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2.4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课时练习4《诗经》两首对应学生用书P25文言基础知识限时:15分钟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渐车帷裳.裳:布幔B.王事靡盬.盬:休止C.士也罔极.极:尽头D.小人所腓.腓:遮蔽答案 C解析极:标准。
2.下列关于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维常之.华②君子之.车③秋以.为期④以.望复关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答案 B解析①②句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③句中的“以”为介词,“把”。
④句中的“以”为连词,表目的。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句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句是其章法上的重要特征。
答案 B解析应该是“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4.下列各句中,对《氓》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氓》讲述的是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无端遭弃的婚恋悲剧。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是女主人公在多年的婚嫁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隐喻女子容颜由美而衰。
D.“氓”恋爱时“信誓旦旦”,钱财已得便变心,“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可为证。
答案 D解析“变心”是因为女子色衰,以及“氓”品行不好。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是当时的婚俗。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2单元+4 《诗经》两首+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愆.期(qiān)垝垣.(huán)孔疚.(jiù)尔卜尔筮.(shì) 涉淇.(qí) 夙.兴夜寐(sù)咎.言(jiū) 自我徂.尔(cù) 桑葚.(shèn)帷裳.(chánɡ) 嗟.叹(jiē) 咥.其笑矣(diē)【答案】“垣”应读yuán,“咎”应读jiù,“徂”应读cú,“咥”应读xì。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⑥忧心孔疚,我行不来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A.①⑤B.②⑥C.③⑧D.④⑦【解析】①“莫”同“暮”;③“泮”通“畔”;④“尔”通“”;⑤“匪”通“非”;⑦“于”通“吁”;⑧“说”通“脱”。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耽:耽误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解析】耽:沉溺。
【答案】 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导学号:08332032】A.其黄.而陨B.二三..其德C.夙.兴夜寐D.雨.雪霏霏【解析】D项,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
A项,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B 项,二三:数词活用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
C项,夙:名词用作状语,在早晨。
【答案】 D5.下列句子中,没有借代用法的一项是(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C.披坚执锐,以挡来敌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解析】A项,“复关”代指从复关来的“氓”。
C项,“坚”“锐”代指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D项,“总角”代指少年时代。
【答案】 B阅读《采薇》,完成6~9题。
(教师用书独具)【导学号:08332033】6.这首诗的前三章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前三章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Word版含答案
⾼中语⽂⼈教版版必修⼆学案:第⼆单元第4课《诗经》两⾸Word版含答案第4课《诗经》两⾸诗经⾥的春天三⽉韶华胜极,诗经⾥的春天迢迢赶来,停在青⾐⼥⼦的指尖。
这些诗经⾥的⼥⼦,犹如去岁枝头不肯凋谢的花朵零落在春天的⽥畴,择取野菜,疗饥果腹。
循着野菜清⾹微苦的⽓息,也许你已不能认出它们被时间模糊的容颜。
“春⽇迟迟,采蘩祁祁。
”蘩,是⽩蒿。
“采薇采薇,薇亦柔⽌。
”薇,是嫩豌⾖苗。
“薄采其芹。
”芹,不是⽔芹,也不是⼤叶芹,是⽔草……这些⽥间地头⽔泽泼辣⽣长的野菜,在诗经⾥是如此端庄古典,不容轻狎,今天突然照⾯常有惊艳之感。
春⾬潇潇的夜晚,清越的歌吟引领我,在诗经⾥穿⾏。
外⾯的世界越来越静,静到如同沉船后的深海,⽽我的内⼼是如此浩繁。
窗外,草⽊正⼀⽇⽐⼀⽇丰盈,梨花如雪,覆盖⽥野,桃花红彻,燃尽千⼭,油菜花如轰轰烈烈的洪⽔涌到脚下。
植物的⽓息在夜晚妖娆热烈,升起于古中国的⽥野,⽥野上劳作的⼥⼦,⼥⼦⼼中,远⽅的征⼈。
那个采着卷⽿的思妇,她忧伤地叹息:“采采卷⽿,不盈顷筐。
嗟我怀⼈,寘彼周⾏。
”采了⼜采,可是半天不满⼀⼩筐。
我想念⼼上⼈,菜筐弃在⼤路旁;“采薇采薇,薇亦作⽌。
⽈归⽈归,岁亦莫⽌。
”征⼈说,采了⼜采,冒出芽尖。
说回家何时回家,转眼间就到残年。
还有“谁谓荼苦,其⽢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这些诗句,如⼀轮明⽉,映照岁⽉的⽆限暖意和诗意。
“温柔敦厚,诗教也。
”说的是诗经,说的也是野菜。
野菜,这宅⼼仁厚的⼥⼦,耕⽥绩布暖⽼温贫,现在,已经不再需要它来普渡众⽣,却依然葆有淡泊的品性和清洁的风⾻。
⼀、学习⽬标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兴。
学习诗中的⽐兴⼿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法的特点。
3.了解古代劳动⼈民的⽣活。
⼆、背景探寻1.《氓》是⼀⾸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对⼥⼦的压迫与损害。
2.《采薇》这⾸诗写的是⼀位长期戍边的⼠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4 《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DIERDANYUAN4《诗经》两首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1.导学号95114007下列对节选部分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章的叙事手法颇似电影的蒙太奇,写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B.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忠厚老实。
