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古诗二首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含重难点) 1、认识“流、荷”等6个

合集下载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5篇_1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5篇_1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5篇《唐诗二首》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熟悉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依据诗意,绽开合抱负像,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思维力量、语言表达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依据诗意,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一)板题导入1.揭示并解释题目《登鹳雀楼》激发爱好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登鹳雀楼》3.用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小组争论,组内纠错。

大声读两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读。

(一)个人自学1.同学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察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同学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和小组内伙伴沟通自己的学习成果:轮番读生字词,沟通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课件出示:多音字尽更三、质疑拓展,争论总结(一)自学自测同学自学,仔细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小组轮番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订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1.指名同学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指导:(1)理解诗句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①出示课文插图。

引导同学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关心同学理解“尽”就是“完、消逝”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太阳依傍着山峦慢慢下沉、消逝,黄河水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慢慢西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波涛滚滚的向大海奔去。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宏伟壮丽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读三、四两行。

《古诗二首》教案精选

《古诗二首》教案精选

《古诗二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二首》。

主要内容包括《鹿柴》和《暮江吟》两首古诗的学习。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与古诗相关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古诗的。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3. 讲解:针对两首古诗的词句、意境、背景进行详细讲解。

4. 例题讲解:以《鹿柴》为例,分析诗句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暮江吟》的意境,并与同桌交流。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两首古诗,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二首》2. 板书内容:《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鹿柴》和《暮江吟》。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3)分析两首古诗的诗人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异同。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鹿柴》描绘了空山、深林、青苔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暮江吟》通过描绘残阳、江水、露珠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3)两首古诗的诗人都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但《鹿柴》的诗人更注重表现宁静的生活,而《暮江吟》的诗人则更强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认识诗中的生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3. 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2. 理解诗句的大致含义。

(二)教学难点。

1. 体会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 引导一年级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古代的世界里游玩,那里有很多优美的诗歌。

就像打开一扇神奇的大门,里面充满了奇妙的景象和有趣的故事哦。

2. 展示一些古代诗人的画像或者古代风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1. 初读古诗。

学生跟读,一句一句地跟着老师读。

读的时候,提醒小朋友们把字音读准,比如“晓(xiǎo)”“眠(mián)”“啼(tí)”这些字的读音。

全班齐读,大家一起大声地读出来,就像一群小歌唱家在唱歌一样。

2. 识字教学。

在黑板上写出诗中的生字“晓、眠、觉、啼、落”。

用简单有趣的方法教学生认字。

- “晓”:这个字左边是日字旁,日就是太阳。

早晨太阳出来了,天就亮了,这就是“晓”,早晨的意思。

可以给小朋友们举个例子,比如说“破晓”,就是天刚刚亮的时候。

- “眠”: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你们看这个字,左边是目,目就是眼睛,闭上眼睛睡觉啦,就像晚上你们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样。

- “觉”: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在这里读“jué”。

可以告诉小朋友们,当我们睡醒了,就会有感觉,知道自己醒了,这就是“觉”的一种意思。

- “啼”:这个字表示鸟叫。

可以模仿鸟叫的声音“叽叽叽”,然后说小鸟叽叽叽地啼叫,就像在唱歌一样。

- “落”:这个字就像东西从高处掉下来。

可以拿一个小纸片,从高处让它飘落下来,说“看,小纸片落下来了”。

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每个小朋友读一个字,读对了大家一起鼓掌表扬。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和《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古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将深入了解古诗的韵律、意境及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静夜思》和《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字词、句式、韵律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首古诗的字词、句式、韵律及意境。

难点:理解并感悟古诗中的意象和诗人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一次在夜晚或草原上的经历,引发学生对古诗意境的兴趣。

2. 课文阅读与解析(15分钟)(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理解字词、句式、韵律。

(2)教师讲解课文,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床、月光、地上霜等。

(2)讲解《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别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意境。

(2)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5. 课堂讨论与分享(1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意象:床、月光、地上霜情感:思乡2. 《赋得古原草送别》意象:草原、夕阳、马蹄声情感:离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静夜思》和《赋得古原草送别》。

(2)分析两首古诗的韵律特点。

(3)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2. 答案:(2)两首古诗均为五言绝句,韵脚分别为“ang”和“ai”。

(3)学生自由发挥,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古诗,如《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2. 课文阅读与解析中的学生参与度。

