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15-19章)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一、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血液组成1.血管:人体内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只有动脉能跳动产生脉搏现象,“把脉”的“脉”指的是手腕部的桡动脉。
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
⑴心脏壁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左心室壁最厚⑵心脏四腔:(口诀:上房下室。
房连静,室连动)(3)左心房m(连通肺静脉c)左心室p(连通主动脉h)右心房e(连通上、下腔静脉a、g)右心室f(连通肺动脉b)。
心房与心室之间(房室瓣n)、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瓣d),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确保血流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
(静脉里含有静脉瓣)(4)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4)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肺循环(同时进行)(1)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血液也就从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2)肺循环的过程中,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肺动脉里的血液是静脉血,肺静脉里的血液是动脉血。
(肺循环中静脉里流动脉血,动脉里流静脉血;体循环中静脉里流静脉血,动脉里流动脉血)①无论是在体循环还是在肺循环中,血液总是由动脉流经毛细血管,再流向静脉。
②某人口服药物或注射针剂,药物最先在心脏的右心房出现。
③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测量部位上臂肱动脉处健康成年人。
收缩压:12—18.7kpa(90—140mmHg);舒张压:8—12kpa(60—90mmHg)如果成年人的收缩压多次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多次超过90mmHg,就是高血压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1)红细胞是红色的,因为它里面有一种含铁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
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I.生物的细胞组成和结构A.细胞的基本组成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B.细胞的结构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2.细胞器官的功能和特点3.细胞间的结合和通信II.生物的遗传与演化A.遗传的基本概念1.DNA的结构与功能2.基因的定义及遗传信息的传递B.遗传的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2.突变和变异的产生与传播C.演化的基本概念1.演化论的由来与关键概念2.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理D.生物分类与进化树1.分类学的基础理论2.进化树的构建和读取III.生物的能量转换和代谢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2.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B.能量的转换与传递1.能量在生物体中的流向2.食物链与食物网C.物质的加工与代谢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物质代谢的调节和平衡IV.生物的生殖与发育A.生殖方式和生殖器官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特点2.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发育过程和发育调控1.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2.发育调控因素的作用机制V.生物的生态系统A.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2.生态位和生态适应的概念B.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1.共生和拮抗关系2.捕食和食草关系C.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生态金字塔和物质循环2.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VI.生物的健康与环境A.健康与疾病1.健康的定义和评价指标2.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B.环境与生物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影响与防治VII.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A.生物科学的进展和影响1.科学探索的意义和方法2.生物科学技术在医药、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应用B.生物科学与道德伦理1.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准则2.生物科学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和挑战以上为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提纲,可以根据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学习和整理。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期末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期末生物复习提纲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1.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管(blood vessel),心脏(heart),血液(blood)。
3.三种血管中血液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看图识别血管类型的方法)4.心脏的位置:位于胸腔的中央左下方,两肺之间心率:75次/分钟;小时候较快,长大后变慢四个腔:右心房左心房(上房下室)右心室左心室5.心脏的左心室最厚(用于判断实体心脏的左右)6.血量:为人体体重的7%~8%例如体重60kg的人血液量为4L~5L7.红骨髓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90%+溶质作用:a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55%)b运载血细胞血液红细胞(血红蛋白---铁)含量最多中央双凹无核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血小板很小看不见不规则无核止血与促进凝血血细胞白细胞有核吞噬、保护和防御(45%)8.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9.血红蛋白的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肺部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身体组织内与氧易结合——吸收氧气与氧易分离——释放氧气10.分析血常规化验单: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低于参考值则→贫血多吃含铁与蛋白质食物白细胞计数(WBC)高于参考值则→发炎或者白血病11.血型种类:A 、B、AB、O型12.输血原则:a同型相输;b AB型为万能的受血者(可少量接受其它所有血型的血液)O 型为万能的输血者(可少量输给其它所有血型的人)13. 人体失血不能超过血液总量的10%(大约为400mL),一次献血200~400mL14. 血液循环定义: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身体组织毛细血管网→全身经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助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终点都是心房血液都是从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在这里血液的成分发生转变)15. 血压:收缩压:12~18.7Kp(高压)舒张压:8 ~12 Kp (低压)高血压:舒张压﹥12Kp;低血压:收缩压﹤12Kp16.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运输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17. 排泄:人体将代谢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方式:①呼吸系统——大量二氧化碳和少量水②汗液——小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③泌尿系统——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注意和排遗相区分18. 肾脏位置: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旁(两个肾脏)19. 肾单位: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肾脏大约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小球滤过(滤过大分子的物质:蛋白质和血细胞)肾小体肾小囊形成原尿(不含有蛋白质与血细胞但有葡萄糖)20. 肾单位肾小管重吸收(a 大量的水b 部分无机盐c 全部的葡萄糖)21. 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滤过和重吸收22.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如果有糖尿病或肾小管病变肾小球病变23. 排泄的意义:①排出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每天摄取水量和排除水量(尿液量不是原尿量)保持相对平衡第15章生命活动的调节24.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细胞体 处理信息 形成灰质(脑与脊髓的神经中枢都在灰质中)神经元树突(短而有分叉) 突起传递信息 形成白质 轴突(长而无分叉上面有髓鞘)神经元的功能:①接受刺激②产生兴奋③传导兴奋大脑:大脑皮质(灰质)高级神经中枢脑 小脑:协调肌肉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调节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中枢(生命中枢)脊髓:能对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并且是脑和躯干联系通道 神经系统 是低级部位受大脑的控制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25.