女主人公接受了氓的爱情,但婉言拒绝了男主人公急于成婚的要求。
C.在讨论婚事的过程中,男主人公表现得急躁、任性,女主人公则温柔、体贴、情深义重,并主动约定了婚期。
D.在恋爱中,女主人公非常痴情,经常登上高处眺望,但男主人公故意不来相见,而且很随便地应付婚事。
E.第三章写桑树枝繁叶茂,光彩鲜艳,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陶醉之情。
解析D项,“但男主人公故意不来相见”理解错误,诗中也没有表现出“很随便地应付婚事”;E 项,“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理解错误,这是比兴手法,引出后文女主人公对婚姻的思考,不是“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陶醉之情”。
答案DE2.在《氓》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
《氓》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称谓发生了由“氓”“子”“尔”到“士”的变化,情感也经历了由陌生、熟悉、热恋到疏远的变化。
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氓”,是因为双方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
当面称对方为“子”,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愿与对方建立婚姻关系的想法。
“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直呼对方,感情距离已拉近,这样称呼更加亲切。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
4《诗经》两首《诗经》,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
在这部边缘泛黄的典籍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
只有阡陌属于自己。
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
我想,应该再好好读读《诗经》了,古韵古风的诗句里,流淌着美丽永恒的情结和无限的憧憬与寄托。
它是写我的吧,否则我的心灵为何被它吸引【课内挖掘】氓,一个对感情不忠贞的人,一个对爱情不专一的人,一个不念往日恩爱、无情无义的人,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
而《卫风·氓》中的女子,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陶醉时,她纯真浪漫、柔情似水;陡然跌落至婚变的黑色深渊后她怨恨悲痛、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她战胜自我,勇敢决断,最终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灵之河的一次胜利的穿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运用角度]“责任”“承诺”“爱情”“悲剧”“对比”等。
【课外运用】示例一:悲剧是把美撕碎给人看,鲁迅如是说。
氓妇正是用自己沉痛的人生经历把少女时代最美的梦想——爱情,无情地撕碎,血淋淋地展示给世人:鲜嫩的桑叶必然会枯黄飘零,忠厚的丈夫会变得无比残暴,昨天还信誓旦旦地承诺,明天就会“不思其反”,爱情之美转眼就随风而逝。
我敬佩这种撕碎,这种展示,就像敬佩德国每年都会在全国展示反映纳粹暴行的图片。
敢于正视并反思自己悲剧人生的,一定拥有坚韧强大的心灵;敢于直面并批判自己民族悲剧历史的,一定是清醒自信的国家。
正视悲剧,促人成熟。
与之相比,《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西厢记》都太缺少这种彻底、这种决裂、这种沉痛、这种坦荡。
它们最终都安排了一个比较美好的结局。
它们,不敢逼视人生的悲剧,就像日本不敢坦然面对历史一样。
在文化性格上,在民族心态上,它们都还未成年。
在人生废墟上的反思,得出的往往是最高峻的智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 第4课《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诗经》两首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
2.思维与审美:(1)把握形象,理解情感;(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章法。
氓激趣导入一提到中国古代的男女婚姻,我们便会想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词,可是远古时代的先民们是不是真的一定要遵从“父母之命”呢?《诗经·氓》就形象地反映了古人的婚姻恋爱情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氓》这篇课文。
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章)氓.(民。
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之蚩蚩..(忠厚的样子。
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抱布贸.(交换,买或卖)丝。
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就)我谋.(商量,计议)。
送子.(你)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拖延)期,子无良媒。
将.(愿,请)子无.(通“毋”,不要)怒,秋以为期。
请概括段意:写女子对定情情景的回忆。
(第二章)乘.(登,升)彼垝.垣.(倒塌的墙。
垝,毁坏、倒塌),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泪)涟涟。
既见复关,载.(动词词头,无义)笑载言。
尔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尔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卜筮的卦象)无咎.(灾祸)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财物)迁。
请概括段意:写女子对出嫁情景的回忆。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感叹词。
于,通“吁”)鸠兮.(相当于现..(润泽的样子)。
于嗟代汉语的“啊”),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男子的通称)耽.(沉溺)!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脱身)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请概括段意:总述女子由婚后生活得出的教训。
(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坠落)。
自我徂尔..(食..(多年)食贫..(嫁到你家。
徂,往),三岁物贫乏,指生活贫困)。
淇水汤汤..(车两旁的布幔)。
