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教师艺术素养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3篇)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提升学生艺术素养,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坚持全面发展个性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原则。
第三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与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四个方面,教育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第二章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组织第五条学校应成立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亲自领导,组织和协调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教育工作。
第六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工作进展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七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第八条学校应配备足够的艺术教育教师,保证各项艺术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并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
第三章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内容与要求第九条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第十条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十一条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第十二条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艺术活动和演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第四章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艺术教育工作的课程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确保艺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十四条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如美术比赛、音乐比赛、舞蹈比赛和戏剧表演等,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艺术教师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艺术教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从事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第三条艺术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艺术教育。
第二章教学规范第四条艺术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和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
第五条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六条教师应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第七条教师应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条教师应定期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第九条艺术教师应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第十条教师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第十一条教师应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廉洁从教。
第十二条教师应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共同提高。
第四章教师考核第十三条学校将对艺术教师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学水平、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
第十四条教师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评优、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教师考核不合格者,学校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教师培训与发展第十六条学校将为艺术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包括专业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等。
第十七条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第十八条学校将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支持教师发表学术论文。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艺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2. 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教育方针政策。
3. 严谨治学,不断进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高中艺术生教学管理制度
高中艺术生教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提高高中艺术生的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学生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养,提高其审美能力和综合艺术表现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认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第三章教学内容1.基础课程:美术基础、音乐基础、舞蹈基础等。
2.专业课程: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课程。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的选修课程。
第四章教学方法1.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小班教学,注重个性化教学。
2.以案例教学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跨学科教学。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展览。
第五章教师队伍建设1.配备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擅长艺术教学的教师。
2.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第六章学生管理1.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2.建立学生档案,定期跟踪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第七章管理制度1.学校建立艺术生教育学科设置和师资队伍配置。
2.学校建立学生课程学习计划和自主选课制度,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设置课程。
3.学校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定期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成绩评定。
第八章教学改革1.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2.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第九章教学信息化1.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2.推广教学资源共享,促进课堂教学创新和教学质量提升。
3.建立学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管理。
第十章综合评价1.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艺术类教师规章制度
艺术类教师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艺术类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艺术类教学工作的教师,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类艺术教师。
