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案设计-word文档

最新《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案设计-word文档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4、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

教学重难点: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

教学用具:《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MP3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确立主题。

1.这是一座历经百年的桥梁,却经历了一场令国人刻骨铭心的战斗;这是一座历经沧桑的桥梁,却见证了一段令国人永世难忘的历史,它的名字就叫——卢沟桥。

让我们翻开那厚厚的历史长卷,一起去看看那——(齐读课题:卢沟桥的烽火)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烽火”是(报警的烟火)那么卢沟桥的烽火,报的是什么警呢(信号)?——那是日本鬼子全面侵略中国的信号。

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二、精读理解,朗读感悟。

1.生读2.3自然段,(1)交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细读日寇与我军的有关句子谈感受。

(3)指导读出日寇的不可一世、蛮横无理,我军的誓死为国、大义凛然。

(4)守桥的中国士兵是如何判定日本军官是赤裸裸的挑衅而不是搜查失踪的士兵呢?(划划,想想)(如果真要寻找丢失的士兵,也该在白天,不应该在“星光暗淡,万籁俱寂”的“深夜”。

日军到中国士兵的管辖范围来搜查,总该讲些基本礼节,可他们却是“全副武装”,还“气势汹汹”。

部队的纪律很严明,日军竟然会丢失士兵,这是件丢脸的事,“家丑不可外扬”,可他们却兴师动众地来搜查。

失踪的只是个小士兵,应该没有必要这样连夜搜查。

)是啊,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日寇故意挑起事端妄图侵略的险恶用心。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这次事变真正的原因了吗?2.用上“侵占、吞食、妄图、咽喉要道”说说事变的原因。

过渡:所以,敌人对此是如梗在咽,恨不得一举拿下,好扫平他们侵略全中国的障碍。

美丽祥和的卢沟桥再也阻挡不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二、自主学习,感悟文本。

学习第二段:1.过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2.默读课文第二-五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关系的词句,并思考每个时间段都发生了什么事?用小标题概括。

3.交流并相机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黑夜偷袭第二天凌晨城中血战当天晚上桥头激战4、让我们首先把目光聚焦到那个深夜,对于日军的偷袭,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指名读,结合理解:挑衅、蓄谋已久。

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5、默读2——3自然段,画出关键词来说明。

(1)交流:并指导朗读生:“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你知道了什么?(企图趁中国守桥士兵不备侵占卢沟桥,入侵宛平城。

)为什么要偷偷地摸来?(2)师:可见日本侵略者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果他们还有一丝良知的话,面对“我军的大声喝问,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做贼心虚、浑身发抖、无地自容等)(3)师:令人极为愤慨的是,他们居然不知羞耻,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可见日本侵略者?(蛮横无理、恬不知耻、心狠手辣、、、、、、)课文中有哪些关键词?从这些词语中你知道了什么?(4)师:守桥的中国士兵是怎样做的呢?从哪些词语可看出?师:请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守桥的中国士兵是怎样“严词拒绝”的?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守军怎样的精神?把我军的形象通过读来表现出来(誓死卫国)过渡:日寇的蓄意肇事,使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卢沟桥烽火》第二教时教案】卢沟桥烽火教案

