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按摩什么穴位

合集下载

发烧的基本手法

发烧的基本手法

先是发烧的基本手法:(每种原因的发烧都先这么按摩)
1,推攒竹200次(两眉头连线中心点至发际线)
2.推坎宫200次(从眉头到眉梢)
3.揉太阳穴1分钟
4.泻肺经200次(指端向手掌方向直线推无名指)
5.泻天河水200次(左前臂内测正中线自腕至肘一直线)
以下是针对阴虚引起的发热:(然后,根据孩子发烧的原因,再继续按摩,我们家是这个)1补脾经200次(左手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2.补肺经100次(无名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3.补肾经200次(小指面顺时针旋转推动)
4.运内劳宫1分钟(内劳宫在孩子自然握拳中指指尖贴着的地方)
5.清天河水100次(左前臂内测正中线自腕至肘一直线)
6.按揉足三里1分钟,
7.推搓涌泉穴1分钟(脚底板前三分之一凹陷处)
我后来在家里找到了一本书(儿童筋脉大全??),发现,以上都是这本书里的内容之一。

这本书里有针对不同症状的各种按摩。

原来我一直把书打入冷宫,经过这次实践,我决定好好研究一下了。

普通退烧的经络穴位疗法

普通退烧的经络穴位疗法

退烧的经络穴位疗法
少儿以及成人皆可用
头顶百会穴,按揉三分钟
脑后风池穴按揉五分钟,
大椎穴横向搓擦至皮肤发红发烫,然后按揉大椎穴三分钟
拿捏肩井穴三十次
印堂穴(眉心)点揉三分钟,然后由穴位开始往头顶方向直线推至发际线,三十次
眉头推向眉尾三四次
太阳穴往耳朵方向推至发际线五十次
曲池穴由上至下刮五十次,然后按揉五分钟
神门、内关穴按揉三分钟
外劳宫穴按揉三分钟
推督脉:从颈椎上的发际线开始顺着脊椎骨一条直线推向尾椎骨,三十次。

最后,顺时针旋转推涌泉穴一百次。

如果有条件,可以顺着整条脊椎骨两侧的膀胱经刮痧,至出尽痧为止。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推拿、穴位按摩快速退烧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推拿、穴位按摩快速退烧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推拿、穴位按摩快速退烧发烧不吃药退烧是很多家长想要学习的方法,因此很多父母都关心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一、风寒感冒发烧搓哪个部位小儿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身冷无汗、小便清长等。

开天门100-150次。

位置:天门穴又名攒竹,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只手的大拇指轻轻地自眉心交替直线推动至前发迹线。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烦躁不宁、惊惕不安等。

推坎宫100-150次。

位置: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从印堂穴沿着眉毛想眉梢分推。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烦躁不安,惊风,目眵等。

揉太阳穴100-150次。

位置:眼角和眉角连线交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这便是太阳穴。

操作方法: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太阳穴。

功效: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揉耳后高骨100-150次。

位置: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操作方法:用两个大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两侧耳后高骨。

功效:。

主治伤风感冒,头痛,头晕,惊风,烦躁不安,目赤痛,耳鸣,耳塞等。

二、风热感冒发烧搓哪个部位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子常常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音较重,或者有粘稠黄痰咳出。

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痒或者疼痛。

大便干燥、小便黄,检查时可发生扁桃体红肿,咽喉部充血,舌苔薄黄或者黄厚,舌质红。

清肺经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掌面。

手法:清肺经从无名指指根部沿着手指尺侧缘直推到指端。

推揉约3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推天河水位置:掌面自腕横纹中点起,向肘部之肘横纹而止,为线型穴位。

手法:有腕横纹中点直推至肘横纹,直线推动,用力均匀,推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等热证。

按揉大椎穴位置: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哟中指指端按揉,或者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做对称用力,捏挤大椎穴。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冬季是儿童感冒发烧咳嗽的高发季节,家长们常常为孩子的健康而忧心忡忡。

除了及时就医并按医嘱治疗外,穴位按摩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疗法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穴位按摩方法,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1. 精神门穴(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弓的凸起处,是一个常用的治疗头痛、咳嗽和发烧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指腹,以适度的力道在太阳穴处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每次按摩3-5分钟。

按摩时要轻柔且有适度的力度,不宜过猛。

2. 鱼际穴鱼际穴位于两侧鼻翼外缘与面颊的交界处,是缓解儿童鼻塞、流鼻涕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鱼际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旋转按摩。

