景一片光明。

“世界华文作家协会”成立于1992年,今天的整个世界之上,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学。

分布在海外各地的华文作家,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是都有完整的中华文化背景。

再就是因为长居国外,多少受到一些住在国文化特色的熏陶。

他们具有一种揉和了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质,他们更习惯以这两种特质的混合观点来看人生,看世界。

海外华文文学代表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一是对内,也就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本身的。

其二是对外,也就是对全个世界,对人类文化整体的。

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致辞

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致辞

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致辞
饶芃子
【期刊名称】《华文文学》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 尊敬的徐州师范大学校领导、各位学者、各位朋友:rn今天,"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顺利举办,首先,我代表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对徐州师范大学的精心安排、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欢迎.我因事不克前往,就"以书代口",表达自己的一份念想和一点意见.
【总页数】2页(P5-6)
【作者】饶芃子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综述 [J], 梁文文;刘娜
2.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综述 [J], 梁文文;刘娜
3."第三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致词 [J], 饶芃子
4.在"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J], 饶芃子
5.在“第三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会议”上的致辞 [J], 铁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兴起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入传中国。

根据现在看到的资料,最早将“比较文学”这一概念引进我国学界的是章锡琛,一九一九年他在翻译日本学者本间久雄的《文学研究方法》一书时,第一次用中文引入“比较文学”这个词。

一九二一年吴宓在《留美学生季刊》上发表《论新文化运动》一文,介绍比较文学概念和法国学派的观点,之后,比较文学进入清华大学课堂。

但比较文学入传中国以后,由于国内外种种原因,有很长一段时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发展,以致像我这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进入大学中文系念书的人,也不知比较文学为何物。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有幸认识它。

我有幸“结识”比较文学,是得益于外国文学专家黄轶球的启蒙和指点。

黄轶球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留欧学生,曾先后在瑞士菲立堡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攻读比较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一九三五年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回国,一直在大学中文系讲授世界文学,并致力于越南文学的译介和研究,在国内学坛独树一帜。

黄轶球于一九六一年从广东师范学院调到暨南大学中文系执教。

我和他接触较多,是在打倒“四人帮”以后的一九七八-一九八二年,他任暨南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期间。

那时,我协助肖殷指导两名文艺学研究生,黄轶球也有两名欧美文学的研究生,两个专业的学生有的课程是交叉的,所以要经常和黄轶球联系。

因他知道我一九五七年在中山大学任助教时曾跟随王起(季思)进修宋元文学,对中国传统戏剧有浓厚兴趣,而他为两个研究生选择的论文题目分别是《〈娇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和《〈灰栏记〉与〈高加索灰栏记〉》,都是中西戏剧比较的课题,他曾不止一次和我谈到他研究生这两篇论文的选题。

他认为,中西传统戏剧差异很大,而我们现在文艺理论教科书上所讲的戏剧概念、特征,都是从西方文论引入的,并不符合中国古典戏剧的实际,因而有必要引导学生对中西传统戏剧文本进行比较研究,弄清它们之间的同和异,这一观点使我深受启发。

一随笔与书评《比较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序言与后记饶芃子九八二年,黄轶球因年事高,要专心于著译,不再担任副系主任,学校安排我接替他在系里的工作。

我到他府上请教,他热情地给我指导,说:“暨大在‘文革’期间停办多年,现在刚刚复办,要在传统学科发展上创优势,难度很大,应开拓新学科,可考虑引入比较文学。

”还说,“因我们是中文系,可从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做起。

”当时,比较文学刚在大陆学界复兴,只有少数的译著和论文,尚未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课堂。

他还简要地向我介绍比较文学在法国和美国发展的历史,特别讲了早期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主张和研究方法。

之后,我们商定,由黄轶球给欧美文学和文艺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开“比较文学史”课。

由于“文革”时黄轶球受到激烈冲击,许多相关资料已遗失,手头只有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法文本,他就决定以此为教材用汉语给学生授课。

这是我第一次接受比较文学的启蒙。

后来,我根据黄先生的意见,在系里成立文艺理论研究室,把中西文学比较作为我们的主攻研究方向,并从系里拨出经费,出版《文学比较研究通讯》,这是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研究室编辑的不定期刊物,自一九八三年十月创刊,至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共出版十期。

一九八二年六月,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和天津市外国文学学会等多个单位共同发起,在天津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比较文学讨论会。

我因有公务未能出席会议,那时黄轶球的两位研究生已毕业留校任教,我便让他们和我们文艺理论教研室的一位助教前往参加。

他们的论文在研讨会上得到很好的评价,还被选入会后出版的论文集中。

这三位青年教师在会上的表现,给暨大中文系带来了良好的声誉。

会后,乐黛云来函,邀我为她主编的“中国比较文学丛书”撰写一本关于中西戏剧比较的著作。

我十分惶恐,因自知尚未进入比较文学之“门”,但有感于乐黛云的诚挚和信任,我答应了。

所以从一九八三年开始五年左右的时间,我个人的科研就围绕这一课题进行。

这期间结合科研,我还先后为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和本科三年级学生开出“中西戏剧比较专题”和“中西戏剧比较”两门课。

一九八四年九月,我被学校任命为中文系系主任。

不久,乐黛云给我来信,建议由暨南大学中文系主办一次全国性的比较文学讨论会,经请示学校领导,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当年十一月在暨南大学召开了国内第二次全国性的比较文学讨论会,那次会议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均有学者参加。

在会议召开之前,为了做好学术准备,我查阅了国内不同时期发表的一百七十三篇比较文学及其相关的论文,对这一学术领域的信息和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

