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通论-第八讲 史部之二(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2022年学年第一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评卷人 得分武汉大学 2023-2023 学年第 1 学期《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 卷〕考试范围:《考古学通论》;总分值: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院/系: 专业: 姓名: 考号:留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名词解释〔6 选 4,每题 5 分,共 20 分〕1. 赝品2. 汤山人3. 堆土墓和土墩墓4. 马家窑文化5. 模印拼嵌画像砖墓6. 蚁鼻钱二、简答题〔6 选 5,每题 10 分,共 50 分〕1. 简述山顶洞人2. 试述周礼。
3. 简述西周青铜器铭文。
4. 古代纺织品文物染色中的蓝色,红色,黄色,黑色,青绿色分别可通过哪些原料制成?5. 稳固字迹和加强纸张强度的化学药品,应当具备的性能。
6. 北宋皇陵建制。
三、论述题〔3 选 2,每题 15 分,共 30 分〕1. 博物馆信息化的工作内容。
2. 自然科学测年〔断代〕法。
3. 试论述广汉“三星堆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得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 选 4,每题 5 分,共 20 分〕1.赝品本义指工艺精湛的仿真品,价值和价格可以紧随被仿品,现在通常指工艺拙劣的仿冒品。
赝品是古董及书画市场的交易中以假乱真的行货。
由于这些物品并非原创,是临摹、仿制或复制的,而持有者、贩卖者却诓称是原作,所以把这些物品成为赝品。
2.汤山人是指1992 年在南京市江宁县汤山镇觉察的远古人类,距今30~35 万年。
觉察有头盖骨及牙齿等,同时出土的尚有哺乳动物化石。
汤山人头盖骨顶部有一小块骨,称为“前心点小骨”,为南京人特有。
3.堆土墓和土墩墓是始见于石器时代的两种墓葬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承袭、演化关系。
①堆土墓是指没有墓坑,尸体放置在地上,然后再用土掩埋。
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水网密布,地下水位浅,在石器时期中期就消灭了堆土墓。
有些地区连续至两周时期,形成显著的地域性葬俗特征。
国学通论-第八讲__史部之二(武汉大学)
• 班彪:“其论述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 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贱;道游侠,则贱守节而 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 〔……〕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 非,意亦庶几矣。”
• 班固:“先黄老而后六经”,“退处士而进奸 雄”,“崇势利而羞贱贫”。
•“史家以迁、固为不祧之宗。史公自附于《春 秋》,纪传独绝;班书特长典制;陈、范虽文美, 弗能及矣。”(《复性书院讲录》)
• 尹达:“总之,《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 整齐了纪传史体,使之条理井然。诚如章学诚所 说:‘迁《史》不可为定法,固《书》因迁之体 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祧之宗焉。’ (《文史通义.书教下》)”
• 《汉书》之编著者:
• 班彪:《史记后传》; • 班固:以二三十年时间编写主要内容; • 班昭:补八《表》及《天文志》; • 马续:补成《天文志》等。
《后汉书·班固列传》:“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 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
班 固
班 昭
•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在后代中国,唐以前 多看重《汉书》,宋以后始知看重《史记》。”
• 《沟洫志》:《河渠书》之引申。水利灌溉、治 水、开河渠。
• 《地理志》:《史记》所无。论中国之沿革地理。
• 《艺文志》:《史记》所无。从刘歆七略而来, 学术史之重要著作。
• 马一浮:“《史记》列传胜于《汉书》,班书诸 志亦非《史记》所及。其中以《食货》为上, 《刑法》次之,《礼》《乐》又次之,皆网罗一 代,言简意赅,读者自能了如指掌。”(《语录 类编》)
• 范晔《后汉书》的评价
• “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
中国古代史题库
1.1中国古代史绪论(上)1 [单选题] 研究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方法的代表是()。
A.理论研究B.辞章研究C.义理研究D.清朝乾嘉学派的考据学正确答案:D2 [单选题] 考据学派要求()本身要符合忠于历史原始的相貌。
A.官方记载B.历史小说C.文献D.历史著作正确答案:C3 [单选题] 西方社会科学强调()。
A.考据B.理论C.辞章D.义理正确答案:B4 [单选题] 经学是()思想流派的代表作品。
A.儒家B.法家C.道家D.程朱理学正确答案:A5 [单选题] 到了()的时候,朱熹的理学成为一种新的儒学的代表。
A.元朝B.唐朝C.清朝D.宋朝正确答案:D6 [单选题] 关于乾嘉考据学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考据学派是研究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方法的代表。
B.考据学也称之为“朴学”。
C.乾嘉考据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对文献本身进行整理。
D.考据学派不要求文献本身得重视符合原先最初的相貌。
正确答案:D7 [单选题] 人及动物之间的区别表现在:()A.人能说话。
B.人能直立行走。
C.人有自我的精神和理性的追求。
D.人能书写。
正确答案:C8 [单选题] 中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史书由官方进行编修:()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正确答案:A9 [单选题] 中国古人在研究历史是不重视下列哪一项:()A.义理B.理论C.辞章D.考据正确答案:B10 [单选题] 历史的主体是()。
A.自然B.时间C.人D.事件正确答案:C11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历史科学是需要验证的,要么证实,要么证伪。
B.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认识人类历史的最有效工具和手段。
C.现代社会科学建立的前提是现代社会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它是一种反思和批判。
