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乡村土地规划管理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乡村土地规划管理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适应性分析乡村土地规划管理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适应性一直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农村地区,土地资源是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而土地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农村乡村建设的成功与否。
本文将通过对乡村土地规划管理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优化土地利用,推动农村发展。
一、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土地规划管理是指根据国家规划、土地利用政策、城乡建设规划要求等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过程。
在乡村地区,土地规划管理不仅关系到农田的合理布局和合理利用,还涉及到乡村建设、生态保护、农业发展等方面。
因此,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对于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为了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了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旨在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三、土地规划管理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联系乡村土地规划管理与新农村建设政策密切相关。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土地资源,才能更好地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适应性分析在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土地规划管理的适应性。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条件,因此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适合当地的土地规划管理政策,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五、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与挑战当前,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粮食安全保障面临压力、土地资源浪费、土地保护意识不强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六、优化土地利用策略要解决农村土地利用问题,需要在土地规划管理中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和集约利用;其次,要加强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土地保护意识培养,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方法和策略。
一、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具有以下重要性。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合理规划利用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田、村庄及农村产业用地,可以提高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升级。
2.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可以保护农田、水源、生物多样性等重要资源,维护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农村低效农田的持续减少,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成为重要任务。
科学规划农村土地利用,能够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
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方法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调查与评价进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时,首先需要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
通过统计农村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明确现有土地利用状况,为后续规划提供依据。
2.土地潜力分析农村土地潜力分析是评估土地可利用性和潜力的关键过程。
通过对土地质量、地形地貌、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土地的开发潜力和利用方向。
3.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中,编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关键环节。
根据农村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包括农田分布、村庄布局、农村产业布局等内容。
4.实施监测与调整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整。
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与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规划方案,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指对传统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土地承包制度进行改革,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下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意义:1. 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传统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土地承包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如农民土地承包期限短、土地资产财产权不清晰等。
通过改革,可以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农民提供更稳定的土地权益保障。
2.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流转和集约利用,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发展土地流转市场,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有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农业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实现土地的集约经营和规模化经营。
3. 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改革,可以激发农村土地和农业的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的升级和提质增效。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了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1. 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政府对土地承包制度进行了改革,延长了土地承包期限,提高了土地流转的灵活性。
同时,政府加强了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监管,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2. 建立农民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政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合作等形式,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政府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通过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和交易服务机构,提供土地流转的信息发布、评估、交易等一站式服务,为农民和投资者提供便利。
4. 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政府加强对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和法规,加强土地执法力度,保障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土地管理工作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高 新技 术 , 立 基 本 农 田保 护 动态 监 管 体 系 , 成 省 、 建 形 市
( )、 ( 、 ) 乡 ( ) 地 县 市 区 、 镇 四级 耕地 保护 的动 态监 测 网络 ,
通 过卫 星遥 感动 态监测 , 速准 确地 掌握重 点城 市 或 区域 快 基 本农 田的变化情 况 , 对违 法 、 规 占用耕 地 ( 本农 田 ) 违 基
门都 应在 今后 为社 会主 义新农 村建 设服 务 。
1 1 把强化 耕地 特别 是基本 农 田保护 工作 纳入 到 政府 目 . 标管理 体 系 中 鉴于耕 地资 源 已经 成 为全 国 及各 地 市 社 会经济 发展 的瓶 颈制约 因素 , 议把稳 定耕 地 和基 本农 田 建 数量作 为各 级政 府制 定 的 国 民经 济 和社 会 发 展规 划 的组 成部 分 , 列入 各级政 府 责 任 目标 ; 化耕 地 和 基 本农 田保 强 护工作 的 目标管 理 , 由政 府 一把 手 签 订耕 地 保 护 责 任 书 , 接 受同级 人 民代表大 会监 督 , 制定 严格 的指标 考 核体 系 和
化高 峰和工 业化 高峰 , 3个 “ 峰 ” 要 以大 量用 地 为 这 高 需 支撑 , 而形 成对用 地 的 刚性 需 求 ; 从 在生 产 力 布 局调 整 和 工业 化 、 城市 化加 快 发展 的情 况下 , 源 、 能 交通 、 利等 基 水 础设 施建设 也将 长期 保持 旺盛 的 、 刚性 的用 地需求 。加强 耕 地特 别是 基本农 田的保 护 , 保持 一 定 的 耕 地保 有 量 , 不 但 有利 于我 国的粮食 安 全 , 且对 于社 会 稳定 、 态 安 全 而 生
新农村发展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新农村发展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发展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则是促进新农村发展的关键之一。
