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卓越班14级人才培养计划
天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1年11月天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1.软件学院以及软件工程系简介天津大学软件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并培养出大批优秀软件工程硕士和本科生人才。
自2002年9月第一批学生正式入学开始,到现在已拥有在校本科生600多人、研究生400余人。
软件学院积极探索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并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l嵌入式竞赛等国际大赛取得优异的成绩。
软件学院自成立之初便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提出了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国际化的软件人员为目标,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国际化办学和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办学之路。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院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引进外籍教师并培养一批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教师,进行全外语或者双语授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一批双语和外语课程,基本做到了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国外原版教材。
目前学院有专职外籍教师3名,可熟练使用外语(英、日)教学的专职教师5名。
另一方面,学院加大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的探索,目前已与日本JAIST大学签订了研究生层次的1+1双硕士学位协议,并从2010年开始外派学生;和澳门大学签订了2+2的本科生交换学生协议,09年已派出本科生赴澳门大学学习。
此外,学院还加强与国外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践、共建实验室方面进行合作,如选送一批学生到国外包括印度、新加坡的公司实习;和Intel共建天津大学-Intel联合实验室;09年底和IBM达成协议,双方将在学生培养、创新实验室、学生实习实训领域开展合作等。
关于软件工程实训目前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实训已经进行了2年,主要方法是在第七学期联合IBM、中软国际等企业为大四本科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软件实训。
实训期间对学生完全采用企业化管理,每组同学在资深工程师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一个软件项目调研、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和相关文档的撰写工作。
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社会效益显著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为国家和地区的 软件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发展与展望
持续改进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持续 优化和改进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 程师的培养方案。
推广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 总结和推广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成 功经验,推动更多高校实施卓越 工程师教育计划,为国家培养更 多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校企合作项目
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提高其职业素养。
04
师资队伍
教师资格要求
专业背景要求
技术能力要求
教师需具备软件工程或相关领域的硕士或 博士学位,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教师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工 具,能够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经验要求
职业素养要求
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 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 时反馈和调整,不断优化教学方 案。
毕业生跟踪与反馈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
查
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 量等情况。
毕业生能力评估
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评 估,了解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 合素质。
反馈与改进
根据毕业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 对培养方案进行持续改进,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 够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合作
完成跨领域的工程项目。
02
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
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 基础等,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
科学基础。
专业课程
涵盖软件工程理论、软件开发 实践、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 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富有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软件工程技术基础,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各类单位运用现代开发方法和工具,按照国际规范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1 .专业能力与工程能力本专业学生应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具备在需求分析、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重点具备掌握常用软件开发技术,能够根据软件工程规范开展嵌入式软件开发工作的能力。
2 .学科基础与专业知识毕业生应具备数学及自然科学知识、电子电气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软件开发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 .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本专业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应具有胜任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集成、系统维护等岗位所需的必要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主干学科: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C语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四、学制、学分与学时本专业学制为四年,允许修业年限为3-8年。
毕业总学分,176学分,课内教学2674学时。
五、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六、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表(一)教学时间总体分配表(见附表一)(二)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分配表(见附表二)(三)实践教学进程表(见附表三)(四)课程教学进程表(见附表四)七、培养计划的几点说明1 .每栏小计数为对应课程模块的最少修读学分数;2 .表四“课程教学进程表”中实践教学各课程所对应的“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中的数字为其实践教学周数;3 .创新学分按学院相关规定认定。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卓越班简介
