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电解问题

合集下载

电解质溶液习题答案

电解质溶液习题答案

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1.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共轭碱:H 2O 、H 3O +、H 2CO 3、HCO - 3、NH + 4、NH + 3CH 2COO -、H 2S 、HS -。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共轭酸:H 2O 、NH 3、HPO 2- 4、NH - 2、[Al(H 2O)5OH]2+、CO 2- 3、NH + 3CH 2COO -。

答:(1)酸H 2O H 3O + H 2CO 3 HCO 3- NH 4+ NH 3+CH 2COO - H 2S HS -共轭碱 OH - H 2O HCO 3- CO 32- NH 3 NH 2CH 2COO - HS - S 2- (2)碱H 2ONH 3HPO 42- NH 2- [Al(H 2O) 5OH] 2+ CO 32-NH 3+CHCOO - 共轭酸 H 3O + NH 4+ H 2PO 4- NH 3 [Al(H 2O) 6] 3+ HCO 3-NH 3+CH 2COOH2. 在溶液导电性试验中,若分别用HAc 和NH 3·H 2O 作电解质溶液,灯泡亮度很差,而两溶液混合则灯泡亮度增强,其原因是什么?答:HAc 和NH 3·H 2O 为弱电解质溶液,解离程度很小;混合后反应形成NH 4Ac 为强电解质,完全解离,导电性增强。

3. 说明:(1) H 3PO 4溶液中存在着哪几种离子?请按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出顺序。

其中H 3O +浓度是否为 PO 3- 4浓度的3倍?(2) NaHCO 3和NaH 2PO 4均为两性物质,为什么前者的水溶液呈弱碱性而后者的水溶液呈弱酸性?答:(1) 若c (H 3PO 4)=O.10mol·L -1,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离子 H + H 2PO 4- HPO 42- OH - PO 43- 浓度/mol·L -1 2.4×10-2 2.4×10-2 6.2×10-8 4.2×10-13 5.7×10-19 其中H +浓度并不是PO 43-浓度的3倍。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电解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和化学反应。

本文将介绍电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实验原理电解实验是利用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将溶质分解成离子的现象。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解作用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电解实验可以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来研究电解质的离子性质。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包括电解槽、电解质溶液、电流源和电极等。

2. 实验装置的搭建:将电解槽放置在实验台上,将两块电极(通常是铂电极或银电极)分别插入电解槽中的两个孔内,保持电极之间适当的距离。

接下来,将电极与电流源相连,确保电解槽内的电解质溶液能够与电流源形成闭路。

3. 溶液的制备:选择适当的电解质溶液,并按照实验要求配制出一定浓度的溶液。

将溶液慢慢倒入电解槽中,直至盖过两个电极。

4. 实验操作:打开电流源,将电流调整到所需电流强度。

过程中,观察溶液中是否产生气泡、析出物或颜色变化等现象。

5. 实验记录:记录电流强度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并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装置电解实验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电解槽、电极、电流源等。

1. 电解槽:通常为透明玻璃或塑料制成,可容纳电解质溶液。

2. 电极:电解实验中常用的电极有铂电极和银电极。

电极的选择要根据实验要求决定。

3. 电流源:电解实验中需要稳定的电流源,可使用直流稳压电源或电解槽内置的电流控制电路。

四、实验结果分析电解实验的结果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电解质的电导性:根据电解质溶液的电流强度和实验所使用的电解质浓度,计算电导率,从而评估电解质的离子性质。

2. 溶液中的反应:观察实验过程中溶液是否发生气泡产生、析出物生成或颜色变化等现象,以确定是否有化学反应发生。

3. 电极的变化:观察电极表面是否有物质沉积,判断电极是否发生了反应。

5. 实验的偏差和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误差,探讨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电,使溶液中的离子被电解成原子或原子团,从而观察电解质溶液的化学性质和电学性质。