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乡村建设的基础,合理规划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对于实现新农村发展目标,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对于推动新农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规划农村土地利用可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乡村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规划农村土地利用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条件,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同时,规划农村土地利用还可以避免乱占乱建,保护农村环境和生态系统。
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首先,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特点,合理划定农业、生态和建设用地,在满足农民基本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同时,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其次,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要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最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要注重农村居民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问题目前,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规划不合理,存在农村建设用地过多、农业用地不足的情况。
这导致农民生产条件恶化,农村环境受到破坏。
其次,规划过程中存在决策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农民参与度低,缺乏合法权益保障和土地纠纷解决机制。
同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难度较大,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四、完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议为了促进新农村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划编制、审核和执行的程序和责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改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改革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是农民的根,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改革。
一、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传统农村中,土地不仅是生产资料,还是农民生计的根基。
然而,由于用地存在限制和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的问题,使传统农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因此,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现代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流转,简单来说就是指农民之间或者与集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等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合同将土地经营权进行转让或租赁。
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可以大幅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的综合效益。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土地流转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于适当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意见》等。
同时,各地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土地流转规模在不断扩大,农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土地托管制度的推行土地托管制度,是指农民将自己的土地租赁或者托管给规模化经营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这些组织负责耕种、管理土地,并在土地流转合同期满时将土地交回给农民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
应用土地托管制度,可以解决小农户的信贷问题,降低土地流转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土地托管制度,需要政府提供稳定的土地流转市场,完善托管机构、服务机构和资金渠道的建设,为土地流转提供保护。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防止非法转让、虚报面积等现象的产生。
三、土地权属制度改革土地权属制度是指土地所属权的归属关系。
在我国,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土地权属关系逐步得到了明确。
目前,我国的土地权属制度被划分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和私人土地三种类型。
其中,国有土地主要归属于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土地归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私人土地则是非国有和非集体土地。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土地资源管理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土地资源管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乡村是农业的重要载体。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土地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是乡村建设的基石。
乡村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重要承载地,而土地资源是乡村的根基,也是乡村建设的基石。
只有合理管理土地资源,才能实现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保护耕地是乡村土地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乡村居民的生计来源。
要加强对耕地的保护,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损耗,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发展农村产业是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五、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加强土地征收管理是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举措。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七、推进乡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通过深化乡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八、加强乡村土地规划管理是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
只有科学规划乡村土地利用方式,合理布局土地资源,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九、推进乡村土地整治是改善土地资源环境的有效途径。
通过土地整治,可以优化土地资源结构,改善土地肥力,提高土地保护效果,推动乡村环境的改善。
十、加强对乡村土地乱占乱建行为的监管是维护土地资源安全的关键。
对于乡村土地乱占乱建行为必须坚决打击,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社会稳定和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
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件和生态环境 , 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 , 是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重要 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 利用在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中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土地规划的好不好 、 土地使用的好不好、 土地管理 的好 不好 , 等等 , 直接关 都
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系到新农村的社 会经济健
施” “ 、 新环境” 。
建设 的若干意见 》 和我国 “ 十一五 ” 规划纲要 , 对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进行 了全面部署。建设 “ 生产发展、 生活宽 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 民主 ” 的社 会主 义新农村 ,
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 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与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密切相 关。特别是土地整理工作 , 通过开展 以田、 水、 林 、 为主要 内容 的综 合整治 , 路、 村 对提高 耕地质 量 、 增加 有效耕地面积、 增强耕地排灌能力、 改善农业生产条
ma a e n nt eb i - p o e o i l t o n r sd . n t i a il , h u h r e i s t h ea in o n n g me t n en w n g me t ul u f w s c ai u t ie I s r c e t ea t o g n ht er lt f a d ma a e n d t e i h d n sc y h t b wi o l a h
b i - p o e o il t o n rs d . ul u f w s c ai u t i e d n sc y Ke r s o il tr r l o s cin l n n g me t y wo d :S ca i ; u a n t t ;a d ma a e n s c u r o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制度改革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制度改革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要明确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改革,旨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通过改革,使农民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土地确权。