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2-3次。

3. 子午流注穴子午流注穴位于手腕横纹下方,是一个有助于缓解咳嗽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子午流注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点按摩。

每次按摩1-2分钟,每天多次。

4. 鱼腰穴鱼腰穴位于两侧小腿内侧,距离膝盖下方三寸,是一个经常用于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鱼腰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旋转按摩。

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多次。

5.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椎棘突下方凹陷处,是一个常用的治疗咳嗽和鼻塞的穴位。

可以使用双手的拇指,在大椎穴处以适度的力道做点按摩。

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多次。

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按摩前,要确保孩子的手脚干净,避免引入细菌。

- 按摩要轻柔且有适度的力度,不宜过猛,以免伤到孩子的皮肤。

- 可以在按摩时配合温热的热水袋或毛巾,使按摩更加舒适。

- 按摩前后,可以与孩子进行简单的瑜伽或舒展体操,促进血液循环。

- 如果按摩过程中孩子出现不舒服或异常,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就医。

除了穴位按摩,家长在儿童发烧咳嗽期间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积压的烟尘和异味。

- 给孩子适量温开水或温汤,保持水分摄取。

冬季青少年发烧咳嗽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

冬季青少年发烧咳嗽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

冬季青少年发烧咳嗽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冬季是青少年感冒和咳嗽的高发季节。

中医学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体内气血平衡,有效缓解发烧和咳嗽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帮助青少年度过冬季疾病的困扰。

1. 神阙穴(CV8)神阙穴位于脐中央,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关键穴位。

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减轻发热和咳嗽症状。

按摩方法:用手指轻轻按压脐中央,每次按摩1-2分钟,重复数次。

可以在晨起和睡前进行,以增加效果。

2. 关元穴(CV4)关元穴位于脐下三横指宽的位置,是调节脾胃功能和提高免疫力的穴位。

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痰多、咳嗽的症状。

按摩方法:用手指按压关元穴,每次按摩1-2分钟,重复数次。

可以配合深呼吸来增强效果。

3. 平衡点(CV6)平衡点穴位于脐上三横指宽的位置,是调节体内气血平衡和免疫功能的关键穴位。

按摩此穴可以缓解体内湿邪和寒邪的侵袭,减轻发热和咳嗽。

按摩方法:用手指轻轻按压平衡点穴位,每次按摩1-2分钟,重复数次。

可在早晚两次按摩,以加强疗效。

4. 子午流注穴(RN6)子午流注穴位于小腹中央,是调节体内阳气的关键穴位。

按摩此穴有助于提高阳气,增强体内的抵抗力,减轻发热和咳嗽症状。

按摩方法:用手指轻揉子午流注穴,每次按摩1-2分钟,重复数次。

可以在早晚按摩,以增加效果。

5. 鱼际穴(LU7)鱼际穴位于手腕关节横纹延长线上,是调节肺气和祛痰的穴位。

按摩此穴可以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手指轻揉鱼际穴,每次按摩1-2分钟,重复数次。

可以在发病期间随时进行,以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这些穴位时要轻柔而有力地按摩,以避免过度刺激。

如果有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咨询中医师的建议。

总结起来,冬季青少年发烧咳嗽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包括神阙穴、关元穴、平衡点、子午流注穴和鱼际穴。