附件4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卓越班)简介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是2001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目前具有软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秉承“新机制运作,新模式培养;强化工程训练,密切企业合作,实现国际接轨;造就基础好、能力强、英语优、协作好的复合型软件研究与开发人才”的办学思路,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国际化软件精英人才,是华南地区高级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008年获准成立教育部“国家软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区”;2010年加入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2011年成功申报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加入首批“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广东省“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013年列入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一、软件工程(卓越班)简介按照IEEE、欧洲电气工程师协会和CDIO标准制定国际化课程体系,强化企业学习过程,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授课,部分采用全英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软件系统和软件项目设计、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管理技巧和领导潜质。
卓越班培养采用“3+1+X”模式,其中:“3”本科课程体系培养(含国外高校双学位);“1”为企业实习实训环节或研究生预读;“X”为混合模式,包括本硕连读、国外高校双学位或直接推荐攻读硕士学位、国际知名IT企业就业等。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就业质量好,就业率高。
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国内知名IT企业、政府部门、通讯、金融、医疗和家电等行业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也可以免试或推荐攻读硕士学位。
卓越班在校学习期间至少不低于1年的知名IT企业学习,参加1-2次国际交流学习活动。
2015年在高考招收30名优秀高中毕业生加入卓越工程师班,入学后全校选拔20名优秀学生加入卓越工程师班。
卓越工程师班前三年将采取淘汰制,不能顺利完成年度学分要求的将转入普通软件工程专业继续学习。
二、软件工程卓越班招收人数和选拔条件:招收人数:全校2015级部分专业新生中选拔优秀生20人招生范围:具有高考理科背景的学校各专业2015级新生。
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专业标准(软件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专业标准(软件工程专业) 1 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及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
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宽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包括:1)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2)风险识别、基于数据和知识、概率以及统计学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理论;3)社会、经济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知识;4)政治、法律法规、资金机制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
1.2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1)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运算方法,具备今后从事科研活动所必需的数学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2)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理解代数思想与公理化方法,具备代数运算和矩阵分析能力;3)掌握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理解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与概念,具备运用概率模型分析和处理随机性数据的能力;4)掌握力学分析和电路分析基本原理,了解振动与波、光学、现代物理、电磁学基础知识。
1.3工具性知识掌握基本的工具性知识。
包括: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表达能力,掌握专业方向的专业词汇;2)了解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文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1.4专业知识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
包括:1)掌握电子电路的初步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具备解决实际电路中的常见问题的能力;2)掌握微机的组成及工作过程,了解微机的常用总线标准、输入/输出、中断、DMA传送等基本接口技术,具备可编程器件的分析与设计能力;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具备熟练操作Windows、Linux等常用操作系统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常用网络结构和协议,具备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和维护能力;5)掌握线性表、树、图、索引等基本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及应用,掌握常用的排序与查找的方法,掌握算法设计的步骤与分析方法;6)掌握集合论、关系与映射、无限集、代数系统、图论、数理逻辑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处理离散结构所必须的描述工具和方法,具备抽象思维、缜密概括、逻辑推理的能力;7)掌握高级语言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实现方法,掌握形式语言、自动机、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应用。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探索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探索叶安胜1,2,周晓清1(1.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1062.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106)【摘要】:针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突破口,在课程体系设置、学制设置、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准备、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等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全面探索及实践。
【关键词】: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科学生数量增长迅速。
截至2010年,工科类本科生和研究生总人数已达到418万人,培养规模位居全球高校首位[1]。
然而,工程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按照科学教育模式培养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面向工程实践不足,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工科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他们学历虽高但缺乏工程思维和理念,更缺乏实际的工程实践锻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同时工程教育缺乏政府及行业引导和支持,校企合作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企业缺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工程师的社会认可度偏低等。
造成所培养的工科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学生就业难,企业也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种矛盾日益凸显[2],对于软件工程这类专业而言尤为突出。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后备工程师,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开始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同时将其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截至目前,共有194所高校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