第三条艺术类教师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政策规定,恪守职业道德,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条艺术类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注重学生的艺术特长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条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当为艺术类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和支持,保障教师的工作秩序和权益。
第二章教学内容和方法第六条艺术类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坚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七条艺术类教师应当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重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第八条艺术类教师应当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九条艺术类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讨论、表演等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十条艺术类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作品创作和展示,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师德师风第十一条艺术类教师应当恪守师德,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榜样,做教书育人的先行者。
第十二条艺术类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十三条艺术类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风,坚守原则,遵守规章制度,不得有违法违纪行为。
第十四条艺术类教师应当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关心学生生活、学业和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十五条艺术类教师应当注重个性与专业的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艺术修养,做到知行合一、德艺双馨。
第四章管理和评价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艺术类教师管理制度,明确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工作要求,配备必要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
初中学校关于艺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发展初中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初中部全体学生及艺术教师。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艺术教育管理,保障艺术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章艺术课程设置第四条我校初中部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每学期开设一门课程。
第五条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国家课程标准相一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六条艺术课程的教学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保证学生每周至少一节艺术课程。
第三章艺术教师管理第七条艺术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和艺术专业背景,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八条艺术教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按时完成教学工作。
第九条学校对艺术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章艺术教学管理第十条艺术教学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
第十一条艺术教学活动应丰富多样,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艺术比赛等。
第十二条艺术教学应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艺术实践活动。
第十三条艺术教学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章艺术活动管理第十四条学校定期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如艺术节、音乐会、美术展览等。
第十五条艺术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十六条艺术活动应注重创新,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十七条艺术活动应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校艺术教育的影响力。
第六章艺术评价管理第十八条艺术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
第十九条艺术评价应包括学生艺术素养、艺术表现力、艺术创新能力等方面。
第二十条艺术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
第七章奖励与惩罚第二十一条对在艺术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艺术教育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由学校艺术教育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能力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坚持德育为先(2)坚持能力为重(3)坚持全面发展(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完整资料).doc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能力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2)坚持能力为重(3)坚持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学校艺术课程规章制度
学校艺术课程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秩序,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艺术课程(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的教学活动。
第三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为目标,提高学生在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能力。
第六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个性和特长。
第七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应当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第八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应当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衔接,促进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融合发展。
第二章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管理第九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管理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
第十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管理应当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培训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第十一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管理应当配备艺术教育设备和教学资源,提供艺术课程的教学条件和环境。
第十二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管理应当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
第十三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管理应当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艺术教育教学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艺术课程教学工作。
第十四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管理应当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开展多样化的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
第三章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秩序第十五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应当遵守课堂纪律,保持教师授课秩序,学生听课认真。