通过定期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平衡体内的阴阳和气血,缓解发热和咳嗽的症状。

穴位退烧最快最好的方法

穴位退烧最快最好的方法

穴位退烧最快最好的方法
退烧的穴位按摩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医学治疗和用药。

推荐的穴位组合及操作方法如下:
1. 风池穴- 位于颈部两侧,穴位的定位在大枕肌前缘的凹陷处。

用拇指轻压穴位,双侧都可以按压。

2. 承浆穴- 位于手三阳经,在虎口近拇指一侧的凹陷处。

用食指或中指按压。

3. 三阴交穴- 位于手三阴经,在虎口近小指一侧的凹陷处。

同承浆穴方法。

4. 照海穴- 位于手太阴经,在手腕横纹上方1寸处。

用拇指轻按。

5. 太溪穴- 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在外踝前方的凹陷处。

用拇指按压。

6. 大巨穴- 在足阳明胃经上,外踝下方约一个横指处。

用拇指按压。

每次按压时间约1-2分钟,可随时进行,但不可以代替医生的处方用药。

如果发烧超过38度,还需要及时就医。

中医七步手法4分钟退高烧

中医七步手法4分钟退高烧

中医七步手法4分钟退高烧
偶遇高烧,很多人束手无策。

尤其是妈妈,那心情可谓一番苦滋味。

4分钟退高烧,确实可以,你听的一点没错。

如何做到?
1、檀中穴:按揉檀中穴,按开任脉,阳脉自然通。

2、云门穴,中府穴:轻轻按揉,按开这2个穴位。

3、小肚子:轻轻的揉一揉,捏一捏,提升带脉约束力,免疫力自然就提高了。

4、督脉:整个背部,轻轻拍打,按揉,通气血。

上面4点做完后,四肢温度基本上就没了。

5、肺经:手太阴肺经轻轻拍打,轻轻的锤,艾灸都可以。

抓住两手,两边揉揉,玩耍一样,瘀在体内的热自然就有通路出来了。

此操作后,躯干,四肢,背部,腹部基本就OK了。

6、大椎:手搓热后按摩,1分钟左右,小孩会出汗。

7、此时基本烧退完。

如果头部还有部分热,可以借助艾条,在大椎上1-2cm处烤一下。

这些操作都很简单,就像和孩子玩耍一样,在不自觉中,帮孩子快速退高烧。

其实,用手法退高烧真的不难,只要你明白高烧的原理,手法退烧就真的是手到烧退!。

发烧按摩哪个穴位退热呢

发烧按摩哪个穴位退热呢

发烧按摩哪个穴位退热呢中医的医学领域极广的,很多人都喜欢利用中医原理医治身体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穴位按摩,也可以进行针灸、拔罐等医治,这些类型的医治都要结合穴位才能得到有效的医治,所以要正确认识穴位,不同的穴位所对应的疾病是不同的,所以患者要了解身体重要穴位的作用,那么发烧按摩哪个穴位退热呢?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

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

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

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

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

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

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发烧按摩哪个穴位退热呢?文章里讲解的穴位对发烧感冒都有治疗的作用,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发烧时,就可以对上述穴位进行按摩刺激,并且采取正确的退烧处理,当然还要结果患者的发烧度数,高烧情况下要观察患者的身体症状,没有把握退烧时要使用药物退烧,严重时就必须到医院做检查后医治。

按摩什么穴位退烧

按摩什么穴位退烧

按摩什么穴位退烧文章目录*一、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二、退烧的误区*三、退烧的偏方按摩什么穴位退烧1、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合谷穴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处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合谷穴是比较好找的一个穴位,当我们把拇指跟食指并拢起来后凸出来的肌肉对应的凹陷处就是了。

当出现发烧、发热时,按压合谷穴1分钟左右能疏风散表,起到退烧的作用。

2、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曲池穴很多人对曲池穴并不了解,曲池穴位于手肘附近,按摩这个穴位能激发阳气,起到解表清热、泻内火的目的。

人们发烧的时候可以按压曲池穴2-3分钟,此外,中医还认为经常按摩曲池穴能预防肺经相关的疾病。

3、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部,低头时可以摸到颈后的2个椎骨,在椎骨中间凹陷处就是大椎穴了,发烧时除了可以按摩大椎穴来退烧以外,也可以用刮痧的手法刮到出痧,也有明显的退烧效果。

4、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风池穴按摩风池穴主治发烧,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症,还能舒缓眼睛疲劳。

位置:位于后颈部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的外缘凹陷处,左右各一。

按摩方式:双手的拇指分别放在两边的风池穴上,其余的手指则放在头部上,拇指抵住风池穴,上下滑行按压。

5、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鱼际穴按摩鱼际穴能缓解发烧引起的不适,主治咳嗽,咽干,失音,头重,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症。

位置:鱼际穴位于手拇指下,第一掌骨重点内侧丰肉际,形如鱼腹。

按摩方法:从拇指尖峰端沿第二掌骨边缘点按该穴即可。

6、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冲阳穴按摩冲阳穴主治发烧,食欲不振,并可有效舒缓坐骨神经痛,腹泻和脚麻症状。

位置:位于脚背隆起处,大脚趾与第二趾接合处的连接线上,左右脚各一。

按摩方式:用手指的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以画圈的方式按摩。

退烧的误区1、捂汗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捂汗”来退烧,但是,儿童的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

对儿童来说,往往越捂体温越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即因捂盖过严使得孩子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发热退烧针灸穴位

发热退烧针灸穴位

发热退烧针灸穴位
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

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为诸阳之会,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艾灸大椎穴,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即十指尖,共10个。

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

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曲池、合谷、外关。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

也可艾灸这3个穴。

上述方法仅适合于应急,要想彻底退热,关键还得针对病因治疗,尤其是小儿和发热严重者,应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按哪个部位退烧 这些紧急部位一定要知道!