1、人才培养定位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在2012级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软件工程项目为背景,以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技术为主线,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一、培养目标贯彻“面向工程、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方针,以为企事业单位输送IT人才为目标,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计算机专业基础,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高的计算机系统开发与设计实践技能水平、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计算机专业优秀工程人才。
二、培养要求与特色1. 培养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与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管理科学基础。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基础,包括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新动态,初步具备分析解决本专业应用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新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适应未来专业知识更新发展的要求。
(5)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技术文献,并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
(6)具有较强的项目组织、管理与执行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2. 培养特色本计划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借鉴先进的工程教育改革方法,参照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制定学校专业培养标准。
结合本校的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依托学校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和架构,采用“3+1”的培养方式,设计“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培养的课程体系。
以学生的理论知识、个人素质与发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在企事业环境下的工程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三、学位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离散结构。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软件工程 专业传统教 学的局 限性
软 件工 程作为 一门 独立的 新兴学 科 ,
括 教 学理 念 、 方法 与手 段 。 从 培 养 工程 应 用
继 承 着计 算 机 科 学 、 数 学 等 学 科 的传 统 , 包 个 体 风 格 的 学 习环 境 。
型人 才 的视 角 审视 , 传统的、 以理 论 教学 为 主的 教 育 模 式 在 工 程 型 人 培养 中存 在 一 定的 局 限 性 , 主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点 。 第一 , 传 统 教 学 理 念 注 重 理 论 知 识 的
务 工程 ( 大型主机) 专业 方 向 建 设 项 目为 案 型 卓 越 程 人 才 培 养模 式 。
做” 的 过 程 中 形 成对 专业 知 识 的深 人 学 教 育 所 传授 的 不 应 仅 限于 技 术 知 学 生 在 “ 用实践 的环境 。 要 鼓 励 学 生 通 过 思 考 已 有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被 中 分 释 放 出来 , 达 到 了传 精神 , 反 对 学 生 将 知 识 看 作 是 无需 证 明 就
代表 , 联 合 研 究 制 定 本专 业 方 向 的人 才 培
共同开发完成“ 商 业银行主 { 『 L 应 用 交 易 系 统( Mi n i B a n k i n g ) ” , 该 系统包 括存 款 、 贷款 、 外 汇 交 易 等 多 个 商 业 银 行 业 务 子 系统 , 以 该 系统 为 原 型 的 作 品 曾参加 全 国 大 学 生 大
的社会 经济之需求 。 同 济 大 学 软 件 学 院 基
存 学 习 探索 的 过 程 中 犯 错 误 , 通 过 对 错 误
的纠正, 逐步 形 成 对 专 业 知 识 的 正 确 掌握 。
13级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1) 2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等各种教学环节综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
以软件开发过程为纽带,培养学生综合认识并实践本专业核心的知识和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以校企联合课程促进课程群的整合与应用。
1、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8年。
2、学分要求和授予学位
在允许学习年限内,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160学分,其中基础课程69.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37学分,特色课程28.5学分,选修课程25学分,方可申请毕业。
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经申请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专业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原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工程概论
4、学位课程
微积分(一)、微积分(二)、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UML)、软件工程概论
5、课程设置:
总学分:160学分。
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
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嘿,亲爱的2024级新生们,欢迎来到玉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我将为你们呈现一份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培养方案。
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意识流的冒险之旅吧!我们得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扎实软件工程基础、掌握最新技术动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软件工程人才。
简单来说,就是让你们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数学是软件工程的基础,英语则是与国际接轨的必备技能。
计算机基础课程会让你们对计算机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这部分课程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
这些课程是软件工程的核心,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你们的兴趣和市场需求,我们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如、大数据、网络安全等。
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4.实践课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设置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习、项目实训等。
通过实践,你们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前适应职场环境。
二、培养方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我们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让你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引入企业导师制度我们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导师制度,让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提前了解职场需求。
3.强化团队协作能力软件工程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我们注重培养你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训、课程设计等环节,让你们在合作中成长。
4.激发创新精神我们鼓励你们参加各类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激发你们的创新精神,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培养成果1.获得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知识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你们将获得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知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掌握最新技术动态我们注重更新课程内容,让你们掌握最新技术动态,与时俱进。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面向信息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培养软件工程师及相关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良好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系统分析与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目标具体如下:1.基础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和基础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技术和工具。