土地确权是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基础,也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
通过土地确权,可以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法律保障,防止土地被违法侵占和滥用。
同时,土地确权也有利于明确土地权属关系,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供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一部分地区的土地确权工作尚未完成,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值。
同时,土地流转也有利于农民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价格不合理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范流转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入市范围和条件不明确,土地收益分配不公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范围和条件,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土地确权、土地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的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思路下的农村土地管理研究
新农村建设思路下的农村土地管理研究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50.32%,因此,农村的问题、农业的问题以及农民的问题,对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和社会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农村方面正在进行大量的建设,新农村的建设也成为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本文将新农村的建设作为探讨和研究的背景,对农村进行土地方面的管理做出相关方面的分析和讨论,对新农村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发展作出分析,充分的利用行政方面的管理方式和科学方面的管理方式,将农村土地的管理制度提出规范化和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土地的管理合理化和科学化目前,我国正在大力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农村在土地方面管理中出现的诸多新景象和新情况,都对有效的进行土地方面的整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导致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该项目标也无法得到实现,与此同时,耕地质量的补充情况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要以新农村的建设作为背景,并从农村在土地管理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中,引发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分析,快速的寻找农村土地在整理的过程当中,经常出现的诸多问题所需要的解决方法和解决途径,让农村的土地管理制度更加的规范化,将提高农村土地在开发和管理方面的质量以及水平作为基础,大力的推动农a村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一、农村的土地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农村在建设方面和发展方面的一个目标和方向,第一届人大第三次的会议中,通过了相关方面的规范章程,内容中,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奋斗的目标,从此,我国将农业方面的生产和合作社的建设最为主要的建设核心,以此开展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20世纪末期,我国最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理念,在小康社会的建设理念中,新农村的建设内容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部分。
在党的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再一次被提了出来,新农村的建设理念也再一次的得到了广大农村方面干部人员的高度关注。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存在农田荒芜和闲置现象。
部分农村土地规划不合理,农田、林地、草地等相互交错,未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一些农民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单一,盲目追求单一的利益,导致土地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
2. 土地污染问题突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质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在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土壤酸化现象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会对农田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3. 农村土地承载力下降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口和生产的压力。
一些地区农房、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导致土地资源过度消耗,土地承载力下降。
4. 土地资源整治政策不够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体系尚未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一些政策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政策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1. 积极推进农地规划,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要加强对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科学规划,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合理利用等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的管理和监督,有效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2. 加强农业生产环境治理,保护土壤资源要加强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和防控,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鼓励农民采用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实现农田生态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承载力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整备与农村土地整治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整备与农村土地整治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资源显得更加宝贵。
农田整备与农村土地整治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田整备的意义农田整备是指对农田进行规划、整理和优化配置,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力。
它不仅能够增加农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还能够改善农田环境,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农田整备的措施农田整备的主要措施包括土地流转、土地复垦、田间地面升平整治等。
通过土地流转,将散布的小块农田整合成大片,提高农田规模经营水平;土地复垦可以开拓新的农田面积,增加耕地资源;田间地面升平整治则可以改善灌排条件,提高水利设施效益。
四、农村土地整治的意义农村土地整治是指对农村土地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
它有助于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效率,推动土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五、农村土地整治的措施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土地确权登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权交易等。
土地确权登记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有序引导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权交易则能够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农田整备与农村土地整治的关系农田整备和农村土地整治是紧密相关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农田整备提供了土地资源的基础,为农村土地整治创造了条件;而农村土地整治则提供了规范的土地管理和有效利用,为农田整备提供了保障。
七、新农村建设中的改革方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推进农田整备和农村土地整治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监管,防止乱占和恶意侵害。
八、农田整备与农村土地整治的挑战在实施农田整备与农村土地整治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土地流转还存在流转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权交易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浅谈国土资源管理与新农村建设
第24卷第7—8期山东国土资源2008年8月浅谈国土资源管理与新农村建设赵广鹏(东阿县国土资源局,山东东阿252200)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农村实际,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积极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自身职责及特点、优势,把中央对“三农”的工作决策及目标要求贯彻到国土资源工作中去,落实国土资源部门执政为民的责任和重任。
1加强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加大耕地保护、稳定现有耕地面积的同时,要把耕地质量建设,培肥地力,增加高产、稳定产田面积作为立足点,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品质提高。