按哪个部位退烧 这些紧急部位一定要知道!

按哪个部位退烧这些紧急部位一定要知道!发烧是很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感冒时,那么按哪个部位退烧呢?一、大椎定位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

功能主治大椎穴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可用于帮助退烧。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二、太阳定位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的颞部,眉外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的凹陷处(快接近发际处)。

功能主治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清头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头痛,偏头痛、感冒、眩晕、牙痛,目赤肿痛,及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可帮助缓解发烧产生的头痛等,有退烧辅助疗效。

操作用两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泻。

—般运24次,每运3次后轻轻按一下。

三、合谷定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第二掌骨中点,即“虎口”处。

取法:当拇、食指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即是。

功能主治合谷穴可疏风解表,镇痛通络。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可帮助退烧。

操作掐压按揉合谷穴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的合谷穴上,适当用力掐压按揉60~100次。

两手交替进行。

四、攒竹定位该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功能主治吸热生气。

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可帮助缓解发烧时的症状,有助于退烧。

冬季青少年发烧咳嗽的中医推拿疗法与穴位按摩方法

冬季青少年发烧咳嗽的中医推拿疗法与穴位按摩方法

冬季青少年发烧咳嗽的中医推拿疗法与穴位按摩方法冬季是青少年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其中发烧和咳嗽是较为常见的症状。

传统中医推拿疗法和穴位按摩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发烧咳嗽,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冬季青少年发烧咳嗽时常用的中医推拿疗法和穴位按摩方法。

一、中医推拿疗法1. 温肺散寒法:这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推拿疗法,适用于由于受寒引起的发热咳嗽。

按摩师会用双手轻轻按压患者的胸口、背部和肩膀,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肌肉。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体温,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发热和咳嗽症状。

2. 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是人体足部的一个穴位,位于小腿前侧肩髃突下缘3寸的地方。

用拇指按摩足三里穴,每次按压5-10分钟,可以刺激体内的阳气,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咳嗽和发热。

3. 仰卧推背法:这种推拿疗法适用于有胸闷、气促和咳嗽的患者。

患者仰卧,按摩师用双手从胸骨下方向两侧推拿,并轻轻按压背部和胁肋部位。

这种方法可以舒展呼吸肌肉,促进气血循环,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

二、穴位按摩方法1. 十宣穴按摩法:十宣穴位于手掌侧面,其中位于手腕横纹上方两侧的两个凹陷处是针对发热咳嗽的有效穴位。

使用拇指按摩这两个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减轻咳嗽和发热。

2. 肺俞穴按摩法:肺俞穴位于背部,位于肩胛骨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方。

使用双手的拇指按摩这个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可缓解咳嗽、发热和胸闷等症状。

3. 大椎穴按摩法:大椎穴是位于颈椎第1椎骨棘突下方的穴位。

使用拇指按摩这个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可以舒缓颈部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咳嗽和发热的症状。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推拿疗法和穴位按摩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使用温热的手掌进行推拿或按摩,以确保患者的舒适感。

2. 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造成疼痛或不适。

3. 注意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并避免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4. 如果患者有其他病症或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退烧的按摩手法

退烧的按摩手法

退烧的按摩手法文章目录*一、退烧的按摩手法*二、发烧的症状*三、退烧的食疗方以及饮食禁忌退烧的按摩手法1、退烧的按摩手法按摩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按摩外关穴: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

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2、发烧时的注意事项卧床休息与心理护理:高热时,机体代谢增快,进食少消耗大,体质虚弱,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活动。

病人高热时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应体贴安慰病人,以消除其不安心理。

密切观察体温:高热病人应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及出汗等情况。

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应及时就诊。

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递减为每日测二次体温。

3、宝宝发烧的原因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的症状其实,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

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

宝宝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

有的宝宝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

宝宝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

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很难被唤醒。

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脖子僵硬,不灵活;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呼吸时伴有杂音。