..(水势很大的样子),渐.(溅湿、浸湿)车帷裳女也不爽.(过错),士贰.(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其行。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4课《诗经》两首+Word版含答案
第4课《诗经》两首(一)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偕:共同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违反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彼垝垣,以望复兴(乘坐)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灾祸)C.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没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副词,又)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助词,没有实义)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介词,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所指的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指桑树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其:指那男子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尔:你,这里指那男子家.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之:指兄弟5、对下列两组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B.《采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害,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C.《采薇》中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
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
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并对已方的装备大加赞赏,表现出一种自豪感。
D.《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篇章结构经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采薇》全诗即采用这种形式。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代还风行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①茱萸入药②,可用它③养身袪病。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 《诗经》两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咥.其笑矣( ) 尔卜尔筮.( ) 犹可说.也( ) 自我徂.尔( ) 不遑.启居( ) 王事靡盬.( ) 四牡骙骙.( ) 小人所腓.( ) 答案:xì shì tuō cú huán ɡ ɡǔ kuí féi2.辨形组词。
⎩⎨⎧ 驰 弛⎩⎨⎧ 讴 殴 ⎩⎨⎧ 抱 报⎩⎨⎧ 崇 祟 答案:⎩⎨⎧ 奔驰松弛 ⎩⎨⎧ 讴歌殴打 ⎩⎨⎧ 怀抱报告 ⎩⎨⎧崇高作祟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曰归曰归,岁亦莫止(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彼尔维何,维常之华(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岂不日戒,狁孔棘(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匪 非 不是(2)说 脱 脱身(3)泮 畔 边岸(4)莫 暮 年末(5)尔 花盛开的样子(6)棘 急 紧急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________篇诗歌作品,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古代生活。
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05 风 雅 颂 赋 比 兴5.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练习:2.4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达标训练·固双基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士也罔.极(wú)渐.车帷裳(jiān)夙.兴夜寐(sù) 靡.室劳矣(mǐ)B.咥.其笑矣(xì) 隰则有泮.(pàn)岁亦莫.止(mù) 淇水汤.汤(shānɡ)C.载.饥载渴(zǎi) 体无咎.言(jiù)自我徂.尔(cú) 信誓旦.旦(dàn)D.匪我愆.期(qiān) 乘彼垝.垣(ɡuǐ)象弭.鱼服(mí) 雨.雪霏霏(yù)解析:A项,“罔”应读“wǎnɡ”;C项,“载”应读“zài”;D项,“弭”应读“mǐ”。
答案:B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躬:自身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D.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使:使者解析:D项,使:指使、委托。
答案:D3.下列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岂不日戒,狁孔棘解析:A项,“二三”,数词用作动词;B项,“雨”,名词用作动词;D项,“日”,名词作状语。
答案:C4.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
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
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
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
解析:两个“尔”都是代词,代指“你”。
第一个“彼”,代词,指“那”;第二个“彼”,代词,指“对方、他们”。