【《卢沟桥烽火》第二教时教案】卢沟桥烽火教案

《【《卢沟桥烽火》第二教时教案】卢沟桥烽火教案》摘要:(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图)(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图形象直观显示激活了促进了学生正确感知,(语课堂要努力营造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安排学生、组讨论、集体交流从而让学生己感悟敌军蓄挑衅、无理取闹,(当学生对语言理、感悟化表达要学生感情便激荡与碰撞得到了深化与升华是异彩纷呈感想让人感觉到学生心灵深处确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学生不忘国耻、以史鉴、面向、奋发情怀教学目要、按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分段归纳段落能按先顺序复述卢沟桥事变、了卢沟桥战略地位以及卢沟桥事变重历史义重难通了卢沟桥事变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憎恨和对我国军民仇敌忾抗击侵略者英勇行崇敬情、检复导入激发感情、(课前播放斑竹清唱《卢沟桥歌》直到上课铃响才停止播放)学们苍凉悲壮歌声戛然而止然而我们心苍凉悲壮情怀依然激荡声炮响举世皆惊从华民族开始了艰苦卓越抗日战争这就是震惊外七七卢沟桥事变昨天我们起穿越历史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通昨天学习你知道了这次事变真正原因了吗?(当苍凉悲壮歌声萦绕教室里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已是不绝入当歌声戛然而止相信学们心那苍凉悲壮情怀依然激荡课始情已生展开教学学生不管是情感上还是上都已做了良铺垫与准备)、指名学生说出卢沟桥事变原因3、出示示图分析卢沟桥战略位置揭示事变原因(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图)(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图形象直观显示激活了促进了学生正确感知使学生对卢沟桥重要地理位置目了然)渡所以敌人对是如梗咽恨不得举拿下扫平他们侵略全国障碍美丽祥和卢沟晓月再也阻挡不了日侵略者狼子野心请看二、主学习感悟()学习二段、观看录象(关卢沟桥事变段视频)(多媒体运用开放了信息形象视频展示重演了屈辱历史也成功地集了学生力学生愤慨情绪下子被激发起了被激起还有与守城官兵仇敌忾心理可以说视频展示学习新课扬帆导航)渡看到犹尽表情我知道定很想知道当详细情形是吗?下面我们起学习卢沟桥事变详细、浏览5然段边边画出表示关系词句3、交流并相机板937年7月7日深夜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品味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关键词语然就其段里战事情况进行组讨论把讨论结填发下表格里思考并交流你学习程还能体会出什么?(语课堂要努力营造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安排学生、组讨论、集体交流从而让学生己感悟敌军蓄挑衅、无理取闹;我军义正严词、正义凛然)5、交流(出示学生填写表格并完善)要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关键词语完成填空敌军我军937年7月7日深夜全副武装气势汹汹蓄挑衅恼羞成怒喝问严词拒绝二天凌晨人仰马翻疯狂吼叫狼狈哭爹喊娘仇敌忾举冒当天晚上猝不及防抱头鼠窜手握腰佩悄悄英勇顽强相机板敌军我军937年7月7日蓄挑衅严词拒绝二天凌晨举进攻仇敌忾当天晚上猝不及防主动出击6、展示(相机作朗前指导)7、有感情地齐5然段进步感受敌军气势汹汹、无理取闹可耻下场以及我军仇敌忾、英勇顽强8、指导复述(按顺序可以参考刚才填写张表格)(学生通浏览、品味、展示、探究不难体会到作者通语言所要表达对日侵略者憎恨和对我国守军英勇顽强敬佩情这里我不惜花费教学部分通、讨论、交流、汇报等多种形式铺开教学活动可谓是浓妆艳抹了学生思想感情和作者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共鸣教师已无须再多言语学生已涨溢满腔激情)(二)、学习三段、华民族正处生死存亡关键刻国共产党起了发挥了她巨作用请轻声三段说说你懂了什么?、交流(平津危急三句话不能颠倒;增强语气;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体会我国人民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3、齐68节再次感受下民族危难和全国人民仇敌忾爱国热情(三)、学习四段、9节、节告诉了我们什么?3、齐节三、总结课升华感情、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感想呢?