第十六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应当重视课后练习和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现水平。
第十七条学校艺术课程教学应当注重课堂表现和作品表演,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二年级校本课程全册教案
二年级校本课程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课程内容与安排2.1 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十个章节,分别为:课程介绍与目标、语文素养、数学素养、英语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2.2 课程安排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共计20课时。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道具、实物展示等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果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4.2 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课程实施与保障5.1 课程实施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5.2 课程保障学校要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包括师资、设施、资源等方面。
第六章:语文素养6.1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诗词、故事、寓言等,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6.2 教学安排共4课时,分别为:诗词鉴赏、故事讲解、寓言解析、实践演练。
第七章:数学素养7.1 教学内容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水平。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2 教学安排共4课时,分别为:数学概念、数学游戏、问题解决、实践操作。
第八章:英语素养8.1 教学内容本章节通过教授英语单词、句型、语法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小学美术《后服务教师》教案
-在作品评价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构图、色彩、表现力等多个方面,并提供评价标准,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教学内容”作为标题标识,再开篇直接输出。一、教学内容
3.美术技能: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绘画创作,提高美术技能和审美水平;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尊重劳动者、感恩他人的情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5.团队合作:在作品欣赏与评价环节,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意表现、美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与新教材要求相符。
4.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创作和评价,提高对后服务教师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后服务教师,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力和发现美的能力;
2.创意表现:激发学生想象力,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对后服务教师的理解和情感,提升创意表现能力;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五章《我们身边的艺术》中的“后服务教师”主题。具体内容包括:
1.了解后服务教师的定义和在社会中的角色。
2.观察和分析后服务教师在工作中的形象特征,如服装、姿态、表情等。
3.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绘画元素创作表现后服务教师的作品。
4.创作一幅以“我心中的后服务教师”为主题的画作,展现对这一职业的尊重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后服务教师的概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和价值。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单选试题及答案
2017 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单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 28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某一数学题,小李用不同于教师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答案。
老师看到后大发雷霆,当众训斥小李,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
A.关注学科的教育理念B.关注人的教育理念C.教会学生知识的教育理念D.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2.课文《掌声》写的是残疾小女孩小英获得同学们给她的两次掌声,从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活泼开朗的人。
孙老师在学生朗读体悟后问学生: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故事的?对学生的说法,孙老师并没有给固定的答案。
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分析,与孙老师的初衷不一致的是( )。
A. 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淡化B. 自主学习中学生被期待形成自己的知识C. 自主学习要避免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D.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会分析、综合和评价3.王老师把自己的精力用于培养优秀的学生,很少留意成绩一般的学生,该老师的做法( )。
A.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B.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C.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4.某小学一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矛盾。
起因是教师在认真上课时,一高个子男生在下面起哄、打闹,教师前去制止。
结果,教师在受到言语和人身攻击之后,用凳子打伤该生。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学生应该尊敬老师,不应该扰乱课堂B.教师应该爱护学生,不应该对学生动手C.学生应该遵守课堂纪律D.老师对学生的教训是对的.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5. ( )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
A.学术研究权B.指导评价权C.教育教学权D.报酬待遇权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 )与( )相分离。
A.教育政治B.教育经济C.教育文化D.教育宗教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第五章 高级教师水平评价标准
第五章高级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第十二条高级教师能力和经历要求(一)专业知识和能力。
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价值观,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在教学中熟练运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二)教育教学工作量完成情况。
完成教育部门和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中学教师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20课时,小学、幼儿园教师不少于400课时;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不少于专任教师的1/2,且每学年听课评课不少于60节;校(园)长每学年听课评课不少于60节(学校规模少于12个教学班的校园长每学年任课不少于120课时,且每学年听课评课不少于40节)。
因课程计划、学校性质、规模等原因而课时偏少的学科,任课教师须有其他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工作量作为补充。
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独立承担一门专业技术课的理论教学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任务,专业课教师每学年不少于200课时。
教研人员从教以来,在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累计5年以上,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系统承担并完成1门学科的教学指导和教学研究任务。
有计划地深入学校指导教学,每学年县教研员不少于60次,听课、评课不少于60节;市教研员不少于50次,听课、评课不少于50节;省教研员不少于40次,听课、评课不少于40节。
(三)教学经历。