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解质,如酸、碱和盐。

在电解实验中,一般使用两个电极:阳极(正极)和阴极(负极)。

阳极在电解过程中是电流流入的地方,通常是由石墨或铂金制成;而阴极是电流流出的地方,常用的材料是铜或银。

将电解质溶液放置在容器中,将阳极和阴极插入其中,并将它们连接到电源上,通电后,阳极会因为氧化反应而发生化学变化,阴极则会因为还原反应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会分解成正离子和负离子。

正离子会向阴极移动,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负离子则会向阳极移动,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当我们将纯水(不加任何溶质)进行电解实验时,我们会发现气泡从两个电极上冒出来。

这是因为水在电解过程中会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

氢离子会向阴极移动,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氧离子则会向阳极移动,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

通过观察气泡的性质和数量,我们可以推断出纯水的电离程度和电导率。

除了纯水的电解实验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解各种电解质溶液来研究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电学性质。

例如,当我们电解氯化钠溶液时,会观察到氯气从阳极产生,氢气从阴极产生。

这是因为在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会向阴极移动,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钠金属,氯离子则会向阳极移动,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

通过观察气体的产生和观察溶液中的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出反应的进行程度和电解质的浓度。

另外,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还可以用来研究电解物质的电化学行为。

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电位和电流强度,我们可以得到物质在电解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情况、电化学等效物质的含量和电解物质的稳定性等重要参数。

总的来说,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通过观察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和电学变化,可以研究电解质的化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电化学行为。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解答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解答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上一章下一章返回1.柯尔拉乌希经验公式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柯尔拉乌希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的重要性何在?答:柯尔拉乌希经验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水溶液,浓度低于0.01mol·dm-3的稀溶液。

根据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可以从相关的强电解质的Λ∞来计算弱电解质的Λ∞。

或由离子电导数值计算出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

2.电导率与摩尔电导概念有何不同? 它们各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电导率κ是:两极面积各为1m2,并相距1m时,其间溶液所呈的电导;而摩尔电导是在相距1m的两电极间含有1mol溶质的溶液所呈的电导,摩尔电导用Λm表示Λm=κ/c,电导率κ与电解质本性有关,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浓度有关;摩尔电导与电解质本性有关,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浓度有关。

3.为什么用交流电桥测定溶液的电导? 为什么用1000H z(即c/s,周每秒)频率测定溶液的电导? 为什么在未知电阻的线路上并联一电容? 测准溶液电导的关键是什么?答:用交流电流测溶液的电导,可以避免电解作用而改变电极本性,并且可以消除电极的极化作用。

用1000Hz的交流频率可防止电极上的极化作用,并可用耳机检零。

并联电容是为了消除电导池的电容的影响。

测准电导的关键是在各接触点均接触的条件下,电桥平衡,正确检零。

4.当一定直流电通过一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时,在阴极上析出金属的量正比于:(1) 金属的表面积; (2)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3) 通入的电量; (4)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的速度。

答:(3).5.在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的实验中,其结果是否正确,最关键是决定于:(1) 界面移动的清晰程度; (2) 外加电压的大小;(3) 阴、阳离子迁移速度是否相同; (3) 阴、阳离子的价数是否相同。

答:(1)6.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时,作为溶剂的水电离为 H+、OH-离子,为什么一般不考虑它们的迁移数?影响离子迁移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因为水中H+与OH-的浓度甚低,K sp=10-14,其迁移数极小,不考虑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电解质溶液试题

电解质溶液试题

电解质溶液试题⼀选择题1电解时,主要承担电量迁移任务的离⼦与⾸先在电极上发⽣反应的离⼦间有什么关系?()(A)没有任何关系(B)有某种关系(C)有⽆关系视相对电迁移率的⼤⼩⽽定(D)两者总是⼀致的2已知Cu的相对原⼦量为64,⽤0.5法拉第电量可从CuSO4溶液中沉淀出多少Cu?()(A) 16 g (B) 32 g(C) 64 g (D) 127 g3 H2S2O8可由电解法制取,阳极反应为:2H2SO4→ H2S2O8+ 2H+ + 2e-,阳极副反应为O2的析出。