D.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史学观,根据客观的现象来总结现象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基本法则,同时它又是辩证的、发展的、变化的。
正确答案:C12 [判断题] 动物和人不同,是没有思想的。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大全(最终极版)
先秦部分1绝地天通绝地天通,政教合一阶段,以集团或阶级或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诉求,来赋予个人生命的意义,来垄断意义之源,来取消自主。
2和实生物“和实生物”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
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
3物生有两:史墨在回答赵简子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
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
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
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其勤,民忘矣。
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变动、和矛盾的对立统一。
孔子1忠恕之道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
中国儒家的伦理与哲学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 2.“忠”要求积极为仁。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要求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3.行忠恕之道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2颜渊问仁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遵循礼的要求做事,这就是仁。
一旦人人使自己遵循了礼,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道了。
能否实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能由别人来决定吗?”颜渊说:“具体有哪些内容呢。
”孔子说:“于礼不合的不要看,于礼不合的不要听,于礼不合的不要说,于礼不合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不聪慧,也一定要照您的话去做。
”3为仁由己1.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以此为基础,人人均可得仁:“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有未见力不足者。
国学通论
国学通论第一章什么是国学一、“国学”这个词最初指国立的学校;二、国学又称中学、国粹、国故、国故学、旧学、汉学;三、国学的分类1、考据之学:是事实求是地考察真相的学问;2、义理之学:是研究国学的思想理论,内涵精神之学;3、经世之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4、辞章之学:文学、艺术;四、国学的概念: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第二章儒学与经学一、经学指中国历代训解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学问,研究经籍中义理之学术称经学;二、汉人为经书作的注解称为“传”、“注”;后人再为注解作的注解一般叫做“疏”或“正义”;三、儒学的思想倾向1、人本思想;2、王道思想;3、德治思想;第三章十三经一、《易经》的内容:用自然现象的变化解释社会现象;二、《易经》的含义:简单、变、不变;三、《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和说明;四、《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五、《周易》把天下万物的运行规律归结为八卦,八卦又结合形成六十四卦;六、《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是虞、夏、商、周时期“典”、“谟”、“训”、“诰”、“誓”、“命”的汇编;七、《尚书》的内容与政务有关;八、《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九、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1、《今文尚书》,作者为伏生,用隶书写作,共28篇;2、《古文尚书》,这本书被称为“孔壁本”,用先秦古文字书写;3、“伪尚书”,东莱张霸所献;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春秋中叶以前五百年间流传的诗歌;十一、《诗经》的内容有风、雅、颂三种形体,表达手法为赋、比、兴;十二、三礼指《仪礼》《周礼》《礼记》;十三、《周礼》原名《周官》,其最后一篇《冬宫》已失传,诸官以天、地、春、夏、秋、冬为类,分别归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六职管理,这本书成为后来变法的制度渊源;十四、《礼记》实质是“仪礼之记”;十五、《春秋》,鲁国的编年史,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十六、《左传》十七、《公羊传》《谷梁传》,阐发微言,《公羊传》属齐学,文风恢奇博弈;《谷梁传》是鲁学,文风纯谨细微;十八、《论语》,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20篇,“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本点;十九、《孟子》将《论语》的“仁”发展成“义”,围绕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二十、《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二十一、《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最早的一部训诂学著作,特点:1、以标准语解释方言;2、是当代的语言解释古语;3、使用常用字解释生僻字;第四章史部概论一、史书分类1、班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中国古代史(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开设的在校课)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史(上):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5学分,90学时。其中, 新生军训2周10学时,课堂教学80学时(含课堂讨论3学时)。