《古诗二首》的教案精选

《古诗二首》的教案精选

《古诗二首》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四章《诗海拾贝》部分,详细内容包括两首古诗的学习与赏析:《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

两首诗均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以及深厚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掌握其基本意思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3.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诗中一些生僻字的认识及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古诗的韵律、意境和诗人情感的传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两幅与古诗意境相符的画作,引导学生从画作中感受古诗的美。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详细讲解两首古诗的背景、诗句含义及艺术特色。

3.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一首古诗进行逐句解析,让学生了解诗句的构成和表达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仿写一句诗句,或对诗句进行翻译,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5. 课堂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两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一是两首古诗的全文,二是诗句解析和重点词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赏析,不少于200字。

2. 答案示例:以《静夜思》为例,从诗句的韵律、意境和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唐宋诗词,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拓展知识面。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诗词朗诵比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诗中生僻字的认识及诗句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古诗的韵律、意境和诗人情感的传达。

3. 例题讲解:对诗句进行逐句解析,让学生了解诗句的构成和表达技巧。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古诗二首》,内容包括《春晓》和《赠汪伦》两首古诗。

《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春天的美好;《赠汪伦》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汪伦的深情厚谊。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学会生字词,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感悟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难点: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学会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古诗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古诗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讲解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加强记忆。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首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朗读另一首古诗,结合生字词,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意境。

6.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两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2. 生字词及解释3. 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抄写生字词。

2. 答案:见课本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古诗,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生,教学内容为《古诗二首》。

本文旨在设计一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的有效教学课程。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二首》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欣赏、朗读、背诵《古诗二首》。

3.学会从字面理解古诗,寻找其中的意蕴。

4.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活动1.向学生介绍《古诗二首》的背景和作者,激起学生的兴趣。

2.分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古诗的重要性,引出对古诗的倾听和欣赏。

3.引出本课《古诗二首》的目的: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2 梳理诗歌内容和情感1.分小组,对《古诗二首》的古文进行理解和分析,重点关注诗歌的情感表达。

2.学生同步口头复述自己所理解的古诗情感。

3.教育学生聆听以及面对独自阅读和思考的重要性。

3.3 分角色朗读《古诗二首》1.将学生随机分成不同角色,比如“朝阳”、“夕阳”、“沧海”等。

2.学生按照角色挑选合适的诗行进行朗读,任意组合朗读。

3.提醒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字词发音,以及基调语调等。

3.4 探究诗歌意蕴1.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理解,找到诗歌的意象,并产生联想,想象。

2.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更丰富、更深层的诗歌意蕴。

3.鼓励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古诗中的意蕴,体会其中温婉而真挚的情感。

3.5 背诵古诗1.教育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分析和朗读,学会背诵《古诗二首》。

2.贴近学生需求、开放式背诵,让学生自由发挥,提高背诵的兴趣和效果。

3.认真分析学生反馈,及时指导和纠正背诵中的问题。

3.6 课后作业1.练习古诗表演并熟悉古诗的意蕴和情感表达。

2.撰写古诗感想和体会,形成个人的学习笔记。

3.课后查找古诗进一步的背景和作者信息,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

四、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能够听懂、理解、背诵古诗,并且能够熟练地表演这些古诗。

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古诗情感和意蕴来产生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3.学生能够在课后自主探究古诗文化,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

《古诗二首》教案三课时 精选1篇

《古诗二首》教案三课时 精选1篇

《古诗二首》教案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古诗二首》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格律、修辞等知识。

(3)使学生能够背诵《古诗二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2)通过朗读、背诵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使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人的才情与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古诗二首》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格律、修辞等知识。

(3)使学生能够背诵《古诗二首》。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2)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如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古诗二首》。

2. 学习诗歌一:《静夜思》(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

(2)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意义。

(3)学习诗歌的韵律、格律、修辞等知识。

(4)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学习诗歌二:《登鹳雀楼》(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

(2)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意义。

(3)学习诗歌的韵律、格律、修辞等知识。

(4)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背诵《古诗二首》。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古诗二首》,并尝试写一篇关于这首诗的读后感。

第二课时:1. 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分析诗歌一:《静夜思》的意境与修辞手法。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作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

《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头饰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课件:展示古代诗人吟咏诗词的场景。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3.板书课题:《村居》、《咏柳》。