胜任本学科各级段的教学工作,任现职以来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校实际进行本学科的循环教学,或担任过3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校园长、教研员可不作要求)。
(四)学生管理。
能够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效进行班级(团队)管理和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5年以上且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要求2年),或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具体范围见附则)合计8年以上且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5年以上(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要求4年),教书育人成效显著。
素质教育艺术规章制度
素质教育艺术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管理,规范学生的艺术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校艺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条学校艺术教育主要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摄影等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学习。
第四条学校将按照《义务教育法》和《素质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将艺术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安排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和意义。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五条学生有选择学习艺术课程的权利,有权利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艺术项目进行专业学习。
第六条学生有权利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艺术比赛和展示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就。
第七条学生有义务遵守学校的艺术规章制度,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学习纪律,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第八条学生有义务认真学习艺术课程,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第九条学生有义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十条学生有义务爱护学校的艺术设施和器材,合理使用学习资源,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第三章教师的职责与权利第十一条教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艺术学习的引导者和榜样,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十二条教师有权利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第十三条教师有义务关心学生的艺术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个人价值。
第十四条教师有义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教育活动,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十五条教师有义务遵守学校的艺术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得向学生灌输错误的艺术观念和价值取向。
第十六条教师有义务积极参加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学艺术工作管理,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
第三条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艺术潜能;3. 坚持科学管理,规范艺术教育教学活动;4. 坚持创新驱动,促进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小学艺术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监督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副校长成员:教务处、德育处、后勤处、艺术教研组等相关负责人第五条小学艺术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2. 审议、决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重大事项;3. 组织开展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4. 指导、协调各艺术教研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5. 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6. 推进艺术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艺术教育现代化水平;7. 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艺术教研组职责:1. 负责艺术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2. 组织开展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3. 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探索艺术教育教学规律;4. 组织教师参加艺术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5. 组织学生参加艺术竞赛,展示艺术才华;6. 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七条艺术课程设置:1. 小学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2. 各年级艺术课程课时安排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3. 学校应确保艺术课程开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八条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应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资源,体现地方特色;2. 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3. 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艺术需求。
小学艺术教育规章制度
小学艺术教育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足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规范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管理,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学校应当将艺术教育纳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能力和表现力的提升。
第三条学校应当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合理设置艺术教育学科,开设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课程。
第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指导和培养。
第五条学校应当注重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舞蹈演出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第六条学校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学生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的艺术档案,对学生艺术素养和成果进行记录和评价,为学生今后的升学和就业提供参考。
第二章艺术教育课程设计第一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和安排艺术教育课程。
第二条学校应当制定细化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第三条学校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学科,并提供相应的选修课程和培训。
第四条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艺术特长班和比赛活动,拓展视野,提升技能。
第五条学校应当注重跨学科整合,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第三章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第一条学校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践、实验、体验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第二条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