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7.眼球的附属结构:眼睑、睫毛、结膜、泪腺——保护眼球的作用眼 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无色透明、富含神经末梢 眼球的结构外膜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眼球壁 中膜:虹膜——棕黑色中央有瞳孔,可调节入光量 脉络膜——内含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内膜: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刺激,产生兴奋视觉的形成:P43折光系统 刺激产生 沿视神经传导物体反射的光线成像于视网膜 神经冲动 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汇总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生物学复习提纲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人的生殖和发育★1、人的生殖系统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卵管-输送卵细胞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精囊腺-分泌粘液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前列腺-分泌粘液输精管-输送精子阴茎-排精和排尿★2、受精及胚胎发育卵巢排出卵细胞→受精卵→胚胎→胚胎→胚胎→胎儿→新生儿精液(内含精子)〔注:1、新生命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算起。
2、怀孕是从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开始算起,时间为280天左右。
〕3、营养获得:植入子宫内膜前——靠卵细胞中的卵黄提供。
植入子宫内膜后——靠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
胎盘——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脐带——输送物质。
羊水——缓冲胎儿所受的压力。
4、人体发育的分期体内发育-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
体外发育-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
人的体外发育可分为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10-20岁)★5、青春期发育特点:(1)身高和体重突增(2)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了遗精和月经6、计划生育的目标: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
可通过节育和避孕来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如果昆虫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的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如家蚕、蜜蜂、蝇、蚊、蝶、蛾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些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这样的发来的外骨骼,这叫做蜕皮。
如:在发育过程中,家蚕要蜕皮4次;蝗虫要蜕皮5次。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雄蛙有鸣囊(是发声的共鸣器),能够鸣叫(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是为了招引雌蛙。
八年级下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种子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2、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它们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3、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4、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实例:椒草的叶能发出芽和根,长成新植株;富贵竹的枝条插在水里就能形成新的根系;马铃薯的块茎会发出芽来,种植下去就可以长成马铃薯的植株。
5、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植物的的组织培养。
6、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带有芽的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 ,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
7、嫁接时,确保接穗成活的关键因素是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8、扦插时,将植株的茎剪成15~20 厘米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茎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
上一个节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扦插时需将下面一个节埋入土中。
9、无性生殖的意义、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 b、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 c、既保持植株的优良特性,又能加快开花结实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家蚕吐丝最多的时期是幼虫期。
2、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3、家蚕的一生经过四个时期,分别是卵、幼虫、蛹、成虫,着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例如:蛾、蝶、蚊、蝇、蜜蜂]4、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例如:蟋蟀、蝼蛄、螳螂、蝉]5、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 ,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第5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班级: 姓名:第14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一、生物的无性生殖⒈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生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出芽.(芽体)生殖(酵母菌、水螅)、营养生殖、分裂生殖(草履虫等)和孢子生殖(藻类、苔藓、蕨类)等。
⒉营养生殖⑴植物依靠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又叫做营养生殖。
营养生殖(嫁接)的优点:①能够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⑵嫁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嫁接的原理(嫁接成活的关键):嫁接时,必须使接穗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⑶扦插:马铃薯、葡萄、月季、秋海棠等。
嫁接 芽接:有桃、山楂、苹果等;枝接:柑、橘等。
压条:夹竹桃、桂花等。
⒊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①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②并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二、 植物的有性生殖⒈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植物有性生殖的优点:①能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②提高后代的生活力。
⒉植物的传粉 什么叫做传粉?自花传粉:同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雌蕊,如,水稻等;异花传粉: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另一朵花的雌蕊。
⒊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 胚珠 卵细胞─→受精卵─→胚 种子 子房 珠被─→种皮 果实 子房壁───────────→果皮果实种子的多少与每个子房中的胚珠的多少有关。
三、昆虫的生殖与发育⒈家蚕的生殖与发育⑴家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和四眠(都发生在幼虫时期);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提纲1.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2.长骨的解剖结构模式图。
P11 (重点)长骨多呈管状,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组成。
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成骨细胞,具有感觉、营养、新生作用。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幼年时,骨髓呈红色,称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骨松质内的骨髓终生呈红色。
)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3.实验表明,骨的成分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无机物使骨质坚硬,有机物使骨具有韧性。
据科学测定,在成人的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这种骨既坚硬又有弹性;在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增多(大于2/3),骨的弹性小,易骨折,所以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骨折。
4.关节的剖面结构模式图。