(当学生对语言理、感悟化表达要学生感情便激荡与碰撞得到了深化与升华是异彩纷呈感想让人感觉到学生心灵深处确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学生不忘国耻、以史鉴、面向、奋发情怀华儿女曾因国落而饱受凌辱但是炎黄子孙不允许历史重演从孩子们回答不难听出带着童稚话语是掷地铿锵坚定心说者动情听者耸容语课情感目标落实已不知不觉了)、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华儿女永远也不会忘记国历史不会忘记华民族耻辱日937年7月7日不会忘记日侵略者国土地上犯下滔天罪行3、学们结束课前我还想告诉多行不义必毙发动卢沟桥事变日军头目没有有下场(多媒体展示补充日军头目下场信息)(语课堂开放性则主要体现对知识、信息拓展、延伸上善恶到头有报、多行不义必毙卢沟桥事变挑衅者头目到头没有有下场补充这除了让学生愤慨余快人心外也激发了学生向善除恶觉性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形成是潜移默化)、已了我们要以史鉴面向今年是日邦交正常化33年了和平与发展这是日两国人民心声是亚洲各国人民心声这是代强音希望将能维护日和平、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多媒体放飞和平鸽播放蒋雨莲《和平友爱永我们心》)(曲终谙情情了通堂课熏陶、激发学生情感已进入了高潮特别是学生对日寇憎恨情已然溢言表可是如就这样学生心底埋下了仇恨种子或是让学生带着仇恨离开语课堂那便与新课程理念下语教学目标背道而弛了学生年幼心里显然是无法分清正确对待日军侵略行与对待现日国态应该有什么不问题所以我了相关不失机诱导学生关另具有代性、世界性命题和平与发展主题比较起仇恨战争维护和平显得更有义因这是国人民心声是全世界人民心声是代强音我想这对学生说绝不仅仅只是信息传递更是种必要情感态世界观引领)四、布置作业、复述卢沟桥事变、了卢沟桥事变战事情况;收集抗日战争其他重要历史事件板卢沟桥烽火敌军我军937年7月7日蓄挑衅严词拒绝二天凌晨举进攻仇敌忾当天晚上猝不及防主动出击。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导入新课(2’)
1.说说“卢沟桥事变”的原因。齐读第一小节
2.简要说说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二.学习第二段(24’)
1.自读第二段,明写法。(对比)
2.细读,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然后就其中一个时间段内的战事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写在发下的表格内。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交流
选做:
1.学习课文写法,将自己电视中看到的一个战斗场面写下来
2.收集抗日爱战争中的其他故事,讲出其中的一个故事。
5.点红“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等词语。请大家注意这些词,从中你们又能体会到什么?
6.范读第九小节。
如火如荼时什么意思?这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中华儿女永远也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耻辱日——1937年7月7日,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4.同桌练习复述、指名复述。
三.学习第三段,感受军民大团结。(8’)
1.轻声读第三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自读,用笔画出描写情况紧急的句子。
3.反复读读这三句话,思考。
4.交流(感叹号曾桥八大的语气,更能突出情况危急。三句话依次递进,表明日军在逐步扩大侵略范围。)
5.读第八小节,体会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三.学习第三、四段,感受军民大团结。
1.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站起来了!请大家轻声读读第三段。
2.日寇还在不断发动进攻,中华民族危在旦夕!请再读这一部分,找到最能体现情况紧急的句子。
3.根据回答出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6下5《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6下5《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卢沟桥烽火》课堂教学实录(第二课时)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教学过程:一、检复导入,激发感情(课前播放斑竹清唱的《卢沟桥之歌》)师:同学们,苍凉悲壮的歌声戛然而止,然而,我们心中苍凉悲壮的情怀依然激荡,一声炮响,举世皆惊。