3.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项目和实训,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和系统分析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等职业能力。
4.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方案的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通过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多人协作的软件开发环境。
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具备上述目标的软件工程人才,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以下课程:1.编程基础: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基础课程,以建立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
2.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扩展能力。
3.软件工程基础: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介绍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Java为例,介绍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能力。
6.软件测试与维护:介绍软件测试和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7.项目管理与实践: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8.创新实践:通过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14级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14级培养方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部门负责人:周鸣争专业负责人:严楠审核:陶庭先校长:刘宁制订日期:2014年8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以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与拓展,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重要健康和军事训练与拓展合格标准。
5、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
6、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软件项目管理与开发技术、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和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7、熟练掌握需求分析和建模、软件设计和实现、软件评审与测试、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先进软件技术和开发工具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8、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动态,掌握与软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具备自觉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素质;9、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软件工程卓越计划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级)一、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过良好的软件工程师综合训练,能够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工程项目管理、IT 服务等行业领域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应用及维护,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软件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思想品德素质是卓越工程师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灵魂。
|||^_^||| 具有高尚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具备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能体现哲理、情趣、品位、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文化素质是卓越工程师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基础。
|||^_^|||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身心素质是卓越工程师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心理保障。
|||^_^||| 具备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具有自信、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专业素质是卓越工程师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技术保障。
|||^_^|||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合肥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软件工程专业实施方案
合肥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软件工程专业实施方案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有关精神,按照“重基础,精方向,强工程”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我校多年来与多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进行全面合作并开展专业共建的优势,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成功的经验,以及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加认知实习的九学期制、过程考核、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及模块互换学分互认等方面所取得的诸多成果,通过构建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围绕工程项目开展实践教学、编著适应模块化教学需要的特色系列教材、深化中德专业教育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以及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等途径,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软件工程师,保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实现。
2.培养目标及规格2.1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软件企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软件工程意识和素质,富有进取精神和人文精神,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在工程现场从事软件工程技术应用开发工作,工程功底深厚的软件工程师。
2.2 培养规格适应企业对软件人才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遵守规范、适应团队、外语优良”,即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级软件应用型人才。
3.培养模式建立“2+1+1”三段式9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坚持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四年不断线的原则,将工程项目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见图1)。
