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分配的含义与关键词。

2.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问题。

3.能够运用比例分配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常用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

三、教学重点1.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四、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比例分配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授。

2.示范。

3.练习。

4.互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比例分配吗?2.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如:分数、倍数、百分数等。

3.与学生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比例分配的例子。

2. 介绍比例分配1.介绍比例分配的含义和基本概念,并且完整地讲解了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以比例分配电影票为例,向学生演示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 实例讲解老师可以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1. 视频讲解找一段比例分配的实例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并且理解比例分配的方法。

2. 文字讲解给学生讲题目的原题,或者设计自己的题目,一步一步地进行详细讲解。

4. 练习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以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并且加深印象。

练习题可以分为不同的难度,逐渐提高难度。

5. 总结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带前导问题: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2.完整概括:总结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实际应用,并且为下节课预告。

七、教学评估老师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评估:1.练习问答:抽取部分学生完成练习题,并且在班上评选出优秀学生。

2.课后问卷:出题理解、难度设置效果和学生反馈。

3.学生思路展示:选学生代表上课展示自己解题思路,让其他同学评估。

八、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过程等,对下一次教学作出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五)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五)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五)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练习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能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灵活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实际问题的转化和解决。

三、教学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训练。

2.对于复杂的实际问题要能够把其转化为简单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1.复习已学知识,强化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3.讲解并演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该方法。

4.提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方法1.提供案例,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方法。

2.在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收集学生的解决方法,进行讲解并点评。

3.实际问题由老师给定,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意义和比例运算。

2. 引入老师出示一幅图,上面有五个人在坐地铁,突然一人说要去找一位朋友,于是其中两人就下了地铁。

下车的两个人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决定将车费省下来,于是将车费按比例分配。

老师问学生,如何计算出每个人需要分配多少车费?3. 学习老师讲解并演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些例子,让学生进行练习。

4. 课堂练习老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在讨论完之后,对解决方法进行简短的汇报并进行点评。

5. 课堂小结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转化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六、课后练习1.三个人A、B、C一起拿到了270元,他们按比例分配,A拿了80元,B拿了90元,那么C拿了多少元?2.六个人在旅游,共花费了240元,其中男人花费的和女人花费的比例为4:5,那么这六个人中,女人所花费的钱数为多少?七、板书设计比例分配的方法:假设一个比例为a:b,要将一部分m分给a,那么b将分得m * b/a。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能够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别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丰富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粉笔、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板书,展示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然后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独立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关系,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进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关系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难以发现比例关系的情况,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找出比例关系。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将比例分配的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如何发现和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分配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关系,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

3.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求比值、按比例分配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的概念,求比值和按比例分配。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因为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比例知识的运用不够熟练,导致解题出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熟练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际问题,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基本知识,如比例的定义、求比值的方法等。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并提出问题: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求比值、求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对于如何求比值、求比例等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因为对问题的理解不深入,找不准数量关系,导致无法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找准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比例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比例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际问题案例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比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新课:讲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比例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比例,计算物品的分配数量。

2.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比例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作用。

2.帮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
1.复习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起如何按比例分配物品。

2.新知讲解
–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展示几道实际问题,例如:一家商店有500个苹果和300个梨要按照比例3:2进行分配,请问苹果和梨各分
配多少个?
–设计简单易懂的图表来表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介绍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分配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比例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详细讲解如何计算分配数量。

3.练习与讨论
–告知学生上课需要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帮助其他同学完成练习。

–给学生多组类似问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出答案。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课堂小结
–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简单总结一遍,帮助学生最后确认所学内容。

–重点讲解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注意的关键点。

四、教学评价
1.帮助学生掌握比例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分配数量的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课堂表现为评价标准。

4.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五、课后作业
1.面对更多实际问题,在做题时考虑到比例的作用。

2.与家人或同学分享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至第109页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将总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教科书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100颗糖果,他想将这些糖果按比例分配给他的四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得相同比例的糖果。

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糖果?”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教科书第107页至第109页的内容,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例如:“一家公司生产了1000台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4:3:2的比例分配给三个部门。

请问每个部门能分到多少台产品?”3. 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练习题。

例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他们参加了数学、语文和英语三门科目的考试。

如果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分别是80分、90分和85分,请问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分数分别是多少?”4. 解答:我邀请学生上台解答练习题,并给予表扬和指导。

同时,我也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公式,例如:“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总量× 比例 = 分配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家公司生产了2000台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2:3:5的比例分配给三个部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3.10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1.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 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按比例分配的形式,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按比例分配的形式,并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分糖果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糖果。

2. 知识讲解: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具体的按比例分配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按比例分配:问题:两个数的比等于两个数的比方法:1. 写出比例式2. 交叉相乘3. 解比例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1. 练习题答案:略2. 实际问题解答:题目:一个农夫有12头牛,他想将这些牛分成两组,使得两组的牛的数量之比为2:3。

请帮助农夫解决这个问题。

解答:设第一组牛的数量为x,则第二组牛的数量为12x。

根据题意,有:x / (12x) = 2 / 3交叉相乘得:3x = 24 2x解得:x = 8所以第一组有8头牛,第二组有4头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原理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案例资料、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分析,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和运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进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课件:相关的图片、实例和动画。