中国古代史(下):五代、辽、宋、金、元、明、清史,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3学分,54学时(其中 课堂讨论3学时)。
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该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教学,辅以经典阅读、课堂讨论、撰写课程小论 文。
学习预备
学习方法
1、该课程主要讲授从上古至清朝前期的中国历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的发展和历代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以及中国国内外学术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
结合武汉大学和历史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教学 实习等方式,传授历史知识,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掌握系统的中国上古至清朝 前期的历史进程、发展大势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吸收并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成果,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课程教学强调教学间的互动,在授课过程中将定期举行课堂研讨会,每期事先设计一些论题,学生自行准备, 然后集中研讨。研讨中,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商榷。
该课程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两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有三至四次的科研训练,并作为判定平时成绩 的主要依据。形式是写作三至四篇课程作业(小论文),由教师提供论文主题或由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论题, 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读书、写作。小论文要求言之有据,并且符合学术规范。优秀文章将推荐到学术刊物发 表。
该课程共分上下两册教学,上册讲授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下册讲 授五代、辽、宋、金、元、明、清史,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港澳台陆图书资料库
网络古籍全文检索系统简介爽古籍的全文检索是网络文史应用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手段。
就目前状况而言,网络文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最主要的古籍全文检索系统几乎全部集中在。
由于近几十年大陆古籍整理成绩斐然,的数据库底本大部分采用了近年来大陆出版的标点和校刊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检索系统也是两岸学者共同的心血结晶。
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旧称瀚典全文檢索系統)是迄今最具规模的中文古籍数据库,也是目前网络中资料整理最为严谨的中文全文数据库。
它包含整部二十五史、整部阮刻十三经、超过2000万字的史料、1000万字的大正藏以及其它典籍,合计字数13400万字,并以每年至少1000万字的速率增长,蔚为壮观。
汉籍电子文献所有资料包括二十五史、诸子、古籍十八种、古籍三十四种、大正新修大藏经、上古汉语语料库—摘要(《论语》、《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非子》、《吕氏春秋》、《老子》、《商君书》、《管子》、《晏子春秋》、《子》)、方志(通志、府志、县志、厅志、采访录、一般志书与舆图、补阙)、档案、文献、文心雕龙(《文心雕龙义证》、《文心雕龙考异》、《文心雕龙注》)、佛经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清代经世文编(贺长龄《清代经世文编》、士浚《清代经世文续编》、《盛康清代经世文续编》)、新民说、中华民国史事日志、际恒著作集、词话集成(《时贤本事曲子集》、《复雅歌词》、《拙轩词话》、《浩然斋词话》、《乐府指迷》、《吴礼部词话》、《艺苑卮言》、《爰园词话》、《七颂堂词绎》、《填词杂说》、《金粟词话》、《铜鼓书堂词话》、《雕菰楼词话》、《介存斋论词杂着》、《乐府余论》、《双砚斋词话》、《问花楼词话》、《词径》、《雨华盦词话》、《词论》、《近词丛话》、《饮冰室评词》、《近代词人逸事》、《彊村老人评词》、《窥词管见》、《词概》、《珠花簃词话》)、新清史·本纪、乐府诗集、闽南语俗曲唱本《歌仔册》、人文资料库师生版等容。
国学基础教程
国学基础教程《国学基础教程》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教材。
该教程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 国学概说:这部分介绍了国学的定义、历史渊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研究国学的基本方法。
2. 经部之学:经部之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儒家经典著作的研究和学习。
该部分介绍了经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经学的类别和主要经典。
通过学习经部之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儒家思想和文化,掌握其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3. 史部之学:史部之学主要涉及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学习。
该部分介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通过学习史部之学,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掌握史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
4. 子部之学:子部之学涵盖了除经史之外的各类学术思想和流派的研究和学习。
该部分介绍了先秦诸子百家、汉唐宋明等各个时期的学术思想和流派,以及其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通过学习子部之学,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各个时期的学术思想和流派,掌握其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5. 集部之学:集部之学主要涉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创作。