图1 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前四学期“重基础”,即重点完成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通过强化数理基础模块和注重专业基础模块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方法、创新工具的掌握,让学生更早了解工程背景,为专业后续模块学习和工程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软件工程专业14级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14级培养方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部门负责人:周鸣争专业负责人:严楠审核:陶庭先校长:刘宁制订日期:2014年8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以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与拓展,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重要健康和军事训练与拓展合格标准。
5、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
6、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软件项目管理与开发技术、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和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7、熟练掌握需求分析和建模、软件设计和实现、软件评审与测试、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先进软件技术和开发工具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8、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动态,掌握与软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具备自觉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素质;9、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卓越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专业培养计划一、学制和授予学位:1、学制:四年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二、培养目标:“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系统地、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进行有效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根据技术和市场需求发展动态调整课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采用国内外主流教材,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全面强化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组织、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为IT企业、科研单位、政府部门等行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业务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
2、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
3、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四、主干课程: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方法、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人工智能等。
五、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六、课程设置、各教学环节安排1、必修课程(1)专业限定选修课[1][2](须修够48.5学分)[3][4](2)专业选修课(须修够6学分)须修够人文社科课程组6学分。
3、集中性实践环节(1)实践必修(须修够10学分)(共计1812学分)(1)毕业实习,18学分(2)毕业设计,12学分七、备注学生在修完毕业最低学分180之外,还必须修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门课程。
华工四大特色班
华工四大特色班
创新班:8个创新班拟招215人
自动化创新班,材料类创新班,经济学类创新班(理/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创新班等8个创新班计划共招215人,其中理科200人,文科15人。
创新班实行“3+1+X”(“X”硕士2,博士4)培养模式,即学生在第四年可提前进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四年期满获得学士学位;从第五年起取得研究生学籍,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卓越工程班:50%学生可免试读研
卓越班学生在第七学期开学初进行筛选分流,一部分学生可以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
目前华工在信息工程(卓越班)、软件工程(卓越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进行招生,人数分别为60、30、40。
全英班:教师均有留学背景
金融学全英班及环境工程全英班均在理科生中招生。
专业课程采用全英教学,任课教师具有留学背景,并聘请国外知名大学的在职教授授课。
金融学全英班部分核心课程参考“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的课程设置,校方将在第三年暑假选派学生到欧美国家进行访学。
环境工程全英班实行全程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作本科导师。
卓越法律班:本科至少出国一次
卓越法律班实行3+1+1+1培养模式——3年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1年法律实务能力培养,1年研究生层次知识学习,1年研究生法律实务能力培养。
本科期间实现“三个一”,即要求学生至少能出国学习一次、参加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年(不少于32周)法律实务部门学习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4级)东莞理工学院2014年04月目录1.培养目标 (1)2.培养标准 (4)3.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16)4.培养计划 (19)5.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 (23)6.企业学习阶段培养计划 (27)7.毕业规定 (30)8.其它说明 (30)9.培养方案主要指标 (31)1. 培养目标1.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过良好的软件工程师综合训练,能够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工程项目管理、IT 服务等行业领域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应用及维护,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软件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2 培养规格1.2.1 素质结构要求1 思想品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思想品德素质是卓越工程师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灵魂。
2 文化素质具有高尚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具备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能体现哲理、情趣、品位、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文化素质是卓越工程师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基础。
3 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身心素质是卓越工程师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心理保障。
4 专业素质具备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具有自信、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专业素质是卓越工程师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的技术保障。
1.2.2 知识结构要求1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具有熟练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2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及数理统计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3 经济管理知识掌握经济运行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软件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实施的基本过程,了解创业管理、市场营销、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的技术管理能力。