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昨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了这次事变真正的原因了吗?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之一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到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控制,所以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所以敌军想侵占卢沟桥。

师:你说得真好,同学们,我们来看——(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师:所以,敌人对此是如梗在咽,恨不得一举拿下,好扫平他们侵略全中国的障碍。

美丽祥和的卢沟晓月再也阻挡不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师:那这次事件的经过怎样,又有什么特殊意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通过对课文的语言去认清日本鬼子挑起事端,妄图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去体会当时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课未始,情已生,当苍凉悲壮的歌声萦绕在教室里时,学生已沉浸其中。

此时展开教学,学生不管是情感上还是注意力上,都已做好了良好的铺垫与准备。

】二、自主学习,感悟文本(一)学习第二部分(2—5自然段)。

师过渡:那么,课文是如何通过有条有理的描写体现了日军的险恶用心和中国军民誓死卫国的精神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5自然段,并思考:在卢沟桥事变中,我军共和日军发生了几次战斗,每次战斗中我军和日军表现如何,结果怎样?生自读课文师:同学们都认真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在卢沟桥事变中,我军共和日军发生了几次战斗?生:三次。

师:分别是什么时候呢?生:是1937年7月7日深夜。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1)接读
(2)
(3)
“如火如荼”可以替换成“红红火火”、“蓬蓬勃勃”
5.学习反思
(1)中华儿女永远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耻辱日——1937年7月7日,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第五板块: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6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你发现这两组词语分别写什么的?
第三板块:学习第4、5自然段
(12分钟)
1.【学习单2】
①文章中除了第二、三自然段外,还有好多词句描述了敌我双方举动,同样表现了日本鬼子和我军的特点,请你默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画一画,细细体会。
②学习时间:3分钟
2.抓住所画的词句,好好地读一读。通过朗读,表达出情感。
3.读给同桌听。
4.体会交流
(1)预设
2.搜集一些关于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故事。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3分钟)
1.听写词语
气势汹汹人仰马翻
哭爹喊娘抱头鼠窜
严词拒绝同仇敌忾
奋起还击两面夹击
2.预设:两组词语分别写敌军和我军的。
第二板块:学习第1、2、3自然段(12分钟)
1.【学习单1】
①默读2、3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词语,细细体会,写下批注。
“偷偷地摸来”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和卑鄙行径;“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军的资质多谋,英勇善战。两者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2)“寡众悬殊、暂时退守”是我军的无奈之举,“暂时”说明我们定会夺回卢沟桥;而敌军“哭爹喊娘、狼狈而逃”表现了敌军战败后的狼狈不看,下场可耻。
5.预设
大刀队员:“同仇敌忾、奋起反击、举起、冒着、冲出、悄悄地”,英勇无畏,奋起反击。

6下5《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课案

6下5《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课案
3.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1.指名读第九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序幕、全面、如火如荼
3.指导朗读。
1.师: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中华儿女永远也不会忘记中国的历史,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耻辱日——1937年7月7日,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4.指名回答。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师过渡:当遭到中国官兵的严词拒绝后,日寇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句子: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的桥面上。
提问:这里又从哪里可以看出日寇故意挑起事端的险恶用心?
7.扣住重点语句有感情朗读。
8.过渡:他们根本不是来找什么失踪的士兵,他们就是来挑衅的,就是要来侵略我们的卢沟桥,侵略我们的首都北平,侵略我们全中国!中国守军立即还击,但由于敌众我寡,只好暂时退守桥东的宛平县城。面对敌人的再次进攻,我军是如何应战的呢?日寇又是如何顽抗的呢?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3.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攻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课案
理论支持
1.教学与情境。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知识的意义寓于情境之中,学习情境不是一个无关因素,学生必须通过具体的情境才能获得某种知识,教师应该成为良好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乐于建构知识的促进者。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培养对知识的感情,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地认识和建构外在客观世界。李吉林提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去认识世界,为学好语文,发展智力打下基础”,这正是主客观统一的最好证明。情境教学强调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李吉林文集》第三卷里阐述了“带人情境、优化情境、运用情境、拓宽情境”的思想,即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手段来带人情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所教内容来优化情境;运用情境,缩短学生心理距离,提高学生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对知识进行建构;通过拓宽情境,促进学生智能及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卢沟桥烽火》第二教时教案】卢沟桥烽火教案

【《卢沟桥烽火》第二教时教案】卢沟桥烽火教案

【《卢沟桥烽火》第二教时教案】卢沟桥烽火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顺序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了解卢沟桥的战略地位,以及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一、检复导入,激发感情。

1、(课前播放斑竹清唱的《卢沟桥之歌》,直到上课铃响后才停止播放)同学们,苍凉悲壮的歌声戛然而止,然而,我们心中苍凉悲壮的情怀依然激荡,一声炮响,举世皆惊。

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昨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了这次事变真正的原因了吗?(当苍凉悲壮的歌声萦绕在教室里时,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已是不绝转入此中来。

当歌声戛然而止时,相信同学们心中那苍凉悲壮的情怀依然在激荡。

课未始,情已生,此时展开教学,学生不管是情感上还是注意上,都已做好了良好的铺垫与准备。

)2、指名学生说出卢沟桥事变的原因。

3、出示示意图,分析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揭示事变原因。

(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形象的直观显示激活了文字,促进了学生的正确感知。

使学生对卢沟桥重要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

)过渡:所以,敌人对此是如梗在咽,恨不得一举拿下,好扫平他们侵略全中国的障碍。

美丽祥和的卢沟晓月再也阻挡不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大家请看二、自主学习,感悟文本。

(一)学习第二段。

1、观看录象。

(关于卢沟桥事变的一段视频)(多媒体的运用开放了信息资源,形象的视频展示重演了屈辱的历史,也成功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愤慨的情绪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同时被激起的,还有与守城官兵同仇敌忾的心理。

可以说视频展示为学习新课扬帆导航。

)过渡:看到大家意犹未尽的表情,我知道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当时的详细情形,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卢沟桥事变的详细经过。

