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精品文档75页
第八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
三、木耳栽培中常见的杂菌及防治
三、蘑菇、草菇栽培中常见的杂菌 蘑菇、 及防治
1、鬼伞:层菌纲伞菌目。是培养料过湿的指示菌, 、鬼伞:层菌纲伞菌目。是培养料过湿的指示菌, 一旦发生争夺营养并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 一旦发生争夺营养并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 。 如 果采用霉烂变质的稻草作为堆肥的材料, 果采用霉烂变质的稻草作为堆肥的材料 , 堆肥 pH值低、 含氨量高时则鬼伞大量发生 。 鬼伞子 值低、 值低 含氨量高时则鬼伞大量发生。 实体可潮解成黑色粘液仅需10小时 小时。 实体可潮解成黑色粘液仅需 小时。 防治:培养料使用前暴晒1-2天,无霉变。适当 防治:培养料使用前暴晒 天 无霉变。 增加接种量,使食用菌菌丝生长占优势。 增加接种量,使食用菌菌丝生长占优势。当有 鬼伞局部发生时,及时摘除鬼伞子实体, 鬼伞局部发生时,及时摘除鬼伞子实体,用5% 石灰水进行消毒。 石灰水进行消毒。
污染现象
试管母种受细菌污染后,在接种点周围 试管母种受细菌污染后, 出现白色、无色、黄色粘液状菌落, 出现白色、无色、黄色粘液状菌落,多 光滑、湿润、半透明或不透明, 光滑、湿润、半透明或不透明,发出恶 臭气味, 臭气味,食用菌菌丝扩展不良或不能扩 栽培过程中,培养料受细菌污染后, 展。栽培过程中,培养料受细菌污染后, 呈现粘湿、色深并散发出酸臭味,严重 呈现粘湿、色深并散发出酸臭味, 时培养料变质或发臭腐烂。 时培养料变质或发臭腐烂。常见于以麦 粪草为基质的菌种瓶( 粒、粪草为基质的菌种瓶(袋)。 污染原因:灭菌不彻底(排放过紧、 污染原因:灭菌不彻底(排放过紧、假 压现象、时间短) 压现象、时间短)
(3)木霉属 )
菌落生长迅速,几天内可布满全部料面。 菌落生长迅速,几天内可布满全部料面。 初期菌丝白色、纤细、致密, 初期菌丝白色、纤细、致密,菌落无固定 形状。 形状。从菌落中心到边缘逐渐产生分生孢 使菌落由浅绿色变成深绿色霉层。 子,使菌落由浅绿色变成深绿色霉层。镜 检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 检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 或互生分枝,一般有2-3次分枝 次分枝, 或互生分枝,一般有 次分枝,着生分 生孢子的小梗瓶状或锥状, 生孢子的小梗瓶状或锥状,常见的有绿色 木霉或康氏木霉。 木霉或康氏木霉。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与治疗方法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与治疗方法食用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农产品,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方式,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食用菌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十分关键。
食用菌的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炭疽病、灰斑病等。
病原菌通过空气、土壤、种子和施肥工具等途径传播,侵染食用菌的孢子或菌丝,导致菌体发生变质和死亡。
细菌性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猝倒病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菌体发生软化、变色,严重影响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在食用菌的病害防治中,首先要充分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病规律。
了解病原菌的生活史和侵染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生产管理,保持菌床的清洁和通风。
菌床应定期清理和消毒,及时除去病变的菌体,减少病菌的传播。
同时,保持菌床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增强食用菌的抵抗力。
此外,合理施用农药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真菌性病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
比如,利用一些对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对褐斑病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利用对灰斑病有拮抗作用的木霉进行防治。
同时,可以采用有防治作用的生物农药,如辛菌素、葡萄糖苷酵解酶等,进行喷洒处理。
对于细菌性病害,要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广谱杀菌剂和抗生素类药物等。
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用药方法和用药时机,避免对食用菌的毒害。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物理防治方法。
如在菌床上覆盖塑料薄膜,减少病原菌的侵染。
适当使用紫外线杀菌灯对菌床进行照射,杀灭菌床上的病菌。
还可以使用热水消毒,将热水浇灌在菌床上,提高菌床的温度,杀死病菌。
总之,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充分了解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和施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用菌的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今后的生产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寻找更加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分析及防治建议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分析及防治建议1.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分析1.1黑霉病黑霉病是危害食用菌生产的常见病害。
黑霉病是好湿性真菌,比较容易发生在平菇以及银耳等食用菌制种过程中。
堆肥初期长出灰白色粗壮稀疏气生菌丝,其分解淀粉的能力较强,能迅速占领料面形成交织稠密菌丝垫。
黑霉病的菌丝体在基物内或是在其上迅速蔓延,而发生这一病害的条件多是在土壤以及空气和粪便中,这一病害对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强,生长速度较快。
1.2木霉病木霉病对食用菌产生的危害也较大,其包含多种类型,有绿色木霉以及康氏木霉等,出现原因主要是制种时没有做好消毒工作,或是培养的条件不适。
木霉病主要是在高温25~30℃,高湿环境下发生,初期菌丝呈现出白色,纤细致密,并形成没有固定形状的菌落,高温下几天就能满布料面。
1.3褐腐病褐腐病主要对香菇以及草菇和双孢菇的危害较大。