4 工具性知识掌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的常用工具;掌握知识产权和文献检索方面的知识,能借助网络、图书馆等手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5 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离散数学基本知识;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熟悉典型数据结构的思想、常用操作的算法思想及其实现;掌握2∽3种程序设计语言;掌握面向对象的思想、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过程。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其基本原理,掌握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过程、思想和方法;掌握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6 专业知识理解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过程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掌握JAVA EE企业级架构、.NET编程的思想和技术和相应的工具;理解ERP系统的基本概念、思想和ERP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过程和方法;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理解项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掌握Web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的思想、技术;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思想,理解软件测试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
1.2.3 能力结构1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阅文献或其他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专业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2 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根据设计和使用要求、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设计软件系统,正确使用开发平台和工具完成软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具有组织及开展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软件质量保证的的初步能力;具有正确使用各种软件测试工具进行一般软件测试的项目规划、实施的初步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外语应用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翻译与查阅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4 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具有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和公关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与工程项目设计、实施、维护、管理等工作相关的组织管理工作。
具有应对危机、竞争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2.4 服务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到各类软件开发企业、IT技术服务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各种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软件测试、运行维护、教学培训等工作。
2. 培养标准2.1 技术知识和推理2.1.1 相关科学知识1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文学修养艺术欣赏历史知识社会认识公共关系2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级数等高等数学基础了解物理学基础及实验技能3 经济管理知识了解经济学运行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了解工程管理的过程4 基本应用工具了解文献资料的查阅与检索的各种方法外语听说读写译2.1.2 核心工程基础知识1 软件数学基础知识线性代数基础知识,具备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概率与数理统计基础集合论、关系、函数、图论、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等离散数学知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典型数学模型2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3 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典型数据结构及其操作、典型算法及算法分析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设计的过程、思想和方法4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过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软件测试的基本思想、方法与管理ERP系统及电子商务的基本思想、方法、支撑环境、技术2.1.3 高级工程基础知识1 软件开发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过程管理软件测试及其管理2 软件工程技术业界成熟通用的软件架构、开发技术、工具业界成熟的软件测试技术、工具业界成熟的移动应用开发、测试技术、工具3 工程与社会软件行业的相关规范、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知识产权保护工程项目的规划、管理职业发展2.2 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2.2.1 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1 认识和系统表述问题评估数据,认识问题的表面现象把握总体目标、分清事情的主次制定解决方案(包括建模、求解析解和数字解、定性分析、实验、不确定性分析)2 建立模型对复杂的系统和环境进行抽象,简化系统定性分析,选择并应用概念性和定性模型定量分析,选择并应用定量模型与模拟3 带不确定性因素分析提取不完整和不清晰的信息应用概率统计来确定模型针对不确定性分析工程的成本效益和风险,并进行决策根据不确定性做好预案4 解决方法和建议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解决方案的关键结果和测试数据讨论所用数据的局限性评估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改善的地方形成总结性建议反思并改进2.2.2 实验和发现知识1 建立假设选择需要验证的关键问题建立需要测试的假设讨论并比较2 查询相关书刊或电子文献选择文献检索的策略应用图书馆工具(在线检索、数据库、搜索引擎等)检索并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与分类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甄别提取信息中的重点和创新点找出尚未解决的研究问题列出参考文献3 实验探索制定实验方法和策略构建实验执行实验规定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测量分析实验数据,提出实验报告对照已有模型比较实验数据4 假设检验与论证由数据得出结论评估并改善2.2.3 系统思维1 整体思维识别并定义系统、模块和功能单元利用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理解了解系统的社会、企业和技术背景识别系统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外界对系统行为的影响2 系统内的交互性为定义系统和系统建模进行必要的抽象和简化识别系统表现的行为和功能特性识别系统单元之间的主要联系分析系统随时间可能的变化3 确定优先级和重点找出并区分与系统相关的全部因素找出整体系统中的驱动因素解释为解决驱动问题所进行的资源分配4 决议时权衡、判断和平衡分析找到系统的矛盾,寻找妥协方法去解决问题选择并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平衡各种因素,优化整体系统对比描述系统在生命周期内的灵活解和最优解评估并改进2.2.4 个人能力和态度1 主动和愿意冒险看到机会分析利益和风险学习启动项目的方法和时机具有开拓新事物的领导才能采取明确行动、做出结果、总结工作2 执着与变通有自信、有激情、热爱事业强调努力和严肃工作、关注细节的重要性展示应变能力,能够独立工作具有合作精神,能接受并正确对待批评平衡个人生活和职业工作3 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讨论创造性在艺术、科学、人文与技术中的作用4 批评性思维分析问题,选择逻辑论点和解决方法找出正反方面的观点、理论和事实找出逻辑谬误验证假设与结论5 自省个人的知识、技能、态度正确评价和描述个人的能力、兴趣、强项与弱点比较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性6 求知欲和终生学习培养对新事物的兴趣,具有继续学习的欲望培养自学能力,形成个人的学习风格7 时间和资源的管理学会分清任务的主次,合理制订时间进度,调配资源有效地按时执行任务2.2.5 职业技能和道德1 职业道德、正直、责任感和负责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工作尽职尽责熟悉相关法规,坚持原则,面对可能的冲突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勇于承担责任实事求是地评价和承认合作者的工作2 