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多选题)
D.在本课教学实施中,教师按照原教案计划进行教学,正常高效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说明只要课前准备好,教学实施环节就不会出现突发情况
E.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表演视频,反复播放安塞腰鼓朗读的声音,通过演示文稿呈现教学信息,体现了媒体的表现性和重复性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多选题)
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CD)。(3分)
A.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最终为教学服务,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
B.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人机互动进行学习,基本可以取代师生的情感交流
C.不是所有学科的教学内容都需要用多媒体手段演示,要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的实际,合理选用多媒体技术,使其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A.为了顺利完成后续教学任务,中止未完成任务小组的讨论
B.让完成任务的这几个小组之间对比、探讨任务结果
C.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自由的聊聊天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D.让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插入到其他未完成任务的小组中,协助她们完成任务
第 11题(多选)以下对写作的认识哪些的观点比较科学?(BCD)。(3分)
D.提前准备一台录音机,实时录制,保存好磁带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七
第8题(多选)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AB)。(3分)
A.讲授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八
第2题(多选)教学设计指依据“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这里所指的“理论”不包括(BE)。(3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多选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第6题(多选)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互动的发展,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带领学生浏览论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的互动方式是(ABD)。
(3分)A.全体讨论B.师生互动C.异步讨论D.同步讨论第12题(多选)教师在搜集BBS相关资料时,需要对网页上BBS论坛的界面截图,以使学生了解BBS 的基本框架,此时,没有其他的截图软件,教师可以(AC)。
(3分)A.选中当前窗口,按下键盘上的Alt+ Print Screen键,然后将其粘贴到画图工具中进行编辑B.选中当前窗口,按下键盘上的Ctrl+Scroll Lock键,然后将其粘贴到画图工具中进行编辑C.直接按下键盘上的Print Screen键,然后将其粘贴到画图工具中进行编辑D.直接按下键盘上的Pause Break键,然后将其粘贴到画图工具中进行编辑E.直接按下键盘上的Scroll Lock键,然后将其粘贴到画图工具中进行编辑第18题(多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进行不断地交流,下面对教学交流的描述,正确的有(ABD)。
(3分)。
A.师生之间交流的内容很多,比如平时课后作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等B.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方式也很多,可以通过言语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子工具进行交流等C.教师使用“批注”和“修改”功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修改是一种指导,不属于师生交流的范畴D.对于不同的交流内容,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第25题(多选)在教学活动2中,为了促进小组间的交流和学习,教师组织了小组间发帖比赛,并进行了比赛成绩统计(见素材“比赛统计.xls”),从评价的角度分析,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 ABC ) 。
(3分)A.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比赛成绩的统计,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是一种“形成性评价”B.通过比赛成绩的统计,对每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C.比赛成绩统计后,教师点评,进行定性评价,成绩统计与教师点评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D.教师对小组的比赛成绩进行点评,是事后评价,也就是总结性评价第27题(多选)针对本教案,进行教学反思时,下列属于对教学过程反思的是(ACD)。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卷教学人员初级(小学品德及生活)【说明】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本试卷共29题基础知识(6分)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第1题(单选题)下列学习理论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3分)A.学习理论是在阐明行为变化的原因、揭示学习依据的机制时所形成的理论B.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后来者逐渐推翻前者的过程,后出现的理论都是更科学的C.行为主义理论把意识和行为等同起来,把意识也归结为行为D.认知学派较多以学生的学习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人在学习中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比较适用于人类的复杂学习第2题(填空题)对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3分)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2分)在进行“我的角色及责任”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多选题)对于前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A.一般必须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B.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C.在进行前端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D.在进行前端分析时要主要考虑学习内容E.前端分析是教师通过经验做出的,因而相同的教学内容其前端分析相同第4题(单选题)考虑到教学环境等因素,对学习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3分)A.考虑到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采用大量说教B.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C.课堂教学应该是既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D.考虑到小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们浏览相关网页,获取实时的信息以下是一份“我的角色和责任”的教学方案设计,第5—10题嵌于该方案中。