《卢沟桥烽火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卢沟桥烽火》反映了“卢沟桥事变”这一历史事件,层次记录了“日军蓄意挑起战争的烽火”——“中国军队点燃抗击侵略的烽火”——“日军大举进攻蔓延战争的烽火”——“中国人民全面抗战,抗日的爱国烽火燎原”的过程,从而揭露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讴歌中国军民的抗日爱国精神。

学生对抗战史实知之甚少,对抗日精神感受不深。

因此多媒体感染、激发、升华感悟,提高课堂效率。

知识与技能:感情朗读,了解事变史实,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军民之英勇。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体会文章内容、情感;通过多媒体及课前搜集资料,深化体会;通过朗读升华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层次感悟,了解卢沟桥事变史实及历史意义,认清日寇侵略罪行,感受中国军民的抗日精神。

二、1、整体感悟敌我形象,达成共识:敌之阴险残暴,我之英勇顽强。

(1)、(2)、【此前学生对于日军蓄意挑起战端理解是感知性的,缺乏深度共鸣,播放视频,将文字还原成历史真实的记录和诉说。

学生融入黑白色调的历史空间,更加印刻对历史真相的了解。

感受罪恶行径;点燃内心愤慨;迸发愤怒心音,形成难以抑制的表达欲望。

】(3)、【文本文字平实易懂,如何唤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与思考,还需引导学生入境、动情。

多媒体视频将对文字的感悟转化成入境的想象,试图实现“入境想象、情动而辞发”的目的,实现感悟方式的转变。

没有搏杀场景,只有环境渲染,却能震撼学生心灵,给予想象空间,激发表达欲望。

想象——丰富文本,述说——升华情感,力求“引水向渠、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深层解读,感受罪恶、正义之烽火蔓延1、2、【局限于文本的感悟还略显单薄,置身于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更能体现文本与课外的结合,体现知识的系统性链接。

播放组图,深感日军之罪行、中华之苦难,填补认知空白,再激“愤慨”之情。

图片“阴霾下的思索”撞击心灵,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3、【课堂时间有限,需前瞻阅读进行弥补。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优质课说课稿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优质课说课稿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优质课说课稿==《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说课稿寺坪镇中心小学李榜柱一、说教材:《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内容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我计划用三个课时来进行教学。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制定了第二课时的目标如下: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激发学生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4、能随着历史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

目标中的第1、2点为教学重点,第3点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新课程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章,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说学法:根据教学要求和结合学生的实际,这节课,我引导学生采用“朗读”“叙说”“体验感悟”这样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既能读好课文,又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

四、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我先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了那些内容,然后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1、先让学生读教学内容:第2---5自然段,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在学生的说中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

2、教师提出问题:日寇引发“卢沟桥事变”是什么行为?从那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

以此问来让学生认清日寇的罪行。

3、日寇在战斗中的表现怎样?我军的表现又是怎样?引出学生对我军英勇战斗的崇敬之情。

4、中国军队“悄悄进发”与日军“偷偷摸来”有什么不同?以此来加深对中心的理解。

5、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5、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三、拓展练笔
1.仿照本文的写法,描写一次战斗场面,要注意抓住敌我双方的抓住了双方的神态、动作,细致描写
2.学生练习
3.师生共赏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使语文教学不只局限在课堂,而是有机地拓展到课外,实现了语文课与生活的衔接。让学生动手动脑,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让课堂更完整,也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还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巩固。
继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预习下课
板书设计:5、卢沟桥烽火
抓住敌我双方的抓住了双方的神态、动作,细致描写
通过对比来突出敌我双方的特点
课后记:
小记
5分
15分
18分
2分
一、回顾知识,积累运用
二、引导研究表达方法
三、拓展练笔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知识,积累运用
1.检查读音
2.提醒大家记忆生字时注意什么
3.听写生字
4.同桌互批,改错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指出: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课堂伊始进行听写,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又了解了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课前自觉预习课文,自主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的好习惯
二、引导研究表达方法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回忆一下哪些句子写出敌我双方的交战场面激烈感人的?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找并读
3.本文是通过哪些表达方法来体现敌我双方的交战场面激烈感人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画出有关的句子。
作者抓住敌我双方的抓住了双方的神态、动作,细致描写,通过对比来突出敌我双方的特点,表达自己爱憎分明的情感。例:第五小节中对大刀队员们的描写: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悄悄进发、齐声呐喊……配上文中的插图,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刀队员们全副武装、悄然前进、挥刀斩杀的生动场面,感受到了队员们无所畏惧、奋勇抗击的英雄气概。设计意图:通过再读感悟,体会文章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学会运用。