病菌只侵染子实体,双孢菇发育期,感染这一病害的症状表现也不同。
在土中形成菌索时侵染在菇床表面,形成一堆白色绒状物,直接达到15cm以上,产生后垣孢子时会变成黄褐色。
在其子实体分化时被侵染,会形成不规则硬团块,上覆白色棉絮状菌丝,到后期时就变成暗褐色。
子实体生长末期时受到侵染,菌柄会加粗从而形成大脚菇,并有恶臭。
2.食用菌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实施加强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要充分注重方法的针对性应用,遵循“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能准确判别病虫害的前兆较为关键,下面就食用菌常见病虫害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2.1加强对黑霉病的防治防治食用菌黑霉病,要妥善打理好环境卫生,清理以及隔离污染物和采菇后的残留物等,并保持培养室以及栽培室和周边的卫生环境,这是避免侵染最有效的方法,对堆肥彻底消毒,菌种瓶的棉花塞避免出现受潮积水的问题。
还可通过药物防治的方法,主要采用占干料重0.1%的甲基托布津拌料,能有效防治黑霉病。
2.2加強木霉病的防治防治木霉病主要是培养室以及栽培室要保持低温环境,空气湿度控制在85%左右,做好清洁卫生以及通风的工作。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摘要食用菌属大型真菌类,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繁殖,如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在前期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大量发生,加上食用菌本身的特点,一旦发生病虫害,往往比较难处理,而且损失已经造成。
因此在栽培中,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样,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合理配以生,物理方法,以化学防治为补救措施”的综合防治方针,尽量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以避免对食用菌产生药害和造成污染。
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互补,对各种食用菌的优质高产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要介绍了食用菌生理生态,详细介绍了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害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防治1概述在食用菌的栽培中,生产上最束手的问题莫过于病虫害的侵扰,尤其是病原菌的危害,轻者造成减产,重者绝收。
我国目前绝大都数生产者的条件比较简陋,病虫害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这些问题,应根据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把病虫害杜绝在生产之前。
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病害和虫害就要从食用菌栽培脚料营养要求生长环境抓起,减少产菇阶段发病率和虫害的发生。
2食用菌的生理生态2.1营养物质食用菌的营养物质种类繁多,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素等。
2.1.1碳源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统称为碳源。
碳源的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物质和提供生长发育所需有能量。
碳源是食用菌量重要的,也是需求量最大的营养源。
食用菌在营养类型上是属于异养型生物,所以不能利用二氧化碳、碳酸盐等无机碳这碳源,只能从现成的有机碳化物中吸收碳素营养。
单糖、双糖、低分子醇类和有机酸均可被除数直接吸收利用。
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高分子碳源,必须经菌丝分泌相应的胞外酶,将其降解为简单碳化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第八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曲霉
污染原因:菌种瓶 (袋)填料后没有马 上清洗或清洗不干净; 棉塞制作松散、受潮; 菌种扩接时,瓶口未 认真检查及消毒,致 使杂菌孢子侵入培养 基内,造成污染。
(2)青霉属
发生在培养料表面,菌丝初 期白色,可形成圆形菌落。 随着分生孢子的大量产生, 由白色转变成绿色或蓝色, 有1-2mm宽的白色边缘。扩 展较慢。可分泌毒素使食用 菌菌丝体死亡。镜检分生孢 子梗呈扫帚状分枝。
2、金孢霉
一般在播种后15-20天开始发生。金黄色 粉状物密布于培养料上,其代谢产物抑制 食用菌菌丝生长,减产严重。
防治:正确进行二次发酵,防止顶层培养 料过湿。无特效药品,只能预防。
3、白色石膏霉
在覆土层表面初期为白色病斑,菌斑边缘绒毛 状,近中心渐成粉状,后期转成深黄色。类似 涂过石灰。菌丝自溶后使培养料发黑、变粘, 产生恶臭。严重时可导致绝产。
(3)木霉属
菌落生长迅速,几天内可布满全部料面。 初期菌丝白色、纤细、致密,菌落无固定 形状。从菌落中心到边缘逐渐产生分生孢 子,使菌落由浅绿色变成深绿色霉层。镜 检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 或互生分枝,一般有2-3次分枝,着生分 生孢子的小梗瓶状或锥状,常见的有绿色 木霉或康氏木霉。
(4)毛霉属:在培养料 上长出白色棉絮状菌 落,后变为褐灰色或 黄灰色。扩展迅速, 气生菌丝顶部长孢子 囊,初为黄白色后转 为黑色。
(5)根霉属:菌丝呈 灰白色的絮状菌落。 生长迅速。菌丝在基 质内形成假根,假根 上长出孢囊梗,顶端 膨大形成孢子囊。
(6)酵母菌:培养料发粘变质,有酒酸气 味,食用菌菌丝不能生长。在母种斜面上, 则出现乳白色、红色、黄色、橙色粘稠状 菌落。常见的有酵母菌、红酵母等。
污染原因:灭菌不彻底(排放过紧、假 压现象、时间短)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一、食用菌病害类型:分为病原病害和非病原病害两大类。
菇类在生长、发育或运输、贮藏过程中,遭受到病原生物的侵害(称病原病害)或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引起子实体外部形态或内部构造、生理机能发生异常的变化,严重的引起子实体或菌丝体死亡,降低菇类产品质下降(称非病原病害)。
(一)病原病害:食用菌由于受到其他有害微生物寄生,而引起的病害,也叫侵染性病害,病原病害具有传染性,也就是说病害的发生是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轻发病到严重发病,具有明显扩张蔓延的特性,也叫做传染性病害,引起食用菌病害的生物称为病源物,病源物主要有真菌、放线菌、细菌、病毒。
病原物侵入食用菌致病分三个时期:1、侵入期;2、潜育期;3、发病期,侵入期指病原物的分清入到建立寄生关系,侵入后,必须与食用菌建立寄生关系,才能进一步发展而引起发病。
外界条件,寄生的状态和反应,病原物的多少和致病力的强弱的因素,都影响病原物侵入或寄生关系,潜伏期,病原物侵入和初步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所需时间。