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过程描述第11题(操作题)编排教学文档格式(6分)在“素材”文件夹中有一篇教学中要使用的名为“责任心.doc”的文档。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10套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10套(理论部分)1、课堂氛围一般可以分为( B )三种类型。
B.专制、民主和放任2、1996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广( D )软件,以此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CAI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从而开始了课程整合的实验。
D.几何画板3、用鼠标单击( C )按钮,即可放映幻灯片,在放映的过程中,如果想不按顺序放映某幻灯片,可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定位",再单击弹出的幻灯片标题即可。
C.幻灯片放映4、下面的( D )是地理课程知识的特点。
D.时空跨度大5、下面的( C )不适合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模拟的化学实验类型。
C.能用肉眼观察的宏观化学反应6、下面的( A )不是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的主要运用形式。
A.采用学生朗读形式教学7、在空间与图形部分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能使用绘图软件为一个房间设计各种布局"的信息技术可以与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8、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发起的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是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项大规模的实验研究。
其主要内容不包括在大学阶段要求做到"词语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9、探究训练是由( D )提出的一种有效的探究思维训练模式。
D.萨其曼10、( A )模式最早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由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发展出来的。
A.基于问题学习11、( D )受这样一种建构主义观点指导,即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受社会性相互作用影响的。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D.合作学习12、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给学生,即使是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会出现"吃不消"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叫( A )现象。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选择题1、当前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 c ) 三个方面。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B、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C、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了解、理解和应用2、信息技术发展第一代是(b)A、晶体管时代B、电子管时代C、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D、集成电路时代3、powerpoint用于书写帧幻灯片的说明内容的是(d)A、幻灯片视图B、工作区C、大纲试图区D、备注页区4、powerpoint用于制作幻灯片的是(b)A、备注页区B、工作区C、大纲试图区D、幻灯片视图5、下面的(D)例子一般不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互动模拟情景来实现。
A、万有引力B、种子的受精过程C、原子和分子的概念D、血液6、进行英语写作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时把某一范文或是某一学生的作文转播到所有学生的终端,进行讲评,让学生有直观、具体的认识,这中形式能够(B)A、为教师的演示教学提供新的方式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的共同体C、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的英语学习D、创设英语学习环境7、在数和代数部分与信息技术的连接中,信息技术可以通过(B)方式与“在实际情景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A、可以操作软件探究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和转化B、运用适当的数学符号,可以使用ICT交流结果C、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图,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形特征D、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绘图软件体会比例的概念8、在作文方面,小学语文“四结合”试验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由(D)六个教学环节所组成的教学模式。
A、创设情境-个别观察-整体总说-局部分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B、创设情境-指导观察- 局部分说-整体总说-讲演-小组批改C、创设情境-个别观察-整体总说-局部分说-协作-评议批改D、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局部分说-整体总说 -打字表达-评议批改9、以下那种学习模式不属于接受学习?(C)A、有意义接受学习B、直接学习C、真实性任务学习D、模仿学习10、借助录象等视频技术,以历险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问题情景属于(A)A、基于问题学习B、发现学习C、探究训练D、抛锚式教学11、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A)提出来的。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卷教学人员初级(信息技术)【说明】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教学内容】初识2000(人教版版高中第二册第八章第二节,课文内容详见“初识2000-1”至“初识2000-5”)【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教学环境】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所有计算机均安装了软件,并且均能够接入。
【教学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本试卷共30题。