答案:C5.比较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载笑载言②体无咎言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2单元 4 《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4 《诗经》两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氓.( )之蚩.( )蚩 匪我愆.( )期象弭.鱼服( ) 将.( )子无怒乘彼垝.( )垣 自我徂.( )尔淇.( )水汤.( )汤 渐.( )车帷裳.( )靡.( )有朝矣 咥.( )其笑矣隰.( )则有泮 小人所腓.( )【答案】 méng chī qiān mǐ qiāng guǐ cú qí shāng jiān cháng m ǐ xì xí féi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匪来贸丝( )(2)于嗟鸠兮( )(3)犹可说也( )(4)隰则有泮( )(5)岁亦莫止( )【答案】 (1)“匪”通“非”,不是 (2)“于”通“吁”(3)“说”通“脱” (4)“泮”通“畔”,边岸 (5)“莫”通“暮”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将⎩⎨⎧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言⎩⎨⎧载笑载言.( )体无咎言.( )言.既遂矣(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 (3)遂⎩⎨⎧言既遂.矣( )无往而不遂.,无至而不通(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寻向所志,遂.迷( )(4)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将士乘.胜,进攻其城()乘.其财用之出入(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5)德⎩⎨⎧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以功受赏,臣不德.君() (6)靡⎩⎨⎧靡.室劳矣( )靡.费( )望其旗靡.( )(7)载⎩⎨⎧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怨声载.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五载.而成帝业( )(8)以⎩⎨⎧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以.其无礼于晋( )(9)即⎩⎨⎧来即.我谋( )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 ) 【答案】 (1)愿,请/将领/持/率领 (2)说/预兆/助词,无实义/流言 (3)顺心,满足/通,达/终究,最终/终于 (4)登上/趁着,凭借/计算/读shèng ,量词,用以计算车、马、舟等 (5)品德、德行/恩德,恩惠/感激 (6)无、没有/浪费/倒下 (7)动词词头,无义/满,充满/负荷,承受/读z ǎi ,年 (8)把/用,用来/目的连词,可译为“来”/因为 (9)就/连词,如果,假如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夙.兴夜.寐 ( )________ (2)士贰.其行 ( )________ (3)二三..其德 ( )________ (4)三岁食贫.( )________ (5)岂不日.戒,狁孔棘 ( )________【答案】 (1)名词作状语 在早晨;在夜里 (2)数词用作动词 不专一,有二心 (3)数词用作动词 反复无常 (4)形容词作名词 贫苦的生活 (5)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氓.之蚩蚩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2)泣涕.涟涟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3)总角之宴.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4)三岁..食贫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5)君子..所依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6)小人..所腓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答案】 (1)古义:民众,百姓,这里指男主人公。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必修2(人教版)演练:4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流连于《诗经》卷轴上的笔墨,是岁月窖藏而出的芬芳。
有时只需要一刻微妙的默契,一盏茶,一缕午后的阳光,一处静默的角落,一种守口如瓶的心情,便能从《诗经》淡至极美的文辞里满载一船星辉,在自由而恬雅的时空里觉察人间的清欢已如约而至。
读《诗经》,仿佛是在梳洗那一段历史的脉络。
即或关山阻隔,岁月迢迢,对于过往,我们常是仰望的姿态,但在涩暗的纸面里,与古人的心情对话,依旧刻写着真实。
氓,一个对感情不忠贞的人,一个对爱情不专一的人,一个不念往日恩爱、无情无义的人,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
而《卫风·氓》中的女子,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陶醉时,她纯真浪漫、柔情似水;陡然跌落至婚变的黑色深渊后她怨恨悲痛、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她战胜自我,勇敢决断,最终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灵之河的一次胜利的穿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运用角度]“责任”“承诺”“爱情”“悲剧”“改变”等。
溯水而上陈蔚文风,雅,颂。
这几个汉字御风而行,溯水而来,伴着古老而宏大的优美钟声。
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铎于阡陌田间采撷来的诗句是撞钟的器械,一下,一下,先帝的大殿,嫔妃的后宫,田野上空,鸟儿四散惊飞,纸页被钟声掀起。
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诗名,“丰年”“泮水”“良耜”“湛露”“鱼丽”“玄鸟”……多么美的词语啊!它的美因为失传而更加凄丽。
里面有庙宇的香火,有潺潺的河水,有麦垛,有卑微的适足,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民歌一般的哀伤。
民歌一旦欢乐起来,是纵情天地的热烈。
唢呐锣鼓响遍天地,天是大晴,地是大美,花是大红;而民歌一旦悲伤起来,也是彻骨的悲伤。
是黑暗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个人从肺腑哆嗦起来,冷的不只是你的身体,还有历史的骨头,你们都患着风湿。
风湿,是断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绵延的寒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乱与繁重的徭役中,一个征兵与一个国家淌血的伤口都在《采薇》——“小雅”最后一章中裸露着。