发病期指症状出现后病害进一步发展时期。
病害发展到一定时期,病原物可产生孩子(真菌病害)或其他繁殖体进一步地传播蔓延病害。
(二)非病原物病害: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不恰当的栽培措施引起,如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PH的过低或过高,及空气相对温度高低,光线的强弱,二氧化碳浓度过浓,农药及生长调节物质不当等环境因素引起的,这类病不会污染的,如子实体畸形,菇体水渍斑,高漫浇蕾或死菇都属于这种类型。
病原物与杂菌:使食用菌致病菌一类生物称病原物,主要有真菌、放线菌、细菌、痢毒、线虫,对子实体危害较重的是真菌原菌和细菌,杂菌主要是指与食用菌争夺营养,污染菌种,培养料等有害微生物,下面就真菌病原菌和细菌分述如下:1、真菌:真菌有腐生、共生、寄生的特性,分类上真菌和食用菌都属真菌门,共同特点是营养体如丝的菌丝,纤细,具分枝。
无色或有色,无隔膜或有隔膜的丝状物,菌丝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后即产生繁殖体,产生各种类型孢子,食用菌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它与病原菌主要区别是,食用菌生活史中一般只产生有性孢子而较少的无性孢子,而病原真菌大都产生有性孢子及所有菌都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都属于腐生菌,而寄生真菌则或强或弱地具有寄生性。
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由欧文氏菌引起,会使食用菌子实体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并逐渐扩大,造成 子实体软腐。
真菌性病害
猝倒病
由真菌引起,常发生在食用菌的幼苗期,可导致幼苗突然倒伏死亡。
霉菌病
由多种霉菌共同引起,会使食用菌的子实体表面出现霉斑,并逐渐扩大,影响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
病毒性病害
• 病毒病:由病毒引起,会使食用菌的子实体出现畸形、 萎缩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死亡。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 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04
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 术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经过抗病性选育的菌种, 从源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进行科学的轮作, 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繁殖。
严格生产管理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减
防治方法与措施
农业防治
选择健康的菌种、使用洁净的 栽培基质、保持栽培场所的卫 生等,可以预防食用菌病害的
发生。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杀菌 剂、杀虫剂等。但需要注意药剂 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食 用菌造成伤害或污染。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 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如使用微 生物肥料、抗菌肽等。这种方法具 有安全、环保等优点。
平菇的病害主要有黄斑病和腐烂病,可采取化学防治 法,如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食用菌虫害及其防治
昆虫类虫害
眼菌蚊
幼虫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影响食用菌产 量和质量。
蚤蝇
幼虫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造成减产和品 质下降。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引起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
病害有两类,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
危害食用菌的害虫一般有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
一、竞争性杂菌与防治(一)制种期杂茵1、常见杂菌(1)链孢霉:也叫好食脉胞霉,孢子橙红色或粉红色,也叫红色链胞霉,属中高温型好气性真菌,条件适宜时,生长极快,传播迅速,在以木屑、棉籽壳等作培养基栽培的菌类中常发生。
主要危害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与空间,常生长于袋口棉塞及菌袋表面,菌丝可在纵深发展,待菌丝长满袋后,自然消失,对出菇影响不大,但如与木霉交叉感染,则危害极大。
(2)曲霉:主要有三种,黄曲霉、黑曲霉、灰曲霉。
菌落形状中间黄绿色,周围一圈白色,属中高温型25—30°C,喜湿度大,微酸性环境,菌丝生长良好时,可将其覆盖,对出菇影响不大,主要危害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
(3)青霉与拟青霉:菌落颜色较青较蓝,周围白色,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性比曲霉大。
(4)毛霉、根霉:菌丝象烂棉絮,根霉会产生假根,是培养料含水量偏高的表征,主要危害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
(5)木霉:产生绿色孢子,菌落呈绿色也叫绿色木霉,能分泌霉,起破坏作用,并产生孢外毒素,常造成烂筒,危害极大。
(6)细菌类:培养料有有机物腐烂的腥臭味,大多为细菌性污染。
2、杂菌发生的原因杂菌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袋口扎不紧,灭菌不彻底,培养料不新鲜或湿度偏高,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搬运过程中松袋或刺破菌袋,培养环境消毒不彻底,环境中杂菌孢子浓度大,初侵染源丰富,管理时喷水量过大,空气湿度大,环境通风不良,温度偏高等都是引起杂菌发生的主要原因。
细菌发生原因主要是灭菌不彻底。
3、杂菌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食用菌是一种保健食品,因其生产周期短,许多食用菌栽培也不脱袋,它们既不宜下药,也不宜下一般农药,并且作用效果也不大,因而,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主要在于防。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品,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