基本知识(6分)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第1题(单选题)关于推广教育技术的意义与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A.教育技术是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B.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C.教育技术是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D.教育技术是向新课改迈进的唯一方法第2题(单选题)关于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A.教育技术的发展重在实践,因此不需要什么理论基础B.教育技术的实践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这里的理论专指学习理论C.学习理论是在阐明行为变化的原因、揭示学习依据的机制时所形成的理论D.目前出现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但只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正确的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0分)在进行“初识2000”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1题(操作题)编排教学文档(6分)在信息技术/素材文件夹中有一个名为“初识2000”的教案,请你根据要求对它进行文档编排。
(1)打开该文档,将标题“初识2000”字体设置为“黑体”,字号为“三号”,并使其居中。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1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第1套试题单项选择题: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部分。
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C、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正确答案:D 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含原有观念属于()。
A、上位关系B、下位关系C、组合关系D、并列关系正确答案:A3.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A、杜威B、布鲁纳C、斯金纳D、伯尼.道奇正确答案:D4.在交流与讨论中,()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
A、头脑风暴B、同步讨论C、辩论D、合作性讨论正确答案:D5.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目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B、了解、理解和应用C、生理、心理和情感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正确答案:A6.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B、教学行为C、教学科研D、教学设计正确答案:D7.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两种方式。
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正确答案:A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
A、第二次教育革命B、第三次教育革命C、第四次教育革命D、第五次教育革命正确答案:C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不属于创新型模式。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第 15 题(单选题)教师在上课时双击要打开的电子幻灯片文件,但弹出提示
选择“打开方式”的对话框,可能的原因是 ( )。
A.该计算机没有安装相应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B.计算机死机了 C.计
算机没有安装操作系统 D.计算机中装有多个版本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答案:
A
第 16 题(单选题)教师需要在电子文档中输入字符“8.75¥”下面哪项操作是
的变 D.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属于教学理论的范畴答案:B
第一部分 教学规划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然
后由你
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源自。[前端分析]第 3 题(单选题)进行学习者分析时,以下选项与所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学生的生活背景 B.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态度 C.学生的学
学生做测试题,并提交结果答案:B
教学活动
课堂小结
1.总结文具购买情况。
2.练习二十六:第 2 题
第 8 题(操作题)改编用于演示的教学课件。要求:打开“ 素材”文件夹中 的“乐乐文具店.ppt”文档,按下列要求完成操作。
(1)请将第一张幻灯片中的文字“乐乐分店二”设置为超链接,并指向第
3 张幻灯片。
并指出,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也是将相同数位对齐,但是关键要将小数点对齐,
并从低位加起。
2.由于两个小组购买文具价格上的差异,为了让第一小组同学也参加到第二
小组文具价格计算中来,要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
第 7.5 题 实施上述 2 中的教学活动时,下面哪种分组方式最恰当?
( ) 。 A.学生自由组合,每组 4 个人 B.前后位四个人一组 C.同排的两
学资源 D.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答案:C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10套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10套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测试模拟试题10套(理论部分)1、课堂氛围一般可以分为(B )三种类型。
B.专制、民主和放任2、1996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广(D )软件,以此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CAI在数学课堂中的使用"研究课题,从而开始了课程整合的实验。
D.几何画板3、用鼠标单击(C )按钮,即可放映幻灯片,在放映的过程中,如果想不按顺序放映某幻灯片,可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定位",再单击弹出的幻灯片标题即可。
C.幻灯片放映4、下面的(D )是地理课程知识的特点。
D.时空跨度大5、下面的(C )不适合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模拟的化学实验类型。
C.能用肉眼观察的宏观化学反应6、下面的(A )不是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的主要运用形式。
A.采用学生朗读形式教学7、在空间和图形部分和信息技术的链接中,"能使用绘图软件为一个房间设计各种布局"的信息技术可以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8、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发起的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是语文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一项大规模的实验研究。
其主要内容不包括在大学阶段要求做到"词语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9、探究训练是由(D )提出的一种有效的探究思维训练模式。
D.萨其曼10、(A )模式最早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由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发展出来的。