阴极析氢效率为100%,已知电解产⽣H2,O2的⽓体体积分别为9.0 L和2.24 L(标准态下),则⽣成H2S2O8的物质的量为:()(A) 0.1 mol (B) 0.2 mol(C) 0.3 mol (D) 0.4 mol4按物质导电⽅式的不同⽽提出的第⼆类导体,下述对它特点的描述,哪⼀点是不正确的?()(A)其电阻随温度的升⾼⽽增⼤(B)其电阻随温度的升⾼⽽减⼩(C)其导电的原因是离⼦的存在(D)当电流通过时在电极上有化学反应发⽣5当⼀定的直流电通过⼀含有⾦属离⼦的电解质溶液时,在阴极上析出⾦属的量正⽐于:()(A) 阴极的表⾯积(B)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C) 通过的电量(D) 电解质溶液的温度6在CuSO4溶液中⽤铂电极以0.1 A的电流通电10 min,在阴极上沉积的铜的质量是:()(A) 19.9 mg (B) 29.0 mg(C) 39.8 mg (D) 60.0 mg7使2000 A的电流通过⼀个铜电解器,在1 h 内,能得到铜的质量是:()(A) 10 g (B) 100 g(C) 500 g (D) 2 700 g8⽤0.1 A的电流,从200 ml 浓度为0.1 mol·dm-3的AgNO3溶液中分离Ag,从溶液中分离出⼀半银所需时间为:()(A) 10 min (B) 16 min(C) 100 min (D) 160 min9 z B、r B及c 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 B 种离⼦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度,对影响 B 离⼦迁移数 (t B) 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A) │z B│愈⼤,t B愈⼤(B) │z B│、r B愈⼤,t B愈⼤(C) │z B│、r B、c B愈⼤,t B愈⼤(D) A、B、C 均未说完全10在⼀定温度和浓度的⽔溶液中,带相同电荷数的 Li+、Na+、K+、Rb+、它们的离⼦半径依次增⼤,但其离⼦摩尔电导率恰也依次增⼤,这是由于:()(A) 离⼦淌度依次减⼩(B) 离⼦的⽔化作⽤依次减弱(C) 离⼦的迁移数依次减⼩(D) 电场强度的作⽤依次减弱11电解质溶液中离⼦迁移数 (t i) 与离⼦淌度 (U i) 成正⽐。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及应用练习题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及应用练习题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及应用练习题1.用铂电极(惰性)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 2和O 2的是( )A .稀NaOH 溶液B .HCl 溶液C .酸性MgCl 2溶液D .酸性 AgNO 3溶液解析:选A 阳极:4OH --4e -===O 2↑+2H 2O ,阴极:2H 2O +2e -===H 2↑+2OH -,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 H 2 和 O 2,故A 正确;阳极:2Cl --2e -===Cl 2↑,阴极:2H ++2e -===H 2↑,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 H 2 和Cl 2,故B 、C 错误;阳极:2H 2O -4e -===O 2↑+4H +,阴极:Ag ++e -===Ag ,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Ag 和O 2,故D 错误。

2.用惰性电极电解如下物质可制得对应金属的是( )A .电解熔融AlCl 3获取金属铝B .电解MgCl 2溶液获取金属镁C .电解CuCl 2溶液获取金属铜D .电解饱和食盐水来获取金属钠解析:选C 电解熔融的Al 2O 3才能够制备金属铝,A 错误;电解熔融的MgCl 2获取金属镁,B 错误;电解CuCl 2溶液,阴极得到铜,C 正确;电解熔融的NaCl 才能制备钠,而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NaOH 溶液,D 错误。

3.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氯碱工业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B .用湿润 KI 淀粉试纸在铜电极附近检验气体,试纸变蓝色C .氢氧化钠在石墨电极附近产生,Na +向石墨电极迁移D .铜电极的反应式为2H ++2e -===H 2↑解析:选D 设计本装置的目的是探究氯碱工业原理,也就是电解NaCl 溶液,故Cu 电极只能作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A 不正确;Cu 电极周围得到的产物是H 2,无法使湿润KI 淀粉试纸变蓝色,B 不正确;NaOH 是Cu 电极周围产物,Na +向Cu 电极迁移,C 不正确;Cu 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 ++2e -===H 2↑,D 正确。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解析