该部分介绍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方法,以及其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通过学习集部之学,学生可以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素养。
6. 校勘学及其方法:校勘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版本、校勘和编辑的学科。
该部分介绍了校勘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国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校勘学,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献的版本和校勘知识,掌握其编辑和整理的方法和技术。
7. 注释学及其方法:注释学是对古代文献进行注释和解释的学科。
该部分介绍了注释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国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注释学,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对古代文献进行注释和解释,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技术。
8. 综观国学著作的门径:目录学是对文献进行分类、编目和整理的学科。
国学通论-第三讲 五经讲义之一(武汉大学)
第二节 《易经》《易传》
第二节 《易经》《易传》
传说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有 《周易》,都是占筮之书,大约是不同时 代盛行的若干筮法中的几种典型 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即重叠八 卦成六十四卦而形成了《易经》。从《易 经》卦爻辞中所保留的社会历史资料来看, 有些卦爻辞在殷周之际就有了
第二节 《易经》《易传》
《易经》肯定事物的永恒变化发展及事物 内在不同力量、动能、势用的相对相关, 相互转化,相反相成 《易经》启发人们理解世界的根本原理, 变化法则,又启发人们适应发展变易的世 界,以良好的心态与修养境界对待自然、 社会、人生与人身的变化,趋利避害,并 能动地发挥人的作用,使人与天地相互配 合,相得益彰
每卦六爻,自下而上为序,第一爻称
“初”,第六爻称“上”,凡阳爻称 “九”,阴爻称“六” 乾卦六爻都是阳爻,称“用九”
第二节 《易经》《易传》
本卦通过对自然、人事经验的总结,
反映了作易者对事物变易的看法,有 一定的哲理性 事物或人的发展由低到高,由新生到 成熟,发展到一定地步或地位,就要 注意是否会走向反面
第一节 经与六经
‚经‛是相对与‚纬‛而言的
《说文解字》:‚经,织也,从系,
巠声‛。经,引申为组织 后世有人又引申为经常的‚常‛,又 有人引申为路径的‚径‛,‚经‛就 成为常道或路径 刘勰《文心雕龙》说:‚经也者,恒 久之治道,不刊之鸿教也。‛
第一节 经与六经
周代的官方教育,就是以六经为中心的教 育。
第一节 经与六经
六经之教的功用,主要是陶冶性情,以增 加文明含量,通晓历史经验,提升人生境 界。
《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 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 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 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 辞比事,《春秋》教也。‛
国学通论-五经讲义(武汉大学)
‚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 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礼记〃文王世子》)礼乐教化,主要是和谐 并提升百姓的。‚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 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周礼〃 春官〃大宗伯》)
春 秋
列国的历史,当时都叫《春秋》 其特指为鲁国的国史 《春秋》记载了鲁国自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 (后人又续至十六年)共二百四十四年的历史, 是编年体史,不完备但可信 孟子、董仲舒、何休、司马迁认为孔子作《春秋》
孔子与《易传》(?)
《易传》又称为“十翼”。卽《彖传》上下、 《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 《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彖:概括一卦之涵义。 系辞:总论《周易》思想之大义。 文言:论述干、坤二卦之义涵。
《易传》思想之一:宇宙之生成与展示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洪范》与《皋陶谟》等同类,都是谟,谋议, 记载君臣间的对话的,一般是臣对君。其中保留 了重大决策和一些基本的政治方略,有名臣的宏 文伟论。 诰是政府的重要文告或君王对臣下的诰谕,如 《汤诰》《酒诰》。 训是臣下对君王的劝导,如《伊训》。“文王 《保训》” 誓是君主誓众之词,讨伐宣言或战前政治动员的 誓师之词,如《甘誓》。 命是君王册封、任命之词,也属政府的重要文告, 如《顾命》。
‚太极‛生出天地阴阳之气(两仪),由天地阴阳之气的 交感、阖辟、动静、往来、屈伸,于是生化出四象(春、 夏、秋、冬;少阳、老阳、少阴、老阴),由四象生成八 卦
《易传》思想之二:天地人相参相通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 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系辞下 传》)
(最新整理)国学通论第十讲集部之二(武汉大学)
2021/7/26
14
(三)《文选》选讲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小诗人只能够看 山说山,看水说水,今天看到花开就说花开,明 天看到花落就说花落。从佛法来说,这叫‘心随 物转’,因为他的内心之中缺乏自我。眞正伟大 的诗人则不然,他是用他的生命去写他的诗篇, 用他的生活去实践他的诗篇,所以他有一个 pattern of consciousness, 一个类型在那里。
2021/7/26
10
(三)《文选》选讲
•陶渊明先后五次出仕: •29岁,因母老家贫而为江州祭酒,“自解归”;
召为主薄不就 •35岁,入桓玄幕府;后归家居母丧。 •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40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 •41岁,因家贫而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