职业行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举止了解职业礼仪、国际惯例和人际交往习惯3 主动规划个人职业根据个人能力、兴趣、社会环境,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4 与世界工程界保持同步熟悉现有的工程实践和技术,了解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视野开阔,关注科学新发现,分析新技术对社会和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2.3 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2.3.1 团队精神1 组建高效团队了解团队形成的步骤和运作时限确定团队的目标和责任,根据需求选择成员确定每个成员的目标和任务分析团队的强项和弱点制订团队工作的各种规则2 团队工作运行确定目标、进度,有效地按时实施计划执行团队的规则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反馈,修订目标、任务和进度协调并解决出现的冲突,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创造性和决策能力)3 团队成长和演变阶段性地总结和评估团队的工作,合理调整团队的工作互相协作和帮助,促进团队成员共同成长学会人际交流策略4 领导能力能熟悉团队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实施团队工作的过程管理,协调各成员关系通过激励、榜样、认可等手段提高成员的积极性代表团队对外开展工作5 技术协作在不同类型的团队中工作,如跨学科团队,小型团队和大型团队,远程合作开展与团队成员的技术合作2.3.2 交流1 交流策略根据不同的交流环境,选择交流策略2 交流结构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论点和逻辑选择可信准确的证据采用简练、精确和清晰的语言理解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交流3 书面交流以正确的拼写、标点和语法、规范的格式写作,文章连贯流畅具有技术写作、公文写作、报告的能力4 电子和多媒体交流能制作电子演示材料能通过电邮、网络、电话、视频等进行交流熟悉多媒体表达形式5 图表交流能画草图、正式图纸,制作表格,并与文章配合使用熟悉各种技术图表的规范和制作解释正式技术图纸和图像效果6 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配合合适的手势、眼神、姿态等非语言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运用技术语言回答问题,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2.3.3 外语交流1 英语能够阅读、理解英文技术文献能够用英文书面、口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4 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2.4.1 外部和社会环境1 工程师的角色和责任了解工程职业的目标和角色熟知工程师的社会责任2 工程界对社会的影响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知识和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树立安全、环保、质量意识3 社会对工程界的规范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熟悉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4 历史和文化环境熟悉不同国家用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5 现时的焦点和价值观了解当代社会主流的政治、社会、法律和环境课题和价值观树立合理的资源、价值观、环境、安全等观念6 发展全球观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认识各种文化中的政治、社会、经济、工商和技术行为习惯的相似和差异处了解国际上企业间和政府间的条约和联盟2.4.2 企业及商业环境1 认识不同的企业文化认识各种企业文化的差异:企业:相对于学术机构、相对于政府、相对于非营利和非政府机构市场驱动相对于政策驱动大型相对于小型集中相对于分散研发相对于运行成熟相对于成长,相对于创业长远发展相对于快速发展周期有组织的劳动力的参与相对于无组织的劳动力的参与2 企业策略,目标和计划了解企业的使命和规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了解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过程列出财务和管理的目标和指标了解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3 技术创业认识到技术创业的机会认识能创造新产品和新系统的技术了解创业融资和组织4 成功地在一个团队中工作确定组织内各种角色和相应的责任,进行功能及项目分工了解如何在等级化的组织中有效工作2.4.3 构思与工程系统1 设立系统目标和要求了解市场需求和机会,比较并分析顾客的需求分析由新技术或潜在的需求可能带来的机会分析决定市场需求的环境因素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现有能力和可能的联盟了解可能的竞争者,比较优势和弱势分析伦理、社会、环境、法律、法规可能带来的影响分析各种可能的不确定性对目标、要求、性能指标进行细化,并以合适的形式描述2 定义功能,概念和体系结构确定必要的系统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根据市场分析确定使用合理的技术水平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将系统分解为功能单元对功能单元进行详细的定义,并规范单元间的接口3 系统建模并确保目标的可行性确定合理的技术性能指标制订实施的进度安排分析系统的成本、市场周期等在各种目标、功能、概念和结构上进行分析取舍4 项目开发管理对项目的成本、绩效和进度进行控制确定项目的关键点,并按期审查项目文档管理估算资源并合理分配分析风险,并制订替代方案2.4.4 设计1 设计过程根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细化每个模块单元的性能要求分析确定备选的设计方案选择初始设计方案在产品开发中使用样件和实验品在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综合最终设计能根据需求变化调整设计2 设计过程分期与方法制订不同设计阶段的工作进度安排选择适应项目的开发模式(自顶而下模式、螺旋模式、并行模式等)3 设计中对知识的应用利用所学的各种工程科学技术知识,结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充分利用本领域中现有的成果和标准4学科专业设计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和过程了解设计工具的标准和验证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量化分析实施建模、模拟和测试对设计进行分析改进5 跨学科专业设计以项目核心目标确定支撑专业知识根据分解后的功能单元选择配置支持的学科专业知识不同学科知识的协调融合6 多学科综合设计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项目设计:系统的性能、市场周期、成本和价值项目实施、验证、测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运行产品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产品的改良、退市2.4.5 实施1 设计实施的过程调研、立项、确定目标和指标,确定技术路线、进度、人员分工、实施验证并改进2 软件实现过程根据系统功能、算法、数据结构等,将系统设计分解为功能模块设计确定算法的数据结构、控制流程、数据流程选择系统平台、开发工具系统软件开发3 硬件/软件的协同设计了解硬件结构和功能、通信协议等技术指标描述硬件/软件的功能关系、安全性描述硬件/软件的功能,进行软、硬件协调设计4 测试,验证,认证以及取得证书根据行业标准和规范,确定测试方法、测试程序、测试数据分析系统的实际性能是否达到要求到权威的质量认证部门进行认证,确定相关的认证证书5 实施过程管理项目实施的组织、人员分工、部门结构确定采购、合作商和供应链进行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控制根据实际进展实施改进2.4.6 运行1 设计和优化操作确定系统运行的表现、成本和价值的性能指标根据目标进行分析和建模根据模型和指标,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的操作过程2 培训及操作根据产品确定培训内容,编制培训指导计划和操作过程,建立质量标准,并进行预先模拟根据被培训的接受情况对培训过程进行调整3 支持系统的生命周期了解售后维护、物流过程分析产品的可靠性和市场周期分析维护成本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改进4 系统改进和演变预先计划的产品升级根据市场反馈进行改进5 弃置处理与产品报废问题定义产品寿命终结的问题列出产品在不同情况下弃置时的选择定义产品报废时的残余价值列出报废时的环境考虑6 运行管理制订运行计划、组织和结构,确定合作者分析运行成本、进度控制制订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改进3.培养标准实现矩阵3.1 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3.2 个人职业技能能和职业态度3.4 企业和社会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4.培养计划(一) 总体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本培养计划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为驱动主体,通过课程、课程模块、课程设计以及各种实践环节作为培养能力的载体,通过科学的进度安排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符合软件工程后备工程师专业要求的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