为此,国土资源部门首先要积极支持并配合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利用科学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沃土工程,建立健全耕地地力监测体系,引导农民合理、科学施肥,避免资源浪费,达到增收节支增效的目的。
其次,要加大土壤监测保护力度,防止土壤污染所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及农产品品质下降。
这就要求国土资源部门要和建设部门、环保部门等对新上项目把好预审关,严格审查新上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对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项目,要严控土地闸门,坚决不予供地。
2以土地整理为载体助推新农村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同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环保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国家以工辅农、以工促农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划,对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区域,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实现田块成方、绿树成行、沟渠相连、设施配套和村容整洁的综合农业生态格局,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带动项目区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3以规划修编为载体发挥民主权力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国土资源部门要深人基层,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对现行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规划。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本文将从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流转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展开探讨,阐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一、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一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通过大力推进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了土地确权登记和流转,增加了农民的土地流动性和经营自主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土地基础。
二、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单一,面临着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传统的种植业耕作模式,农民开始积极尝试种植特色农产品和发展休闲农业,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了经济增长。
三、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土地流转市场的逐步完善,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政府加大对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流转渠道和服务保障,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原来的30年延长至50年,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和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规模化经营程度,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通过延长经营权期限,农民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布局自己的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五、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政府在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上进行了大力支持,通过建立统一的流转市场平台和流转交易中心,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六、土地资源整合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资源逐渐实现了整合。
土地资源整合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降低了土地资源浪费,有力支撑了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
农村土地资源整合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管理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管理刍议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件重要且功在千秋的工作,然而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上述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管理;现状;对策一、新农村建设下现行农地管理存在的问题1、集体土地非农建设利用粗放,流转不规范,影响村容村貌我国集体土地的非农建设主要包括农民宅基地用地,农村集体出于公益目的的建设用地和乡镇企业用地。
目前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方面不规范,村庄外延扩张,土地利用粗放,耕地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农村建房无序,规划不到位,村容村貌差,大量“空心村”造成了土地的闲置。
而且乡镇企业用地划而未用的情况屡见不鲜。
同时,由于没有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制度,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私下、变相转让,导致了土地利用混乱,影响了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
2、农业生产用地配置机制不健全,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虽然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制度优势在不断弱化,逐步显露出了一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单家独户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与扩大生产经营的要求不相适应,分散农户的家庭经营与市场需求难以衔接,家庭经营向商品生产转化与社会化协作机制不相适应,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利益分配机制上的矛盾。
另外,农民对土地流转观念意识的不统一以及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造成了不同区域流转规模和速度的差异性。
由于缺乏相应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指导,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也难以积极协调,只能任其自然,使土地流转处于自发无序、盲目运作的状态。
3、数量与质量管理失衡,耕地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当前一些地方在耕地问题上存在的主要倾向是重数量轻质量,致使补增的耕地难以形成产能。
4、土地征用行为操作不规范,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目前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首先,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糊,主体不明,缺乏所有权主体对土地征用的制约作用,其次,对征地的“公共利益”概念没有严格的界定,征地范围模糊不清,不利于耕地保护,最后,征地补偿标准测算不科学,与地价无关;在土地征用补偿非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管理者往往无法确定土地使用者的最佳用地规模,土地使用者闲置或浪费土地的情况也得不到有效制约。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资源整合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资源整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进行土地资源整合,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居民生活品质。
二、土地资源整合的必要性1. 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问题:由于农民分散经营、土地被分割至小,土地资源整合可以将碎片化的土地合并,形成规模化经营效益。
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可以合理划定农田和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闲置和低效用地。
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通过土地整合,可以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提高新农村建设品质:土地资源整合有助于统一规划建设,提升农村建设质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三、土地整合的方式和途径1. 合并小块土地:将零散小块土地合并成大块,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
2. 调整农田和农村建设用地: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农田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对农田的占用,保护农地资源。
3. 鼓励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民将零星土地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4. 支持土地托管:鼓励农民将土地托管给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实现集约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四、政府角色与政策支持1. 加强农地管理:加强对土地流转、合并等行为的监督管理,保障土地权益,防止土地资源滥用和恶意侵占。
2. 制定土地整合政策: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整合,并提供土地流转、补助等支持,减少农民的风险和负担。
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创收能力,为土地整合提供良好的条件。