3.练习题:针对性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比例相关的图片,如衣服、食品等,引导学生回忆起比例的概念。

然后提出问题:“在这些图片中,哪些是成比例的?哪些不是成比例的?”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实际问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甲地。

问:两辆汽车多久后相遇?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求解60x + 80y = 120的解,其中x表示第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y表示第二辆汽车行驶的时间。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这块地一共是( 5 )份。
(2)大豆占这块地的(
3 5
),玉米占这块地的(
2 5
)。
2. (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这是一个
( 直角 )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4:7,这是一个 ( 钝角 )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1,这是一个 ( 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果月季有120棵,玫瑰有多少棵?
这里的120棵不是 玫瑰和月季的总数, 因此不能把120棵 按照玫瑰花占总数 的比例进行分配。
120÷5=24(棵) 24×3=72(棵) 答:玫瑰有72棵。
1份有多少棵
1.大豆和玉米播种公顷数的比是3:2。
(1)大豆的公顷数占( 3 )份,玉米的公顷数占( 2 )份,
35+31+24=90
180×
35 90
=70(块)
180×
31 90
=62(块)
180×
24 90
=48(块)
答:大班应分得70块,中班应分得62块,小班应分得48块。
3.妈妈用橙汁和水调制了几杯300毫升的饮料,每杯饮料中 橙汁与水体积的比如下表:
橙汁和水的体积比 1:5
1:4
1:1 2:1
橙汁/毫升
3+2=5 30×35 =18(厘米) 30×25=12(厘米) 18×12=216(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16平方厘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 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作按比例分配。
2. 按比例分配问题要巧妙利用题目中的比,把它转化成求 总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来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2.准备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并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训练。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究等活动,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例尺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典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尺的方法。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对于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知识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究等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如何将比例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知识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究等活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际问题素材、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含义及基本性质2. 比例的计算方法3.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关于比例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比例问题。

2. 新课:讲解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巩固知识。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计算方法、应用2. 例题及解题过程3.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比例的计算方法2. 提高题: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3. 拓展题:研究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八、课后反思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探讨改进措施。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计算方法及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清晰,作业布置合理,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练习机会。

课后反思环节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练习、应用、小结和作业布置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的和策略。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一、填空。

1、一批货物按3 :4 :5分配给甲、乙、丙三个队去运。

(1)把货物平均分成( )份,其中甲队运( )份,乙队运( )份,丙队运( )份。

(2)甲队运了总货物的( ),乙队运了总货物的( ),丙队运了总货物的( )。

2、A :B =54,若A 扩大为原来的3倍,要使比值不变,B 应( )或( )。

二、解决问题。

1、学校买来粉笔880盒,其中白粉笔和彩色粉笔的盒数之比是3 :5,白粉笔和彩色粉笔各多少盒?2、学校把360棵树苗按2 :3 :4分配给四、五、六年级学生去栽种,每个年级各种多少棵?3、小明和小红的零用钱的比是5 :3,在一次捐款活动中,小明捐了80元,小红捐了40元,这时他们剩下的钱数相等。

小明原来有多少元钱?4、一天,甲、乙、丙三人合租一辆车运送同样多的货物,从泗洪到南京总共需要付运费300元。

甲在全程的52处卸货,乙在全程的35 处卸货,只有丙到南京卸货。

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分担运费比较合理?每人应付多少运费?5、有一批正方形砖,如果拼成一个长与宽之比为5 :4的长方形,则余32块,如果改拼成长与宽各增加一块的大长方形,则少59块。

这批正方形砖共有多少块?6、小明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了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梯形的上底是正方形边长的31。

梯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学校有一块三角形的绿化带,三条边的比是3 :4 :5,(1)已知绿化带的最长的边是45米,最短的边是多少米?(2)如果给这块绿化带围上篱笆,需要篱笆多少米?8、A 和B 的比是5 :7,A 、B 两数的平均数是60,A 、B 两数各是多少?9、一个长方体所有棱长之和是84厘米,长、宽、高的比是4 :2 :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第8页,共25页。
例11 把30个方格涂上红色和黄色,
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
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
方法二
30×
3 3+2
=
30×
3 5
=18(格)
30×
2 3+2
=
30×
2 5
=12(格)
答:红色应涂18格,黄色应涂12格。
第9页,共25页。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 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 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 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
第17页,共25页。
蓓蓓蕾蕾幼幼儿儿园园大大班班有有3355人人,,中 班 中有班3有1人31,人小,班小有班2有4人24。人张。阿张姨 准阿备姨把准1备80把块1巧80克块力巧按克班力级按人班数级 的 人比数分的给比三分个给班三。个每班班。各每应班分各得应 多分得少多块少?块?
35:31:24
第18页,共25页。
进行一场足球比赛需要90分钟。 涂色的扇形表示比赛已经进行 的时间。先估计已经比赛的时 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再算出这场 比赛大约还剩多少分钟.
第24页,共25页。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知识?你学会了吗?
第25页,共25页。
做按比例分配。
第10页,共25页。
按比例分配的基本特征:
已知: 1、总量 2、各部分量的比
求:各部分的量。 方法一:第一步求总份数;
第二步求各部分量
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率,根据求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解 答。
第11页,共25页。
把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 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方格格数数的的比比是是 13::22。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
第1页,共25页。
1、一堆黄沙, 运走的吨数与剩下吨