P13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它的基本结构有:关节面(1关节头,2关节窝)、关节囊(4)、关节腔(5)。
关节面上有一层关节软骨(3)。
关节腔内还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层的滑膜层和关节内的滑液以及关节软骨是关节灵活性的因素;(关节囊、关节周围的韧带等是关节牢固性的因素)。
5.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人体骨骼分成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6.人体每块骨胳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肌腹由肌细胞构成,是骨胳肌收缩部分。
人体骨胳肌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大肌群。
人体骨胳肌除参与运动外,还有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和排便、表达情感、维持体温等多种功能。
7.长骨的结构既轻便又灵活,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这使得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生物会考题纲19章知识点总结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叫生殖。
生物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过程叫生长。
生物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叫发育。
2.男性主要性器官是睾丸,它能产生精子并且能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
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分形成胎盘。
胎儿发育所需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3.不同性别之间生殖器官的差异叫第一性征,进入青春期后男性长胡须、喉结、女性骨盆增大等这些现象叫第二性征。
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女性每月一次子宫出血现象,叫做月经。
男性有时睡梦中会出现精液排出的现象,叫做遗精。
这也是性成熟的标志。
5.蝗虫、蜻蜓等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家蚕、蝴蝶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种类生殖方式发育方式实例昆虫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家蚕两栖类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多为变态发育。
幼体离不开水青蛙、大鲵鸟类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直接发育鸡、孔雀、企鹅哺乳类有性生殖,胎生,体内受精直接发育家兔、狗、熊猫6.鸟卵的结构中,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发育为雏鸟的生命体。
7.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其后代能稳定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但后代的生活力有下降的趋势。
无性生殖类型包括:植物的营养生殖、分裂生殖(细菌)、出芽生殖(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霉菌)。
8.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其后代生活力强。
9.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如靠种子繁殖的方式是有性生殖,也能进行无性生殖,如营养生殖。
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第15章 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 和 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运动的方式有:(1)水中: 为主(2)陆地: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3)空中: 为主, 是省力的运动方式, 飞行是基本方式。
3.运动系统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作用:支持、保护和运动4.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5.骨的结构:包括 、 和 三部分6.骨膜有 、 等功能;7.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内。
8.骨的生长:长长( )和长粗(骺端 )。
9.骨质由水、 和 三部分组成。
10.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 ,使骨 ;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 ,使骨有 。
11. 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13.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⑥③ :由结缔组织构成,能分泌滑液。
② :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14.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 ,关节腔内的 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5.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 ,还有 加固。
16.人体有 块骨(器官),通过 构成骨骼。
17.人体有 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都是一个 ,包括 和 两部分。
18.躯体运动是以 为杠杆、 支点、 为动力形成的。
19.屈肘时 收缩,伸肘 收缩。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1.根据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可分为 和 。
⑥ 其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①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 、 、 、 、 、 、 等。
3.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区别是:行为双方是否 。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
5.动物行为研究案例: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为主)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法)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法)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法,“现代 学之父”)6.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 。
联系:实验法是以 为基础,离不开 。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1.动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核心)、 多样性(提供栖息环境)2.保护动物多样性要在 、 和 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血液 (体重的7%~8%) 血浆 55% 血细胞 45% 水 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养料 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心脏 结构 功能: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流经全身血管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四个腔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的组织细胞需要营养物质和氧,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他们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1、血管遍布人体全身各处,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和废物的通道。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特点 厚、弹性大薄、弹性小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 小 大 极小 血流速度 快慢极慢功能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流方向 远离心脏 靠近心脏 由动脉到静脉 分布大多在身体较深的部位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数量多,分布广毛细血管内血细胞只能一个个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
它会随运动加剧而提高。
2、心脏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和脉搏同步)。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
3、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⑴、血液的组成: 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⑵、血细胞:结构特征功能红细胞 无细胞核 圆饼状 红色 多 具有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白细胞 有细胞核白色 少大 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无细胞核 不规则 红色很小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由于红细胞里含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现红色,血液也呈现红色。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不易看到。
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则患有贫血;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血液里白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