五、土地整合的影响与挑战1. 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整合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增加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整合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 增加农民就业机会: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合作,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管理与利用问题探讨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管理与利用问题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之一。
而新农村建设的土地管理与利用问题,是决定农村发展成败的关键。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通过分析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案等方面,以期对新农村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启示。
一、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进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通过改革,农民将土地承包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土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
这一改革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尽管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实际问题。
首先,土地流转的比例较低,许多农民对土地流转缺乏信心。
其次,土地流转的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土地流转后仍然闲置或者利用不当。
最后,土地流转容易出现纠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给土地流转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三、土地利用方式的创新为了更好地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应该加强土地利用方式的创新。
首先,可以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标准化。
其次,可以积极发展农村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另外,还可以推动农业与农村旅游、农村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农村经济结构。
四、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保护耕地资源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耕地,防止耕地占用和破坏。
同时,应该注重增加耕地的有效利用,提高土地的产出。
此外,还应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违法耕地占用的查处和处罚。
五、农民收入的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除了土地流转外,还可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此外,推动农民就业转岗,培训农民新的职业技能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六、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管理与利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可以作为土地流转的信誉担保单位,创造更好的土地流转环境。
此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还可以承担起规划农村土地利用的责任,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分析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新农村建设正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土地利用则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
一、资源禀赋与土地利用资源禀赋是决定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如山地、水域、湿地等。
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是关键。
例如,山区适合发展生态旅游和高山农业,水域适合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湿地适合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二、农村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农村的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
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往往会占据较多的土地资源。
例如,农田适宜发展粮食作物,果园适宜发展果树种植,畜牧场适宜发展养殖业等。
合理调控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可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三、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城乡规划是决定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依据。
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应该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进行规划,明确各类用地的功能定位,避免随意扩张和不合理的占地行为。
例如,划定农田保护红线、生态绿道等措施,保护农田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农耕文化与土地利用农耕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农村地区的重要特色。
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术,还承载着历史的传承和民族的记忆。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弘扬农耕文化,推动传统的农耕方式与现代农业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的综合效益。
五、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对于土地利用至关重要。
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逐渐显现。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加强对农田的水土保持和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农药的使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农民意识与土地利用农民意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
只有提高农民的土地意识和环保意识,才能在土地利用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与改善
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与改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一直是中国农村面临的一大挑战,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影响,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期促进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一、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从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到农民个人或企业的过程。
然而,由于土地征地补偿不公、土地权属不明确等问题,土地流转存在许多障碍。
这种情况下,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难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布局也难以顺利进行。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影响和改善:1. 影响:土地流转困难导致农民无法有效地改变土地用途,农业生产模式难以转型,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与推进。
2. 改善措施: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流转合同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提高土地交易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理解。
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问题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管理的核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土地承包期限较短、承包权转让受限、以及合作社发展不稳定等问题,都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增加的进程。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问题的影响和改善:1. 影响:土地承包制度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无法持续发展,农民承包土地的积极性下降,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同时,合作社发展不稳定,限制了农村经济组织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2. 改善措施:政府应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给予农民更长时间的土地经营权;放宽承包权转让的限制,鼓励农民转让土地承包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对合作社的支持和培训,推动其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三、农村土地资源保护问题农村土地资源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然而,由于缺少有效的土地保护机制和监管手段,农村土地资源面临过度开发和破坏的风险,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问题的影响和改善:1. 影响:农村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和环境恶化,影响农田产能和农民收入;同时,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也限制了新型农业和农村产业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