然而,种植食用菌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用菌病虫害,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就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方法和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农民提高种植食用菌的成功率。
一、病虫害防治方法1. 保持种植环境整洁食用菌生长的环境应保持整洁,避免杂草和落叶的堆积,清除周围的杂物和器具,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2. 合理的土壤管理选用优质的基质,确保土壤通气性良好,并进行适当的灌溉和排水处理,以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3. 种植优良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如抗白腐病的木耳品种、耐低温的香菇品种等,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或病菌来控制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例如,引入瓢虫来控制木耳的蚜虫,或使用拮抗菌防治蔡氏夜光菇的灰蒙病。
5. 合理施肥根据食用菌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
注意施肥量要适度,避免过量施用肥料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6. 合理灭菌和消毒食用菌的培养介质、工具和周围环境的灭菌和消毒非常重要。
采用适当的灭菌方法,如热水灭菌、蒸汽灭菌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菌的侵害。
二、常见的菌病害与防治1. 木耳的白腐病白腐病是木耳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白腐菌引起。
白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提高通风条件、适当控制湿度、消毒培养材料、选择抗病品种等。
2. 香菇的病毒性疾病香菇的病毒性疾病常常导致产量下降和菇盖变形,严重影响香菇的质量。
亟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定期进行病毒检测、隔离病毒感染的菌株、加强菌棒的消毒等。
3. 蔡氏夜光菇的灰蒙病灰蒙病是蔡氏夜光菇的一种常见病害,由灰蒙病菌引起。
有效的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加强通风换气、进行适量的防病喷药等。
4. 平菇的黑根病黑根病是平菇栽培中常见的病害,由于黑根菌的侵害而引起。
防治黑根病的方法包括:加强灭菌消毒、控制培养物湿度、适时清理病株等。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措施
黑木耳病虫害防治
病害
黑木耳常见的病害包括黑木耳炭疽病、黑木耳软腐病和黑木耳锈斑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黑木耳的叶片出现炭疽症状、软腐症状或者锈斑症状,影响黑木耳的 品质和产量。
虫害
黑木耳常见的虫害包括菌蛆、菌蚊和跳虫等。这些害虫会吸取黑木耳的菌丝体或者咬食黑木耳的叶片,影响黑木耳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方法
影响平菇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取不 同的防治方法,如使用化学药剂 、物理防治或者生物防治等。同 时,还需要加强栽培管理,提高
平菇的抗病能力。
金针菇病虫害防治
01
病害
金针菇常见的病害包括金针菇锈斑病、金针菇丛枝病和金针菇细菌性斑
点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金针菇的子实体出现锈斑、丛枝或者细菌性斑
合理安排栽培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规律 ,合理安排栽培时间,以避免病虫害 的高发期。
加强水分管理
保持培养室和出菇场所的适宜湿度, 避免过度干燥或潮湿,以减少病原菌 的滋生。
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清洁环境
定期清理废弃物和残余的 培养料,保持栽培场所的 清洁和卫生。
消毒处理
对栽培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处理,如使用漂白粉、石 灰粉等消毒剂,以杀灭病 原菌和虫卵。
使用防虫网
在栽培场所设置防虫网, 防止害虫进入,从而减少 害虫数量。
生物防治措施
使用生物农药
选择使用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 害,如苏云杆菌等,以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
培养拮抗菌
通过培养拮抗菌来抑制病原菌的生 长和繁殖,从而减轻病害的危害。
利用天敌
引入天敌昆虫、捕食性螨类等来控 制害虫数量,从而减少虫害的危害 。
点,影响金针菇的品质和产量。
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要点
AGRICULTURAL SCIENCE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要点王田妹(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目前,很多地区都在扩大食用菌的栽培规模,而且栽培食用菌的各项技术也得到明显改进,但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还会受到潜在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以及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必须科学防治食用菌病虫害。
文章分析了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要点,即推行全面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措施,严格控制食用菌的产地环境,选择新鲜优质的食用菌培养料。
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危害;防治要点中图分类号:S436.46 文献标识码:AOccurrence Causes and Control Points of Edible Fungi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WANG Tian-meiAbstract: At present, many areas are expanding the cultivation scale of edible fungi, and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edible fungi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edible fungi will also be threatened by potential pests and dise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edible fungi and ensure the food safety of consumers, 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and