电解质溶液习题及解析

《电解质溶液》作业参考解析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B. 共轭酸碱对中,共轭酸的酸性越强,则其共轭碱的碱性越弱C. 酸碱反应时,强酸反应后变为弱酸D. 两性物质既可以给出质子,也可以接受质子【C】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和共轭碱之间,若共轭酸越容易给出质子,其酸性越强,那么共轭酸给出质子后生成的共轭碱就越难得到质子,表现为碱性越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的酸给出质子后生成其共轭碱,反应物中的碱得到质子生成其共轭酸。

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两性物质的是A. NH4AcB. NaHCO3C. C3H5O3Na(乳酸钠)D. NH2CH2COOH(甘氨酸)【C】NH4Ac、NaHCO3和NH2CH2COOH是3个典型的两性物质,乳酸是2-羟基丙酸,结构式为,由此可见乳酸为一元酸,所以C3H5O3-为一元碱。

3. 已知相同浓度的电解质NaA、NaB、NaC、NaD的水溶液,其pH值依次增大,则相同浓度的下列稀酸溶液中解离度最大的是A. HAB. HBC. HCD. HD【A】首先,共轭酸碱对中共轭碱的碱性越强,其共轭酸的酸性越弱,反之共轭碱的碱性越弱,则其共轭酸的酸性越强。

其次当酸的浓度相同时,解离度越大的酸,其酸性就越强,因此题中所问其实就是这4种酸之中酸性最强的是哪个?根据题意,同浓度的NaA、NaB、NaC、NaD水溶液的pH值依次增大,因此它们的碱性是依次增强的,所以它们的共轭酸HA、HB、HC、HD的酸性就是依次减弱的。

4. 三元酸H3PO4共三对共轭酸碱对,下列关于K a、K b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K a1·K b1 = K wB. K a1·K b2 = K wC. K a1·K b3 = K wD. K a2·K b3. = K w【C】H3PO4在水溶液中的三步质子传递反应分别如下:PO43-在水溶液中的三步质子传递反应分别为:三对共轭酸碱对分别是:H3PO4-H2PO4-;H2PO4--HPO42-;HPO42--PO43-。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题--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题--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题三大守恒定律I.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例如:NH4Cl溶液:c(NH+4)+c(H+)= c(Cl-)+ c(OH-)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例如:Na2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 c(HCO3-)+ c(OH-)NaOH溶液:c(Na+) + c(H+)=c(OH-)Na3PO4溶液:c(Na+) + c(H+) = 3c(PO43-) + 2c(HPO42-) + c(H2PO4-) +c(OH-)II.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如: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 c(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 2c(CO32-+ HCO3-+ H2CO3)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 c(CO32-)+ c(HCO3-) +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III.质子守恒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或者水溶液的由水电离出来的H+总量与由水电离出来的OH-总量总是相等的,也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

例如:NH4Cl溶液:电荷守恒:c(NH4+) + c(H+) = c(Cl-) + c(OH-)物料守恒:c(NH4+)+ c(NH3•H2O)= c(Cl-)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Cl-,得到,c(H+) = c(OH-) + c(NH3•H2O),即是质子守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质量。氢氧化钠中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40
元素的质量分数明显大于氢氧化钠中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随着水的电解,氢元素的 质量分数应减小,所以B对。 2 1 4、氢氧化钠中的氢氧元素质量比 16 ,水中的氢氧元素质量比 16 ,随着水的电解,氢 氧元素质量比将变小,所以D错,需要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电 解水就相当于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原理可表示:
通电
2H2O==2H2 +O2 电解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液的PH将减小 NaOH B、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C、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变大 H2O D、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解析: 1、右图所盛氢氧化钠溶液在电解水过程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 填“变”、“不变”) 所以钠元素的质量也应该 。但电解水过程总重量会减小。(所以C对 ) 2、电解水时,水的质量会逐渐减少(溶剂减少),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将会 (填“增大”、或“减小”),所以PH值将 。(所以A错) 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应该等于氢氧化钠中的氢元素的质量加上水中氢元素的质量除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