新农村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土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资源,其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因此,土地利用规划成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十个小节展开回答,探讨新农村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问题。
一、土地资源现状和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农村土地大多分散、资源利用低效、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发展。
此外,农村土地还受到城市扩展、非农化等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状况不容乐观。
二、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其目标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民生福利、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等。
通过新农村建设,可以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土地利用规划原则和内容土地利用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等。
在内容上,要包括农业用地、农村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方面的规划,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综合优化。
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合理安排各类土地用途,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比如,发展高效农业,推动农田灌溉设施的改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五、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农村产业升级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等产业发展基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六、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需要重视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利用规划应注重保护农村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农田、水系、山林等,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七、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合理规划乡村旅游区和休闲农业区,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当地居民增收。
八、发展现代农业土地利用规划还应注重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合理规划农业设施和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王晓峰
(沂南县国土资源局山东·临沂276300)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农村的土地管理问题息息相关,要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以促使新农村建设快速稳定的进行。
建设现代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强加强土地管理十分必要,本文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土地管理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战略任务更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得人心,顺乎民意的一项德政工程。
这次会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很多工作与之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从搞好农村用地规划管理,保护耕地,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征地足额补偿等方面,切实将工作做到实处,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设新农村的思路
建设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开展先进生产进农家,幸福生活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美化整洁进农家,和谐民主进农家的“五进农家”实践活动,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上求突破,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而土地管理就是要根据新农村建设既定的发展目标,着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问题,切实保障国家和粮食安全,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提供用地,把好土地审批关,指导土地整理工作,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新农村建设的土地管理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战略安排,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在用地保障、土地规划、资金配套等方面积极出谋划策,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依法管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严格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要以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现代乡村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县可持续发展,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通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扩大建设用地比例,扩大中心镇建设用地规模,实事求是地确定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等,使规划适应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要,认真做好规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留足用地空间,从而使新农村居住和产业发展用地得到保障,并引导农村和农民节约集约用地,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的目的。
2.2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复垦,推动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主体是农民,战场在农村,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宅基地复垦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契机,一是宅基地复垦新增的耕地指标首先用于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得到有效保证;二是拆迁户的集中搬迁有利于新农村的集聚;三是“政府补一点、集体贴一点”的模式减轻了广大农民向新农村点集聚的经济压力,也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2.3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
在我国现行土地税、费体系下,政府土地收益在农用地转用和土地供应环节取得的多、在土地保有环节取得的少。
在使用上,投向城市地区的多、投向农村地区的少,投向经济建设的多、投向社会事业的少。
这种格局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和征地引起的矛盾冲突,同时也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要对这种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
比如,提高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标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综合开发;制定和完善全国性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以及使用、转移和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对占用耕地的有效补偿;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管理,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标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4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和迁移,一些农村的住房和宅基地随之废弃或闲置,出现了空心村等现象,而与此同时,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居民要求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村镇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尊重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地规整以及废弃闲置地的开发利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减少农村居民用地的无序发展,确保农村居民点用地,不侵占城镇用地规划指标,使农村用地向中心镇集中,用地指标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3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经济建设,进而实现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变。
而其中涉及到的土地管理问题需要进一步深思和探索,要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责。
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主动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高向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1,2(25).
[2]郭秀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经济问题,2007(08).
经|法|纵|览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1期/1月(上)—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