六年级数学上册【基础+提升】3.1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习(含答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基础+提升】3.1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习(含答案)(苏教版)

3.1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1.填空。

(1)5本作业本共9元,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 )。

(2)一个比的前、后项互为倒数,其中后项是101,前、后项的最简比是( ),比值是( )。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4,这两个锐角分别为( )°和( )°。

(4)走一段路,甲用了15小时,乙用了12小时,甲与乙所行时间的最简比是( ),甲与乙行走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2.3.某车间男、女工人数的比是3∶2 。

? 请补充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并解答出来。

4、学校有一个长方形花坛,周长是8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花坛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5、学校把70棵树苗按3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2人。

3个班个应分得多少棵树?6、一种糖水是糖与水按1∶19的比配制而成的。

要配制这种糖水2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7、用一段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4∶5∶7。

已知最长边的长度是28厘米,这段铁丝长多少厘米?8、一种泡泡液是由甘油、洗洁精和水按照1∶2∶7的比配制而成的。

小新有洗洁精30毫升,如果按这样的比配制泡泡液,需要甘油和水各多少毫升?参考答案:1.(1)9∶5 1.8 作业本的单价是1.8元。

(2)100∶1 100(3)18 72(4)5∶4 4∶52. 21÷3×2=14(名)3.答案(略)4、长:800÷2÷(3+2)×3=240(米)宽:800÷2÷(3+2)×2=160(米)5、一班:70÷(48+42+50)×48=24(棵)二班:70÷(48+42+50)×42=21(棵)三班:70÷(48+42+50)×50=25(棵)6、糖:2÷(1+19)×1=0.1(千克)水:2÷(1+19)×19=1.9(千克)7、28÷7×(4+5+7)=64(厘米)8、30÷(1+2+7)×1=3(毫升) 30÷(1+2+7)×2=6(毫升)。

六年级数学上册 【基础+提升】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含答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基础+提升】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含答案)(苏教版)

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填一填。

(1)某班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2)学校图书馆科技书和故事书的比是4∶5,是把两种书的总本数平均分成了()份,科技书是()份,故事书是()份。

(3)糖和水的比是1∶10,糖占糖水的(),水占糖水的()。

2.研究发现,8岁以上的儿童按5∶3安排一天的活动与睡眠的时间是最合理的。

一天的睡眠时间应是多少小时?3.丹顶鹤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世界目前大约有丹顶鹤2000只,我国和其他国家拥有的丹顶鹤数量的比约是1∶3。

我国比其他国家拥有的丹顶鹤少多少只?4.如果把图中的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吗?5、学校图书馆新买来420本书,按4:3分别借给三、四年级的同学阅读。

两个年级学生各借了多少本书?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

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它是什么三角形?7、学校科技小组15名男生,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3.科技小组有多少名学生?8、学校有一块三角形绿化带,三条边的比是3:4:5,已知最长边是45米,最短边是多少米?参考答案1.(1)116 115 (2)9 4 5(3)111 11102. 24 ×353+=9(小时) 3.2000×131+=500(只) 2000×133+=1500(只) 1500-500=1000(只)或其它合理方法。

4.红色5格,黄色10格,绿色15格。

5、三年级:420÷(4+3)×4=240(本)四年级:420÷(4+3)×3=180(本)6、180÷(1+2+3)×3=90(度) 180÷(1+2+3)×2=60(度) 180÷(1+2+3)×1=30(度) 直角三角形7、15÷5×(5+3)=24(名)8、45÷5×3=27(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一、填空。

1、如果 A :B=5
3,那么2A :2B=( )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8,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3、水是由氢和氧按1 :8的质量比组成的。

121.5千克水中含氢( )千克,含氧( )千克。

4、如果男生比女生多5
3,那么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 )。

5、六2班人数在40~~50人之间,已知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7 :5,则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6、两个圆的半径比是3 :2,它们的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与减数的比为8 :5,差比减数少24,那么这道减法算式是( )。

7、把200分成甲、乙、丙三份,甲是60,乙、丙的比是2 :5,乙是( ),丙是( )。

二、解决问题。

1、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树比是5 :3,柳树和杨树一共有40棵。

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
2、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棵数比是3 :5,梨树比桃树少40棵,果园里共有果树多少棵?
3、一、二、三年级共有1400人,一年级与二年级的人数比是5 :4,二年级与三年级的人数比是3 :2,一、二、三年级各有多少人?
4、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 :3,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一个等腰三角形,相邻两个角度数的比是 2 :5,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多少度?
6、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与底角度数的比是 2 :5,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多少度?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70厘米,相邻两条边的长度比是1:3,它的底边长多少厘米?腰长多少厘米?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56厘米,腰与底的长度比是3 :2,它的底边长多少厘米?腰长多少厘米?
9、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周长是60厘米,面积
是多少平方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