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诗韵人生第4课《诗经》两首学案1文本研读(一)实词1.通假字(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曰归曰归,岁亦莫.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彼尔.维何,维常之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岂不日戒,狁孔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1)氓.之蚩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顿丘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秋以为..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泣涕.涟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岁食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总角之宴.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薇亦作止.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狁孔.棘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1)为⎩⎨⎧ 秋以为.期 三岁为.妇(2)思⎩⎨⎧ 不思.其反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词类活用(1)其黄.而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三..其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夙.兴夜.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岁食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岂不日.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雨.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虚词 5.(1)以⎩⎪⎨⎪⎧ 以.尔车来 以.望复关 秋以.为期 以.我贿迁 (2)其⎩⎨⎧ 其.叶沃若 不思其.反(3)之⎩⎪⎨⎪⎧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不遑启居,狁之.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士之.耽兮(三)文言句式6.(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秋以为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莫知我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7.(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试题:4 《诗经》两首+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
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4 《诗经》两首一、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①嗣音:传音讯。
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叙述手法和结构方式的能力。
可以看出,这首诗采用的是倒叙手法,结构上具有《诗经》的共同特点——重章叠句,这可从《氓》《采薇》中看出。
答案:全诗采用倒叙手法。
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意?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这首诗的内容比较明显,最后一句采用了夸张手法,能点出写相思之苦这层意思即可。
答案: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
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最后一句的含意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点绛唇闺思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祇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3.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词句开篇点题,并通过“一寸”与“千缕”这一数量上的反差,刻画出词人愁思深重、难忍孤寂的形象。
B.“惜春”一句,直言其愁,后一句则描写出数点花瓣于风中飘零,如雨点落下的情形,表明春天归去,惜春、惜花,也暗示惜青春、惜容颜。
C.词人“倚”字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无情绪”指女子没有了往日的心境,独自一人无所事事。
D.本词借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意绪,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以景物描写烘托气氛、寄寓情感,从而刻画出一位亟待良人归来的女子形象。
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Word版含答案
4 《诗经》两首流连于《诗经》卷轴上的笔墨,是岁月窖藏而出的芬芳。
有时只需要一刻微妙的默契,一盏茶,一缕午后的阳光,一处静默的角落,一种守口如瓶的心情,便能从《诗经》淡至极美的文辞里满载一船星辉,在自由而恬雅的时空里觉察人间的清欢已如约而至。
读《诗经》,仿佛是在梳洗那一段历史的脉络。
即或关山阻隔,岁月迢迢,对于过往,我们常是仰望的姿态,但在涩暗的纸面里,与古人的心情对话,依旧刻写着真实。
历史的古桥头,有多少文字无比静默地栖迟着,有多少墨迹仍苍劲地伫立着。
当它们涩暗的纸面被时间读到,重读,深读,都像是一场对历史的回顾,对人生的思考。
我们从一卷卷典籍词章中走过,也将从一段段历史的厚重中走过,像思想的幽居者,在古典文籍中端详它流转的模样。
氓,一个对感情不忠贞的人,一个对爱情不专一的人,一个不念往日恩爱、无情无义的人,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
而《卫风·氓》中的女子,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陶醉时,她纯真浪漫、柔情似水;陡然跌落至婚变的黑色深渊后她怨恨悲痛、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她战胜自我,勇敢决断,最终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灵之河的一次胜利的穿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运用角度] “责任”“承诺”“爱情”“悲剧”“对比”等。
示例一:悲剧是把美撕碎给人看,鲁迅如是说。
氓妇正是用自己沉痛的人生经历把少女时代最美的梦想——爱情,无情地撕碎,血淋淋地展示给世人:鲜嫩的桑叶必然会枯黄飘零,忠厚的丈夫会变得无比残暴,昨天还信誓旦旦地承诺,明天就会“不思其反”,爱情之美转眼就随风而逝。
我敬佩这种撕碎,这种展示,就像敬佩德国每年都会在全国展示反映纳粹暴行的图片。
敢于正视并反思自己悲剧人生的,一定拥有坚韧强大的心灵;敢于直面并批判自己民族悲剧历史的,一定是清醒自信的国家。
正视悲剧,促人成熟。
与之相比,《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西厢记》都太缺少这种彻底、这种决裂、这种沉痛、这种坦荡。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04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愆:拖延B.以我贿.迁贿:财物C.渐.车帷裳渐:逐步D.夙兴.夜寐兴:起身【解析】C项“渐”,动词,溅湿,浸湿。