A.基于问题学习11、(D )受这样一种建构主义观点指导,即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受社会性相互作用影响的。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D.合作学习12、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给学生,即使是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会出现"吃不消"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叫(A )现象。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精选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第1题(单选)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3分)A.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B.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C.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包含“技术”一词,虽然所属学科不同,但研究范畴基本相同D.教育技术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第2题(单选)下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3分)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因此整合内容中不包含信息技术的学习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环境和资源融入到具体学科教学和学习的各个层面C.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一些教学过程是传统教学无法完成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一定比传统教学效果好D.通过整合,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所以一般信息技术手段越先进,整合的效果就越好第3题(单选)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是(C)。
(3分)A.学习理论B.传播理论C.计算机理论D.教学理论第4题(单选)结合所给案例思考,进行教学设计前期分析时,以下各项中可以暂时忽略的是(B)。
(3分)A.学生是否已经具备IE浏览器操作的知识以及进行网络资料查找的能力B.如何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等级”评定C.网络教室的电脑是否联网D.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利用BBS进行发帖和回帖第5题(单选)结合给定教案,下列不属于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是(B)。
(3分)A.认识电子公告牌BBS,理解其功能B.形成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意愿C.掌握BBS账号的注册过程D.熟练掌握在BBS发布、回复、阅读帖子第6题(多选)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互动的发展,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带领学生浏览论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的互动方式是(ABD)。
(3分)A.全体讨论B.师生互动C.异步讨论D.同步讨论第7题(填空)学生利用百度搜索中学生论坛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论坛,想要进行保存,可以使用IE浏览器中的收藏夹菜单下的添加到收藏夹命令进行存储,方便以后再使用。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卷教学人员初级〔小学品德与生活〕【说明】本试卷从根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察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本试卷共29题根底知识〔6分〕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答复有关教育技术根本知识的以下问题。
第1题〔单项选择题〕以下学习理论的看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3分〕A.学习理论是在说明行为变化的原因、提醒学习依据的机制时所形成的理论B.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开展过程是后来者逐渐推翻前者的过程,后出现的理论都是更科学的C.行为主义理论把意识和行为等同起来,把意识也归结为行为D.认知学派较多以学生的学习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人在学习中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比拟适用于人类的复杂学习第2题〔填空题〕对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3分〕第一局部教案设计〔32分〕在进展"我的角色与责任〞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展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
请答复以下问题。
第3题〔多项选择题〕对于前端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3分〕A.一般必须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B.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局部C.在进展前端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D.在进展前端分析时要主要考虑学习内容E.前端分析是教师通过经历做出的,因而一样的教学内容其前端分析一样第4题〔单项选择题〕考虑到教学环境等因素,对学习者的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3分〕A.考虑到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采用大量说教B.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C.课堂教学应该是既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D.考虑到小学生对事物的承受能力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带着学生们浏览相关网页,获取实时的信息以下是一份"我的角色和责任〞的教学方案设计,第5—10题嵌于该方案中。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基本知识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教育技术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教育技术的侧重点是教师的“教”B.教育技术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资源为目标C.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学资源”D.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只有教学设计理论答案:B第2题(单选题)教育技术分为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两大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形技术就是观念形态技术B.无形技术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的物质工具C.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D.有形技术是物化形态技术,主要是指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等答案:C第一部分教案设计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前端分析]第3题(单选题)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有( )。