1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教案+实录+反思(2课时)

1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教案+实录+反思(2课时)

《卢沟桥烽火》教学案《卢沟桥烽火》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请同学们跟我书空“烽火”。

生:书空。

师:谁来读?生:烽火。

师:后鼻音读得很准确。

“烽火”是什么?生1:在我国古代,烽火是提醒人们有敌人来侵略的信号,让大家一起来打击敌人。

生2:我知道烽火的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烽火与战争相关,现在把烽火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

师:板书“卢沟桥”。

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卢沟桥。

生1:卢沟桥在北平西南郊。

生2:它是历史悠久的著名古桥,很优美。

生3:卢沟桥的石狮特别多,而且驰名中外。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

我也想到了一条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师:齐读——生:卢沟桥烽火。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生1:为什么会在卢沟桥有烽火?生2:卢沟桥烽火的经过、结果怎样?生3:卢沟桥烽火是什么样的烽火?……师:会提问是一种学习的本领,能自己找到答案就更有水平了。

让我们走进那段悲壮的回忆,寻找问题的答案。

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开到24页,听老师读课文,大家要特别留意多音字的读音,标出一些长句子的停顿。

……生:认真地听,标注停顿标号。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认真地自读课文。

师:出示词语:气势汹汹恼羞成怒哭爹喊娘狼狈而逃严词拒绝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两面夹击谁来读这些词语。

生:读。

师: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生1:它们都是四个。

生2:第一行词语是写敌军的,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可恨、可耻的样子。

师:你能把对日本侵略者的恨读出来吗?生:读。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第二行词语是写我军。

我读出了他们英勇顽强抗战的形象。

师:你也来读第二行词语。

生:读。

生:老师我发现狼狈为奸是说日本侵略者像狼和狈一样灰溜溜地逃走了。

师:那同仇敌忾是什么意思呢?生:沉默。

师:忾左边是竖心旁,有边是气……生:老师,是不是一同仇恨敌人,心里非常气愤?师:对!你真会学习,知道了拆字理解字词的技巧。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卢沟桥烽火》第二教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卢沟桥烽火》第二教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卢沟桥烽火》第二教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卢沟桥烽火》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故事情节。

2.能正确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并获取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

3.能运用正确的语气语调讲述故事,并懂得适当表达情感。

二、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卢沟桥烽火》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

2.获取并表达故事中蕴含的道德价值。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主人公的思想和行动背后的道德价值。

2.懂得适当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了解同学们对《卢沟桥烽火》了解的情况,并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

教师:同学们,你们对《卢沟桥烽火》这个故事了解多少呢?学生:我知道这是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

教师:恩,这个答案是对的,但是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卢沟桥呢?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座桥梁。

学生:有啊,我知道那里曾经爆发过中日抗战。

教师: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和卢沟桥怎么有关系吗?2.教学主体(35分钟)(1)讲故事(15分钟)教师脱口秀式地呈现故事情节,带着学生重点观察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和行动。

让学生注意观察主人公的道德表现、背后的道德价值,不断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

(2)学习课文(20分钟)学生们轮流朗读课文,老师出示生僻或难读的词语,让学生用课外阅读的知识解释并朗读。

并使用适当的语气,模拟不同情感的表达。

3.归纳提高(10分钟)以黑板为书写平台,询问学生们课内所学,并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记录于黑板上,并解释故事情节所蕴含的道德价值。

4.作业布置(5分钟)为了巩固所学内容,布置课后的作业:请同学们结合课堂讲解和课外阅读,写一篇自己的读后感和感想,并在书写时注意语句的通顺与连贯。

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和录音设备。

2.教师注释版课本。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我主要使用了直接讲述和提问交替的形式,让学生们集中注意听讲和思考。