由于我当时在文艺学的教学与研究方面正面临难以突破的困惑,比较文学的视野与方法给我以新的学术启示,我深感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新的学术领域,愿意在这方面积极参与。

在学校领导和全系教师的支持下,会前的准备工作顺利进行,系里的教师和研究生还为这个会议的召开提交了七篇论文,这在当时的暨南大学是一件很引起关注的事情。

就在这次研讨会上,我有幸见到乐黛云、林秀清、应锦襄、孙景尧、谢天振,还有从北京调来我们省星海音乐学院任院长的赵宋光,他们都是新时期比较文学在我国复兴的“先行者”。

在会上,刚从法国参加国际比较文学研讨会回来的林秀清介绍了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最新动态;从美国访问回来不久的乐黛云介绍了美国学坛这方面的情况;从德国进行学术交流回来的赵宋光介绍了德国跨学科比较研究的进程,他还以歌德作品《浮士德》的文学文本与音乐文本、雕塑文本为个案,具体阐明跨学科比较的魅力;我们学校外语系刚从加拿大做访问学者回来的梅尼琴老师也介绍了有关该国的比较文学动态,使与会代表获得了大量的比较文学信息。

大家都为这一新兴学术领域的新的视野、精神所鼓舞,自始至终会议气氛十分热烈。

尽管限于条件,会议的方方面面都很简朴,但为了学术,朋友们毫无怨言,还对暨大能“全力以赴”来举办这么一个规模不小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表示赞赏和谢意!这次讨论会不仅使我本人得以介入、参与这个新兴学术领域,更重要的是在广东学界点燃了比较文学之“火”,使暨南大学中文系在这之后成为广东比较文学的一个“中心”。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暨南大学领导组织文科各系系主任赴香港高校交流、考察,其间我应当时香港比较文学学会会长、香港大学英语系主任黄德伟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中心主任袁鹤翔教授的邀请,在香港会议中心向他们介绍有关大陆比较文学研究现状,并就粤港比较文学的合作交换意见。

在这次交流的基础上,黄德伟教授还联络了厦门大学的应锦襄,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磋商,彼此达成共识:拟在广东或福建联合举办若干次“粤、港、闽比较文学研讨会”。

一九八五年十月,由北京大学牵头,全国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发起,在深圳大学召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国际研讨会”,暨南大学也是发起单位之一。

当时的深圳特区刚创建不久,之所以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诞生地,与乐黛云从北京大学借调深圳大学任中文系系主任有直接的关系,她以非凡的学术热情做了大量的组织发动工作,不仅得到各方面的响应,还得到深圳大学和深圳市领导的大力支持。

参加这次大会的除国内各地学者外,还有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佛克玛、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会长艾德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厄尔·迈纳、法国巴黎第四大学比较文学教授雪弗列、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詹明信等十四位外国著名学者和多名港台学者,学会还在会议期间举办比较文学青年教师培训班,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培养青年骨干。

在这次大会上,我被选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

正是在深圳会议精神的感召下,一九八六年,经我倡议,得到省内学界同仁和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领导的支持,广东省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了,会址设在暨南大学。

之后,我们把原先暨南大学中文系出版的《文学比较研究通讯》扩大改版,创办会刊《比较文学研究》(贾益民主编:《比较文学研究》,广东省比较文学研究会出版,共三期)。

由研究会副秘书长贾益民担任主编。

这是当时国内仅有的三个比较文学刊物之一。

一九八七年七月,我被任命为暨南大学副校长,主管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当年十一月,研究会与暨南大学、五邑大学联合在江门市举办“广东省比较文学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对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教学等问题进行研讨。

我在研讨会开幕式的学术报告中提出,要从广东地区地理和文化背景特殊性出发,探讨如何确立广东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个性问题,在讨论中得到与会代表的认同。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广东比较文学研究会、香港比较文学学会联合在广东中山市举办第一届“粤、港、闽比较文学研讨会”,出席会议的除本省比较文学研究会会员外,还有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天振教授、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的李万钧教授、香港大学的黄德伟教授等。

会议中心议题是“比较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会学者围绕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还涉及与这一议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文学影响、文学运动,以及如何运用比较文学方法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等问题。

这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六十余篇,一九九○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书名为《比较文学与比较美学》。

我在该书的“序”中指出:广东地处祖国南大门,中外文化很早就在此交汇,移民海外的华侨、华人很多,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和条件。

我们应该借助我省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上的优势,努力开拓世界华文文学比较研究的新局面。

华语在世界上是一个很大的语系,不同国家的华文文学有不同的特色,开展这方面的比较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探讨世界华文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共同的规律性问题,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的状况,促进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交流。

我们如能以此作为一个新起点,我相信,未来的十年,广东比较文学研究将会有更大的成绩(饶芃子主编:《比较文学与比较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年)。

这是我第一次提出要把海外华文文学引入比较文学领域的观点。

一九九○年八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在贵州举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国际研讨会”,我在会上作了“中西戏剧结构及其文化成因”的学术报告。

在学会换届选举中我被选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至今已连任多届。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方面参加全国和地区举办的各种比较文学研讨会,提交自己关于比较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于一九九一-一九九五年在广东、福建主持,参与组织第二、三届“粤、港、闽比较文学研讨会”;另一方面应邀在省内外高校作了十几次有关比较文学的学术报告和讲演,身体力行地普及比较文学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进而将其付诸自己的学科建设中。

暨南大学的文艺学硕士点,是一九八一年我的导师肖殷领衔建立的,创点的方向是“创作理论与批评方法”。

肖殷去世以后,硕士点由我领衔,增设了“文艺理论与比较文学”专业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