辞归
2021/7/26
(最新整理)国学通论第十讲集部之二(武汉大学)
2021/7/26
1
集部
2021/7/26
2
集部提纲
• (一)集部略谈 • (二)《楚辞》选讲 • (三)《文选》选讲 • (四)唐诗选读 • (五)中国古代文论 • (六)近体诗入门
2021/7/26
3
(
三
田
)
园陶 《
诗谢 文
与诗 选
山选 》
水
选
2021/7/26
22
(三)《文选》选讲
• 出处、进退、仕隐之间:
• 《咏贫士》之五
•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大雪人皆卧,不宜干人) 。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事迹不详) 。刍槁(刍槁本 供马食,而贫者藉之以眠)有常温,采莒( jǔ,芋;或谓同稆 lǚ,禾自生也) 足朝餐(谓藉草以眠、采野禾以食,于愿已足) 。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 戚颜。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上句应指袁安,下句 应指阮公) 。
国学通论-第七讲-先秦诸子:墨家名家荀子法家(武汉大学)
墨子的生平
• 据《墨子· 公输》记载,公输般为楚国制造了攻城云梯,准 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一消息后,从齐国出发,裂裳裹 足,星夜兼程,十天赶到楚国郢都,与公输般辩论,并向 楚王宣传“兼爱”、“非攻”思想。他在楚演示了自己的 守城方法,公输般比不过他。最后楚王不得不放弃了攻宋 的打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止楚攻宋”的故事。此外, 他还阻止了鲁阳文君攻郑、攻宋。
而侠者以武犯禁的现实政治?满见史记韩非?传?他?顾商鞅推?法制终而以身殉法的历史教训与当时一位长者堂豁公的劝告坚持倡导?法术设?数的?民萌?众庶之道韩非子问田着有阐明自己法制?想的著作约十余万言
先秦诸子:墨家、名家、荀子、法家
墨家: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 子 像
明 刻 本 《 墨 子 》
墨子的生平
• 《史记》无墨子传,只在《孟荀列传》中略谓“盖墨翟 (dí )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 在其后。” • 《汉书· 艺文志》班固注曰:“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 后。” • 清人孙诒让推定墨子的生卒年约为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 墨子的籍贯为宋,但长期生活于鲁。
墨子的生平
• 墨子早年学习儒术,因不满周礼的繁文缛节,自创学派。 墨子师徒组成了宗教性与政治性的社团,集体奔走于齐、 鲁、宋、楚、卫、魏诸国。连孟子也不得不承认“墨子兼 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 尽心上》)。
名家:惠施“合同异”与公孙龙“离坚白”
公 孙 龙
名家
• 《汉书· 艺文志》:“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 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 也。及謷(áo,不省人言也)者为之,则苟钩鈲 (gū,铁鈲,颜师古注“鈲”,破也)析乱而已。”
国学通论
第一讲国学通论国学是一套意义/价值/学问系统,古代的“礼”、“春秋”不能简单被归为现代学科的划分国学最初指学校(周礼)“乐师掌国学之政”,太学、国子监均由此发展而来其现代意义是后来日本在江户时代提出的,又称“皇学”、“和学”、“古学”,以日本固有典籍研究日本固有文化,其目的是“清除汉意,巩固和魂”。
日本将的“国粹”又与国学不同,前者并不反对汉文化,而是中日文化合一以对抗西方文化。
“国学”上世纪之交传入中国,梁启超与黄遵宪引入,称中国固有之学为国学以抗衡西学。
梁启超在日本创办《国学报》,希望与黄遵宪合作,“以保存国粹为主义”(与新学相对)1906年章太炎到日本东京开始讲国学,上海的刘师培等人办《国粹学报》,章太炎也参加,其中发表文章颇多,对“国学”概念也很有探讨,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认为西学进入中国,国学不应被吞并,反而能够在比较中得到彰显。
旧学派的人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入侵时认为,只要国学不灭,国家就不灭。
国学有政治意义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国学不兴,国必亡”、“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不亡也。
”1904年,邓实(1877-1951)在上海创办“国学保存会”的组织《国学讲习记》:“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
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
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国粹学》:“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
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
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他也认为西学的某些部分也可纳入国学。
“国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渐有学术意义,章太炎发明“国故”一词,指中国的旧学和掌故文献学。
胡适贡献甚大,提出“整理国故”,认为“国故学”可以称为“国学”毛子水:国故就是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和中华民族的历史。
胡适推崇西化,提倡清算传统文化,国学只是客观的研究对象,陈独秀是俄化1922年北大国学研究所,国学正式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列传》
• 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 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 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 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 者九人。
《苏武列传》
•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 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 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 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 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 ‚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效死于前!‛