A.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B.学习者的知识基础C.学习者的认知能力D.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答案:A第4题(单选题)老师在教授本节之前,需要上网搜集相关内容并下载网页,那么web网页的后缀名是( )。
A.*.DOCB.*.JPEGC.*.EXED.*.HTML答案:D第5题(单选题)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C.传播力D.可控性答案:A教学活动2 探究新知,学习新课任务一:启动PowerPoint 2000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Word 2000,知道可以通过“开始” | “程序” | “Microsoft Word”命令启动Word。
PowerPoint 2000和Word 2000一样,都是Office 2000的家族成员之一,它们的启动方法也差不多,你能尝试打开PowerPoint 2000吗?(学生尝试操作,并请一位同学演示步骤。
)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打开方法吗?第5.3题这一教学环节中,老师提到Word 2000的启动方法,其教学意图是( )。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1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当前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c ) 三个方面。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B、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C、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了解、理解和应用2、信息技术发展第一代是(b)A、晶体管时代B、电子管时代C、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D、集成电路时代3、powerpoint用于书写帧幻灯片的说明内容的是(d)A、幻灯片视图B、工作区C、大纲试图区D、备注页区4、powerpoint用于制作幻灯片的是(b)A、备注页区B、工作区C、大纲试图区D、幻灯片视图5、下面的(D)例子一般不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互动模拟情景来实现。
A、万有引力B、种子的受精过程C、原子和分子的概念D、血液6、进行英语写作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时把某一范文或是某一学生的作文转播到所有学生的终端,进行讲评,让学生有直观、具体的认识,这中形式能够(B)A、为教师的演示教学提供新的方式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的共同体C、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的英语学习D、创设英语学习环境7、在数和代数部分与信息技术的连接中,信息技术可以通过(B)方式与“在实际情景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A、可以操作软件探究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和转化B、运用适当的数学符号,可以使用ICT交流结果C、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图,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形特征D、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绘图软件体会比例的概念8、在作文方面,小学语文“四结合”试验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由(D)六个教学环节所组成的教学模式。
A、创设情境-个别观察-整体总说-局部分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B、创设情境-指导观察- 局部分说-整体总说-讲演-小组批改C、创设情境-个别观察-整体总说-局部分说-协作-评议批改D、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局部分说-整体总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9、以下那种学习模式不属于接受学习?(C)A、有意义接受学习B、直接学习C、真实性任务学习D、模仿学习10、借助录象等视频技术,以历险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问题情景属于(A)A、基于问题学习B、发现学习C、探究训练D、抛锚式教学11、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A)提出来的。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部分。
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C、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正确答案:D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含原有观念属于()。
A、上位关系B、下位关系C、组合关系D、并列关系正确答案:A3.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A、杜威B、布鲁纳C、斯金纳D、伯尼.道奇正确答案:D4.在交流与讨论中,()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
A、头脑风暴B、同步讨论C、辩论D、合作性讨论正确答案:D5.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目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B、了解、理解和应用C、生理、心理和情感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正确答案:A6.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B、教学行为C、教学科研D、教学设计正确答案:D7.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两种方式。
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正确答案:A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
A、第二次教育革命B、第三次教育革命C、第四次教育革命D、第五次教育革命正确答案:C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不属于创新型模式。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1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当前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c ) 三个方面。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B、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C、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了解、理解和应用2、信息技术发展第一代是(b)A、晶体管时代B、电子管时代C、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D、集成电路时代3、powerpoint用于书写帧幻灯片的说明内容的是(d)A、幻灯片视图B、工作区C、大纲试图区D、备注页区4、powerpoint用于制作幻灯片的是(b)A、备注页区B、工作区C、大纲试图区D、幻灯片视图5、下面的(D)例子一般不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互动模拟情景来实现。