其中,重点让学生理解主人公行动背后的道德价值,并注意学生的表达情感方式。

但是,整堂课的时间有些紧凑,后续需要在时间掌控方面进行优化。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5、《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先锋小学:杨琦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能根据提示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品味文中的语句,认清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感悟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行为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能根据提示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文中的语句,认清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感悟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行为和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教学过程:一、展标导课1、歇后语导入2、板书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二、学习交流1、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哪几个自然段集中介绍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提醒时间的文章的六大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指名学生说。

2、出示自学指导(一)(1)自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三个时间段,并画出三个时间段中描写敌我举动的词语,想一想从他们的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老师画出的表格(5分钟)(2)学生再次朗读2—5自然段,加深体会,指名读。

(3)学生按时间顺序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精讲点拨(1)、老师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拦路虎,希望同学们帮我解答一下。

课文第2自然段提到“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中国士兵如何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项阴谋?卢沟桥不就是一座桥吗,日军何必蓄谋已久的去侵占他呢?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卢沟桥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这句话,深入体会咽喉要道——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2)、感受形势之危急,激发强烈爱国情齐读课文第6--8小节,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该怎么办?(号召)三个“危急”。

(排比顺序,联系“咽喉”的战略地位,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的真正目的)这三个危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平津有难,华北就保不住,华北有事,中华民族就危急!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何在?引读最后一段后教师总结,使学生明白从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进入了八年抗日的艰辛历程。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5 卢沟桥烽火 第二课时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5  卢沟桥烽火   第二课时 -

5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4.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

【温故导学】1.按照时间的顺序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复述时尽量用上文中的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句子,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分类摘抄下来:描写敌军的:描写我军的:其他:【课堂助学】1.导入,预习反馈::(1)上节课,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通过学习,谁来说说这次事变真正的原因?(2)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交流画出表示时间关系的词句并相机板书:2.整体感知:默读课文2-5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合作完成表格(提示:抓住最能体现日寇本质和我军精神的关键词)小组讨论说感受,并展示朗读。

时间日寇我军感受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时间日寇我军感受7月7日深夜全副武装、气势汹汹、首先、喝问、严词拒绝、还击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第二天凌晨人仰马翻、狼狈同仇敌忾、举、冒日寇的残暴、我国守军不怕强敌、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

当天晚上抱头鼠窜悄悄日寇的可耻下场我国的英勇顽强⒊深入探究:探究2、3自然段:(1)课文以时间为分割向我们描述了2场战斗。

一场是——1937年7月7日深夜的战斗,另一场是——第二天的战斗。

我们先来看7月7日深夜的这场战斗。

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这一段向我们重点介绍了交战双方的哪一方?他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交流,重点关注的词语:A.“星光暗淡”、“万籁俱寂”、“深夜”、“偷偷地摸来”。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5、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品读重点语段,圈画关键词语,认清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感受中国守军的英雄气概。

习惯目标:上课积极发言,声音洪亮,表达清楚。

导学流程:
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一、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
1、卢沟桥事变的起因是什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日寇急于吞灭我国的狼子野心?
2、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卢沟桥重要的战略地位?
3、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品读第2—5自然段,用“--”划出描写日寇举动的关键句子,用“”划出写我军英勇的句子,并简要写写你的体会。

三、默读课文6—8自然段,你从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感受到什么?从中国军民的表现中感受到什么?
四、自由朗读最后一段,说说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

展示互动,评价激励
将学习收获与大家分享,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情感。

引导探究,拓展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中国人民抗战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写一篇心得体会。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

3、能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一、复习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

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地位)2、学习第二段。

(1)读每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并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交流并相机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我全副武装喝问气势汹汹严词拒绝首先还击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行为”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

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

第二天凌晨日我人仰马翻同仇敌忾狼狈举、冒通过理解“震耳欲聋” “吼叫”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我的表现,体会我国守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

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

当天晚上日我抱头鼠窜悄悄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及敌人的可耻下场。

指导朗读(5)换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听录音,加深印象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指名复述(6)小结4、学习第三段(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中国共产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的慰问及声援(3)指导朗读好这一自然段5、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沟桥烽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4、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这次事变真正的原因了吗?
2.用上“侵占、吞食、妄图、咽喉要道”说说事变的原因。

过渡:所以,敌人对此是如梗在咽,恨不得一举拿下,好扫平他们侵略全中国的障碍。

美丽祥和的卢沟桥再也阻挡不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二、自主学习,感悟文本。

学习第二段:
1.过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2.默读课文第二-五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关系的词句,并思考每个时间段都发生了什么事?用小标题概括。