control edible fungi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scientif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causes of edible fungi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key point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dible fungi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ut forward. First, the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edible fungi should be carried out. Second, the origin environment of edible fungi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ed. Third, the fresh and high-quality edible fungi culture materials should be selected.Keywords: Edible fungi; Pests and diseases; Hazards; Control points食用菌本身含有丰富的基质营养,在繁殖与培养食用菌的过程中,种植户必须重视食用菌潜在病虫害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xx年xx月xx日•食用菌病虫害概述•食用菌病虫害的诱因•食用菌病虫害的预防措施•食用菌病虫害的化学防治•食用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目录01食用菌病虫害概述食用菌病虫害是指在食用菌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由各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对食用菌正常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定义根据病因,食用菌病虫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
其中,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则包括环境不适、营养失调、药害等因素引起的病害。
分类定义与分类1危害与影响23病虫害会导致食用菌产量大幅度下降,影响生产效益。
产量下降病虫害会导致食用菌品质下降,影响销售价格和市场需求。
品质下降部分病虫害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需要引起重视。
安全隐患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保障食用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防治意义目前,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
其中,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等优点,但易产生药害和耐药性等问题;物理防治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但效果不稳定;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但效果慢且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现状防治意义与现状02食用菌病虫害的诱因品种退化长期使用单一品种,导致食用菌品种退化,抗病性下降。
种质资源匮乏缺乏高质量的种质资源,无法满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求。
品种与种质问题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食用菌病虫害的繁殖与传播。
设施老化栽培设施老化,缺乏维护,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环境与设施因素栽培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的栽培技术,无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管理不当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导致病虫害的传播与扩散。
栽培与管理方面交叉感染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食用菌之间的交叉感染,导致病原菌与害虫的传播。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与生防技术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与生防技术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特殊农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然而,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困扰,带来产量下降和质量降低的问题。
因此,病虫害防治与生防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以食用菌的病虫害为例,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防治与生防技术。
一、病虫害防治技术食用菌的主要病害包括菌核病、青霉病、褐斑病等,常规的病害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的品种选择、良好的环境管理和科学的药剂使用等。
具体措施如下:1.合理的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根据不同病害的发生特点选择相应的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良好的环境管理:保持种植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及时清除病死菌体和其他有害杂物,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病害的滋生和传播。
3.科学的药剂使用: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或浸泡处理。
应注意合理控制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次数,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二、生防技术为了避免使用农药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生防技术成为一种新的病虫害防治方式。
生防技术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产物来防治病害或杀灭病原菌的一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无污染等优点。