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15章:动物的运动一、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水中—游泳;陆地—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空中—飞行。
二、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1、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
课本11页图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骨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骨髓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
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能力。
骨的成分: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2、骨连接: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保护作用)、关节腔。
特点:灵活性和牢固性。
课本13页图3、骨骼肌包括肌腱(两端,白色,连接作用)和肌腹(中央,红色,收缩作用)三、运动的形成: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屈肘时,上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第16章:动物的行为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先天性行为:一出生就会,也称本能行为(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后天学习行为: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对环境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2、动物行为根据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防御行为(警戒色,拟态,保护色)、社群行为(群居,分工,等级。
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章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及分类1.1植物和动物的特征1.1.1植物的结构特征1.1.2动物的结构特征1.2植物和动物的分类1.2.1植物的分类1.2.2动物的分类1.2.3生物分类的意义第二章生物的细胞组成2.1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2.1.1细胞的结构特征2.1.2细胞的种类2.1.3细胞的功能2.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关系2.2.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2.2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2.2.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第三章生物的遗传3.1遗传的基本原理3.1.1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实验3.1.2遗传因子和基因3.1.3遗传的规律,隐性和显性3.2物质的遗传3.2.1DNA的结构与功能3.2.2DNA的复制与变异3.3生物的遗传3.3.1突变与自然选择3.3.2种群遗传变异3.3.3环境对遗传的影响第四章生物的进化4.1进化的基本概念4.1.1进化的起源4.1.2进化的证据4.1.3进化的原因4.2生物的进化形式4.2.1演化4.2.2平行进化4.2.3逆向进化4.3进化的意义4.3.1进化与生物多样性4.3.2进化与人类文明4.3.3进化的应用第五章生物的生长与发育5.1生物的生长5.1.1细胞分裂与增殖5.1.2生物的器官发育5.1.3生长的影响因素5.2生物的发育5.2.1幼体发育5.2.2局部发育5.2.3全身发育5.3发育与进化的关系5.3.2发育的调控机制5.3.3发育的环境响应第六章生物的生殖与发展6.1生物的生殖方式6.1.1无性生殖6.1.2有性生殖6.2生物的生殖途径6.2.1营养栽培6.2.2试管婴儿6.2.3克隆技术6.3生殖与繁衍的意义6.3.1生殖与遗传的关系6.3.2生殖与物种延续6.3.3生殖与物种适应能力第七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7.1生物的生存环境7.1.1生物的栖息地7.1.2生物的生活空间7.1.3生物与环境的适应7.2生物的生态关系7.2.1食物链和食物网7.2.2生物的竞争与共生7.2.3生物圈和生态平衡7.3生物与环境的互利共存关系7.3.1生物的资源利用与保护7.3.2生物多样性与保护7.3.3环境污染与生物安全。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期中复习提纲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一、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2、血液: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浆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其它养料和废物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结构图3、心脏——物质运输的动力1)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2)结构:四个腔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心脏结构图3)瓣膜:房室瓣;动脉瓣保证血液朝向一个方向流动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4)生理 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4、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O 2→组织细1)过程 胞,CO 2→血液)→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O 2→血液,CO 2→肺泡)→肺静脉→左心房组织O CO 细胞2营养物质细血管网CO 2O 2肺泡2废物血液循环示意图体循环:动脉血静脉血2)血液循环中血液性质的变化肺循环:静脉血动脉血3)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血型:ABO血型系统:A型、B型、AB型和O型(5)输血与血型 AB型:万能的受血者;O型:万能献血者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血液凝集为红细胞凝集)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200~300ml注意:1)贫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数值低于正常值2)发炎或白血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3)血压: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
一般所说的血压实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测量部位:肱动脉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2kPa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2kPa4)血液分层、凝固、凝集2、排泄(1)排泄概念: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途径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泌尿系统: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粪便的过程叫排遗。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1.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根、茎、叶的结构及其功能。
2.植物的营养和代谢: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作用、气孔的开闭机制、根的吸水和输送。
3.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光、温度、水分、营养物质。
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1.动物的组织和器官: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动物的运动和响应:动物的骨骼、肌肉和运动方式;神经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3.动物的营养和代谢:动物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遗传与进化1.遗传基础知识:基因、染色体和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
2.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调控的方式(核酸反应、DNA修饰)。
3.进化理论:遗传变异、适应性和自然选择理论;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学、生化证据)。
四、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1.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分类学的基本原理;物种数量和生态位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2.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相互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建;生态平衡的维持。
3.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五、人体健康与卫生1.人体结构和功能:人体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协调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2.预防和控制疾病: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3.生殖与发育:人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性别平等和计划生育的意义。
六、科学与技术1.科学方法与实验设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科学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2.科学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挑战。