3.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黑夜偷袭
第二天凌晨城中血战
当天晚上桥头激战
4、让我们首先把目光聚焦到那个深夜,对于日军的偷袭,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指名读,结合理解:挑衅、蓄谋已久。

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5、默读2——3自然段,画出关键词来说明。

(1)交流:并指导朗读
生:“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你知道了什么?(企图趁中国守桥士兵不备侵占卢沟桥,入侵宛平城。

)为什么要偷偷地摸来?
(2)师:可见日本侵略者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果他们还有一丝良知的话,面对“我军的大声喝问,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做贼心虚、浑身发抖、无地自容等)
(3)师:令人极为愤慨的是,他们居然不知羞耻,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可见日本侵略者?(蛮横无理、恬不知耻、心狠手辣、、、、、、)课文中有哪些关键词?从这些词语中你知道了什么?(4)师:守桥的中国士兵是怎样做的呢?从哪些词语可看出?
师:请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守桥的中国士兵是怎样“严词拒绝”的?
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守军怎样的精神?把我军的形象通过读来表现出来(誓死卫国)
过渡:日寇的蓄意肇事,使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谁知日本侵略者竟然认为我军胆小懦弱,不堪一击,再次向我军发动进攻。

三、学习四—五小节,体会日寇的疯狂,我军的英勇与足智多谋。

过渡:面对敌人的再次进攻,我军是如何应战的呢?日寇又是如何顽抗的呢?
1、自由读4、5两小节,用“--”划出写日寇疯狂、狼狈的词句,用“~”划出写我军英勇战斗的词句,从中又感受到什么,简要写写你的体会。

2、学生按要求自学,写体会。

3、交流:
要点:(1)日寇的疯狂:“日寇吃了亏,…………扑来”抓“扑”体会:想像,用词语描述日寇的“扑”:地扑。

体会读。

(2)日寇的狼狈:“在硝烟和火光中……狼狈而逃”,“日寇猝不及防……尸横桥头”,“打得日寇……”。

体会读。

(3)在体会读的基础上出示描写日寇的词语: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猝不及防、人头落地、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师:日本侵略者曾经是那样恶如疯狗,不可一世,但结果是落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的可耻下场的,实在好笑。

师:事实证明:中国守军不是软弱可欺的!
(4)请同学们看文中插图,说说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
(5)课文中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守军的英勇无畏呢?:
A、“早有防备……同仇敌忾、奋起还击”(说明了什么?)
B、“举起” “冒着”“冲出” “砍去”从四个连续动作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耳边好像又听到了什么?
(6)在体会读的基础上归纳描写我军的词语: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两面夹击
4、引读体会: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烈的夺桥之战,好好地读一读中国守军英勇拼杀的语句:老师引读:
英勇的中国守军:
大刀:
顷刻间:
在硝烟和火光中:
过渡:虽然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但是,
四、采用引读法学习6---7小节:
1、师引:日寇……,就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浪子野心。

侵占平津就必然侵占华北,控制了华北就必然妄想吞灭整个中国。


2、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引: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
3、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4、齐读上述词语,引发卢沟桥事变的意义:
(1)师引: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

(2)“序幕”是什么意思?
(3)“如火如荼”是什么意思?能找几个词语替换一下吗?(红红火火、蓬蓬勃勃)
(4)总结:抗战之火,由卢沟桥的烽火点燃,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见证了这段历史。

在同是中国人,同样爱祖国这根红线的连接下,抗战之火很快燃遍祖国各地。

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军民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领土。

五、升华认识:(齐读课题)
1、师:同学们,由卢沟桥的烽火,由日寇的蛮横,不可一世,你有什么想说的?
2、师: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

中华儿女永远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耻辱日——1937年7月7日(齐读),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多行不义必自毙!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头目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3、师: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和平与发展——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心声,是亚洲各国人民的心声,这是时代的最强音。

希望大家将来能为维护中日和平、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
六、布置作业:
1、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了解卢沟桥事变后的战事情况;收集抗日战争中其他的重要历史事件。

板书:卢沟桥烽火
敌军我军
1937年7月7日蓄意挑衅严词拒绝
第二天凌晨内发动进攻同仇敌忾
当天晚上猝不及防两面夹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