【答案】 C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C.①送子涉淇,至于..暴矣..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D.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解析】A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
B项“其”,①②都是代词,他。
C项“至于”,①动词,到达;②就,表承接。
D项“之”,①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助词,的。
【答案】 B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遑.启居,狁之故遑:恐慌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路:战车C.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捷:胜利D.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盬:休止【解析】A项“遑”的意思是“闲暇”。
【答案】 A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采薇采薇,薇亦柔止.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B.①彼路斯何?君子之.车②夫晋,何厌之.有C.①君子所依,小人所.腓②取武阳所.持图D.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②吾属今为之虏矣.【解析】A项“止”,①句尾语气词;②动词,阻止。
B项“之”,①助词,的;②宾语前置的标志。
C项“所”,意思相同,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D项“矣”,①表陈述语气;②表感叹语气。
【答案】 C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靡.室靡家,狁之故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B.①忧心烈烈,载.饥载渴②既见复关,载.笑载言C.①忧心孔疚,我行.不来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①戎车既.驾,四牡业业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解析】A项“靡”,都是“没有”的意思。
B项“载”,都是动词词头,没有实在意义。
C项“行”:①从军远行;②品行,德行。
D项“既”,都表示“已经”的意思。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及思想内容,背诵两首诗2.掌握诗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等赏析古代诗歌的关键语句能力目标1.分析赋、比、兴的表现手法2.学习倒叙手法的运用情感目标了解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理解古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知作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知背景]1.《氓》本诗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
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涧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
《氓》反映的正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一出悲剧。
诗歌深刻反映了春秋时期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可悲命运,显示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也在客观上揭露和控诉了那个时代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2.《采薇》本诗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他历史记载的考订,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狁的记载。
[知常识]1.《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赋、比、兴是按表现手法分的。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练习册:2.4 《诗经》两首 .doc
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qiān)垝垣.(huán) 孔疚.(jiù) 夙.兴夜寐(sù)B.涉淇.(Qí) 尔筮.(shì) 咎.言(jiū) 自我徂.尔(cù)C.不遑.(huánɡ) 象弭.(mǐ)归聘.(pìn) 雨.雪霏霏(yù)D.桑葚.(shèn) 棠棣.(dì) 嗟.叹(jiē) 咥.其笑矣(diē)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抒己见,二三其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3.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②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③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④女之耽兮,不可说也⑤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⑥三岁为妇,靡室劳矣A.①②⑥B.③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5.下列句子中,无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6.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师说】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04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愆:拖延B.以我贿.迁贿:财物C.渐.车帷裳渐:逐步D.夙兴.夜寐兴:起身【解析】C项“渐”,动词,溅湿,浸湿。
【答案】 C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C.①送子涉淇,至于..暴矣..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D.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解析】A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
B项“其”,①②都是代词,他。
C项“至于”,①动词,到达;②就,表承接。
D项“之”,①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助词,的。