《苏武列传》
• 《汉书》之编著者〆 • • • • 班彪〆《史记后传》々 班固〆以二三十年时间编写主要内容々 班昭〆补八《表》及《天文志》々 马续〆补成《天文志》等。
《后汉书· 班固列传》〆‚固自永帄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 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
班 固
班 昭
•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〆‚在后代中国,唐以前 多看重《汉书》,宋以后始知看重《史记》。‛
• 班固〆‚先黄老而后六经‛,‚退处士而进奸 雄‛,‚崇势利而羞贱贫‛。 • 立场的不同
《汉书》赏析
《李广苏建列传》 《食货志》
《李 广 苏 建 列 传》之苏武列传
《苏武列传》
• 苏建,杜陵人也。以校尉从大将军青击匈奴,封 平陵侯。 “……”有三子:嘉为奉车都尉,贤为 骑都尉,中子武最知名。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以父保举为郎),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音移) 中厩(jiù )监。 (颜师古‚栘中,厩名,为之监也‛) “……”天汉元年,且鞮(jū dī)侯单于初立,恐 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颜师古‚丈 人,尊老之称‛)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 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因厚(辂)“赂”单于,答其善意。
《苏武列传》
• 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 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苏武列传》
•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定罪)虞常,欲因 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 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 之,胜请降。律谓武曰: ‚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 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 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 山, 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 (gà o,作肥料)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 ‚君因我降(因我而投降匈奴),与君为兄弟,今 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然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 称,盖良史之才也。‛充分肯定了司马迁的史才 〄又〆‚采经摭[zhí ] 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
• 班彪〆‚其论述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々序 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贱々道游侠,则贱守节而 贵俗功〆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 〔……〕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 非,意亦庶几矣。‛
汉 书
宋 本 《 汉 书 》
《汉书》主要的作者班固(公元32—公元92),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他 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
《汉书》是中国第二部正史,同时是第一 部断代史。
班固之父班彪鉴于武帝时,司马迁着《史记》, 止于武帝太初时间,太初以后便阙而不录。后扬 雄、刘歆等虽为缀续,但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 继《史记》,班彪乃发愤继续前史,终作成《史 记后传》六十五篇。这成为后来《汉书》中份量 很大的内容。
《苏武列传》
•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斥候〆 侦察人员)百余人俱。既至匈奴,臵币遗单于。单 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 (gōu,匈奴族中王侯之一)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 相知,私候(私下拜访)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 律(投降匈奴的汉使者),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 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 与常。
•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 幽武臵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 旃(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 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公羊),羝乳 (产子)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臵他所。
《苏武列传》
•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同弆,jǔ,藏也) 屮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节上 饰有旄牛尾之毛)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音 乌坚)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zhuó ,丝绳) , 檠(校正)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 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盛酒酪之器皿)穹庐。王死 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苏武列传》