七、个人与社会1.生物伦理与道德责任:生物科技的伦理道德问题;个体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和行为。
2.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良好卫生习惯等对健康的重要性。
3.生物学的实践活动:观察、实验、调查等生物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方法。
以上是初中生物会考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第15章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2、动物运动的形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骨的成分和特性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性儿童少年期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成年期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期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八年级生物第19章 20章复习大纲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
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
2、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输精管:输送精子到阴茎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附睾: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阴道: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和月经流出的通道,阴茎:排精和排尿(尿道),也是交配器官也是女性的交配器官1、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
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婴儿出生后要喝母乳,特别是初乳,里面含有免疫球蛋白,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胎盘——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脐带——输送物质羊水——缓冲胎儿所受的压力和震荡3脏迅速生长发育的结果);二、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大脑重量及神经细胞数目不再增加);三、性发育和性成熟(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第二性征:男性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低沉。
女性表现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
性成熟的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周期。
计划生育的目标: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4、变态:动物在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称为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若虫成虫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多了一个什么阶段?(答:多了一个蛹)5.青蛙发育的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青蛙发育的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变化:外鳃内鳃肺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雌雄蛙抱对行为的意义:刺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提高受精率6、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主要)。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第15至19章知识点总结(1)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第15至19章知识点总结(1)【—初中第二天生物上册第15至19章总结(1)】,本节主要带来了初二生物第15、16章节的内容以及重要知识点。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表现出一种现象,即它们的运动模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通过锻炼,动物可以主动获取食物,躲避敌人,迁移到合适的栖息地,完成求偶和交配,这有利于动物的生存、繁殖和物种的繁殖。
2.成人骨中有机质约占1/3,无机质约占2/3,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中,如果有机质超过1/3,这种骨骼的弹性大,硬度小;如果老年人的骨骼中含有2/3以上的无机物,这种骨骼硬度高,容易骨折。
3.当神经兴奋时,骨骼肌收缩,牵引骨围绕关节移动,导致身体运动。
运动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应该由神经系统协调和控制。
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肌肉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4.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受遗传物质控制,遗传物质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5.学习是指在个体生活经验和经验的帮助下,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变化过程。
学习可以使动物对有利于生存的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6.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分为摄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群体行为。
7.实验方法基于观察。
8.动物是生物圈的消费者,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9.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10.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体的协调发展。
1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性→ 改编本→ 影响→ 改变动物可以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12.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一个漫长的自然过程。
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3.所有个体小、结构简单的低水平生物体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
腐生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酵母用来发酵馒头,乳酸菌用来发酵泡菜,醋酸菌用来发酵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科学探究:
1,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七上P29)
(提出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宾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
2,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
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对实验现象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等。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
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叫做
变量。
)
3,设计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1)、进行对照
2)、单一变量
3)、多次重复实验(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出现偶然性,使结果更准确)
4)、实验对象数量较多(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出现偶然性,使结果更准
确。
)
4,辨别变量:
光和作用需要光,变量是----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变量是----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变量是----
5,判断实验设计正误:
1)把一片叶部分遮光,放在阳光下,了解光和作用需要光()
2)把两片叶,一片遮光,一片不遮光,了解光和作用需要光()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P20
(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陆生动物的运动有爬行,行走,奔跑,
跳跃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飞行运动。
)
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
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P9
2,长骨的结构和功能P10-11
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有营养,生长和再生的作用。
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有支持作用。
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中)幼年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人骨髓腔中的骨髓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骨松质仍然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4,骨的长粗和再生是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产生新的骨组织的结果,骨的长长
是骨骺端的软骨层的细胞产生新的骨组织的结果.