A、万有引力B、种子的受精过程C、原子和分子的概念D、血液6、进行英语写作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时把某一范文或是某一学生的作文转播到所有学生的终端,进行讲评,让学生有直观、具体的认识,这中形式能够(B)A、为教师的演示教学提供新的方式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的共同体C、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的英语学习D、创设英语学习环境7、在数和代数部分与信息技术的连接中,信息技术可以通过(B)方式与“在实际情景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A、可以操作软件探究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和转化B、运用适当的数学符号,可以使用ICT交流结果C、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图,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形特征D、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绘图软件体会比例的概念8、在作文方面,小学语文“四结合”试验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由(D)六个教学环节所组成的教学模式。
A、创设情境-个别观察-整体总说-局部分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B、创设情境-指导观察- 局部分说-整体总说-讲演-小组批改C、创设情境-个别观察-整体总说-局部分说-协作-评议批改D、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局部分说-整体总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9、以下那种学习模式不属于接受学习?(C)A、有意义接受学习B、直接学习C、真实性任务学习D、模仿学习10、借助录象等视频技术,以历险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问题情景属于(A)A、基于问题学习B、发现学习C、探究训练D、抛锚式教学11、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A)提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教学人员初级(小学科学)(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基本知识第1题(单选题)教育技术的目标在于实现教育的最优化,那么以下对教育最优化的阐述,合理的是( )。
A.教育最优化指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优化B.教育最优化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C.教育最优化指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优化D.教育最优化指对教与学资源的优化答案:C第2题(单选题)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小组相互作用的类型?( )。
A.教师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向班级或一组的学生传递教学信息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像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C.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和应用情况D.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信息答案:D第一部分教案设计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前端分析]第3题(单选题)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学习需要分析时应注意( )。
A.可以从教师自己所“感觉”的需要入手B.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的差距与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差距与需要C.可以在确定问题前直接跳跃到去寻找解决的方案D.需要分析并非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次即可答案:B第4题(单选题)在前端分析中,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那么用图表或符号等直观形式来揭示学习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为( )。
A.信息加工分析B.层级分析法C.图解分析法D.归类分析法答案:C第5题(单选题)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了铜、铝、铁的一些基础知识,如果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没有很深的认识,那么在本课时的导入环节,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假定以下选项中的课件已经存在,无需另行制作)( )。
A.教师选取铜、铝、铁的基础知识中的重要部分,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B.学生自带一年级的教材对铜、铝、铁的基础知识部分进行认真阅读C.教师简短地讲解铜、铝、铁的基础知识,学生认真做好笔记D.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铜、铝、铁的基础知识,学生不懂的知识点提问讨论答案:A第6题(单选题)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课题名称《金属》科目科学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铜、铝、铁的共同性质2.学生通过归纳、概括出金属的共同性质难点1.归纳、概括所有金属的共同性质2.根据金属的共性,认识其它的金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认识了铜、铝、铁的一些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铜、铝、铁的共同性质,建立金属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3.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第6.1题(单选题)为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的技能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
A.为保证教学过程的安全性,一切实验都由教师来操作B.教师做实验,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总结C.让学生亲手做实验,在做实验前教师给出实验结论D.让学生亲手做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自己进行总结答案:D二、教学思考1.如何组织实验才能让学生认识到铜、铝、铁的共同性质;2.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导入金属的概念3.在了解了金属的共同性质之后,如何让学生认识其它的金属。
三、问题解决及情感与态度1.学生在分组做实验的过程中,要求能团结合作,培养自身的实验能力;2.学生在了解了金属的共性之后,认识其它的金属,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
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学生分组做实验所必需的实验材料:酒精灯、铜、铝、铁、锌、铅、锡金属材料、木条、粉笔、电池夹、电池、小电珠、导线、铁锤、铁砧等,以及教师上课所用到的课件等资源。