常见的生防技术包括:1.利用拮抗微生物:利用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来防治病害,比如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黄单孢菌等来控制菌核病等病害。
这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抑制物质,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利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控制病害的一类农药,广泛用于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中。
比如利用苜蓿秧田霉和炭疽盘菌提取物制成的农药可以有效防治青霉病。
3.利用植物提取物:一些植物具有抗菌、杀虫的作用,可以作为生防剂使用。
比如利用洋葱、生姜等植物提取物制备的溶液可以有效控制食用菌的褐斑病等病害。
需要注意的是,生防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合理技术操作和正确使用方法,以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不对食用菌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措施
的污染。
培养拮抗菌
通过培养拮抗菌来抑制病原菌的生 长和繁殖,从而减轻病害的危害。
利用天敌
引入天敌昆虫、捕食性螨类等来控 制害虫数量,从而减少虫害的危害 。
04
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生命力 旺盛的品种,提高食用菌的自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金针菇生理性病害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黄斑病、萎黄 病和金针菇丛枝病。黄斑病主要由高温高湿环境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和及时清除病残 体;萎黄病主要由缺水或高温伤害引起,防治措施包 括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及及时补水;金针菇丛枝 病主要由病毒引起,防治措施包括选择健康种源、加 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化学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措施
汇报人: 2023-11-23
目录
• 食用菌病虫害概述 • 食用菌病害防治措施 • 食用菌虫害防治措施 • 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01
食用菌病虫害概述
食用菌病虫害的定义与分类
•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在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 的侵袭、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食用菌生长发育受阻、产 量下降、品质降低,甚至绝收的现象。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食 用菌病虫害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
02
食用菌病害防治措施
生理性病害防治措施
温度不适
在菌丝生长阶段,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丝的生长速度和健壮度。温度过高会导致菌 丝生长过快,菌丝细弱,进而影响出菇质量。温度过低则会使菌丝生长缓慢,产量降低。 因此,需要根据品种特性控制好菌丝生长的温度。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食用菌是一种被广泛食用和栽培的真菌,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然而,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保证食用菌的安全生产和高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这些措施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病虫害的种类食用菌的病虫害包括真菌病、细菌病以及各种虫害。
真菌病主要是由霉菌、褐腐病菌和青霉菌等引起的,如霉变、褐变等。
细菌病则由细菌引发,主要有软腐病、菌核病等。
虫害包括蚜虫、蚜蚁、蚜蝇等。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2.1、土壤和介质处理食用菌的生长需要一个适宜的土壤和介质环境。
因此,在栽培食用菌之前,需要对土壤和介质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其次,选择适宜的介质用于菌丝生长。
常见的介质包括木屑、稻草等。
这些介质应经过蒸煮和晾晒处理,以确保杀灭病原菌和虫卵。
2.2、育苗时的措施在育苗阶段,需要注意加强灌溉和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同时,对于育苗培养皿和育苗基质,也要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无菌环境,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2.3、合理的施肥和水肥管理食用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营养环境。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确保充足的养分供应。
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水肥比例,避免过度施肥和水分过多,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食用菌的栽培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尽量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因此,需要加强田间的杂草清除,定期对种植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清理害虫和病虫的死亡体,以避免它们滋生和繁殖。
2.5、合理的栽培管理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的栽培管理。
例如,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菌丝的生长情况,及时对病菌和虫卵进行鉴别和处理。
此外,要注意适宜的温湿度控制,避免高温和湿度过大,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6、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对抗病虫害的有效手段。
例如,可以利用生物对生物的嫁接方式,将抗病虫性强的品种与优质食用菌品种进行嫁接,提高食用菌的抗病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