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发烧按五退烧穴就好

发烧按五退烧穴就好

发烧按五退烧穴就好感冒发烧,是常见的生活小病,对于这样的小病,其实我们自己是可以应对的。

专家说,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

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

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

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

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

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

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

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上述方法仅适合于应急,要想彻底退热,关键是针对病因治疗,所以病人应该首先去医院。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三个退烧穴位(合谷曲池大椎)—爱达夫养生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三个退烧穴位(合谷曲池大椎)—爱达夫养生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三个退烧穴位(合谷曲池大椎)—爱达
夫养生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次的感冒发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身体素质较好,过两天就能自愈了,而有些人则一定需要看病,在看病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效果非常显著,减轻痛苦。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
1、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就是在手掌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位置,可以按到一块富有弹性的肌肉,这就是合谷穴了。

发烧时按摩这里,就可以在5分钟内起到退烧的效果。

2、曲池穴
曲池穴在手肘附近,弯曲手臂的时候可以看见大臂小臂肌肉会挤出一条线,这条线和手肘的中间就是曲池穴了。

按摩这个穴位对发烧、
咽喉肿痛、高血压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大椎穴
大椎穴在后颈,与肩同高的一个位置。

这个穴位是棘突间静脉丛、静脉等多重血管交合位,还有第8颈神经后支,按摩这个地方可以退烧清热,见效非常快。

其他退烧小妙招
1、生姜温水泡脚
发烧之后可以用温水泡脚,在温水中还可以放一点生姜片,生姜片可以帮助人体出汗,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加上本来就是热水,而且脚部神经多种多样,因此对于退烧的效果非常明显。

2、酒精擦身
酒精涂在身在挥发后会带走许多热量,而且还能消毒杀菌。

当发烧严重时,在送医的路上可以给孩子身上擦一点酒精,可以擦身体也可以擦后背孩子四肢,但是不能擦胸口,会让孩子更加难受。

3、尽快送医
无论是什么退烧方法,都不如直接送医治疗,正规医院的专业医师对治疗疾病才有最好的办法,要想身体健康,那么生病了之后最好的选择就是就医,这样才能避免身体出现异常情况。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人体的有五个常用退烧穴位,发烧时按它们往往的会有奇效。

一、大椎穴,大椎穴可治感冒、肩背疼、头疼、咳嗽、气喘,也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位,不管患了风寒感冒还是因为其它病变造成的高烧不退,按摩这个穴位就可以快速退烧。

它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大椎穴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反复操作十到十五次。

二、是十宣穴。

多用于急救,广泛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十宣穴就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十宣穴位与手食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的穴位,拇指的指甲用力的反复着掐尾,有酸疼感为主,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的每次也不超过三到五分钟为宜。

三、是曲池穴,是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

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的功效,它可以治疗流行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等,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与指腹按压或敲打一到三分钟,每日次数不限。

四、就是合谷穴,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驻的地方,可以预防感冒镇静止疼,痛经活络,清热解表,增加身体抵抗力。

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间凹陷中,将另一手的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每次按压一百下,每天三次,按压至有酸麻感。

外关穴也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经常按摩能够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缓解耳鸣头疼的症状,跟以腹掌取穴,外关穴在腕背横纹往上两寸,用拇指的指腹按压尺骨与桡骨间隙的中点,会酸胀为主。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感冒发烧!中医按摩必备的几个穴位,按上一按,病去一半

感冒发烧!中医按摩必备的几个穴位,按上一按,病去一半

感冒发烧!中医按摩必备的几个穴位,按上一按,病去一半发烧怎么办?按这几个穴位帮你退烧。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

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

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

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

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

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经常揉按这3个穴位,预防秋季感冒,改善血液循环1、点揉风池穴该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左右耳后约两指宽的凹陷处。

用两手拇指点揉数十下,可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适合热感冒患者。

2、拿肩井穴该穴在颈部到肩端的中间部位,肌肉较丰富。

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对侧该穴10次即可。

此法可起到疏风及散寒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患者。

3、揉足三里穴该穴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3指宽处。

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点住,而后慢慢揉数十下。

该穴被称为人体的“强壮穴”,按揉之后,有疏风散热、扶正祛邪的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感冒的目的。

感冒必灸的四大穴位,你知道哪几个?(1)大椎(可加风门、肺俞)大椎穴在人的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