教学过程描述导入新课,指导学生认识铜、铁、铝的共性通过教师的讲述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到本课时所需要的前端知识,也就是在一年级时所学习的有关铜、铁、铝的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会议之前所学的知识点。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铜、铝、铁的一些共同性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1.认识铜、铁、铝都有金属光泽;教师通过提问来展开,“铜、铁、铝三种金属从外表上看,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那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然后由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去认识。
2.认识铜、铁、铝都容易传热;直接通过做实验来展开,分别用酒精灯烧三种金属,随着温度的升高,烧着的铜、铁、铝都能传热。
第6.2题在认识铜、铁、铝容易传热的实验中,教师应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铜、铁、铝的传热性?( )A.教师在上面边做实验边讲解实验细节,学生在下面观察B.学生分组一边做实验,一边用眼观察,教师在旁监督C.学生分组实验,手握金属,感觉随着温度的升高回烫手D.教师点学生上前实验,由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学生操作答案:C3.认识铜、铁、铝都容易导电。
教师连接好电路,然后分别使用三种金属,在接通时都会使小灯泡发亮。
4.认识铜、铁、铝都有延伸性。
教师使力可以让铜丝,铁丝、铝丝变宽、变长、变扁。
第6.3题(单选题)在揭示铜、铁、铝共性的讲解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验让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那么从教学效果及实验的安全性考虑,在实验环节中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
A.教师要求学生跟着步骤一起实验,不用对步骤进行详细阐明B.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在学生实验时给予及时的指导C.直接给出实验所得出的金属共性,然后由学生根据教材实验D.在课件中写出实验的步骤,学生据此进行实验,无需指导答案:B指导学生归纳、概括金属的共性首先由教师讲述,引出金属的概念,可以说:“铜、铁、铝从表面上看是不一样的,但它们有共同的性质,它们是同一类物体,叫金属。
”在引出了金属的概念之后,接下来就应认识金属的共同性质了,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上一个环节对铜、铁、铝的一些共同性质中归纳、概括金属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之后,由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概括出金属的共同属性为:有金属光泽、容易传热、容易导电、有延伸性,凡是有以上性质的材料都是金属。
第6.4题在归纳、总结了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之后,得出了金属的共同性质,教师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展现金属的共性?( )。
A.教师对金属的共性进行口头叙述B.教师制作课件来呈现金属的共性C.教师将金属的共性板书在黑板上D.教师口述,学生笔记记录下金属共性答案:B指导学生认识其它金属在归纳、概括出金属所具有的共同性质以后教师出示几种材料的实物或者看教材中的插图,来讲述这些材料是否为金属,是否具有金属的共同性质。
教师举例说明其它的金属类材料,如:银、钠、镁等,也需要举例说明非金属类的材料,如:木棍、粉笔、橡皮等。
最后,由教师讲述,说明常见的金属材料在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金属的用途。
第6.5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木棍、粉笔、橡皮等确实是非金属类的材料,教师应选择何种教学形式才能使学生对此有深入的体会?( )。
A.由学生用粉笔等做实验,根据归纳出的金属共性来判别B.由教师直接告诉粉笔等确实不具备金属的共同性质C.根据归纳出的金属共性,由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地进行判断D.学生分小组讨论粉笔等是否为金属材料,然后每组汇报结果答案:A课后总结,作业布置本课时我们共同学习认识了金属的共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了金属的概念,了解了部分金属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最后板书出金属所具备的共性,以加强学生对金属共性的认识。
如果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时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去发现金属的用途,以及能正确地判别某种材料是否属于金属材料,了解和认识更多的金属。
第6.6题如果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要求学生了解到金属材料的更多用途,那么以下哪种方式采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 )。
A.根据本课时的内容猜测B.到图书馆查阅书籍C.在网络上搜索D.向家长、学长询问答案:C第7题(单选题)如果教师想了解金属铝的用途,那么在Internet应设置怎样的关键字才能找到准确、有效的资料?( )。
A.金属B.铝C.金属的用途D.铝的用途答案:D第8题(操作题)教师在网络中搜集图片素材时,需要保存网页中的图片,请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访问网站:/200406/ca411064.htm。
(2)将该网页中的图片“镁条的燃烧”保存到“C:素材”文件夹中,并命名为“金属1”。
答案:略第二部分资源准备在讲授《金属》课程前,需要收集教学需要的各种相关资料。
请完成下列任务:第9题(填空题)如果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发现课件中图片偏暗,那么就应该右键单击图片,选择“设置图片格式”中的_________属性。
答案:略第10题(填空题)教师在制作幻灯片时,如果需要在每张幻灯片的右下角显示幻灯片的编号,那么就应该选择________菜单项下的“幻灯片编号”选项。
答案:略第11题(多选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图片材料来指出其它金属,那么在素材的搜集过程中符合要求的是( )。
A.金属.wavB.金属.midiC.金属.jpgD.金属.aviE.金属.bmp答案:C、E第12题(单选题)教师制作文档文件时,在输入一段文字之后发现某些文字的下面标注有波浪号条纹,经过检查之后发现该文字并没有语法错误,如果要去掉波浪号条纹且保持原文档内容不变,该进行怎样的操作?( )。
A.选中该文字,选择工具栏中的下划线按纽“U”B.右键点击该文字,选择“全部忽略”C.选中该文字,选择“Delete”D.删除该文字,在原始位置重新输入答案:B第13题(匹配题)教师在准备资源时,会运用到不同的处理软件,请将下列软件的名称与其对应的主要文件格式进行匹配。
第14题(操作题)请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文件“金属2.doc”,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编辑:(1)给标题文字“金属共性归纳”加上阴影效果;(2)利用“格式”菜单给每行共性加上项目编号,且项目编号的形式为大写字母式的,如“A,B”等;(3)将描述金属共性的四个段落之间的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
(4)按原名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中。
答案:略第15题(操作题)教师在归纳出金属的共性之后,应该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其它金属种类,以金属挂图的形式来制作课件,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请打开文件夹“素材”中的文件“金属3.ppt”,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1)在第四张幻灯片中,在不锁定纵横比的前提下,将钠图片的大小调整为高5cm,宽6cm;(2)将第五张幻灯片中的“锂图片”剪切到第六张幻灯片中,并参照样张调整图片的位置;(3)在第五张幻灯片中导入图片,图片素材来自文件夹“素材”中的文件“金属3-2.jpg”,并且参照样张,调整导入图片的位置;(4)保存文件,文件的保存目录和文件名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