第三条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参观各种艺术展览和演出,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四条学校应当设置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艺术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第五条学校应当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章-教师
教师的义务
《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
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
民族团结、法制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 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 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 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霍伊尔(Hoyl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
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佩里(Perry)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
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 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及对课堂上行动意识的强化。
司德菲将教师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①预备生涯阶段,主要
经济待遇
经济地位是指教师的经济待遇在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相对高度,是 教师在劳动报酬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占有和享用的状况。
政治待遇
是指教师的参政议政程度及在社会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包括教师 参政的深度、广度、幅度和专业权限、政治待遇和保障等。
职业声望
是社会公众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及声誉的综合评价。职业声望是 其社会地位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着教师群体的职业权利的实现及教 师个体的心理状态。
教师角色的社会学观
道德权威论(涂尔干) 文化传播论(华勒) 双重角色论(弗劳德) 文化协调论 (米德)
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群体或个体在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
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教育实践
通过综合评估学生的艺术表现
个性化评价策略
特点和需求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评价策略
个性化标准
制定适合不同学生的个性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与评价能力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不同评价方式和 策略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影响。对比分析各种策略的 优缺点,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教育实践的支持和指导。
目标设定
探讨教育实践提高 艺术素养
方法采用实地观察 和问卷调查
促进审美能力和创 造力发展
通过分析案例研究,总结 有效教育方法
总结有效的教育实践策略
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对 未来发展有积极意义
研究意义
发展学生的艺术素 养
重点实践案例对比 分析
积极影响学生未来 发展
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传统方式
评价方式优缺点比较
个性化策略
多元化方式
局限性较大,片面性突出
能够照顾到每位学生的个 性需求
综合性强,能够全面评价 学生
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关键
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 现力,结合个性化评价策略,可以有效提高
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
●03
第3章 课堂教学与艺术素养培养
艺术教育的特点
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情感的表达能力
审美体验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创新教学方法
多媒体工具
使用影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提供多元感官体验
互动技术
增强师生互动 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学生参与
促进团队合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艺术作品分析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 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对艺术的热爱。结合实 践操作,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提 高艺术鉴赏和创作水平。
教师艺术素养
第五章教师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支撑教师做好教育工作,获得教育智慧的重要支柱。
然而大量事实说明,不少教师是严重缺失这种素养的,缺失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不了解这种素养的内涵,也不清楚如何让自己拥有艺术素养。
而有的即使拥有,也不知如何让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
不了解、不清楚的结果就是盲目,而盲目必然带来诸多的困惑。
本章就从艺术素养的内涵谈起,并结合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阐述、分析,力图为教师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提供可行之路。
第一节艺术素养概述艺术素养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与学生共同经历成长过程的教师来说,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既是职业所需,也是让自己拥有智慧人生的重要指标。
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对此我们就不得不反思:什么是艺术素养我们拥有艺术素养吗当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时候,是否想到,没有艺术素养的支撑,科学素养又能走多远呢身处汹涌的教改大潮,作为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反思自身是否具备了弄潮儿的本领,反思艺术素养对教育教学的意义,并寻求培养自身艺术素养的途径。
一、艺术素养的内涵(一)艺术的起源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生活做出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识、个别性与概括性相统一的反映,把创造性的生活与表现情感结合起来,并用语言、音调、色彩、线条等物质手段将形象物质和外观转变成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
形象性与审美性是艺术作品最突出的特征。
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人类自由创造能力的体现,它在发展过程中早已成为独立的精神活动领域。
艺术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体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推动历史的前进。
可陶冶人的情操与性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教师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支撑教师做好教育工作,获得教育智慧的重要支柱。
然而大量事实说明,不少教师是严重缺失这种素养的,缺失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不了解这种素养的内涵,也不清楚如何让自己拥有艺术素养。
而有的即使拥有,也不知如何让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
不了解、不清楚的结果就是盲目,而盲目必然带来诸多的困惑。
本章就从艺术素养的内涵谈起,并结合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阐述、分析,力图为教师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提供可行之路。
第一节艺术素养概述艺术素养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与学生共同经历成长过程的教师来说,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既是职业所需,也是让自己拥有智慧人生的重要指标。
