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钢铁重组过程中的企业理财目标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龙入股通钢后的理财目标
❖ 建龙作为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经过十年发展时间, 企业总资产229亿元,成为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 214位的民营企业。入股通钢后其实际理财目标是 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 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企业原 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80%,采取压缩原材料,减少 员工等措施,在改制后的三年中,生产能力提高, 企业利润增加,实现企业扩大财富。但企业追求经 济效益的理财目标以损害员工利益为代价,不利于 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利益。建龙入股 后推行新的薪酬体系,企业决策的不透明性等忽视 员工的利益。股东财富财务管理目标是不合理的, 不适合于中国的发展国情。
(二)从通钢本身分析重组失败原因
❖ 通钢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距离通化市区还有十多 公里,在群山之间。多数通钢职工是几代人在通钢 出生,成长,就业,老去。通钢是他们依附的唯一 接近靠山的存在。
❖ 大多数通钢人很难想象离开通化钢铁还有别的就 业机会,所在的二道江区完全依凭通钢,绝大部分 人口是通钢家属,几乎所有产业都与通钢相附而生, 甚至通化市也是因通钢衰荣而衰荣。
普通员工
1、思维保守。普通员工已经对几十年的大锅 饭习以为常,他们的固有意识是,“保住了 通钢就保住了饭碗”。对于通钢的员工来说, 似乎通钢的员工永远都必须是通钢的主人翁, 他们无法接受一个白手起家的外来者占据他 们主人翁的地位,进而篡夺他们控制自己安 逸生活的权利。
Leabharlann Baidu
普通员工
2、钢铁行业享受国家产业政策的保护,职 工可以享受高薪高福利,同时也就产生了 优越感,他们仿佛生存于通钢集团这座钢 城内,基本与外界隔绝,他们对企业实行 市场经济后企业企业发展受到的困扰没有 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里承受能力,更没有 认识到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走向衰败。
其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像通钢 这样的传统国有大型企业,除了比民 营企业背负了更多的社会职能外,比 宝钢,首钢还缺少了适应经济的经营 和管理的理念,导致了它在市场经济 环境中的诸多不适应,造成了企业效 益日渐萎靡,通钢集团若想在市场经 济中换发新生,走企业产权改制重组 的道路是必然的,也就是说,通钢改 制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企业自身生 存和发展的要求。
减员增效
❖ 建龙进入通钢后,大幅度裁员,降低内退标准,变 成一把裁员的“砍刀”。2006年后,建龙集团的管 理人员基本把持通钢的关键管理职位,并从2006年 下半年开始主导并继续裁员。
❖ 建龙集团进入通钢的几年间,通钢人由36000多人锐 减至13000人,下岗裁员,减薪风潮席卷整个通钢。
❖ 如此不顾员工意愿擅自更改标准,侵害员工利益, 为建龙和通钢职工之间的矛盾埋下种子。
“不公平” 的薪酬体系
❖ 重组后,员工和管理层收入相差较大。人数减少带来 在职员工工作量的加大,但并未带来相应酬劳的提升。 一线工人的工资甚至降到千元以下。
❖ 与工人工资低对比鲜明的是个别高层和中层管理干部 的工资却一下提高了好几倍,高管和普通员工工资收 入差距悬殊。
❖ 对于通钢职工而言,这种差别化的薪酬体系难以接受, 然后建龙只是单纯的推行新的薪酬体系,对员工观念 的转变并不在意,导致新体系不但没有起到激励员工 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二、从通钢角度分析 (一)通钢背景分析
通钢集团是一家老牌的国有 企业,是吉林省最大的钢铁 联合企业,国务院振兴东北 老工业基地重点支持的钢铁 企业。2008年,通钢集团在 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 244位,下辖7家优秀的子公 司,具备年产钢700万吨的 强大生产能力。
通钢的强大实力和优秀业绩一 直被吉林省引以为傲且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成为吉林省支柱性 产业而受到极大重视。这也就 导致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战略时期,吉林省迫切利用引 进重组的方式稳住通钢这块肥 肉。
❖ 有这种“地缘经济”的作用,通钢职工对改制的敏 感,疑虑和担忧,比普通国有企业来得更为强烈。
管理层
1、重组前由于有国家政府的支持,管理层并不 从很细节的方面真正为企业考虑,导致在生产生 活的过程中造成不少的资源浪费。 2、管理松散。员工普遍怀着“吃大锅饭”的心 态在工作,员工利用率与企业绩效没有建立直接 的关联关系,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3、缺少改革创新思想。依靠国家这棵大树好乘 凉,没有做好长远发展的改革创新机制; 4、企业对改制重组宣传不到位,没有与职工形 成共识,没有取得员工的理解与支持。
员工权利 边缘化
❖ 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不透明性
建龙入主通钢这一决定,让很多普通职工没有 思想准备,即使是通钢集团的一些高层,也觉得 事发突然。绕开职工代表大会,对建龙而言是避 免了许多麻烦,然而作为切实利益的受损者,员
工没有任何发言权,甚至连知情权也没有实现。
员工权利 边缘化
❖ 改制后职工维权渠道的丧失
职代会是企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机构,本应成 为职工参与重大决策,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重要 途径,但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管理者以及政府部门 来说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有的决策根本不 通过职代会讨论,有的决策虽然被讨论,但最终 仍有管理层或政府有关部门拍板确定。职工很难 通过职代会反映工人的意见和要求。
三、从建龙角度分析
钢铁行出 现转机
2009年7 月24日
省国资委与建龙集团达成新的协议,建龙集团向通钢增资控 股,持股66%。建龙的重新回来对通钢的职工完全是“突然 打击”,被通钢职工认为是不义之举。而重组过程中完全不 考虑职工的意见更激发了职工心中的怒火。
陈国军代表建龙集团到通钢进行接管时,被通钢员工殴打致 死。事情发生后政府高度重视,当晚便紧急叫停了这桩重组 并购。
通化钢铁重组过程中的 企业理财目标案例分析
组长:房晓通 组员:王楠、房卉、祝雯 雯、董晓楠、臧颖、郑怡 婷、王燕、王羽丹
目录:
❖ 案例概述 ❖ 从通钢角度分析 ❖ 从建龙角度分析 ❖ 从国资委角度分析
一、通钢重组案例概述
2005年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与中国钢铁业重组浪潮 的兴起,816户吉林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被要求在 年内完成改制。为了不失去掌握本地钢铁业布局的主动权, 吉林省国资委引进建龙集团对通钢进行改制。
建龙入主 通钢
2009年 3月
带来的不仅仅是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改变,同时更进行了一系 列“减员增效、降低成本”、行的薪酬体系等追求股东财富 最大化目标的改革措施。这些改制确实使通钢实现了跨越式 的发展,但却损害了员工的利益。
金融危机背景下,通钢生产经营形式严峻,建龙见“形式不 妙”,提出从通钢撤资,许多员工对此欢呼雀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