5,成年骨的成分中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儿童,
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骨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
易变形.所以,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P12
6,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三部
分组成。
关节面上有一层光华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小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关节囊是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外面还有韧带使关节既灵活又牢固。
P13
7,人体骨骼由206块骨组成,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P15-16
8,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的收缩的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P19
9,运动的形成: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转动,产生躯体运动。
10,肘关节活动时,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形成屈肘动作。
当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时,形成伸肘动作。
第16 章动物的行为(重点:动物行为的研究)
1,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是怎样形成的?P21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散发出气味等。
动物的行为手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
2,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P38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的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学习行为是后天形成的,是借助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获得的行为。
具有后天学习行为的动物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更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
3,根据动物行为的形成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动物行为可分: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P38
4,知道常见动物行为的类型。
5,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1)隐蔽在密林中,用望远镜观察动物行为————观察法。
(2)弗里斯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实验法。
(4)劳伦斯对小野雁的学习行为的研究——实验法。
P35,P36
生物圈中的动物(重点:我国的动物资源的保护)
1,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结构成分。
P39,40
2,动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P48
3,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P45
4,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其中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措施,即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道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
P48-49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1,什么是微生物?包括哪些种类?(在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
病毒,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单细胞藻类)P52
2,微生物按照营养方式可以分为:
3,(1)自养微生物:属于生产者,如硫细菌,消化细菌,蓝细菌等;
(2)寄生性微生物:属于消费者,如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艾滋病毒和引起脚癣的真菌等;
(3)腐生性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如乳酸菌,霉菌,枯草杆菌,蘑菇等。
复生性微生物重要分布在土壤中,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因此,对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重点:人的生殖和发育)
什么是生殖?什么是发育?P64
(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的过程。
发育是指生物体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重要性器官及其功能。
(睾丸:重要性器官,也是性腺,具有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的作用。
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精囊腺,阴茎,阴囊是附属性器官)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重要性器官及其功能。
P66
(卵巢:重要性器官,也是性腺,具有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或受精卵,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
受精卵和胚胎的营养。
P68
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进入子宫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养料和氧气。
胎盘是胚胎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是什么?P71
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器官的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并出现第二性征。
月经和遗精P72-73
月经是指女孩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遗精是指男孩进入青春期,有时睡梦中出现精液排出的现象。
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基本要求。
P73
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什么?请举例。
P77-78 (一些昆虫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如蜜蜂,蝴蝶,蚊,蝇,等。
一些昆虫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如蟋蟀,椿象,蜻蜓,豆娘等。
)
青蛙,鸟类的生殖发育各有什么特点?
青蛙: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鸟类:卵生,体内受精。
什么是有性生殖?什么是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各有什么优点?P85-86
有性生殖是由亲体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
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
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优点:有性生殖后代生活力强;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后台能稳定
地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无性生殖的类型有哪些?P91-92
分裂生殖:如细菌。
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孢子生殖:如霉菌,真菌;营养生殖等
营养生殖的概念和常用的方法。
P86
营养繁殖是绿色植物利用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用的方
法有:扦插,嫁接,压条。
组织培养技术的概念和原理是什么?P90
在无菌的条件下把植物的花药,子房,叶片,茎,根等的一部分接种到培养基上,让这部分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就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