•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yān,单于母为阏氏 ) 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 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苏武列传》
•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 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 (受到侮辱才去死),重(更加)负国。‛欲自杀, 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供引出)张胜。
• 《地理志》〆《史记》所无。论中国之沿革地理。
• 《艺文志》〆《史记》所无。从刘歆七略而来, 学术史之重要著作。
• 马一浮〆‚《史记》列传胜于《汉书》,班书诸 志亦非《史记》所及。其中以《食货》为上, 《刑法》次之,《礼》《乐》又次之,皆网罗一 代,言简意赅,读者自能了如指掌。‛(《语录 类编》) 〄‚史家以迁、固为不祧之宗。史公自附于《春 秋》,纪传独绝々班书特长典制々陈、范虽文美, 弗能及矣。‛(《复性书院讲录》)
《苏武列传》
• 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 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 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 阙;朝鲜杀汉使者,实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 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 矣。‛
《苏武列传》
• 《史记》受先秦散文影响,散句单行,长短自如, 错综成文,并且‚辨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 相衬,有一种参差错落之美々
• 《汉书》受汉赋及汉代散文影响,崇尚藻饰,趋 于骈偶,典雅富丽,有一种整齐合谐之美。
• 漫研竹露裁唐句 • 细嚼梅花读汉书
• 班氏对《史记》的评断 〄班彪《前史略论》〆 〄‚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
〄‚〔……〕范蔚宗说他‘轻仁义,贱守节’,一 点也不冤枉。而他还要说司马迁‘博物洽闻’, 而‘不能以智免极刑’。但班氏自己也岂不死在 牢狱里〇司马迁乃是为李陵辩护,而班固则投在 窦宪门下。两两相比,大不相同。但他总不失为 有才、能文,也花了一辈子工夫,《汉书》也是 写得好。 ‛
〄‚今再说班固《汉书》,略论考史方面,有他父 亲六十几篇的传,有刘歆之所编录,选材大概是 不差。论‘写史’,班氏文笔也不差。班氏所缺 乃在不能‘论史’。‛
〄‚《汉书》也有比《史记》对后来影响大,该说 是写得好的,就是它的十志。《汉书》的‘志’, 在《史记》里称做‘书’。‛
〄‚司马迁《史记》本是一部通史,而他的八书命 题,偏重当代。班孟坚把他题目换了,就等于看 成一个通的,上下直贯,古今相沿的事。‛
• 《食货志》〆《帄准书》之引申(货→食货), 一代之经济史。 • 《沟洫志》〆《河渠书》之引申。水利灌溉、治 水、开河渠。
任 伯 年 : 苏 武 牧 羊
《苏武列传》
•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臵酒设 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 来说足下,虚心欲相 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 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武兄苏嘉字)为 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 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同时班固以班彪所续前史未详,因‚以彪所续前 史未详,乃潜精研究,欲就其业‛,遂本其父所 作,潜精研究,续成其书,踵继先人之业。
〄班固写《汉书》时,有人告发谓其‚私改作史 记‛,班固因此下狱。其弟班超为兄申辩。后来 汉明帝赏识班固才能,召为兰台令史(中央档案 典籍管理员) ,并奉敕诏完成其父所著书。
• 尹达〆‚总之,《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 整齐了纪传史体,使之条理井然。诚如章学诚所 说〆‘迁《史》不可为定法,固《书》因迁之体 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祧之宗焉》与《汉书》的整体比较
体例、思想、人物、组织结构、文字风格上的比较: 《史记》明善恶,《汉书》辨忠奸々 《史记》重传情,《汉书》重传事々 《史记》重为人,《汉书》重为文々 《史记》爱奇,《汉书》重实々 《史记》神明变化,《汉书》严审绵密々 《史记》错综成文,《汉书》骈散一体々 《史记》雅俗共赏,《汉书》雍容尔雅々 《史记》通古今之辨,《汉书》调上下洽通々 《史记》成一家之言,《汉书》尽圣人之道々 〔……〕
《苏武列传》
•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 (匈奴官号)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 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听取供词),武谓惠 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 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同医)。凿 地为坎,臵熅(yūn,燃微火之火堆)火,覆武其上, 蹈(同掐,qiā)其背以出血。
• 范晔《后汉书》的评价
• ‚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 • ‚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 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 • ‚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不叙杀身成仁之为 美,轻仁义,贱守节。‛
•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〆‚这些病痛,当知并不 在行文与叙事之技巧上,而在作者自己的见识与 人格修养上。诸位如读太史公书,即如《魏公子 列传》、《帄原君列传》、《刺客列传》之类, 此等文字,皆非《战国策》书中所有,乃太史公 特自写之,而使人读了无不兴会淋漓,欢欣鼓舞, 想见其人。《汉书》中此等文字绝找不到。诸位 且把《汉书》从头到尾翻一遍,何处见他排死节〇 何处见他否正直〇‛
• 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 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