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对此我们就不得不反思:什么是艺术素养?我们拥有艺术素养吗?当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时候,是否想到,没有艺术素养的支撑,科学素养又能走多远呢?身处汹涌的教改大潮,作为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反思自身是否具备了弄潮儿的本领,反思艺术素养对教育教学的意义,并寻求培养自身艺术素养的途径。
一、艺术素养的内涵(一)艺术的起源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生活做出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识、个别性与概括性相统一的反映,把创造性的生活与表现情感结合起来,并用语言、音调、色彩、线条等物质手段将形象物质和外观转变成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
形象性与审美性是艺术作品最突出的特征。
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人类自由创造能力的体现,它在发展过程中早已成为独立的精神活动领域。
艺术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体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推动历史的前进。
可陶冶人的情操与性情。
1.艺术素养是什么关于艺术,古今中外解释不尽相同。
现今对艺术的解释有两种:广义的是指:凡是含有技术与思虑的活动及其制作,皆谓之艺术,这和“技术”意义很近;狭义的艺术是指:凡含有审美的价值的活动及其活动的产物,而能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及情感,并与接触者产生共感者,谓之艺术。
关于“素养”,辞海中有四种意译,即修习涵养;平素所供养;素质与教养;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
就是说,“素养”是一个人内在的某种品质,通过后天的修习形成特定外显行为能力,并基于J隋感态度价值观升华为具有积极意义的精神风貌。
【案例1】听听于漪老师的开场白于漪老师讲《孔乙己》时先讲了这么一段话:“据鲁迅先生的朋友说,鲁迅先生对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的是孔乙己。
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当我们听到这样一段别开生面的课堂导入时,首先会折服于于漪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
然而反思后会得出这样的评价,对于一名语文老师来说,她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丰厚的知识底蕴和娴熟的教学技能之外,就是她对文章的艺术再现。
也就是说,她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物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借助准确的语言深刻地传达出来。
这是非具有高超的艺术素养不能实现的。
或许有人会认为,艺术素养是只有艺术教师才能具有的,艺术就是琴棋书画,是学生在文化学科学习之外修习的内容。
其实不然,语言的表达、行为的表现、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力,等等,是每一个人成长中必要修习的,这些都属于艺术素养范畴。
正如19世纪晚期的主要社会理论家、小说家托尔斯泰所说:“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这种活动是这么构成的:一个人,通过某些外在的符号,把自己体验过的那些感情送交别人,别人就被这些感情感染了,也体验这些感情。
”西方对“艺术”(Art,拉丁文称为Ars)的界定就非常客观,他们认为“艺术”与“技术”意义相近。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艺术是自然的模仿”,看待模仿自然是一种技术。
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就把制作一件器物、一幢房屋、一尊雕像、一条船、一件衣服等工作所需的技术称为“艺术”。
中国古文“艺”字也有多种解释,《书经》:“纯其艺黍稷”,《孟子》(滕文公):“种艺五谷”,《荀子》:“耕耘树艺”,这些“艺”自有“种植”的意思。
《礼记》乐记:“艺成而下”,《论语》(庸也):“求也艺”,《史记》(儒林传):“能通一艺以上者”,此“艺”字有“技术”或“才能”之意。
即使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与才艺或技术有关。
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教学也是一门技术,自然也是一门艺术。
所以当我们叹服于漪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时,我们就能体会到“艺术素养”对教学的意义,也就能够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若具有高超的艺术素养,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2.艺术素养的内涵结构艺术素养的核心是“立美”,它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一起,履行教育“求真、向善、立美”的神圣职责,追求对人类本质和终极价值的关怀。
艺术素养的内涵包括艺术知识与技能、艺术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及方式方法、艺术精神三个方面。
【案例2】下面是笔者记录的一节音乐课的听后感:在音乐中飞腾这位老师不像音乐老师,因为她既无艺术老师与众不同的装扮,似乎也无一见面就能将令人晕眩的艺术气息传递出来的特质。
年老、干瘦、微驼、短发,一个很朴素的老师而已。
16名四年级小学生,东倒西歪地围坐在地板上,面前摆放着不同形状的鼓。
老师说了几句话后,小孩子笑盈盈地面向我们,齐声说:“你好。
”然后就不再看我们,因为这个时候老师做了一个奇怪的动作——双膝微曲,两臂张开,双手向下按压。
想来是要求学生肃静。
接下来我看到这样的情形:老师或缓或急或轻或重地行走,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步伐用手操控着鼓,同样发出或缓或急或轻或重的声音。
每当有一名学生不和音调,教师就停下来,用手指向这名学生,如此反复几次后,鼓声逐渐和谐,特别是最后,在教师脚步的指挥下,鼓声响亮而持久,顿时将学生和听课者的情绪调动到高潮。
高明!我在心里暗赞。
用脚做指挥,我曾经经历过。
当年我参加合唱训练时,请来的一位据说是音乐高手的指导者就曾经这样指挥过。
记得那位老师一言不发,只是踏着步伐,而我们就像着魔一样被迷惑着,发出令自己都震撼的声音。
记忆犹新呀!今天,我又看到了这样的场面。
接下来怎么办呢?老师依然是一言不发,用手指向一名男生,通过手势我知道她要让男孩子来做指挥。
这名男生并不熟练,但是经过刚才的训练还是把握住了要领,所以也算较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我观察学生,他们面对男生时的表情比刚才面对老师时更加放松,甚至有调侃的味道,也正因如此,课堂气氛越发融洽。
接下来是这位男生指定的一位女生来做指挥。
女孩子的乐感不算强,但是她很自信,脸上始终流露着神秘的笑容,因为她想难住大家。
但是其他孩子反而更加配合,小心翼翼地敲着鼓。
此时学生表现出的乐感比刚才进步了很多,鼓音更加协调。
第三位男生很有音乐天赋呀。
不但脚蹈之,手也舞之,手舞足蹈的他真把自己当成一名摇滚手了,他的痴迷感染着他的同学、感染着我们,就像一团火炬,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整个班级就像沸腾的水,而学生则像撑起了飞腾的翅膀。
我的心也沸腾了,因为学生的表现,因为和谐统一的鼓声,因为学生投入的表情,因为教师大气沉着的教态。
直到下课,还意犹未尽。
很简洁的一节课,很大气的一节课!此时再看教师,仍然像刚才一样朴素,但是却不再显得年老,她释放出的对音乐特殊的理解让她整个人鲜亮起来,似乎背也不再驼了。
而学生呢,也不像刚才那样松散,因为有了对乐感的感悟和自我展示的快乐,眼中充满着智慧。
我甚至想,这其中将要诞生音乐家了。
是的,热爱,在热爱中飞腾起来,必然要走向音乐家的行列。
听完课我在反思,这样一节出色的课,教师做什么了?什么也没做,不过是动动脚、挥挥手而已,况且她的姿态甚至不如学生优美。
所以,几乎令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直到下课,我都是在学生的表现中振奋。
但是这正是老师的高明呀!让自己存而不在,让学生因此而存在,就是学生腾飞的前提。
让自己隐匿,就能让学生显形,老师的价值不就是加油站吗?虽然汽车奔跑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汽车的性能,但是没有油的汽车是无论如何不能走上高速的。
这就是老师!这样的老师必然塑造出精彩的课堂,精彩的学生。
学生做什么了?不就是模仿一下老师的身姿吗?为什么每个学生都能释放出不同的火花呢?因为激扬,因为他们的潜能和兴趣被教师激扬成了浪花,所以他们就竭尽所能的歌唱。
这就是艺术,是艺术的课堂!从这个案例描述中不难看出,音乐教师并没有很多繁复的课堂教学设计,更没有刻意去雕琢一堂课的教学流程,只是“顺势”而为,顺应学生的情绪发展态势,顺应音乐教学的引领价值,也顺应教师自己艺术素养的自然流露。
这位老师知道她的课堂上学生是飞舞的精灵,她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精灵的灵魂放飞。
她也知道教学绝不是一件流于表面的一个程序,没有精神的感召和生命的感悟,课堂就没有灵魂,她要向学生传递一种高尚的艺术情怀。
r虽然以这堂课来试图阐释艺术素养的内涵尚显单薄,但是却从一个角度说明,“艺术素养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一起,履行教育“求真、向善、立美”的神圣职责,追求对人类本质和终极价值的关怀”这一神圣的教学目标。
(二)艺术与艺术教育1.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关于艺术的本质,在艺术史上有以下三种主要看法: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西方文艺思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从艺术的特征角度来说,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1)形象性。
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