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古、诗、村、居、童、飞、纸、风、丝、垂、绿、咏、碧。

3.学生认读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再读古诗,读通顺。

5.指名读,齐读古诗。

6.去掉拼音读。

7.游戏识字:找朋友(把生字卡片打乱顺序后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并贴上相应的汉字卡片。

)8.学生再读古诗,了解字义。

9.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整体感知。

10.学生表演读(加上动作)。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生自己读古诗,思考:你知道了哪些诗句的意思?2.学生交流:你知道了哪些诗句的意思?3.教师引导: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谁来帮帮他?4.学生交流:对于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和解答。

5.教师小结:这两首古诗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也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6.学生再读古诗,熟读成诵。

7.学生表演背诵(加上动作)。

8.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学生交流拓展。

9.教师小结: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10.学生再读古诗,抒发情感。

(四)书写指导,练习提高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生字“古”、“声”,边写边讲解要点。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找出优缺点。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自己放声朗读,进一步想像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过渡: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
(2)品读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直抒胸臆,仅仅十字,境界全出。
6、学生质疑,重点解读: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补充诗人的写作背景。)为什么用“不畏”?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练习“王安石变法”进一步理解)
3、指名读古诗,听一听,是否读的正确、通顺。
4、全班齐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想诗写了什么。读后交流作者资料、写作背景。
三、分步解读,感悟哲理。
(一)学习《登飞来峰》
1、图文结合理解句意。
(1)小组试说。
(2)指名汇报。
(3)小结
4、指名串讲诗意。
5、从哪里看出作者站在最高层站得很高?
(1)品读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也确实投入进了古诗的境界中,细细地品着诗歌。只是我在教学环节中的些许失误以及课堂的时间关系,使学生缺少了一次锻炼想象表达能力的机会。
4只是因为人们站在这座山中。
5指名串讲诗意。
3、指导感情朗读全诗。
提问:庐山真正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诗人看出来了没有?从那一句诗表示诗人没有看出来?
小结:诗人没有看出庐山真正的样子,因为诗人站在山中。进了庐山,看来看去都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却看不清庐山的全貌。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可以看出。
4、这首诗中那两句诗点明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哲理:由于人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韵律和韵脚,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解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两首古诗,使学生领略我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两首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的朗读、背诵、解析、讨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韵律和韵脚,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教师领读两首古诗,学生跟读,注意韵律和韵脚。

3. 背诵:学生自主背诵两首古诗,教师检查并指导。

4. 解析:教师解析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教师总结两首古诗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古典诗词的魅力和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两首古诗的背诵和解析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

六、板书设计1. 两首古诗的标题、作者、背景等信息。

2. 两首古诗的韵律和韵脚。

3. 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4.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两首古诗,要求准确无误。

2. 解析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要求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二首》,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中的生字、新词,并能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两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古诗中的生字、新词。

2.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感悟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理解诗意,找出不懂的生字、新词。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古诗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情感。

5. 朗读与背诵:学生集体朗读古诗,个人展示背诵,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6. 拓展延伸:介绍古诗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2. 课题下方: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3. 课题右侧:生字、新词4. 课题左侧:古诗意境、诗人情感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两首古诗,默写生字、新词。

2. 拓展作业:收集其他古诗,了解古诗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古诗中的生字、新词,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古诗二首》教案通用

《古诗二首》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古诗二首》,分别是《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两首诗分别选自教材的第三章《诗海拾贝》和第五章《名楼佳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感受古人的诗歌意境。

2. 通过分析两首古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 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和分析古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古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掌握古诗的基本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古诗相关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诗。

3.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4. 课文分析:(1)分析《静夜思》的诗意,讲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2)分析《登鹳雀楼》的诗意,讲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具体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古诗,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二首》2. 内容:(1)作者、写作背景(2)诗意分析(3)古诗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2. 答案:(1)见教材。

(2)提示:从诗中的关键词语、景物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古诗,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等经典古诗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课文分析和例题讲解的深度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池上)》教案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池上)》教案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池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12个生字。

2.会写“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背诵古诗。

4.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童趣画面。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直观演示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展示一幅池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池塘的景色。

引出古诗《池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全班齐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识字教学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可以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读音。

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书空。

例如,“首”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丷”和“自”,下面是“目”;“采”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爫”,下面是“木”。