可疏风解表,尤其适合外感风寒感冒、鼻塞、咳嗽。

(2)风池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可缓解头痛,具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推脊柱退烧操作方法

推脊柱退烧操作方法

推脊柱退烧操作方法
脊柱退烧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按摩脊柱的特定穴位,帮助身体降温,缓解发热的症状。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 找到脊柱的穴位:脊柱是指背部中央的长骨,从头部一直延伸到臀部尾椎的位置。

在穴位选择上,可以按照与体温调节有关的脊髓神经丛和经络走向进行选择。

2. 温热及按摩:可以使用温热的手掌,如承鸢穴和腧穴所在的地方,花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按压、揉捏等按摩手法,帮助血液循环和能量流通。

3. 推拿方法:使用手指的指腹或拇指的指腹按压,向上下两个方向进行推拿,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受适当加大或减小力度,力道要适中,避免过于用力。

4. 技巧:将手按在穴位上,如果感觉有酸胀、疼痛或温热感,说明按摩到了相应的穴位。

应该每次按摩穴位持续2-3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根据情况循序渐进。

请注意以下几点:
- 如果坐姿按摩,姿势要保持舒适,放松肌肉,以便按摩的效果更好。

- 如果没有经验或对自己身体不够了解,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按摩。

- 在按摩之前,可以先用热水泡脚或热敷背部,以帮助舒缓肌肉。

需要注意的是,脊柱退烧的操作方法仅作为辅助,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或药物治疗。

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症状严重,请立即就医。

穴位按摩缓解发烧

穴位按摩缓解发烧

穴位按摩缓解发烧
五大穴位可以缓解发烧,包括大椎穴、合谷穴、涌泉穴、十宣穴和曲池穴。

1.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
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合谷穴:用于治疗咳嗽哮喘、鼻塞、发烧等症。

3.涌泉穴:用于感冒所致身体乏力、鼻塞、身体发热等症状。

4.十宣穴:常用于热病、癫痫等。

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
为宜。

5.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

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

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

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天河水穴和退六腑穴等方法来缓解发烧。

具体方法需要根据个人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穴位按摩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于高烧持续不退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同时,按摩穴位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不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烧按摩什么穴位
大椎(颈椎一共七节,当你低下头左右转动脖颈时,上面六节颈椎都跟着转动只有第七颈椎是不动的,这个不动的颈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
曲池(找该穴道时病人要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池穴位于人体的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里缘凹陷处。

)
合谷(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用泻法(重按,左右旋转,下数相等),
用三棱针点刺少商穴(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出血(无针,将其掐紫)。

神昏,以指甲重按人中穴,十指尖点刺出血,或将其掐紫。

太阳(穴在眼角旁开1寸。

手摸有明显的凹陷。

左右各一个。

经常按摩对眼睛非常好。

)、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翳风(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如有流涕可选择迎香(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头痛明显可选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

头晕可选阴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人体发热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有细菌感染,人体与细菌搏斗过程中,人体的能力有点不够,会造成心包积水, 这时就压脚跟外侧
的昆仑穴(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

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压心包经,压膻中穴 (胸前第四肋间隙与前正中线之交点),把耳朵贴在病人的腹部听里面的流水声,
当流水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流畅时,病人的左手的寸脉也一定由沉脉变平脉,这时候,他的热度就会退下去,如果身体里的白血球与细菌的搏斗还没有停止,热度到第二天还会上来,但没有关系,你就再照样做,一直到热度退尽为止.
二,是风寒问题引起的,压风池穴一到二分钟,再用手摸一下病人的额头,如果有点凉下去,那么就是风寒问题,就压胸前的肺经别(只要压痛的一边), 要求同上,还可以压风池,尺泽,鱼际等穴.
三,有时候从表证看很象是在赶风寒,但压风池与肺经别都不会痛,也没有水声,那么问一下最近小便
是否较黄,半夜里是否起来小便,那样的话,问题在肝脏,以压肝经为主,尤其是右边的肝经,是肝热造
成的肺热现象.
四,是由于情绪造成的,你压一下是太冲穴痛(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

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还是背部的膈俞穴痛(采用俯卧的姿势,膈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
太冲穴痛是有生气压太冲加心包等,膈俞穴痛是有闷气压膈俞穴加心包等,同时都要吃三天到五天的
青皮10克陈皮10克水三杯浸泡半小时,然后煮开就好,当茶喝.用来破气与利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