【答案】 B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遑.启居,狁之故遑:恐慌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路:战车C.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捷:胜利D.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盬:休止【解析】A项“遑”的意思是“闲暇”。
【答案】 A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采薇采薇,薇亦柔止.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B.①彼路斯何?君子之.车②夫晋,何厌之.有C.①君子所依,小人所.腓②取武阳所.持图D.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②吾属今为之虏矣.【解析】A项“止”,①句尾语气词;②动词,阻止。
B项“之”,①助词,的;②宾语前置的标志。
C项“所”,意思相同,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D项“矣”,①表陈述语气;②表感叹语气。
【答案】 C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靡.室靡家,狁之故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B.①忧心烈烈,载.饥载渴②既见复关,载.笑载言C.①忧心孔疚,我行.不来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①戎车既.驾,四牡业业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解析】A项“靡”,都是“没有”的意思。
B项“载”,都是动词词头,没有实在意义。
C项“行”:①从军远行;②品行,德行。
D项“既”,都表示“已经”的意思。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学案4:第4课 《诗经》两首(含答案)
《诗经》两首作者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以四言诗为主,但也有五言诗。
背景回放1.《氓》本诗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
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间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
诗歌深刻反映了春秋时期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可悲命运,显示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也在客观上揭露和控诉了那个时代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2.《采薇》本诗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他历史记载的考订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狁(即犬戎)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狁的记载。
知识链接1.《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又称“国风”,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
“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
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事物。
2.四言诗四言诗: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
盛行于西周。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
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
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诗经》两首《诗经》,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
在这部边缘泛黄的典籍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
只有阡陌属于自己。
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
我想,应该再好好读读《诗经》了,古韵古风的诗句里,流淌着美丽永恒的情结和无限的憧憬与寄托。
它是写我的吧,否则我的心灵为何被它吸引与温柔着呢。
轻轻地从书橱里抽出它来,捧着,如同捧着一个千年悠悠之梦氓,一个对感情不忠贞的人,一个对爱情不专一的人,一个不念往日恩爱、无情无义的人,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
而《卫风·氓》中的女子,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陶醉时,她纯真浪漫、柔情似水;陡然跌落至婚变的黑色深渊后她怨恨悲痛、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她战胜自我,勇敢决断,最终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灵之河的一次胜利的穿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运用角度]“责任”“承诺”“爱情”“悲剧”“对比”等。
【课外运用】示例一:悲剧是把美撕碎给人看,鲁迅如是说。
氓妇正是用自己沉痛的人生经历把少女时代最美的梦想——爱情,无情地撕碎,血淋淋地展示给世人:鲜嫩的桑叶必然会枯黄飘零,忠厚的丈夫会变得无比残暴,昨天还信誓旦旦地承诺,明天就会“不思其反”,爱情之美转眼就随风而逝。
我敬佩这种撕碎,这种展示,就像敬佩德国每年都会在全国展示反映纳粹暴行的图片。
敢于正视并反思自己悲剧人生的,一定拥有坚韧强大的心灵;敢于直面并批判自己民族悲剧历史的,一定是清醒自信的国家。
正视悲剧,促人成熟。
与之相比,《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西厢记》都太缺少这种彻底、这种决裂、这种沉痛、这种坦荡。
它们最终都安排了一个比较美好的结局。
它们,不敢逼视人生的悲剧,就像日本不敢坦然面对历史一样。
在文化性格上,在民族心态上,它们都还未成年。
在人生废墟上的反思,得出的往往是最高峻的智慧。
示例二:披着余晖前行夕阳西下,余晖照在我的身上,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太阳渐渐落下去,我的愁绪渐渐升起来,阵阵寒风,击打在我瘦弱的身躯上,就如同他的巴掌打在我的脸上。
今天黄昏,他从外面喝花酒回来,问我要钱,我告诉他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已被他典当一空,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拿出去当了。
他不信,说我私藏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借着酒力,打了我。
他那如山一样的巴掌,打在我的脸上,只感觉两耳嗡嗡作响,像要昏过去,痛,好痛,我已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打我了。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回想三年前,他就像《诗经》的那个氓,刚开始的时候,总是那么憨厚,那样对我体贴,想不到,结婚后的他,完全变了个人……“把钱交出来。