用生字组词,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例如,“首”可以组成“首长”“首都”“首先”等;“采”可以组成“采摘”“采集”“采花”等。

4.精读古诗,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解释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引导学生体会小娃的天真可爱和调皮。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说明小娃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水面的浮萍被小船划开了一道痕迹。

让学生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生动画面。

5.朗读指导,体会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出小娃的天真活泼和古诗的韵律美。

可以采用范读、领读、齐读、配乐读等方式。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古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6.书写指导出示“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字,让学生认读。

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古诗二首》教案完整版部编1

《古诗二首》教案完整版部编1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8《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18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危、敢、惊”,指名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并指导临写。

3.教师范写生字,讲解书写要领。

“危”的上部“”居上居中,从竖中线起笔,“厂”横笔写在横中线上方,宽于“”,“”横折钩的钩尖抵竖中线。

“敢”左右相当,左低右高,“攵”首笔的撇尖落在竖中线上,底部撇高捺低。

“惊”左窄右宽,“口”在横中线部位,第六笔竖在竖中线上。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进行同桌评议。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检查学生生字自学情况,相机进行指导,点拨重点字的识记方法。

(1)出示词卡,请小老师领读。

阴山好似庐山笼盖野茫茫天苍苍(2)引导学生用“好似”说话。

(3)出示本课生字,组织学生开火车比赛读。

(4)请学生找出较难识记的字,并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如“似”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ì,可引导学生给“似”组词。

“笼”也是多音字,本课读lǒnɡ,教学时可以出示“笼子”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笼子”与竹子有关,所以是“”,表示物体时读lónɡ,表示动作时读lǒnɡ。

)3.组织学生送羊宝宝回家游戏。

(每只羊宝宝身上都有本课的生字。

)第六单元夏天夏天是火热的,热辣辣的太阳当空直照;夏天又是清凉的,晨风送来些许凉意。

夏天是热闹的,蝉鸣声声,似乎不会停歇;夏天又是宁静的,午后,人们躺下休息,享受片刻安闲。

夏天还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荷花池边,看小娃采白莲,蜻蜓立荷尖;轻轻扒开荷叶丛,看小水珠、小青蛙、小鱼儿快乐游戏;跟着小白兔,发现夏天下雨前的种种征兆……本单元由两首古诗和两篇文章组成,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有儿童情趣的渲染,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行文简洁而富有韵律,适合朗诵和积累。

两首古诗要读出节奏感;《荷叶圆圆》在读出情趣的基础上借助课文句式相近、段落反复的结构特点进行背诵;《要下雨了》要重点关注对话,分角色朗读,读好问和答的语气。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静夜思》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望庐山瀑布》则形象地表现了庐山瀑布壮美的景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熟练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义,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创作特点。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美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的意义理解和赏析。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幅美丽的山水画,让学生欣赏并发表感受,引出本课主题《古诗二首》。

2. 朗读:让学生齐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讲解:详细讲解两首古诗的背景、意义和创作特点。

4. 赏析: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5.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描绘的画面,提高表达能力。

6. 例题讲解:讲解一首古诗的翻译和赏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古诗。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翻译另一首古诗,并赏析其中的一句诗句。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作者:李白背景: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意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背景:观赏庐山瀑布,赞叹大自然的壮美意义: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并赏析《静夜思》或《望庐山瀑布》中的一句诗句。

2. 答案示例:《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翻译:床前的月光很亮,仿佛是地上的霜。

赏析:这句诗句通过对比床前的月光和地上的霜,表现了夜晚的寂静和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朗读、讲解、赏析等环节,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但部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仍有困难,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板块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5分钟
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出示课件: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板块五写字指导。8分钟
1.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新课,揭题。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板块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0分钟
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出示自学要求: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含重难点)
1、认识“流、荷”等6个生字;会写“无树、爱、尖角”5个生字。
2、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惜细流、爱晴柔、露”等词语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始终蕴藏的夏天的乐趣。
教学过程
修改部分
板块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5分钟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
(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3)引导学生“加一加”“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板块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10分钟
(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教学反思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重点注意:
(1)“无”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练写,欣赏评议。
板块六作业设计。2分钟
1、熟背古诗2、抄写五个生字及词语。
板书设计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本义:泉水。
(2)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