”又是一巴掌,把我的思绪从三年前的美好时刻扯回了无情而残酷的现实。
脸好痛,心更痛。
三年里,我忍了他好久,以为他会改邪归正;我劝了他好久,以为他会痛改前非;我等了他好久,以为他会回头是岸。
可如今,心已死,泪成灰,我不再忍了,不再劝了,不再等了。
往事不堪回首,魂亦牵梦惊醒,不了情,往事如烟,挥不去,似梦非梦。
现实告诉我,我要离开他,过我自己的生活。
我告诉自己,要坚强,要独立,即使离开了他,我也能过得很好很快乐。
我收拾了行李,离开了这个地方。
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去,只留下几缕红光,看到前方,路好平坦,好开阔,我迈开步子大步向前……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句子中,每句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忧心孔疚/隰则有泮C.匪来贸丝/于嗟鸠兮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解析:A项,“莫”同“暮”;B项,“泮”通“畔”;C项,“匪”通“非”,“于”通“吁”,D项无通假字。
答案:C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耽搁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疚:痛苦解析:B项,耽,沉溺。
答案:B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自我徂尔,三岁食贫.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岂不日.戒,狁孔棘解析:A项,“二三”为数词用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B 项,“贫”为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D项,“日”为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②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D.⎩⎨⎧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解析:A 项,①就,表承接;②动词,到达。
B 项,①②都是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 项,①连词,来;②介词,把。
D 项,①代词,没有人;②通假字,同“暮”,晚,末。
答案:B5.下列对《氓》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这是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
B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这是以桑树起兴,从女主人公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
C .“氓”是“民”的意思,通常认为是对男子的鄙称,从女主人公口中出之,诗歌一开始就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男子的蔑视和不屑。
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当时社会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
解析:C项,女主人公初时用叙述语气称男子为“氓”,是因为双方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而并非对男子的蔑视和不屑。
答案:C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女子又没有什么过错,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2)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
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竟会变心。
(3)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9题。
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fú yǐ):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
③有:得到。
④掇(duō):摘取,拾取。
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
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7.《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
同时,还采用了________手法,给人一唱三咏之感。
答案:赋重章叠句8.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9.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三、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狁之故。
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0.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心情。
D.本诗主旨是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
D项,概括不准确,文中无“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之意。
答案:D11.全诗共六章,其中前三章都由“采薇采薇”引起,这是《诗经》中的什么手法?请概括前三章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诗经》中的“兴”的手法以及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答案:这是“兴”的手法。
前三章主要写戍卒怀乡思家的生活和心情。
12.第四、五章的内容与前三章有何不同?请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比较能力,可以通过文中的具体内容来比较。
答案: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
为了抵御外敌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回故乡!第四、五两章则写将帅和士兵的苦劳悬殊,通过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战事之紧张来衬托戍卒之苦。
四、延伸阅读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14题。
蒹葭①《诗经》蒹葭苍苍②,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③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④从之,宛在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